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熟悉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信息特征的描述和信息的应用。教学任务①信息及其特点
②信息的基本特征
③思考与练习教学重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把握了解信息含义和特征。教学方法讲解、阅读、搜集整理、观看录像、探究、讨论等讲授课时:总第2课教学引入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技术,谁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任务一:信息及其特点
案例呈现:北京申奥成功,P2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传播信息的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
1、什么是信息?P3
阅读几个专家的定义,自己思考并到图书馆或网上找答案。
2、三个典型例子(阅读并填报)P4
1)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2)看云识天气;3)利用网络传新闻;
3、信息的传播过程
P4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息源)
(信息传递)
(信息归宿)
从信息发出方看信息--
从信息接收方看信息--任务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通过5个案例探讨信息的特征?P5
1)用电视看奥运节目;
--信息的传递;
2)分享销售的经验与技巧;
--信息的共享;
3)啤酒与尿布(经济);
--信息是可处理的,可运用的;
4)象棋比赛(生活);
--信息的时效性;
5)赤壁之战(战争);
--信息的真伪;
2、信息的特征
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3、信息特征的探究思考参考题:P6
提问方式进行;
4、观看录像片段,对信息及其特征增强感性认识;
练习与思考
1、信息的实例
2、举一些身边的、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感受信息技术应用及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教学任务: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3、信息技术的应用4、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及影响,2、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教学方法:讲解、阅读、搜集整理、观看录像、探究、讨论等教学引入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信息文化成了大众参与和关注的社会要素,信息素养成了衡量每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部分。任务一:什么是信息技术?
案例呈现:刘丽和她舅舅家里上网方式的变化。
感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想一想自己家里上网方式及个人通讯、网上交流方式,加以体会。P7
1、信息技术的三种定义
P8
阅读三种不同的叙述,自己思考并到图书馆或网上找答案。P7中的“交流”
2、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
1)计算机技术;诞生、发展及应用,
2)通讯技术;传统通信方式,现代通讯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联系与结合,因特网越来越普及。
3)微电子技术;P9,什么是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通讯等技术领域的联系。芯片、元器件等。
4)传感技术;是信息的采集(摄取)装置,传感器的作用与应用领域。报警装置、机器人、航天、家电等方面的应用举例。任务二:信息技术的发展
1、发展史(5次),播放录像片段,P9的表1-2中填写“发展历程”
2、发展趋势P10
多元化(多学科技术的组合)
网络化(各种通讯网络)
多媒体化(多媒体计算机、超文本技术、超媒体技术)
智能化(人工智能,机器模拟)
虚拟化(计算机仿真)任务三:信息技术的应用
1、阅读P11的案例,
2、同座同学交流;P12表1-3“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3、观看录像片段,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任务四:信息技术的影响
1、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带来哪些影响?
2、积极的影响:阅读并叙述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3)对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消极的影响:阅读并叙述
1)信息泛滥;2)信息污染;3)信息犯罪;4)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4、信息社会我该怎么做?
1)培养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学习、使用信息技术,提高能力;
3)养成良好的使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做一个信息社会的好公民。练习与思考
1、完成P9的表1-2和P12的表1-3填写;
2、上网了解信息技术五次发展发生在什么年代?
3、列举几个信息技术带来消极影响的例子,分析原因,说明如何避免危害?
4、课外练习:完成P16的填空。
参考网站:
“科技之光”--电脑时代--电脑史话。第二章信息的获取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教学任务:1、确定信息需求?
2、确定信息来源
3、采集信息
4、保存信息教学重点: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分析归纳、实践操作、欣赏作品、探究讨论等教学过程:引入:学校开展一个主题为“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的爱护动物活动,为完成该活动,同学们就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如何进行资料的搜集呢?
现在请同学们通过观察某个小组完成的以禾花雀为专辑的“”电子作品,分析里面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从那里可以获得这些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观摩电子作品“爱鸟仔”,并进行讨论和交流,说说里面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讲授新课:1、确定信息需求
教师利用前面所提到的“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活动为例,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中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
1)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
3)列出需求清单;参见P19表2-1。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阅读教材了解信息需求的过程,并根据案例或重新设置主题,列出信息需求清单。2、确定信息来源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了解信息的几种来源。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列出的信息需求清单说明主要可以从什么来源获取信息。3、采集信息
1)根据信息的不同来源,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指导学生阅读P20的表2-2“采集信息的方法”,了解采集信息的一些方法。
2)采集信息的工具。在信息社会中采集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应善于借助工具来采集,同时注意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表2-3列出了一些工具,学生可从表中进行了解。学生活动:
1、阅读表2-2,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采集信息的方法。
2、学生进行交流,谈谈从图书馆获取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3、谈谈自己在采集信息方面的经验。
4、学生交流对信息采集工具的认识和了解。4、保存信息
1)获取信息后要学会保存信息并对进行信息整理,教师指导学生将信息整理和分类的方法的方法,填写“信息采集卡”(见P21表2-4)。
2)将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大,而信息在计算机中主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不同类型信息存储的格式是不同的。
信息在计算机中保存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学生活动:1、学生学会整理信息,并分类保存,学会制作“信息采集卡”。
2、学生采用两种以上的工具采集不同类型的信息并窘他们保存在计算机中。本课小节:本节课主要介绍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才能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练习:
1、完成P21的实践,直接填写在表2-4的信息采集中。
2、在自己的个人文件夹中建立一个“练习”文件夹,再新建一个WORD文件,命名为“禾花雀.doc”,从网上搜集一段“禾花雀”特征的文字和图片,插入到WORD文件中。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教学目标:1、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2、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任务:1、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2、使用搜索引擎
3、合法下载网络中的文件
教学重点:1、掌握搜索引擎的查找方法,2、根据不同的下载要求,选择不同的策略。教学方法:讲解、任务驱动、探究、讨论等教学过程:引入:获取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当前,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上的信息量也飞速增长,从大处着眼网上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本课中我们将学习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技巧。
以电视益智节目“开心词典”为例,你的朋友在现场碰到一个难题向你求助,你能够利用网络帮他把找到答案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从网络上很快地获取他所需的信息。讲授新课:1、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同座)借助网络展开查询,找到“目前世界上濒危野生动物--华南虎的数量是多少”,注意方法的优选和信息的筛选。
教师分析学生查找信息的各种方法后总结出网络信息检索的各种方法并知道学生阅读表2-7。学生活动:1、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从网络上查找相应的信息看那一组查得最快,得到的信息最准确,并进行交流。
2、学生阅读表2-7,进一步了解从网上获取信息的各种方法。2、使用搜索引擎
在表2-8和表2-9中列出了搜索引擎的分类和常用的搜索引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掌握利用教材中所介绍的搜索引擎的两种分类--目录索引和全文搜索查找“世界濒危衍生动物华南虎的数量”。(目前大约数量为70多只)。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阅读表2-8和并从2-9,得到搜索引擎的分类和常用的搜索引擎,并通过实例了解用不同的分类法如何查找“世界上濒危野生动物--华南虎的数量”的信息。3、用好关键词
