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学-特殊人群用药_第1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特殊人群用药_第2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特殊人群用药_第3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特殊人群用药_第4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特殊人群用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药物治疗学——特殊人群用药、妊娠期妇女用药、哺乳期妇女用药三、新生儿用药四、儿童用药五、老年人用药、妊娠期妇女用药(1)妊娠期药动学特点妊娠妇女用药(2)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妊娠妇女用药(3)药物对妊娠期不同阶段胎儿的影响(4)药物妊娠毒性分级(5)妊娠期用药原则(一)妊娠期药动学特点吸收:口服减慢吸入多分布:血药浓度会降低结合:游离增加药效强代谢:廓清减慢易蓄积排泄:侧卧肾脏清除快1.药物的吸收口服减慢,(胃酸少、胃肠运动慢一达峰推迟、生物利用低;早孕呕吐);吸入多(心排出高,肺通气大,肺容量加)。【例题】妊娠期口服药物吸收减慢的原因是从胃酸分泌增加8.胃肠蠕动增加C.生物利用度下降D.消化能力减弱E.食物影响『正确答案』C.药物的分布——药物分布容积增加——血药浓度会降低——易向胎儿扩散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多,血液稀释,故妊娠期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妊娠期白蛋白减少,使药物分布容积增大。.药物的代谢——廓清减慢易蓄积妊娠期肝微粒体酶活性有较大的变化;生物转化能力下降,易产生药物蓄积中毒;妊娠期高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使胆汁郁积,药物从肝清除速度减慢;妊娠期苯妥英钠等药物羟化过程加快,可能与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孕酮的影响有关。药物的代谢部分,在我们教材中给出的结论就是不同药物有不同效果。但是我们知道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而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肝脏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那么在妊娠期肝脏酶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使肝脏对药物的生物转化功能下降,容易产生药物蓄积中毒。另外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增加,会使胆汁在肝脏中淤积,导致药物从肝脏廓清减慢。.药物的排泄——肾血流量增加、滤过率增加——排得快(侧卧更快)肾排出的药物需加量:硫酸镁、地高辛及碳酸锂【例题】妊娠晚期药物适当的给药方式是A.口服给药B.透皮给药C.静脉给药D.肌肉给药E.皮下给药『正确答案』C(二)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胎盘屏障胎盘内有母体和胎儿两套血液循环,两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闭管道内循环,互不相混,但可进行物质交换。转运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作用、膜孔或细胞裂隙通过。影响因素:胎盘—一表面积、厚度、血流量;药物一一①药物的脂溶性:高脂溶性易过胎盘;②药物分子的大小:分子量小(250〜500)易过胎盘,大分子量的(1000以上)难通过;③药物的离解程度:离子化低易过胎盘;④与蛋白的结合力:(蛋白)结合力差易过胎盘。(三)药物对妊娠期不同阶段胎儿的影响妊娠早期(0〜12周)0〜3周(18d左右)“全”或“无”一流产;3〜12周主要器官形成期一畸形;妊娠中后期(13周〜足月)主要器官继续生长一发育迟缓;神经、生殖、牙齿一畸形。头1、2周全或无,要么没事要么流;3w—3m易致畸!3w—5w最致畸!!3个月后人形成,但是仍然有风险,影响中枢和生殖,不用药物是首选。分娩期——药物残留如产程中镇痛,不宜选用呼吸抑制作用强的鸦片及吗啡类镇痛药,哌替啶是分娩镇痛常用的药物,因其镇痛2〜3小时达峰,持续4小时,故让胎儿在用药后1小时内或4小时后娩出为好,让出生时新生儿体内的药物处于低水平。【例题】产前用药对胎儿娩出后继续作用,对胎儿危险的原因是药物A.易化扩散B.简单扩散C.水溶性扩散D.未完全清除E.肝肠循环『正确答案』D(四)药物妊娠毒性分级美国FDA于1979年,根据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经验及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将药物分为A、B、C、D、X五级。