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目录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二文学艺术与科技三中外文化交流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三教殿”位于悬空寺的最高处,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儒释道三教和谐地处于一殿之中。体现了多元融合。壹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一、佛教的发展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外来宗教,创自古代印度。佛教宣扬人生一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主张超脱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时期表现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修建白马寺)魏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武则天佛教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禅宗后世影响最大)二、道教的发展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沟通了人与神的联系。……道家的学术思想也就自然成了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时期表现东汉末年道教兴起魏晋南北朝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唐朝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三、儒学的发展时期表现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成为蔚然大宗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遭受重创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确立正统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程元曰:“三教何如?”子曰:“政恶多门久矣。”子读《洪范谠议》。曰:“三教于是乎可一矣。……使民不倦。”——(隋)王通:《文中子中说》探究:佛教、道教为什么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柏杨《中国人史纲》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儒学自我伦理体系缺陷不完备,不能适应社会现实需要道教所关心的,是社稷荣衰、战争胜负、命运穷达、人生贫富、寿命长短、前途吉凶、祛病消灾等社会现实问题。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据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整理佛教和道教符合各阶层现实需求,得到统治者的支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比来慕法,家家斋戒,不务农桑,空谈彼岸。……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南史·郭祖深传》“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
—《魏书·释老志》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
——范缜《神灭论》探究:佛教、道教的盛行带来了怎样的社会问题?①广修寺庙,耗费钱财;②争夺劳动力,影响小农经济的发展;③逃避赋税,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出世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原因统治者灭佛民间灭佛影响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钱财;不事生产;损害政府利益“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代表人物是范缜,著有《神灭论》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反佛灭佛运动(僧人)远抗声曰:“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佈?”(周武)帝勃然作色大怒,直视于远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广弘明集》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范缜《神灭论》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韩愈《论佛骨表》韩愈认为:佛教是外来文化,不合中国国情,如果大肆提倡将会败坏社会风气,要求统治者加以禁止。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三教合一贰文学艺术与科技一、文学艺术1.文学时期表现魏晋南北朝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的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5万首诗。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最高成就曹操《短歌行》节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龟虽寿》节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建安文学: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以曹操父子为代表)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田园诗: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以陶渊明为代表)吴均《与朱元思书》节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南朝骈文:注重韵律与对仗《子夜歌》南朝乐府民歌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南朝民歌清丽缠绵,反映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反映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边塞诗王昌龄《出塞》、岑参《逢入京使》山水诗王维《竹里馆》、孟浩然《春晓》诗仙李白《将进酒》、《望庐山瀑布》诗圣杜甫《望岳》、《春望》、《春夜喜雨》
中唐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夜雨寄北》探究:社会变迁对唐诗的影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736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诉。——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755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晚唐)初唐: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这时的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诗风平实浅进,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2.书法时期表现东汉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艺术魏晋南北朝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隋唐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以颜体和柳体最为有名。3.绘画时期表现魏晋南北朝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隋唐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物心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吴道子被称为“画圣”。4.石窟艺术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建了许多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领域时期人物主要成就地理学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建筑学隋朝李春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印刷术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医药学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唐朝孙思邈《千金方》,它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且有许多创新天文学唐朝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军事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二、科学技术思考: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序》张骞通西域,至唐代时中西交流有了较大规模,中国科技传到了西方,对阿拉伯帝国(当时西方科技最发达的地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阿拉伯的数学、医学、炼丹、天文学著作中,清楚地显示出受了中国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中国科技吸收外来的的东西要少得多。例如,据阿拉伯史籍可知,盖伦的著作由一位中国医生带回中国,可在中国史籍中根本没有盖伦著作传人的影子,可见它在中国根本没有引起注意和发挥影响。——王烔华等:《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①在重农抑商思想主导下,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小农经济的发展需要;②中国古代科技偏实用,忽视理论;③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创新;④中国古代科技对外影响巨大,但对外来的东西吸收得少叁中外文化交流一、佛教传入1、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讲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2、东晋时,法显前往天竺,研学佛教思想,促使佛教本土化。3、唐朝的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二、佛教外传1、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2、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
《鉴真东渡日本》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安徽公司二零二五氨水集中采购合同3篇
- 2024年版公司股东权益保障协议版B版
- 2025年度林地生态环境治理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酒店整体出租协议文本
- 2024年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合同
- 2024年美甲师雇佣协议
- 2024年高级木材门购销协议XXX一
- 2024年饮用水安全知识普及与工程实施二零二四年度合同3篇
- 2024年特许经营合同与劳动合同3篇
- 2024年采购合同产品质量验收及售后服务协议
- 2024年二级造价师题库(巩固)
- 业主与物业公司调解协议书
- 师德师风防性侵知识讲座
- 写字楼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库存周转率与库存周转天数
- 绝缘子盐密、灰密试验
- 农业信息感知与传输技术
- 燃气泄漏预警系统设计
- 肠易激综合症
- 设备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中数学 必修一课件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