老师提出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按照P27中的任务(选择其一),找出相关资料。
教材中给出了使用搜索引擎的几种技巧和实例,学生可以参考教材后分组进行搜索以完成任务。
1)确定关键词;
2)使用多个关键词,更精确、具体;
3)关键词之间用好逻辑关系:+
-
&
^等。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活动,阅读表2-10后,根据教材提示进行搜索,查找到符合要求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分析以哪种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4、从网上下载文件
因特网上有大量的以文件的形式存储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下载的方式获取享用它们,但要注意合法使用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
教师以下载某个歌手的MP3为例,说明常见下载文件的类型(表2-11),下载文件的途径(表2-12)和常用的下载工具(表2-13)。
演示:1)用ftp登陆:;
2)在网页上直接右击--另存为;
3)使用网际快车FlashGet下载;
4)用Ftp工具登陆下载:GuteFTP;
5)流媒体下载:影音传送带软件;
学生活动:1、进入百度,下载MP3。
2、下载某个歌星的一首MP3,注意文件类型以及文件大小(尽可能小文件)。
3、安装网际快车软件:FlashGet,再用它下载一首MP3,看看速度是否快些?本课小节:总结使用各种方法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检索和网上信息下载的方法。练习:
1)利用搜索引擎查询“国歌”,并下载下来;
2)阅读课文及“拓展”内容;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目标:1、学会鉴别、评价、识别信息,2、掌握判断信息价值的基本方法,3、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教学任务: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教学重点:1、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2、对信息的洞察能力和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教学方法:案例学习、问题驱动、探究、讨论等教学过程:问题引入: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物资和精神财富,但是各类信息纷繁,鱼目混杂,真伪难辨,如何对获取的信息价值进行进行评价呢?本节课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学生活动:在老师的知道下阅读教材中的例子“来自国外的免费陷阱”,进行思考,从该例子中能够说明什么问题讲授新课: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按照教材中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然后提问小结,利用几种方法从信息的来源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材的案例分组进行讨论,了解如何从信息的来源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教师根据教材设置的任务指导学生阅读案例“天气预报”,然后根据教材中所提问题完成任务。并得出如何从信息的价值取向对信息进行判断。学生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仔细阅读案例,并根据教材中所提问题进行讨论,了解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价值各不相同的道理。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教师总结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还可以从信息的时效性方面进行,并给出判断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的方法。学生活动: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掌握如何判断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并了解可以从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信息包括哪种情感成份以及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等方面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本课小节:本节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分析得出,可以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信息的时效性对信息价值进行判断,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使得信息能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资和精神财富。练习:教师布置课本的课后练习,指导学生从收到的电子邮件判断其价值及分析垃圾邮件的危害。学生完成P34练习,以WORD形式保存在自己的个人文件夹中,然后做P38的填空。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目标:通过综合活动,学会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和技巧,以及如何鉴别信息和评价信息,并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任务:1、活动目的
2、活动任务
3、活动过程4、活动结果、5、活动评价
教学重点:1、活动的开展过程,2、对活动结果的评价。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上网收集信息、展示评价等活动目的:
对本章的学习目标进行综合,要求学生
1)能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选择信息来源,并获得信息;
2)能综合运用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
3)能正确评价所获取的信息;
4)能遵守法规,合法地获取网络信息。活动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假定准备明年暑假外出旅游,讨论确定旅行需求、旅行目的、时间、费用等,并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计划包括:整条线路的时间、地点、住宿、费用等,计划设计的理由、旅游达到的效果。
结果设计成Word或PowerPoint作品供展示。
Word版样例
活动过程:1)以同座2人为一组,确定组长和组员,填表2-15。
2)交流:根据需求讨论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
3)收集资料:如何收集,存放在哪里,组员分工合作。
4)整合信息:小组讨论筛选、评价、整合出一个计划,并确定展示形式。
5)设计的“旅行计划”保存在个人文件夹中,其中包含小组成员姓名。活动结果:1)向全班展示旅行计划;
2)总结活动中获取信息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活动评价:1)根据P36表2-16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2)老师根据展示的旅行计划进行评价。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打开文档;
2、掌握选定文本的几种方法;
3、掌握剪切和复制的两种方法;
4、掌握“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
5、学会删除字符;
6、掌握查找和替换的方法;
7、掌握几个常用快捷键的使用:shiftF2Ctrl+C、Ctrl+X、Ctrl+V、Del等键。二、能力目标
1、掌握文档的基本编辑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文档的打开;
2、文本的删除;
3、文本的选定、复制与移动;
4、查找与替换的应用。
教学难点:
1、文本的选定、复制与移动;
2、查找与替换的应用;
3、用“剪贴板”和不用“剪贴板”实现复制与移动的区别。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讲练结合法3、自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引言:用课件呈现一篇我修改过的论文。教师提问:这篇文稿怎么样?学生回答:教师:在计算机上修改文稿就不同了,在WORD中修改文稿效率高,修改后的文稿不会影响版面的效果,毫无修改过的痕迹,从而保持了文档的完整与美观。教学环节一:教师活动:呈现任务任务1:利用文件菜单打开D盘上的文件夹“文字名篇选”中的WORD文件“荷塘月色.DOC”。任务2:利用“常用”工具栏的图标“打开”按钮打开一篇扩展名为*.txt的文件。学生活动: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教师进行纠错、小结:
1、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讲评。
2、总结打开文档的方法:(教师边操作边讲解,用课件总结方法)第一种方法:a、选择命令菜单“文件”中的“打开”;b、设置“打开”对话框中的“查找范围”;c、设置“文件类型”;d、在文档列表中找到要打开的文件,单击它,后再单击“打开”按钮第二种方法:a、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图标“打开”按钮b、设置“打开”对话框中的“查找范围”;c、设置“文件类型”;d、在文档列表中找到要打开的文件,单击它,后再单击“打开”按钮
教学环节二:教师活动:呈现任务任务3:学生活动: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学生示范:选定文本(用鼠标左键的方法)。教师进行纠错、小结:(教师边操作边讲解,用课件总结方法)(1)、在正文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所扫过部分的文字即成为被选定的文字;
(2)、将鼠标移至页左边的空白处(亦称文本选择区)上单击左键,可选中一行;(学生观察鼠标左键的变化)
(3)、将鼠标移至页左空白处,按住左键上下移动,所经过的行即成为被选定的内容。(4)、将鼠标移至段落左边空白处,双击左键,则该段落被选定。
(5)、将鼠标移至页左空白处,按住Ctrl键单击左键,则选定整个文档。
(6)、按住Alt,同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这样可以选定鼠标扫过的矩形区域。撤消选定的方法:用鼠标左键单击文档中的任意位置,或按一下移动光标的键,所作的选定即被撤消。教师:选定文本单独使用是没有意义的,选中的目的就是为了对选中的文本进行操作,在编辑文本时,我们一定要遵循“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
教学环节三:教师活动:呈现任务任务4:移动练习学生示范:(提高层)教师小结:(用课件显示移动的操作方法)
(1分钟)方法一:(用键盘操作)
A、选定要移动的文本。
B、按下F2键,(学生观察状态栏上的显示内容:出现“移至何处?”)。
C、移动插入点(学生观察插入点的形状)到目标处。
D、按下Enter键。
方法二:(用鼠标操作)
A、选取要移动的文本。
B、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Ctrl+X)。
C、将光标定位在目标位置上。
D、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Ctrl+V)。
教师活动:呈现任务:
任务5:复制。教师示范:复制文本(用键盘操作)。
学生活动: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5。
教师提问:还有没有复制文本的其它的方法?