A级:对孕妇安全;B级:对孕妇相对安全;C级:对孕妇权衡利弊后慎用;D级:是在万不得已时才可使用;X级:绝对禁止使用;说明:某些药物其危害性,可因用量持续时间和在不同的妊娠期应用各异,因此可以有两个不同等级,在括号中加以注明。A级:在有对照组的早期妊娠妇女中未显示对胎儿有危险。(最安全)如:各种水溶性维生素、正常剂量的脂溶性维生素A、D、左甲状腺素钠、叶酸、泛酸、氯化钾等。B级:动物实验未显示对胎儿有危害,但缺乏人体实验证据;(相对安全)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美洛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苄星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红霉素;克林霉素;美罗培南、多黏菌素B;阿昔洛韦;降糖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消化系统用药法莫替丁、雷尼替丁、泮托拉唑。C级:动物实验证明对胎儿有一定的致畸作用,但缺乏人类实验证据。(权衡:利>弊后慎用)如:阿米卡星、氯霉素、咪康唑、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更昔洛韦、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格列吡嗪、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瑞格列奈等降糖药;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等消化系统用药;氨氯地平、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降压药均属于此类。D级:对人类胎儿的危险有肯定的证据,仅在对孕妇肯定有利时,方予应用(如生命垂危或疾病严重而无法应用较安全的药物或药物无效)。(万不得已才使用!)如:伏立康唑、妥布霉素、链霉素、甲巯咪唑、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卡马西平属于D级,降压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在妊娠中晚期使用时亦属此类。X级:药物对孕妇的应用危险明显大于其益处。禁用于已妊娠或将妊娠的妇女。(绝对禁止使用)如:降脂药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激素类药物米非司酮、炔诺酮、己烯雌酚、非那雄胺、戈舍瑞林;以及沙利度胺、华法林、甲氨蝶呤、米索前列醇、前列腺素E1、碘甘油等均属此类。(五)妊娠期用药原则单药有效不联合,小量有效不大量;能用老药不用新,早期不用C类药;选药一定要安全,治疗方案个体化;血药浓度要监测,疗效不定不可用;神经垂体缩宫素,麦角胺类都不用;抗菌治疗要慎重,病人胎儿都要看;氨基糖苷喹诺酮,各有风险不可用;B内酰胺可首选;厌氧感染甲硝唑。.有明确的用药指征和适应征——既不能滥用,也不能有病不用。.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妊娠头3个月尽量不用药物.确定孕周,合理用药——及时停药.能单用,不联用;能用老药,不用新药;.当两种以上的药物有相同或相似的疗效时,选用对胎儿危害较小的药物。.已肯定的致畸药物禁止使用。.禁止在孕期用试验性用药,包括妊娠试验用药。下列关于药物对孕妇的影响哪一项是错误的A.孕妇不应过量服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孕妇患有结核、糖尿病应绝对避免药物治疗以防胎儿畸形C.受精后半个月内,几乎见不到药物的致畸作用D.受精后3周至3个月接触药物,最易发生先天畸形E.妊娠3个月至足月除神经系统或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一般不致畸『正确答案』B二、哺乳期妇女用药哺乳期妇女用药(1)药物的乳汁分泌(2)哺乳期合理用药原则(一)药物的乳汁分泌几乎药物都能通过被动扩散进入乳汁,只是浓度可有不同,但母乳中分布的药量不会超过母体摄取量的1%〜2%。——分子小、脂溶性高,低蛋白结合率、弱碱性的药物,易进入乳汁;如:华法林与蛋白结合牢固,不会进入乳汁;弱碱性药物(如红霉素)易于在乳汁中排泄,而弱酸性药物(如青霉素)较难排泄。地西泮脂溶性较强,可分布到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尽量选用短效、单剂药物哺乳期禁用抗甲状腺药。如:乳母患泌尿道感染时,不用磺胺药,而用氨苄西林代替服药时间应该在哺乳后30min至下一次哺乳前3〜4h;停止用药后恢复哺乳的时间应在5〜6个半衰期后。(二)哺乳期用药对策.选药慎重,权衡利弊尽量选用短效、单剂药物哺乳期禁用抗甲状腺药。.适时哺乳,防止蓄积服药时间应该在哺乳后30min至下一次哺乳前3〜4h;.非用不可,选好替代如:乳母患泌尿道感染时,不用磺胺药,而用氨苄西林代替.