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检测·针对提能]“高频文言实词”分组练(一)第一组:识、致、诚、非、及、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封伦,字德彝,观州蓚人。伦少时,其舅卢思道每言曰:“此子智识过人,必能致位卿相。”开皇末,江南作乱,内史令杨素往征之,署为行军记室。素将营仁寿宫,引为土木监。隋文帝至宫所,见制度奢侈,大怒曰:“杨素为不诚矣!殚百姓之力,雕饰离宫,为吾结怨于天下。”素惶恐,虑将获谴。伦曰:“公当弗忧,待皇后至,必有恩诏。”明日,果召素入对,独孤后劳之曰:“公知吾夫妻年老,无以娱心,盛饰此宫,岂非孝顺。”素退问伦曰:“卿何以知之?”对曰:“至尊性俭,故初见而怒,然雅听后言。后,妇人也,惟丽是好,后心既悦,帝虑必移,所以知耳。”素叹伏曰:“揣摩之才,非吾所及。”素负贵恃才,多所凌侮,唯击赏伦。骤称荐于文帝,由是擢授内史舍人。1.与“此子智识过人”的“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B.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C.相逢何必曾相识D.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解析:选B文中的“识”意为“见识”,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识别,觉察。C项,动词,认识。D项,动词,记住。2.与“必能致位卿相”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B.书问致简,益用增劳C.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D.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解析:选A文中的“致”意为“达到”,A项与之相同。B项,副词,最,极。C项,动词,招致,招来。D项,动词,表达。3.与“杨素为不诚矣”的“诚”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竭诚则吴越为一体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C.至诚高节,堙没无闻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解析:选C文中的“诚”为形容词,有“真诚、忠诚”之意,C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诚心。B项,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D项,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4.与“盛饰此宫,岂非孝顺”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解析:选C文中的“非”意为“不是”,C项与之相同。A项,形容词,不对,错误。B项,介词,除了,除非。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不对,可译为“讥评,责难”。5.与“揣摩之才,非吾所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B.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C.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解析:选D文中的“及”意为“比得上”,D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追赶上。B项,动词,涉及。C项,介词,等到。6.与“素负贵恃才”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解析:选B文中的“负”意为“凭借,倚仗”,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担负、承担,此处为使动用法。C项,动词,辜负,对不起。D项,动词,背弃,违背。参考译文:封伦,字德彝,观州蓚县人。封伦年少的时候,他的舅舅卢思道常常说:“这孩子聪明见识超过一般人,将来必定官至卿相。”开皇末年,江南发生叛乱,内史派杨素前去征伐叛军,委任他担任行军书记官(记室)。杨素将要(负责)营建仁寿宫,(被)召回担任土木工程建筑监督。隋文帝来到仁寿宫住所,看到宫殿规模宏大,奢侈浪费,大为恼怒,说:“杨素是不忠诚老实的!用尽百姓的财力,装修宫殿,替我在天下百姓中结下怨恨。”杨素非常害怕,担心将(因此)遭到贬谪。封伦说:“你应当不要担心,等到皇后来到,对你必定有所恩赐。”第二天,杨素果然被召入宫答对,独孤皇后慰劳杨素说:“你知道我们夫妻年老,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散心,隆重地装修了这座宫殿,难道不是对我们的孝顺吗?”杨素退朝下来问封伦道:“你凭什么知道皇后会恩赐我?”封伦说:“皇上生性俭朴,因此当初一见宫殿的宏大华丽就发怒,但是皇上向来听从皇后的话。皇后是一个妇人,只喜好华丽,皇后内心如果高兴,皇上的心思也一定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我知道的原因。”杨素叹息佩服道:“忖度、估量的才能,我是比不上的。”杨素依仗荣贵和有才能,对人大多欺凌侮辱,只有对封伦十分赏识。(杨素)多次在皇上面前称赞举荐封伦,因此封伦被破格提升为内史舍人。第二组:涉、素、若、道、归、兵、胜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也。欣泰少有志节,不以武业自居,好隶书,读子史。辟州主簿,历诸王府佐。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建武二年,虏围钟离城。欣泰为军主,随崔慧景救援。虏既为徐州军所挫,更欲于邵阳洲筑城。慧景虑为大患。欣泰曰:“虏所以筑城者,外示夸大,实惧我蹑其后耳。今若说之以彼此各愿罢兵,则其患自息。”慧景从之,遣欣泰至虏城下具述此意。及虏引退,而洲上余兵万人,求输五百匹马假道,慧景欲断路攻之。欣泰说慧景曰:“归师勿遏,古人畏之。死地之兵,不可轻也;胜之既不足为武,败则徒丧前功。不如许之。”慧景乃听虏过。7.与“欣泰通涉雅俗”的“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B.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C.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犁D.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解析:选C文中的“涉”意为“接触,经历”,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进入,到。B项,动词,漫步,散步。D项,动词,渡,过。8.与“交结多是名素”的“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且相如素贱人B.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C.吾心独以俭素为美D.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解析:选A文中的“素”意为“本来,向来”,A项与之相同。B项,形容词,白色的。C项,形容词,朴素的,不加修饰。D项,副词,白白地。9.与“今若说之以彼此各愿罢兵”的“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B.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解析:选B文中的“若”意为“如果,假如”,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像。C项,代词,你们。D项,动词,及,比得上。10.与“求输五百匹马假道”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有狼当道,人立而啼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D.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解析:选A文中的“道”是名词,意为“道路”,A项与之相同。B项,名词,风尚。C项,动词,取道。D项,动词,走路,赶路。11.与“归师勿遏,古人畏之”的“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五年,吾妻来归B.江表英豪咸归附之C.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D.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解析:选C文中的“归”意为“返回”,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女子出嫁。B项,动词,归依、归属。D项,动词,归到一处,汇聚。12.与“死地之兵,不可轻也”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D.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解析:选D文中的“兵”意为“士兵”,D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兵器。B项,名词,军队。C项,名词,战争。13.与“胜之既不足为武”的“胜”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C.