学生示范:(用鼠标操作)(提高层)
A、选取要复制的文本。
B、将指针指向所选取的文本,这时,指针变为指向左上方的空心箭头。
C、按下鼠标左键,随之出现一个小的虚线框和虚线光标。
D、按住Ctrl键不放,同时拖动鼠标将虚线光标移至目标位置,放开鼠标及Ctrl键。
教师纠错、小结:方法一:(用键盘操作)
A、选取要复制的文本。
B、按住Shift+F2键(学生观察状态栏显示:“复制到何处?”)。
C、移动插入点到目标处。
D、按下Enter键。
方法二:(用鼠标操作)
A、选取要复制的文本。
B、将指针指向所选取的文本,这时,指针变为指向左上方的空心箭头。
C、按下鼠标左键,随之出现一个小的虚线框和虚线光标。
D、按住Ctrl键不放,同时拖动鼠标将虚线光标移至目标位置,放开鼠标及Ctrl键。
教师讲解:“剪贴板”是Windows下的重要工具,那么我们现在练习一下用“剪贴板”来实现:移动和复制。
教师活动:呈现任务任务6:剪贴板实现移动和复制的练习学生活动:通过看书、小组讨论用“剪贴板”操作完成任务6。
教师小结:(复制与移动的区别)
(1)、本质区别:用课件演示复制和移动的区别
(2)、操作的区别:体现在快捷键的使用上
(3)用“剪贴板”和不用“剪贴板”操作的区别。
(用课件演示)教师活动:呈现任务:
任务7:删除练习教师示范:删除文本(用命令菜单和Del键的操作)
学生活动: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7。
教师小结:教学环节四:
教师:呈现任务任务8:将文档中的“Windows98”全部改为“Windows2000”。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完成任务
教师提醒:
教学环节五:课堂综合练习。
信息反馈与评讲: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
教学环节六:课堂小结
1、文档的打开。
2、选定有哪几种方法,每一种方法所选定的文本范围。
3、文本的复制与移动的操作方法,复制与移动的区别。
4、查找与替换的操作方法。
5、如下几个快捷键的作用:Ctrl+C、Ctrl+X、Ctrl+V。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熟悉正确操作以及有关操作的理论表达。通过检测和总结分析,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掌握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注意日后的课堂学习。
布置作业:1、上机练习。
2、思考题:“编辑”菜单中有一个“撤消”命令,常用工具栏上也有个按钮,在文本的编辑中也经常用到,它们的功能相同,那么我们什么情况下使用呢?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2)教学目标:1、了解文本类型和加工表达的软件,2、熟练地使用Word对基本日常文本信息加工处理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学任务:1、问题引导--文本信息加工的过程;
2、常用本文的类型及加工软件;
3、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和表达。教学重点: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和表达。教学方法:案例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交流教学过程:问题导引:以案例开场,说明:用计算机对文本信息加工处理,是为了将信息更好地传递、展现给读者。加工信息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信息。在加工文本信息前要了解“文本信息加工的流程”P图3-1
学生活动:阅读案例,体会对文本信息加工处理的目的,理解加工处理的过程(流程)。讲授新课:1、常见文本类型
指导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文本信息,以及常用的文本加工软件。
指导学生交流和完成P41的任务;
说明:不同的文本加工方式、所用工具也可不同,一般分为: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和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学生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P40的交流、P41的任务,体会“对不同的文本信息要用相应的加工方法”,并对常用的两类加工方法有所了解。2、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通过观摩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常用的各种文本以及其特点。
指导学生根据P42的评价要素对各种文本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学生活动:在老师指导下观赏教学案例中的排版,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哪些好?哪些不够好?并说出理由。3、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要点
教师简要介绍演示信息用Word对日常文本进行加工的几个要点:
1)设置版面规格;2)确定文本主体样式;
3)对强调(标题、重点等)的文本进行设置(大小、颜色等)。
4)插入图片、背景色等修饰;
5)设置分页等;
6)输出设置;学生活动:在使用Word对文本排版时学会灵活运用“加工6要点”,按P43中的实践,观摩排版方法,并加以体会。本课小节:本节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分析得出,可以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信息的时效性对信息价值进行判断,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使得信息能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资和精神财富。练习:教师布置练习P43的“实践”。学生完成P43的“实践”,打开桌面中的文件“练习-我敬佩的人.doc”以WORD形式保存在自己的个人文件夹“练习”中,文件名保持不变。课外练习P72填空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3)教学目标:1、了解报刊一般制作过程,2、经历并学会简单的电子报刊制作,3、能够对电子报刊作品做出评价。教学任务:1、案例引导--赏析电子板报作品;
2、电子报刊制作过程;
3、电子报刊的评价标准。教学重点:设计和制作电子报刊的方法。教学方法:案例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交流教学过程:问题导引:以案例观摩引出“电子报刊制作的一般流程”P图3-4,对作品案例进行交流分析。学生活动:观赏、分析电子板报“中学生之旅”,交流讨论主题、风格、特点等。讲授新课:1、确定主题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开阔视野,树立关心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以“中学生之旅”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活动:在观赏“中学生之旅”中悟出其主题有哪些?2、收集与选择素材
结合作品“中学生之旅”说明:围绕主题收集、筛选、选择素材信息:文本、图片等。学生活动:发现并列举在“中学生之旅”中收集了哪些素材?3、设计版面
通过观摩“中学生之旅”的版面,提示学生归纳出版面设计的特色:
*整体版面布局;*文字、图片、色彩的搭配;
*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先绘制版面设计(布局)的草图,再进行具体设计。
1)版面设计要点:确定版面尺寸、确定主次版面、确定版面形式和风格、确定版面结构。
2)报刊的版面结构
报头、报眉、标题、正文、图片、装饰图案等。学生活动:通过对“中学生之旅”的版面观摩,认真观察其在表现主题上有何效果?并说一说。4、制作作品
结合实例,说明制作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1)艺术字的使用;2)文本框的使用;3)图形对象的组合;4)精确定位图片(设置环绕,“Ctrl+箭头”精确移动)
学生活动:体验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等过程,学会操作方法。5、评价修改
