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清中叶文学的多元格局
本章内容第一节古典诗坛的分流第二节袁枚与性灵诗潮第三节酝酿变化的清中叶词坛第四节桐城派及骈文的复兴第五节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的多样化局面第一节古典诗坛的分流一、沈德潜、翁方纲与正统诗风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从叶燮学诗。六十七岁方成进士,受到乾隆帝赏识,由翰林院编修升迁至礼部侍郎。著有《归愚诗文钞》《说诗晬语》。作为诗评家,沈德潜受人关注的理论是“温柔敦厚”说和“格调说”,前者代表他的诗歌价值观,后者代表他的艺术观。沈氏被视作“格调说”的宗主,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喜好探讨章法、声调与诗格。总的来讲,沈诗缺乏波澜,个性不鲜明。五古专学汉魏六朝,七古、律体专学盛唐,谨守规矩,语式陈旧,缺乏变化,佳构亦少。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大兴(今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历任编修、提督学政等职,在京城主持风雅的同时,兼从事金石考据,撰写有《两汉金石记》《经义考补正》《粤东金石略》等学术著作。诗歌方面则有《复初斋诗集》七十卷、《石洲诗话》八卷等。翁方纲是继沈德潜之后主持京城风雅的又一位诗坛盟主。所持的是一个身份优越的朝廷官宦的文学观。翁方纲的诗歌理论集中体现为“肌理”说,这是继“格调”“神韵”二说之后又一个古典派的诗学体系。翁方纲著有《王文简古诗平仄论》《五言诗平仄举隅》《七言诗平仄举隅》,在诗歌声律研究方面比明七子要细致、深入得多,然而,这依然属于格调的范畴。翁方纲的诗歌创作与他本人的理论并不完全一致。除了为数不多的应制诗以外,翁诗数量最多的还是视学各地期间所写的山水游览诗、咏怀古迹诗,以及品题书画之作和同僚酬答之作。翁方纲在乾隆后期的北方诗坛俨然为一大宗,影响广披,至嘉庆、道光年间,程恩泽、郑珍、莫友芝、何绍基倡导宋诗运动,更是受到了翁方纲的直接启发,正是他开启了清代后期更深一层的学宋风潮。在这个意义上说,翁方纲对后世的影响不可低估。二、厉鹗与浙派诗厉鹗(1692—1752),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晚号南湖花隐,浙江钱塘人。家境贫寒,性格孤峭,二十九岁中举,曾两次上京赴试,皆报罢。著有《樊榭山房集》《秋林琴雅》等。厉鹗的诗绝大部分为状写山水之作,其中又以描绘杭州景物的诗为最。他在诗中表现的主要是“不谐于俗”的性情。昏黑山雨歇,一径松烟蒙。微闻梅花气,吹落疏磬中。讵惜夜履湿,宿处投支公。凭楼答人语,迥与云际同。少选沈霭敛,俯听幽林风。明星忽三五,挂在殿角东。短烛照春绿,夜静山逾空。观河悟众象,拂石期冥鸿。神清了无梦,乱壑流何穷。焚香以达曙,兹焉悦微躬。厉鹗的五言诗更多地偏向唐诗,而七言律诗则更多地偏向了宋诗。选录一首《春雪密香斋拥炉同少穆耕民作》:春寒春雪剧相仍,小坐林峦白几层。冷淡交情益岁晚,清严况味正晨兴。同依品字柴头火,老作梅花树下僧。门巷泥深君莫去,纸窗犹有照书灯。厉鹗自成一格的创作道路在清中叶的浙江地区造成了较大影响,效法者尤多,至有“近来浙派入人深,樊榭家家欲铸金的说法,形成了一个声势颇大的浙派阵营,与北方的格调派隐然相对。三、独树一帜的黎简、黄景仁黎简的创作不随流俗,迥与人异。他自己说过:“简也于为诗,刻意轧新响。”(《答同学问仆诗》)“壮士挽天河,当自引别派。”(《寄周肃斋明府》)。引一首《二月十三夜梦于邕州江上》:一度花时两梦之,一回无语一相思。相思坟上种红豆,豆熟打坟知不知?诗句造字别致,境界新颖,都属于“刻意轧新响”的实践黄景仁的性格“狂傲少谐”,恃才傲物,诗作则充满了憧憬、激情和不平。诗人前期作品带有宗唐倾向,且较多接近李白。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宴开。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谪仙之楼楼百尺,笥河父子文章伯。风流仿佛楼中人,千一百年来此客。是日江上同云开,天门淡扫双蛾眉。江从慈母矶边转,潮到然犀亭下回。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一抔土。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身后苍凉尽如此,俯仰悲歌亦徒尔。杯底空余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丘。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四、蒙古族诗人法式善乾隆时期,以满族、蒙古族为主体的八旗诗人十分活跃,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创作集群。嘉庆时期满族作家铁保主编的《熙朝雅颂集》收录八旗诗人五百多家,诗作六千余首,数量颇为可观法式善(1753—1813),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又号梧门、陶庐,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侍讲学士等职。