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c7214ed278bc151da4a9a130b5f24c/7dc7214ed278bc151da4a9a130b5f24c1.gif)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c7214ed278bc151da4a9a130b5f24c/7dc7214ed278bc151da4a9a130b5f24c2.gif)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c7214ed278bc151da4a9a130b5f24c/7dc7214ed278bc151da4a9a130b5f24c3.gif)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c7214ed278bc151da4a9a130b5f24c/7dc7214ed278bc151da4a9a130b5f24c4.gif)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c7214ed278bc151da4a9a130b5f24c/7dc7214ed278bc151da4a9a130b5f24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古诗三首
学习内容第一阶:课前预习1.通读古诗词,了解古诗词的主题。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认写字词、理解词语。《寒食》这首诗描写了我国传统的寒食节的习俗,写出了当时的承平景象,讽刺当时的权臣,反衬贫寒之家的孤苦。主题解说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
文学成就:建中年间,因作《寒食》一诗被唐德宗赏识,被提拔为中书舍人。他的诗工整清丽,多流连光景和唱酬赠别之作,流传名句甚多。
主要作品:《韩君平集》。《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也可认为是一种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主题解说背景资料《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不是作于一时一地,其作者也不是一人,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中,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古诗十九首》除了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其基本内容。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其语言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称其为“五言之冠冕”。《十五夜望月》这首诗是诗人思念朋友所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主题解说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王建(约767—约830),字仲初,唐代诗人。颍川(今河南许昌)人。王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因而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
文学成就:王建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题材广泛,爱憎分明,生活气息浓郁,所作乐府,善抓典型,揭示矛盾,用白描、比兴手法。善短篇,多七言,犹以《宫词》百首著名。
主要作品:《王建集》八卷、《宫词》一卷。背景资料《十五夜望月》写作背景
王建于大和五年任光州刺史,唐朝时光州人家有在庭院种植桂花的习惯。中秋之夜,王建闻桂花芳香,用桂花寄托情思,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即课文中的《十五夜望月》。会写字御侯皎章泣盈脉栖鸦yùhóu
jiǎozhāng
qì
yíng
mò
qī
yā侯右半部分首笔起笔于竖中线,第二笔横略长;“矢”首笔撇斜穿田字格中心,底部撇、捺持平。写字指导盈
上部横折折折钩的钩底在横中线下侧,“又”居“乃”中,横撇与点相交于田字格中心;“皿”末笔横长而平。写字指导栖
“西”第二笔竖在竖中线,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宽度超过首横。写字指导“泣”读qì,不读lì;“脉”在本课中mò,不读mài。“侯”不要在中间加竖,写成“候”;“盈”要注意上半部分“乃”字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画要出头,“又”字最后一笔要变点;“栖”右部是“西”,不要写成“酉”。正音写字易错词语听写抵御
王侯
皎洁
文章
哭泣
盈利
脉脉
栖息乌鸦
学习内容第二阶:阅读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3.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hóng诗文解读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指春天的京城。
诗意: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春城御柳皇城里的柳树。无处不无处不:双重否定加重肯定语气,有效烘托出全城都沉浸在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表达效果更强烈。飞有人说“花”会“开”会“落”,但不会“飞”,第一句的“飞花”不符合实际,应该改成“开花”或者“落花”,你怎么看?白天“飞花”动态强烈,更能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同时说明时节是落花随风飞舞的暮春。“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蕴意深远,耀人眼目。这两句景物描写写出了长安城的迷人春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富于美感。处处“飞花”,准确地表现出寒食节花絮纷飞的迷人景象,皇城里的柳树在东风中摇曳,春意醉人。“无处不”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表达效果更强烈。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指宫中传赐新火。这里泛指权贵豪门。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汉宫传蜡烛五侯
诗意: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夜晚诗文解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汉宫传散“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代皇宫。
“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诗文解读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的,但权贵豪门的家中,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赐新火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大声朗诵诗歌,思考:《寒食》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里寒食节时,处处花絮纷飞,风光迷人,东风吹过,皇城里的柳树随风摇曳,春意醉人。在“不准百姓点灯”的寒食节,蜡烛燃起的袅袅轻烟,飘入了权贵豪门的家中。在万民禁火的寒食节,皇帝却开恩赐火给权贵豪门,对这个细节的描述,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结构图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风光迷人流露不满暖风悠悠把人醉轻烟袅袅进侯门寒食白天夜晚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tiáozházhùmòzhuó诗文解读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诗意: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开篇先写织女隔着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迢迢”是她心里的感觉。第二句正面写织女,既是写景也是写人。“皎皎”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为后文的“清且浅”做了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的娇美姿态。惆怅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意: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擢伸出。素札札机杼白皙。织机发出的响声。织机。杼,梭子。诗文解读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一词写出了织女手的纤细;纤纤素札札机杼擢“素”字写出了织女手的白皙;弄: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速运动,同时也表现出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熟。