简要说明报刊作品评价标准,经自我评价、相互交流、找出问题、反复修改、逐步完善。学生活动:阅读P47表3-3的评价表,理解熟悉评价标准中的4个方面内容。本课小节:本节通过案例“中学生之旅”的赏析,让学生体会电子报刊制作的一般过程,领悟设计和制作的方法,并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加以掌握。练习:教师布置练习P48的“练习1”。课后阅读P48的“拓展”。学生完成P48的“练习1”,打开“练习”-“公共文件夹”中的局部排版,选择一个自己有兴趣的内容,重新排版,再保存在自己的个人文件夹“练习”中,文件名保持不变。课外练习P72填空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1)教学目标:1、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2、掌握使用Excel建立和处理表格信息的方法教学任务:1、案例引导--明确任务需求;2、使用Excel建立表格、计算分析数据教学重点:学会Excel的基本操作及计算方法。教学方法:案例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交流讲授课时:2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问题导引:以“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案例引出“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处理各种表格,从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如何才能得到这些信息?”学生活动:结合案例交流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你觉得该如何做?知识讲授:通过案例归纳出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明确任务->建立表格->统计分析数据->形成报告(呈现数据)。1、在确定任务后,先进行需求分析,即要“做什么”?其次要完成此任务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软件来处理(例如Excel)?学生活动: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2、根据任务的特点,由相关联的数据信息完成建立表格。简要介绍:表格的行、列、单元格及相关操作,通过合并单元格加上表格标题;如何增加一个表格(注意不是新建一个文件)。学生活动:学生参与教学互动过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表格数据计算和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结合实例,讲解并指导学生学习在表格中“利用数据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及操作步骤:1)求和2)求平均3)公式计算4)填充柄的拖动方法5)单元格内容的复制粘贴。注意:计算时单元格的表示,区域的表示。学生活动:学生参与教学互动过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本课小节:本节通过案例“文明班评优”的分析处理,让学生体会表格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完成在Excel中建立表格和对表格数据进行常用的计算分析的学习任务。学生活动: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及建立表格和统计数据的方法。练习:1、打开电子表格文件“高一评优表.xls”,完成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中的“总分”和“平均分”的计算。2、按P52图3-15的要求,新建一个“总分”表格,将前三个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复制过来,并完成“合计”计算。3、保存Excel文件到自己的个人文件夹中,文件名不变。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2)教学目标:1、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2、掌握使用Excel建立和处理表格信息的方法教学重点:1、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2、利用分析结果形成结论教学难点:学会在Excel中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教学方法:案例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交流教学过程:问题导引:以“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案例引出“表格的图表呈现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图表的特点。
学生活动:结合案例交流讨论:为何要用图表来表现表格数据,有何作用?知识讲授:通过案例归纳出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的过程:
选中数据区域->单击图表向导->选择图标类型->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并得到一个统计图表。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老师操作分析过程、熟悉步骤。1、用柱形表反映各半班之间的各项指标情况。
通过演示,说明柱形图表适合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P53图3-18)
要得出各班自身各项指标的比较情况,可以通过对图标数据的转置操作完成。(P53图3-19)学生活动: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思考这里为什么要用柱形图?图3-18和图3-19又何不同?2、用折线图可以反映各班各周总成绩的比较。
通过演示,说明折线图表适合表现表格数据变化趋势(图3-20),从中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能够说出折线图与变化趋势的关系,并能举出1-2个例子说明。3、图标类型的灵活运用。
不同的任务需求,设计的图标会不同,不同的图标表达的信息也不同。引导学生认识饼形图表及其用途。
饼形图适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学生活动:学生参与教学互动过程,能够说出饼形图的用途,并能举出1-2个应用饼形图的例子。4、形成报告。
通过案例说明如何根据数据表格的图表形成一个有数据、有图表、有文字说明的分析报告。(P55图3-21)学生活动:学生能从P55的案例中体会:如何通过数据表格及图标的分析得出结论,并写出报告的过程。本课小节:本节通过案例“文明班评优”的图表呈现分析,让学生体会如何将表格信息转化为图表形式,完成在Excel中建立各种常用图表,并形成分析报告的学习任务。学生活动:掌握在Excel中根据需要将数据转化为图表,并形成分析报告的方法。练习:1、打开电子表格文件“高一评优表.xls”,完成将第一周表格转换为柱形图表(P53图3-18),再转换为图3-19中的柱形图表;将总分表以折线图表的方式呈现(图3-20)。
2、完成P56练习第(1)题。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1)教学目标:1、了解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过程;2、熟悉PowerPoint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教学任务:1、多媒体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
2、如何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重点通过简单案例熟悉多媒体制作工具PowerPonit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案例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交流讲授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问题导引以“革命先驱--孙中山”案例引出“为什么要用多媒体作品来表现信息?”