嘉庆十二年,因修书不谨被贬为庶子,遂以病辞归。著有《存素堂诗集》《梧门诗话》《陶庐杂录》等。法式善论诗主神韵说。《梧门诗话》一书选录的诗作,也以淡远清逸风格为主,与其理论主张相呼应。法式善的创作清醇雅正,萧寥澄淡,尤工五言。引一首《梅花》:但有梅花香,何妨常闭门。地偏车马少,春近雪霜温。老剩书藏簏,贫余酒在樽。说话三两客,往往坐灯昏。第二节袁枚与性灵诗潮一、性灵诗潮的近代性质性灵派的文学主张与商业化的都市环境以及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它就是这一背景的产物。从理论上来看,性灵派的诗学核心为“性灵说”。性灵说的主张之一便是抒写性情。性灵派的性情实质上属于世俗化的、带有本能冲动因而凸显平民色彩的情感性灵说的另一层内涵就是灵性。性灵派认为,诗歌创作主要靠个人的天性和智慧,而不能靠古代积淀的现成经验。二、袁枚诗歌创作的二重性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年进士,曾官江苏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知县。三十三岁辞官,购置江宁小仓山下的随园,闲居五十年。与赵翼、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大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袁枚诗不乏传统型的作品,数量可观,体制全备。袁枚是主张“赤子之心”的,所谓“赤子之心”,就是表现个体化情感。在这方面诗人确实拥有追求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的情结。请看这首传诵甚广的《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另有一批数量不少的闲适之作,与封建教化并不相干,与悲欢离合也沾不上边,属于日常生活的小花絮,且带有性灵派特有的机灵和谐趣。如下二首: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摇竹一身雨,摘花满手香。自离城市远,只觉岁华长。旧墨磨频仄,新弦爪易伤。闲中参物理,独立咏苍茫。(《闲中》)三、性灵派阵营袁枚虽未组建过文学社团,但在江南地区客观上已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袁枚自己称之为“随园派”代表作家有赵翼、郑燮、张问陶、舒位、王昙、孙原湘等,还有受到袁枚指导在创作上各具特色的随园女弟子。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曾任翰林院编修、广州知府等职,晚年辞官,致力于著述。主要著作有《廿二史劄记》《陔余丛考》《瓯北诗话》《瓯北集》等。赵翼最突出的主张是推陈出新。在创作上,赵翼擅长于寓庄于谐,在语言的诙谐、通俗上不次于袁枚,或更有过之。这里引一首:频年苦贫乏,今岁尤艰难。内子前致辞:明日无朝餐。一笑谢之去,勿得来相干。吾方吟小诗,一字尚未安。待吾诗成后,料理齑盐酸。君看长安道,岂有饿死官?(《后园居诗》之二)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以书画闻名,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曾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饥荒请赈,触忤大吏,托病归原籍,靠出售书画为生。著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等。郑燮主张书写真情,有明显的通俗化倾向,不避俗语、俗字,且有意运用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十日菊花看更黄,破篱笆外斗秋霜。不妨更看十馀日,避得暖风禁得凉。(《十日菊》)第三节酝酿变化的清中叶词坛一、浙派的衰变诗人兼词人的厉鹗是中期浙派的代表,乾隆朝的大宗。厉鹗追求和崇尚的,是一种清空、超脱的审美境界,忧郁和不平是他最终要扬弃的。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拏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过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厉鹗的长处其实也是他的短处。一味的清空超俗,令其作品的深度、厚度均受到削弱。另外,厉鹗好用冷僻典故,其程度虽不及诗歌来得严重,但仍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中期的浙派作家日益走向狭窄,弊端突出,后期有些作家便试图对此作出调整。凌廷堪的作品颇有稼轩劲力,视野开阔,刚柔相济,与前期浙派的确有所不同。二、常州派的崛起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是晚清的著名学者,同时也是古文家,和恽敬开创了阳湖文派,影响颇广。著有《茗柯词》。词学方面,张惠言是常州词派的开山,他的词学观集中体现在《词选序》里。词者盖出于唐之诗人,采乐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词,故曰词。