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SC 1062-2003 松浦银鲫》是一项关于松浦银鲫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松浦银鲫这种特殊的淡水鱼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松浦银鲫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鱼类,在中国多个地区有着广泛的养殖历史和经济价值。

标准中首先明确了松浦银鲫的定义与特征描述,包括体型、颜色等外部形态以及内部结构特点,为正确识别松浦银鲫提供了依据。接着对松浦银鲫的生长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水质条件、适宜水温范围等,旨在保证其健康生长的同时也能维护生态平衡。此外,还涉及到了饲养管理方面的内容,如饲料种类选择、投喂方法及时机等指导性意见,这对于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繁殖技术方面,《SC 1062-2003 松浦银鲫》也做了相应规定,涵盖了亲鱼选择标准、人工授精操作流程及孵化期间需要注意的关键点等内容,有助于提升松浦银鲫的人工繁育成功率。同时,对于病害防治也有专门章节介绍,列举了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07-30 颁布
  • 2003-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SC 1062-2003松浦银鲫_第1页
SC 1062-2003松浦银鲫_第2页
SC 1062-2003松浦银鲫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SC 1062-2003松浦银鲫-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犐犆犛67.120.30

犅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犛犆1062—2003

松浦银鲫

犛狅狀犵狆狌犮狉狌犮犻犪狀犮犪狉狆

20030730发布200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犛犆1062—2003

前言

本标准的第4章、第6章和第7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明华、白庆利、石连玉、马波、李池陶。

犛犆1062—2003

松浦银鲫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松浦银鲫(犆犪狉犪狊狊犻狌狊犪狌狉犪狋狌狊var.犵犻犫犲犾犻狅Songpu)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生长与繁殖、

分子生物学特性、细胞遗传学特性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松浦银鲫检测与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654.1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部分:检验规则

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3名称与分类

3.1学名

松浦银鲫(犆犪狉犪狊狊犻狌狊犪狌狉犪狋狌狊var.犵犻犫犲犾犻狅Songpu)

3.2分类位置

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鲫属(犆犪狉犪狊狊犻狌狊),鲫种(犆犪狉犪狊狊犻狌狊

犪狌狉犪狋狌狊),银鲫亚种(犆犪狉犪犪狊狊犻狌狊犪狌狉犪狋狌狊sp.犵犻犫犲犾犻狅)。

4主要生物学性状

4.1外部形态特征

4.1.1外形

体型短,体侧扁而高,体宽而厚,头小,头后背部隆起。吻圆钝,口端位,斜裂下唇厚,唇后沟仅限于

口角,上下颌约等长。无须。眼小,位于头侧上方。背鳍具有硬刺,外缘平直,后缘锯齿较粗,排列稀。

胸鳍不达腹鳍。尾鳍分叉浅,上下叶末端尖。鳞片为圆鳞,边缘颜色稍深,体色随栖息水域环境不同而

有所变化,通常鱼体背部、背鳍和臀鳍为青灰色,体侧淡绿色,腹部淡黄色。

松浦银鲫的外部形态见图1。

4.1.2可数性状

4.1.2.1背鳍鳍式:D.iii~iv16~18。

4.1.2.2臀鳍鳍式:A.iii5。

4.1.2.3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47~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