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试卷第4页(共4页)屈原传(2021年中山狼卷)教师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记,记住;记忆力),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zhu3缀辑、撰写)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自我夸耀)其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痛苦)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通“罹”,遭遇,遭受)骚者,犹离忧也。时秦昭王与楚婚(结为姻亲),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wu2不要、别)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怎么能)绝秦欢!”怀王卒(最后)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于是)留(扣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逃跑)赵,赵不内(接纳),复之(到)秦,竟(最终)死于秦而归葬。【译文】屈原,名平。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明了国家盛衰兴亡的道理,擅长辞令。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用来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楚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写好了草稿,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要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于是上官大夫进谗言说:“大王你让屈平制定法令,众人都知道,每一次法令公布后,屈平就夸耀自己的功劳。”楚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屈平痛心大王听言不能明察,方正的人不能被容纳,因此忧愁深思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受忧患的意思。当时秦昭王与楚怀王结为姻亲,想和楚怀王会面。怀王想要去,屈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轻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怎么能断绝秦王的欢心!”怀王最后去了。进了武关,秦国的伏兵断绝了后路,于是扣留了怀王,要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生气了,不答应。怀王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接纳,又回到秦国,最终客死秦国而归葬楚国。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怪罪、责怪)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痛恨)之,虽(即使?)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其存(保护、关怀、思念)君兴(振兴)国,一篇之中三致(表达)志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说人短处)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放逐)之。【译文】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担任令尹。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到秦国去而最终不得生还。屈平既已痛恨这件事,即使(?)被流放后,仍然心里眷念楚国,挂念怀王,没有忘记想要回来。他思念君主、振兴国家,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了这种志向。令尹子兰听到这些情况后大怒,结果让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又放逐了屈原。】屈原至于江滨,被(通“披”,披散)发行吟泽畔,颜色(脸色)憔悴,形容(身体外貌)枯槁。渔父(古代常用作对男性长辈的称呼)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因此)见(被)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酒糟)而啜(chuò)饮)其醨(lí薄酒)?”屈原曰:“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皎洁的样子),受物之汶汶(污浊的样子)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洁白的或高洁的样子)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
huò)乎!”乃(于是)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就)自沉汨罗以死。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志向)。适(到)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译文】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缓步悲吟,脸色憔悴,身体外貌如干枯的树木。渔翁见到他就问他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什么原因到了这里?”屈原说:“世人都是浑浊的而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人都昏醉惟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了。”渔父说:“所谓圣人,不能固执地对待事物而要和世俗一同变化。举世都是浑浊的,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所有人都是昏醉的,又为什么不也跟着吃糟喝酒呢?”屈原说:“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清白的身体,蒙受世俗的污染呢!我宁愿投身于长流的江水而葬身鱼腹之中,又怎能让高洁的品格去蒙受世俗的污垢呢!”于是他作了一篇《怀沙》赋。就抱着石头自沉汨罗江而死。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哀怜屈原的志向。来到长沙观览了屈原自沉的汨罗江,无法不垂涕惋叹,想象他高洁的人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A(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要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于是上官大夫进谗言说:“大王你让屈平制定法令,众人都知道,每一次法令公布后,屈平就夸耀自己的功劳。”楚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有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变动官职,在文中意指调任。B.父,在古代常用作对男性长辈的称呼,如文中的渔父,就是指打鱼的渔翁。C.太史公,一般指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在文中是司马迁的自称。D.《天问》,通过对天地和人世等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诗人探索真理的精神。【A(迁,在文中意指流放。)】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原富有才华,受到怀王赏识。在担任左徒时,屈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入朝辅助怀王商议国家大事,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深得怀王信任。B.屈原明辨形势,反对秦国之行。怀王欲到秦国与昭王会面,屈原洞察秦国的虎狼实质,直接反对子兰鼓动怀王前往秦国,但怀王不听,结果遭遇凶险。C.屈原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对于自己的艰难处境,屈原有着清醒的认知,他不认同渔父要随世俗一同变化的看法,最后宁死守义,以身殉道。D.屈原以死明志,感动后世之人。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殉国,他的作品感动了后人,他的殉国之事让后人流泪叹息,他高洁的品行让后人敬慕神往。【B(“直接反对子兰鼓动怀王前往秦国”文中没有体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怀王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接纳,又回到秦国,最终客死秦国而归葬楚国。(2)屈原至于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裂伤的护理措施
- body-language知识教学课件
- 2024年护理安全课件
- 新发展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2 课件 Unit 8 Food
- 2019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2图形与几何练习卷含答案
- 无锡市南长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全国新初三下学期开学大联考试题英语试题含答案
-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电视新闻节目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17安全生产课件
- 浙江省富阳市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中考冲刺预测卷(六)英语试题含答案
- 马鞍山东站站房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 DB52∕T 1559-2021 朱砂 工艺品-行业标准
-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作业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手册
- 精神障碍检查与诊断试题
-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下)1-10单元全部答案及解析
- 《功能材料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018年12月
- 中医护理原则和方法
- 光伏电站验收申请及验收报告样板
- flow10.1教程DFM
- 【演练方案】特种设备事故(压力容器)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换流站控制保护软件Accel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