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老鼠钢琴曲问题研究5500字(论文)》_第1页
《猫和老鼠钢琴曲问题研究5500字(论文)》_第2页
《猫和老鼠钢琴曲问题研究5500字(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猫和老鼠》钢琴曲的演奏技巧分析报告TOC\o"1-3"\h\u28976引言 引言《猫和老鼠》属于美国现代派的钢琴作品,它的创作者科普兰先生是国际上公认的首位具有美国本土风味的作曲家,科普兰先生的作品值得我们进行深层的探究,而这首作品是科普兰先生十九岁时创作的,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而在我国,这是一首钢琴考级的十级曲目。弹奏《猫和老鼠》这首作品对演奏技巧有一定的高要求。一、科普兰的钢琴作品(一)科普兰的作品风格1.科普兰生平简介艾伦·科普兰(AlanCopeland)于1900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移民的家庭里。他是美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一生获得了大量的荣誉和奖项。代表作《阿帕拉契亚山的春天》在1945年获得了普利策音乐奖。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音乐、合唱、管弦乐作品、歌曲以及钢琴曲等。2.科普兰作品风格艾伦·科普兰的音乐作品充满了生命力,更难得的是他的作品一方面保持了民族风格,更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20世纪现代作曲技法的部分特征。科普兰将在欧洲学习的作曲技巧与美国民族音乐材料糅合起来,他在音乐作品创作的路上用不停的探索以及实践创建了自己的个性化的音乐风格,成为倍受推崇和好评的作曲者。(二)科普兰与美国音乐的对比1.科普兰致力于发展美国音乐科普兰是上世纪美国作曲家当中的杰出的代表者,特别是在音乐创作方面,科普兰更是为美国音乐的发展以及美国民族特色的弘扬做出特别的贡献。科普兰不仅仅是美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更是第一位以本土风味被国际认可的美国作曲者。他一生都致力于美国音乐的发展,给美国音乐的全球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音乐作品中的“美国精神”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科普兰作品风格与美国音乐风格的对比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音乐初具规模。欧洲的一些著名的作曲家,歌手和指挥家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音乐的发展。当时,科普兰试图寻找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他对目前使用爵士素材的创作方法不是很满意。在对新创作形式的强烈渴望下,最后科普兰决定尝试用一种更加抽象的音乐创作的方式。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有着简朴的结构,也更加经济,作品的乐章概念的重点在逻辑的推理方面,更加的侧重于个人技术的展示。早期的爵士乐影响在作品中已将不再突出,而且适当的凸显出一些对刚出现的12音技法的应用。科普兰曾经说过,自己作为作曲家应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以及个性,创作不同于欧洲音乐的美国的现代音乐作品或者美国的民族主义音乐作品。科普兰说:“我有意识地期望可以由我们的活动以及写作来促进现代美国音乐的进步和发展。”科普兰这句话高度的概括了其理想及追求,而他也在用自己的一生来让这个愿望成为现实。二、《猫和老鼠》的演奏风格分析1.《猫和老鼠》的曲式分析《猫和老鼠》全曲总共有83小节,它的结构不够规则也不够对称,这种结构有着非常突出的上个世纪音乐的曲式结构特点。整首歌曲可分为以下的几个部分:引子(1小节~4小节)、第一部分(5小节~20小节)、第二部分(21小节~50小节)、第三部分(51小节~80小节)、结尾(81小节~83小节)。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引子部分的音程局部形状是斜线状,整体形状“疑问式”的样式。第一部分主题的动机(5小节~小节)是一个上行八度大跳,外部特征是射线以及锯齿形状的。这部分主题旋律也更加微妙,集中在左手和右手的交接的位置。第第二部分是从一个体止符开始引入的,也可以说暗示故事马上就要拉开序幕。21小节到30小节之间,左手和右手快速的交替。