《传》曰:“意内而言外谓之词。”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盖《诗》之比兴、变风之义,骚人之歌,则近之矣。张惠言通过追溯词的起源,把词归为诗之一类,用意在提高词的地位。在清王朝转入危机的前夕,张惠言倡导弘扬比兴、变风传统,符合时代的需要,应属于一种历史选择张惠言的《茗柯词》大多为咏物之作。这些咏物词往往有所寄托,或是对身世坎坷的感叹,或是对国家局势的担忧,二者纠合在一起,难分彼此。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周济(1781—1839),字保绪,号止庵,别号介存居士,江苏荆溪(今宜兴)人。著有《存审轩词》。他在张惠言“意内言外”说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周济认为初填词的人应追求创作中有寄托,有寓意,使词作拥有深层内蕴,做到“意内言外”“表里相宣”;待形成自己的创作格局后,就要追求神理超越,摆脱痕迹,给读者留下尽可能多的自由联想空间。周济的创作成就不够突出,不过,他的写景、咏物词也确有一定的寄托。试看这首《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
满眼颓垣倚病树。纵有余英,不直封姨妒。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第四节桐城派及骈文的
复兴一、桐城派的古文理论与创作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早年方苞所交多楚越遗民,戴名世《南山集》案发后,方苞受牵连,下狱论死,后以文章出众被康熙帝特赦,一路升迁,官至礼部右侍郎。方苞的思想从此发生转变,顺应时势,以“阐道翼教”自任(方宗诚《桐城文录序》),成为桐城文派的开山。著有《望溪先生文集》。方苞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义法”说。简单地讲,“义”指文章内容要充实,“法”则指文章要有条理。在文章风格上,方苞提出了“雅洁”的标准。所谓雅洁,包括写作内容须简明扼要,语言须规范、洗练等。他对散文语言规定极严,反对小说语、语录体、佻巧语、诗歌隽语等入文刘大櫆(1698—1779),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一生科举蹭蹬,仅为副贡生,晚年曾任黟县教谕。著有《海峰先生文集》《论文偶记》。刘大櫆将文章分成了三个层次:神气最精,属于精神境界和文章风格范畴。其次为音节,音节可以通过朗读来体现,比神气具体,但又须有所附著。最后为字句,属文章的实体部分,因而也最粗。刘大櫆的“神气”说避免了从字句上模拟古人的弊病,是对散文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人称惜抱先生。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曾任四库馆纂修官。告归后主讲紫阳、钟山等书院达四十年。著有《惜抱轩全集》。姚鼐曾从刘大櫆学习古文,他把方苞和刘大櫆的文学理念加以综合、发展,成为桐城派理论的集大成者。对于文章的作法,姚鼐于方、刘二人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八字原则: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古文辞类纂序目》)姚鼐的散文在思想上缺少深度,其长处在于叙事,以精练生动著称。他的游记文,如《登泰山记》《游灵岩记》《游媚笔泉记》《游故崇正书院记》等,描写精妙,语言雅洁。姚鼐长期授徒讲学,弟子广布,且编有《古文辞类纂》一书,精选先秦至明清的散文作品为范本,影响遍及海内,桐城派的势力于是达至鼎盛。姚鼐的弟子中以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四人成就最突出,称为“四大弟子”,他们把桐城派的影响一直延续至清末。二、汪中与骈文诸家骈文繁盛于六朝时期,唐、宋经历了两次古文运动,散文占据上风,骈文渐趋衰落。入清后,随着文化界复古趋势的增强、学术界注重考据风气的推助,骈文于是再度兴起。汪中非徒炫耀文采者,他用骈文来抒写满腹不平,宣泄积愤。如《经旧苑吊马守贞文》汪中的骈文也善状物,其《哀盐船文》一作,详尽描写仪征县江面盐船失火焚烧的惨烈景况,刻画极为逼真。跳掷火中,明见毛发,痛謈田田,况乎气竭。转侧张皇,生途未绝。倏阳焰之腾高,鼓腥风而一吷,洎埃雾之重开,遂声销而形灭。齐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长诀。由于这一时期的骈文作家一定程度上能瞩目现实,书写内心,艺术上又融合六朝、唐代之长,个性鲜明,故在文学界争得了一席地位,和当时讲求雅洁的桐城派散文形成了对峙局面。第五节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的多样化局面一、小说的嬗变和创新据统计,清中叶的长篇小说有一百二十多部,“千态万状,竞秀争奇”。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类小说如《列国志辑要》《北史演义》《飞龙全传》等,艺术上延续前代,文笔平庸,缺乏创意。