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1医学课件中药学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以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古称“本草”实际包括了今天的鉴定、炮制、中药学、部分传统制剂、药理等内容
2医学课件总论3医学课件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山海经》博物志载有一百多种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物,并已认识到这些药物所能治疗或预防的疾病有数十种。
《诗经》,《离骚》芳草的记载 战国《子仪本草》 《左传》中有公元前581年进行针灸治疗的记载。5医学课件 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民间医生秦越人(生卒年代不详)总结出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他精通内、儿、妇产、五官等科的医疗技术,能运用针灸、按摩、汤药等疗法。据《史记·扁鹊传》载,秦越人坚持唯物主义思想,反对巫术迷信,以"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的原则之一。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6医学课件
《黄帝内经》我国古代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外经》失传 总结出脏腑经络学说和病因学说, 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人体解剖知识, 以大量篇幅论述针灸,记载了九种不同用途的针, 认为病是由“邪气”引起的,发病都有客观的原因, 提出了积极防治的主张
…………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7医学课件 公元196-204年间,东汉末长沙太守张机(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著《伤寒杂病论》,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辨证(症)施治”的原则,把中医临床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他本人被尊为“医圣”。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9医学课件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68年左右的帛书医书中有关于脉法、灸经和医方等著作,帛书医方中载有内、外、妇产、小儿、五官等科五十多种疾病的二百八十多个医方和二百四十多种药品,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方。 帛画《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育图解。10医学课件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甘肃省武威县东汉墓出土的医方简牍中所载的药物已有膏、汤、丸、散、醴、滴、栓等许多剂型,反映出当时我国药剂学已有相当高的水平。11医学课件
《神农本草经集注》成书于公元502年左右,南朝齐、梁间陶弘景(公元452-536年)著,记载了七百三十种药物。原书已佚,现存有敦煌残卷,但其主要内容保存于后来的本草中,其影响直到973年开宝本草流行后才消失。 认为医药知识来源于劳动人民 首创“朱墨分书、大小结合”的文献标志法。 对北方不熟悉。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3医学课件 公元三世纪,魏晋间王叔和(生卒年代不详)著的《脉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脉学专著。他把脉象归纳为二十四种,并把诊脉与辨证(症)联系起来,对我国诊断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4医学课件 公元256年左右,晋代皇甫谧(mi)(公元215-282年)编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记载了人体全身经穴共六百四十九个,详述其部位、主治疾病、针刺分寸和艾灸壮数等,这是世界上重要的针灸学专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5医学课件
《肘后救卒方》是一部急救手册,晋代葛洪(约公元281-340年)所著 记载了多种疾病和民间常用药方, 儒道合一 炼丹术 最早的药物化学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7医学课件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18医学课件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刘涓子鬼遗方》公元475-502年间,南齐龚庆宣(生卒年代不详)著。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记载了内外治疗处方一百四十多个,其中用黄连、雄黄和汞等消毒药物配制成的软膏治疗痈疽(yongju,毒疮)等的处方(卷5)有较好的疗效。19医学课件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 公元624年,唐朝政府设立了较完善的医学校——太医署,分科也较细致。太医署中还设有"药园"以培养药学人材。自公元629年开始,唐代各州都相继设立了医学校,说明我国古代医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21医学课件
