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教学课件_第1页
鲁迅教学课件_第2页
鲁迅教学课件_第3页
鲁迅教学课件_第4页
鲁迅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鲁迅一、生平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计有小说集3部,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野草》),回忆散文集1部(《朝花夕拾》),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1936年10月19日,这位伟大的文化巨人因积劳成疾,在上海逝世。

二、思想历程学术界普通的观点是:四·一二是鲁迅思想发展的分界线(主要指政治、社会思想和人生观),以此为界,分为前期与后期。

简言之,鲁迅的思想历程是:

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个性主义到集体主义作为思想转变的具体资料,是鲁迅后来收入自己的杂文集《而已集》中的《答有恒先生》一文。

最早对鲁迅思想历程作如是划分的人物是瞿秋白。1933年,他以“何凝”为笔名写了一篇《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他认为,鲁迅的思想是“从进化论到阶级论”,其身份是“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

此后,学术界一直沿用这一结论。从哪里可以具体看出鲁迅思想的转变呢?(即鲁迅前、后期思想的区别呢?)

(1)历史观

前期:从个性主义出发,任个人而排众数.(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孤独的人)后期:对群众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2)认识论

前期:重精神,轻物质,认为精神改造的成功与否决定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的倾向。

后期:主张社会的革命,认为“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他打走了。”从社会革命出发,来看待社会进步的动力,其思想也就从唯心主义认识论,转变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上。

(3)社会观

前期:从进化论(thetheoryofevolution)出发,坚信:“青年必胜于老人”,“新必胜于旧”,“将来必胜于现在”(随感录四十一)。又在《随感录四十一》中写道:“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进,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

这种以进化论为基础提出的社会发展观,虽然明确地勾画了社会进步的必然性,抓住了新陈代谢这个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但由于过于强调社会进化的“直线性”特征,带有明显的“生物进化论”的痕迹,完全忽视了社会进化要经过斗争的历史事实与规律,所以,无法科学地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上层人与下层人矛盾的必然性,新事物与旧事物矛盾的客观性。

后期:认为同是青年却分为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因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其思想感情也不同。他在《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说:“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检煤渣的老太婆身受的酸辛,贾府的焦大不会爱林妹妹的。”阶级论意识,代替了进化论的意识,并明确指出,社会要发展必然要进行革命,而“革命是痛苦,其中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对于左翼联盟的意见)(注:我说鲁迅前后期思想有不同,并不意味着说,前后期思想没有联系。事实上是有联系的。特别是进化论思想,可以说是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只是到了后期,这种进化论思想更成熟,与辩证法等唯物主义思想意识结合了。鲁迅的思想由前期到后期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后期思想因素不断增加,而前期思想中的积极成果也被不断地深化,所以,到了后期鲁迅的思想不仅更成熟、更深刻,而且也更丰富了。)

鲁迅的社会、政治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鲁迅的文学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不过时间不一样。早期信奉“浪漫主义”,标志是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五四以后,转向深刻、清醒的现实主义——主要从创作中表现出来。其文艺理论,也主要侧重于现实主义。三、研究鲁迅的意义所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鲁迅研究中的“反鲁”问题

葛红兵的《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王朔的《我看鲁迅》冯骥才的《鲁迅的功与‘过’》张闳的《走不近的鲁迅》裴毅然的《鲁迅问题》等文章。葛红兵在《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中认为:

“鲁迅,这个被人们当成一种理念、一种意志、一种典范,甚至被捧到了民族魂的人,又当如何?发生在他留日期间的‘幻灯事件’已经成为他弃医从文的爱国主义神话,然而他真的是那么爱国吗?既然爱国,他为什么要拒绝回国刺杀清廷走狗的任务?徐锡麟,他的同乡能做的,秋瑾,一个女子能做的,他为什么不能做?难道他不是怯懦吗?鲁迅的弃医从文与其说是爱国的表现,不如说是他学医失败的结果。一个号称为国民解放而奋斗了一生的人却以他的一生压迫着他的正室妻子朱安。因为童年长期的性格压抑以及成年以后长期的性压抑,鲁迅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儿性变态?高长虹对鲁迅的观察难道就没有一点儿道理?创造社作家说他‘世故老人’,对于鲁迅的为人,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终其一生,他没有一个地位比他高的朋友,我们不必忌讳他的嫉恨阴毒,他的睚眦必报。仔细想一想难道鲁迅的人格真的就是那么完美吗?……他的人格和作品中有多少东西是和专制制度殊途同归的呢?他的斗争哲学、‘痛打落水狗’哲学有多少和现代民主观念、自由精神相同一的呢?鲁迅终其一生都没有相信过民主,在他的眼里中国人根本不配享有民主,他对胡适等的相对自由主义信念嗤之以鼻,因为他是一个彻底的个人自由主义者(‘文革’中红卫兵那种造反有理的观念正是这种思想的逻辑延伸)。”今天对鲁迅的评说大概来自两个方面:1、这是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鲁迅的争论的延续.2、一些知识分子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说鲁迅“不宽容”、“心胸狭窄”等等,七八十年前这么说,现在还是这番话。围绕鲁迅的这些“文化现象”说明了这样的问题:1、鲁迅是中国20世纪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的遗产。2、鲁迅思想的当下性。