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D.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解析:选B文中的“胜”意为“战胜,取胜”,B项与之相同。A项,形容词,盛大的。C项,动词,禁得住,能承受。D项,副词,尽,完。参考译文: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张欣泰从小有志向气节,不想把武将职业作为自己的身份,喜欢隶书,爱读诸子著作和史书。张欣泰被征召为州主簿,历任各王府的佐官。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已经有诚挚的交往,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将军,统领禁卫军。张欣泰与雅俗之士都有接触,交往的多是名士。建武二年,北魏的军队围困钟离城。张欣泰担任中军主将,跟随崔慧景前去救援。北魏的军队已被徐州驻军所挫败,又想在邵阳洲修筑城堡。崔慧景担心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张欣泰说:“北魏之所以修筑城堡,对外是想虚张声势,实际上是怕我们跟随在后面(袭击他们)。现在如果用双方都愿意停止对抗的(建议)来劝说他们,那么这个危害自然就消除了。”崔慧景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张欣泰到北魏军队驻守的城下详细说明这个意思。等到北魏士兵开始撤退,而邵阳洲上面还剩下一万士兵,北魏士兵请求送给(齐军)五百匹马(作为条件)借道撤退,崔慧景想断其归路攻击他们。张欣泰劝崔慧景说:“撤退的军队不要阻拦,古人对此也很畏惧。陷于绝境的士兵,不可以轻视(他们);战胜他们已不值得称作勇猛,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不如答应他们的请求。”崔慧景于是听任北魏士兵撤退而去。第三组:如、去、国、内、即、微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令,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与中丞刘基争法而诟。基不自安,请告归。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赐临濠地若干顷。14.与“裁决如流”的“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B.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C.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解析:选D文中的“如”意为“如同,好像”,D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往,到……去。B项,动词,比得上,赶得上。C项,介词,按照。15.与“去其弊政”的“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欲呼张良与俱去B.为汉家除残去秽C.譬如朝露,去日苦多D.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解析:选B文中的“去”意为“除掉,去掉”,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离开。C项,形容词,过去的。D项,动词,距离。16.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逝将去女,适彼乐国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C.六国互丧,率赂秦耶D.等死,死国可乎解析:选B文中的“国”意为“国家”,B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地区,地域。C项,名词,诸侯国。D项,名词,国事。17.与“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B.内立法度,务耕织C.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D.亡走赵,赵不内解析:选C文中的“内”意为“内心”,C项与之相同。A项,通“纳”,接纳。B项,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D项,通“纳”,接纳,收容。18.与“即按其罪奏黜之”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项伯即入见沛公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C.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D.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解析:选A文中的“即”表时间的相连,意为“立即,就”,A项与之相同。B项,动词,靠近。C项,动词,登上(帝位)。D项,连词,如果、假设。19.与“帝始微厌之”的“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C.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解析:选B文中的“微”表程度,意为“稍微,微微,略微”,B项与之相同。A项,形容词,地位卑微。C项,副词,暗暗地,隐约地。D项,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假如)没有。参考译文: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从小读书,有智谋,学习法家学说,预料事情多能料中。太祖任吴王,拜任李善长为右相国。李善长了解熟悉典章制度,裁定决断各种事务都非常明快流畅。他又娴于辞令,太祖要招纳什么人才,常常命李善长书写文告书信。前前后后凡是亲自带兵出去征讨,太祖都命李善长留守后方,将吏信服他,服从调度,居民生活安定,调运兵饷,使前方不至困乏。李善长曾经请求国家统管两淮盐务,实行专卖,立茶法,都是在元代盐法茶法的基础上斟酌改订,剔除其弊政。不久又恢复制钱法,开办铁冶,确定鱼税,使国家用度更加丰足,而百姓又不困乏。李善长外表宽和,而内心褊狭刻薄。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微有些越权,侵犯了李善长的权力,李善长立即依照他们的罪责上奏罢黜他们。李善长与中丞刘基争法以至于怒骂。刘基心中不安,于是请假回乡。富贵达到了极点,内心也渐渐骄横,皇帝开始有些讨厌他。洪武四年,李善长因病退休,赐给他临濠地若干顷。第四组:质、请、徒、得、谢、朝、诸、本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王颁,字景彦,太原祁人也。颁少俶傥,有文武干局。其父平侯景,留颁质于荆州,遇元帝为周师所陷,颁因入关。闻其父为陈武帝所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及大举伐陈,颁自请行,率徒数百人,从韩擒先锋夜济。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夜中因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创不痛,时人以为孝感。及陈灭,颁密召父时士卒,得千余人,对之涕泣。其间壮士或问颁曰:“郎君来破陈国,灭其社稷,雠耻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将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请发其丘垄,断榇焚骨,亦可申孝心矣。”颁顿颡陈谢,额尽流血,答之曰:“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诸人请具锹锸,一旦皆萃。于是夜发其陵,剖棺,见陈武帝须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颁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20.与“留颁质于荆州”的“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B.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C.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解析:选D文中的“质”意为“抵押、做人质”,D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质地,底子。B项,通“贽”,古时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C项,古代杀人用的砧板。21.与“颁自请行”的“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B.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C.公子患之,数请魏王D.请奉盆缶秦王解析:选C文中的“请”意为“请求”,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请示。B项,动词,拜访,问候。D项,副词,请允许我做某事。22.与“率徒数百人”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帅徒以往,陷西北隅以入B.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C.