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世纪初期文学我宁愿永远孤独,也不愿用我的自由思想去换一个国王的宝座。
——拜伦第一节概述浪漫主义文学学习重点(1)了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2)掌握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3)了解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的发展状况和有影响力的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全欧性的一股文学思潮。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洲封建制度崩溃、资本主义逐步确立、劳资矛盾日趋尖锐以及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它的的思想基础是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打破古典主义的束缚,提倡尊重理想,崇尚感情,讴歌大自然;重视民间文学;喜欢异国情调和使用夸张的手法,制造离奇的情节。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头30年欧洲文学的主流,在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均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代表作家有雨果、拜伦、普希金等。
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它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都充满了浪漫因素。作为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特指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1789——1830)在欧洲出现的文学主潮。一、“浪漫主义”概念的演变存在的时间兴盛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一般从18世纪80年代算起,虽然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浪漫主义的辉煌时期已接近尾声,但在法国,浪漫主义不久前才刚刚取得对古典主义的决定性胜利,而在诸如西班牙、意大利、以及东欧、北欧、美国的一些国家里,浪漫主义文学潮流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期以后。
概念的演变*浪漫主义这个词源自法文字“romans”,原是指从拉丁语派生出来的通俗白话语言。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传奇、英雄美女的爱情和风流韵事等。到了17世纪末,这些中世纪的罗曼司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总称为“浪漫的”诗歌。“浪漫的”(“罗曼蒂克”Romantic),在这一时期具有“想象的”、“传奇般的”、“不切实际的”、“忧郁的”、“堂吉诃德式的”多重含义。*18世纪,增多了正面含义,特别当它被用来描写自然景观时,大都指景色美丽怡人。浪漫与大自然美的这种相关含义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并被带入了浪漫主义诗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浪漫的”就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术语。首先提出的是席勒,他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探讨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认为浪漫主义,即感伤的诗,是“把现实提升到理想”,或者说“理想的表现”。*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的”就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术语。1777年,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遐想》中最早使用了这个词:“碧叶纳湖的沿岸比起日内瓦湖的沿岸来更荒野,更是浪漫的,因为岩石和树林更紧密地围绕着湖水。”在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浪漫的”发展为“浪漫主义”(romanticism),含义已经比较固定了,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出现的文化思潮,其共同的特点是崇拜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对古典主义的权威和传统。浪漫主义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学现象,而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政治、哲学、音乐、绘画等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点,它们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互相影响,形成一个统一的浪漫主义文化环境。