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3课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①君权与相权的斗争
(君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中存在两大基本矛盾的斗争:②中央与地方的斗争(中央集权加强,地方实力削弱)
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㈠秦汉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朝代中枢权力体系职能(作用)备注秦朝丞相最高行政长官建立西汉武帝中朝决策,与丞相制衡巩固东汉尚书台取代三公的权力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权力分配未定型
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当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姓名离任原因任职时间窦婴免职1年2月许昌免职3年8月田蚡去世3年9月薛泽免职7年6月公孙弘去世2年4月李蔡畏罪自杀3年严青翟畏罪自杀2年10月赵周下狱死2年7月石庆去世8年3月公孙贺下狱死12年2月刘屈髦田千秋下狱腰斩昭帝时死2年22年㈡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㈠秦汉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割皇权加强起草诏令负责执行封驳审议①
②
③
作用:分工明确效率提高相权被割皇权加强实质:通过分权得以集权㈡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隋唐三省六部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二府三司制相权再被分割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二府三司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隋唐三省六部制归入归入元代:?中书一省制皇帝中书省元代:中书一省制
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影响?相权过重、威胁皇权政局动荡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归入归入明代:亲自掌管废除丞相制度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殿阁大学士内阁明太祖:位低权轻明成祖:位高权重元代:中书一省制朝代中枢权力体系职能(作用)备注秦朝丞相最高行政长官建立西汉武帝中朝决策,与丞相制衡巩固东汉尚书台取代三公的权力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权力分配未定型隋内史省中书省门下省同唐朝完善唐中书省起草诏令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朝代中枢权力体系职能(作用)备注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度支、盐铁、户部)宰相办公机构,行政权军权(发兵权)财政,长官”计相”加强,相权再分割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元中书省下设六部发展明废丞相,设内阁丞相制度被废除顶峰清军机处跪奏笔录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演变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表明了政治的两个方面的趋势:一是明确行政分工,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后者更为突出,因为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三省分别体现了相权的一部分,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宋元时期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明了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延续,宋朝以另外的方式继续分割相权。元朝出现反复,出现权力集中的现象,相权一度得到扩大。中国古代皇权的不断加强是如何体现的?朝代演变中央机构地方机构秦朝建立郡县制两汉巩固郡国并行——州郡县隋唐完善州县——道州县三级北宋加强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发展行省制明朝高峰三司制(土司制度)清朝顶峰省道府县四级制三公九卿制中朝—尚书台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一省制内阁军机处行省的设立评价: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1、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A.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行政体系。B.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C.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D.地方权力分散。E.中央控制地方官任免、监督、考核。2弊端?A.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B.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二.选官制度
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和选官的制度。
目的:秦汉官僚制度确立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选官用人制度,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这个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朝代制度备注影响(作用)西周“世卿世禄”贵族世袭土地、人口、职务、待遇思考:导致被破坏的原因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商鞅变法汉武帝察举制、征辟制察举制:察廉、举孝。地方每年推荐人才。征辟制:策问当时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不定期,政府向社会招聘。扩大官僚队伍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团体。东汉末年九品中正制前期标准家世资历和个人才能,后期看门第高低前期积极,后期重家世轻才德,累世公卿,门阀政治。日益腐败。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朝代制度备注影响(作用)隋开创分科举人每州每年贡士三人,分科举人隋炀帝设进士,以策取士唐完善科举制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进士与明经,后期经文并重,理学主导。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是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明、清发展八股取士四书五经为主,试经义制策,定以八股文。束缚人们思想,弊端更多,不得不废科举兴学校。宋更为重视科举制度重文轻武选官过冗过滥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提升)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大体经历了三大阶段:世卿世禄阶段;举荐制阶段,科举制阶段
①共性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但它们有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封建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②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有德才、门第。
③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特别是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古代的选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三、监察与谏议——官僚制度的维系目的监察制度: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谏议制度:监督皇帝的言行和决策朝代监察制度:
对官员的监督谏议制度:
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秦朝御史大夫汉代御史府,御史大夫,汉武帝设刺史隋唐(成熟)门下省:对宰相和皇帝宋代谏院(独立)明清(顶峰)中央:
都察院,监察御史,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六科给事中,对六部进行业务监督地方: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特点监察范围从中央到地方,监察程度越来越严密体现了皇权的高度加强确立评价:消极?积极?三、监察与谏议——官僚制度的维系评价:消极: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积极: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能否起到廉政建设的作用?它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监察制度发展走向健全正体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强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皇帝一人垄断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大权,并且通过分权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2)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没有任何独立性;(3)制度建设具有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等特点,从君主到各级官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机构设置相当完备,统治网络严密周全;(4)人治高于法治,法律条文苛密,却仅仅只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5)以带有神学色彩的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1、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