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六讲I.中性演化论提出的背景及_第1页
生物-第六讲I.中性演化论提出的背景及_第2页
生物-第六讲I.中性演化论提出的背景及_第3页
生物-第六讲I.中性演化论提出的背景及_第4页
生物-第六讲I.中性演化论提出的背景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中性演化论 1一 自然界中的遗传变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变异

2 突变:单3 Dobzhansky的果蝇实验(1938-1940年) 4 Watson&CrickDNA双螺旋结构(double5 G6组(一般 中的

最终形成7

举例:编码蛋白质

搬运 RNA上的三联 相应的氨基 豌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AT)的多态AATAAT AAT2与AAT3: MotooKimura(11.13.1924–假设一个哺乳动物有个独立分离的loci,2alleles/locus;杂合子有选择优势,纯合子的选择系数(s)为 若要维持原来种群的大小,每 结论:不可能! 变率和遗传漂变(geneticdrift)而定。1968年Kimura Evolutionaryrateatthemolecularlevel.Nature(1968)217:624-中性理论中sutrs= 基本的公式:p2+2pq+q2= 0,selected 0,selectNearly|s|

1/(2Ne),或|s|定义:一个种群中能将其连续传递到下一代的平均数。实际上相当于理想状态下(种群大小稳定,世代之间没有,所有个人以相同的 Ne=4NmNf/Nm:雄 Nf:雌 (Elaphurusdavidianus原产亚洲东部,1898年仅剩18 (江苏省大丰市:N=819/Ne=50)种群恢复很快,2003年从国际“红皮书”中“除名”从“濒 群(7只)kN:population中的 每代Population中新的突变=u:单个突变在Population每代被固定在Population中的中性突变的概率=因此,当skv)(1/2N)v,与Population三 中性或近中性突变,随机选择(遗传漂变承认负选择(negativeselection) King&Science(1969)164:788- 兼并性Neutral偏爱性——水 NaturalselectionTomokoOhta(太田朋子,1933-NearlyNeutralTheoryofEvolution 提出了一个slightlydeleteriousmodel,Slightlydeleteriousmutantsubstitutionsinevolution.Nature(1973)246:96-五.分子演化的主要研究

DNA、RNA、蛋白质分长短(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数目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MERPWKCCDNI

一致性(identity)相似性(Similarity) 或蛋白质的序列一致性或相似性很钟南山 并系同源paralogous:由

直系同 a2,a2,a3,a4,a2’,a2’,a4’,

a2

a2’,a4’,a2’,a4’,a2,a3,a4,物种 物种中性演化理 分子演化的一些术语:相似性,同源性(直系、并系MotooKimura,1983,TheNeutralTheoryofMolecularEvolu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Wen-HsiungLi,1997,MolecularEvolution,SinauerAssociatesInc.,,OhtaT,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