“如何制作多媒体作品?”学生活动:阅读P56-P57,结合案例交流讨论:多媒体作品呈现信息和单一媒体呈现有何好处?了解并能说出多媒体作品制作的过程。知识讲授:通过案例归纳出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收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老师操作分析过程、熟悉步骤。1、作品的需求分析
结合案例“革命先驱--孙中山”学会对作品的需求进行分析:1)对象与目标;2)内容与形式;3)条件与限制;4)、注意在制作过程中,技术的应用要坚持“适用”原则。即“技术的运用”服从于“任务需求”。学生活动: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读懂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需求分析,能理解对技术的“适用”原则。2、作品的规划与设计
通过观摩光盘上的多媒体作品案例,让学生了解各个作品是如何围绕主题选取内容及表现形式的。
1)整体规划:内容选取、结构组织、表现形式、交互性;
2)内容设计:理清设计意图、选定主要内容、确定表现形式;
3)结构设计:画出结构图。
4)版面设计:形成一个统一的风格(版面模板)。
5)工作计划:根据个人特长分工合作。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能够说出折线图与变化趋势的关系,并能举出1-2个例子说明。3、PowerPoint中的图文排版
1)如何在PPT中插入文字和图片、剪贴画,如何合成图像;
2)如何插入艺术字、图形;学生活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熟悉PPT的一些基本操作过程,顺利地完成PPT中图、文的插入和合成。本课小节:本节通过多媒体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的观摩和赏析,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设计过程,并学习PPT的一些基本操作,掌握并完成文字、图片、图形等插入、合成等学习任务。练习:1、完成P62中的任务,用PowerPoint完成“革命先驱--孙中山”封面。
2、模仿P63设计一个PowerPoint页面,素材在“练习”--“公共文件夹”--“革命先驱--孙中山”。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2)教学目标:1、熟悉音频和视频等加工处理方法;
2、体验并掌握用PowerPoint集成多媒体信息的过程;教学任务:1、用超级解霸3000加工处理音频和视频;
2、在PowerPoint中集成多媒体信息教学重点:音频和视频的处理方法。教学方法:案例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交流教学引入:音频和视频是常用的多媒体素材,他们有哪些格式?如何播放它们?如何剪辑处理?哪些可以在PowerPoint中使用?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演示播放各种音频视频学生活动:通过观看音频视频,对它们有感性认识。教学过程:1、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了解音频和视频以及他们的文件格式、特点等;学会常用的播放软件的使用:MediaPlayer、realPlayer、超级解霸等。
学生活动:学生学会了解、识别音频视频文件及类型,熟悉播放软件的使用过程。2、剪辑音频、转换音频格式
1)用超级音频解霸3000剪辑一段音乐;
2)将一段wav音频转换为Mp3音乐;学生活动:观看老师演示,了解并掌握剪辑音乐及转换格式的操作过程。3、截取视频画面、剪辑视频片段
1)用超级解霸3000截取一个视频画面;
2)用超级解霸3000剪辑一段视频片段;
3)用超级解霸3000转换视频格式;学生活动:观看老师演示,了解并掌握截取画面、剪辑片段及转换格式的操作过程。4、在PowerPoint中插入/链接多媒体素材。
1)在PowerPoint中使用多媒体的两种方法:插入法和链接法;
2)PowerPoint中的超级链接(注意链接路径);学生活动:学生能灵活地在PowerPoint中使用多媒体进行设计;熟练掌握超级链接。本课小节:本节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对音频视频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掌握音频和视频的加工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在PowerPoint中灵活使用。练习:1、尝试对音频和食品的播放,注意文件的格式;
2、完成音乐文件的剪辑和格式转换;
3、完成视频文件的画面截取和剪辑片段;
4、新建一个PowerPoint的“多媒体欣赏.ppt”,共4页:第一页--封面;第二页图片欣赏;第三页--动画欣赏;第四页--影片欣赏;首页中插入一段音乐;每页可通过超级链接相联;可以设置背景颜色或主题效果。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3)教学目标:1、熟悉多媒体作品的发布过程;
2、学会对多媒体作品进行评价;教学任务:1、在PPT中如何实现超级链接?2、将多媒体作品发布出去;3、如何评价多媒体作品?教学重点:作品的发布。教学方法:案例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交流教学引入:PPT格式作品中可以用超级链接实现幻灯片之间的导航,以及与媒体文件、网站等链接。
由于PPT文件大,需要在PowerPoint环境播放,要想成为能够独立播放的作品,可以将其打包或转换为web网页格式,发布出去即可。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对作品发布有感性认识。教学过程:1、在PPT中实现超级链接
以“多媒体欣赏”为例,建立导航文字,说明如何实现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如何实现与媒体文件或网站的超级链接。说明链接方式与网页中方式相似。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了解链接过程,掌握实现方法。
2、将PPT文件打包
准备工作:建立一个“多媒体欣赏”文件夹,将相关文件和素材资料全部移入该文件夹。
1)打开“多媒体欣赏.ppt”,选择菜单“文件”->“打包”,按提示要求进行,最后在指定地点生成一个exe文件和ppz文件。
2)如何运行“包”文件,双击exe格式的“包”文件,即可解包并运行。
学生活动:观看老师演示,了解并掌握“打包”和“解包”过程。3、将PPT发布成Web网页格式
1)打开“多媒体欣赏.ppt”;
2)选择菜单“文件”->“另存为”,选择Web类型,保存即可。
3)需要注意:一定要在完成PPT作品后再作转换,转换后PPT中的一些效果及特色将不存在。学生活动:通过讨论了解PPT格式和Web格式的区别,体会各自的特色,掌握转换操作的过程。
4、如何评价多媒体作品
阅读、学习P70中的评价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评价标准,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活动:学生熟悉了解多媒体作品评价标准,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本课小节:本节通过案例“多媒体欣赏”,介绍超级链接的使用方法、如何打包PPT文件、如何将PPT文件发布成Web网页格式,并指导学生运用评价标准对多媒体作品进行评价。练习:1、在自己的练习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多媒体欣赏”文件夹,按要求完成"多媒体欣赏.pp"作品,并保存到“多媒体欣赏”文件夹中。
2、将"多媒体欣赏.ppt"分别以“打包”形式及“web”格式发布到自己的“多媒体欣赏”文件夹中”。
3、阅读P70多媒体作品评价表,学会对多媒体作品进行评价。
4、完成P72“学习评价”填空。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1、体验程序运行过程及作用;
2、熟悉简单的VB程序设计;教学任务1、用程序对文本文件加密和解密
2、如何用VB设计简单程序
3、了解加密和解密程序代码教学重点了解程序及代码。教学方法案例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交流教学引入:通过对案例"文本文件加密"引出程序及编写程序这个主题。
联系学生学过的Word中加密、Winzip中加密等引入加密问题,由软件加密引入程序加密。设计意图:通过加密案例及演示,使学生对程序及其作用有感性认识。教学过程:1、按照P74通过运行程序,对文本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
教师演示加密和解密程序过程,然后让学生尝试运行加密和解密程序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尝试,让学生体验程序运行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作用。
2、观摩"程序"和"程序"
教师在VB系统中打开这两个源程序,对照P76和P77让学生观看程序代码。
设计意图:通过观摩,让学生看到程序内部代码情况,从而了解程序设计过程和内容。3、了解程序、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等概念及关系
1)什么是程序?