代替不行,人工哺育.特殊人群,加强指导停止用药后恢复哺乳的时间应在5〜6个半衰期后。哺乳期禁用或慎用药物抗生素:氯霉素(可能抑制骨髓,引起拒食、呕吐)四环素类(影响骨骼、牙齿发育)喹诺酮类(影响骨骼发育)磺胺类(增加核黄疸的危险)异烟肼(引起维生素B6缺乏和神经损害)甲硝唑(危害中枢和造血系统)可以利用药物进入乳汁来给乳儿喂药。如用苯海拉明治疗婴儿皮肤过敏性疾患,可让母亲服用常用量(!"#"$%&),通过哺乳,乳儿可获得需要量的药物抗病毒药:多数抗病毒药(包括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凝血药:苯茚二酮(进入乳汁较多)阿片类:吗啡,美散痛,可待因等解热镇痛抗炎药:吲哚美辛(致婴儿惊厥)锂盐:碳酸锂(引起中枢和心血管系统障碍)抗甲状腺药: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智力迟钝等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等(引起黄疸)苯二氮(甘卓)类:地西泮(安定),氯氮平等(可在婴儿体内蓄积,引起过度镇静并成瘾)可以利用药物进入乳汁来给乳儿喂药。如用苯海拉明治疗婴儿皮肤过敏性疾患,可让母亲服用常用量(!"#"$%&),通过哺乳,乳儿可获得需要量的药物其他:西咪替丁(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中枢兴奋)溴化物(引起潮红、衰弱)麦角胺(引起呕吐、腹泻、惊厥)烟酸(大量可致不安、休克)水杨酸类(大量长期服用可致代谢性酸血症、潮红)抗肿瘤药及抗代谢药(抑制骨髓及多种器官正常发育)可以利用药物进入乳汁来给乳儿喂药。如用苯海拉明治疗婴儿皮肤过敏性疾患,可让母亲服用常用量(!"#"$%&),通过哺乳,乳儿可获得需要量的药物【例题】哺乳期用药会抑制乳儿甲状腺功能的药物是A.环磷酰胺B.环孢素C.柔红霉素D.甲氨蝶呤E.丙硫氧嘧啶『正确答案』E【例题】哺乳期会导致乳儿眼球震颤的是A.可卡因B.异烟肼C.麦角胺D.苯妥英E.泼尼松『正确答案』D【例题】哺乳期禁用的滴眼药是A.特步他林B.可卡因C.雌二醇D.磺胺嘧啶银E.麻黄碱『正确答案』D三、新生儿用药新生儿用药 (1)新生儿药动学(2)药物对新生儿的不良反应(3)合理用药原则(4)剂量计算(一)新生儿药动学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的代谢药物的排泄(1)药物的吸收①药物透皮吸收快硼酸、碘酊、类固醇激素易中毒②口服剂量难估计发育不完全,胃酸少,排空时间长(6〜8h),肠蠕动不规则③直肠给药更方便④危重患儿须静脉⑤不要肌肉或皮下少、血流灌注不足、造成蓄积。(2)药物的分布①小儿体液比重大,排出慢②血浆蛋白浓度低,结合差③脂肪含量相对少,游离多④血脑屏障不完善,核黄疸(3)药物的代谢——慢!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半衰期长,易蓄积中毒!——应按照血药浓度监测值调整用药。(4)药物的排泄——慢!新生儿出生体重越低、日龄越少,清除能力约低,药物半衰期越长,容易发生蓄积中毒。——应小剂量,长间隔给药;※新生儿药动学特点总结:吸收——①药物透皮吸收快②口服剂量难估计③直肠给药更方便④危重患儿须静脉⑤不要肌肉或皮下分布——①小儿体液比重大,排出慢②血浆蛋白浓度低,游离多③脂肪含量相对少,浓度高④血脑屏障不完善,核黄疸代谢——慢排泄——慢(二)药物对新生儿的不良反应(1)对药物有超敏反应(2)溶血、黄疸和核黄疸(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4)出血(5)神经系统毒性反应(6)灰婴综合征(1)对药物有超敏反应:用吗啡可引起呼吸抑制;常规剂量的洋地黄即可出现中毒;对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能力差,过量的水杨酸可致酸中毒;应用氯丙嗪易诱发麻痹性肠梗阻;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长即可诱发胰腺炎。(2)溶血、黄疸和核黄疸磺胺药,地西泮、阿司匹林和合成的维生素K等一一可将已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胆红素竞争性置换出来,增加的游离型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脑核黄疸,故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应禁用上述药物。利福平,新生霉素——两者均可使游离胆红素增高。(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新生儿若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有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可能,应慎重。如:对氨基水杨酸、氯丙嗪、非那西丁、长效磺胺、亚甲蓝、苯佐卡因、硝基化合物、硝酸盐、次硝酸铋、苯胺或氯苯胺化合物(经皮吸收)等。(4)出血新生儿肝功能未完善,其凝血功能也不健全,故用药稍不当即可引起出血。