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一、时间:1945年——20世纪80年代二、阶段特征:二战后,两极格局确立,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三、主要表现:1、国际格局:二战后,美苏双方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导致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50年代后期演变成为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长期动荡不安。2、三类国家:(1)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初期,经济发展、社会相对稳定;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状态(2)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出现许多新兴的人民民主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相继进行改革,探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路,但多有失误,效果不明显(3)新兴的民族国家: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崩溃而出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背景2、概念:二战后期,美英苏等国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为战后设计的新的世界秩序3、实质:是在美苏均势基础上,在世界范围内划分美苏势力范围,4、主要内容:5、评价:德、意苏联英国法国战败国不再是国际舞台的主角虽赢得战争却输尽财富,负债累累,威风不在战争中沦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依赖西欧军事上:经济上: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1)重新确定美苏势力范围,重划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3)处置战败国(2)成立联合国(时间、地点、机构、宗旨)德国日本纽伦堡审判对德国及柏林分区占领东京审判美军单独占领日本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杜鲁门回忆录》(1)“重蹈德国的覆辙”是怎么回事?(2)苏联占领“德国和奥地利”是美国给的机会吗?为什么?(3)杜鲁门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不愿让同盟国像分区占领德国那样占领日本。不是。因为苏联在德国和奥地利的行动权力是在反攻德国及其占领区的过程中自己夺取的。美国要单独占领日本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1、倡导和平、民主,有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各国和平发展。2、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之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带有大国强权烙印。3、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二、两极格局的形成1、原因:2、表现3、形成:4、影响:美苏双方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国苏联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①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②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1、美国政策:措施:对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对资本主义国家扶植;对亚非拉(中间地带)力图控制欧洲“冷战”亚洲“热战”:扶蒋反共;发动侵朝、侵越战争2、苏联:①支持东德建国②组建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③建立社会主义阵营概念: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思考:什么是“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标志:杜鲁门主义表现: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建立北约组织(1949年)、扶植西德和造成德国分裂、美苏争霸及“和平演变”
欧洲“冷战”1.概念:2.原因:1)美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2)二战后苏联拥有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力量3)二战期间双方曾建立过同盟关系,通过一系列会议达成战后合作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协议3.开始和结束: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91年苏东剧变4.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5.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扶植西德和造成德国分裂、美苏争霸及“和平演变”冷战对于中国的影响:1,美蒋勾结,使中国陷入内战深渊;2,新中国外交一边倒;3,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孤立,包围,封锁政策;4,台湾问题和台海危机的出现,中国长期分裂。冷战造成了德国,朝鲜,中国的长期分裂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表现有:1)
政治方面:①企图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推行全球扩张的工具;②推行冷战政策,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其具体表现为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③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④力求控制广大“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①实行扶蒋反共、干涉中国内政政策;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③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3)军事方面:2)经济方面:①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②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凭借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相同点:①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基础上建立;②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而建立的新的国际体系;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都体现了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④都随着主要国家力量的消长而走向瓦解。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异同不同点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②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雅尔塔体系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③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而雅尔塔体系则超出欧洲范围。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解;而雅尔塔体系则是两个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⑤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矛盾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1.二战后初期,两极格局关系的突出特征是A.美苏抗衡并争夺世界霸权B.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C.苏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势均力敌D.美国居于霸主地位但苏联在政治、军事上与之抗衡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在于A.社会制度的不同B.意识形态的分歧C.国家利益的冲突D.美国推行霸权政策DC3.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①美苏均势的产物②两分天下的政治格局③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④大国强权政治的结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A.赢得了世界和平B.改变了传统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D.加速了社会主义的发展CB5.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①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③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④在美国资本的扶植下恢复经济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6.下列事件,不符合雅尔塔会议精神的是A.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B.美国单独占领日本C.联合国的成立D.纽伦堡审判CB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反对强权政治的基本标准是A.《大西洋宪章》
B.《华沙条约》C.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
D.《联合国宪章》8.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B.联合国的成立C.关贸总协定成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DA9.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A、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D10.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D.没有进步作用11.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抗形式主要是A.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站台的课程设计
- 招投标方向课程设计
- 噪声与振动控制中的噪声敏感目标保护考核试卷
- 2024年榨菜购销双方责任规定3篇
- 文具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考核试卷
- 皮革服装生产中的环境友好型工艺考核试卷
- 水轮机发电机组的安装与调试考核试卷
- 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与应用考核试卷
- 环工原理课程设计丙酮
- 相机配件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考核试卷
- 职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卷2(含答案)
- 银行安全案件防控
- 自来水反恐事件预案分级
- XXX学校领导包班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 中职卓越联盟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消化内科护士组长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输配电系统的新能源接入与电价测算
- 反洗钱述职报告
- 飞机电气系统电子绪论课件
- 泌尿护士述职报告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