2)什么是程序设计语言?常用的有哪些?
3)什么是程序设计?程序与软件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明白这些概念,并有初步了解和认识。
4、简要熟悉了解VB的界面和使用方法
以一些简单的举例,让学生复习并熟悉VB的基本使用和运行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实际感受编程语言的使用和程序设计的过程。以方便学生了解程序代码及程序的作用。本课小节:本课通过案例“文本文件的加密和解密”,让学生对程序及程序的作用有了感性认识,并通过熟悉VB环境以及在VB中察看程序代码等,使学生了解和感受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增强了对程序和程序设计的认识和探究的兴趣。练习:1、完成P72的任务,对文本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
2、对照P76和P77在VB中观看“程序1”和“程序2”的代码。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1、通过剖析程序了解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任务:1、了解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一个简单的"口令"程序教学重点: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方法:案例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交流教学引入:用计算机程序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那么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如何通过设计和编写程序来解决问题呢?解决的过程一般有: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用程序解决问题一般有哪些步骤。教学过程:以“文本加密”案例为例介绍程序设计过程
1、分析问题
1)分析问题的需求及已知条件,判断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目标要求;
2)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一个精确的描述;
加密问题的描述:对文本文件的字符机内码进行变换,使之为其他字符,生成加密文件。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描述。2、设计算法
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加密问题的算法是:(P78)
1)把文本文件中的字符逐个读出;
2)将其机内码减10成为加密后的字符;
3)重新组合成新文件(加密文件)。
对照P76的程序及注解加以理解。设计意图:算法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在编写程序前一定要使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即算法)。3、编写程序
1)有了算法就可以用一种编程语言编写程序,以实现算法。
2)程序设计语言是编程时与计算机计算机的桥梁,常见的语言有VB、VC、Java、Pascal等;
3)构成程序的字符称为程序代码。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算法是通过使用编程语言设计程序来实现和完成的,我们学过的VB就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4、调试运行程序
程序编写好后,要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运行、调试和修改,确保没有错误,能够正常完成运行。设计意图:在VB的Form窗体的Load事件中,输入一个简单的程序,进行调适、运行,让学生体验运行和调适的过程。5、检测结果
即使程序运行不出错,也要对程序功能进行分析和检测,如果结果不合理,还要对程序进行修改和完善,直到程序的功能正确为止。设计意图:程序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只有达到预定的目的才是正确的程序,所以检测结果是必须和重要的。本课小节:本课通过剖析"加密程序"案例,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五个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练习:1、完成P81的探究任务。
2、完成P81的练习1。
3、完成P81的练习2。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目标:通过案例剖析使学生了解智能处理工具及其使用教学任务:1、补充P81练习2--VB中画圆;2、智能处理工具探究活动;3、实践活动--人与机器下棋教学重点:智能处理工具探究活动。教学方法:案例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交流补充内容(VB画圆):让学生跟着做P81练习2,在VB中窗口中添加一个按钮,按钮中的代码按P81图4-12输入,运行程序看看结果画的是一个椭圆,若a与b相等,则是一个正圆。设计意图:这个画圆程序用的实际上是一个椭圆(圆)的坐标方程:x=a*cos(t)+x0;
y=b*sin(t)+y0;
通过坐标作图让学生理解椭圆(圆)的图像;教学引入:案例介绍
英国一架网站的虚拟主播--安娜,实际上是一个人工智能信息处理的应用实例。
带领学生一起到这个网站浏览,目睹以下安娜并听听她的声音。设计意图:通过该案例,体验人工智能的神奇。教学过程:探究活动1
演示介绍手写笔(板)汉字输入过程,探讨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使用这种技术。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这种技术和其它输入法的不同及优点。探究活动2
介绍扫描仪及OCR(文字识别技术)软件,说明如何扫描置上的文字扫描、识别为可编辑的文字,并探讨其对纸张及置上的文字质量要求。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这种技术的适用场合及优缺点。探究活动3
访问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网站,并经过尝试,验证机器人的智能性。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机器人与人对话和交流的情景。实践活动
安装一个五子棋软件,简要介绍如何与电脑下五子棋,然后让学生与电脑下棋,看看谁能赢棋。设计意图:通过与电脑下棋,让学生体验具有智能的电脑是如何进行思考、分析和推理的。本课小节:本课由"虚拟主播"案例引出智能技术的应用,并通过3个探究活动和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和感悟智能技术,对智能技术有初步感性认识,为下一节进一步了解智能处理的方式和应用价值打好基础。练习:1、上网认识“安娜”。
2、访问自然语言处理网站,与机器人对话。
3、完成安装“五子棋”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试一试与电脑下棋。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学习目标
本章内容培养学生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体发布信息和表达思想
学习内容
1、信息的发布方式
2、发布信息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3、网上信息的发布方法
4、信息发布效果的评价
5、信息交流
学习重点
网上信息的发布方法
学习方法
教师讲解和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小组协作讨论,教师辅导
学习工具
多媒体网络电脑、知识讨论BBS
学习课时
1节课
学习过程设计一、信息的发布方式
看课本归纳总结有哪些方式,各有什么优点及缺点:
信息的发布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尤其是随着广播、电视和网络的出现,信息发布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从信息接受对象的感知方式进行划分,信息发布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所用媒体标准特点视觉报纸、杂志、书刊接收者可决定自己的速度,想停就停,不懂之处可重复看,其思索余地较大。可自由支配地点和时间听觉广播接收者既不能控制播音员的速度,也不能要求播音员重复播放,还必须在声音所及的范围内听视觉和听觉电视、电影、网络视觉冲击较强烈,听觉处于辅助地位,而视觉所见的是一瞬即逝的图像,往往感性认识多,理性认识则是一个有待上升的过程,接受者使用时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二、发布信息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看课本归纳总结有哪些规范:
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才能够使信息的有效性、时效和真实性得到保证。
⑴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别人的文章或资料,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⑵不得发布攻击、谩骂别人的言论。
⑶不得发布有黄、赌、毒方面的信息。
⑷不得向别人发送垃圾邮件、携带病毒的邮件,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好奇而给别人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⑸不得发布有损国家形象的信息,不得泄漏国家的机密。
三、网上信息的发布方法
1、内网发布方法:“复制/粘贴”到服务器共享的文件夹中;用ftp软件上传到服务器
2、外网发布方法:用ftp软件上传到服务器(如有权限,也可以是“复制/粘贴”
3、因特网上信息发布的常见方式(学习IIS配置).
