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营销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动力挖掘_第1页
病毒营销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动力挖掘_第2页
病毒营销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动力挖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营销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动力挖掘

摘要

病毒营销是一种强大的营销工具,利用人际传播达到快速大面积扩散,但对其真正的成功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个体的再传播意愿,借用社会学互动仪式链理论挖掘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规律。本文认为病毒营销作用于个体的再传播行为需要关注信息层面以及人际层面的互动需求。通过植入符号引发关注点以及情感连带,同时给予个体强大的情感能量以激起信息层面互动;结合个体参与社会分享的需求设置动机以引起人际层面的互动。本文将分析病毒营销的作用于个体的传播控制系统以及网众传播个体的行为规律。

关键词:病毒营销;互动仪式;网众传播;分享动机

一、引言

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后催生了以社会化服务系统搭建的网络媒体,这个以强弱连带连接起来的没有边界的网络社区正在聚集越来越多的人,其信息扩散速度与传播能力不容小觑。网民以协作过滤的方式决定了信息的传播效力,一条微内容可以达到“病毒式”的扩散,也可以无声无息的停止。个体作为零散的社会力量,能在SNS平台上聚集,每个个体的微观互动能最终决定社会层面的传播影响力,这一切都宣告了“网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传播特性为病毒营销的实施提供了天然温床。以好友关系为连接,以信息分享为特色,使得依靠人际传播方式扩散的病毒营销得以方便实施。但是,病毒营销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其信息中包含有市场推广元素,那病毒营销何以实施?如何与网众力量“博弈”从而打开人际传播渠道,让更多个体自觉自愿的传播企业的推广信息呢?

二、关于病毒营销

(一)病毒营销的内涵

病毒营销这一概念,最早由贾维逊(SteveJurvetson)及德雷伯(TimDraper)在1997年发表的《病毒营销》一文中提出:病毒营销是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市场营销工具,它利用你的顾客作为传播者,使公司信息能够快速得到扩散,并初步定义为“基于网络的口碑传播”[1]。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外学者对这一新兴事物的内涵理解产生了分歧和不同程度的延伸,主要分化出三类概念:“病毒营销”(ViralMarketing)、“病毒式广告”(ViralAdvertising)及“电子口碑”(eWOM)[2]。定义的分化源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病毒营销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但不可否认,大家公认的病毒营销基本包含以下特征:1.低成本;2.大规模扩散;3.人际传播方式;4.到达受众[3]。

(二)病毒营销的传播模式

病毒营销主要依靠人际传播的方式,其传播的动力以及扩散程度与每一个个体的再传播意愿有关。国外学者用公式来描述病毒的最终扩散程度《AViralBranchingModelforPredictingtheSpreadofElectronicWOM》的中提出研究病毒营销的模型,即S=I*P*N*W,其过程描述为:当个体i接受了一条来自s发送的病毒信息,I代表他打开阅读的概率,P代表他选择转发的概率,N表示他转给好友的个数,W表示之后转发行为的概率[4]。

微观来看,当个体接收到病毒信息后,都经历了一个人际传播的决策过程。通过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