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汇总九篇_第1页
大班美术教案汇总九篇_第2页
大班美术教案汇总九篇_第3页
大班美术教案汇总九篇_第4页
大班美术教案汇总九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大班美术教案汇总九篇大班美术教案篇1

目标

1.模拟小木匠,体验知难而进、通过努力获得胜利的欢乐。

2.通过对不规则图形借形想象,大胆地添加细微环节,构成新的图像,培育创建新形象的实力。

打算1.观赏艺术作品:克利的画。

2.木质雕刻品数件、刮腊纸、竹笔、蜡笔或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立刻就要上小学了,上小学感到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二、观赏探讨

1.现在有个小木匠也要上学了,可是他们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不一样,是个放木头仓库。

2.观赏艺术作品:找一找仓库里都有哪些木头,是什么形态,想象可以做成什么。

3.大木匠说:“我要把其中的一块木头刻成一位国王o"辨别大木匠找的是哪一块木头。

4.大木匠说:大多数人都是把各种不同形态的木头拼接起来,做成很多物品,称为木匠师父。可是有些人还会按一块木头的形态想象成一件东西,然后雕刻出来,有这种本事的人就是了不得的雕刻艺术家。

5.观赏木质雕刻品,了解视察它们不同的外形,从中发觉运用一块完整的木头刻成的艺术品。

三、操作尝试——和小木匠一起学做艺术家

1.在刮腊纸上刻出一个弯曲不规则的图形。

2.旋转四个方向,想象它们像什么。

3.选取平常最少画的图像,在上面添画少许特征。

四、创建表现

1.用竹刀在刮腊纸上不断弯曲改变,尽可能稍大些,构成不规则图形。

2.转动纸张,左看看,右看看,想像它像什么,再刻出基本特征。

3.用竹笔粗的一头将线条刻得粗宽,显示出刮腊纸底部丰富的颜色,用细的一头刻出精细的图案二

4.选出一、二种与底部相配的颜色在未刮腊的块面上涂擦颜色。

五、沟通观赏

一起看看猜猜,小木匠刻成了什么,都有些什么,假如三次没有猜对,则请作者介绍。

大班美术教案篇2

一、概述

1.《背果果的小刺猬》是一节大班美术课。

2.老师自编故事讲的是小刺猬出去觅食,一路上浑身扎满了自己喜爱的各种果子,结果迷路了,被邻居送回了家。

3.老师先出示一个半圆形,让幼儿猜老师会把它变成什么;其次老师示范(老师边在半圆形上添画边用语言协助作画方法)后提出问题;再次幼儿看ppt,听故事,老师通过提问和幼儿探讨分析理解故事内容;再说出小刺猬的身体特点;最终在老师的要求与指导下幼儿完成作品。主要是激励幼儿利用半圆形与短线条表现刺猬的形态,开心地完成创意画,其中还渗透礼貌和平安教化。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使幼儿看ppt时细致视察刺猬,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

(2)能说出刺猬的特点并利用半圆和短线画出来;

(3)有创意地添画各种果子并丰富画面。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幼儿细致视察、动脑思索、主动发言,说己的看法与见解;

(2)指导幼儿能够画出挂满果子的小刺猬,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看法价值观

(1)能够意识到坐姿和握笔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坐姿和正确的握笔方法;

(2)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绘画胜利所带来的乐趣;

(3)能大胆的运用色调来表现对艺术的酷爱;

(4)通过品德和平安教化,使幼儿懂得礼貌待人,不能随意乱跑以免丢失的危急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幼儿是6—7岁的大班孩子,思维活跃,特殊是对小动物有深厚的爱好;

2.幼儿喜爱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伴的夸奖;

3.幼儿以前画过半圆形的物体有基础,如:大象;

4.幼儿能够匀称的涂色,按老师要求去完成创意画。

四、教学策略

1.以问题解决为主的策略:

(1)、幼儿通过看课件了解小刺猬的生活习性和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细致视察能说出小刺猬的身体特征。

2.自主绘画策略:

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能开心地画出浑身扎满果子的小刺猬,并有创意地丰富画面内容。

五、教学环境和资源打算。

1.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

2.资源打算:教学ppt、半圆形纸;幼儿人手一份彩笔、白纸。

3.重难点:半圆形和短线条的组合。

六、教学过程:

(一)师幼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半圆形。猜猜老师会把它变成什么?

