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表现艺术草稿5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c5393334e26f1a8887a384da276485/6ac5393334e26f1a8887a384da2764851.gif)
![小说的表现艺术草稿5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c5393334e26f1a8887a384da276485/6ac5393334e26f1a8887a384da2764852.gif)
![小说的表现艺术草稿5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c5393334e26f1a8887a384da276485/6ac5393334e26f1a8887a384da2764853.gif)
![小说的表现艺术草稿5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c5393334e26f1a8887a384da276485/6ac5393334e26f1a8887a384da2764854.gif)
![小说的表现艺术草稿5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c5393334e26f1a8887a384da276485/6ac5393334e26f1a8887a384da27648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的表现艺术现代文阅读部分经常涉及“表现艺术”这一概念,关于这一概念的具体含义,江苏卷在命题时巧妙回避了这一问题,把“表现艺术”作为一个属概念,把“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作为它的种概念。小说是以叙述为主,具体表现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相互关系、行动和事件以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意识流动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情节、人物、环境的具体描绘,也包括这一文体叙事上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体现在小说对故事发展的叙述顺序上,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体现在叙述的人称上,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区别;体现在小说营造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等方面,有铺垫、衬托、渲染、伏笔、照应、悬念、突转、抑扬、对比以及各种描写方式、修辞手法等。1、《捡烂纸的老头》T3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2、《审丑》T20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3、《抻面》T2文章哪些地方使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请简要分析。4、《溜索》T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枪口下的人格》T2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6、《蓑衣》T3(2)画线②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7、《活着》T2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8、《这是你的战争》T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9、《安娜之死》T4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典型例题:提问方式:1、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句中涉及表现手法2、要求赏析画线句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或特色3、要求赏析指定手法的运用4、指出运用了何种手法并赏析5、探究结尾句段中自然景物的深刻意蕴知识链接之描写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烘托气氛,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②描绘人物的形象,突出人物形象特点及性格特征,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形象。关于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常考修辞手法(详见《南方凤凰台》):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对比、设问、反问。《捡烂纸的老头》T3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解析:这道题是对描写方式及其效果的考查,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通过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既写出了戏剧效果,又凸现了人物性格。答案: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赏析文中的画线句题型示例:《审丑》T20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①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②心坠得他累【解析】重点考查人物描写的作用,小说的人物描写是一个重点。这些描写不仅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也会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示人物性格与心理。【答案】①侧面描写,(1分)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来表现曾老头的丑陋(或,在“不少人”世俗的眼光里,曾老头做人体模特是丑的)。(1分)②心理描写(“坠”字形象刻画了赵无定此时的内心感受),(1分)表现出此时无定对老人的同情和对小臭儿夫妻言行的反感。(1分)赏析文中画线句表现手法及效果示例:《活着》T2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1)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2)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解析:从第(1)句中“似的”一词可知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2)句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表现了老人和牛的老态与疲惫。答案:(1)运用比喻,将牛喻为自己的孩子,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老人对亲人的渴望。(2分)(2)细节描写,通过“沾满了泥”“微微晃动”等细节,表现出老人与牛的老态和劳作之后的疲惫。(2分)赏析文中画线句表现手法及效果示例:《溜索》T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解析】考查描写类表达技巧,可转换题目,即“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视觉、听觉”比较容易,由所见之景方位不同推出“视角变化”,“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为内心感受。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2分)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3分)总结:这类题表面是赏析文句,实际是考查人物的表现手法与作用。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从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着手,答题时既要准确说出句子的表现手法,也要体会句子的内涵和表达效果,注意不要偏离文本一味地贴标签。答题方式:语句赏析=手法+具体内容+作用。赏析指定手法的运用示例:《抻面》T2文章哪些地方使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及分析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找出并分析文章中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的部分。