高三地理微专题训练 冲淤平衡_第1页
高三地理微专题训练 冲淤平衡_第2页
高三地理微专题训练 冲淤平衡_第3页
高三地理微专题训练 冲淤平衡_第4页
高三地理微专题训练 冲淤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0就册过胖——沖澱过卄7M06000500040003Q003W0-SCO-wo-7M1(W0就册过胖——沖澱过卄7M06000500040003Q003W0-SCO-wo-7M3A.图示时间段内,该河段一直淤大于冲B.流量越大,侵蚀作用越明显C.流量大小与沉积作用强弱成正相关D.流量越大,含沙量越小2020届高三地理微专题训练冲淤平衡一、单选题1.读“黄河下游艾山水文站洪峰期流量过程和冲淤过程示意图(冲大于淤,冲淤面积为“-”;冲小于淤,冲淤面积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19-11J-2110-11^11lfl-211(Wi11-1Q日制l.B根据图例,图示右侧轴为负值,说明图示时间段内,该河段一直冲大于淤,A错。流量越大,侵蚀作用越明显,B对。流量大小与沉积作用强弱成负相关,C错。流量与含沙量没有相关性,D错。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某学著以宁夏黄河下河沿至石瑞山河段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了近几十年来黄河宁夏河段不同时期、不同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吸变化趋势。下面图甲为该学者研究区域位置图,图乙为黄河干流宁夏段年均冲淤量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朋利亠石农"ftW*—MPXJ阴涉星离匚居H-5a朋利亠石农"ftW*—MPXJ阴涉星离匚居H-5a2.推断黄河干流宁夏冲淤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大致在()B.1985年D.B.1985年D.2011年A•整个河段为冲刷状态B•青石河段由淤积变为微冲C•青石河段沉积作用增强D•下青河段侵蚀作用增强A.1951年C.2005年3.1969-1985年黄河干流宁夏段(•1986-2005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冲淤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河沙采集量增加A•河沙采集量增加B•水利枢纽建设D•河流补给减少CD•河流补给减少•C读右图,全河段1951-1968年、1069-1985年冲淤量是正数,代表冲淤量是增加的,1986-2005年全河段冲淤量接近零增长,2006-2011年全河段冲淤量是负增长,因此黄河干流宁夏冲淤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大致在2005年,C正确,ABD错误。•B据右图分析,1969-1985年的冲淤量约为0.12亿t,代表输入沙量大于输出沙量,整个河段为沉积状态,A错误;青石河段1951-1968年冲淤量约为0.12亿t,输入沙量大于输出沙量,为沉积状态,1969-1985年的冲淤量约为-0.10亿t,表示青石河段此时段为冲刷状态,因此1969-1985年黄河干流宁夏段青石河段由淤积变为微冲,沉积作用减弱,B正确,C错误;下青河段1951-1968年冲淤量约为0.06亿t,1969-1985年的冲淤量约为0.21亿t,表示青石河段此时段沉积作用增强,D错误。故选B。.B我国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大量采挖河沙,A错误;下河沿-石嘴山河段依次有沙坡头、青铜峡水库,1967年青铜峡水库投入运营,拦水拦沙,导致下青河段(下河沿-青铜峡水库河段)1969-1986年泥沙增加,冲淤量大增,而青石河段(青铜峡水库-石嘴山河段)来沙量减少,冲淤量大幅度减少。2004年沙坡头水利枢纽投入运营,使得下青河段冲淤量增加,整个河段冲淤量大幅度减少。因此冲淤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水利枢纽建设。B正确。上游植树造林可以蓄水固沙,但短时间内不会导致冲淤量发生巨大变化,C错误;黄河上游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受气温影响,全球气温1951-2011年间变化不大,D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距起联点配麼V220t19751&9O19751&9O199S£000225年•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6.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D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读图分析能力。随着距离海岸的距离增加,海水深度增加。根据图中1975~2004年的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化,1975年至1990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点的距离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淤积严重,海水深度减小;1990至2004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点的距离减小,海水深度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以侵蚀为主,所以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先淤积、后侵蚀,故选D。