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二历史文化背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过程社会背景: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自由主义思潮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悲观颓唐、消沉阴郁、失望、苦闷、彷徨的社会心理为浪漫主义的盛行提供了土壤。路易十六和皇后玛丽《玛丽皇后》剧照拿破仑滑铁卢之战神圣同盟1830年七月革命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德国古典哲学康德:“天才灵感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费希特:“自我论”,主张“自我创造一切”谢林:“自然哲学”,把一切自然之物都归结为精神黑格尔:“人是自在的和自为的”,“在自在自为这个意义上,人才是绝对的,自由的,无限的”
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把人的心灵提到客观世界的创造主的地位,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他认为只有在艺术中才有天才,它是一种天生的、别人学习不到的独创的能力。代表作品《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把绝对精神提到派生物质世界的地位,并把人提到精神发展的顶峰,阐明人不仅是自在的,而且是自为的。人通过认识和实践(抽象的心灵劳动),使外在事物服从自己,使“环境人化”,在自然环境中实现自己。代表作品《逻辑学》、《哲学科学全书刚要》、《法哲学原理》、《美学》等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一些先进思想家看到资本主义发展使劳动人民日益贫困,他们开始思考人民贫困的原因,抨击资本主义制度,提出建设新社会的方案,从而产生了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这种理论的空想性,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否定现行社会,憧憬未来。十八世纪文学的影响
英国感伤主义
法国卢梭“回归自然”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三、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一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重视想象。华兹华斯在1800年致友人信说,诗描写的对象是人的本性,“我们从哪里寻找最好的标准呢?我回答,从内心去找;先全部裸露我自己的心,然后去观察天真坦率、生活平凡、永远不懂虚伪造作的人们。”“人的心灵是我留连之所,是我讴歌的主题。”华兹华斯把诗看作是“想象和情感的产物”柯勒律治说:“最理想完善的诗人能把他的整个心灵抖擞起来,使每一机能都能按照它的相对价值和意义得到相成相得的安排。”雪莱在《诗辩》中说诗歌是“想象的表现”。济慈:“我描写我想象的东西。”浪漫主义诗歌抒发自我,诗中往往直接用“我”、“你”人称做主语。与倡导个性有关。第二,讴歌大自然,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经常把大自然的“美”和现实的“丑”加以对比。突出自然与人的情感上的共鸣。华兹华斯:自然教给我们的知识多么有益我们那多管闲事的理智扭曲了万物美好的外形——条分缕析就是扼杀生命(《黄昏时的对话》)早期浪漫主义作家笔下的大自然常有出世的、宗教的神秘色彩。他们从大自然里寻求启迪。晚期浪漫主义作家往往把大自然的描写和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歌颂结合在一起。但也常把大自然作为精神上的避难所。第三,浪漫主义作家重视民间文学。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的活动就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为此,还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约束,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这正符合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反映出作家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思想的增强。第四,浪漫主义作家喜欢采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奇异的艺术效果。对自然和自然人的崇拜以及对离奇事物的强调,促使许多浪漫主义在生活中和写作中寻求异国情调。雨果:“把微光化为光明,把光明化为火光”四、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的发展状况英国:湖畔派和拜伦、雪莱、济慈德国:耶拿派、海德堡派、霍夫曼等法国:斯达尔夫人、夏多布里昂,雨果俄国:茹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
第二节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浪漫义文学是在国内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产生的。18世纪后期的感伤主义诗歌和哥特小说就已预示了浪漫主义的开端。诗歌:第一代:湖畔派第二代:雪莱、拜伦和济慈小说:司各特和简·奥斯丁英国的工业革命19世纪初期,烟囱林立的英国工业城市谢菲尔德