作者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主要有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可以先找出正面(直接)描写铁良的抻面手艺的部分,这样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就好找了。文章主要是通过写这三类人(铁良的弟兄技艺,客人、文末的老头的反应)来衬托出铁良手艺的高超,可结合语句分别进行分析。(1)“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看铁良抻面,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票。”(2)“客人就笑了,转身回到店里的座位上。”(3)“客人挑起一筷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运用比喻、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等手法,写出客人不同阶段的反应,衬托铁良抻面手艺的高超。(4)“老头儿挑起面迎光看了看,手上的铐‘哗啦啦’响,吃了一口,说:‘是这个意思。’”运用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表现出“老头儿”对铁良抻面手艺的肯定,衬托铁良抻面手艺高超。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用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衬托,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映衬和反衬两种。与对比有些相似,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衬托主体只有一个,使用衬托手法使这个主体更鲜明、突出;而对比的两个方面都是主体,使用对比手法,两者都更加鲜明、突出。衬托的作用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赏析指定手法的运用:《蓑衣》T3(2)画线②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②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的头发倒变得蓬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解析:本题其实就是个阐释性的题目,即怎么运用比喻和对比的,起到表达作用。如用“梳理过的头发”来比喻耕耙过的土地,表现了达子劳动的成果及其过程的细心与精心。要注意善于从具体的描写中来分析。把耕耙过的平整土地比作梳理后整齐的头发,形象地写出了达子的耐心与细心。将耕耙后土地的平整与达子头发的蓬乱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达子劳作的辛苦。指出手法并赏析示例:《枪口下的人格》T2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解析】审题要特别注意“主要”一词,这个“主要”就是最突出的,贯穿全文的,最重要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才不会将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表现手段当作最佳“答案”,而判定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对比。至于“分析”,就是要结合原文,用小说中的具体事件和人物来说明是怎样对比的。答案:主要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①贝尔蒂与霍夫曼之间的对比,即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与贝尔蒂的真诚、高尚相对比;②贝尔蒂与迈尔之间的对比,即迈尔对待俘虏时的冲动与贝尔蒂的理性相对比,迈尔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贝尔蒂的视死如归相对比;③在霍夫曼狼一样的眼光下,人们的惊慌失措与贝尔蒂的镇定自若相对比。象征,指凭借具体的物象来表达与之相似或相反的概念、思想、感情。运用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思想形象化,可以使思想感情表现得含蓄、耐人寻味。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提示:小说的目的在刻画人物,所以在解读时,一定注意挖掘描写对象与人的相似性。探究自然景物的深刻意蕴示例:《这是你的战争》T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解析】回答本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文本中写了哪些自然景物?它们有没有象征意义?与情节、形象之间有什么联系?文学作品中自然景物描写通常在背景展示、情节推进、形象塑造等方面有什么作用?抓住了这些问题,就可以把握切入角度,保证了答题的方向性和准确性。答案:(1)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吃紧,形势严峻。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情操。(3分)(2)表现人物: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②萧子蔚于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③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3分)探究自然景物的深刻意蕴示例:《安娜之死》T4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解析:此时的安娜已被火车碾过,是渐渐死亡的过程,亦是作者对她一生的作比。亦是处在文尾。答:“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到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总结——分析小说艺术手法有以下三个角度:1.从语言运用角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2.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分析表达技巧的方法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具体来说,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巧组织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地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二、点分清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止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931-2024纳米技术吸入毒性研究中金属纳米颗粒制备蒸发-冷凝法
- PB-22-5-Hydroxyquinoline-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7761
- 1-Boc-4-carboxymethyl-piperazine-生命科学试剂-MCE-6310
- 2025年度公共停车场车位使用权抵押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后小孩抚养费及生活费用监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早餐车餐饮合作经营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排水排泥管理制度
- 施工现场施工防地震灾害制度
- 教育领域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复习题课件
-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提高金刚砂地坪施工一次合格率
- 【历史】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产业园区招商合作协议书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盾构标准化施工手册
- 天然气脱硫完整版本
- 中欧班列课件
- 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 人教版八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