如: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血药等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甚至静脉输注高渗溶液均有可能导致颅内出血、出血性坏死性肠炎。(5)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如:吗啡类对新生儿、婴幼儿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特别明显;抗组胺药、苯丙胺、氨茶碱、阿托品可致昏迷或惊厥;皮质激素易引起手足抽搐;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易致听神经损害;呋喃妥因不但引起前额疼痛而且可能引起多发性神经根炎;四环类、喹诺酮类致颅压增高,囟门隆起。(6)灰婴综合征:新生儿因葡萄糖醛酸结合酶不足,服用氯霉素,发展为循环衰竭,全身呈灰色称为“灰婴综合征”,其死亡率很高,如必须使用,其治疗药物范围控制在10〜25mg/L。【例题】出生14天内的新生儿对维生素K清除能力和半衰期变化是A.清除降低,半衰期延长B.清除升高,半衰期缩短C.清除降低,半衰期缩短D.清除升高,半衰期延长E.清除能力与半衰期与成人相似『正确答案』A【例题】氯霉素可导致新生儿出现A.高胆红素血症B.高铁血红蛋白C.脑炎D.颅内压增加E.灰婴综合症『正确答案』E【例题】新生儿葡萄糖醛酸酶活性不足,易引起A.腹泻B.四环素牙C.低胆红素血症D.高铁血红蛋白E.高胆红素血症『正确答案』E以下所列药物中,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溶血的是A.磺胺类药B.吲哚美辛C.维生素CD.苯妥英钠E.新生霉素『正确答案』A(三)新生儿合理用药原则个体差异大、药物安全及中毒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儿童及成人高2〜3倍。新生儿宜按照不同日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禁用的抗生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复方磺胺甲嗯唑例外)、喹诺酮类;耳毒性较大的氨基糖苷类;新生霉素、硝基呋喃类、多黏菌素类、杆菌肽、乙胺丁醇等。【例题】新生儿禁用的抗生素是A.红霉素B.四环素类C.青霉素D.头孢类E.阿奇霉素『正确答案』B新生儿禁用的药物不包括下列哪种药物A.卡那霉素B.水杨酸钠C.氯霉素D.吲哚美辛E.青霉素『正确答案』E(四)剂量计算.计算药物剂量的基本公式为:D=△CXVdD为药物剂量(mg/kg);△C为血浆药物峰谷浓度差(mg/L);△C=预期的药物血液浓度-起初的药物血浓度。首次剂量计算时,起初的药物血浓度为0,以后的剂量计算,AC为本次剂量所预期的高峰血浓度(峰浓度)与首次剂量的低峰血浓度(谷浓度)之差;Vd为分布容积(L/kg)。2.负荷量和维持量的计算方法(1)首次负荷量计算公式为D9VdC为预期达到的血药浓度。(2)维持量和输注速度计算公式为:K0=KXCSSK0为滴注速率[mg/(kg•min)]。K为药物消除速率常数(min-1)。CSS为稳态血药浓度(mg/L)。四、儿童用药儿童用药(1)儿童药效学方面的改变(2)儿童药动学方面的改变(3)儿童用药的一般原则(4)剂量计算方法新生儿一婴儿-幼儿一学龄前一学龄期儿童(一)儿童药效学方面的改变(1)中枢神经系统特点:儿童期由于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通透性大,导致某些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这一特点有利有弊。例如:利一一脑炎、脑膜炎的治疗;弊一一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可致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第8对脑神经损伤;四环素、维生素A等可致婴幼儿良性颅压增高、囟门隆起等。使用镇静剂时,年龄越小,耐受力越大,剂量可相对偏大。(2)内分泌系统特点:儿童期内分泌系统不够稳定,许多激素和抗激素制剂会扰乱儿童内分泌,导致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等功能发生变化,影响生长发育。例如:糖皮质激素可影响糖、蛋白质、脂肪代谢,长期服药会导致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免疫力低下。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可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药物可影响儿童性腺发育,导致儿童性早熟;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3)血液系统特点:儿童期骨髓造血功能较为活跃,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例如:儿童使用某些药物可引起贫血、红细胞增多、粒细胞减少、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不良反应。