2.老师示范(老师边在半圆形上添画边用语言协助作画方法)。

3.提问: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的?。

4.它是哪个小动物?你们喜爱吗?

(二)细致看ppt,听故事。

1.幼儿细致看ppt,听故事;

2.提问:故事中的小刺猬都干什么了?它有什么生活习性?它的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你们喜爱它吗?(探讨分析)

3.老师对幼儿进行品德和平安教化。

(1)我们小挚友待人要有礼貌;不能像故事中的小刺猬那样拿到果子后不说声感谢,不把果子留一些给帮助过它的山羊。

(2)小挚友没有大人陪时千万别乱跑以免走丢。

4.它的身体特点是什么样子?

(三)幼儿作画,老师视察指导。

1.要求先画出小刺猬的半圆形身体,再用短线来画小刺猬的刺,然后画上果子;

2.激励实力强的小挚友多画几只小刺猬;

3.激励幼儿大胆用色,并匀称涂色;

4.激励幼儿有创意地丰富画面内容。

5。提示幼儿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坐姿。

(四)展示幼儿作品

把幼儿画好的作品贴在墙上,相互观赏。

(五)幼儿

1.幼儿自评

我画的是什么内容,我的创意。

2.幼儿互评

他(她)的创意是什么,亮点在哪里,内容丰富吗。

(六)与

这节课主要幼儿达到课标要求的程度,侧重于作画过程的创意的。

七、延长活动:在体育活动中,组织幼儿玩体育嬉戏"小刺猬运果子"。

八、点评附自编故事《背果果的小刺猬》

小刺猬安安喜爱宁静,它怕光、怕热,饿了就吃一些杂粮、青菜,没有挚友的味道可真难过。因为小伙伴们都嫌它浑身长刺,丑陋。一天,小刺猬想出去觅食。出了门,它新奇地东瞅瞅、西逛逛,猛然望见了一棵很高的苹果树,苹果树上的苹果又红又大。小刺猬看着直流口水,它想:假如能把树上的苹果搬到家里的话,我一个月的食物就不用愁了。小刺猬用力爬上树,想摘到苹果,可咕噜一下掉了下来。小刺猬又想了一个方法,它把自己卷成一个小刺球,滚向那棵苹果树,想把苹果撞下来。小刺猬猛地一撞,却掉下来一个烂苹果,小刺猬也被撞得晕头转向。真没辙!它望见了一只老山羊,灵机一动,跑到老山羊面前说:"老山羊,前面有一个苹果树,我们一起把苹果撞下来吧。"老山羊说:"好吧。"老山羊就用力撞苹果树,小刺猬就地一滚,把掉下来的苹果扎到身上跑了,连声感谢都没说。

大班美术教案篇3

活动名称:可爱的动物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自己喜爱的绘画工具大胆作画。

2.情愿用肢体动作、符号等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的走路姿态。

活动打算:

画有隐藏动物的图片、颜料桶若干、排笔、记录卡等

活动过程:

一.在情境中请出动物

1猜你猜一猜今日会有哪些动物来和我们一起做嬉戏?(幼儿自由揣测)

2这儿有颜料和笔,等会儿你可以选自己喜爱的颜色找和桶上相同标记的画纸涂色把小动物请出来。记住图的时候笔要在桶边轻轻的舔一舔,那涂色应当怎么涂?(顺着一个方向,从上到下)

3你请出的动物是谁?去看一看其他小挚友请出了哪些动物?

二.说说学学做做

1我们来看看有谁来了,来了几个?(加以统计记录)

2你知道这些动物是怎样来的?请你来学一学它走路的样子。(请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学样)

三.尝试运用符号记录动物的走路动作。

1刚才我们学了小动物走路的样子,你们真棒,学的真像。我们会不会把这些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画下来呢?