1996年10月16号《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鲁迅论九十年代文化》,加了一个小标题《鲁迅论某报刊之增广“闲文”》。“七日一报,十日一谈,收罗废料,装进读者的脑子里去,看过一年半载,就满脑都是某阔人如何摸牌,某明星如何打喷嚏的典故。开心自然是开心的。但是人世却也要完结在这些欢迎开心的人们之中的罢。”

还有一个标题:《论出版社翻印之大量古旧破烂》:

“‘珍本’并不就是‘善本’,有些是正因为它无聊,没有人要看,这才日就灭亡,少下去;因为少,所以‘珍’起来”。鲁迅作为20世纪一个不可忽略的存在,他的作品也应该成为中文系学生的必读书。

但我们首先要摆脱“阅读政治学”的纠缠,把阅读重新还原为个人行为。《祝福》中的鲁四老爷说祥林嫂不迟不早,偏偏死在这个时候,可见是个“谬种”,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这么说,鲁迅是整个中国话语系统中的一个谬种。

如果用学术语言来说,就是一个异端,是另一种不同的声音,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因为鲁迅的著作是对我们的习惯性的思维、习惯性的语言提出挑战。有意的和鲁迅碰撞一下,这个碰撞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自己发生了某种变化,心灵中某些被遮蔽的东西显露了出来。另一个结果就是你拒绝鲁迅,这是很正常的,你不必非读他不可。成为一个深知传统(包括鲁迅传统)又能驾驭它的主人:这才是我们的阅读、研究的目的所在,价值所在。四、走进鲁迅今天人们谈论得最多、读得最多的鲁迅作品,譬如《呐喊》、《彷徨》等,以及大多数杂文,基本上都是为他人写作的。真正为他自己写作的,鲁迅交待得很清楚,就是《野草》。

鲁迅说,《野草》里面有我的哲学,而且他说,《野草》是属于我自己的。他不希望青年人看他的《野草》,那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是最具有鲁迅个性、最属于鲁迅个人话语的一个作品。野草》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野草》也就成为我们接近鲁迅个人生命的最好途径,窥见鲁迅灵魂的最好窗口。鲁迅说过:“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大家觉得鲁迅作品难懂的地方。(一)、鲁迅的哲学1、直面生命的困境鲁迅在《野草》里,是把人的个体生命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纵座标上考察其意义与价值,提示其困境的。“未来”:鲁迅统称之为“黄金世界”。人们通常把这样的“黄金世界”看作是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绝对完美、绝对和谐的理想社会,是历史、社会、人生发展的终结。“黄金世界”还有没有黑暗?鲁迅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预言还会有将“叛徒”处“死刑”的事情发生。为什么会这样?鲁迅有一个高度的概括:“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过去、现在如此,恐怕将来也如此。

《野草》的第一篇《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文中写了两个梦:

秋天的晚上,走到院子里,会看见一朵“小红花”一边冻得瑟瑟发抖,一面却在微笑,因为她记得一位诗人对她说的话:“秋后要有春”。

这是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句诗对我们影响是相当大的,它曾鼓舞我们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面临的种种困难,但如果仔细分析,这种乐观主义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春天一定要到来”。

小红花旁边长着一株枣树,枣树他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春天不会永驻人间,但仍然把它的枝干铁似的直刺天空。也就是说,它是不以春天是否一定到来为前提的,即使“春后还是秋”,它也要进行反抗。

这是两种哲学:小红花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并不可靠的(或者说是自己想象中的)所谓“光明的春天般的未来”,这是一个弱者的选择,它的乐观主义是虚幻的。

枣树才是真正的强者,它的反抗,完全是自己的独立选择,并且建立在自己的努力、奋斗上,不对其他力量(包括末来)抱任何幻想,也就不存在任何依赖(依附)。

鲁迅在写给当时还是他学生的许广平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你们年轻人的奋斗,是以“光明”的必然到来为前提的;而我,却对未来不抱希望,我就是要与“黑暗”捣乱而已。《过客》也展开了这样一个哲学讨论——“前方是什么?”