《千金方》——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其作者孙思邈,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景仰。
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唐代的本草著作较多,比较著名的有:22医学课件
《食疗本草》孟冼孙思邈的学生失传敦煌有残本
《本草拾遗》陈藏器739年十剂法
《海药本草》唐八世纪下叶李珣(肃宗、代宗时人,一说波斯人后裔756-779年)凡六卷,收采海药,并杂记南方药物所产郡县及疗疾之功。
《胡本草》唐郑虔凡七卷,皆胡(外国)中药物,今已不传。
《四声本草》唐萧炳(兰陵处士)凡五卷,取本草药名上一字,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从以便讨阅,无所发明。
《本草音义》唐李含光共二卷。
《本草性事类》唐杜善方凡一卷,以本草药名随类解释,附以诸药制使畏恶相反相宜解毒者。
《蜀本草》后蜀(934~965)韩保升(翰休学士)等与诸医士蜀主孟昶命韩等取唐本草参校增补注释,别为图经凡20卷,昶自为序,世谓之蜀本草,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苏。 公元九世纪,唐代刘禹锡(公元772-842年)著《传信方》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23医学课件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25医学课件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26医学课件
医药继续发展的年代
1、种类多,多在北宋2、保持了唐本草的传统。3、附方附文多4、保存了古代本草5、内容朴实,理论少6、实事求是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29医学课件
《开宝详定本草》。二十卷,目一卷。公元973年(开宝6年)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详较,并参以《本草拾遗》等书,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这是宋朝廷第一次修订本草。较《新修本草》增药物计133种,马志为之注解,翰林学士卢多逊等予以刊定。次年(开宝7年)李昉等又以《开宝详定本草》“所释药类,或有未允”,故又命刘翰、马志重新较订,命李昉、王祐等审较,改名《开宝重定本草》,据序言称:镂版时“以白字为‘神农’(指《神农本草经》)所说,黑字为‘名医’(指《名医别录》)所传,唐(指《唐本草》)附,今附(本书所增),各加显注,详其解释,审其形性。证谬误而辨之者,署为今注;考文记而述之者,又为今按”。全书收集新旧药物983种。二书已佚,佚文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30医学课件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宋仁宗又命掌禹锡等校订本草,至l060年,《嘉佑补注神农本草》(简称《嘉佑本草》)刊行。全书载药1082种(实际统计1083种),是以《开宝本草》为基础,经补修而成。可惜失传。与此同时,掌禹锡等又上奏朝廷,建议仿唐《新修本草》编写法编撰《图经本草》。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朝廷采纳了这—建议,诏令全国州路,征集药图和标本,并派苏颂负责编纂,历时三年功成,公元1061年刊行,又称《本草图经》。全书载药1000余种,附药图900多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图谱。《嘉佑本草》以《开宝本草》为基础,主在以文拾遗补阙;《图经本草》仿《新修本草》编写法,重在以图订伪求实。二者相合,图文对照,内容互补,堪称姊妹篇,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然而,《嘉佑本草》与《图经本草》也并非十全十美。首先,二书分别刊行,应用不便;其次,遗漏了许多医师方家的经验和民间单方验方,实属不妥。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31医学课件