2桌上有记号笔、水笔、蜡笔、棉签等,你想用什么就用什么画,画好以后贴在小动物的旁边。

四.沟通探讨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画的符号的。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代表什么意思?(刚好激励幼儿)

2这些小动物夸我们很聪慧,它们想和我们一起做嬉戏,我们也来学自己喜爱的动物走到教室里和它们一起做嬉戏。

大班美术教案篇4

目标:

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视察人的各种动作,了解画动态人的方法,为幼儿自由绘画奠定基础。

打算:

活动“踢毽子”、范画两张。

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拿毽子作示范:“你们会踢毽子吗?你见过别人踢毽子吗?别人是怎么踢的?你能给大家示范一下(踢毽子的)动作吗?”

2、幼儿细心视察踢毽子人的胳膊和腿的动作,知道人的动作改变的关键在于各关节的两边方向发生了改变。

3、比照画册中的观赏作品,仿照人物踢毽子的动作,看谁学的像,感受一下,关节的弯曲方向与所做动作之间的联系和改变。

4、请幼儿自发创建动作,为全班幼儿作示范

5、观赏作品《踢毽子》三幅,留意人物神态的改变(如头)有何不同。

二、作画

幼儿起先绘画,老师为个别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

出示范画,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画出不同的形态。

三、观赏

师生共同观赏

大班美术教案篇5

设计意图:

风车,是民间传统玩具,它借助风力不停旋转,以它特有的造型,独到的玩法,深受孩子的宠爱,易制好玩。生活中也常常会看到风车,但这节课让孩子们玩自己制作的风车,孩子们确定会很兴奋.通过纸风车的设计与制作,感受对称的形式美感,培育科学探究精神、设计意识和动手实力;从学问、实力思维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问传授和实力培育,让孩子始终处于“探究”状态,激活孩子思维和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装饰风车体验美术的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乐趣。

2、提高动手实力、创建实力和想象实力。

3、学习用各种图案装饰、剪、折制作美丽的风车。

活动打算:

水彩笔、正方形纸、双面胶。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简洁了解风车能转动的道理,并能为风车进行简洁装饰.

难点:能完成剪、折、粘贴制作美丽的风车。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爱好

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听一首歌曲《大风车》

1、播放歌曲《大风车》

2、谁来告知老师,你听完这首歌想到到了什么?

3、你玩过风车吗?怎样玩?

4、风车为什么会转?(因为风车的叶片是扭过的,气流流过使叶片的迎风面和产生压力差,因此风车就会转动。)

二、学习制作风车

1、老师出示风车

老师今日就带来了一个风车,这是老师自己做的。你想不想也做一个美丽的风车?

2、讲解制作步骤

(1)打算一张正方形的纸,对角折出中心点。

(2)围绕中心点画一个圆圈,然后进行装饰。

(3)用剪刀沿着折痕剪开,每条线剪到圆圈的边缘。

(4)在每一片的同一个方向选择一个角粘贴在中心位置。

3、老师出示做好的风车,幼儿观赏。

三、玩风车:做好的幼儿让老师把风车用大头针扎在铅笔上。

四、观赏风车,拓展思维,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特别的风车。

大班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观赏不同形态、不同花纹的青花瓷花瓶,感受青花瓷花瓶的美。

2、运用多种形式装饰青花瓷花瓶,体验创作的欢乐。

3、知道青花瓷是中国人独创的,增加民族骄傲感。

4、引导幼儿能用协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实力。

5、培育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打算

1、打算不同形态花纹的实物青花瓷花瓶及相应的课件。

2、白色卡纸剪成的花瓶形态、蓝色水彩笔、蓝色颜料、蓝色蜡光纸,剪刀、蓝印花布、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观赏青花瓷花瓶实物、图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一)观赏花瓶,感受花瓶上的图案美、花纹美。

1、小挚友们,今日老师带来了很多花瓶,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幼儿自由观赏)

2、(幼儿坐下后)提问:这些花瓶美丽吗?,哪儿美丽?(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3、瓶身上有什么?有哪些图案?