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D.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解析:选A文中的“徒”意为“士兵”,A项与之相同。B项,名词,同一类的人。C项,名词,门徒,弟子。D项,副词,徒然,白白地。23.与“得千余人”的“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B.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D.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解析:选D文中的“得”意为“找到、获得”,D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心得,体会。B项,动词,能够。C项,通“德”,感激。24.与“颁顿颡陈谢”的“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D.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解析:选D文中的“谢”意为“感谢”,D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道歉,请罪。B项,动词,辞去,辞别。C项,动词,告诉,劝告。25.与“更至明朝”的“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强国请服,弱国入朝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于是入朝见威王解析:选C文中的“朝”意为“早晨”,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朝见,朝拜。B项,名词,朝代。D项,名词,朝廷。26.与“诸人请具锹锸”的“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穆公访诸蹇叔 B.诸将皆失色C.投诸渤海之尾 D.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解析:选B文中的“诸”意为“众多”,B项与之相同。A项,兼词,相当于“之于”。C项,兼词,相当于“之于”。D项,兼词,相当于“之乎”。27.与“其本皆出自骨中”的“本”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C.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D.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解析:选B文中的“本”意为“根部”,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推究本源,考查。C项,名词,根本,基础。D项,副词,本来。参考译文:王颁,字景彦,太原祁县人。王颁年少时就卓异不凡,文武双全才能出众。他的父亲平定了侯景之乱后,留下王颁在荆州做人质。后来遇到梁元帝被北周军队俘获杀害,王颁因此离开荆州进入关中。听到他父亲被陈武帝所杀的消息,王颁号泣晕倒,一顿饭的工夫才苏醒过来,一直痛哭难止,整个人都消瘦不堪。等到朝廷大举讨伐陈国时,王颁亲自请求随行,带着数百士卒,跟随韩擒担任先锋趁夜渡过长江。王颁奋勇作战受了伤,担心不能继续战斗,悲伤哭泣。夜里睡着了,梦到有人给他药物疗伤,等到醒来伤口就不疼了,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神明。等到陈国被消灭,王颁秘密召集父亲的部下,找到一千多人,对着他们哭泣。士卒中有壮士问他说:“郎君来攻破陈国,覆灭了他的江山,已经报仇雪耻了,却还悲伤不已,难道是因为陈霸先早死,不能亲手杀了他吗?那就请挖开他的坟墓,砍断他的棺材,烧掉他的遗骨,也可以表示你的孝心了。”王颁听后向说话的人磕头拜谢,额头上鲜血淋漓,他回答道:“陈霸先身为帝王,他的坟墓很大,只怕一夜挖掘,挖不出他的尸骨,等到了明天,事情就败露了,这可怎么办呢?”众人就准备锹铲等工具,很快就聚齐了。就这样趁夜挖开了陈武帝的陵墓,打开了棺椁,看到陈武帝须发都还没有掉落,根部都长在骨头中。王颁就烧了他的尸骨,取了骨灰放在水中,喝了下去。第五组:幸、阴、悉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禇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无量鄙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畯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是崇语,车驾遂东。28.与“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的“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B.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C.缦立远视,而望幸焉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解析:选C文中的“幸”意为“皇帝到某处”,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这里指刘邦对妇女的宠爱。B项,动词,希望。D项,副词,侥幸、幸亏、幸而。29.与“王者阴盛阳微”的“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C.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解析:选B文中的“阴”意为“古代哲学概念,与‘阳’相对”,B项与之相同。A项,形容词,阴暗,昏暗。C项,名词,树荫,阴影。D项,副词,暗中,暗地里。30.与“宜悉出之”的“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悉吾村精技击者不过百人B.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C.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D.怀王乃悉发国中兵解析:选D文中的“悉”意为“全部,完全”,D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尽其所有,总计。B项,动词,详尽地叙述。C项,形容词,详尽,详细。参考译文:褚无量,字弘度,是杭州盐官人。开元五年,皇帝将到东都去,可是太庙毁坏,姚崇建议说:“太庙本来是苻坚的旧殿,不应因毁坏而停止出行。”褚无量鄙视他的话,认为不值得一听,于是上疏说:“做君王的阴盛阳衰,那么先祖就会显示变故。如今后宫中不御幸的,应该全放出宫去,用以应付灾异。举荐俊良之才,抑制奢靡之风,减轻赋税,慎用刑罚,采纳劝谏,明察谄谀小人,接续断绝禄位的世家,那么天人就会融洽,灾异就消失了。”皇帝赞同姚崇的话,车驾于是东行。“高频文言实词”分组练(二)第一组:率、数、从、迁、间、度、乘、复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葺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节选自《宋史·郭浩传》)1.与“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的“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B.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C.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D.子路率尔而对曰解析:选B文中的“率”为动词,意为“率领,带领”,B项与之相同。A项,副词,表范围,一概,全都。C项,动词,顺着,遵循。D项,形容词,轻率。2.与“浩率精骑数百夺之”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范增数目项王C.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数罟不入洿池解析:选C文中的“数”为数词,表示约数,C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天数,命运。B项,副词,屡次,多次。D项,形容词,细密。3.与“诸军从之,敌遁去”的“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弟走从军阿姨死C.战则请从 D.樊哙从良坐解析:选C文中的“从”意为“跟随,随从”,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听从,顺从。B项,动词,从事,参加。D项,动词,依傍,紧挨着。4.与“累迁中州刺史”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B.再迁为太史令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D.迁其民于临洮解析:选B文中的“迁”为动词,意为“调动官职”,B项与之相同。A项,与“灭”构成复合词,灭亡。C项,动词,征发。D项,动词,迁移。5.与“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的“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解析:选A文中的“间”表状态,意为“从小路”,A项与之相同。B项,动词,参与。C项,副词,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D项,副词,表时间,有时,偶尔。6.