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4)水盐代谢特点1:儿童期易致脱水与电解质紊乱。长期禁食、严重呕吐容易出现低血钾、低钠血症;腹泻患儿容易出现脱水、酸中毒。儿童不轻易使用泻下药、利尿药。特点2:小儿钙盐代谢旺盛,易受药物影响。例如:.苯妥英钠影响钙盐吸收,糖皮质激素在影响钙盐吸收的同时,还影响骨骼钙盐代谢,导致骨质疏松、脱钙,严重者发生骨折,影响生长发育。.四环素与钙盐形成络合物,伴随钙盐沉积于牙齿及骨骼中,致使儿童牙齿黄染,影响骨质发育。(5)运动系统特点:儿童期骺软骨处于不断增生和不断骨化的过程中;例如:某些药物如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引起关节痛、关节肿胀及软骨损害,影响骨骼发育。(三)儿童药动学方面的改变变化原因吸收水溶性药物血药浓度低;脂溶性药物血药浓度高。分布游离药物浓度增高多种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代谢代谢快,高于成人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的活性已经成熟,且肝脏的相对重量约为成人的2倍排泄经肾脏的消除加快肾功能在6〜12个月时就接近成人水平,在随后的儿童期,肾功能超过成年人。(四)儿童合理用药的一般原则(1)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2)注意给药途径和方法(3)根据儿童的不同阶段严格掌握用药剂量(4)密切观察用药反应,防止产生不良反应(2)注意给药途径和方法①口服给药最方便、最安全、最经济的给药途径,但影响因素较多,剂量不如注射给药准确,特别是吞咽能力差的婴幼儿受到一定限制。幼儿用糖浆、水剂、冲剂等较合适;年长儿可用片剂或丸剂,服药时要注意避免牛奶、果汁等食物的影响;小婴儿喂药时最好将小儿抱起或头略抬高,以免呛咳时将药吐出。病情需要时可采用鼻饲给药。②注射给药肌内注射时药物的吸收与局部血流量有关,要充分考虑注射部位的吸收状况,避免局部结块、坏死;临床上多选择臀大肌外上方,但注射次数过多可能造成臀部肌肉损害,如:使用含苯甲醇为添加剂的溶媒会导致臀肌挛缩症等严重不良反应。静脉注射常在病情危重抢救时用,平时多采用静脉滴注,控制给药量和给药速度。在治疗用药时间较长时,提倡使用序贯疗法,及时改用口服剂型,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③透皮给药儿童皮肤吸收较好,透皮给药方便且痛苦小。药物剂型多为软膏,也可用水剂、混悬剂等。用药时药注意防止小儿用手抓摸药物,误入眼、口引起意外,不宜使用刺激性较大的品种。④直肠给药药物从直肠下部吸收,不经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所用剂型有栓剂和灌肠剂。临床应用较多的有退热药物制成的小儿退热栓剂,灌肠法在小儿应用较少,因药液在肠腔不易保留。⑤单剂量包装避免一日或多次剂量一次误服等。(五)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1)根据儿童年龄计算(2)根据儿童体重计算(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4)按成人剂量折算表计算(1)根据儿童年龄计算略(2)根据儿童体重计算①已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②不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①已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如:口服氨苄西林,剂量标明为1日每千克体重20〜80mg,分4次服用。某儿童体重为15kg,即为:(20〜80)X15=300〜1200mg,分成4次,即为一次75〜300mg。D=每千克体重剂量X体重(kg)②不知儿童每千克体重剂量(成人剂量折算法):小儿剂量=成人剂量*';?体重工姐)——“小大人”近年来肥胖儿童比例增高,按传统的按体重计算剂量的方法(成人剂量折算法),往往血药浓度过高。(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一最为合理此种计算比较合理,但较为繁琐,首先要计算儿童体表面积。体表面积计算:①公式法:②查表法:①公式法:如体重W30kg:体表面积(成)=(体重X0.035)+0.1如体重>30kg:体表面积(成)=(体重一30)X0.02+1.05②查表法:此表不适宜体重大于30kg的儿童。体重(kg)体表面积(9)体重(kg)体表面积(9)体重(kg)体表面积(9)30.2180.42160.7040.2590.46180.7550.29100.49200.8060.33120.56250.9070.39140.62301.15表4-5儿童体重与体表面积粗略折算表对10岁以上(体重大于30kg)的儿童: 每增加5kg体重,体表面积增加0.104。