4、瓶颈上有什么?

5、瓶口上有什么?

(他喜爱这个花瓶,那你喜爱哪个呢?除了有美丽的图案,你还看到了什么么图形和线条?)

(对了,龙代表权威,古时候的人喜爱在瓷器上画上龙和风,表示龙凤祥瑞。)

(这是牡丹花,寓意着富贵。一幅漂亮的海底世界图真美丽。这些小草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花瓶上可以装饰美丽的图案、祥瑞的花纹,用不同线条进行组合,还可以画出有故事情节的画儿。

(二)视察花瓶,找寻这些花瓶的共同特征。

1、小挚友们再细致视察这些花瓶,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每只花瓶上都有图案、花纹,这些图案、花纹是什么颜色的?

3、小结:这些花瓶都是白色的底蓝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创建独创,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瓷器。

二、出示课件,了解青花瓷花瓶的生产过程。

1、今日,老师就带你们去景德镇去看一看,看看叔叔们是怎么制作青花瓷花瓶的?

2、瞧,这就是漂亮的景德镇,美丽的青花瓷花瓶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场地上。

3、青花瓷花瓶制作过程。(假如有幼儿举手就请1位幼儿说一说,哦你是这样认为的,究竟是怎样制作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淘炼胎土。工人叔叔先要在瓷土中淘洗出大部分杂质,这样烧成的瓷器才会坚致细腻白润。

(2)制胚。淘洗好的瓷土制成各种形态的花瓶放置晾干。

(3)绘画。

a、提问:叔叔在干什么?

b、提问:叔叔画出了什么?

c、等花瓶干燥后,用青花料绘制图案。

(4)罩釉。把已经画好纹饰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层釉水。

(5)烧制。最终就是将罩釉后的瓷胚经高温烧制,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现出漂亮的蓝色。这样漂亮的青花瓷花瓶就制作好了。

三、探讨创作材料、幼儿创作。

1、今日我们也来当一回设计师,来设计青花瓷花瓶。

2、你打算怎样设计你的花瓶呢?(幼儿自由回答)

3、那你们花瓶上的图案、花纹是什么颜色的呢?

小结:对,因为我们的青花瓷花瓶就是白色的底蓝色的花。

4、今日,老师给你们打算了花瓶、记号笔、蜡光纸、颜料、油画棒等材料。请你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设计青花瓷花瓶。留意,你的设计要有创意呦!(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5、设计好的小挚友可以把你的作品送到前面的展台上还可以去参观一下别的小挚友的作品。

四、展示共享评价作品。

谈话:瞧,小挚友们设计的花瓶真美丽!大家快来观赏呀!(幼儿围绕在老师身旁)

呀,这只花瓶真特殊,是哪位设计师设计的?请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花瓶。(邀请2~3位幼儿)

我们把这些美丽的花瓶放到教室里,让更多的小伙伴们来欣赏吧!

活动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给人的剧烈感受是趣味盎然、充溢魅力。老师定位于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在主动的视察和探讨中,由对花瓶形态的粗浅相识,逐步了解花瓶的结构和改变,感受花瓶的奇妙,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幼儿主动获得信息,体验创作的乐趣。整个活动体现了以下特点:

1、选择了一个有价值的切入点。这个活动源于幼儿生话,深受大班幼儿的宠爱。该活动以花瓶为载体,引导幼儿想象,注意实力的培育,而不是单纯的学问传授,找到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切入口。

2、供应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材料。老师奇妙利用多媒体材料,使幼儿很快驾驭作画花瓶的要领,动态层次的花瓶改变,不仅使作品生动好玩,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创建力,萌发作画的愿望和爱好。

3、设计了一个层次清楚的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环环相扣,逐步推动、水到渠成。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主动视察、探讨、发觉、感受、创作,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得到了一种新的艺术体验和欢乐,受到一次美的熏陶。自我观赏作品使幼儿获得了极大的满意感。相互观赏作品又使幼儿绘画水平得到共同提高。这无一不是老师细心设计的结果。幼儿自始至终爱好深厚,活动支配从头到尾围绕中心,这也是本次活动的胜利之处。

大班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线条的方法装饰房子。

2、在观赏范例的基础上,积累装饰阅历,大胆创建装饰房子。活动打算:幼儿用书,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儿的爱好。

(1)今日老师带来了一座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吗?