•B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992~1997年期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下降,说明海水深度增加,泥沙淤积减轻。黄河入海径流量减少,河口处泥沙淤积减少,水深加大,B正确;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导致河流的冲刷作用加强,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加重,河口处水深减小,A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河口处水深变浅,C错误;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河流流量增加,流速变快,泥沙淤积增大,河口处水深变浅,D错误。故选B项。读1956~2000年辽河干流下游河道累积冲淤量(冲淤量二淤积量-冲刷量)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冲嵐ft宀万冲嵐ft宀万3)•图示期间,该河段A.河床变浅B.河床变深C.河道变窄D.河道缩短•1990~2000年,辽河流域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A.中上游的输沙量增加B.三角洲面积缩小C.干流径流量先增后减D.植被破坏较严重•A根据材料“冲淤量二淤积量-冲刷量”和图可看出,图示期间该河段累积冲淤量不断增加,说明淤积量大于冲刷量,该河段不断淤积,河床变浅,A正确。•C从图中看1990~2000年累积冲淤量先增加、后不变,说明干流径流量先增加后减小,中上游输沙量先增加后减少,三角洲面积先增加后缩小,植被开始破坏严重,后来植被恢复,C正确。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7目<二再害垂七粪9.图示时段内城陵矶至武汉河段()A•—直以淤积作用为主B•—直以冲刷作用为主C•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D•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针对0~50年之间累计冲淤状况,该河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加固河堤B•疏浚河道C•植树造林D•修筑大坝•C读图,图示为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图示时段累计冲淤数值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C对。A、B、D错。•A读图,图中0~50年之间累计冲淤状况表示,该河段以冲刷为主,说明流水对河道侵蚀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加固河堤,B对。侵蚀强,不需要疏浚河道,A错。植树造林能减少河流泥沙,对减轻冲刷侵蚀效果不明显,C错。该河段落差小,不适宜修筑大坝,D错。•三门峡是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表为某年三门峡库区冲淤数据。叶段7月6日至9日74日至8月2日8月3日至9日506915193908平均舎沙童Ckg/m1)39152.7369—:竈沙淤积量(XlO't)0.20-0.1140.104从表中信息可知A•降水对河流的径流量、含沙量影响较小B•河流侵蚀强度与水库泥沙淤积量此消彼长C•数据来源于GPS,并通过GIS进行分析处理D•数据为三门峡库区的调水调沙工作提供依据D黄河三门峡段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降水对河流的径流量、含沙量影响较大,A错;河流侵蚀强度与水库泥沙淤积量呈正相关,B错;数据来源于RS,并通过GIS进行分析处,C错;数据为三门峡库区的调水调沙工作提供依据,D对。答案选D。•河南的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是以防洪、减淤为主的综合性工程。自2002年开始,小浪底水库已实施了14次汛前调水调沙,即赶在大量降水汇聚成径流到达水库之前放水冲沙,防止泥沙的淤积,也为防洪做好准备。小浪底—年—度的汛前调水调沙时间—般是A.12月中旬一1月初B.4月中旬一5月初C.6月中旬一7月初D.7月中旬一8月初•C黄河流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调水调沙时间一般是在汛期之前,所以是6月中旬——7月初,故C正确,ABD错误。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3.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枯水期集中放水D•洪水期集中放水14•“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C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D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C正确,B错误。故C正确。•B“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选B。河口沙嘴是黄河的前沿河段,河海交汇最为剧烈,可直观反映黄河口的冲淤变化。沙嘴的淤进蚀退与入海的水量和沙量关系极为密切。