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SC/T 1016.6-1995 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 长江中上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是针对长江中上游特定地理区域内进行食用鱼养殖的一系列指导性规定。该标准详细描述了适合于该区域自然条件下的鱼类养殖方法和技术要求,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鱼类产量和品质。

标准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指出其适用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淡水池塘养殖活动。接着,对养殖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水质、底质以及周围生态环境等,强调良好的水质对于鱼类健康生长的重要性。此外,还规定了适宜养殖的主要品种,如草鱼、鲢鱼、鳙鱼等,并给出了各品种的最佳放养密度与搭配比例建议。

在饲料投喂方面,《SC/T 1016.6-1995》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提倡使用营养全面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配合饲料,同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日粮配方。为了保证鱼类健康成长,标准中也涉及到了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鼓励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的方法来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此外,这份文件还包含了关于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指南,比如定期清理池塘底部淤泥、合理调控水位以适应季节变化等。最后,对于收获前后的准备工作也有相应说明,确保最终产品能够达到市场所需的质量标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5-12-27 颁布
  • 1996-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SC/T 1016.6-1995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长江中上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_第1页
SC/T 1016.6-1995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长江中上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SC/T 1016.6-1995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长江中上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S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1016.6-1995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长江中上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1995-12-27发布1996-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SC/T1016.6-1995长江中上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主题内客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长江中上游地区池塘饲养食用鱼的产量指标、饲养周期、环境条件、鱼种放养、肥料和饲料、饲养管理、机械与劳力配备。本标准适用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池塘饲养食用鱼,其他条件相似的地区亦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GB9956青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GB10030团头鲂鱼苗、鱼种质城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1776草鱼鱼苗、鱼种质址标准GB/T11777魅鱼鱼苗、鱼种质城标准GB/T11778鱼鱼苗、鱼种质地标准产产量指标与商品鱼规格3.11产量指标每公顾净产量指标见表1。表1公顾净产量指标,区45006000750010500草、杂食性鱼类所占比例,%20~3030~4040~502503.2商品鱼规格与商品率各种食用鱼的商品规格见表2。表2kg/尾草鱼团头鲂规格?0.3?0.5>0.5>1.020.120.7>1.5符合商品规格的食用鱼占总产量的75%~85%。同养周期各种食用鱼的饲养周期见表3.中华人民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