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共同的思想经历诗风自然清新,反对古典主义的矫揉造作,题材多为歌颂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自然风光英国的昆布兰湖区昆布兰湖区风光名词解释:湖畔派
他们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包括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三位诗人。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他们曾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光,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歌颂自然美,被誉为自然的诗人。他开阔了以表现情感为主要特征的浪漫主义诗风。代表作是《丁登寺》、《序曲》、组诗《永生的了悟颂》、抒情诗《孤寂的刈麦女》、《杜鹃颂》等华兹华斯的美学主张:返回自然。他被誉为“自然诗人”,因为他认为大自然有一种使人提高精神境界与道德价值的力量。诗歌是一个人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虚饰的、从理念出发的,只有内心的情感满溢出来,才能成为好诗。主张诗歌语言的革新,强调写“微贱的田园生活”,主张用民间纯朴语言来写诗。四大主题:自然、童心、孤独和死亡。1789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1800年华兹华斯为该诗集再版时写了一篇序言,这篇序言也被后人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无题》我一见彩虹高悬天上,心儿便欢跳不止:从前小时候就是这样;如今长大了还是这样;以后我老了也要这样,否则,不如死!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我可以指望我一世光阴自始至终贯穿着天然的孝敬。
——
杨德豫译华兹华斯故居丁登寺(节选)五年过去了,五个夏天,和五个漫长的冬季!如今,我再次听到这里的清流,以内河的喁喁低语从山泉奔注而下。我再次看到两岸高峻峥嵘的危崖峭壁,把地面景物连接于静穆的天穹,给这片遗世独立的风光,增添了更为深远的遗世独立的意味。这一天终于来了,我再次憩息于这棵苍郁的青枫树下,眺望着一处处村舍场院,果木山丘,季节还早,果子未熟的树木一色青绿,隐没在丛林灌莽里。丁登寺这样的美景,在多年阔别期间,对我也并非漠无影响,如同对盲人那样;而是时常,当我孤栖于斗室,困于城市的喧嚣,倦怠的时刻,这些鲜明的影象便翩然而来,在我血脉中,在我心房里,唤起甜美的激动;使我纯真的性灵得到安恬的康复;同时唤回了那业已淡忘的欢愉:这样的景物对一个善良生灵的美好岁月,潜移默化的作用未必轻微:他也曾出于善意,出于爱,做了许多业已淡忘的无名小事。我同样深信,是这些自然景物给了我另一份更其崇高的厚礼一种欣幸的、如沐天恩的心境:在此心境里,人生之谜的重负,幽晦难明的世界的如磐重压,都趋于轻缓;在此安恬心境里,爱意温情为我们循循引路,直到这皮囊仿佛中止了呼吸,周身的血液仿佛不再流转,躯壳已昏昏入睡,我们成了翩跹的灵魂;万象的和谐与怡悦以其深厚的力量,赋予我们安详静穆的眼光,凭此,才得以洞察物象的生命。
《水仙花》我独自漫游,像山谷上空悠悠飘过的一朵云霓,蓦然举目,我望见一丛金黄的水仙,缤纷茂密;在湖水之滨,树阴之下,正随风摇曳,舞姿潇洒。连绵密布,似繁星万点在银河上下闪烁明灭,这一片水仙,沿着湖湾排成延续无尽的行列;一眼便瞥见万朵千株,摇颤着花冠,轻盈飘舞。湖面的涟漪也迎风起舞,水仙的欢悦却胜似涟漪;有了这样愉快的伴侣,诗人怎能不心旷神怡!我凝望多时,却未曾想到这美景给了我怎样的珍宝从此,每当我倚榻而卧,或情怀抑郁,或心境茫然,水仙呵,便在心目中闪烁那是我孤寂时分的乐园;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和水仙一道舞踊不息。
——杨德豫译柯勒律治柯勒律治的诗论的主要论点是认为诗产生于诗的天才或诗才。诗才以良知为躯体,幻想为衣衫,运动为生命,想象为灵魂。而想象力更是诗人的最高品质。他的诗具有神秘浪漫色彩,常把玄妙离奇的轶事写得很逼真。其代表作《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汗》等。《古舟子咏》骚塞骚塞的诗歌充满离奇怪异的想象,美化中古时代,宣扬神秘主义。代表作长诗《审判的幻影》是谄媚英国王室之作。英国统治者曾封华兹华斯和骚塞为桂冠诗人。
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进行批评,称“桂冠诗人”骚塞是叛徒。为此骚塞称拜伦、雪莱是“恶魔派”。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用,它象征积极反现实的斗争。他们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雪莱及济慈。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恶魔派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拜伦和雪莱拜伦雪莱十九世纪初期文学三、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1809-1818)
“东方叙事诗”(1813-1816)《曼弗雷德》(1817)《该隐》(1821)《唐璜》(1818-1823)“拜伦式英雄”