弄诗文解读这两句诗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突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表现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苦闷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诗意: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章零花纹。落下。诗文解读这两句诗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劳而无功,泪如雨下,只因为思念着她的牛郎,内心饱受折磨,十分痛苦。悲痛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意: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盈盈脉脉清澈的样子。相视无言的样子。诗文解读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清浅“河汉”既“清”且“浅”,而且牛郎织女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如此可望而不可即,咫尺也是天涯,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失落之感、哀怨之情。“清”“浅”二字突出了怎样的情感?诗文解读最后四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也暗示了痛苦的根源。“盈盈”是形容银河水清澈的样子,“盈盈一水”而“不得语”,让我们看见了一个饱含离愁、楚楚动人的思妇形象。离愁诗中大量运用叠词,请问有什么妙处?叠词使得全诗音韵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特别是最后两句中的“盈盈”“脉脉”,让一个饱含离愁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迢迢皎皎盈盈脉脉结构图示迢迢牵牛星离别相思天上愁思零如雨地上离恨不得语遥遥相望有情思亲牵牛星河汉女对水兴汉咫尺天涯一水间不得语无心织布隔河落泪不成章零如雨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诗文解读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诗意: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中庭地白即庭中,庭院中。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诗文解读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树栖鸦无声“树栖鸦”是“鸦栖树”的倒装句,鸦鹊已经栖息在树上,暗示夜已经深了,周围一片寂静。这三个字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被浸润的时间久。前两句描绘了八月十五的月夜明朗素洁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为下文抒发秋思之情起到了铺垫作用。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意: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落落: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灵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诗文解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此中秋之夜人们都会望月寄情。“今夜”为什么“人尽望”?明明是自己在思人怀远,却偏偏问“秋思落谁家”,言外之意是“在众多的望月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就是我了”,诗人将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结构图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浮想联翩思深情长乌鸦栖树冷露轻无迹月明尽望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仰望明月月明人远
学习内容第三阶:方法学用
1.对比阅读三首古诗,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2.学习想象诗中描绘画面的方法。
1.这三首诗都与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有关,都是抓取了节日最典型的事物来写。
2.这三首诗都在前面铺陈渲染,在后面抒发情感。前面或写景或叙事或描述,都是为了铺陈渲染,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对比阅读相同点:题目不同点《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节日、习俗寒食节(冬至后的第105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妇女穿针乞巧、祈求福禄寿等。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用词动词很生动:如“飞、斜、传、散”等。叠字的使用很传神:如“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灰冷色调的词很有特色:地白、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月明。表现手法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寒食节禁烟火,皇宫内灯火通明,与宫外一片黑暗形成鲜明对比。借神话传说比喻人间真情;大量运用叠字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写景与抒情结合。情感讽刺权臣,反衬贫寒之家的孤苦。表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对比阅读想象诗歌描绘画面的方法一是借助诗句展开想象,如《寒食》可以通过“无处不飞花”想象春日里京城落花飞舞的景象;二是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如《十五夜望月》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庭院内的月夜秋景;三是联系资料(如:搜集到的传说故事或民俗资料)展开想象,如《迢迢牵牛星》可联系《牛郎织女》的故事展开想象。第四阶:课后练习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2.随堂检测。(1)生字检测。(2)词语检测。(3)课文内容检测。课后习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古诗的朗读要注意根据语意,根据每首诗中作者所表露的情感读出对诗意的理解,尽量读出诗作的神韵。《寒食》一诗,要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整首诗可以读得舒缓、平和,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可以适当拖长声调,读出轻烟袅袅的感觉。朗读《迢迢牵牛星》时,要读出诗歌的韵律美、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奏美和音乐美。“迢迢牵牛星”可以读得慢一些,读出路途的遥远,“皎皎”二字读得稍高、稍短,表现出织女星洁白明亮的样子,“纤纤擢素手”可将语调放得轻柔一点,读出其中的柔美之感,“札札”可读得稍微短促一点。后面几句,可以读得稍微低缓一些,最后一句适当拖长语调。朗读《十五夜望月》时,“冷露无声湿桂花”可以读得轻柔一些,读出其中的静寂、幽美之意,“人尽望”可以适当加重语气,“不知秋思落谁家”要读得悠远、绵长一些。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抓住诗中的意象,抓住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或传说的场景,在脑海里形成画面,自然成诵。如《寒食》,可以抓住“飞花”“御柳斜”“传蜡烛”“轻烟”这几个词语或短语想象画面;《十五夜望月》可以抓住前两句中的意象“鸦”“桂花”等想象画面。还可以结合古诗自身的特点进行背诵,如《迢迢牵牛星》中多用叠词,可以品味这些叠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在此基础上完成背诵积累。
背诵课文。
课后习题2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结识了勤劳朴实的牛郎。他们结为夫妻,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用玉簪划出天河,将他们隔开。从此,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每年只能于农历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会的故事,表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织女隔着银河与对岸的牛郎互相遥望,表达了相望却无法团聚的愁绪与苦痛。“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和劳动的情景,表达了对织女勤劳的赞美。“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表现了对织女遭遇的同情。“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写了诗人的慨叹:牛郎与织女虽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啊!