与“时其半度,可击也”的“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一夜飞度镜湖月D.内立法度,务耕织解析:选C文中的“度”意为“渡过,越过”,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衡量。B项,动词,推测,估计。D项,名词,制度,法度。7.与“虑夏人必乘间盗边”的“乘”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自京师乘风雪C.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解析:选D文中的“乘”意为“趁着、凭借、乘机”,D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驾,坐。B项,动词,冒着。C项,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8.与“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的“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C.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D.回朕车以复路兮解析:选B文中的“复”为副词,意为“再,又”,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恢复。C项,动词,报复。D项,动词,返回,回来。参考译文:郭浩,字充道,是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郭浩曾率领一百名骑兵来到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城下,夏国用一千名骑兵来追赶他们,郭浩亲手斩杀两名骑兵,提着首级返回。跟随种师道进军修筑葺平寨,敌军占据并堵塞水源,来断绝宋军的饮水,郭浩率领几百名精锐骑兵夺取了它。敌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着敌阵前进,被流箭射中左肋,发怒不去拔箭,奋力大呼,活捉到贼人才停止;各军跟着前进,敌军逃走,郭浩从此出名。积功升任中州刺史。钦宗即位,因种师道推荐,被皇上召见应对,他上奏说:“金军长期在外,一心想着回归。请求派轻兵从小路驰往滑台,等他们渡到一半时,就可发动攻击。”正逢朝廷大臣议和议战意见不同,郭浩之策没有被采纳。皇上询问西边事务,郭浩说:“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国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不久西夏军队果然进攻泾原路,夺取了西安州、怀德军(今宁夏固原县西北)。绍圣年间开拓的土地,又全部失去。第二组:见、书、绝、穷、安、过、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节选自《与荆南乐秀才书》,欧阳修)9.与“屡辱见过”的“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图穷而匕首见 B.冀君实或见恕也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解析:选B文中的“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出现。C项,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相当于“被”。D项,动词,召见,接见。10.与“田秀才西来,辱书”的“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 B.乃丹书帛曰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解析:选A文中的“书”意为“书信”,活用为“写信”,A项与之相同。B项,动词,书写。C项,名词,书籍。D项,名词,文字。11.与“当之未暇答,宜遂绝”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D.以为妙绝解析:选C文中的“绝”为动词,断绝(往来、交往),C项与之相同。A项,隔绝,阻绝。B项,动词,横渡。D项,达到极点。12.与“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的“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复前行,欲穷其林B.穷予生之光阴以疗病梅也哉C.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解析:选D文中的“穷”意为“不得志、不显达”,D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走到……尽头。B项,动词,穷尽。C项,困窘,处境困难。13.与“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的“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既来之,则安之C.然后得一夕安寝 D.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解析:选A文中的“安”意为“怎么”,A项与之相同。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C项,形容词,安逸,安稳。D项,动词,安抚,抚慰。14.与“此似有所过听也”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以其境过清 D.今公子故过之解析:选C文中的“过”意为“过分、过于”,C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错误,过失。B项,动词,责备。D项,动词,访问。15.与“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的“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私见张良D.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解析:选D文中的“私”意为“私交、私利、私事”,D项与之相同。A项,私人的。B项,动词,偏爱。C项,私下里,偷偷地。参考译文:欧阳修叩首禀告秀才足下。前些时候,我乘船从江上往来,多次让你屈尊过访。又劳你送自己所作的诗文一篇,并先以书信通报,作为登门访我的见面礼。田秀才从西边来,承蒙你寄信问候;后来,我家仆人从江陵府回夷陵县,又带来你的信。我是个获罪的人,大家都厌弃我,而你却如此以礼相待,我怎么担当得起!你来了信,我没有来得及回复,本应因此断绝往来,可是又劳你再次给我写信;再次来信又没有答复,就可以绝交了,可你还是来信。这是何等殷勤啊!像我这样的人,是天下不显达低贱的人,怎能使你恳切到这种程度呢?我想这是由于你勤学好问,急于为自己谋求进取吧。然而承蒙你索取我所作的诗文,这恐怕是你误听了有关我的言过其实的传闻了。我年少的时候,决心从进士的途径被举荐于官府,因而学作诗赋,准备参加按规程举行的科举考试,共考了三次才中进士。因为与各方面的士人君子相识的很多,所以往往能说出我的名字,又因为大家相从游学,私人交情很好,有的人便过分夸赞我的文章。因此使你听到我的虚名,便想看看我写的诗文,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第三组:知、患、爱、或、卒、行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节选自《苏廷评行状》)16.与“略知其大义”的“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其真不知马也解析:选B文中的“知”意为“知道,懂得”,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主持、管理。C项,通“智”,智慧。D项,动词,识别。17.与“急人患难,甚于为己”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宣子骤谏,公患之 B.享国日久,内外无患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解析:选B文中的“患”意为“困难、祸患”,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厌恨。C项,动词,忌讳。D项,动词,忧虑、担心。18.与“益不复爱惜”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B.吴广素爱人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解析:选C文中的“爱”为动词,爱惜、吝惜,C项与之相同。A项,喜欢。B项,动词,爱惜、爱护。D项,喜爱、宠爱。19.与“小人或侮欺之”的“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云霞明灭或可睹B.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D.一食或尽粟一石解析:选D文中的“或”意为“有时、偶或”,D项与之相同。A项,也许,或许。B项,如果。C项,有的……有的……。20.与“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的“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B.五万兵难卒合C.初,鲁肃闻刘表卒D.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解析:选A文中的“卒”意为“最终、终究、终于”,A项与之相同。B项,通“猝”,突然,仓促。C项,动词,死。D项,名词,士兵。