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实词判断 知识讲解_第1页
文言文 实词判断 知识讲解_第2页
文言文 实词判断 知识讲解_第3页
文言文 实词判断 知识讲解_第4页
文言文 实词判断 知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解决方案文言文■实词判定文言文■实词判定◎今年高考考什么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与文言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表意性强。《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规定了考查范围;“在文中”规定了考查的方向,即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对该考点的考查形式:一是选择题,分值为3分;二是在翻译题中考查文言实词。A满分必备攻略实词词义判定方法双音词推断法古汉语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节词,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衍变而来,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推断某个文言实词的含义时可以将其扩充为双音词,再依据语境取舍。如:朝一一早晨、朝廷、朝见、朝代,辞一一言辞、文辞、推辞、辞让、告辞,等等。而命题者又常常利用这一点设置迷局。【例1】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侍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了:明白,了解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戚:忧伤C.县吏怪其意气•怪:责怪D.见其面斥人过面:当面【解析】A项,了:明白,了解。D项,面:当面,名词作状语°A.D两项都可以用双音词推断法。B项,戚:忧伤。但C项“怪”解释为“责怪”错误,文中县吏没有“责怪”自新,而是善意地“止杖”(阻止施行杖刑),另外,“怪”是形容词,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句中应是活用,因此,“怪”是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答案】C【参考译文】自新年少读书,聪明绝伦。古代经书中有疑惑难解之处,学友们勤奋不懈而无所获,自新随口而答,仿佛平常时就已经很清楚的样子。……他和兄长耕田度日,戴着斗笠扛着锄头,脸色晒得很黑。夜间归来,就正襟危坐,吟咏古人的诗文,飘飘然仿佛在尘世之外,不知道为贫贱事而忧伤了。他的哥哥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地方来。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把他的兄长拷打得体无完肤。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的哥哥藏在别的地方。县吏对他的神情气概感到奇怪。刚要施与杖刑,县吏就阻止了……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吏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归子说:我和自新交游最久,看见他当面斥责别人过错,使对方下不来台。大庭广众之下,他说话从不看人家的脸色。词性推断法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再如“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之意;再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用”对应,均为“被任用”之意;又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都是“腰中戴着”的意思。【例2】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禀至行,养亲必己力.禀:赐予B.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闲:熟习C-日暮作毕,受直归家直:报酬D.于里中头籴,然后举爨[cuan]爨:做饭【解析】根据加点词的词性来推断,A项“禀至行”是主谓结构,“禀”作主语,应是名词,解释为动词“赐予”错误,应理解为“生性”“禀性”。B项“性闲木功”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闲”在句中作谓语,应为动词,通“娴”,解释为“熟习”正确。C项“受直”是动宾结构,“受”,动词,意为“接受”,“直”解释为名词“报酬”正确。D项为主语省略的主谓句,“买籴”“举爨”为顺承的两件事,“爨”解释为“做饭”正确。其实,这道题如能准确判别“禀”在句中的词性,就可以轻松解答。【答案】A【参考译文】郭原平,字长泰,他生性孝顺,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侍养父母。他熟悉木工技艺,常靠给人做工来供养双亲。他生性谦虚,常给人做工,收取短工的工钱。雇主招待他吃饭时,郭原平想到自己家中贫穷,父母不曾吃荤菜,所以自己只吃咸菜下饭就算了。家里有时没饭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饿,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钱回家,到市场买点米,然后烧火做饭。主语(名词、代词)+状语(副词、介宾短语)+谓语(动词、形容词)+定语(形容词、名词、代词)+宾语(名词、代词)小练习:解释加点词。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形容词,为“真实”之意。信义著于四海(《赤壁之战》).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解释句子中的“信”。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b楚王贪而信张仪。“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c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为主语,肯定是名词,可推为“信用”的意思。d欲信大义于天下。“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通“伸”,“伸张”的意思。结构推断法古人为文讲究对称,常常使用一些结构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形式整齐,节奏和谐。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在两两、二三的对举句中,位詈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诵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逾远而弥存也 弥:更加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振作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取:择取客有任目而恶镜者 任:放纵【解析】A项,“逾远”和“弥存”是对称结构,“逾”是越过(经历)的意思,“逾远”就是经历久远的年代,“弥存”就应该理解为“长久存在”的意思,“弥”是长久的意思。把“弥”理解为“更加”错误,可能是错把“逾,,当作“愈,,来理解而致错。B项,“周穷振乏”是“家无余财”的原因。“周穷”与“振乏”是对称结构,意思相同(近)。“周穷”即周济穷人,由此可知,“振乏”为救济穷人。振,通“赈,'救济。理解为“振作”错误。D项,“任目”和“恶镜”是对称结构,“恶镜”就是讨厌镜子,可以推测,“任”和“恶”是反义词,把“任”解释为“放纵”错,应该是“相信、信任”的意思。【答案】CA同义对应例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席卷、包举、囊括一一并吞宇内、四海、八荒一一天下例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察一一考察推举例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一一灭亡练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任用.通五经,贯六艺 通晓.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流血漂橹,追亡逐北。 败逃的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战胜B反义对应例1.