如:30kg=1.154,35kg=1.254,50kg=1.554。——体重超过50kg时,则每增加10kg体重,体表面积增加0.104。如:70kg=1.739按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①若已知每平方米剂量,直接乘以个人的体表面积即可。D=每平方米剂量X体表面积(kg)②若不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可按下式计算:儿童剂量=成大剂量乂儿童体表面段面)(4)按成人剂量折算表计算按下列年龄折算比例表折算,总的趋势是剂量偏小,然而较安全。表4-2-9小儿用药剂量计算表年龄相当成人剂量的比例初生〜1个月1/18〜1/141个月〜6个月1/14〜1/76个月〜1岁1/7〜1/51〜2岁1/5〜1/42〜4岁1/4〜1/34〜6岁1/3〜2/56〜9岁2/5〜1/29〜14岁1/2〜2/3下列关于小儿用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绝不能给睡熟、哭吵或挣扎的婴儿喂药,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B.婴儿常用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的方法给药C.不可将肠溶片或控释片压碎给药D.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因此可长期大量使用酸碱类药物E.雄激素的长期应用常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生长和发育『正确答案』D(六)儿童禁用的药物药物 禁用范围 药物 禁用范围四环素类8岁以下儿童吗啡1岁以下幼儿氯霉素新生儿芬太尼2岁以下幼儿磺胺药新生儿左旋多巴3岁以下幼儿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硫喷妥钠6个月以下幼儿吠喃妥因新生儿丙磺舒2岁以下幼儿氟喹诺酮类18岁以下儿童依他尼酸婴儿氟哌啶醇婴幼儿苯海拉明早产儿、新生儿羟嗪婴儿酚酞婴儿吲哚美辛14岁以下儿童甲氧氯普胺婴幼儿地西泮6个月以下幼儿五、老年人用药(1)老年人药效学方面的改变老年人用药 (2)老年人药动学方面的改变(3)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一)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敏感性增高——镇静药的剂量应偏低(与儿童相反).对利尿药、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高——易致体位性低血压.对抗凝血药的敏感性增高——易致出血并发症.对B受体激动剂与阻断剂的敏感性降低——作用钝化.用药依从性差而影响药效①老年人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敏感性增高包括镇静催眠药、镇痛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特别是在缺氧或发热时更为明显。老年人用该类药物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耐受性及效果逐渐滴定至治疗剂量。②一些药物易诱发老年人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及利尿剂等,使用时应谨慎,尤其对于高龄、脱水、感染、高热等的老年人,更应密切关注神经系统症状。③老年人心血管系统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内环境稳定功能减弱,导致一一血压调节功能变差,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如:一些血管扩张剂、a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等更可能会诱发或加重体位性低血压,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告知老年人体位变化时需缓慢,防止跌倒、骨折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④老年人对肝素及口服抗凝药非常敏感,易发生出血并发症。其原因主要包括:老年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饮食中维生素K含量不足或维生素K肠道吸收障碍引起维生素K相对缺乏;血管病理性改变,包括血管壁变性,血管弹性降低导致止血反应发生障碍;老年人因慢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很多药物会增强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如阿司匹林、胺碘酮、他汀类药物、抗抑郁药、广谱抗生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