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住宅楼测量监控施工方案及测量常用表格_第1页
江苏住宅楼测量监控施工方案及测量常用表格_第2页
江苏住宅楼测量监控施工方案及测量常用表格_第3页
江苏住宅楼测量监控施工方案及测量常用表格_第4页
江苏住宅楼测量监控施工方案及测量常用表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制依据类别名称称编号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测绘法》国家《国家三、四等水水准测量规范范》GB12898--91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计量法》国家《工程测量资料整整理规定》YSY217—889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6-93地方《建筑工程施工测测量规范》DBJ01-211-95工程资料本工程施工图纸总包合同2、工程概况建设规模:工程位于昆山周市镇长江北路迎宾路口,由10栋11层小高层及整体地下车库组成,地下车库为深基坑(苏州地区4米以上为深基坑),一期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质量标准: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均以国家部委和本市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验收标准为准,工程质量必须全部达到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的合格标准,且各项使用功能全部满足设计要求。2.1建筑设计概况1建筑规模83914.7mm2258136.44m267621m247478.7m22层数地上11层,地下下1层3层高(m)地下室(m)首层(m)标准层(m)其他层高(m)2.82.82.84建筑形状矩形2.2结构设计概况1柱网尺寸(mm)2标高(m)地下室标高檐口高-2.8m32.2m3、施工安排3.1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项目部制定的《项目测量管理办法》的规定,即[红线基桩交接]、[施测复查]、[内业复查]、[资料交接]、[仪器使用和保管]等一系列测量管理制度。甲方提供的红线桩和坐标、水准点核验,现场测量控制网(含平面主轴线和水准点),地面标高方格网,±0.00以下测量放线均由项目技术部负责组织和主持,项目质量部负责验线,项目部验线合格后,报监理公司,未经监理公司签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在整个工程测量过程中,项目部主管测量的技术人员必须监控测量工作的原始记录,施测人员必须签字,且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对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由项目技术部妥善归档保管。3.2人员配备考虑该工程的重要性和测量的复杂性,对人员的选用严格把关,项目技术部设测量负责人一名,配备两名专业测量员。所有参加施测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上岗证。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协助测绘院进行红线桩的钉桩工作,并办理接桩手续,同时进行红线桩的较合。根据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周边环境,确定建筑物的定位方法及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方法。4.2仪器配备要做好施工控制测量工作,仪器是保证。为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测量器具必须经过专业检测部门检测,保证其在检定期内。测量器具配备计划如下表所示:序号名称规格数量精度要求1全站仪BTS-70000R12经纬仪TDJ23台2″3自动安平水准仪DS35台2″4精密水准仪N1005A3台5大钢尺50m3把Ⅰ级6线坠1kg10只靠尺3根4.3现场准备放线人员进行钉桩工作,并及时对钉好的桩位及桩点进行保护。清理妨碍测量仪器通视的障碍物。5主要测量方法5.1测量放线原则: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边长方向控制短边短方向。5.2施工测量依据:根据杭州天人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的施工图,检查项目红线桩的坐标计算是否正确,实测点位是否正确。5.3平面控制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以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为依据。(3)点位选在通视条件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应用混凝土浇筑,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2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级±10"1/200005.4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根据施工的需要和交桩情况,现场的高程控制网布设为闭合水准路线。且相互通视间距不超过100m。5.5.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保护及复测.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本工程工期较短,为确保现场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的稳定性,场区内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采用永久点的方法来布设,其布设形式如下图。平面控制点水准点测量控制桩的保护在控制桩点周围用脚手架搭设2米×2米的护栏,并制作标识,写上“测量点位、注意保护”的字样。测量人员应经常去现场巡视桩点的情况,并作好巡检记录。控制桩点的复测控制桩点的复测应定期进行,轴线控制点在施工测量使用过程中,每次需利用场地控制网点进行复测;首级控制点也应在1月内检查一次,如有变动应及时恢复,作好检查记录,记录填写应真实,签字齐全,具有可追溯性。5.6.施工中的测量控制平面控制地下结构施工采用外控法施工,即先用外控法作好内控点,然后再用内控点控制平面施工。地上结构施工采用内控法施工。.1平面测量控制:地下结构施工时先检查轴线控制网,无误后利用轴线控制网在基础平面上投测;将底板投测点检查无误后,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确定好以后的投测点,并作好保护;在以后的施工中直接利用激光铅垂仪往上传递轴线,利用全站仪复核检查传递在施工层的轴线,确定无误后,再进行细部放样。