在第38小节的地方引子部分再次的出现,又引入旋律,左手的低音和右手的高音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直到50小节结束的时候,就像猫和老鼠一起嬉戏完乐一样。在第40小节结束的时候,曲子的旋律出现在左手,但是到了第48小节中间的时候,主要的旋律转向右手,从而形成了波浪形的音型。在第三部分中,旋律的变化的表现变得更加的明显。51~55小节旋律的音响效果变得强烈起来。在55~58小节,主题再一次的出现,这就像是在另一个追逐游戏中一样。在小节73的开始处在左手的部分出现连续切分节奏,并且持续到第80小节。尾声部分的旋律构成疑问句的音型,向远处延伸。从和声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作品中存在着一些较为独特的现象,例如调式中的某些自然音级,可以非外音性、非转调性也非临时性随意的上升和下降,且被升降后的变化音与调式自然音同时共存或着形成八度“对斜”音组;“同音异名”关系的“等音”,在这里分别获得了独立的意义;不同关系的大小调也在这里浑然天成了。此外,《猫和老鼠》还带有一些布鲁斯风格。如开头的三小节,在主调D调中,#F为第三级音,在第二小节的地方被还原,降低了第三级音,这里符合布鲁斯风格里面的降低第三级。正是这些特殊音响使得乐曲变得十分诙谐幽默。2.《猫和老鼠》音色处理科普兰在《猫和老鼠》还的音色上不仅使用现代音乐语言来展现音乐的主题,并且用到了古典音乐的逻辑思维来处理和弦以及和声,这样就从听觉上给广大的观众带来了新鲜的体验感,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创新的精神。在塑造猫以及老鼠的动物形象的时候,科普兰用到了三度叠置和弦当做独立的音乐章节,这种方法和传统和声对和弦的选择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而且它独特的创作方式也让音乐拥有了对音乐形象塑造的功能,对音乐表情的抒发有很大的好处,从而能够让观众在音乐的感染中不自觉的加深了对动画形象的印象。举一个例子,科普兰在《猫和老鼠》里对托卡塔音型的巧妙处理就非常的精巧,他为了能够让演奏显得紧凑以及灵巧起来,在演奏托卡塔音型的时候采用了慢弹,这样能够让演奏者更好地去演奏音乐理念的每一个音符;同时采用分手练习的方式,这样是为了让演奏者掌握同速度时候旋律位置,甚至为了让音色能够和谐动听,他还用到了用双手分开弹奏,一只手用Piano弹奏,一只手用farce弹奏,以求可以更好地去掌握双手演奏时的速度以及节奏。这些对音色的处理,大大增强了音乐的形象性,从而给听众带来难以磨灭的听觉印象。3.《猫和老鼠》的音乐联想音乐的联想在音乐的创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科普兰本人曾经这样说:联想在音乐上产生的声音是没有办法预测的。科普兰擅长使用音乐旋律联想来创建生动活泼的角色。这主要归功于他精湛的作曲技巧以及独特的钢琴演奏方法。所以《猫与老鼠》中的猫与老鼠的形象不单展现了作曲家创作上的独风格,还展现了他联想的功底。在动画片《猫与老鼠》当中,科普兰的《猫和老鼠》钢琴曲有很多的的左手和右手快速的交替、上下行的移动、以及从上而下的滑奏的手法,这些都形象的展现了猫和老鼠们活泼的音乐形象。例如,在塑造猫的形象的时候,Copeland主要使用到旋律音型。这样的旋律音型首次在在动画片引子的部分,它的旋律有着非常连贯的特征,这样可以表现得与第13小节的左手低音地方的区别。作曲者也很少在引子的部分使用到踏板。主要用到了改变调式的同样旋律来进行音乐的演奏。从而使听者联想展示出猫的生动形象。三、从教学和演奏角度分析作品《猫和老鼠》(一)《猫和老鼠》的演奏技巧分析1.托卡塔音型的演奏在作品《猫和老鼠》中,科普兰用到了很多的托卡塔音型,例如在5~8、21~31、55~58小节。托卡塔音型需要非常快速和清晰的触键。在演奏时,手需要相对的固定,前臂可以带动肘关节把肩部以及腰部的力量传递到指尖上来,从而使演奏结实而有力,富有生机。在双手交叉演奏的时候,手指的关节动作幅度应小一些,并且双手应适当的支撑而不发软,这样才能保持声音的清晰。2.旋律音型的演奏从第1~3小节为旋律音型,其演奏时要感觉手臂在延伸将音拉长。而第13小节的相同旋律却要弹得干净一些,多用指尖力量,不用踏板。在曲中有个难度就是,左手的小拇指要保持低音,只用1,2,3,4指进行跑动,所以,弹奏此处时,手臂应该尽量放松,随着音符的运动而运动。在乐曲第40~46小节,左手的四分音符时主要的音,所以应该弹得清晰有力,但是不要出现砸钢琴的状况,用臂力去敲击琴键,而右手的装饰音和八分音符的半拍和弦要弹的轻巧,灵敏,雅致,对于右手部分的最高音E,要稍微突出一些,但是不要盖过主旋律。3.和弦的演奏和弦弹奏最重要一点就是,必须同时下键,不要出现不规则现象。在第2、9-12、36-37小节处的和弦要轻,弹奏时指腹触键面要大些,由前臂为主加上适当的重量,不要往下压。