小女孩说“前面是花园”,老人则回答说:“前面不过是坟。”

可确定了“前方是坟”以后,仍有两种态度——老人和过客的态度。

老人认为既然前面(即未来)注定了是坟墓,人的奋斗就没有了意义,不如趁早休息;

过客则表示,尽管明知道前面是坟墓,奋斗没有好结果,但仍然要往前走,他觉得前面有一种“声音”一直在呼唤着自己。过客的态度,也是鲁迅自己的选择。

“过去”:

在回忆往事时,人们对过去生活中的痛苦与欢乐,错误与正确,丑与美,重与轻……,总是选择,突出、强化后者,而回避、掩盖、淡化前者。这大概是一般人所难以避免的。

但是,鲁迅则不同,他的选择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在《野草》里,有一篇《风筝》,是回忆童年生活的,但他所回忆的,正是人们所最不愿回忆的一件不光彩的事;鲁迅要求要求青年人,要正视(而不是回避)生活(生命)中一切严峻的方面,包括我们在“过去(童年,历史)”所犯的一切过失,不要在回忆中把它美化(理想化)了。

鲁迅在粉碎了关于“未来”的种种神话的同时,也粉碎了关于“过去”的种种神话。

但人们还在寻求“精神避难所”,这回找到的是“死亡”。

但鲁迅质疑,“死后”会怎样?《野草》里就有一篇《死后》,这可说是篇奇文。鲁迅发挥了他的奇特想象:如果人死了,他的运动神经失去了作用,但感觉神经还在,那将会是什么样?

鲁迅设想,“我”死了,躺在地底下,一辆独轮车从我的头边推过,大约是载重的,压得我牙齿发酸——你们看,这种感觉写得多真切?死亡也许并不是人的灾难的结束,而是更大的痛苦荒谬的继续。鲁迅无情地堵住了一切精神避难所(“过去”,“未来”,以至“死亡”).

他的目的就是要人们面对“现在”,勇于正视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

在《野草》里,他创造了一系列的“形象”(“意象”)深刻揭示了这样的困境。这正是鲁迅要我们正视的:人的生存的无奈,无依托,无归宿。鲁迅堵塞了人们“逃避不完美的人生痛苦”的一切退路,把他的人的生存绝境的命题发挥到极致。

人们只有正视这一切,才能从中杀出一条生路。这正是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这恰是鲁迅思想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有位研究者说:中国的文化有五大块,即儒家文化、道家(老庄)思想、民间道教、佛教、以及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2.反抗绝望的哲学

如何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了解鲁迅之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

切入点——散文诗集《野草》《墓碣文》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答我。否则,离开!……”

《秋夜》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纵向梳理:鲁迅面对绝望的态度第一件事: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

第二件事:辛亥革命的失败第三件事: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一件事: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原因:1.祖父科场作弊入狱2.父亲得了水肿病

绝望的精神铺垫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认识

看到世人真面目积淀成了绝望的种子

绝望后的鲁迅“逃异地,走异路”。

(情感)绝望——逃离(理性的选择)第二件事:辛亥革命的失败1898年,到南京读书。1902年,官费留学日本。

自题小像

——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辛亥革命前的鲁迅,虽然对家园、血缘已经绝望,但对于国家、民族还充满着希望的。可见,辛亥革命的失败,使鲁迅第一次从理性角度绝望了。他把自己关在会馆里抄古碑,在绝望中默默地度着岁月。

(情绪色彩)绝望——封闭(闭门抄碑)第三件事:五四新文化运动题《彷徨》——鲁迅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更加深刻的绝望:1.看不到希望的痛苦《过客》2.感到暗夜的空虚《这样的战士》“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但暗夜又在哪里呢?”(社会理性)绝望——接受纵向考察:绝望——逃离——封闭——接受童年对家园血缘的失望

逃异地走异路对国家民族的绝望清醒地承受绝望他者:敌人、爱我者、群众首先看与敌人的关系:

《这样的战士》:他说这个战士,拿起投枪,向他的敌人掷过去,明明前面有个敌人,但当他把投枪掷过去的时候,那敌人不见了,就变成“无物之阵”。横向考察:鲁迅的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无物之阵——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习惯势力鲁迅称:“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特点:1.要杀人,阻碍你。2.它没有名称,又不是故意的,甚至是出于善良的动机来反对你。可怕之处:在于它含混不清,有某种模糊性,所谓“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你就没办法了。与爱我者的关系:鲁迅在《过客》里提出一个命题,叫做“诅咒爱我者的死亡”。鲁迅得出一个结论,说人的思想和行动的独立自由,常常容易挫败在爱上。渴望爱又拒绝爱,这就构成鲁迅这样一个具有强大的独立的自由意志的知识分子的生命困境。自我和群众的关系:鲁迅对中国的群众有一个高度的概括,叫做“戏剧的看客”。《祝福》:祥林嫂镇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赶着去看,直到她到呜咽,他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人的自我和他者的关系与敌人无物之阵与爱我者诅咒爱我者的死亡与群众戏剧的看客绝望横向考察:

阅读鲁迅的作品:一方面:被他“绝望”的情绪所浸染而悲哀。

另一方面:会被他的“绝望中奋战”的精神而鼓舞。

我们从那暗夜、严冬、灰土、地狱的阴暗氛围中可以看到:

“这样的战士”

“赤身露体的老妇”

“过客”

“枣树”这是绝望中的否定,是绝望后的反抗所有这一切的否定,因此鲁迅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反抗绝望”。《野草》中:

反抗绝望的哲学包含两个侧面:一个侧面:清醒地面对现实中存在的一切生存困境另一个侧面: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

人生态度

这样一种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其特点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正是鲁迅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20世纪中国所留下来的非常重要的精神遗产。鲁迅把人的关系概括为:人的自我和他者的关系。他者,可以概括为三种:敌人、爱我者和群众。首先讲敌人。这是很宽泛的概念,就是你要办一件事情,对你形成阻力的东西。《野草》中有这样一篇《这样的战士》

无物之阵其实就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习惯势力,是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这是最可怕的。鲁迅称它们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它一方面要杀人,阻碍你;另一方面,它没有名称,又不是故意的,甚至是出于善良的动机来反对你。

鲁迅说,无物之阵可怕,在于它含混不清,有某种模糊性,所谓“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你就没办法了。第二个问题,是和爱我者的关系。

鲁迅在《过客》里提出一个命题,叫做“诅咒爱我者的死亡”。鲁迅得出一个结论,说人的思想和行动的独立自由,常常容易挫败在爱上。鲁迅在考察自我和爱我者的关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种矛盾:一方面,渴望着爱我者对我的爱、理解和温情;同时,又恐惧甚至于要拒绝这样一种爱。渴望爱又拒绝爱,这就构成鲁迅这样一个具有强大的独立的自由意志的知识分子的生命困境。第三方面就是自我和群众的关系。鲁迅对中国的群众有一个高度的概括,叫做“戏剧的看客”。

高度概括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说,鲁迅内心是非常绝望的。但是当一个人绝望到顶点的时候,就会大彻大悟,这就是鲁迅所说的“于无所希望中得救”,“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反抗绝望的哲学,其实包含两个侧面

一个侧面就是看透一切,大彻大悟,或者说就是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另一个侧面,就是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一种反抗绝望的哲学,是把中国传统哲学当中的道家、佛家的大彻大悟和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高度的结合。

三、《铸剑》:荒诞而庄严的复仇

陈思和《三论鲁迅的骂人》

试想一下,一个知识分子整天处于特务的监控盯梢之中,过着半地下的幽闭生活,他的书被查禁和销毁,他的文章即使用了笔名发表仍然受到粗暴删改和攻击,他的朋友(甚至年纪比他轻的朋友)一个个莫名其妙地失踪或者公开被枪杀,还有关于他的谣言不停地流传……,他能不陷入疑神疑鬼、孤独易怒的精神状态么?”