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须复核场区控制网、高程控制点,并引测便于地上结构施工的控制点。在首层楼板砼浇注时在控制点位置埋入钢板或短钢筋,并在首层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投测时先校核控制轴线。每个施工段至少设3个内控点,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大于钢尺长度。轴线投测及传递的误差应符合下表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总高HH≤30m30m<H≤600m60m<H≤900m90m<H各细部放线的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项目允许误差mm外廓主轴线LL≤30m±530m<L≤600m±1060m<L≤900m±1590m<L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注:表中各项误差均相对于控制轴线而言。高程控制(1)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引测,且在同一平面层上至少引测三个高程点,相互校测且互差不应大于3mm,施工中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施工层的控制标高点。(2)±0.000以下的控制高程桩点设在护坡桩的立面位置,用红三角作上标记,并写上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标高传递应在首层外墙建立一圈统一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匀应由首层向上传递。并且利用经检定以及经温度、拉力和尺长三差改正的钢尺沿边柱、外墙或电梯井铅直线往上传递。(3)由于结构局部层高较高,为控制顶板的高度,施工中除了采用常规的抄0.50米或1.00米线外,还应在距底板(楼板)20cm处抄测一条水平线,以便于净空检查。施工中传递高程的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总高度HH≤30mm30m<H≤600m60m<H≤900m施工层水平线±3(4)围护结构封闭前,必须将控制轴线引测到结构墙、柱上,作为室内装修与设备安装放线的依据,控制线采用平行借线法引测。(5)竖向控制:用激光铅直仪在楼内通过楼板留孔向上引测,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并设置控制网,每层垂直偏差小于3mm,总体不大于H/1000且小于2cm,并特别注意电梯井的垂直度控制。6沉降观测6.1技术依据与技术要求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2、《城市测量规范》3、《施工测量方案》4、每3个月对本高程系统进行一次联测,精度满足闭合差(L为整个闭合线路总长度)的要求。5、每次沉降观测必须做闭合,精度满足闭合差(N为整个闭合线路总测站数)的要求。5、基础完成测一次,结构施工每层测一次,装饰结束测一次,竣工验收时测一次,交付使用后第一年内三个月测一次,以后按有关规定执行。6.2、观测准备和观测精度的要求1、观测点的埋设(1)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及设计部门提供的平面图,在建筑物正负零以上0.5~1.0m处,预计埋设36个沉降观测点(具体位置见布点图,布设时依据现场条件而定)。(2)监测点设在立尺方便及通视条件好的部位,应避开有障碍物的地方。(3)被监测建筑物现场外围埋点,在建筑物年代较长、稳固的地方埋设水准控制点3个作为观测基点。(4)观测基点从建设方提供的±0.00引至地下室顶板上翻梁上面。2、各项观测指标要求(1)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2)前后视距;(3)前后视距差:1.0m;(4)前后视距累积差3.0m;(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6.3、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一层柱结构施工时在预设处设置永久性观测点,共设36个。首次观测的沉降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确定。随结构每升一层,应对建筑物进行观测一次,直到竣工。6.4、沉降观测中注意事项沉降观测应采用附合或闭合线路,做到定机、定人、定路线。测施前仪器必须经过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观测过程中应保持前后视距基本相等,也不能使仪器至水准尺距离大于30m;施测中,前后视必须采用同一根水准尺。观测时,水准尺应和地面垂直,不得歪斜;在同一测站上观测各观测点时,当读完所有观测点的读数后应回测后视点,两次同一后视的读数差不得超过;六、提供报告的内容与形式(1)正常情况每月每层或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提供一份沉降数据,观测结束后提供最终报告;(2)报告内容包括各观测点的沉降成果表、沉降观测汇总表、沉降过程线图、布点图及其他特殊要求报表;(3)发现异常情况(如不均匀沉降等)及时通知有关方采用有效措施;7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7.1施工测量中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即遵循主轴线—轴线—细部放线的放线原则,达到整体控制局部的目的。7.2施工测量过程中,应遵循步步有校核的原则即:在轴线投测前应先校测轴线控制桩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投测,投测后还应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查;施工层放线时,先校核轴线投测是否准确,再进行细部放线,细部放线完毕后,也应复核检查,这样做到步步有校核。7.3为保证高程的准确性,每个施工层的高程点至少应传递三个,复核后较差在3mm以内,利用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引测水平线时,水准仪尽量安置在测点范围内的中心位置,使用S3型水准仪应进行一次精密定平。7.4施工中应坚持联合验线以及步步验线的原则,联合验线是指监理、施工方等相关人员联合一起检查放线的精度,确定放线等级。然后由施工方的技术、质量验线,报施工总承包方方验线,如有必要再组织联合验线。7.5用钢尺传递标高时,钢尺必须经过检定,且测量过程中要进行三改,即:尺长改正、温度改正、拉力改正。8.施工测量管理: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情况和管理要求特制定测量管理制度和复核验线制度如下:9.