前倨后恭恭:恭敬…倨:不敬、傲慢例2.党同伐异伐:攻击…党:袒护例3.革故鼎新革:除去f鼎:建立练习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诗经》) 谷: 。活着季布:“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的人)之有以窥陛下也。”・・誉:;毁:赞美/诋毁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佞:;为:。巧言奉承所4.联想推断法(旧知识帮助)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它在文中的含义。其次,成语中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众多语言现象,可以通过联想建立联系,解决文言实词。【例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益:渐渐度:估量鄙:品德低下竟:直至……终了益:渐渐度:估量鄙:品德低下竟:直至……终了度吾所能行为之若真鄙儒也竟朝置酒【解析】C项“鄙''是个古今异义词,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含义是“见识浅陋”如《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再如《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此处结合上下文,“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和“叔孙通笑曰”,可知“鄙”解释为“品德低下”有误,理解为“见识浅陋”才对。A项“益”作副词,除了有“更加”之义外,也有“渐渐”义,如柳宗元的《黔之驴》“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B项“度”在句中的含义是“估量、估计'。如《鸿门宴》“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答案】C借助成语推断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如因持璧却立。望而却步,(后退).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望风披靡/所向披靡(倒下.后退)・・・斯言虽小,可以喻大。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求全责备(“索求”之意)・・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严惩不贷(饶恕)・・“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治”即“长治久安”中的“治”(太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病:批评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注意大语境代入法。“拔”解释为“拔除”明显不通。联系成语“出类拔萃”,此处“拔”应是“超出”之义。借助课文内容推断联系所学内容解释画线词:(疏)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聪明、机智。课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李)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一直到死。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刚刚。《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李)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指刚成年的时候《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5) 语境脉络推断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存在的语境,仔细分析上下文的内容或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可为实词义项的断定提供帮助。如“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这句话中的“知”字的理解有难度。从句子内容看,“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表明康保裔从代州到深州再到凉州的三个为官过程,而代州为第一站。可见“知”绝不是“知道”之意,应为“管理”“担任”之意。小练:解释加点字意思。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欺骗.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褒义,顽皮・・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深”有“深厚”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的具体表现,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刻毒”。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描述正确的一项是()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答案】B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6) 字形分析推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车(金)、木、¥(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叭刀)、弓、矛、戈、斤(斧)、殳(shU)”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才、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L(走)、中(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他还有:禾一一五谷、贝一一金钱、皿一一器具、^——丝麻、月一一肉、页一一首、自一一鼻、目一一眼、尸一一身体。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因此观察形声字的形旁成了我们判断词义的重要手段。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丰则贵籴di,歉则贱粜ttido。籴:买进粮食 粜:卖出粮食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畴:田地.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组:绳盖.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和氏璧》刖:—砍“傥窀穸zhunxi不为盗所发”,选出句中的加点词意义正确的一项:()墓穴B.棺材C.财物D.山洞分析:根据“穴”部多与洞穴有关,就可排除BC两项,再根据语境可推出A项正确。(7)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通畅,符合事理者即为正确答案。用代入检验法判断正误十一年,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孙于越(国),比之简公,仅全其身尔。判断正误:孙一一孙子。.解释:“孙”通“逊”,流亡。启示:推断时,常用词义如果不切合语境,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判断正误:黠——狡猾。.解释:黠一一聪慧启示:推断要防止褒贬失当。翻译语段(高宗):“……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翻译:治国的关键,在于刑法,刑法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法宽松,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符合我的心意啊。(语法分析法、对应推断法)总之,要做好文言阅读里的实词题,积累是基础,在有一定量积累的情况下,又要懂得运用一些方法,以解决疑难。这其中,不脱离语境是原则。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推断词义,都必须结合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结合相关的语句以及有关的背景知识、文化知识,静心思考,反复验证。