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辅导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1
一、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行政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答:行政法基本原则包括行政合法性与行政合理性原则。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内容。违反实体法和违反程序法都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破坏。
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要求:
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守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两者不得偏废。
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要求主要有:
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二、如何确定一个组织是否能成为行政主体?
答: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二)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三)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如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只负责参与管理内部事务的一些行政机构,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也不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此不能成为行政主体。再如,治安处罚行为大多由公安局内的治安处(科)具体实施,但处罚决定书应以公安局名义作出。
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如果得到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也会拥有一定的行政职权,享有与行政机关同样的法律地位,成为行政主体。如高等院校,本身是一个承担教育职能的事业单位,不享有行政职权,但国务院颁布的《学位条例》明确授权高等院校具有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给高校毕业生颁发结业证或授予学位证的行政职权,从而成为得到授权的行政主体。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2
一、案例分析题: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案谁是行政行为的主体?
答:本案行政行为的主体是某市林业局。
理由:因在本案中,李某与关某放火烧毁某乡果园村树林50亩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已构成行政违法,某市林业局作为对森林、树木等资源负有安全防火管理和保护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具有以自己名义行使相关职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政主体资格。而本案中,某乡政府对关某、李某进行处罚基于某市林业局的“授权”行为实施的,该“授权”行为实质为林业局的委托行为,不属于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受委托组织在未得到法律、法规、规章授权下作出的行政行为,应由委托机关做为行政主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故乡政府的处罚行为应由委托机关林业局作为行政主体承担法律责任。
二、案例分析题: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案中派出所在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
答:我国行政主体包括两类组织,一是行政机关,二是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公安派出所在性质上属于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本不应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明确规定,授权公安派出所享有警告和50元以下罚款行政处罚权,公安派出所因该法律授权而得行政主体资格。
因此,公安派出所具有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是授权的行政主体,本案中的公安派出所可以成为行政诉讼被告。
三、案情摘要:
1、答:北京科技大学作出的退退学处分不属于行政诉讼受理范围。
北京科技大学对田某的退学处分,其性质属于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违反学校内部纪律或规章制度时所作的内部处分行为,属于学校对其内部行政管理事务的处理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2、答:法院判令被告在特定期限内履行义务没有侵犯行政权。本案中北京科技大学拒绝给田某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的行为,属于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原则上只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查为例外。对于行政主体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不作为,法院有权依法判令被告在特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符合法律的规定,不构成对行政权的侵犯。
3、答:本案中田某提出的赔偿请求与赔礼道歉请求均属于国家行政赔偿的范畴。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即只有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违法,且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或财产权造成损害时,国家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而本案中北京科技大学拒绝给田某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的行为虽然构成违法,但并未对田某的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不属于国家行政赔偿责任的范围。
故法院驳回了田某的赔偿请求与赔礼道歉请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3一、填空
1、行政相对人
2、组织
中央地方
4、公务行为民事行为
5、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6、书面审理
7、60
8、损害赔偿
9、行政侵权行为
10、当事人诉讼代理人
11上诉人被上诉人
12、7日
13、行政赔偿
14、一审判决二审判决
二、选择题
ABDDBBABABABDABA
三、名词解释
1、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
资格许可:是指行政主体应申请人的申请,经过一定的考核程序核发一定的证明文书,允许其就享有某种资格或具备某种能力的许可,如律师证、会计师执照、驾驶执照等。
2、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根据法定方式进行或者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才能生效的行为。
3、行政不当: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四、简答题
(一)简述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二)简述行政许可的特征
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一般都以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前提,行政主体并不是因行政相对方准备从事某项活动就主动地颁发行政许可证,这与行政主体的依职权行为有明显区别。
2、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行政行为。
3、行政许可是要式行政行为。行政许可应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并应以正规的文书、格式、日期、印章等形式予以批准和证明。
(三)简述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
1、报告工作2、执法监督检查3、审查批准4、备案5、行政复议6、惩戒
五、论述题
(一)论述行政主体的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主体具有以下特征: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行政主体与其他国家机关、组织区别开来。如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行使权的人民检察院和一般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其不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因而不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享有的国家行政权,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但不是惟一的行政主体,一定的行政机构和社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条件也可以享有一部分行政权,从而成为行政主体。
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行政主体应具有独立的法律价格,能独立地对外发布决定和命令,独立采取行政措施等。这一特征将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内部的各种组成机构和受行政机关委托执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务的组织区别开来。行政机关内部的组成机构虽然具体实施行政行为,但该行政行为并不是以该内部组成机构名义实施,而是以行政主体名义实施的。另外,受行政机关委托执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务的组织,由于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决定,而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因此不是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一个组织是否能成为行政主体,还应看其是否能独立对外承担行政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即是否能独立参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仅从事某项公务活动,而不负担由此产生的责任,那么这个组织就不是行政主体。这一特征将行政主体和行政委托区分开来。(二)论述追偿制度与赔偿制度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