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读黄河口沙嘴动态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訓曲嘴南訓秒瞰诙退南部秒喷融退囚站年Ji;訓曲嘴南訓秒瞰诙退南部秒喷融退囚站年Ji”+•[网準……-如D1年厂飞泗2年汇j年二常0--200眸乍15•图中南部沙嘴急剧蚀退的原因是A•黄河流域工业用水量增加B•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A•黄河流域工业用水量增加B•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C•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D•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推测图中出现北部沙嘴的原因A•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A•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B•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碱少C•海水对河口沙嘴侵蚀减弱C•海水对河口沙嘴侵蚀减弱D•黄河改道,北部入海泥沙淤积•2003—2006年期间,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C•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D•气候异常,降水增加•D图中南部沙嘴急剧侵蚀后退,说明河流入海口沉积的泥沙减少,原因可能是河流流量的减少或含沙量降低。读材料可知,沙嘴的淤进蚀退与入海的水量和沙量关系极为密切,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从图中可看出,特别是2002-2003年、2003-2006年两时段南部沙嘴急剧蚀退,说明与中游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时段相吻合,与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密切相关,D正确;图中1999-2002年南部沙嘴侵蚀后退不明显,此时段黄河流域工业用水量也增加,说明受其影响较小,A错误;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不会在某一时段特别明显,B错误;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只会增加流量和泥沙淤积,C错误。故选D。•D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水上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三角洲。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故推测图中出现北部沙嘴的原因是黄河改道,北汊入海泥沙淤积。D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会导致黄河的入海口泥沙增多,南部和北部的沙嘴都应该扩张,而不是只出现南部消减,北部增多,故A错;黄河沿岸农业一直较多,因为降水较少,故农业需要充足的灌溉,不可能减少,故B错;换黄河改道次数较多,故海水对河口沙嘴侵蚀减弱,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故选D。.C读材料可知,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从图中可看出,2003-2006年时段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说明2003-2006年期间与中游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时段相吻合,故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会使北部沙嘴快速减小,不合题意,A错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及气候异常,降水增加,都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也会加剧南部沙嘴沉积,不合题意,B,D错误。故选C。崇明岛平均海拔不足5米,从未停止过生长,形状不断变化。它被视为长江口南北支水道分流、分沙的中流砥柱,其冲淤变化直接反映着长江流域来水来沙量的变化。下图示意崇明岛的历史变迁。isriaif―isriaif―~unKva18.读图可知,崇明岛的主要生长方向是A•向东,向南B•向西,向北C•向东,向北D•向西,向南19.目前长江口南北支水道的状况可能是A•北支水流湍急,“V”型河谷发育典型B•北支径流量小,枯水期易发海水倒灌C•南支含沙量大,河床泥沙淤积严重D•南支河道宽阔,易形成“地上悬河”20•近年来,崇明岛扩大的趋势减缓,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②三峡水库的运行③长江中游地区湿地萎缩明显④南水北调工程通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C根据崇明岛岸线的变化,从唐代、明代到现代,崇明岛向东、向北生长。随着长江流域历史上开发强度的加大,河流含沙量增大,崇明岛不断生长;再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岸为沉积岸,南岸为侵蚀岸。故选C。.B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岸水量小、流速慢,为沉积岸,南岸流量大、流速快,为侵蚀岸。故逛•D崇明岛扩大趋势减缓,本质就是流水沉积量减少,原因可能是河流含沙量减少,和河流水量减少致使挟带泥沙能力减弱。