神怪类小说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创新和变化,一些作品在描写仙佛妖异故事的基础上,加重对人情世态的描写,讽时嘲世倾向明显,体现出神怪小说与世情小说合流的趋势。李百川(约1720—约1771)的《绿野仙踪》叙写落第举子冷于冰一路求仙访道、除恶济弱的经历。作者以本人四处奔走、艰辛挫折的经历为基础,加入仙道魔怪的幻想情节,构成一部亦真亦幻的长篇小说。李汝珍,直隶大兴(今北京)人,早年随兄移家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读书不屑屑章句、帖括之学”(余集《李氏音鉴序》),兼通音韵学、医学、算学,乃至星相、占卜,琴棋书画、灯谜酒令,无所不能,但终生未获功名,只在河南做过几年县丞。《镜花缘》是他历时二十年在四五十岁时完成的小说表现出对妇女地位、境遇的关注和思考。针对现实世界的男尊女卑,作者描写了一批超群出众的百花仙女,诸如通晓多种异邦语言的枝兰英、打虎女杰骆红蕖、神枪手魏紫樱、剑侠颜紫绡、音乐家井尧春等,以此为世间女子争光。小说最富特色的是前半部书写唐敖游海外诸国的经历和见闻。所记海外珍禽异兽、奇花仙草多出自《山海经》和六朝志怪书,又经过作者的想象发挥,遂成奇观。二、文人剧创作和地方戏勃兴蒋士铨(1725—1785),字心余,号清容,别署藏园居士,铅山(今属江西)人,工诗文,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他的戏剧创作不肯落入才子佳人的俗套,声称“安肯轻提南董笔,替人儿女写相思”。其剧本热衷于表现忠孝节义的内容,代表作有《藏园九种曲》。其中《冬青树》《桂林霜》《临川梦》三剧最受关注。杨潮观(1712—1791),字宏度,号笠湖,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乾隆举人,曾屡任县令,颇有政声。他是乾隆朝以短剧著称的杂剧作家,著有《吟风阁杂剧》三十二种,作品每剧一折,每折前有小序,说明作者意图。其剧本多以史传记载为素材,加以想象点染,寄托对社会的认识和理想,不乏对现实黑暗的讥讽。康熙末年到乾隆时期,地方戏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各地花部戏以其曲文俚质、形式活泼的特点,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与雅部昆曲形成斗奇争胜局面。康熙年间,花部剧种尚处附属地位,多在地方上演出,乾隆朝以后,各地花部陆续进入京城,尤其是乾隆末年,合安庆花部、京(即高腔)、秦二腔的三庆班与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四大徽班晋京,形成了南腔北调汇集京师的奇特景观。道光初年,在京的皮簧腔吸收昆、京、秦诸腔的优点,采用北京方言,形成了京剧花部剧目绝大多数出自下层文人和民间艺人之手,或移植昆曲的剧目,或从民间传说、讲唱文学取材,或改编《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等通俗小说,历史题材占据了重要地位。三、弹词与鼓词的并传弹词兴起于明代中叶,主要流行于南方,又称“南词”。其体制有说有唱,散韵相间,由说、表、唱、弹四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销售公司车辆产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洗碗工劳动合同与职业健康检查协议2篇
- 2025年度城市绿化带更新改造树苗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货车驾驶员驾驶资格审核及培训合同3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环保验收合同3篇
- 2025年度铝合金屋顶瓦片供应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屋顶绿化植物租赁与养护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舞台剧临时演员聘用及表演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淋浴房产品销售与安装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水塘承包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合同3篇
- 2024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 GB/T 45092-2024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性能测试与评价
- 《算术平方根》课件
- DB32T 4880-2024民用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注射泵管理规范及工作原理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附答案
- 大唐电厂采购合同范例
- 国潮风中国风2025蛇年大吉蛇年模板
- GB/T 18724-2024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