21.与“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的“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B.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赵王畏秦,欲毋行解析:选B文中的“行”意为“将、将要”,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行走。C项,名词,行为,品行。D项,到……去,前往。参考译文:祖父,名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祖父幼年时豁达开朗,不拘礼法,读书只求大体了解文中的要旨,就放弃不读。他为人谦逊,乐善好施,急人所困,甚于对待自己。衣食稍微有了结余,就增加日常开支,或者把财物施给他人,立即用完。因为这个(他)多次在饥饿寒冷中过着穷困的生活,然而始终不后悔。不久又有了盈余,(他)就说:“我本来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困住人。”更加不再吝惜(钱财)。灾荒之年,(他)卖掉自己的田地来救济饥饿的人,丰收后,那些被救济的人准备偿还他,祖父说:“我本来自己就有卖掉它的想法,并不是因为你们的缘故啊。”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祖父)都径自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小人有时侮辱欺负他,祖父终没有惩治他们,人们也不能揣测他的心理。李顺叛乱,围攻眉州。祖父当年二十二岁,每天拿着兵器登上城楼。恰逢他的父亲病逝,叛贼围攻更加紧急,城里的居民彼此看着对方哭泣,没有再活下去的念头。可是祖父独自办理丧事执守礼节,竭尽哀思就像平常一样。太夫人非常担忧,祖父打起精神慢慢宽慰她说:“朝廷终究不会放弃我们,蜀州的叛贼将要被打败了。”第四组:疾、是、说、信、修、相、使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节选自《管子》,有删改)[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22.与“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B.疾痛惨怛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解析:选B文中的“疾”意为“疾苦”,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痛心、痛恨。C项,形容词,强,这里指声音宏大。D项,动词,通“嫉”,妒忌。23.与“如是,又何以行之”的“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B.是又在六国下矣C.觉今是而昨非D.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解析:选B文中的“是”为代词,意为“如此、这样”,B项与之相同。A项,认为……正确。C项,形容词,正确。D项,表示判断。24.与“请闻其说”的“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B.范增说项羽曰C.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解析:选C文中的“说”为名词,意为“言论、说法、主张”,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诉说。B项,动词,劝说。D项,通“脱”,解脱,脱身。25.与“质信以让,礼也”的“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B.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C.言必信,行必果D.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解析:选C文中的“信”意为“讲诚信、守信用”,C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信用。B项,副词,确实,实在,的确。D项,名词,信物,凭据。26.与“公修公族,家修家族”的“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C.臣修身洁行数十年D.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解析:选B文中的“修”意为“修整、整治”,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修建,建造。C项,动词,修养。D项,动词,修理。27.与“相及以禄”的“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B.儿已薄禄相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伯乐学相马解析:选A文中的“相”意为“互相”,A项与之相同。B项,名词,面相。C项,动词,帮助,辅助。D项,动词,观察,仔细看。28.与“使教于国”的“使”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向使三国各爱其地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C.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D.公之逮所由使也解析:选B文中的“使”意为“让”,B项与之相同。A项,连词,假使。C项,动词,出使。D项,动词,主使,指使。参考译文:桓公向管仲问如何治理百姓(的问题)。管仲回答说:“凡治理百姓的人,(一是)必须知道他们的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四是)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前。注意这四点,就足以治理百姓了。”桓公说:“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仁慈,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点,就可以实行了。”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的人,百姓就相信他;行仁政的人,百姓就感念恩德;严肃的人,百姓就敬畏他;有礼的人,百姓就赞美他。俗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不是百姓想要的就不要强加于他们,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啊!”桓公又问道:“我想修明政事谋求定时会盟诸侯,可以做到吗?”管仲回答说:“可以。”桓公说:“可以从哪里做起呢?”管仲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什么才是爱民之道呢?”管仲回答说:“您整治国家之事,大臣整治家族之事,使他们事业互相连接,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亲近国家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士,让他们为国家施行教育,人民就有礼了。(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这些就是爱民之道。”“高频文言实词”分组练(三)第一组:当、故、举、属、易、除、察、善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注]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节选自《宋史·萧燧传》,有删改)[注]主文:主持考试。1.与“时秦桧当国”的“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B.北邀当国者相见C.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解析:选B文中的“当”意为“主持、执掌”,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抵御,抵挡。C项,动词,判决,判罪。D项,动词,占据,把守。2.与“燧诘其故”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克,公问其故B.君安与项伯有故C.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D.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解析:选A文中的“故”为名词,原因,A项与之相同。B项,名词,交情。C项,副词,故意,特意。D项,形容词,衰老。3.与“丞相有子就举”的“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戍卒叫,函谷举B.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C.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解析:选B文中的“举”意为“推荐、选拔考试”,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被)占领,(被)攻破。C项,副词,尽,全。D项,动词,施行,举行。4.与“欲以属公”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B.