三峡水库建设,会使部分泥沙在库区淤积;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使得长江径流量减少,携带泥沙能力减弱。②④正确。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会增大;湿地萎缩,蓄水能力减弱,长江径流量增大,携带泥沙能力增强。①③错误。故选D。长江流域某河段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今年来枯水期最低水位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该河段及河段内2个水文站的横断面(河床剖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A•上游水库蓄水B•河段蒸发加剧C•河流下切侵蚀D•流域降水减少22.上游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枯水位下降,河段内沉积物颗粒数量和平均粒径的变化分别是()A•增多增大B•减少增大C•增多减小D•减少减小23•该河段枯水期常出现新增浅滩碍航现象,为维持枯水期河流航道的正常运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丰水期放水冲淤,扩展航道宽度B•流域内植树造林,减少泥沙淤积C•跨流域调水入江,增加河流流量D•加固河漫滩边坡,稳定航道宽度.C读材料结合图形可知,长江流域某河段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图中看出2015年河床加深,由于河流下切侵蚀,造成该河段枯水期最低水位下降。故选C。•B水库修建后增加了库区以下河段落差,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河段内沉积物颗粒数量减少和平均粒径增大。故选B。•D航运中一般将水深不足,碍航的地方称为浅滩,或称浅滩碍航。整治浅滩时,必须掌握浅滩演变的规律,了解浅滩的成因,然后进行整治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工程的实施。浅滩形态总是变化的,浅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冲淤变化。航道工作者为了克服枯水期浅滩的水深不足,通常多着眼于枯水期浅滩的整治,加固河漫滩边坡,稳定航道宽度。故选D。2016年11月8日,有着中国第二个“都江堰”之称的古代水利工程——浙江湖州“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太湖先民在太湖南部的滨湖沉积区筑东西向的“横塘”,开凿南北向的“溇港”。在每一条溇港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重阳后闭闸,清明后启闸。先民们利用溇港的灌排功能将沼泽、滩涂改造成“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下面左图为“太湖溇港”水系分布图,右图为左图中虚线框内溇港的放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溇港北窄南宽的形态,主要作用是A•营造景观B•圩田,增加耕地面积C•利于航运D•冲沙减淤,保护河道24•D楼港形态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河道。汛期,由南往北流的河水经过逐渐变窄的河道得以加速,揣急而来的水流将淤积的泥沙冲入太湖,减少淤积,保护河道。故选D。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5.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26.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B•河床展宽C•流速加快D•河道淤积27.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潮流冲淤能力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切断潮流泥沙补给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25•D读图,甲时河床最低,应为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乙时河床抬高,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由甲到乙,由汛期到枯水期的过程。该地位于我国的浙江,河流的汛期在夏季(6-8月),夏季后为枯水期,即9-12月河床由侵蚀转为淤积。据此分析选D。26.D水库拦截河流径流,河流下游径流量减少,A错;河流流速慢,淤积严重,河床不易展宽,B错;流速减慢,C错;河水的冲刷力减小,河道淤积加重,D对,据此分析选D。27.C水库修建后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枯水期潮流带来大量的泥沙,河口泥沙淤积。在河口修建大型水闸,可拦截枯水期的潮流,防止泥沙的沉积,C对。水闸拦截潮流,会减弱沖淤作用,A错。水闸在河口,能加速汛期洪水下泄,但不是最主要的作用,B错。河口拦截河流入海泥沙,会增加河口泥沙的淤积,D错。据此分析选C。钱塘江位于长江干流以南,含沙量小,仅为长江的35%。近5000年来,钱塘江河口(下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1950年以来,人们在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8.钱塘江河口泥沙的主要来源是A•钱塘江流域B.曹娥江流域C.