课后习题3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欢欢:我最喜欢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尤其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既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又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乐乐:“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是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记录的,意思是如果明月有情,它该认识我,因为我和明月年年在他乡相见。作者在平淡质朴中写出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美美:提到思乡诗,我首先想到的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托物咏怀,真挚感人。丽丽:王维还有一首《杂诗》也是思乡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风物的思念之情。全诗平淡质朴,却诗味浓郁。
课后习题4这三首古诗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选做诗题节日传统习俗《寒食》寒食节禁火《迢迢牵牛星》七夕——《十五夜望月》中秋节望月《元日》春节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清明》清明节扫墓《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登高、插茱萸
随堂检测A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
)。A.韩翃(xǔ)
皎洁(jiǎo)
脉脉(mài)B.札札(zhá) 盈盈(yíng)
迢迢(tiáo)C.栖息(qī)
机杼(zhù)
纤纤(xiān)·········
随堂检测二、选择正确的解释。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A.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B.汉代的宫殿。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A.朴素。认真。B.白皙。织机发出的响声。C.白色的。织布机器。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意思是(
)A.银河的水清澈明亮,他们沉醉得不想言语。B.河水被分开两边,他们听不清对方说的话。C.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ABC
随堂检测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
的神话传说,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是
;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
和
来揭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极富艺术感染力。牛郎织女夫妻分离泣涕零如雨动作情态学习内容第五阶:课外拓展1.古诗中的“月”。2.寒食节。3.《寒食》一诗的主旨。古诗中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课外拓展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是古代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以禁火为标志。有观点认为,寒食节禁火的习俗源于“改火”,即每年熄灭旧火、重取新火,从而避免陈疾,获得新的生命力。唐代常于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的火种赐给权贵,以示恩宠。课外拓展《寒食》一诗的主旨
《寒食》这首诗,历来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诗人是借“五侯”之典讽刺唐代专权的宦官,有人则认为是泛泛讽刺当时的权臣,也有人认为是专讽当权的外戚,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反衬贫寒之家的孤苦、寥落文人的落寞,等等。据《本事诗》记载,唐德宗曾十分赏识这首诗,欲赐作者一个不错的职位,但当时的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内臣奉旨后询问是哪一个韩翃,德宗当即亲书此诗,批示“与此韩翃”,成为千古佳话。可见其诗极受推崇。正如俞陛云《诗境浅说》所言:“二十八字中,想见五剧春浓,八荒无事,宫廷之闲暇,贵族之沾恩,皆在诗境之内,以轻丽之笔,写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时传诵也。”课外拓展课前预习
3古诗三首助读资料我先看
韩翃(719-788)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等。走近作者助读资料我先看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dàn)君(割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烧死了。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王建(767-830):
唐代诗人,字仲初。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主要作品:《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等。走近作者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农历八月十六,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第一步:读课文朗读视频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第二步:学字词王侯文章哭泣
盈盈脉脉栖息乌鸦mòhóu
zhānɡqìyínɡqī
yā1.读字词摘星星
候
章
盈
脉
栖
泣
鸦读下面的句子,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日暮汉宫传(
chuán
zhuàn)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2.根据他生平传(
chuán
zhuàn)说,后人编写了这部《名人传(
chuán
zhuàn)记》。√√√2.选读音《寒食》诗人描绘了春天京都长安城
,的景象,充分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
和对权贵们的
。第三步:知内容寒食节不满讽刺《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
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
,的悲哀。离别相思不得团聚
《十五夜望月》描绘了中秋之夜的
,和
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月色望月怀人第四步:查资料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写了
的传统习俗。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中秋节赏月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初读感知3古诗三首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其中古诗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朗朗上口,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诗三首。朗读视频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诗句,难读的诗句多读几遍。2.想一想,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会读王侯文章哭泣