在鲁迅的作品中,把“复仇”写得最淋漓尽致、最震撼人心的,莫过《孤独者》和《铸剑》了。那么今天,我就以《铸剑》为例,来解读鲁迅式的复仇。复仇——是鲁迅一生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的重要主题之一(一)、“原侠”精神的体现

《铸剑》是新文学史上,一篇很少有的奇特的作品。奇就奇在通过对宴之敖者代人向暴君复仇的描写,所体现出的一种“原侠”的精神。《铸剑》写黑色人那种与专制暴君誓不两立以及行侠不图报的原侠精神,可以说也是鲁迅自己精神气质的外化。

1、现代武侠小说

“侠”的由来:“侠”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在《韩非子·五蠹》中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句话写出了侠必有武,必会武,必能武之意。至于武侠小说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史记·游侠列传》,是武侠史上最早的篇章。中国古代的侠客,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受雇于人的侠客他们受雇于某个专门的人,平常蒙受着主人的各种恩泽,最后要为主人做一切事情,包括牺牲自己。

另外有一类侠士,所谓“布衣之侠”

他们不为别人所养。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身份。这种“布衣之侠”与墨家的关系很密切,他们施恩不图报,甘愿自我牺牲,这就是所谓的“原侠”。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更为高尚的侠义精神。黑色人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位充满原侠精神的侠士。

这是北大的严家炎教授提出的观点,他认为,《铸剑》不仅是一篇新文学作品,而且还是一篇现代武侠小说,是因为它确实具有一般武侠小说的特征。它写的是侠士为人复仇的故事。

2、故事的来源

从素材来说,《铸剑》脱胎于《列异传》这本中国古代小说。这个故事也见于《搜神记》里。《三王墓》:背景:战国末期的楚国人物:楚王干将莫邪赤鼻

在《铸剑》中,鲁迅对传说的内容进行了改造:第一点:小说故事背景的淡化。第二点差异,主角位置的变换。在鲁迅的小说里,复仇的一号主角变成一个名叫宴之敖者的黑色人,眉间尺已经降为二号主角。第三点差异,鲁迅塑造的这个黑色人气质里透露出一股严峻、寒冷的气息。宴之敖者——鲁迅的化身黑色人的外貌

鲁迅的自画像

宴之敖者鲁迅的笔名眉间尺+复仇宴之敖者

《铸剑》实际上是鲁迅从善良无虑的儿时到忧患重重的成年,在与黑暗势力的殊死搏斗中“性情大变”,成为“这样的战士”这一心理历程的艺术化记载。

(二)、非凡的想象力——诗意的“复仇”在《列异传》中,原来对故事的交代非常简单:但是在《铸剑》中,几乎完全不同。复仇的情节,写得极为有声有色。

暗中的声音刚刚停止,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

“呵呵!”他一手接剑,一手捏着头发,提起眉间尺的头来,对着那热的死掉的嘴唇,接吻两次,并且冷冷地尖利地笑。

笑声即刻散布在杉树林中,深处随着有一群磷火似的眼光闪动,倏忽临近,听到咻咻的饿狼的喘息。第一口撕尽了眉间尺的青衣,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

最先头的一匹大狼就向黑色人扑过来。他用青剑一挥,狼头便坠在地面的青苔上。别的狼们第一口撕尽了它的皮,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

他已经掣起地上的青衣,包了眉间尺的头,和青剑都背在背脊上,回转身,在暗中向王城扬长地走去。

接着鲁迅又写黑色人唱着歌进入京城,到王宫去献艺。怎么表演的呢?让眉间尺的头颅在开水里做着各种各样的舞蹈、游动,甚至还对着国王笑,这一系列的描写都让人惊骇,超乎一般的想象。我们来看下面这段文字:

王头刚到水面,眉间尺的头便迎上来,狠命在他耳轮上咬了一口。鼎水即刻沸涌,澎湃有声;两头即在水中死战。约有二十回合,王头受了五个伤,眉间尺的头上却有七处。王又狡猾,总是设法绕到他的敌人的后面去。眉间尺偶一疏忽,终于被他咬住了后项窝,无法转身。这一回王的头可是咬定不放了,他只是连连蚕食进去;连鼎外面也仿佛听到孩子的失声的叫痛的声音。

这些描述全部出于鲁迅的想象。荒诞之极,出乎常理之外,却又有一种很强的震撼力。

仇恨的头颅在那里念念不忘复仇,要实现自己复仇的愿望,产生了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难以想象的超自然的力量,这些都写得非常惊世骇俗,但是又非常传神。

(三)、正义的复仇——火与剑

一般来说,鲁迅是不赞成有怨必报或是为了报仇就滥杀无辜这样一种复仇行为的。

《会稽郡故书杂集》:朱朗“按:春秋之义,当罪而诛不言于报,匹夫之怨止于其身。

在鲁迅看来,首先要问的是,复仇是不是符合正义,是不是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