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1页
高三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2页
高三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3页
高三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4页
高三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时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最新考纲展示最新考纲课程标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含义: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世界格局是指: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世界格局的演变:每次都是由于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打破原有的国际关系的均势而出现的。

(1)19世纪:维也纳体系;欧洲大陆各大国一度“势力均衡”;

(2)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英争夺世界霸权;英国虽削弱,但保持海上优势和庞大的殖民地;美国经济实力增强,但实力仍在英国之下。

(3)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由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和苏联军事政治实力的增强而造成的。

注意: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1814年,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我们称之为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世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仍然停留在欧洲。欧洲这种独领风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维也纳体系【单元总览】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美苏“冷战”多极化趋势出现(六七十年代):美苏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日本、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力量上升两极格局瓦解(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多极化趋势加强(90年代以后):暂时“一超多强”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盟友到对手)2、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①欧日:普遍衰落;②美国: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③苏联:政治军事大国,被美视为最大障碍;3、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使美苏矛盾激化。(根本)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第25课)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于雅尔塔)雅尔塔体制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开了先河。昔日盟友,反目成仇?雅尔塔体系1.概念:3.实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美苏均势2.基础:4.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4、雅尔塔体系的评价:1)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了国际合作,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2)实质: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3)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冷战局面开始。西欧的衰落:法西斯被彻底摧毁,国土被盟军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海外贸易、黄金储备、工业生产严重下降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英:战争带来的是“胜利与悲剧”。大量的军事开支和战争破坏使之失去了以往的富有和在世界经济中的显赫地位。战后,英国国债高达237.4亿英镑。其国民财富减少了1/4,外贸削减2/3,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日益降低。2)英:1)德意:法:战争使法国经济损失达到1.4万多亿法郎,相当于战前3年的全部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等于1938年的20%,法郎价值是战前的1/6。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每人每天只配给200克面包,还要掺入20%—30%的玉米面。全国有60万失业大军在忍饥挨饿。3)法: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经济严重倒退、货币贬值、外汇储备枯竭西欧的衰落:军事战后美国力量强大武装部队300万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30艘航母1000多艘战舰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拥有原子弹控制操纵联合国经济工业产量占2/3出口贸易占1/3黄金储备占3/4政治原因:①自身经济基础雄厚,本土未受战争破坏②战争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2万门火炮。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9390万发炮弹战后初期年均生产3万辆坦克战后初期年均生产4万架飞机军队人数到1945年5月接近1140万,战后仍保留三四百万人。战后苏联军事实力

“冷战”一词是美国人的发明,它是指“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进行遏制苏联、遏制社会主义的政策。它既不能被称为战争,因为它争而不战;也不能被称为和平,因为它既不和也不平。于是,有人称之为“战争与和平的私生子”。

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等。什么是“冷战”?表面“冷”——没有硝烟炮火,枪林弹雨的直接行动实质“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激烈的对抗和较量二、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美苏“冷战”1、冷战(COLDWAR)的含义:2、冷战的原因:A、美国为什么要“战”?(遏制苏联)B、为什么用“冷”战的方式?(非战争手段)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②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视苏为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根本)①世界人民在战后的和平思潮、反战思想。②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两败俱伤)3、冷战的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政治上:①背景:英国请求美国承担对希腊、土耳其的援助美国的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②内容:“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或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③影响:是美国向全球扩张的宣言书;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实质:是以维护美国安全、反苏反共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全球扩张,称霸世界(冷战之门的开启)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咨文(节选)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

①背景:①二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困难②工人运动高涨,威胁西欧资产阶级的统治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6提出,1948年实施②目的: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问题: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吗?

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推行霸权政策实现称霸战略对美国:A、

经济: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秩序B、政治上:西欧各国受制于美国,随着实力增强必然要求摆脱控制A、经济上:西欧成为美国的海外市场(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B、政治上:控制了西欧;稳定了资本主义阵营;遏制了苏联的向西扩张。(均有利于美国实现其霸权政策)③影响:对西欧:对苏联:使苏联感到进一步加强对东欧地区控制的必要(美国曾以此计划为诱饵,吸引东欧各国加入以孤立和打击苏联)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都是要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杜鲁门主义是在政治上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A

对苏联和东欧形成了包围圈,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B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资本主义阵营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集团军事上遏制苏联A西欧国家对法西斯威胁的阴影和“恐苏症”B第一次柏林危机3、军事上:①背景:②建立:1949年4月,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③目的:④性质:⑤影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NATO)

美国冷战措施政治上杜鲁门主义1947是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冷战”的宣言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8影响:复兴西欧经济,美国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军事上建立北约1949《北大西洋公约》,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苏联的应战政治上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反击“冷战”政策,加强对东欧的控制经济上“经互会”1949影响:反击美国冷战政策,加强对东欧的控制军事上建立华约1955《华沙条约》,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知识链接“北约”集团15个国家的军队近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7个国家的军队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开始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国的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只是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拥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相当于在广岛使用的100万颗原子弹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两极对峙局面最终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两极格局的影响1.消极影响:①世界分裂成两部分。造成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表现:德国分裂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