theByronichero“拜伦式英雄”具有拜伦本人的某些特点:他们相貌英俊,性格忧郁、孤傲、叛逆,热爱自由、勇于反抗,但由于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使他们的抗争脱离群众,因而往往以失败告终。波西·比希·雪莱雪莱(1792—1822)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抨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人类任何形式的压迫进行斗争,同情弱小者。1816年5月,他在日内瓦和拜伦初识,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谊,拜伦爱他的纯情无邪,他爱拜伦的诗才豪放。
玛丽·雪莱
《弗兰肯斯坦》,也译作《科学怪人》,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是小说中那个疯狂科学家的名字,他用许多碎尸块拼接成一个“人”,并用电将其激活。这部小说已经成为科幻史上的经典,现在很多幻想类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这个怪物的翻版。
雪莱思想上受柏拉图客观唯心义,卢梭的“返回自然”和葛德文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较深。其诗歌创作的主要观点是:艺术应该为自由和正义事业服务。诗人的创作是灵感的体现。诗要有激情,要有感人的艺术,“激发人们追求美好卓越的强烈愿望,并以此为巨大的推动力”。
雪莱的哲学观是坚信无神论,反对宗教迷信,思想上较为激进,充满了叛逆精神。因而他也被当时的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称为“疯子雪莱”、“不信神的雪莱”。雪莱的主要创作有:长诗《麦布女王》(1813)揭露社会的贫富不均,歌颂民主、自由和劳动,对以后的工人斗争和宪章运动起过积极作用,马克思说它是宪章主义者的“圣经”。《伊斯兰的起义》(1817)借东方故事歌颂资产阶级革命。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是雪莱的代表作,把普罗米修斯塑造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形象,最后结局是全世界获得解放,表达了反抗专制统治的斗争必将获胜的信念和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剧中世界变为“平等,不分等级,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不需惶恐,不需官阶,不需有谁称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雪莱普罗米修斯雪莱诗歌充满对反动统治和黑暗社会的揭露与反抗,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空灵飘逸,激情乐观,没有阴郁色彩。采用象征手法,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来描绘理想世界。因而恩格斯称其为“天才的预言家”抒情诗的名篇有《西风颂》和《致云雀》。《西风颂》(节选)江枫译我若是一朵轻捷的浮云能和你同飞,我若是一片落叶,你所能提携,我若是一头波浪能喘息于你的神威,分享你雄强的脉搏,自由不羁,仅次于,哦,仅次于不可控制的你;我若能象在少年时,作为伴侣,随你同游天际,因为在那时节,似乎超越你天界的神速也不为奇迹;我也就不至于象现在这样急切,向你苦苦祈求。哦,快把我飏起,就象你飏起波浪、浮云、落叶!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岁月的重负压制着的这一个太象你,象你一样,骄傲,不驯,而且敏捷。象你以森林演奏,请也以我为琴,哪怕我的叶片也象森林的一样凋谢!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悲怆却又甘冽。但愿你勇猛的精灵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就象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就象从未灭的余烬飏出炉灰和火星,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的墓志铭:波西·比西·雪莱众心之心(CORCORDIUM)下面还有莎士比亚的诗句:“他的一切未曾消逝,只经历了一场海的变异,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奇丽”。
雪莱的诗如像一架钢琴,大扣之则大鸣,小扣之则小鸣。他有时雄浑倜傥,突兀排空;有时幽抑清冲,如泣如诉。他不是只能吹出一根单调的稻草。
——郭沫若恩格斯说雪莱是“天才的预言家”。郭沫若济慈济慈(Keats,1795—1821)浪漫主义诗人,与拜伦、雪莱齐名。他的创作期只有5年,却写出了很多传世之作,如《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瓮颂》。“露珠培育出来的鲜花”。墓志铭:“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济慈的诗歌的基本思想是对永恒之美、大自然和古代希腊的歌颂。热血沸腾的感觉主义——“我要的是一种感觉的而不是思维的生活。”他的诗歌是种纯艺术,除去想象力别为来源,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诗人应该无原则、无道德观念、无自我。
《夜莺颂》
