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一地理假期作业7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一地理假期作业7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一地理假期作业7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一地理假期作业7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一地理假期作业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辛集中学地理暑假作业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1卷一、单选题1、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cm,但根系却在20m以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植物生长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小题2:其生长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能源紧缺C.水土流失D.洪涝灾害2、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图示的含义是A.呼吸作用B.分解作用C.光合作用D.化合作用小题2:若a在黄土高原,且植被遭到破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易产生荒漠化B.易使黄土质地变松C.易产生水土流失D.易形成酸雨3、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是A.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B.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4、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②③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②①5、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②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6、如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cm,但根系在20m以上。据此回答题:

小题1: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下景观最有可能位于该地区的是()

小题2: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能源紧缺C.水土流失D.洪涝灾害7、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图,回答题.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

2.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推断下列景观特征与其相符的是(

)

A.光照弱B.风力大C.冰川冻土广布D.河流多,流量丰富8、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生物进化B.环境污染C.环境变迁D.全球变暖9、通常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矿物质颗粒的大小B.透水能力的大小C.透水程度的高低D.有机质含量的多少10、根据表所给的气候资料,判断该地植物的个体形态特征

A.根系发达,叶小多刺B.草高树稀,雨季叶茂,旱季草枯C.叶片常绿较硬,常被蜡质D.独木可成林11、阅读材料,回答1—2题。材料一:上升流是近海水域中,离岸风吹动表层海水,使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升被充而产生的。材料二:近年来,每隔几年的圣诞前后,常有太平洋赤道逆流南下,迫使南太平洋秘鲁寒流转向甚至消失,此温暖的海水“杀死”了秘鲁附近海域的大量鱼群并引起相关环境变化。人们称此现象为“厄尔尼诺”!

1.材料二中鱼群被大量“杀死”的原因的是(

)

A.南下热水有毒

B.南下热水致该海域浮游生物过度繁殖

C.热带肉食性鱼类随赤道逆流南下

D.南下热水致该海域浮游生物大批死亡

2.“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

A.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

B.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C.拢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

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12、下面两图分别是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①—⑧代表不同的植被。读图回答1—2题。

1.植被⑥所在的自然带为()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坡⑤自然带的形成与沿岸暖流有关

B.西坡山麓⑦自然带的形成受盛行西风影响

C.西坡山麓⑤⑥⑦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东坡①自然带受地形影响,南北狭长13、地球上存在许多限制森林分布的天然障碍,如低温、干旱等。亚欧大陆内部许多地方针叶林界限深入到北极圈以内,而英国59°N的地方已呈现出苔原景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大气环流B.热量C.水分D.洋流14、一科考队对某保护区开展为期10天的野外考察活动,队员小杨在日记中写道:汽车沿河谷蜿蜒盘行,路边的参天大树越来越多,远处的山林云雾缭绕,河谷的坝子生长着很多水果,青色的木瓜紧贴着树干,沉甸甸的柚子挂在枝头马上可以收获。我们已经接近保护区的边缘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科考队考察的保护区可能位于A.西南山区B.东北林区C.天山北坡D.山东丘陵小题2:科考队考察期间,下列描述最有可能的是A.开普敦附近河流水位一年中最低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华北平原麦收忙D.市场上月饼畅销15、16、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题。1.若图中的虚线表示积雪冰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坡是向阳坡,S是迎风坡坡是向阳坡,N是迎风坡

2.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且该山体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

冬<18℃夏<18℃冬<10℃夏<20℃17、2023年11月29日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右图为“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题。

小题1:流经①②③海域的洋流类型依次是A.暖流、寒流、寒流B.暖流、寒流、暖流C.暖流、暖流、寒流D.寒流、暖流、暖流小题2: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景观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洋流18、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下图是我国某

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完成27~28题

小题1: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小题2:关于该区域气候要素与生物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上生物量随年均温的升高而减少B.地上生物量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多C.若该区域变暖,则光合作用增强,地上生物量增多D.若该区域变暖,则水分蒸发和蒸腾加剧,地上生物量减少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尺度的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B.区域尺度的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C.垂直尺度的分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D.受局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陆地出现局部尺度分异20、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自西向东经过的陆地水平自然带有(

)

A.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

C.温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2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22、读理想大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各题:

小题1:字母A-B-C表示的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什么规律?A.经度地带性B.纬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小题2:字母B-D-E自然带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热量差异B.水分差异C.海拔差异D.地形差异小题3:位于图中ABCD四地海拔相同的山地中,垂直自然带谱最复杂的23、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到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各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干湿度地域分异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24、亚马孙平原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反映了

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③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5、读下面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各题。

1.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有(

)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2.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两坡明显不一致,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拔高度B.水分状况C.热量差异D.土壤差异26、读下面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A—H表示不同的植被带(纵轴标目中,1kcal=,编者注)。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变化

→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2.图中E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D.热带草原带28、在中纬度地区分异最明显的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29、多年积雪区和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线称为雪线,山岳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线高度的制约。有关冰川与雪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雪线的高度是变化的,冰川分布的高度是不变的B.雪线的高度是不变的,冰川分布的高度是变化的C.雪线高度以上,年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D.一个地区如果地表高度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30、下表为中圆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16~18题。径流量降水量(毫米)径流深度(毫米)蒸发量(毫米)径流系数(%)A<><><><>B200-40010-50200-30010-20过渡带400-80050-300300-40020-40C800-1600300-900400-70040-60D>1600>900>700>60小题1: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

小题2: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落叶

阔叶林B.温带草原

针叶林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3: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可行性措施是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B.抚育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二、读图填空题31、读部分亚欧大陆轮廓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自然景观从A地到B地的变化,主要是以

为基础形成的。这种变化同时还受

的影响。

2.图中C地与D地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水分条件变化形成的。形成这种水分条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这种从C地到D地所表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在

(低、中、高)纬度表现较为明显。

3.认识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指导意义是:

三、综合读图题3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