四、信息发布效果的评价
1时间和地点对发布效果的影响
2不同媒体的发布速度不同
3信息的保存时间不同
五、信息交流
1、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的方式
课本92页表4-3
2、实践活动:课本93页任务,各小组自选开展活动
六、任务与实践
任务一、在学校局域网上发布自己的信息。
1、
利用共享文件夹发布,发布到教师机上的“信息共享”文件夹(必做)
2、
利用FTP站点发布,发布到服务器上(必做)
任务二、把自己的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去。
1、
在因特网上发布自己的网页。(必做)
2、
在电子论坛BBS上发布信息。(必做)
3、
利用电子邮件发布信息。
4、
建立自己的博客。
七、教师小结本节学习重点,并评价学生的学习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认识信息资源的管理学习目标初步了解在信息社会中管理信息的方法和特点。
学习内容
1、体验信息资源的管理
2、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
学习重点
了解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的方法
学习方法
小组协作体验信息资源的管理,教师组织学生全班讨论,教师讲解
学习工具
多媒体网络电脑、知识讨论BBS
学习课时
1节课
学习过程设计
一、体验信息资源的管理
(小组活动)
说明:完成课本101页任务,填写好表5-1,并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
网上信息的组织方式
1、主题树方式
指将所有获得的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逐层进行选择,层层遍历,直到找到所需信息资源(如搜索引擎的分类目录检索方式)。
2、数据库方式
指将所有获得的信息资源按照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词及其组配查询,就可以查找所需信息线索。这是当前网络上普遍使用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如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检索方式)。
3、文件方式
指以文件系统为单位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检索。该方法当信息结构较为复杂时,难以实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只能作为网络信息资源的补充形式。
4、超媒体方式
指超链接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组织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方式。
三、常见信息资源管理分析
四、知识拓展——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课本105页)使用数据库学习目标
通过对数据库的使用,体验数据库及其管理、应用系统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
1、使用数据库管理与手工管理信息的比较分析
2、体验数据库应用系统
3、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过程和优势
学习重点
体验数据库应用系统
学习方法
小组协作体验,教师组织学生全班讨论,教师讲解
学习工具
多媒体网络电脑、知识讨论BBS
学习课时
2节课
学习过程设计
一、使用数据库管理与手工管理信息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了解数据库的特点和优势
二、体验数据库应用系统(一)(小组活动)
任务一:校本课程管理系统。录入校本课程和选修学生情况的信息,根据条件查找并统计相关信息,了解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任务二: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录入学生的各种信息,根据条件查找并统计相关信息,了解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任务三: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在学校网上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查找并统计相关信息,了解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任务四:教学资源库系统。可以在顺德教育信息网资源中心上传、下载学习资料根据条件查找并统计相关信息,了解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要求:各小组任意选择一个任务,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填写表5-4。
问题:1、该系统在存储、管理和检索信息方面有哪些优势?
2、当你在使用该系统时,有没有遇到你的需求而系统无法帮你完成的情况?请列举。
3、其他问题:
总结:各小组展示体验结果
表5-4、表5-5、表5-6、表5-7
三、体验数据库应用系统(二)
以下任务各小组自选择一个完成:
任务一:使用和分析搜索引擎,了解搜索引擎在管理大量数据及其高效检索信息方面的优势。
要求:各小组选择主题和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填写表5-5。
问题:1、如何将自己的信息或网站添加入搜索引擎?
2、利用搜索引擎检索到的信息量如何?为什么?
3、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任务二:使用在线数据库检索信息,了解在线数据库管理信息及其检索信息的优势。
要求:各小组自选主题(如“海洋动物”、“粤菜”等)和要访问的在线数据库(如“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国家百科全书网”等),讨论填写表5-6、5-7。
总结:各小组展示体验结果
四、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1、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过程
组织和存储信息
维护和备份信息
信息的查询和统计
开发新的资源
2、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
能够存储大量数据,占用空间少
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维护简单、安全
检索统计准确、迅速、高效
数据应用共享性好
五、知识拓展
课本113页《数据库的应用》&SpecialID=0&page=1解析数据库学习目标
通过对数据库的使用和解析,了解数据库的组成要素和管理信息的方法;
通过拓展实践,使学生了解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学习内容
1、进一步认识数据库,了解数据库的特征
2、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方法
3、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
4、知识拓展——设计建立“我喜欢的音乐”数据库
学习重点
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学习方法
教师重点讲解和演示,小组协作体验,教师组织学生全班讨论
学习工具
多媒体网络电脑、知识讨论BBS
学习课时
2节课
学习过程设计
一、进一步认识数据库,了解数据库的特征
1、演示数据库“校本课程管理系统”,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简单结构
2、数据库概念:所谓数据库,就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它是一个按一定的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3、数据库的特征:1)整体的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3)管理维护方便、检索快捷
二、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方法
1、数据库的组成要素
记录字段表
2、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方法
课本117页
三、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
现实世界
信息世界
计算机世界
1、从具体事物到计算机数据的转换过程2、建立数据库的过程
1)收集相关信息:分析要处理事务的现象,归纳出其中的特点,并收集相关信息;
2)分析信息特征:根据需求,分析并抽取有用信息的特征;
3)确定特征之间关系:寻找特征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组织;
4)创建数据库的结构:选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创建数据表,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5)编辑数据库:将具体的数据录入库中,对数据记录进行编辑修改。四、知识拓展
——设计建立“我喜欢的音乐”数据库
1、确定小组的音乐主题:注意不要贪大求全,否则就会被埋没在各种信息的海洋里
2、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如:主题名称中国音乐(Chinesemusic)-中国歌曲组长闻静组员姓名主要负责的任务闻
静收集中国歌曲的相关资料,包括分类、表现形式、流行方式等吴旺杰收集少儿歌曲的代表曲目,包括词曲作者及其相关资料、演唱者等王庆华收集现代歌曲的代表曲目,包括词曲作者及写作背景、演唱者等李秋华收集通俗歌曲的代表曲目,包括词曲作者及其相关资料、演唱者等朱定邦收集传统歌曲的代表曲目,包括曲目作者及其相关资料、演奏曲等主要的活动内容、方法:
·通过图书馆资料查阅和上网搜索的方式收集各种相关信息;
·讨论、分析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的特征。3、分析并抽取出有用信息:编号分类代表曲目编号曲名作者主要
乐器表演
形式文本
说明图片音频视频动画链接1传统歌曲01二泉映月华彦钧二胡独奏…………
……02梁祝
03江河水
……
2少儿歌曲
……
……
4、寻找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
(1)歌曲的分类分类号类别01传统歌曲02少儿歌曲03现代歌曲