(节选)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鸩,又象是刚刚把鸦片吞服,于是向着列斯忘川下沉: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运,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因为在林间嘹亮的天地里,你呵,轻翅的仙灵,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荫影,放开歌喉,歌唱着夏季。哎,要是有一口酒!那冷藏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饮料,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想起花神,恋歌,阳光和舞蹈!要是有一杯南国的温暖充满了鲜红的灵感之泉,杯沿明灭着珍珠的泡沫,给嘴唇染上紫斑;哦,我要一饮而离开尘寰,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隐没: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你在树叶间从不知道的一切,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济慈的《秋颂》具有丰实静谧之美,收割后的田野一片温暖。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红胸的知更鸟就群起呼哨;而群羊在山圈里高声默默咩叫;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查良铮译)秋颂(节选)济慈于1821年,26岁时因肺痨逝世,死后人们遵照他的遗愿在其墓碑上刻上这样一句题词:
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雪莱为他写下《哀济慈》:
“死亡,这保存一切使之不朽的寒冬,掠过
历史的长河——于是,那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
时间的湍流,一变而化为水晶的卷轴——
阿童尼!于是这灿烂的名字永远在闪耀!”司各特司各特(1771——1832)英国小说家,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创作有诗歌、小说、历史著作和传记。但他的最大贡献是历史小说,共写了27部历史小说,它们像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反映了从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生活。揭露民族压迫,美化苏格兰古老的宗法制社会。《艾凡赫》是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代表作。
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情节惊险离奇,场面五彩缤纷,人物非凡奇特,可说是浪漫主义的历史小说,为欧洲19世纪后期的社会小说开辟了道路。巴尔扎克、雨果、萨克雷、狄更斯、普希金都受到他的影响。司各特逝世后,浪漫主义在英国不再占优势。简·奥斯汀简·奥斯汀,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那个年轻女人描写微妙复杂的东西,描写普通人们的情感和性格时所表现的才能,是我曾经见到的最让人惊讶的东西。描写大声吼叫,我做得不会比任何人差,但处理真实的情感,使平凡的事件和人物显得富有趣味,我实在做不到。”
——司各特
简·奥斯汀一生写了6部小说,其中以《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花园》和《爱玛》较为著名。《成为简·奥斯汀》2007《傲慢与偏见》2005李安《理智与情感》1995第三节德国文学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席勒在《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曾说歌德是个浪漫派。1801—1804年,德国批评家施莱格尔在柏林讲座中沿用席勒的概念,提出“古典的”指古代的诗歌,“浪漫的”指现代文学。这种观点,后来传入英国和法国。18世纪末,德国仍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法国大革命使德国资产阶级兴奋了一下,紧接着却对雅各宾专政感到恐惧,反对暴力革命,依附封建君主。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决定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思想和宗教神秘色彩。1早期耶拿派
1798年,文艺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在耶拿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的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和主观性,追求神秘和奇异,由此形成耶拿派。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在《雅典娜神殿》上发表了《断片》一文,最早提出了德国浪漫派的创作纲领和主张。弗里德利希·施莱格尔(1772—1829),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人的主观精神高于一切,“而世界便是它的艺术品”。诗人写诗,是为了表现自我,表现人类的完整个性,因此,“浪漫主义的诗是包罗万象的进步的诗”,“许多艺术家虽然不过存心只写一部长篇小说,实际下却描绘了自己本人”(《断片》)。施莱格尔兄弟的浪漫主义是主观唯心论在文学理论上的反映诺瓦利斯(1772——1801),耶拿派的代表作家,他敌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主张恢复中世纪君主专制和天主教统治。诗集《夜的颂歌》是为悼念他14岁的未婚妻的死去而写的,歌颂黑夜和死亡,充满病态心理和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诗歌的真正题材和值得追求的东西是一切神秘的、奇妙的、童话般的东西。他向往中世纪的宗法社会,其诗具有宗教神秘倾向,语言优美、想象丰富。