长江口海域D.河岸与河床29.下列月份中,钱塘江河口径流与潮流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最明显的是A•3月B•6月C•9月D•12月30•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规模的扩大,将A•降低河口水体盐度B•增强径流对南岸的破坏C•减缓岸线向外推移D•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C根据材料可知,钱塘江含沙量小,曹娥江支流较小,泥沙来源也较小,而5000年来,钱塘江河口(下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结合图示,长江口海的泥沙在洋流的作用下,自北向南将泥沙带到钱塘江口堆积,C正确。•B本题考查河流作用与海流作用的相关关系,当河流作用大于海流作用时,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且河流作用越强,偏移方向越明显。根据中国雨带移动的规律,6月份左右位于长江流域,此时降水量最多,河流的径流量最大,河流的作用最强,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的方向越明显。B正确。.D本题考查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规模的扩大的影响,大规模围垦滩涂,会导致河口地区湿地面积减少,导致盐度增加,A错;将会减少径流对南岸的破坏和加速岸线向外推移,B、C错误;有利于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D正确。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杭州市仓前宀杭州市仓前宀目呕釋线31.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32.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B•增加陆地面积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D•稳定入海江道•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①东移②西移③潮差增大④潮差减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1•A由材料可知“枯水期仓前以西河床高度升高,以东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再加上材料信息中“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可以推测出枯水期河水水位下降,河流径流量少,而枯水期时海水上溯势力较强,可能大致到达仓前,受海水顶推作用影响,河水到达仓前以东河段较少,所以仓前以西河段以沉积为主,仓前以东河段则受海水冲淤影响较大,故出现研究人员测量的结果。而夏季河水水位上涨,径流量大,此时海水受河水的前行冲击,进入河道的上溯段应向东推进,所以缩窄前河床高度的变化应以河流作用为主,仓前东侧河道受河水携带泥沙沉积的影响再加上东退的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沉积应有所增加,所以东侧河床堆积增高;而仓前以西河段夏季由于河流径流量大,受海水顶托作用弱,其侵蚀应该有所增加,故此其西侧河床则因侵蚀而降低,据此选A。32.D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60年代河道没有缩窄前,河流的“主河道摆动频繁”,所以缩窄河道是为了减少主河道的摆动、稳定入海江道,D对;由于江道缩窄,海水受狭窄河道的影响,波涛激荡,势力更强,所以其入侵程度会有所增强,A错;虽然缩窄后河道受限,陆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并不是其主要目的,B不符合;虽然该河流受地形等条件限制,航行较少,但很明显河流并不是南北航向,而应该是东西航向,对南北岸间的航运联系而言,虽然可以缩短距离,但这并不是缩窄主要目的,C不符合。故本题选D。33.A最佳观潮点,应该在潮差大的地方,一般海水入江后受地形变窄的限制,易形成更大的海潮,也就是说潮差增大,再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河道缩窄后,由宽到窄的喇叭口明显东移,所以当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东移且潮差增大,故选A。北川河为湟水河的最大支流。据调查发现,河流含沙量除与植被覆盖度、土壤条件有关外,还与人类活动有关。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下图的左图为“湟水河流域分布图”,右图是“1995年至2010年按年序含沙量与植被覆盖度散点关系图”。根据两河流域含沙量的差异及原因A•北川河流域因水库冲淤含沙量较大B•湟水河流域因人类活动频繁含沙量较大C。北川河流域因土壤疏松含沙量较大D•湟水河流域因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35•1995—2010年两河流域含沙量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是A•植被覆盖度增加,含沙量减小B•植被覆盖度增加,含沙量增大C•植被覆盖度减少,含沙量减小D•植被覆盖度减少,含沙量增大36.1995—2010年两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水位季节变化增大B•蒸发减弱C•气温年变化增大D•地下水位升高•B北川河流域上游水库会使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在水库淤积,水库下游地区含沙量减小,A错误。