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圆中国梦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1页
共圆中国梦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2页
共圆中国梦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3页
共圆中国梦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4页
共圆中国梦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二课时:共圆中国梦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能力目标:1、能辨别和判断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提高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2、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制订圆梦计划,提高公共参与能力。、知识目标: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家层面来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个人层面来看,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家层面来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个人层面来看,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分析归纳法、精讲点拨四、教学过程(一)引出新知观点辨析:中国梦是遥远的,遇不可及教师小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梦虽然遥远,但并不是遥不可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共圆中国梦”这个话题,重点探究如何实现中国梦?(二)探究新知圆梦大舞台环节一:学生阅读P112--113页第一段正文,思考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学生回答:略师生归纳提升:1、从国家层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路径?(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党的领导、五大发展理愈、五位一体、四个全面)(2)必须走中国道路。(3)必须弘扬中国精神。(4)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师过渡:实现中国梦“第一个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五大发展理愈、五位一体、四个全面,这些前面已经了解过。现在我们重点学习“后三个必须”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环节二:品读习近平金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师提升: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具有什么特点?师生归纳提升:1、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学生阅读P113“相关链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环节三:学生阅读P113页正文,思考:什么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学生交流讨论:略师生归纳提升: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薪火相传。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环节四:学生参与P113页探究与分享:劳动者的手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梦想只有在劳动者的手中才能实现?参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只有在人民的辛勤劳动中才能实现。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中变为现实。我们要做一名名新时代的奋斗者,在辛勤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师生归纳提升:从个人层面来看,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环节五:学生参与P114页探究与分享:自信的中国人学生思考交流:从他们身上,你是否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自信?讲故事:企业家: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伴随着育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得标准者得天下”,这句话揭示了标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截至2016年5月,中国已有189项标准提案成为国际标准,特别是在高铁、核电、通信、汽车等领域中国在国际标准上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文学家: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中国作家阎连科荣获“卡夫卡奖”,2016年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颁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国际安徒生奖文学奖”。近年来,中国作家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体现,也是中国作家文化自信的体现。中国文学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影响力越来越显著。文学界和各方面都作出积极努力,传播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的作品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感受艺术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港口维修工: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煤码头公司一队队长孔祥瑞,是港口工人的技能英雄。1972年,年仅17岁的孔祥瑞进人天津港工作时,仅有初中文化程度。从这起步,孔祥瑞一点一点地把当时先进的门机设备的全部零件“啃”得清清楚楚,把十几吨的大家伙变成了自己的“铜肩铁臂”。他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法。已经取得15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造效益近8400万元。参考:我们之所以越来越自信,是因为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因为各行各业人们的艰苦奋斗。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师生归纳提升:1.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中国人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师过渡:纵观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有自信的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近代历史上,中国人的自信曾遭受严重打击,但从未失去。从不自信到自信,中国人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心态转折。如今,中国展示出全新的自信形象,你认为自信的中国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环节六:学生参与P115页探究与分享:自信的中国人学生讨论交流:自信的中国人应有的行为和表现参考:略师生归纳提升2、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1)对国家有认同。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2)对文化有底气。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3)对发展有信心。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5)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6)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环节七:学生参与P116页探究与分享:追梦人的故事学生思考交流:他们的追梦经历有哪些独特之处?你从他们的追梦经历中受到哪些启发?参考:罗阳、沈克泉、郑小瑛等追梦者,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勤勉工作,有的甚至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怀有梦想,这种梦想是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的。为了实现梦想,他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们价值。师生归纳提升:要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有自信,更要实干。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三)、总结新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