答:本案中的行政机复议关应是省政府。
理由,本案中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对自学考试应考者的违反考试规则行为的处罚权应属省考委,省考委是对上述行为具有行政处罚权授权主体。但在本案中,县自考办的处罚决定由于其无授权主体资格,故该处罚行为是无效的,最终对该考生作出处罚决定的是市自考办,而市自考办属省考委的被委托组织,即市自考办在没有法律、法规授权,取得行政主体资格条件下,其组织性质为省自考委的被委托组织,其所作出的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应由委托组织即省考委承担,故市自考办在本案中的处罚决定应归属于省自考委,而省政府作为其上级行政机关,理应由省政府成为复议机关。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4
一、填空
1、法定义务
2、选任委任调任聘任
3、权利义务
4、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5、拍卖邀请发价直接磋商
6、财产行为人身
7、违法行为发生地
8、警告通报批评
9、过错责任危险责任二、选择
DAACBDABCDABDABBAB三、名词解释
1、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2、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3、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和要求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四、简答题
1、简述划分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标准
(1)公务员的行为以所属机关名义作出的,属机关行为,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则属个人行为;
(2)公务员的行为是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作出的,属于行为,如果超越职责范围,必须第一标准和第三标准综合认定;
(3)公务员的行为是执行机关的命令或委托,不管机关的命令或委托是否超越权限,概属机关行为。
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2、简述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
两者具有如下区别:
(1)性质不同
被委托组织不具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职权,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委托的行政主体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被授权的组织则享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特定的行政职权,属于行政主体。
(2)产生的依据不同
被委托组织的权限、范围,只能依行政主体的行政委托行为产生,被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则由法律、法规的授权而产生。
(3)行为的后果不同
被委托组织的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由行使委托权的行政主体承担,如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申请人或实行是行使委托权的行政主体,而不是被委托组织。被授权组织则对其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3、简述行政诉讼原告的法律特征
原告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2)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
(3)受人民法院裁判的拘束。
五、论述题
1、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1)主体合法
主体合法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2)内容合法
内容合法要求:
a、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根据。
b、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C、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
(3)程序合法
程序合法其要求:
a、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b、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和顺序。2、论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1)通报批评
(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
(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4)返还权益,恢复原状
(5)停止违法行为
(6)撤销违法决定
(7)撤销违法的抽象行为
(8)履行职务
(9)纠正不当
(10)行政赔偿六、案例分析题
答:某甲不可以以工商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理由:本案中某甲与王某之间发生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发生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而并非行政主体基于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行政争议。工商所对某甲与王某之间发生的民事纠纷进行的调解行为,不属于行使行政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具有单方性、强制性,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该行政调解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故某甲不得以工商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一、小论文(50分)
论题范围:罪行法定原则的含义、内容、意义以及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等等。写作要求:题目自拟;观点不限;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1、罪行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三大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和处什么刑,均由法律明文规定,即所谓:“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者不处罪。”由此派生出一些具体原则,如排斥习惯法,禁止适用类推、刑法的效力不溯及既往、禁止不定期刑等。2、随着刑事立法进一步向科学化、民主化方向上的发展,修订以后的刑法分则条文从原来的103条增加到351条,对各种犯罪有了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范;加之1979年颁布以来,实际办案中运用类推案件数量甚微;故1997年刑法取消了类推制度,明文规定了罪行法定原则。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
3、将罪行法定原则规定下来,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1]有利于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可以将一切反对人民的专政、反对社会主义的敌人依法准确的予以惩罚,使对敌专政具有不少动摇性,可以严格的划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保证对敌斗争的准确性,可以使人民群众利用这一有力武器坚定的展开对敌斗争。2]有利于保证人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在刑法上采取罪行法定原则,对于保障宪法给予公民的权利有着极为重要的确作用。3)有利于克服“人治”至上的弊端,使犯罪分子得到正确、合法、及时的惩处。
4)有利于加强公民同犯罪斗争。刑法规定何种行为为犯罪,犯罪应受什么样的处罚,提出了公民对违法、犯罪的区分能力,并且能监督司法机关准确的依法惩治犯罪,充分发挥刑法的保护功能。5)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确立罪刑法定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能更好的体现;依法治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得以顺利进行。4、罪刑法定原则这一原则在1997年刑法中的体现明确和具体的。刑法第3条以条文形式明确将此原则规定了下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刑法有关条文中明确的规定了犯罪的概念、犯罪的构成条件以及具体罪名及特征,规定了刑法的种类、量刑原则具体犯罪的法定刑。标志着罪行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真正生根,表明我国刑法又偏重于对社会利益的保护向保障人权转变的价值取向。
二、分析案例(50分)
请分析:对刘XX、王某、吴某、赵某组织偷渡的行为是否应适用我国刑法予以处理?为什么?应当如何处理?答:1、刘某组织偷渡的行为不适用我国的刑法处置,王某吴某赵某组织偷渡的行为适用我国刑法予以处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第十一条: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王某、吴某、赵某应依法受到刑事处理,而刘某是驻华某领事馆随员,享有外交特权,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王、吴、赵三人的行为构成了提供出售出入境证件罪,根据刑法第320条的规定,应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
请分析:1.王XX的行为与陈XX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王XX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3.如果王XX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其行为的表现形式?
