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三专题直面人生(问题探讨)渔父_第1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三专题直面人生(问题探讨)渔父_第2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三专题直面人生(问题探讨)渔父_第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三专题直面人生(问题探讨)渔父_第4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三专题直面人生(问题探讨)渔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父》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能流畅地翻译文本;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认识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3.能把本文素材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去。【课前导入】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楚人。他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对社会、对人生都有一种很美好的看法,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而不懈地努力。他先被楚怀王重用,后因小人谗言被放逐。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到江南后,长期流浪,最后由沅之湘,自沉汨罗。他遭到流放,实际上是他的奋斗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败。本文就是以楚国处在危机当中、屈原的事业处在挫折当中这样一个困厄的境地为背景创作的。从篇中“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一句看,文中事件所设置的具体时间地点,是在进入沅江之后,怀石沉湘之前。此时的屈原已有以身殉国之志,《渔父》它表现的是屈原内心的一种矛盾和在矛盾面前他最终的抉择。故文中屈原的话可当作他的临终遗言来读。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都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郭沫若认为“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然而无论作者是谁,本文均不失为一篇展现屈原伟大人格的力作。【课堂探究】一、整体性阅读,疏通文本(一)自由放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二)对照注释,疏通文本并整理相关知识。1.读准下列字音憔悴()餔糟()歠醨()汶汶()三闾(鼓枻()莞尔()濯缨()2.请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渔父:()子非三闾大夫与()3.请写出加点词的古今义(1)颜色憔悴()(2)形容枯槁()(3)圣人不凝滞于物()(4)何故深思高举()⑤何故至于斯()4.请写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而:渔父莞尔而笑()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涵淡彭湃而为此也()于:圣人不凝滞于物()何故至于斯()葬于江鱼之腹中()以:是以见放()安能以身之察察()可以濯吾缨()与:非三闾大夫与()②秦王与赵王会饮()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④则与一生彘肩()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5.请找出文中特殊句式省略句——①②被动句——①②倒装句——①②6.自主默写并翻译以下语句(1)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2)世人皆浊,何不鼓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3)新沐者必弹冠,。安能以身之察察,?(4)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二、突破性阅读,分析形象1.本文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描绘,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结合原文分析两者不同的形象特点。屈原:A.肖像——“B.动作——C.语言——渔父语言——B.动作——2.渔父心中的“圣人”是怎样的?文章实为记叙屈原事迹的,为何要塑造“渔父”这一形象?三、探究性阅读,拓展延伸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屈原,渔父面临困顿,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呢?不同的选择间,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请同学们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2.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面对昏庸的君主、奸诈的小人和黑暗的社会,屈原坚守节操:“安能以身之察,肥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于是他行吟泽畔,“宁赴汀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屈原的忠君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颂。当自己的忠诚不被理解、报国无门时,他宁死不屈,表现出一个忠臣的刚烈形象。此素材适用于哪些话题?【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B王甚任之任:任用C顷襄王怒而迁之迁:流放D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娴于辞令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因谗之曰

不如因善遇之

C.信而见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遂自投汩罗以死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3.翻译下列句子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②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4.请概括屈原和渔父面对人生的困顿的不同选择及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参考答案】1.qiáocuì、bū、chuòlí、mén、lǘ、yì、wǎn、zhuó。2.“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通“欤”。3.(1)颜色,(古脸色,今多指色彩。(2)形容,古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3)凝滞,古拘泥、执着,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4)高举,古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⑤至于,古义到,同义词连用。今指①表示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4.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连词,表并列/连词,因而。于:介词,对/被/介词,到/介词,在。以:因为/用/用来.与:通“欤”/介词,和,跟/介词,替,给/动词,给予,赐予/动词,结交,联合。5.省略句——①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②不复与(之)言(省略介词宾语)被动句——①是以见放②圣人不凝滞于物倒装句——①身之察察(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察察之身②物之汶汶(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汶汶之物6.(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2)世人皆浊,何不鼓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3)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二、1.屈原:A.肖像——“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刻画出了屈原心里交瘁的状态,体现他当时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人生态度。B.动作——“游于江潭,行吟泽畔”表现心事重重、忧国忧民。C.语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激愤郁闷。在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世界,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不苟合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同时也说明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包含着一种执着无怨无悔的决绝。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一段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更加表明了屈原坚定的立场,为了坚持理想牺牲生命也再所不惜现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态度。渔父:A.语言——“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其实他就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B.动作——“见而问之曰……”“莞尔而笑,鼓泄而去,乃歌曰……遂去,不复与言”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2.“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塑造渔父这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三、1.(1)屈原——壮烈的死:以死明志——不屈的气节渔父——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自由的灵魂每一种选择都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正如屈原选择了投江而死,他们的这种选择不是轻生,不是苟活,不是怯懦,不是逃避,恰恰相反,这种选择里折射出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崇高理想的扞卫。每一份选择都是顺应他们心灵呼唤的庄严承诺,他们也因此而提升了他们的生命价值。2.【提示】这则素材作为以下话题的论据:=1\*GB3①面现实、百折不回的人才可称“精神贵族”;②不辱没平生志向、气节是生存选择的原则;③理想的王国不容玷污=4\*GB3④抉择=5\*GB3⑤节操等。【课外拓展】1.B.信任

【表转折,却。A.介词,引出对象,对于、在……方面/介词,表被动,被;B.副词,于是/副词,趁机;D.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连词,表目的,来。】3.①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②从那以后,楚国日益削弱,数十年后,(楚国)最终被秦国消灭了。4.屈原——壮烈的死:以死明志——不屈的气节渔父——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自由的灵魂【参考译文】: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同朝为官,(为了)争宠而心中嫉妒他的才能。(楚)怀王让屈(起草)原制定宪令,屈原编写草稿尚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