如此,才能确保你对词义的推断准确无误。练习根据下上文语境,推断加点词语的意思。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 .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⑴事()能()阴()使()⑵疾()黥()见()如()⑶说()弟()再()卒()【答案】⑴事:侍奉。能:才能。阴:暗中。使:派。(2)疾:妒忌。黥:在脸上刻字再涂上墨水。见:同“现''。如:到。(3)说:游说。弟:只管。再:两次。卒:最终。【译文】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已经为魏国效力,被惠王封为将军,但是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就叫人把孙膑叫来。孙膑来了后,庞涓担心他的贤能高于自己,嫉妒孙膑,就用刑法将孙膑的膝盖割掉,并在脸上刻字,想把他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常与齐国的贵族们赛马,并下很大的赌注。孙膑看见他们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同时马的脚力相差不远。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若要和他们赛赌重金,我有办法可以使你取胜。”田忌听信孙膑的意见,和齐威王及贵族们下了千金的赌注进行比赛。等到临场比赛的时候,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你的下等马和他们的上等马比,用你的上等马和他们的中等马比,用你的中等马和他们的下等马比。”三个等级的马比赛结束,田忌以一败两胜,终于拿到了齐威王的千金赌注。由此孙膑也出了名,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并拜他为军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动筒①尝于国学②中看博士论难③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几人未着冠④?”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⑤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注】①动筒:人名。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尝:一一达者七十二人 达:一-.经传无文 文:一-博士无以对 对:——(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据何文,以知之?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答案】①曾经②显达③文字记载④应对、回答①根据什么文章知道的? ②成年者五六个人,孩童六七个。【译文】动筒曾经在国学中听见博士辩论说:“孔子的弟子有名的有七十二个人。”动筒于是就问:“有名的七十二个人,几个是成年的,几个是未成年的?”博士说:“书上没有记载。”动筒说:“先生读书,怎么能不知道孔子的弟子成年的有三十个人,未成年的有四十二个人呢?”博士问:“你是根据哪篇文章知道的?”动筒说:“《论语》中说:‘成年五六人’,五乘以六是三十,‘未成年六七人’,六乘以七是四十二,加起来不是七十二个人吗?”在座的人都大笑起来。博士无话可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译文】公子听说赵国有个名叫毛公的处士隐藏在赌徒当中,有个叫薛公的隐藏在卖酒的人家。公子想见这两个人,这两个人却躲藏起来不肯见公子。公子打听到他俩躲藏的地方,就私下里前往和这两个人交往,相处得很融洽。平原君听说这件事,便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提并论的人才,现在我听说他竟和赌徒、卖酒的胡乱交往,公子不过是个行为随意的人罢了。”平原君的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公子。公子便辞别了平原君的夫人,准备离开赵国,说:“当初我听说平原君很贤明,所以背弃了魏王来援救赵国,以满足平原君的心愿。看来平原君交往朋友,只是气魄很大(装门面)的举动罢了,不是真正地寻求贤士。我在大梁的时候,就经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来到了赵国,唯恐见不到他们。以我这样的人和他们交往,尚且担心他们不愿理我,现在平原君却认为和他们交往是羞耻的。像平原君这样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啊!”于是整理行李,准备离开赵国。夫人又把(公子的这番话)全部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便摘去帽子前去谢罪,坚决挽留公子,天下的贤士也都纷纷来到公子的门下。公子门下的宾客大大超过了平原君。公子留在赵国十年,没回魏国。秦国听说公子在赵国,日夜向东出兵攻打魏国。魏国为此事十分担心,于是派使者去请公子回国。公子害怕魏王还生他的气,就告诫门下的宾客说:“有敢为魏王使者通报的,处以死罪。”宾客都是(跟随公子)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没有人敢去劝公子回国的。毛公、薛公二人前去会见公子,说:“公子所以受到赵国的尊重,闻名于各诸侯国,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现在秦国攻打魏国,魏国危急,公子却不体谅,如果秦国攻破了大梁,平毁先王的宗庙,公子将以什么样的面目立足于天下呢?”话还没有讲完,公子的脸色立刻变了颜色,吩咐管车的人赶快驾起马车回去救魏。魏王见到公子,两人相对哭泣,(魏王)把上将军的印信交给公子,公子便作了统帅。公子率领五国军队在河外地区击败了秦军,秦军不敢出兵。(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从此两人游 自此以后・・B•公子妄人耳 狂妄的人・・平原君乃免冠谢 脱下帽子・・D•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脸色、面貌・・(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TOC\o"1-5"\h\z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 )・公子乃谢夫人去()・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 )・魏王患之( )・【答案】C.A项跟随这(两个人)。B项无知妄为的人。D项面子、颜面。A.秘密地B-告别c。满足、符合D.忧虑、担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梁、晋争为天下劲敌。晋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然晋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是时,晋已尽有河北,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入见末帝,泣曰:“……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末帝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时庄宗在魏,以朱守殷守夹寨,闻彦章为招讨使,惊曰:“彦章骁勇,吾尝避其锋,非守殷敌也。”即驰骑救之。比至,而南城已破矣。时段凝已有异志。凝与赵岩、张汉杰交通。彦章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谓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闻之惧,与凝协力倾之,乃罢彦章。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注]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注:守捉:兵之戍边者,大日军,小日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日道,军、城、镇、守捉皆有使。【译文】王彦章,字子明,是郓州寿张人。年轻时当过兵士,侍奉梁太祖。末帝即位,升为濮州刺史。梁、晋争夺天下成为强敌。晋军攻破澶州,虏获彦章妻子儿女,把他们送归太原,赐给他们房宅,供给的物质非常齐备,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彦章,彦章斩杀晋军使者来断绝自己的后路。这时候,晋军已全部占有河北,用铁锁锁断德胜河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