《经史政类备急本草》是成都名医唐慎微在掌禹锡的《嘉佑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基础上,注重收集民间单验方,参考各家名著,采纳经史传记,佛书道藏等500多种书中的药物资料并结合本人临床经验编著而成的。本书罗广泛,记述详尽,共载药1764种,附方3000余,并有各药图谱和炮制方法,集历代本草学之大成,不仅对宋代以前药学内容是一次系统整理和充实,还对保存历代本草文献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它是完整流传至今的最早本草专著。本书经宋政府的三次官宦修校,分别称《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公元1108年),《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116年)和《绍兴校定经史证类轿急本草》(公元1159年)。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32医学课件
公元1076年,王安石改革医学教育,设置太医局(医学院),内分十三科,聘请名医教授,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参加医疗实践,并根据平时考试和实际疗效评定成绩,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公元1069年王安石还曾参加过校订医书的活动。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33医学课件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 《太平圣惠方》公元982一992年间,北宋时编成的 《圣济总录》公元1111—1117年在上面的基础上编成的二百卷,收集了两万多个药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是最早的一部制剂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药法典。该书有配方标准、制造技术标准。和剂局:制药惠民局:卖药(低价)34医学课件
公元1088一1095年间,北宋沈括(公元1031一1095年)所著的《良方》收载了许多民间简便而有效的药物和验方。记载了采用皂苷沉淀以及过滤、升华等一系列化学和物理方法从人尿中提取出相当纯净的性激素制剂——“秋石”,惜乎失传。《梦溪笔谈》中对不少药物的形态、采集以及配制等进行了研究,订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35医学课件 宋代医学各科都有发展 妇产科公元1098年北宋杨子建(生卒年代不详)的《十产论》和公元1237年南宋陈自明(公元1190年—?)的《妇人大全良方》
儿科约公元1107年北宋钱乙(公元1035一1117年)的《小儿药症直诀》
外科南宋初,针灸医家窦材(生卒年代不详)在《扁鹊心书》卷下中记载了用山前花(曼陀罗花)和火麻花作今身麻醉的药方“睡圣散”,这是中药全身麻醉药方的最早记载。 法医学公元1247年,南宋宋慈(约公元1186—1249年)著成《洗冤集录》,该书系统地论述了检验尸体的各种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司法检验专著。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36医学课件
金元《珍珠囊药性赋》作者张元素,字洁古,人称洁古老人。易州(今河北易县)人,为十二世纪名医。所撰《珍珠囊》一书,主要论述本草药性理论。世人又称为《洁古老人珍珠囊》,或《洁古珍珠囊》。惟原书早已不存。传世虽有多种以“珍珠囊”命名的张元素著作,但多系经后人节录或改编者,提出了升降沉浮归经的理论。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37医学课件 金元时代战争频繁,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医学产生了各家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后人称之为“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是:1.刘完素(公元1110-1200)金时河北省河间县人,人称刘河间。刘氏提出“降火益水说”。主张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皆从火化。认为病因以火热为多,提倡火热学说。提出的治疗原则是:降心火,益肾水。用药多属寒凉,故人称他为“寒凉派”。他的代表著作有《素部玄机原病式》。2.张子和(公元1156-1228)金时河南人,提出“邪去正安说”。他认为病邪来自外,或从内生,均须祛邪为主,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张氏在治疗上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尤其注重下法,故人称之为“攻下派”著有《儒门事亲》。3.李东垣,又名李杲(公元1180-1251)元时河北定县人,提出“胃气为本说”。主张脾胃健全、则不易生病,既是生了病也易于治好,发明了“补中益气”即补脾益胃的治疗方法。因此后人称李氏为“补脾派”。李氏的代表著作有《脾胃论》等。4.朱丹溪、名震享(公元1281-1358)元时浙江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因而在治疗上注意滋阴,后人称之为“滋阴派”著有《局方发挥》等。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38医学课件伤寒学派温病学派温补学派滋阴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钱塘医派吴中医派孟河医派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39医学课件