盈盈脉脉栖息乌鸦mòhóu
zhānɡqìyínɡqī
yā读下面的词语,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文章(zhāngzhān)
笑盈盈(yínyíng)侯(hóuhuò)门
哭泣(lìqì)易错音√√√√运用: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春姑娘,她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同音易混字盈yíng
迎字义:充满。组词:(轻盈)(丰盈)(热泪盈眶)字义:迎接,接。组词:(迎接)(欢迎)(迎刃而解)脉mòmài(脉脉含情)(温情脉脉)(血脉)(山脉)(一脉相承)妈妈每天温情脉脉地看着小雪离家上学,盼着她早点放学回家,这就是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的母爱。..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多音字mò,“脉脉,形容用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如:含情脉脉。mài,“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如:动脉。脉多音字辨析传chuánzhuàn(传奇)(传递)(名不虚传)(传记)(小传)(外传)《周恩来传》是记录周总理一生的传奇故事的传记。..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多音字读chuán的时候,是“递,转授”的意思。如:言传身教。读zhuàn的时候,是“记载。特指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的意思,如:自传。传多音字辨析指导朗读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指导朗读朗读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指导朗读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1.课文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2.朗读是否做到正确、流利。3.是否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整体感知说一说:《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传统习俗?寒食节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整体感知《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
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
,的悲哀。离别相思不得团聚整体感知
《十五夜望月》描绘了中秋之夜的
,和
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月色望月怀人候章泣我会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盈脉栖鸦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重难点字右上边横折窄小,下横要长“矢”下横要长,中撇上不出头侯结构:左右组词:王侯侯门笔画:9部首:亻hóu易错提示:中间没有一竖哦!重难点字“日”扁小“立”要扁,下横最长“十”的横稍长,竖稍短。章结构:上下组词:文章篇章笔画:11部首:音zhāng重难点字“氵”呈弧形“立”的第三笔点与下横不相连泣结构:左右组词:哭泣抽泣笔画:8部首:氵qì重难点字“皿”的下横要长。“又”要小盈结构:上下组词:轻盈丰盈笔画:9部首:皿yíng重难点字“月”窄长“永”最后两笔撇短捺长。脉结构:左右组词:温情脉脉含情脉脉笔画:9部首:月mò重难点字“木”窄,中竖要长“西”稍扁,方框稍宽。栖结构:左右组词:栖息栖身笔画:10部首:木qī重难点字“牙”上横与下边撇折不相连,竖钩在上横靠右位置,与下横交叉“鸟”笔画紧凑,不宜过宽。鸦结构:左右组词:乌鸦寒鸦笔画:9部首:牙yā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写一写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王侯
文章
哭泣
盈盈
脉脉栖息
乌鸦2.听写生字、词语。课堂小结
《寒食》这首诗与寒食节有关;《迢迢牵牛星》与七夕情人节有关;《十五夜望月》
与中秋节有关。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重阳节登高的传统习俗;《元日》写了春节饮屠苏酒,换桃符的传统习俗……这三首古诗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品读释疑
3古诗词三首寒食初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插图了解诗歌大意。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古诗表达的情感。读《寒食》时,抓住“传”和“散”在脑海中勾勒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领会诗歌主题,体会暗含的讽喻之情最后,背诵这首诗歌。方法导学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韩翃《寒食》。
韩翃(719-788)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等。走近作者相关资料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dàn)君(割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烧死了。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吃冷食习
俗读古诗有韵味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朗读视频【寒食】【春城】【御柳】【汉宫】【传蜡烛】【五侯】皇城里的柳树。指宫中传赐新火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指春天的京城。这里泛指权贵豪门。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官。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点明暮春季节皇城里的柳树这两句诗写春天京都长安城的寒食节景色。暮色临近,京城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城里的柳树随风飘拂。对比
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飞花”明写柳絮和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从“飞”字你能想到什么?白天的长安无处不飞花,那夜晚的长安是怎样的情景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皇帝赐予的荣耀本来寒食节禁火,可是权贵豪门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这是诗人对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诗意: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说一说:《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传统习俗?(课后选做题)寒食节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课文结构