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选D文中的“属”意为“嘱咐、嘱托”,D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劝,请;劝人饮酒。B项,动词,撰写。C项,名词,等,辈。5.与“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B.世易时移,变法宜矣C.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D.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解析:选B文中的“易”意为“更换、改变”,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交换。C项,动词,轻视,看不起。D项,形容词,容易。6.与“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的“除”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B.赵王扫除自迎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D.爆竹声中一岁除解析:选C文中的“除”意为“拜官授职”,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清除,去掉。B项,名词,(宫殿的)台阶。D项,动词,逝去,过去。7.与“察官阙,朝论多属燧”的“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B.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C.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D.虽不能察,必以情解析:选C文中的“察”意为“考察,审察”,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看清楚。B项,形容词,精明。D项,动词,明察,了解,弄清楚。8.与“无善状,燧皆奏罢之”的“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B.素善留侯张良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析:选A文中的“善”意为“好事,好的行为”,A项与之相同。B项,交好,友善。C项,擅长,善于。D项,做好,处理好。参考译文:萧燧,字照邻,是临江军人。萧燧生来就特别聪明,很小就能写文章。绍兴十八年,高中进士。被任命为平江府观察推官。当时秦桧当权,他的亲信偷偷告诉萧燧,秋试时当调他为考试官,萧燧询问其中缘由,那人说:“丞相有个儿子参加考试,想把他托付给您。”萧燧发怒说:“我刚做官就敢昧着良心吗!”秦桧怀恨他,过后萧燧接到文书到秀州,到达那里时名额已经满了,从考官中换了一位前去主持考试,秦熺果然考中了前几名。孝宗初年,担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时,他说:“官职应该选合适的人做,不应该为了人而选择官职。”皇上十分高兴,写了《用人论》赐予重臣。淳熙二年,晋升起居郎。这之前,审察官空缺,朝廷言论很多倾向萧燧,因他没做过县官,就任命他做了左司谏。当时宦官甘昪的门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的族叔王秬都在外做地方官,都有倚仗,没有好的表现,萧燧都上奏罢免了他们。第二组:造、固、殆、被、莫、假、少、何、却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①造其家,得粟以自给。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坐,汛室②,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节选自《文宪集·李疑传》)[注]①执业:捧书求教,犹言受业。②汛室:打扫房间。9.与“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的“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 B.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C.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D.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解析:选A文中的“造”意为“到,往”,A项与之相同。B项,动词,制作。C项,动词,制定。D项,动词,修建,建造。10.与“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蔺相如固止之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秦孝公据崤函之固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解析:选B文中的“固”为副词,意为“本来,原来”,B项与之相同。A项,形容词,坚决。C项,名词,险要的地势。D项,动词,坚守,安守。11.与“人殆之,不肯舍”的“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农者殆则土地荒解析:选D文中的“殆”通“怠”,意为“对……懈怠”,文中引申为“对……冷淡、冷漠”,D项与之相同。A项,形容词,危险。B项,大概,恐怕。C项,几乎,近乎。12.与“我不幸被疾”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B.项王身亦被十余创C.将军身被坚执锐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解析:选B文中的“被”为动词,意为“遭受、遇到、蒙受”,B项与之相同。A项,介词,表示被动。C项,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D项,动词,覆盖。13.与“人莫舍我”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其事体莫须有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D.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解析:选B文中的“莫”为代词,意为“没有谁,没有什么”,B项与之相同。A项,表测度,或许。C项,表禁止,不要。D项,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14.与“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的“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C.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解析:选D文中的“假”为动词,借,D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凭借,借助。B项,形容词,虚假,假装。C项,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多与“使”“令”连用。15.与“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的“少”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邻国之民不加少C.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D.太后之色少解解析:选D文中的“少”为副词,表程度,稍微,略微,D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年轻人。B项,动词,削减,减少。C项,形容词,数量少,不多。16.与“人理宜尔,何以报为”的“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豫州今欲何至 D.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解析:选D文中的“何以……为”是表反问的固定句式,D项与之相同。A项,副词,多么。B项,怎么。C项,代词,哪里,什么地方。17.与“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的“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相如因持璧却立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C.却之为不恭D.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解析:选C文中的“却”为动词,意为“推辞,拒绝”,C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退,退回。B项,动词,使……退,击退。D项,动词,去掉,消除。参考译文:李疑,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他可以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于急难之中。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经常拉着他的手,询问他的病痛。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你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做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范景淳的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账册归还给他们。