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课件_第1页
二十四节气课件_第2页
二十四节气课件_第3页
二十四节气课件_第4页
二十四节气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四節氣六年十班15號李雨濤傳統中國曆法為陰陽合曆,制訂的準則有利用太陽的運動(日、年與節氣),也有月亮的運動(月)。在地球上觀察,太陽每日會向東移動約1度,環繞一圈的時間稱為「回歸年」或「太陽年」,其運行軌跡稱為「黃道」。由於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公轉軸有23.5度的傾角,使得夏季正午時太陽仰角高度較高,冬季時較低,影響一年四季氣溫與季候。為了讓先民們能得知寒暑氣候變化而決定農事進展或作為生活起居的參考,古代曆法學家於是規定: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歸年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將二個中氣等分稱為節氣,這種制訂方式稱為「平氣法」。此為24節氣的來源。

然而由於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為橢圓形。離太陽較近時,地球公轉速度較快,較遠時則較慢,對當時制訂此曆法的中原地區而言,某些節氣無法反映出真實的氣候狀況。故自清代開始,另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訂為一個節氣或中氣,24節氣因而為24個特定的時刻,而非特定的24天。這種制訂方式稱為「定氣法」。二十四節氣的由來「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我國民間自古普遍流傳這句俗語,至今未改,可見節氣受到一般農民重視的程度,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家所獨創,用來指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週期,以補救我國以前使用陰曆日期,無法配合季節變化的缺點,古代農民由長期的生活經驗中得知,農業與季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他們只要看一下當時是處於那個節氣,便可瞭解此段時期的氣候狀態,適時的進行農事,以免氣候產物與季候變化脫節而影響收成,因此節氣對農業社會的人而言,它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農事息息相關,同時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準則。

二十四節氣概述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為了便於記憶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及順序,人們將每個節氣名稱取一或二個字按次序組成歌訣如下:季節陰曆

月份節氣陽曆日期節氣的含義春正月立春2月4或5日春季開始雨水2月18或19日開始下雨二月驚蟄3月5或6日春雷響了,冬眠動物醒了春分3月20或21日過了一半;晝夜等長三月清明4月4或5日天氣暖了(清和而明朗)穀雨4月20或21日雨量增多,穀類長得好夏四月立夏5月5或6日夏季開始小滿5月21或22日麥粒長得飽滿了五月芒種6月5或6日有芒的作物(麥類)成熟夏至6月21或22日夏天到了;晝最長夜最短六月小暑7月7或8日天氣開始炎熱大暑7月22或23日一年最熱時節秋七月立秋8月7或8日秋季開始處暑8月23或24日暑熱的天氣快完了八月白露9月7或8日夜間較涼,會有露水秋分9月23或24日秋季過了一半;晝夜等長九月寒露10月8或9日氣溫更低,夜間都有露水霜降10月23或24日開始有霜冬十月立冬11月7或8日冬季開始小雪11月22或23日開始下雪十一月大雪12月7或8日大風雪冬至12月21或22日寒冷開始;晝最短夜最長十二月小寒1月5或6日天氣嚴寒大寒1月20或21日一年最寒冷的時節二十四節氣每一個節氣皆是反映季節的更替、氣候變化、物候特點及農作物生長情形等,因此均具有其個別的意義:立春:春季開始,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

雨水:春到人間,降雨開始增多,春雨綿綿。

驚蟄:蟲類冬眠或隱藏起來,伏著不動,叫做蟄。春雷響起,驚醒蟄伏地下冬眠的蟲類,將開始出土活動。

春分:春季過了一半,此時陽光直射赤道上,這一天太陽從正東方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相等,古代曾稱春分與秋分為晝夜分。

清明:天氣逐漸和暖,春暖花開,草木開始萌發茂盛,大地一片氣清景明的現象。

穀雨:天氣較暖,雨量增加,是北方春耕作物播種的好季節,因為有雨水滋潤大地。

立夏:夏季開始,此時已出現溫暖的氣候,萬物迅速生長。

小滿:滿指穀物籽粒飽滿,稻穀和麥類等夏熟農作物行將結實,等待成熟,但尚未達到飽滿的程度。

芒種:有芒作物開始成熟,結實成穗,此時也是秋季作物播種的適當時節。

大暑:氣候酷熱到達高峰。

立秋:秋季開始,氣溫將由熱轉涼,涼爽舒適的秋天就要來臨。

處暑:處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的暑氣到此終止,但有時晴天的下午,炎熱不亞於暑夏,可視為夏的迴光返照。

白露:天氣已經轉涼,夜晚時空氣中所含的水汽,接觸到地面上因輻射而迅速冷卻的物體,於是部份凝結為水滴而附於地面的花草樹葉上,這些透明晶瑩的水珠,我們就稱它為白露。秋分:秋季過了一半,同春分一樣,此時陽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相等。

寒露:此時已屆深秋,天氣轉冷,早晚所接觸到的霧氣和露水,感覺寒意沁心,而草木行將枯萎。

霜降:天氣漸寒,當地面的物體溫度降至攝氏零度或以下,接觸的水汽直接結霜附於其上。

立冬:冬季開始,冬是終了,作物已收割貯藏,農事完成。小雪:氣候寒冷,此時節空氣中的水汽在溫度冷至攝氏零度以下時,會凝成結晶狀的固體由空中降下,稱為降雪,不過降雪量不多且不大。

大雪:天氣更寒冷,大雪紛飛,地面積雪。

冬至:嚴冬來臨,此時陽光直射南回歸線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中午時太陽的仰角是一年裡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長的。

小寒:天氣相當寒冷,雖進入嚴冬但尚未到達最冷的時候。

大寒:天氣酷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立春立春表示春天來了。此時農友們開始準備今年耕作事宜。所以規

定這一天為【農民節】。

春分這一天的太陽在赤道正上方從正東昇起,落於正西,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一樣,所以有【春分晝夜平】之俗諺。清明掃墓是清明節的一件大事。立夏此時在春天播種的植物都已長大,所以這個節令叫【立夏】。立夏是告訴我們夏天快到了。夏至此時太陽光直射在北半球上,正值夏至。夏至是陽氣最盛的時候,這一天是一年中白日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處暑【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官吏也多半在此時處決死囚,稱之為秋決。白露此時地面上的物體,在夜間因熱的輻射,冷卻快速,迨溫度達空氣之露點下時,則與之接觸的熱氣亦冷卻,使雲所含水蒸氣成為過飽和狀態,於是部分凝結為水滴而附著在地面的花、草、樹葉上,一顆顆潔白晶瑩的水珠,我們稱之為白露。

“秋分”已過一夜將比一夜涼

霜降氣溫降到露點以下,若露點在攝氏零度以下,則地面上結霜,所謂【露結為霜】。冬至此時太陽射在赤道上最南端,就是南緯二十三度半南回歸線上,晝最短、夜最長,又稱【過小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