《寒食》这首诗表面上描写的是寒食节长安城内的景象,实际上借古讽今,暗含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讽刺之情。
主题感悟品读释疑
3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于是作为组诗看待。《迢迢牵牛星》是其中的一首,写作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读古诗有韵味朗读视频【素】【皎皎】【河汉女】【擢】【札札】明亮的样子。织机发出的响声。伸出。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白皙指织女星。河汉:银河。【机杼】【章】【涕】【盈盈】【脉脉】花纹。织机。杼,梭子相视无言的样子。理解词语眼泪。清澈的样子。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译文: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遥远明亮()牵牛星()河汉女迢迢皎皎两颗星相距那么遥远又那么明亮齐读第二、三行诗句,说一说:织女的心情是怎样的?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织女虽然伸出纤纤素手,但心不在机织,用摆动着机杼的动作,揭示她倍感寂寞的内心。摆弄伸出白皙动作外貌我的牛郎啊……()()素手()()机杼纤纤札扎擢弄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泪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落下神态译文:(织女)伸出纤细白皙的双手开始织布,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没心思织布,呜呜牛郎你在哪啊……点明了织女“终日不成章”的原因,用“零如雨”的神态描写点明她心里终日的悲伤愁闷。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织女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主要从织女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细节来描写的,如“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同时“札札弄机杼”。
这样生动细腻的描写,把织女这样一个寂寥、愁闷的少妇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认真读最后两行诗句,想一想诗人是怎样表达织女的相思之苦的?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相距并不遥远译文: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反问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译文: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不能与心爱的人互诉衷肠神态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吗?通过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抒发了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课后第二题)找出诗中的叠词读一读。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小组交流:使用这些叠词有什么好处?这些叠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朗朗上口。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是极难得的佳句。
领会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概念:古诗当中包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豪迈闲适;作者的情感或直接抒发,或间接抒发。抓住关键的几点,就能够很好地体会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语文要素学法小结1.抓住表达情感的词语体会情感。如《十五夜望月》中“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思”,直接表露出诗人的思亲之情。2.抓住特定意象来体会情感。如《十五夜望月》中“地白”“冷露”等意象给人清冷之感,也表明夜深人未眠,再结合下文,就能感知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领会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的方法3.抓住所叙之事来体会情感。如《寒食》中权贵在寒食之夜毫无顾忌地传燃蜡烛,可见其平时作威作福,我们能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愤懑之情。4.抓住关键细节来体会情感。如《迢迢牵牛星》中“泣涕零如雨”这一细节,将织女内心的苦痛展露无遗。课文结构《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的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主题感悟
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品读释疑
初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插图了解诗歌大意。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古诗表达的情感。读《十五夜望月》时,抓住“地白”“冷露”等词语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最后,背诵这首古诗。方法导学王建(767-830):
唐代诗人,字仲初。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主要作品:《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等。走近作者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农历八月十六,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读古诗有韵味朗读视频【十五夜】【中庭】【地白】【冷露】【尽】【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即庭中,庭院中。秋天的露水。都。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作者看到的听到的作者感受到的“树栖鸦”应该是作者听到的,它衬托了什么?衬托夜的宁静。译文: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是“鸦栖树”的倒装用作动词,体现了桂花的莹润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上的鸦雀停止了活动,进入了梦乡。夜已经很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将感情寄托于
,表达了作者
之情。月亮思念故乡都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译文: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秋思在谁家。不知秋思到谁家。对比读一读,体会“落”字用法的精妙之处。说一说:“落”字的用法精妙之处在哪里?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诗的前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整体感知
诗的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这是课后第2题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这是课后选做题哦!