明《本草品汇精要》全书42卷,载药1815种,是刘文泰等于1505年编纂,文字简洁精练、朱墨文书,并对以彩图,但文献省略的太多且惜原稿流失。系官方修订。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40医学课件
明代《本草纲目》公元1596年出版,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共52卷,一百九十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附图1126幅,载方11096个, 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响。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41医学课件
广泛调查,向劳动人民学习,亲身实践,内容客观可信 完善科学的分类方法 唯物主义的思想 图文并茂 巨大的影响 时代局限 版本众多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42医学课件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
明代其他本草著作
《滇南本草》最丰富的地方本草
《本草发挥》1384年
《本草蒙诠》1566年,适合初学者
《救荒本草》1370年朱肃
《日用本草》1329年记载食用动植物 43医学课件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
清代医学主要成就集中在温病学上 药学代表著作有:
《本草纲目拾遗》公元1765年,共10卷,载药921种《本草纲目》未载药物716种赵学敏(?-公元1803年)所著。1759年与民间“铃医”(走方郎中)赵柏云(生卒年代不详)合作写成《串雅》。是医学史上一部罕见的适合广大群众需要的很有实用价值的著作。
《植物名实图考》1848年植物专著44医学课件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
《植物名实图考》1848年植物专著45医学课件近代(公元1840年——公元1949年)
20~30年代曾有汪大燮和余云岫等人,先后提出“废除中医,不用中药”和“废医存药”等歧视中医药的主张,致使祖国传统医学屡遭厄运,几乎濒于被消灭的境地。学术著作方面也仅出现了陈存仁的《中医药学大辞典》(1935年)和冉小峰的《国防中药学》等。中药研究较突出的代表人物有赵橘黄、齐绍光、李承祜等。他们对生药、药理、制剂各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促使传统中药学逐步走向现代化。46医学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学的继承、整理和发展工作,使中药事业获得新生,得到空前发展。如开办医药院校,建立科研机构和实验基地,广泛开展不同地区大的规模的中药资源调查,整理出版具有特色的古今专门著作和地方药志。国家药典也开始收载中药和中成药,并逐步制定系统的成套质量控制标准。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术著作很多,有代表性的大型书籍:《中药志》、《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载药4767种)《中华本草》(载药8980种)等,还有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药志。近代(公元1949年——)47医学课件二、本草著作的内容药性理论出现早《内经》《本经》说明很早上升为理论尤其《内经》金元张元素升降沉浮归经分类按功效按自然属性食疗炼丹化学药物有效成分入药(少)48医学课件三、中药组成植物动物矿物部分简单化合物据不完全统计,中药现有一万二千余种,其中植物药一万一千余种,动物药一千一百余种,矿物药八十余种。由于其来源以植物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中药称为“本草”。
49医学课件几个概念
1、药物:凡具有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并应用于临床的物质,统称为药物。
2、天然药:指人类在自然界发现并直接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以及基本不变其理化属性的简单加工品(与人工合成者相对而言)。
3、中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并阐述其作用机理,应用于临床的药物。
4、民族药:以藏医、蒙医、傣医的医药理论为指导而用于临床之药物,称藏药、蒙药、傣药,属于民族药。
5、草药:民间广泛应用的,具有医疗预防作用的植物药,一般称草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而以中医药理论来指导应用,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认可,并载入典籍的草药可上升为中药。若中药长期淹没,典籍渐次削删,后学者缺乏认识,则中药可沦为草药。