湟水河流域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农业区,故因人类活动频繁含沙量较大,B正确。与湟水河流域相比,北川河流域含沙量较小,CD错误。•A读图可知,1995—2010年两河流域含沙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植被覆盖度呈上升的趋势,A正确。•D1995—2010年两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增加,植被滞留地表水的能力增强,水位季节变化变小,蒸发增多,气温年变化小,下渗增多,地下水位升高,D正确。北印度洋中部某岛屿南侧东西向海滩,受风浪影响,本以平衡的往复搬运为主,近百年来海岸一直保持稳定。下图是与该海岸垂直的海滩断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7•图中M—N剖面走向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当该海滩沙子向东搬运强盛时期,太阳最可能直射在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图中甲、乙剖面分别对应的时间及海滩侵淤状况是A•甲是4月,海滩沉积B•甲是10月,海滩侵蚀C•乙是4月,海滩侵蚀D•乙是10月,海滩沉积•D北印度洋中部某岛屿南侧东西向海滩,图中是该海岸垂直的海滩断面示意图,是南北方向。结合水深线可知北部高南部低,所以图中M-N剖面走向是自北向南,选择D。•D当该海滩沙子向东搬运强盛时期,说明洋流自西向东流,某岛屿位于北印度洋中部,北印度洋洋流夏季向东流,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选择D。•A海滩位于在南坡,5-10月盛行西南风,风浪大,侵蚀作用强,11-次年4月是东北风,处于背风地带,风力小,侵蚀作用弱,沉积作用为主。甲是海滩沉积,应该是11-次年4月,A对B错;乙是海滩侵蚀,应该是5-10月,CD错。防洪是三峡工程的核心效益,2003年起工程开始按“蓄清排洪”的原则开始调度运行。三峡工程在极大的缓解其下游的防洪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江、湖的交互作用。阅读图文村枓完成下列各题。纽1507115M慣i23纽1507115M慣i23«9召18月憎aIE當年份三峡7k曄養、放水调腹方宰(^StK0b怖I中下游局部示意图40.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对大坝下游至城陵矶段干流河冲淤带来的变化是A•水库来沙量增多,河流淤积严重B•水库来水量增多,河流淤积严重C.河流水动力增强,河流淤积严重D.河流水动力增强,造成河床沉积物粗化41•2003年以来,鄱阳湖出现了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状况,与三峡工程关联度最高的原因是A•枯水季节三峡水库蓄水降低了大坝下游的长江水位,加大了江、湖水面落差B•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导致长江流域的降水量减少,气候变干C•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降低了大坝下游长江汛期水位,加大了江、湖水面落差D•鄱阳湖流域水利设施(水库)的增加,水库蓄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D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一方面部分泥沙沉积在库区,出库水体含沙量下降,另一方面因水库水位抬高,出库水体落差巨大,坝下游一定范围内水动力明显加强而引起河床侵蚀。侵蚀带走河床沉积物中相对较细的部分而留下相对较粗的颗粒,从而造成沉积物粗化,而且越近大坝粗化越明显。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A汛期河流水流向湖泊,将增大鄱阳湖水位,而枯水期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导致长江中下游河床下切,加大江、湖落差,加速湖水外泄。A对。C错。三峡水库蓄水没有导致长江流域降水量的减少,B错。D选项明显与三峡水库无关,可排除。黄河临河段地处河套平原,河床宽浅,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下图示意1988〜2014年黄河临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亠左岸■■-右厚42.该河段河道明显变宽的年份是()亠左岸■■-右厚42.该河段河道明显变宽的年份是()1989年B.1991年2006〜2007年期间,该河段()A.流速增快B.输沙量增大C.2000年D.2013年C.结冰期延长D.径流量变小44.2001年后,该河段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小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流域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上游流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上游水库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增强宁夏平原灌溉引黄河水增多B读图可知,1991年左岸与右岸均为正值,说明以侵蚀为主,河流两岸均受侵蚀,说明河道变宽,故选B。D读图可知,2006〜2007年期间,该河段左岸侵蚀减弱,右岸淤积增强,说明外力以淤积为主,径流量变小,D对。