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件_第1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件_第2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件_第3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件_第4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丽华,当代女作家。著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影组走进格拉丹东,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此文。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第1页/共33页第一页,共34页。1.朗读课文,感受自然的魅力。2.合作交流,感受探索自然的艰辛。3.揣摩细节,体会探索的乐趣。学习目标

第2页/共33页第二页,共34页。检测生字词

安营扎寨()

磅礴()

黧黑()

接踵而来()霹雳()虔诚()丛莽()皱褶()演绎()zhàipángbólízhǒngpīlìqiánmǎngyìzhòuzhě第3页/共33页第三页,共34页。【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定,变化急速,难以预料。文中用来形容天气变化无常。【接踵而至】

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接踵,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后跟。【大煞风景】破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高兴的时候使人败坏兴致。【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无所不能】没有不会做的。形容极有才能。【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熠熠】形容闪光发亮。【演绎】铺陈;发挥。第4页/共33页第四页,共34页。

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和“我”的游踪为线索。叙述“我游览各拉丹东雪山的所见所感。

本文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勾画有关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理清文章脉络。)一、整体感知第5页/共33页第五页,共34页。

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第一部分(1~4)交代作者到达

的时间以及介绍当地的地貌、海拔、气候条件,说明对“我”来说,这将是一次艰苦的旅行。第二部分(5~6)介绍

的景色和“我”摔跤的遭遇。第三部分(7~13)写“我”受伤后,在各拉丹冬的经历。第四部分(14~15)各拉丹冬蕴育了

,潺潺的流水给作者的旅行带来一丝神圣的色彩。首页末页各拉丹冬冰塔林长江第6页/共33页第六页,共34页。一、在藏北高原大山脚下仰望各拉丹冬雪峰,作者的所见、所感是怎样的?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东南阳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好看这种好看体现在哪?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第7页/共33页第七页,共34页。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二、读课文(2自然段),说说考察的环境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应的描写。第8页/共33页第八页,共34页。三、负重向各拉丹冬雪峰进发,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历程。在此期间,“我”遇到了哪些困难?1.自然环境恶劣:3段2.住宿环境恶:3段3.身体不适(刚进各拉丹冬)3段4.身体不适(在冰塔林)6段第9页/共33页第九页,共34页。二、细节感知

1、品读5、6段,从文中找出描写各拉丹冬雪山景物的语句。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从中感受到雪山怎样的特点?第10页/共33页第十页,共34页。远处全景: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立足点:在砾石堆上)近景: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冰塔林有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立足点:接近冰山)感受: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大自然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第11页/共33页第十一页,共34页。2、品读10、11段,思考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感受到雪山的什么特点?第12页/共33页第十二页,共34页。

角度特点

触觉听觉:写风视觉:冰体感受:温暖声音大(呼啸);不停息(川流不息)威力大(扫荡)漂亮千姿百态(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是琼瑶仙境;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第13页/共33页第十三页,共34页。3.作者分两次集中描写雪山,这两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看雪山的感受?

5、6段从低处观赏描写;10、11段从高处观赏描写;这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神韵。

两次写观赏雪山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雪山认识逐渐加深,对雪山的情感步步增强,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第14页/共33页第十四页,共34页。4、品读12-15段,这几段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作者从中感悟到了雪山怎样的特点?

重点描写风声和坚冰下的流水。感悟:冰川、冰山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的漫长、反复的变化,一刻不停,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第15页/共33页第十五页,共34页。冰塔林第16页/共33页第十六页,共34页。冰塔林第17页/共33页第十七页,共34页。冰塔林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第18页/共33页第十八页,共34页。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东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第19页/共33页第十九页,共34页。第二课时第20页/共33页第二十页,共34页。

变化多端!奇美得令人眩晕!琼瑶仙境!

再次朗读课文,说说作者眼中的各拉丹东雪山是什么样子的?第21页/共33页第二十一页,共34页。请找出在探索长江源头的过程中,作者一行人感受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说说你从中感觉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敬畏自然,豁达乐观第22页/共33页第二十二页,共34页。

①各拉丹东值得你历经艰辛去走上一遭。②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些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③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④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第23页/共33页第二十三页,共34页。

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是为了反衬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叹之情。第24页/共33页第二十四页,共34页。重点探究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的两句话?试简要分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各拉丹冬的冰下之水不停地流动着,流出藏北高原,发育成滚滚长江,流露出作者对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的敬仰之情。第25页/共33页第二十五页,共34页。阅读:《长江源》

即长江的源头,孕育了华夏的文明。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环抱于号称“亚洲屋脊”的昆仑山脉和青海、西藏交界处的唐古拉山脉两大山脉之间。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少有人触及,是科学家、探险者和环保爱好者所神往的地方,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长江源头被国家列为自然保护区。第26页/共33页第二十六页,共34页。三、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眩晕”原指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指'浩浩苍苍”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令人不知该看什么;“卖弄”原指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指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在各拉丹冬展现得淋漓尽致。

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自然的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第27页/共33页第二十七页,共34页。(2)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删去划线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删去后,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实在在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无想象之美,景物也就缺少了神韵。第28页/共33页第二十八页,共34页。3、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作者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不去描写冰川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川的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由此认识到:这冰川、冰山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作者不停留具体的描写,宕开一笔,抒写作者的想象与感触,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时间的远处或思考的深处,虚实结合、主客相融,带给读者一种富于厚度和深度的美。第29页/共33页第二十九页,共34页。主旨归纳

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时间顺序和旅行的进程,记下了在长江之源各拉丹冬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表达了热爱西藏、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第30页/共33页第三十页,共34页。演练1.下列句子中加彩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

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B.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他不由得感慨万千。C.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D.在风云变幻的年代,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冷

静的头脑。第31页/共33页第三十一页,共34页。演练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通过对各拉丹冬琼瑶仙境般的冰塔林的描绘,

展现了藏北奇美的风光,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

讴歌和赞美之情。B.文章节选了在各拉丹冬冰塔林两天的行程,详写了

第二天的所见所感。C.作者在写景的同时,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使文

章饱含喜爱和赞叹之情。D.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

感,展现了各拉丹冬奇美瑰丽、琼瑶仙境般的自然

景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