我国传统文化以汉民族为主,实际上中医药学理论是汉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故中医药在国外又被称为汉方医、汉药。50医学课件中药与中草药,天然药物不等价关键看理论指导传统中医药理论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比如: 唐代的外来药物 绞股蓝 海洋药物51医学课件中医与西医建立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上不同的医学体系西医自下而上,微观,封闭,精确,对抗,直觉,形象中医自上而下,整体,开放,模糊,协调,理性、抽象52医学课件第一章产地与采集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性味不全。
——李东垣53医学课件一、产地道地药材:某一地区所产药材,质高,疗效好,素有盛名。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中,记载了各“道”(唐代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出产的著名药材名目。之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川:连贝母附子甘肃:当归宁夏枸杞子内蒙古甘草吉林人参山西黄芪党参河南牛膝地黄山药江苏苍术薄荷浙江白芍白术云南三七广西肉桂广东砂仁等54医学课件一、产地一方面要求尽量使用道地药材另一方面对引种、驯化提出了要求55医学课件二、采收时间全草,茎,叶,枝生长茂盛成年期少数例外桑叶枇杷叶根,根茎:早春抽苗前或秋末地上开始枯萎。∵养分多少数例外太子参,半夏、延胡索∵夏季茎叶开始枯萎树皮春夏之交根皮秋后丹皮桑白皮花:含苞待放或初放防止气味走失晴天果实成熟少数如青皮、枳实、乌梅!种子老熟但是不开裂。56医学课件二、采收时间菌、藻、孢子类
按其各自的特点采收,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飞散。动物类
因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 如蝉衣在夏秋季黑蚱蝉蜕化之时收集;桑螵蛸须3月前收集,过时虫卵孵化成虫;蚯蚓6-8月刚开始活动时捕捉;蜈蚣在清明节前后捕捉较好;一般有翅昆虫,大多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憩息于植物上,不易起飞,易于捕捉,如斑蝥、虻虫等:动物药蛤士蟆秋末进入冬眠期,易于捕捉,且蛤土蟆油于体内较多;鹿茸于清明后40—60天(5-7月)截取,过时则角化而不是茸了。对动物药材熊胆、牛黄、麝香、马宝、蟾酥在捕捉后或屠宰场采收,近年更有人工牛黄、活麝取香、活熊抽取胆汁等新的采集方法。矿物类
随时可以采收,也可结合开矿进行57医学课件第二章炮制一、目的
1、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
如地黄、何首乌、延胡索,款冬花蜜炙;白术土炒,柴胡醋炒、舒肝解郁力增。
2、消除和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如大辛、大热有毒之乌头、附子类药物,半夏,
斑蝥用米同炒至米焦黑,使部分斑蝥素升华而减毒。
3、矫味、矫臭。
如僵蚕以麸炒,五灵脂醋炙。
4、便于制剂、煎服和贮存。
中药中质地坚硬,难以粉碎的矿物或贝壳,经炮煅后、便于粉碎,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煅龙骨、煅牡蛎、煅磁石、煅自然铜等;炉甘石须煅淬后,水飞入药;含甙药物须经蝉、炒才能保贮,如杏仁须水烊,白芥子、莱菔子须炒熟,以破坏其所含之酶。
5、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如玄参去芦,麦冬去心,枇杷叶、狗脊去毛,杏仁、桃仁蝉后去皮尖,动物类药材去头、足、翅等。58医学课件第二章炮制二、炮制方法
1、
修制
主要通过修治,以除去杂质,并将大块段变为小块小段,便于再加工。炮制。
修制的方法包括拣、摘、揉、擦、磨、刷,刮、镑、刨、剥、切、捣、敲,碾、簸、箩、筛、劈、锯、扎、榨等项目。
2、
水制
将药材用水洗、浸泡等方法加以处理,称水制法,水制法包括洗,淘、浸、润、渍、腌、提、水飞等项目。
3、
火制
凡将药材直接或间接(或加入其他辅料)放置火上加热处理的方法,统称为火制法。
然某些芳香性药物如薄荷,香薷、白蔻仁、砂仁等不能应用;矿物中的雄黄、朱砂不能火制,
主要采用炒(炙)煨、炮、煅、炼、烘、焙、烤、燎等火制方法。
4、水火共制
凡将药物通过水、火共同加热,统称水火共制法。本法包括蒸、煮、蝉。
5、其他
如发酵,发芽,制霜、染衣,制曲等。
明代陈嘉谟所说:“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59医学课件第三章药性理论一、药性:药物的性味和功能,药性理论,指用以阐明中药的药性,功效的理论性:四性寒热温凉味:五味酸苦甘辛咸作用趋向升降浮沉作用部位归经60医学课件第三章药性理论二、如何认识药性四气:程度不同,无本质的区别如何认识四气:(1)生活实践(2)临床实践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用于热性病证温热药:具有散寒、助阳作用——用于寒性病证61医学课件第三章药性理论什么是五味:辛散:发散解表——表证风热表证:辛凉解表风寒表证:辛温解表行:行气————气滞证脾胃气滞肝郁气滞肺气雍滞甘补益——虚证缓急——缓急止痛——剧烈疼痛润燥——躁证——肺躁、肠躁苦燥湿——湿证——寒湿苦温苍术湿热苦寒黄连泄降——通泄:用于热结便秘大黄清泄:里热栀子降泄:肺气上逆的咳喘葶苈子酸收敛——自汗,盗汗,久咳,失血五味子涩固摄——遗精,滑精,带下,崩漏山萸肉咸软坚散结——治疗结块性病变,瘿瘤,痰核,瘰疬62医学课件气与味的关系综合理解气同味异:生地———甘——滋阴生津用于阴虚发热寒——清热——热性病黄连———苦——燥湿——湿热证味同气异:紫苏———温——发散风寒——风寒表证辛——发散——表证薄荷———凉——发散风热——风热表证第三章药性理论63医学课件第三章药性理论升降浮沉它是以药物的作用趋向来说明药性的一种理论。