他们拿出一半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而将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第三组:鄙、解、既、期、辞、治、适、乃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之义州卫。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之,有省。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旱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至性不显,真理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既别,肖其像事之。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有来学者,辄辞之曰:“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达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弘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右参议。玺书至而母适病死,乃上疏恳辞。(节选自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卷二十一)18.与“习举子业辄鄙之曰”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B.孔子鄙其小器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解析:选B文中的“鄙”为动词,意为“轻视”,B项与之相同。A项,形容词,粗野而又地位低微。C项,名词,边界地方。D项,形容词,庸俗,见识浅。19.与“即日上疏解官去”的“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D.乃命解官归里解析:选D文中的“解”指“辞官”,D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剖开,特指解剖动物的肢体。B项,动词,解释,解答。C项,动词,解决。20.与“既别,肖其像事之”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克,公问其故 B.既又与汝就食江南C.既来之,则安之 D.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解析:选A文中的“既”为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A项与之相同。B项,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C项,连词,既然。D项,连词,“既……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21.与“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B.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D.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解析:选D文中的“期”为动词,意为“希望,目的在于……”,D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一周(年)。B项,名词,限定或约定的时间。C项,动词,约定。22.与“有来学者,辄辞之曰”的“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D.大礼不辞小让解析:选B文中的“辞”为动词,意为“推辞”,B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托词,借口。C项,名词,辞令,应酬的言辞。D项,动词,计较。23.与“己尚未治,何以治人”的“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故治国无法则乱B.不效则治臣之罪C.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D.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解析:选A文中的“治”意为“管理,治理”,A项与之相同。B项,动词,惩处,处置。C项,形容词,太平,安定,与“乱”相对。D项,动词,整治,训练。24.与“玺书至而母适病死”的“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从上观之适与地平B.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D.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解析:选A文中的“适”意为“恰巧”,A项与之相同。B项,形容词,舒适,满足。C项,动词,往,到。D项,动词,适合,依照。25.与“乃上疏恳辞”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解析:选C文中的“乃”为连词,意为“于是,就”,C项与之相同。A项,人称代词,你,你的。B项,副词,竟然,却。D项,是,就是。参考译文:贺钦,字克恭,世代居于定海,父亲贺孟员,按军籍隶属辽义州卫。贺钦年少时聪慧,学习举子业每每轻视它说:“做学问就终止于此吗?”得到《近思录》阅读,有所省悟。成化二年凭进士(身份)被授予户科给事中。由于大旱向皇帝上书尽力规劝,又因言官旷废职守招来灾祸,自我检举请求辞职。适逢陈献章被征召来京,贺钦听他讲学,感叹说:“卓绝的品性不显现,最纯真的道理还被埋藏,社会即使用我,但我拿什么为社会所用呢?”当天就向皇帝上书解除官职离去,遵照弟子礼师事陈献章。已别后,画了陈献章的像供奉他。贺钦为学专门研读《五经》《四书》《小学》,希望反过来要求自己履行,主张恭敬谨慎,用以收敛浮躁放荡的内心。有前来学习的,他总是推辞说:“我自己还没有学好,如何教导别人呢?”不久跟随他游学的人很多,磨炼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像这样十多年,虽然足不出户,然而听闻、仰慕他品德节操的达官贵人,没有不亲自来他坐榻前拜见的。弘治改用新年号,由阁臣推荐,起用(贺钦)为陕西右参议。皇帝的诏书到来,他母亲恰巧病故,于是上书恳请辞职。第四组:奇、坐、许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周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秀彻。司徒掾贲嵩有清操,见,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弱冠,袭父爵武城侯。中兴建,位至吏部尚书。顷之,以醉酒,复坐门生斫伤人,免官。太兴初,更拜太子少傅,尚书如故。上疏让曰:“臣退自循省,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忝显任,名位过量。”固辞不受,帝诏不许。(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九》)26.与“汝颍固多奇士”的“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大将军邓骘奇其才C.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D.此奇货可居解析:选A文中的“奇”意为“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A项与之相同。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惊异。C项,形容词,佳,好。D项,形容词,珍贵。27.与“以醉酒,复坐门生斫伤人”的“坐”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因击沛公于坐 B.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C.齐人也,坐盗 D.停车坐爱枫林晚解析:选C文中的“坐”意为“犯罪,判罪”,C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座位。B项,动词,坐守。D项,连词,因为,由于。28.与“固辞不受,帝诏不许”的“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C.不知何许人也D.高可二黍许解析:选A文中的“许”意为“答应,允许”,A项与之相同。B项,动词,期望。C项,名词,处所,地方。D项,表示约数。参考译文:周,字伯仁,年轻时名声远扬,精神和风采俊逸。司徒掾贲嵩操守清高,见到周,称赞说:“汝颍一带果然多出奇士!近年雅道衰颓,如今又见周伯仁,将能振兴风尚,廓清我们邦国宗族呀。”周的堂弟周穆也享有美誉,想欺侮折辱周,周陶然自处不与他较量,于是士人愈加尊重周。成年后,承袭父爵武城侯。中兴王朝建立,官至吏部尚书。不久后,因为醉酒又因门生砍伤人而犯罪,被免去官职。太兴初年,改任太子少傅,恢复尚书旧职。周上疏辞让说:“我退居回家自省,学问没有通晓一本经书,才智能力不能胜任一官之职,进退都很难,我没有能够安守自己的本分;于是有愧于在显要的职位任职,声名权位超过自己的力量。”坚决推辞不肯接受,但皇上下诏没有准许。“文言实词题”综合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9分)初,广东大埔民蓝松山、余大眷倡乱,流劫漳、延、兴、泉间。