(2)演奏的乐器乐器号乐器名01古筝02二胡03琵琶…………(3)表演的形式表演号表演名01独奏02协奏03独唱…………
修改上表之后,可产生新的对应关系第六章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网络化使信息安全成为非常重要的大事。2.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措施及信息安全产品。3.了解计算机犯罪及其危害。4.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技术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事实,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形成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形成爱护计算机、自觉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2.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2.感悟生活中的知识无处不在,信息安全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3.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水平,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信息安全及维护措施。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课时安排: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观点: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身边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件。教学或活动过程:导入:阅读课文三个案例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以上案例,说说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问题。2、思考应从哪些方面进行维护。通过问题讨论引入信息安全问题。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1、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网络在政府、军事、经济、金融、医疗卫生、教育科研、交通通信、能源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犯罪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干扰经济建设,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阻碍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不仅涉及到加密、防黑客、反病毒等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了法律政策问题和管理问题。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包括的内容很广。课文通过列表的形式,列出了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列举了一些维护措施。问题:①学生可参照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佐证。2、信息安全产品的介绍。主要有:网络防病毒产品、防火墙产品、信息安全产品、网络入侵检测产品、网络安全产品等。这部分教师可展示一些产品的图片或实物进行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个感性的认识。计算机病毒及预防问题与方案:阅读计算机病毒案例、演示病毒发作现象,引导完毕,用放课件的形式归纳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学生活动:每5杀毒软件并不能让你高枕无忧,预防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杀毒软件做得再好,也只是针对已经出现的病毒,它们对新的病毒是无能为力的。而新的病毒总是层出不穷,并且在Internet高速发展的今天,病毒传播得也极为迅速。教师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计算机犯罪的主要行为;预防计算机犯罪的方法。小结: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网上道德规范标准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过程与方法】
1.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学会判断自己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2.通过一些案例的分析,能对侵犯自己信息安全的行为做出有效抵制和防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自身的道德规范修养。
2.培养自我防范意识和积极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
3.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安全法律意识的养成。
教学难点: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即如何辩证地看待网络犯罪。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发现教学法、讨论法、讲练结合
教学地点: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通过大量的网络搜索了解了什么是信息安全和计算机犯罪,整理了许多破坏信息安全的案例。实际上破坏信息安全的案例在我们身边就时有发生。前两天我收到一条短信,给大家念一下,(短信内容略)听了上边两条信息大家是怎么想的?刚才这条信息因为是采用了一种比较贯用的手段,所以大家一下就识破它了,但有一些比较隐蔽的恐怕就不那么好看透了。上节课,我们的课正上到一半的时候网突然上不去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又恢复正常。大家还记得这件事情吗?
生:记得。
师: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生:不知道。
师:那天部里一个年轻老师从邮件中接收到一个安装程序,发件人自称:在机器上安装该程序后可以使上网速度提高1倍,而且可以随时用该软件下载在网上浏览到的各类文件。这个老师架不住诱惑就在机器上安装了该程序,结果大家猜怎么着?原来这是一个黑客程序,不仅迅速地删改了那台PC机上的数据,而且开始对学校服务器进行猛烈的攻击,而这个老师自己却并没意识到。不过幸好网管老师及时发现把那台机器封掉了,否则我们的校园网恐怕要面临严重的威胁了。这件事情所幸没有造成什么损失,否则可就不仅仅是网络道德问题了,而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加以衡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二、提出任务,展开搜索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P136页。课本第六章第二节先是从网上道德规范的角度列出了网络活动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在P137页,找同学读一下。
生:(读)
师:由这四个问题,进而引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咱们同学能做到吗?(生答)
师:对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我国自1991年国务院颁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来,先后出台了多项相关的立法,课本P139页到P140页列举了其中部分内容。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快速学习一下。(生看课本)
师:尽管维护信息安全的法规不断出台,但仍然屡屡有人以身试法,网络犯罪是屡禁不止。我从大家上节课所搜索的案例中筛选了三个典型案例,已经发放到每个同学机的桌面上(如下图截取的网页所示)。(分析展开)①杨均和曹振筹建黄色网站案;②北京首例黑客刑事案;③网上高考试题贩子受审
。
这三个案例有一个共同点,他的发生都与我们学生群体有关。特别是前两个案例中涉案人员都是学生,如果撇开网络犯罪单就他们的知识水平来说,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我们中的佼佼者,但现在他们却沦为了阶下囚。站在一个高中学生的角度上你是如何来看待上述涉案者的呢?
请大家参看课本P137页所列举的网络信息活动中的四个问题,分析上述案例1、该案例属于哪一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实践个人调查报告
- 小学五年级想象作文500字左右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复习试题含答案
- 个人年终述职报告汇编15篇
- 长距离供热管道环境影响评估
- 2024年版劳动合同(高级管理人员)
- 2024年度城市公园设施维保与绿化养护服务合同3篇
- 2024中央空调系统安装与维护保养承包合同3篇
- 电子课程设计电扇
- 2024年度担保合同种类与信用保险业务解析3篇
- 煤矿运输班组长反“三违”培训课件
- 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方案(28篇)
- 渔业法与监管制度
- 编码规则(标准)
- 家政培训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 定制酒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 售后客服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 教师专业化发展经费保障制度
- 家长会课件:初二家长座谈会课件
- 健康照护师(初级)理论知识考核试题
- 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沪粤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