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_第1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_第2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_第3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_第4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读某年份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完成1~2题。1.由图可知乙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其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高 B.机械化水平高C.社会福利制度好 D.历史悠久2.下列现象与甲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不相符的是()A.城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C.许多大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呈减少趋势D.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读表,回答3~4题。项目1999年2023年甲城市数目/个37乙工业总产值/万元362001765000丙城市人口/万56340丁城市人口比重/%3.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作为城市化发展标志的是()A.甲B.乙C.丙D.丁4.近年来,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B.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C.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D.城市中心区的萎缩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5~7题。5.该国()A.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B.20世纪60年代城市数目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2000年以来城市化已步入后期稳定阶段D.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6.该国可能是()A.印度 B.中国C.美国 D.印度尼西亚7.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河网系统B.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D.信息更加发达,文化观念得到提升8.某市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研究本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通过搜集并查阅相关材料,分别绘制了市区1960年、1990年、2023年的平面示意图。试比较三幅图回答问题。(1)该市从1960—1990年城市变化特征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2)1990年前后该城市容易出现哪些问题?(3)该城市从1990—2023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什么?(4)市中心区工业向郊区迁移的原因是什么?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 B.乙C.丙 D.丁10.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11.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南多北少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中国“宜居城市”排行榜中,过半入选城市为地理位置优越、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如厦门、大连等。读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国别差异图,完成12~13题。12.有关图中各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国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经济发达,⑤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B.⑥国城市化水平较低是由逆城市化造成的C.②⑦两国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畜牧业发达D.③国城市化起步晚,速度慢,④国城市化起步早,速度快13.宜居城市应该是()①能与历史遗迹和大自然保持良好的关系②规模都很大,重工业发达,高楼密集③景观优美宜人、文化丰富厚重、城市交通便捷④填平城市中的湖泊,以增强城市环境的舒适度和自净力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3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占%;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占%。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个百分点。预计,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7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我国部分城市群分布材料二材料三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4月7月10月全年气温差/℃(1)根据材料一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有何特点?(2)根据材料二比较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和农业产值比重下降速度,并分析这种状况会引发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3)简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4)根据材料三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答案8(1)城区面积由小到大城区工业区由少到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2)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治安较差等。(答出3点即可)(3)人口、工业区向郊区迁移;城区周围新建绿化带;郊区建卫星城和高速公路。(4)市中心区土地价格升高,城市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土地价格较低。11D14(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拓展,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从总体上说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速度小于农业产值比重下降速度。这种状况会使劳动力剩余。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乡镇企业等是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措施。(3)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