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三复习课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三复习课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三复习课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三复习课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4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三复习课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人教版必修三复习课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核心点一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因此荒漠化并不仅仅是出现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也有发生和发展。这种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在我国的分布对应关系如图所示:荒漠化不同于沙漠化,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沙漠化形成的营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作用,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绿地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核心点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干旱的成因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它的形成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位置;二是地形。具体如下图所示:2.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如下图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由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由400mm降至50mm以下,由此引起自然景观和放牧牲畜的变化,经度地带性极为明显。思维拓展西北地区东西部自然景观的差异导致农牧业生产特点的差异,比较如下表:西部东部降水200mm以下200mm以上农业特色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水源高山冰雪融水黄河等河水畜牧业特色利用高山草场——山地畜牧业利用温带草原——草原畜牧业牲畜骆驼、山羊马、牛、羊核心点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这两方面可以看作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并由此产生了导致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它们的关系可表示为如下图所示:在不同的地区造成荒漠化的原因不同:地区人为原因后果能源缺乏的干旱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破坏固沙植物采挖药材、发菜铲掉草皮,破坏草场草原牧区超载放牧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被破坏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沙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干旱绿洲地区盲目扩大开垦规模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灌溉措施不当土壤次生盐渍化思维拓展荒漠化的自然背景: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本身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如下图所示: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多年持续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植被受损后又引发一系列的反应。植被减少后,植被蒸腾减弱,致使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地面失去水的润泽,而蒸发因失去植被覆盖而得到加强,地面变得干燥;植被减少后,对雨后的地面径流失去阻滞作用,导致径流加强,下渗减弱,地面变得干燥。这样就会加剧荒漠化进程。核心点四荒漠化的防治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下表所示。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草原牧区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如下表所示。措施地区(位置)措施生物措施绿洲地区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前沿地带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内部农田防护林网工程措施缺水源地区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如图。(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如图。例题:.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①沙漠的名称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此地区及周围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人为原因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ABCD)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E.水资源污染严重例题:.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垦、过牧,植被遭破坏;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营造“三北”防护林。(3)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例题:.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体现了陆地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向西减少而形成。(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风力作用。(6)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主要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例题:.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8)虽然经过治理,个别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9)从左图中看出,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较少,降水集中多暴雨。(10)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大;②高原面积大,高山环绕盆地,沙漠、戈壁广布;③河流稀疏短小以内流河为主;④草原和荒漠为主要自然景观。

例题:读“我国沙尘暴分布地区及出现次数图”,回答下列问题。(2)简要分析沙尘暴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①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广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部分地区少于200毫米)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②人文地理环境:人口稀少,少数民族集中;交通不便;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比较落后。(2009·海南地理·T14、15·6分)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A.河流水量更大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2.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命题立意】本题组以西北某区域图为背景,考查西北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和存在的环境问题。【精析精讲】读图定位和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1题,由图中城镇变迁分析可知:当代聚落分布逐渐向河流源头、山麓附近迁移。第2题,该区域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植被破坏严重,土地荒漠化即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参考答案】(2009·浙江文综·T10·4分)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荒漠化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精析精讲】对荒漠化形成原因的准确把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于生态环境脆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沙灾害较多,西北地区是中国荒漠化最严重地区。中国南方荒漠化区,生态环境相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优越;目前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三江平原过度垦殖会导致湿地和沼泽的减少。【参考答案】D3.(2009·宁夏文综·T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命题立意】本题以西北某区域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精析精讲】准确定位和获取图中地理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根据干旱地区的划分标准,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到4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出图示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因而降水逐渐减少。第(2)题,为“自圆其说”的开放性命题。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化地区,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立足于:恢复植被。【参考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距海远近(2)选①。选②或③。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与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注:选答②或③且理由充分合理即可得分)(2009·江苏地理·T21、22·6分)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1、2题。地与Q地相比,P地(双选)()A.年大风日数少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D.沙尘暴日数多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A.截留水分B.改变气候类型C.削弱风力D.改变植被类型

【命题立意】本题组以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及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为背景,主要考查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精析精讲】区域地图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1题,该区域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图示信息反映该区域沙漠广布,荒漠化问题严重。Q在沙漠地带,根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偏西风),多沙尘暴。P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故较Q地年降水量较多。第2题,该区域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削弱风力,截留水分,增加植被覆盖,调节小气候,但不能改变当地大陆性气候的类型,植被类型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参考答案】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核心点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光合作用的简单化学反应式:6CO2+6H2O光能叶绿素C6H12O6+6O2↑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吐旧纳新的作用,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若雨林遭到破坏后,雨林中所积累的大量碳元素就会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其后果可想而知。2.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森林在自然界中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中,形成云雨。热带雨林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亚马孙流域降水量的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足见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可把雨林的这种作用简单的用如下图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蒸腾蒸发产生的水汽不仅是雨林地区成云致雨的水汽源地,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地区,甚至全球大气的水汽含量,可谓是“云雨的故乡”。若雨林被毁势必造成全球降水的变化。3.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1)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2)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雨林不断消减。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许多将来对人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的物种,在还没有被人类充分研究之前就已灭绝,有些物种甚至还未被发现就已永远消失了。这对人类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现代自然保护的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这种尊重是一种道义承诺。