升——升中气,升阳举陷——中气(病势)下陷证:升麻,柴胡,黄芪降逆止呕——胃气上逆半夏降——降气定喘——肺气上逆的咳喘半夏平肝潜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石决明泄下浮(轻浮,发散)——上行,向外病位在表沉(下行)——病位在里64医学课件第三章药性理论归经:以脏腑经络为指导,将药物的作用加以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体现了选择性清心热黄连,连翘清肺热黄芩寒凉药能清热清肝热龙胆草清胆热青蒿清肾热黄柏65医学课件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皮肤、汗腺、毫毛).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贮藏精气.66医学课件第三章药性理论归经的意义:便于临床选药以归经为线索,探索潜在功效便于理解掌握67医学课件第三章药性理论
麻黄——风寒咳喘——升——辛温——散风寒黄芩——肺热咳嗽——沉降——苦寒——清肺热沙参——肺阴虚咳嗽——沉降——甘寒——养肺阴干姜——水饮内停咳嗽——升——辛热——温肺化饮(温散肺寒,温脾燥湿,阻水之源)归肺经治咳嗽68医学课件第三章药性理论注意脏腑经络的内在联系:相生相克 补肾阴,肝有所涵,虚阳自潜(滋水涵木)引经药张元素引经报使之说如羌活为手足太阳引经药,升麻为手足阳明引经药,柴胡为少阳、厥阴引经药,独活为足少阴引经药等。认为以上这些药物配伍于方剂之中,可以引诸药归于某经某脏腑,以加强方剂的效用69医学课件第四章药物应用一、配伍根据病情、用法、药性,有选择的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以适应治疗的需要。是组成方剂的基础。治疗疾病
单方针对性强,使用简单,有药专,效宏的特点。复方用于病情复杂,可全面照顾。70医学课件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71医学课件单行:就是单用一位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药物。《本草纲目》:“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
如:独参汤单用一味人参补气固脱,治疗大失血所引起的元气虚脱的危重症。
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清肺热,治疗肺热出血的病症。
72医学课件单行是单味药应用,虽被列入“七情”,但并未发生配伍关系。因此,“七情”是单行与六种配伍关系的统称。即:“七情”等于配伍加上单行。要点73医学课件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
《本草纲目》:“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
如:解表药中,麻黄与桂枝配合,能明显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清热药中,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作用。
74医学课件相须的药物性能功效相类似,配伍时没有明显的主次关系,能明显增强原相同或类似的疗效,相须的药物一般都归在同一章节。历代名方往往同时作方中主要药物。要点75医学课件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疗效。《本草纲目》:“相使者,我之佐使也。”
主药补气利水淡湿利湿辅药增强主药的作用功效相近药物相使配伍如: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76医学课件
要点功效不同药物相使配伍清泻胃火引火下行主药辅药的作用增强主药再如:石膏配牛膝治胃火牙痛相使配伍既能增强疗效,又能扩充疗效,加大治疗范围。两药的主要疗效或性能不同,一般不是同类药物,且彼此有较明显的主辅之分,辅药用来增强主药的疗效。77医学课件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本草纲目》:“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畏(有毒)(解毒)生半夏生姜如:78医学课件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本草纲目》“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有毒)(解毒)杀生半夏生姜如:79医学课件相畏与相杀为消除或降低毒性的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说法。相畏是有毒药相对于解毒药而言的,相杀则是解毒药相对于被解毒药而言的。相畏是毒性受制的一方,相杀为制约毒性的一方。要点80医学课件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本草纲目》:“相恶者,夺我之能也。”吴茱萸恶甘草使其失去降压作用削弱其温胃止呕的作用生姜恶黄芩削弱其补气作用人参恶莱菔子如:81医学课件