官军击败之,奔永春。与香寮盗苏阿普、范继祖连兵犯德化,为都指挥耿宗元所败,伪请抚。吴百朋亦阳罢兵,而诱贼党为内应,先后悉擒之,惟三巢未下。三巢者,和平李文彪据岑冈,龙南谢允樟据高沙,赖清规据下历。朝廷以倭患棘,不讨且十年。文彪死,子珍及江月照继之,益猖獗。四十四年秋,百朋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上疏曰:“三巢僭号称王,旋抚旋叛。广东和平、龙川、兴宁,江西龙南、信丰、安远,蚕食过半。不亟讨,祸不可言。三巢中惟清规跨江、广六县,最逆命,用兵必自下历始。”帝采部义,从之。百朋乃命守备蔡汝兰讨擒清规于苦竹嶂,群贼震慑。(选自《明史·吴百朋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9分)(1)余大眷倡乱倡乱:(2)流劫漳、延、兴、泉间流劫:(3)官军击败之,奔永春奔:(4)香寮盗苏阿普、范继祖连兵犯德化连:(5)为都指挥耿宗元所败,伪请抚伪:(6)朝廷以倭患棘棘:(7)百朋进右副都御史进:(8)三巢僭号称王僭号:(9)群贼震慑震慑:参考答案:(1)发动叛乱(2)流窜、抢劫(3)逃跑(4)联合(5)假意、假装(6)通“亟”,急切,急迫(7)晋升(8)冒用帝王尊号(9)使动用法,使……震惊恐惧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吴百朋亦阳罢兵,而诱贼党为内应,先后悉擒之,惟三巢未下。(5分)译文:(2)不亟讨,祸不可言。三巢中惟清规跨江、广六县,最逆命,用兵必自下历始。(5分)译文:参考答案:(1)吴百朋也佯装罢兵,利诱乱贼的党羽作为内应,先后将他们全部抓获,只有三个贼寇的巢穴没有攻下。(2)不赶紧讨伐,祸害不可言说。三个巢穴中只有赖清规的势力跨江西、广东六县,最违逆圣命,讨伐必须从下历开始。参考译文:起初,广东大埔的百姓蓝松山、余大眷发动叛乱,在漳州、延平、兴州、泉州之间流窜、抢劫。官军击败了他们,他们逃到永春,与香寮的盗贼苏阿普、范继祖联合侵犯德化,被都指挥耿宗元打败,他们假装请求招安。吴百朋也佯装罢兵,利诱乱贼的党羽作为内应,先后将他们全部抓获,只有三个贼寇的巢穴没有攻下。三个巢穴是指和平的李文彪所占据的岑冈,龙南的谢允樟所占据的高沙,赖清规所占据的下历。朝廷因为倭患棘手,十年没有讨伐三股乱贼。李文彪死后,他的儿子李珍与江月照接替他,更加猖獗。嘉靖四十四年秋天,吴百朋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依然巡防上述地区。他上奏说:“三个巢穴的乱贼冒犯尊卑之礼而称王,一会儿接受招安一会儿又发动叛乱。广东的和平、龙川、兴宁,江西的龙南、信丰、安远,被蚕食过半。不赶紧讨伐,祸害不可言说。三个巢穴中只有赖清规的势力跨江西、广东六县,最违逆圣命,讨伐必须从下历开始。”世宗将奏章交给部中议论,并依从了他。吴百朋便命令守备蔡汝兰在苦竹嶂讨伐并擒拿了赖清规,使众贼震惊恐惧。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世祖诏举士,竟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8分)(1)手种松柏手:(2)上表理之理:(3)世祖诏举士诏:(4)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除:(5)不之任任:(6)思远依事劾奏依:(7)请止之止:(8)思远不从,案事如故案:参考答案:(1)名词活用作状语,亲手(2)名词活用作动词,说明(3)下诏(4)授予官职(5)重用(6)依照,根据(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制止(8)查究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4分)译文:(2)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3分)译文:(3)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3分)译文:参考答案:(1)王思远被宋朝时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2)刘景素的女儿被贬为平民,王思远拿自己的衣食去资助养活她。(3)顾暠之死后家中贫困,王思远把他的儿子接来,照顾得非常周到。参考译文:王思远,是琅邪临沂人。尚书令王晏的堂弟。王思远被宋朝时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刘景素被杀后,手下人东逃西散,王思远亲自负责他的殡葬事宜,又亲手在他墓旁种植松柏。并和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为其说明,感动了朝廷。刘景素的女儿被贬为平民,王思远拿自己的衣食去资助养活她。世祖下诏推选人才,竟陵王萧子良举荐了王思远及吴郡的顾暠之。王思远和顾暠之很友好。顾暠之死后家中贫困,王思远把他的儿子接来,照顾得非常周到。邵陵王萧子贞为政吴郡,世祖任命王思远为吴郡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舆论都认为他是最适当人选。(思远)后因病辞职,还京任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佐治理政务后,没有重用王思远,依然迁任他为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贪赃徇私,王思远便据实弹劾,高宗和王思远的堂兄王晏以及沈昭略的叔父沈文季都请他别这样做,王思远不从,依然像以前一样调查此事。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清泰初,为金州防御使。会蜀军攻其城,州兵才千人,兵马都监陈知隐惧,托以他事出城,领三百人顺流而逸,贼既盛,人情忧沮。全节乃悉家财以给士,复出奇拒战,以死继之。贼退,朝廷嘉其功,诏赴阙,将议赏典。时刘延朗为枢密副使,邀其厚贿,全节无以赂之,谓全节曰:“绛州阙人,请事行计。”全节不乐,告其同辈,由是众口喧然,以为不当,皇子重美为河南尹,闻而奏焉。清泰帝召全节谓曰:“沧州乏帅,欲命卿制置。”翌日,授横海军两使留后。高祖即位,加检校太保,正授旌节。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8分)(1)会蜀军攻其城会:(2)全节乃悉家财以给士悉:(3)复出奇拒战拒:(4)朝廷嘉其功嘉:(5)邀其厚贿邀:(6)绛州阙人阙:(7)闻而奏焉奏:(8)高祖即位即:参考答案:(1)恰逢(2)全部拿出(3)抵抗(4)嘉赏(5)索取(6)缺少(7)上奏(8)登上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兵马都监陈知隐惧,托以他事出城,领三百人顺流而逸。(5分)译文:(2)全节不乐,告其同辈,由是众口喧然,以为不当。(5分)译文:参考答案:(1)兵马都监陈知隐很害怕,用有其他事情做借口出城去,带领三百人顺流而逃。(2)马全节不高兴,将其事告诉了同辈,因此众人大声喧闹,认为不合理。参考译文:马全节,字大雅,是魏郡元城人。清泰初年,马全节担任金州防御使。恰逢蜀军攻打该城,州兵仅有一千人,兵马都监陈知隐很害怕,用有其他事情做借口出城去,带领三百人顺流而逃,敌贼又多,人情更加畏惧沮丧。马全节就拿出所有的家财赏给士兵,又出奇兵阻击敌人,拼死奋战。敌贼退走,朝廷嘉赏他的功劳,下诏让他到京城,准备予以奖励。当时刘延朗任枢密副使,向他索取很大一笔贿赂,马全节拿不出财物,他就告诉马全节说:“绛州缺人,请你准备前去。”马全节不高兴,将其事告诉了同辈,因此众人大声喧闹,认为不合理,皇子重美任河南尹,听到此事后奏了上去。清泰帝召见马全节对他说:“沧州缺乏主帅,打算命你管辖此地。”第二天,授予横海军两使留后。高祖登上皇位,加官检校太保,正式任命马全节为节度使。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21分)张佑,字天佑,广州人。年十九,从总督潘蕃征南海寇,先登有功。古田诸瑶、僮乱。佑言:“先年征讨,率倚两江土兵,赏不酬劳。今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6895.24-2024低压电气装置第7-710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医疗场所
- tea'stone茶饮品牌手册
- 高一体育 背越式跳高教案
- 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6 Unit 2 I've got a stamp from China第4课时教案 外研版(三起)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 八 垂线与平行线《直线、射线和角》说课稿 苏教版
- 2024-2025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一节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 房地产金融与投资概论教学课件第十二章房地产投资风险
- 防水工程抵房合同(2篇)
- 人教版灯光课件
- 政府软件开发服务合同模板
- 军事训练模拟系统的效能评估
- 《金融科技概论(第二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风力发电项目施工方案
- 前程无忧行测题库及答案大全
- 沙盘游戏大纲
- 物理化学实验B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京科技大学
- 实验室安全准入教育(通识A课程)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附答案)
-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运转操作指南
- 血液透析患者评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