测量管理制度9.1本工程测量管理体系如下:测量组对本楼层的高程或者轴线控制线施测完毕后,经过质量员复验合格后,方可报项目工程部测量组,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公司。9.2各级测量人员应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法令和规范,认真学习与审核施工图纸,做到按规范工作,按图施工。9.3应建立健全内部测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并服从于测量组的业务协调。9.4测量工作应严格遵循自检、互检的作业程序,合格后方可报上级管理部门复核验线。9.5外业测量成果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真实、数据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晰,记录应当场及时填写,不允许先写在草稿纸上后再转抄,保持记录的原始性。9.6草图、点志记图等,应当场勾绘,方向、有关数据和地名等一并标注清楚。测量记录多有保密内容,应妥善保管,工作结束后上缴有关部门保存。9.7测量计算工作要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9.8测量人员应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校核,确保测量仪器在受控状态之中。9.9测量仪器的检定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关检定规程并在受控的检定部门进行,一般测量仪器的检定周期为一年(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水准标尺)。9.10严禁测量黑器具在施工现场出现,作好现场测量仪器的登记、标识、记录等管理工作。10.复核验线制度10.1测量验线工作由项目技术部对光彩大厦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统一进行管理。10.2项目工程部测量组负责建立本工程的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10.3复核验线规定如下:测量组应先进行自检符合标准后再上报项目工程部,项目技术部复检合格后再上报监理公司,各级复核应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不合格者不得向上级复核单位报验。10.4复核验线前,提前提交有关报验资料,包括:坐标依据,高程依据,施测方案,待复核点与所用依据点的位置关系。只有内业资料正确后,才能进行外业实测。10.5轴线及局部点由提供的平面控制网、高程网(点)自行施测,测量组对本身所测放的成果精度要严格控制。10.6项目技术部测量队有责任协助监理对建筑物的主要控制轴线及建筑物主控点进行复测认证。10.7复测标准应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中的有关规定执行。10.8复测监控过程记录应作为技术资料入档。11.施工测量常用检验表格(见下附页)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日期天气班级小组仪器型号地点检验者记录者1.一般性检验三脚架:制动、微动螺旋::微倾螺旋:对光螺旋:脚螺旋:望远镜成像:目镜调焦螺旋:水准尺:2.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旋转望远镜镜180º)次数气泡偏离情况处理结果3.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偏离情况处理结果4.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仪器的位置项目第一次第二次在A,B两点中间位置测高高差后视A尺读数aii前视B尺读数biiA,B两点高差hAB==ai-biA,B两点高差均值a1=b1=hAB′=a2=b2=hAB″=B在离B点3m处测高差(DAB为AB两点点距离)B点尺上读数b2A点尺上应有读数aa2A点尺上实际读数aa2′误差Δ两轴不平行误差iib2=a2=b2+a2′=Δ=a2′-aa2经纬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日期天气班级小组仪器型号地点检验者记录者1.一般性检验三脚架:水平制动、微动螺螺旋:望远镜制动与微动动螺旋:照准部转动:望远镜转动:望远镜成像:脚螺旋: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微动螺旋:度盘变换机构:2.照准部水准管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旋转照准部部180º)次数气泡偏离情况处理结果3.十字丝竖丝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偏离情况处理结果4.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尺上读数正确读数视准轴误差盘左B1盘右B25.横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P1P2距离竖盘读数竖直角仪器到墙面距离DD横轴误差6.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竖盘位置竖盘读数竖直角指标差盘右正确读数全站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日期天气班级小组仪器型号地点检验者记录者1.一般性检验三脚架:制动与微动螺旋::望远镜成像:照准部转动:望远镜转动:脚螺旋:电池电量:显示器状态:棱镜及信号:2.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旋转照准部部180º)次数气泡偏离情况处理结果3.水准管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旋转照准部部180º)次数气泡偏离情况处理结果4.十字丝竖丝的检验验与校正检验次数偏离情况处理结果5.视准轴的检验与与校正仪器位置目标盘位水平度盘读数º′″两倍视准轴误差处理意见及方法处理结果左右6.光学对中器的检检验与校正光学对中器旋转照照准部180º投点结果处理意见及方法处理结果7.仪器加常数的检检验次数仪器的位置棱镜的位置观测距离(10次平均值)计算K值K=D-(D1+D2)处理意见及方法处理结果1A点B点D=C点A点D1=B点D2=2A点B点D=C点A点D1=B点D2=3A点B点D=C点A点D1=B点D2=K值平均值=普通水准测量记录录日期天气班级小组组仪器型号地点观测测者记录者测站测点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高差(h=a-b)高程m备注+-检核ΣΣΣ水准测量路线成果果计算表日期班级小组计算算者测点距离Dm测站数n实测高差hm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