而73一80小节处上方的和弦,要根据和声的不同随时换一半踏板,以使D音持续振动。乐曲结尾处的81-83小节不用踏板,为了使声音不会显得干,要用手腕的运动令较弱的声音也能振动出来。(二)关于《猫和老鼠》的教学分析我们在教学法中所提倡的演奏方式,尤其在演奏表演方面,应建立在仔细读谱的基础上。应该仔细琢磨演奏过程中那些在的细节,演奏过程中仔细的聆听,加强对耳朵的训练。钢琴的音高是固定的,不可能有所变化,但是在处理音的时值、力度以及音质时,却大有讲究,必须非常细致。像《猫和老鼠》中反复的离调,通过自己演奏的音的不同特点的细致观察,可以使整个演奏获得一种特性,这种演奏可以使每一个音,每一乐思都表现得十分清楚,它可避免力度上的过分夸张以及节奏上的强烈变化。因《猫和老鼠》这首练习右手节奏易出现错误,要求均匀、迅速。基于这种现象我们提倡大家在练习的时候以八分音符为一个拍,相当于每小节数成八个拍。左手的高音旋律中不时出现三个音的连跳,弹奏时动作要小,手腕稍稍有一个带的动作,手指与键盘之间要有那种恋恋不舍的味道,就像歌唱的时候声音断了但是气息不断的样子。不要使动作过大和过快,以免落下的声音僵硬,旋律被破坏。在第41、42和43节中,许多学生经常在这里遇到麻烦。首先是装饰声的演奏方法以及时值不够准确。这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纠正:①首先省掉装饰音先不演奏,以右手的八分音符和左手的四分音符的时值比例。②把装饰音和被装饰的第一个四分音符放在一起演奏,巩固时值比例。③用正常的时值关系演奏出装饰音,在装饰音和第一个四分音符中间尽量的靠拢,不可以影响到第一个四分音符和第二个八分音符之间的时值比例。若仍有困难,可再次反复这个练习过程。只有经历过认真的“精细雕琢”,一部作品的演奏水平才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而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演奏者才能体会到这部音乐作品的真正内涵。考级确实是对于专业水平的一种认可,但将基本功打好更为重要,不能急于求成,要熟悉键盘和五线谱,并且能够快速地将五线谱与键盘位置对应正确,加强慢的练习,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用科学的指法,高度集中弹奏,才能减少高难度技巧导致错音的现象发生,提高准确性,要培养肌肉的自我调整能力。四、论科普兰现代钢琴作品的特色(一)科普兰的现代音乐科普兰先生的“现代音乐”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50年代之后,美国像欧洲出现在各种的艺术的流派。科普兰先生受到一些影响,对伯格的序列音乐开始感兴趣,并且尝试用到12音技法创作大型的作品,其中也包含管弦乐作品。科普兰先生使用紧张而又富有戏剧性的音乐来向人们展现美国的真实生活。然而他并没有抛弃“实用音乐”,科普兰对早期音乐语言的追求仍然可以在其大量的“现代音乐”中看到。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用12音技法创作的作品《钢琴四重奏》、《内涵》、《钢琴幻想曲》以及《内景》以及被认为是真正的美国民间歌剧、作曲家的第二部歌剧《温柔乡》(1952-1954)科普兰的最后一部作品时1983年根据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改编的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二)科普兰音乐的特点科普兰是是一个专心于美国本土风格音乐的作曲家,他在理解音乐情感还有创作手法上有着他独到的地方。在创作的技法方面:科普兰的作品和他一样有着鲜明的性格,他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中不仅传承美国本土音乐风格,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科普兰先生将音乐风格融于作品中对和声创作上。他的音乐大多数都是抒情的,有着一定的诗意。在旋律方面:他吸收了美国及美洲及其他国家的民歌特点旋律形成“拱形旋律”的特点旋律线条常常是“跃进式”的骤上骤下,大起大伏,表现出只有很少音的宽空间的大跨度、打距离的特点。对于各国的民歌,他不会直接应用,而是通过反复的学习研究,领悟音乐的特匪,将它们变成“科普兰的特匪”。在节奏方面:他受斯特拉文斯基及“六人团”的音乐影响常用节奏和节拍的频繁互换和变化来增加音乐的动感如作品《短小交响曲》在改编成带《六重奏》时,科普兰对小节和节拍上做了一定的改变,不断变动的节奏型,将作品中的美国韵味完美的展现出来。在音乐色彩方面:科普兰追求独特新鲜的音响效果,让他称之为“富有表情的想象”服务对于音色的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