(2)你们觉得这座房子美丽吗?

(3)他和我们平常望见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老师示范装饰房子。

(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房子的轮廓线,启发幼儿想想:你想怎样装饰房子呢?

(2)让幼儿讲解并描述,可以用哪些线条、图案进行装饰,然后老师在黑板上装饰房子。

3、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视察观赏各种各样的房子,进一步了解线描装饰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儿绘画装饰活动。

老师提示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房子,在幼儿创作过程中,老师赐予指导。

5、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用了哪些线条来装饰房子的,并表扬画面整齐、装饰的美丽的幼儿。

幼儿绘画活动时表现的'特别仔细,细心,大部分幼儿完成的作品较好。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生疏,他们已驾驭了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相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爱好盎然,主动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意视察指导,非常珍惜把每一点胜利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实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胜利、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胜利的欢乐。最终的作品观赏,我不作好与坏的肯定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觉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胜利感。最终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四周的环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子翁的意识。

篇二: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练习将白色皱纹纸撕下来、搓圆、粘贴在饭碗上。

2.通过探讨、示范和实践,练习搓圆技能。

3.能够大胆操作,体会手工活动的乐趣。

4.养成大胆用色、匀称涂色的良好习惯。

5.能绽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打算

1.画好碗状图形的有色纸人手一张。

2.每组一份白色皱纹纸、两份浆糊、抹布。

3.两个范例(空和满)。

活动过程

(一)老师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爱好

(二)学习制作:香喷喷的白米饭

1.老师示范操作方法(出示空碗范例)先拿一张白纸,撕一撕、捏一捏、蘸一蘸、贴一贴就行了,谁情愿来试一试啊?碗里要装满香喷喷的白米饭哦。

2.幼儿自由操作,老师指导。

老师引导幼儿在轮廓线内制作,尽量不要把浆糊抹在桌子上和身上。

(三)展示作品,老师小结

1.作品展览,幼儿相互参观,比一比谁做的大米饭最好。

2.幼儿拿着自己做的白米饭喂给爸爸妈妈吃,并练习说:爸爸,妈妈,我请你吃大米饭。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主动性高。但在起先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激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缘由,平常熬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念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老师的活动程序清楚有序,过程生动、好玩,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溢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心情开心地主动、主动参加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志向。

大班美术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观赏各地区的民居建筑,感受中国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2.了解民居与当地地理气候、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3.能有序地视察各地的民居,并在比较、探讨、沟通的过程中发觉不同民居的建筑风格。

4.培育幼儿的视察、操作、表达实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协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实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观赏各地区的民居建筑,感受中国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活动难点:

了解民居与当地地理气候、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活动打算:

1.世界各地的民居图片。请幼儿事先手机民居图片。

2.幼儿用书:《中国民居建筑》PPT。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已有生活阅历。

1.师:你家住在哪儿?

(幼:住在老街的小区里/楼房里面/自己家里面宅基地的小院子里面,等)

2.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幼:我的家住在11楼/我家的房子是1楼和2楼的,1楼有个小花园很美丽,等)

3.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屋?

(幼:我见过北京的故宫/我见过海南的用草做的屋子,等)

二、老师出示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图片(幼儿用书里的图片),引导幼儿观赏。

1.播放PPT,图2、3、4,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师:这是江南水乡的民居,民居就是老百姓住的的地方。

那这些民居的房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窗户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2.播放PPT5、6、7,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师:这是徽州民居,请小挚友们两个两个来探讨一下

(1)这些民居的房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2)窗户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3)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3.播放PPT图8、9,师:请小挚友们看一下这个北京四合院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4.播放PPT图1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