流速增快,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应以侵蚀为主,A、B错。结冰期长短与气温变化有关,与淤积和侵蚀关系不大,C错。故选D。C读图可知,2001年后,该河段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小,是由于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变小所致,极有可能与上游地区修建水库或者植被恢复有关,故选C。拦门沙是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的。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o枷246一246一-TUVW盖与甲相比,乙时期河口区()A.径流量大,来沙量多B.河流的堆积作用强C.海水侵蚀作用强D.盐度低,水位高46.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A.外坡受侵蚀B•高度降低C•向外海推移D.体积增大47.对河口拦门沙进行整治,产生的影响有()A.利于海水自净B.增强航行安全C.阻碍鱼类洄游D.不利泄沙排洪45.C甲时期的沙坎位置更偏向外海说明河流径流作用更强,内侧粗泥沙为陆地径流流水侵蚀形成,外侧细泥沙为沉积形成,故沙坎向外海移动,而乙时期,沙坎离海岸近,且外侧为细泥沙,表明径流作用小于海流作用,证明河流流量减少,因此河流的堆积作用弱,带来泥沙减少,A、B错误;海流增强,海水的侵蚀作用较强,C正确;河口受海水影响更明显,盐度上升,D错误。A从图中可读出,由甲到乙时期,拦门沙向内陆推移,高度升高,外坡由细泥沙变为粗泥沙,说明海水作用强,外坡受侵蚀,体积减小,A正确。B整治拦门沙能够增强航行安全。读“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潜堤121O43ZE121M6fE3T1读“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潜堤121O43ZE121M6fE3T1対N3T16「N31T4「N0—2004年•2005年—■2007年48.2004〜2007年等深线位置不断变化,原因最可能是()A.上游过度砍伐B.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C.中游围湖造田D.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49.2014年2月,长江口遭受史上最长时间咸潮影响。下列应对咸潮的措施,最合理的是()A.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A.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B.申请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流量C.在入海口修建拦海大坝D.投放化学药剂降低海水盐度B等深线是从水底到水面的高度值,一般而言,越靠近陆地,等深线的数值越小,离陆地越远,等深线数值越大。影响河底深度的因素就是泥沙的淤积程度,泥沙淤积越少,等深线数值越大。看图可知,5米等深线越来越靠近陆地(沙洲)部分,说明泥沙淤积越来越少,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可拦蓄泥沙,使下游泥沙淤积减少,故答案选B。B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水量可以减轻咸潮影响。长江九江段位于江西省北部边缘,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处。1963〜2002年期间,该河段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已稳定。该河段河床演变受长江中上游来水来沙影响显著,河床水深最大的部位称为深水槽,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下图示意1963〜2002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_2(|」」」LLJLL01312964836%80097611581326距北岸起点距Mi从1963〜1972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表明长江中上游()A.毁林现象严重B.森林覆盖率提高C.含沙量减少D.水库数量大增51.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河床不断变窄B.河床不断变宽C.主航道变深D.主航道南移52.针对1963〜2002年期间该河床断面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A.北岸要加强堤防工程建设B.南岸要加强护岸工程建设C.长江中上游水库要加强拦水拦沙D.长江下游要加强节约用水A从题干的图文信息可以知道:在两岸堤线稳定的情况下,1963~1972年间河床基本上变浅,这应该是由于河流泥沙沉积增多引起的,而长江中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河流含沙量减少、水库数量大增,都会导致位于中下游分界处九江段的泥沙沉积减少,只有中上游毁林现象严重,才会导致河流中含沙量增多,中下游沉积。故本题选A。D从图中可以看出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向南岸移动了(距北岸越来越远了)。但是两侧河岸并没有任何移动,即河道即没有变宽,也没有变窄,因为“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已稳定”。