相恶配伍的相对性:1、与相须、相使配伍类似,相恶也只是两药物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并不是在所有功效和治疗一切病症上都使得原来功效减低或消除。2、两药是否相恶,还与所治征候有关。因此,相恶配伍原则上应当避免,但也有可利用的一面,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历代本草文献中所列相恶药物达数百种以上,而临床医家并不将相恶配伍同作配伍禁忌对待。难点82医学课件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本草纲目》:“相反者,两不相合也。”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部分药物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相反是药物在配伍前,单用无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合用后却能产生或增强原来的毒副反应。要点83医学课件“七情”的临床用药原则1、若病情单纯,病势轻浅,以针对性强的药物单用,符合简、便、廉的要求。2、对于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的相须和相使配伍,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3、对于能减轻或消除毒性反应的相畏和相杀配伍,在应用有毒药时必须考虑使用。4、对于有可能因拮抗而减弱原有功效的相恶,用药时应加以注意,严格区分其不宜合用或可以利用的具体情况。84医学课件5、对于产生或增强毒性的相反药物,原则上要避免配合使用。85医学课件第四章药物应用二、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86医学课件第四章药物应用二、用药禁忌:确有相反作用不起相反作用相反相成。87医学课件第四章药物应用二、用药禁忌:2、妊娠禁忌: 凡是损伤胎儿,以至引起堕胎的药物。剧毒:斑蝥破血药:三棱,莪术峻泻:巴豆,大戟芳香走窜:麝香,冰片慎用药:通经祛瘀:桃仁,红花行气破滞:枳实辛热:附子,肉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88医学课件第四章药物应用二、用药禁忌:3、适应证禁忌:寒凉药能清热,伤阳。辛热药能祛寒,但能耗阴—阴虚病人不能用。攻伐药能攻邪,易伤正,滋补药能补正,但恋邪升提药阳亢用之更亢,降逆药气陷者投之反而证剧。89医学课件第四章药物应用二、用药禁忌:4、服药的饮食禁忌::薄荷——鳖肉,茯苓——醋,常山——葱,地黄——葱蒜萝卜忌生冷,粘腻,腥臭,高热病人忌油。90医学课件服药食忌甘草(忌猪肉、菘菜、海菜。)黄连、胡黄连(忌猪肉、冷水。)苍耳(忌猪肉、马肉、米泔。)桔梗、乌梅(忌猪肉。)仙茅(忌牛肉、牛乳。)半夏、菖蒲(忌羊肉、羊血、饴糖。)牛膝(忌牛肉。)阳起石、云母、钟乳、砂、石(并忌羊血。)商陆(忌犬肉。)丹砂、空青、轻粉(并忌一切血。)吴茱萸(忌猪心、猪肉。)地黄、何首乌(忌一切血、葱、蒜、萝卜。)补骨脂(忌猪血、芸苔。)细辛、藜芦(忌狸肉、生菜。)荆芥(忌驴肉。反河豚、一切无鳞鱼、蟹。)紫苏、天门冬、丹砂、龙骨(忌鲤鱼。)巴豆(忌野猪肉、菰笋、芦笋、酱、豉、冷水。)苍术、白术(忌雀肉、青鱼、菘菜、桃、李。)薄荷(忌鳖肉。)麦门冬(忌鲫鱼。)91医学课件常山(忌生葱、生菜。)附子、乌头、天雄(忌豉汁、稷米。)牡丹(忌蒜、胡荽。)浓朴、蓖麻(忌炒豆。)鳖甲(忌苋菜。)威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布线结构图》课件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节 几和几 教案
- 湖南省株洲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化学答案
- 高考新课标语文模拟试卷系列之60
- 《办公室的设计》课件
- 娱乐服务员工作总结
- 驾驶培训车辆租赁合同三篇
- 服装行业采购经验分享
- 教育行业校园安全预案编制
- 信息安全行业技术岗位总结
- 2024版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TCNAS 42─20241
- **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分配方案
- 湖北省八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能源发电技术 课件 第6章 地热发电
-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 《拉起手》 教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旅游大数据》-课程教学大纲
- 工艺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购物商场行业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期末测试(试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