自然界并不是只作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而存在。所有物种都有天赋的生存权利。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地球的生命长河中,人类只是一个后来者,其他许多生物没有人类可以照样生存,而人类离开其他生物则无法维持生命。方法技巧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对应的意思是: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净化空气;美——美化环境;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另外还可用图所示。核心点二雨林的生态环境脆弱性1.雨林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背景条件(1)群落生产力高。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生长旺盛,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是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2)生物循环旺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有机物残体(枯枝落叶)又会被微生物分解,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过程如图所示: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二是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2.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雨林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土壤贫瘠和养分集聚在植物体内两个方面。地上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而地上部分也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方法技巧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地上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而迁移农业毁坏的恰恰正是雨林的这一部分。因此,迁移农业不仅仅是对雨林植被的直接破坏,而且对雨林的土地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雨林下的土壤在刚刚焚烧开荒之时,肥力较高,随着种植作物的次数增加,土壤的肥力不断降低。弃耕之后,受雨林脆弱环境的影响,土壤中的养分很难聚集,肥力很难恢复。次生林恢复后肥力恢复依然缓慢,并且肥力达不到原先水平。若超出了土地自动更新的周期,土壤的恢复会更加困难。核心点三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导致雨林被毁的原因分析需要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导致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背景因素。这主要包括: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热带雨林被毁,从根本上看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原因,也有发达国家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在亚马孙地区又具体表现为:①为获得更多的粮食,进行过度的迁移农业活动;②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进行采矿、修路、城镇建设;③进行商业性伐木,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④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得经济收益。可用下图表示。2.亚马孙开发计划对热带雨林的影响亚马孙开发计划主要包括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等内容。(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如图所示。随着横贯亚马孙公路的铺设,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随之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新建了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也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2)移民亚马孙平原巴西向亚马孙平原移民的地区主要是东北地区,促成迁移的因素如图所示。亚马孙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被毁的关系非常密切。人口增多导致雨林被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人口增多后,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等生活资料,必然会增加迁移农业的频度和规模,砍伐面积增加,并且影响雨林的恢复;二是为增长的人口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积极进行采矿、修路、建工厂,城镇建设导致大面积的雨林被毁。(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巴西政府的这种做法对雨林的毁灭而言,如同雪上加霜,愈演愈烈,陷于恶性循环之中。政府为了偿还巨额外债,必然加快雨林的砍伐,为加快开发必然欠下更多的外债,使背上的经济和财政包袱越来越重。而发达国家之所以能投巨资参与亚马孙雨林的开发,纯粹是从本国利益考虑。一方面他们对硬木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于是他们提供巨额投资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4)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这些牧场规模大,土地被废弃后,便很难再恢复森林植被,其灾难性的后果不是原始的迁移农业所能比拟的。思维拓展亚马孙流域雨林能够保存的原因分析①从历史因素看,南美洲的亚马孙流域开发较晚。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亚马孙地区周围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二是受殖民经济的影响,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集中在狭窄的大西洋沿岸地带。②从自然因素看,亚马孙地区则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③从社会经济因素看,生活在浓密雨林中的印第安人,一方面因为他们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生,另一方面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实行人口均衡发展政策,向亚马孙地区移民,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上新建的巴西利亚,促进了对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核心点四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保护的理由①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②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2.保护面临的难题现在雨林保护的最大难题是全球利益、长远利益与地区利益、短期利益的协调,即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3.保护的有利条件①当地政府和人民已认识到低经济效益与高环境代价的开发是不可取的;②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以后,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4.保护雨林的措施从所采取的措施看,始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力求取得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协调。保护的措施具体为: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⑤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⑥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思维拓展毁林与全球气候变暖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9℃。引起气候变暖的原因,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根据自1958年以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监测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其主要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2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科学网2006年9月5日报道:近一个月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发生了多处森林火灾。绿色和平派往苏门答腊岛和廖内群岛的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蔓延的森林大火和低垂的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绿色和平呼吁印度尼西亚政府停止在脆弱森林环境中的一切土地开荒,终止恶性循环。绿色和平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榈油种植园是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祸因,同时也是造成火势急剧恶化的根本症结。“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绿色和平原森林保护项目的Hapsoro先生解释:“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对于这种湿地的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年复一年的环境恶化也就无法避免。”“印度尼西亚政府必须对该地区的土地开荒和森林砍伐重新作慎重的考虑,这样才能够将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最小化。”(1)印尼是热带雨林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属世界三大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之一的________地区的一部分,另外两个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1)东南亚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4)试分析印尼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并对破坏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2)“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的________特点,这种特征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2)脆弱性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一旦被毁,地表植被很难恢复(3)“……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3)①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②给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③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4)破坏原因:①印尼农民和种植园主大多采取放火烧林的方式开垦土地;②大规模的农场牧场开发,如纸浆林、棕榈油种植园的开发;③商业性木材采伐。保护措施: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方网2009年7月25日消息:在世界各国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免遭破坏的今天,一向被视为仍保留着原始森林风貌的巴西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正遭受着严重破坏。亚马孙雨林绵延数千英里,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总面积的85%在巴西境内,其面积比西欧还大。亚马孙雨林是地球半数动植物的家园。材料二据英国《卫报》2009年3月12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通过研究证实,即便是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但由此引起的哪怕微小幅度的气温上升也会给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毁灭性灾难。(1)简述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2)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人们滥伐森林可能造成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4)气温上升为什么会给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毁灭性灾难?(1)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2)过度的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伐木、采矿、公路建设等。(3)生物多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丧失,森林的减少将使亚马孙流域气温升高、降雨减少、沙漠化进程加剧、土地干涸以至不适于耕作。(4)因为气温上升将导致森林蒸发活动加快,从而导致树木水量不足。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种情况最终会导致大量树木死亡。18.读“朗多尼亚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森林砍伐人口增长(1)从两幅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与森林砍伐呈____________关系。根据二者的关系可推断出森林砍伐的直接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造成的,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1)正相关过度的迁移农业采伐、修路、城镇建设(2)人口迁移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东北部人口密集;东北部是全国最为干旱和贫困的地区;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2010·安徽师大附中模拟)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