而“河床水深最大部位即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所以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导致主航道南移;虽然与1972年相比,2002年深水槽的深度是增加了,但这并不是深水槽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只是因为侵蚀加剧而导致的,故本题选D。B从图上可以看出:1963~2002年期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不断向南移,可以看出深水槽以北主要以沉积为主,而以南则以侵蚀为主,所以北岸当前不需要加强堤防工程建设,由于侵蚀导致深水槽逐渐向南岸移动,所以南岸应加强护岸工程建设;而中上游水库加强拦水拦沙只能让下游泥沙沉积减少,旱涝灾害危害减小,而不能造成改变侵蚀向南岸移动的现象,因为根据图中该断面河流堆积的现象,可推测出这里的侵蚀应该是以下两种情况:-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岸主要为侵蚀;二北岸为凸岸、南岸为凹岸,南岸主要受侵蚀,拦水只是让侵蚀现象减慢,但并不能改变其趋势;而加强节约用水只是解决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并不能解决侵蚀的深水槽南移的问题。故本题选B。二、综合题5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河床的冲淤与河流含沙量有密切关系,当河流的含沙量小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就会被冲刷;当河流的含沙量大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就会淤积。三峡大坝蓄水后对其下游河段的径流量和含沙量产生了明显影响,也影响到下游河床的冲淤过程。宜昌站和螺山站是荆江河段的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水文监测站,下图为两站在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图。12345670tO1112(1)描述螺山站与三峡大坝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含沙量的变化特征。(2)判断三峡大坝蓄水前后荆江河段冲淤状况,并说明判断依据。(3)推测三峡大坝蓄水后对荆江河段的影响。【答案】(1)蓄水后,螺山站河水含沙量减少;含沙量的季节差异减少;丰水期(夏季)含沙量减少幅度大;枯水期含沙量减少幅度小。(2)蓄水前荆江河段丰水期以淤积为主,枯水期以冲刷为主;蓄水后荆江河段以冲刷为主。蓄水前,丰水期上游站(宜昌站)比下游站(螺山站)含沙量大;枯水期上游站(宜昌站)比下游站螺山站)含沙量小;蓄水后,全年上游站(宜昌站)比下游站(螺山站)含沙量小。(3)三峡大坝可以调节荆江河段的水位,使其水位季节差异减少;河床冲刷作用增强,使河道加深加宽泄洪能力增强(降低洪水位);河道变深使航道条件改善;河床的冲刷可能会成胁到堤岸安全;由于河床冲刷,水位下降导致下游取水口和港口设施功能失效。【解析】(1)螺山站是荆江河段的下游的水位站,宜昌站位于荆江河段的上游,根据两站在三峡大坝篱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图可以直接读出蓄水后,螺山站河水含沙量减小;含沙量的季节差异较蓄水前减小;丰水期(夏季)含沙量减少明显,枯水期(冬春)含沙量减小幅度小于丰水期。(2)蓄水前宜昌站在夏秋季节丰水期河流含沙量明显大于螺山站;冬春季节枯水期含沙量很长时间都接近0,枯水期宜昌站比下游螺山站含沙量小;蓄水前,荆江河段丰水期不管是宜昌站还是螺山站含沙量都远大于枯水期,可以结合材料分析推断出丰水期泥沙主要从长江上游河段搬运过来的,在荆江河段应该以淤积为主;而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小,河段应该以冲刷为主。蓄水后,荆江河段两处水文站河流丰水期还是枯水期含沙量都明显降低,且差异不大,说明荆江河段此时以冲刷为主;不管是丰水期还是枯水期,此时(上游)宜昌站比(下游)螺山站含沙量要小。(3)结合材料可知荆江河段河流含沙量且季节变化减小。推测三峡大坝蓄水后,调节荆江河段的水位季节变小,河道淤积作用减小,河床冲刷作用增强,河道加深加宽,泄洪能力增强,洪水位降低,但是河道两侧遭受侧蚀增强可能威胁到堤岸安全;河道变深河流航运条件改善;下游河段水位下降后导致下游取水或港口等设施功能失效。5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天津贝壳堤是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也是天津地区特有的地貌,它是几千年来由海生贝类动物在海潮推动下,逐渐堆积而成的古渤海海岸线的标志。贝壳堤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粉沙淤泥海岸、丰富的贝壳物源和海岸侵蚀环境。历史上,黄河曾在天津地区入海,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黄河改道后,海水变得清澈,各类繁多的海洋软体动物在此繁衍生息。贝壳堤对于研究古地理、古气候、海洋生态、海陆变迁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因为没有意识到古贝壳堤的珍贵,天津古贝壳堤现已被严重破坏。<北展.注―-<北展.注―-见光堤(1)指出图中三道贝壳堤的形成顺序并说明理由。(2)说明贝壳堤的形成与海岸冲淤环境的关系。【答案】⑴贝壳堤形成年代由早到晚的顺序为②、③、④。理由:贝壳堤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