《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村居》写了春季放风筝的习俗;《元日》则写了春节饮屠苏酒,插桃符的习俗……如何在作文中巧妙引用经典诗词名句?巧妙引用经典诗词名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还会使你的文章文采飞扬,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写法借鉴1.开头引名句,起点高远。2.穿插文中,诗意盎然。3.充当论据,支撑观点。4.置于结尾,升华主题。练一练:请你尝试着选一句古诗文融入文章中,恰当的表达自己的一种想法。举例:
每当吟诵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妈妈,妈妈养育我长大,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妈妈好比是一支蜡烛,总是燃烧自己,照亮我,使我一直向前走;妈妈好比是明亮的太阳,总是温暖着我,使我茁壮成长;妈妈好比是纤夫,而我是纤绳另一头紧紧系着的小船,她总是牵引着我,使我勇往直前。课文结构《十五夜望月》一诗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描绘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主题感悟诵读这几首古诗,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幅幅不同的民俗风情画中,感受到了诗人们不同的心境。寒食时节长安城景色迷人,却寄托着韩翃不满现实的情怀;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又蕴含着恋人们的无限相思;中秋佳节月色如画,王建望月思亲,情深意长,体现出诗人与家人离散的惆怅。无论哪一首,总能让我们领略诗的优美,情的感人。独特感悟领略诗的优美,情的感人拓展积累3古诗三首描写传统习俗的古诗:(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课外美句积累(4)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外美句积累描写思亲之情的古诗:(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外美句积累描写思亲之情的古诗:(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6)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课外美句积累
[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推荐阅读除夜思考:这首诗蕴含着哪些情感?文天祥美文拓展阅读【注释】①除夜:即除夕,为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②乾坤:天地间。乾,卦名,天;坤:卦名,地。③堂堂:公然。④穷:偏僻的。⑤屠苏:代指新年,古有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的习俗。⑥挑灯:拨动灯火(古人多用油灯,需要拨动灯芯),点灯。⑦央:尽,完,结束。【译文】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这首诗蕴含的情感有①身在牢狱仍然心系山河,对祖国山川无限留恋之情;②面对死亡无所畏惧,慷慨赴死的从容之情;③期望能与家人团聚但无法实现的孤寂与悲怆之情。④空怀一腔热血却无力扭转乾坤的痛苦和绝望之情。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思考: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情境?【注释】①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②内人:宫中歌舞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③著:同“着”,意思是“有”。此句形容歌声高亢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译文】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无数宫女尽情地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这首诗写了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3.古诗三首课后练习一、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1.日暮汉宫传(chuán
zhuàn)蜡烛,(轻青)烟散入五侯(hóu
hòu)家。2.纤纤(xiān
qiàn)擢素手,札札(zhā
zhá)弄机杼。3.盈(yínɡ
yín)盈一水(涧间),脉(mài
mò)脉不得语。4.中庭地白树栖(qī
xī)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二、同音字填空。zhāng
文(
)
(
)贴
表(
)qī (
)息 (
)负 (
)待yíng
轻(
)
晶(
)
(
)救qì
哭(
)
机(
)
放(
)章张彰栖欺期盈莹营泣器弃1.春城无处不飞花。A.指云南昆明。(
) B.指春天的京城。(
)2.终日不成章。A.文章。(
) B.花纹。(
)3.中庭地白树栖鸦。A.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B.地面变白了。(
)三、给下面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打“√”。√√√4.皎皎河汉女。A.银河。(
) B.河边的汉子。(
)√一、寒食节:《寒食》1.了解寒食节的习俗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2)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人们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等风俗。(
)√√(3)相传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被大火烧死的介子推而设立的。当时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子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节”。(
)√2.寒食节白天的景色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1)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_时节的景色。飞花柳树暮春(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A.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在春风中飘拂。B.春天的长安城处处都是柳絮飞舞,东风把柳枝吹得歪歪斜斜。A(3)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B.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早春景象。C.因唐朝时有寒食日折柳插门的风俗,所以特别写到柳树。B3.寒食节夜晚的景色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汉宫”本义是指________的皇宫,这里指________的皇宫。(2)“五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朝唐朝权贵豪门(3)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日落天黑,宫中传赐新火,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权贵豪门之家。B.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寒食节夜晚的走马传烛图。C.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C二、七夕节:《迢迢牵牛星》1.《迢迢牵牛星》一诗选自《____________》。这首诗借____________的神话故事来抒发女子离别相思之苦。古诗十九首牛郎织女2.牛郎织女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1)“迢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皎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远明亮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3)把“河汉女”换成“织女星”,好不好?在下面正确的说法后打“√”。A.如果用“织女星”,也是读得通的,并且显得很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火电厂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标准
- 第十六章 区域发展 第2讲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 (高清版)DB11∕T 2385-2024 外保温复合装饰线应用技术规程
- 《信号调制解调》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抽油机专用皮带转离合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频度副词讲解》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TPE密封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母亲节主题班会》课件
- 医院药学工作转型课件
- 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习题集复习测试有答案
- 珠海市政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指南(试行上)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 2024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DL∕T 1610-2016 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系统通 用技术条件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混合动力汽车用变速器效率台架试验方法》
- 对医院领导的批评意见怎么写更合适范文(6篇)
-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
- 2024年北京卷英语真题
- 《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教程》课件项目4 网络病毒和恶意代码分析与防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