答:1王某带未成年人陈某去游泳而未尽到保护作用,使其溺死,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王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因为王某带陈某去游泳,应当能预见可能发生使不会游泳的陈某溺死的危害结果,但其疏忽大意,自行上岸,未将陈某带出,使陈某在游泳中消耗体力较大而溺水死亡,故王某构成犯罪3、王某带年幼的陈某到深水处玩,应履行好特别义务,即保护好陈某,保证其安全,但王某疏忽大意,自行上岸,致使陈某在深水中体力消耗太大而溺水死亡,王某疏忽大意的过失,构成了不作为犯罪,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4、王某17岁,已满14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二题:请分析1.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2.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应当如何认定
3.李X小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答:1、李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因为,从材料分析,李某(45岁)看见一群农民在挖自家自留地上的树蔸,很生气,便对李*小(15岁)说,滚石头,砸死几个,父子俩一起滚石头,致使山下的农民被砸死。李某的行为与农民被砸死有因果关系,故李某构成犯罪。2、李某当时的心理态度是:李某明知自己从山上滚石头可能使山下挖树蔸的农民被砸死,并且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主观上构成了间接故意。
3、李小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因为李小当时和他父亲一起滚石头,致使山下农民被砸死,犯有故意杀人罪,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重伤、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作业辅导3一、小论文(50分)论题范围:对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的认识。
写作要求:题目自拟;观点不限;字数不得而知少于1000字。
正当防卫限度
一、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事、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造成损失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它是直接对不法侵害行为进行反击,并采取对不法侵害者造成的损失的方式,制止不法侵害行为,保护合法的权益。如果实行不当,就会给不法侵害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从而危害社会,因此为了保证政党防卫的正确实施,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正当防卫的条件。正当防卫的条件是防卫行为的施行和正当的诸事实因素。
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正当防卫是使国家、公共利益或者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产生的权利。因此,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就成为正当防卫的条件,只有发生了不法侵害行为,公民才有权实行正当防卫;否则,就不存在正当防卫。!2、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只能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这是实行正当防卫的时机条件。如果不法侵害尚不存在或者已经进行完毕,均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3、必须是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意图。防卫的正当性,就在于防卫人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了使国家、公共利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因此实行正当防卫,就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4、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实施正当防卫,目的在于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以保护合法利益,这就决定了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这是正当防卫的附属条件。
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即既要在法律规定的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内进行,又不明显超越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否则,就由正当变为非法,由对社会有益变成犯罪。
(1)防卫人的防卫行为是以有效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而且这一防卫的强度同不法侵害的强度基本上相适应。
(2)防卫人的防卫行为给不法侵害者所造成的损害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须的,而这一损害结果同不法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行为结果基本上是相适应的。
(3)刑法第20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二、分析案例(50分)
请分析:对于陈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为什么?答:1、陈某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因为敲炸勒索是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的行为。而陈某实施正是这一种行为,其谎称在电器连锁店安放炸弹威胁店方逼迫店方交付财物,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勒索店方交付财物,所以陈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2、刑法第274条规定,犯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因陈某的行为造成了店方的经济损害,应附带民事赔偿
作业辅导4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1.李某是否属于累犯?为什么?
2.对于李某的第二次故意伤害犯罪和盗窃;罪应当如何定罪量刑?为什么?
答:1、李某不属于累犯,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业公司提供物业管理软件合同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研究机构将其科研成果转让给高新技术企业的合同
- 2024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的房屋位置和使用条件规定
- 2024年度厂房租赁合同详述
- 2024年度爱奇艺体育节目制作委托合同
- 2024年度品牌授权经营合同(服装品牌)
- 热敏纸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硫磺棒消毒用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轻型飞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空气干燥器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国内外智慧护理服务模式的研究进展
- 深圳2020-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专题03 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析版)
- 2024年统编版新教材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8单元)
-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件 项目六 汽车辅助电器设备
- 【初中历史】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5-02-03-02 野生植物保护员 人社厅发201512号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完整版)
- 学校食堂食品验收制度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3课-美国内战-【课件】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