朝鲜分裂

侵朝战争越南战争

②美苏对抗,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2.积极影响: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两强竞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思维拓展(1)是两大国家集团的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2)建立在美苏均势基础之上,美、苏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3)“冷战”是主要对抗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体现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1.分析两极格局有何特点?归纳:二战后美国的霸权政策一、同苏联全球争霸,重点在欧洲1、提出“杜鲁门主义”2、实施“马歇尔计划”3、建立“北约”4、分裂德国二、不放松对亚洲的控制1、单独占领日本2、扶蒋反共3、发动侵朝战争4、发动侵越战争运用图示法理解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之间的关系:雅尔塔体系确立美国冷战苏联对抗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经互会华约成立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小结两极格局形成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共产党与工人情报局(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3)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5)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8)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A.威尔逊时期B.罗斯福时期

C.杜鲁门时期D.肯尼迪时期(2014年福建文综23)如果要给图9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盟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中国的振兴◆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冲击两极格局的主要因素(第26课)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欧盟)1.原因:(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需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5)法德宿敌的和解成为联合的关键。2、一体化历程(1)经济一体化A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签定《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B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C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D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用。(2)政治一体化目的: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A1975年,共同体“欧洲议会”成立B1991年12月,欧洲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定了《欧洲联盟条约》。C1993年11月1日,该条约在得到所有成员国的批准后正式生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努力建设欧洲独立的军事防务体系,希望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在区域安全问题上结束完全依赖美国和北约的状况(3)军事上—独立的军事防务体系3、欧洲一体化趋势及特点?想一想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4.影响:(1)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2)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高国际地位。(3)资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4)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原因:(1)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2)美国的扶持(3)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朝鲜战争的军需刺激)(5)重视科技与教育(4)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6)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2、影响(1)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2)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格局发展。3、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的启示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原因①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②新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

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3、奉行的原则: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4、任务: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5、意义:不结盟运动的标志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个条件:①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②支持民族独立运动;③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④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⑤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南斯拉夫总统

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不结盟运动发起人

不结盟运动不设总部,无常设机构,也无成文的章程。它定期召开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协调局外长会议及纽约协调局会议等。首脑会议为最重要的会议。从1961年到2003年,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先后举行了13次首脑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的宣言或行动纲领,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不结盟运动各种会议均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如有分歧,各成员国可采取书面形式向主席国正式提出保留意见,以示不受有关决议或文件的约束。

不结盟运动现有120个成员国(2004年5月19日,塞浦路斯退出不结盟运动),都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并于1992年9月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时间大事与国家强大的关系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强大的政治前提1953抗美援朝胜利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1957一五计划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1957-19661966—1976经济建设曲折发展仍取得较大发展文革受到极大损失(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1978年):A.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农业、工业、进出口贸易、科技、教育、文化、人民生活水平等);B.国际地位提高(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四.中国的振兴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强大的美国强大的苏联实力迅速上升冲击两极格局实力相对下降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小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易错点:①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多极化格局尚未定型。②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差距缩小(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12)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2015年江苏卷历史20)“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2016届贵州习水县一中高三下期中)2014年9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其演讲的主要内容是日本奋力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安倍曾称:“为使联合国顺应21世纪时代变化进行相应改革,日本愿意发挥带头作用。”演讲中安倍表示:“一旦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一定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安倍的言论表明日本A.发挥带头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

B.勇于承担国际责任C.谋求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地位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和影响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及其影响◆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27课)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1990年两德的统一东欧剧变实质:典型:原因历史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西方因素:直接原因: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经济危机、政治危机。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政策。执政党宣布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最终失去了政权。苏联解体更改国名:1991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松散的邦联)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底,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苏联正式解体,美苏两极冷战局面结束。“八一九”事件:使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过程

历史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影响:标志两极对峙格局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社会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3)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应吸取苏联东欧剧变的哪些经验教训?(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7)必须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和影响根本原因: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直接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具体原因:西欧联合自强、日本崛起、

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

美苏实力下降;影响:标志雅尔塔体制的崩溃和“冷战”局面

的结束,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

发展。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国际形势:

(1)特点:总体趋势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题;但地区冲突、局部战争和恐怖主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原因:①“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上等矛盾相继爆发。②美国施行强权政治,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美国①目标:建立单极世界;②行动:

1998对伊拉克空中打击;

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

2001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发动伊拉克战争;③影响:美国在世界上为所欲为,给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山姆大叔忙“坏”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思考】基辛格说现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论点是否合理?为什么?基本合理。1)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着眼,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当然无疑;2)从经济上着眼,当今世界应当是美、西欧、日本三级之争;

欧洲①目标:加快一体化进程;

②行动:1991年签定《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积极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③影响: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举足轻重;

日本①目标: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②努力:注重日美关系;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企图成为军事大国。③影响:军事力量的日益膨胀引起亚洲各国对日本未来走向的担忧;

日本首相小泉在联合国大会作报告,争取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上种种行为遭到了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反对。2004年第59届联合国大会A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的重重困难。

B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牵制美国,确保大国地位

①加强与欧盟的关系;②车臣问题采取强硬政策③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国家的关系;④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C普京总统的举措

①内容:改组政府.应对车臣问题.加强中央权力;

②作用:稳定了政局,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

俄罗斯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俄罗斯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活动的立足点是什么?他们进行了哪些活动和行动?中国的地位与活动又有哪些?

立足点:用团结的力量来抵抗西方的压力,力争在国际事物和地区局势中发挥重要影响。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挫败人权问题的反华提案中国*已成为政治大国*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做出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作用增强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特点:一超多强,但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