我向下走近那神圣的如谜一般不可言说的夜。远处,世界静卧,仿佛沉入深深的穹顶墓穴中,荒凉而寂寞。深深的悲哀掠过心弦,我愿意俯身融入露珠,与那灰烬合为一体。——记忆的悠远,青春的热望,童年的梦想,漫长生命中那短暂的欢愉和无望的希望披着日落时分暮霭的灰衣到来。灯光在另一个空间架起了喜悦的帐篷,他将不再回到他的孩子,那些满怀纯洁的希望等候着的孩子?2、晚期海德尔堡派1805年在海德尔堡出版的《隐士报》是这时期的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称作海德尔堡派。代表作家有阿尔尼姆、布伦塔诺。该派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对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感兴趣。民间诗歌的朴素、单纯,对当时的文学发生了很大影响。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合编了民歌集《儿童的神奇号角》。格林兄弟格林兄弟是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当时涌现出来的童话作家。格林兄弟共同搜集民间故事、传说和童话,整理出版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即《格林童话集》(1812—1814),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财富。格林兄弟格林童话格林童话有神奇的幻想和奇异的情节,符合儿童天真烂漫的想象。比如《灰姑娘》里的玻璃鞋、南瓜马车、老鼠车夫、12点的钟声等。格林童话不仅充满艺术魅力,同时有很强的道德教育作用,宣传善良、友爱,批判邪恶,表现人民的智慧和正义。其中《灰姑娘》、《睡美人》、《白雪公主》和《小红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31809年之后柏林
代表作家:克莱斯特、霍夫曼、沙尔索以及海涅。霍夫曼:他的作品讽刺市侩,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揭示艺术家的丰富内心生活,追求幻想的诗的世界,有时往往又具有奇异和荒诞的色彩。艺术上,幻想和现实相交织的手法,深刻的心理描绘,丰富的想象力,为20世纪现代派开启先河。代表作《金罐》、《雄猫穆尔的生活意见》等。第四节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由于复辟与反复辟斗争激烈,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夏多布里昂、斯达尔夫人后期:雨果、乔治·桑、缪塞、大仲马等。夏多布里昂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出身贵族,仇恨法国革命,担任过复辟王朝的外交部长。1802年,他发表了著作《基督教真谛》,宣扬灵魂不灭和上帝存在,只有基督教才能促进真实的诗歌发展,力图证明“在以往存在过的一切宗教中,基督教是最富有诗意的、最人道的、最有利于自由、艺术和文学的”。
《阿达拉》中篇小说,1801年问世,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副标题是《两个野蛮人在荒原中的爱情》,两个人物:阿达拉和夏克达斯。它是法国浪漫运动早期的代表作:一是强烈的宗教色彩:在宗教和爱情之间选择宗教,二是抒发强烈的感伤之情,阿达拉的悲惨命运十分动人,三是着力描写自然景物、异域风光,体现出蛮荒之美和孤独之美,四是华丽的语言、诗意的叙述。《勒内》塑造了法国大革命后一代贵族没落青年的典型——勒内。在勒内身上所表现出的“世纪病”,实际上就是没落贵族阶级孤独颓唐、悲观厌世的精神病。夏多布里昂的墓郭宏安译斯达尔夫人斯达尔夫人(本名热尔梅娜·内克
1766—1817)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达尔夫人首先是理论家和批评家。她的《论文学》和《论德国》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斯达尔夫人同时又是小说家,她的两部作品《黛尔芬》和《柯丽娜》主要写女性不美满的婚姻和戏剧性的经历,有自传成份,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探讨妇女问题的作品。拉马丁拉马丁(1790—1869)《沉思集》与《新沉思集》,歌颂爱情、死亡、大自然和上帝。轻灵、飘逸、朦胧。感伤情调、宗教色彩,着重抒发内心的感受,很少对外部事物的具体描写。
乔治·桑(1804-1876)
法国女小说家,是巴尔扎克时代最具风情、最另类的小说家。她凭借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1832)而一举成名。代表作:《安吉堡的磨工》、《魔沼》等雨果曾评价:“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特别是,其他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女性。”
乔治桑与肖邦
《魔沼》(1846)是乔治·桑的田园小说的代表作。乔治·桑在小说序言中宣称,她要描写朴素中的美,这篇小说确实是一个非常朴实的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缪塞
阿尔弗莱·德·缪塞(1810—1857),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出身贵族,早期受雨果影响,曾加入浪漫主义文社。缪塞的诗热情洋溢,想象丰富,他比其他浪漫主义诗人更注重诗句的形式美,语言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富有音乐感。
《四夜组诗》:
1835至1841年写成,抒发诗人失去爱情的复杂而丰富的感情,带有悲观色彩,即《五月之夜》、《十二月之夜》、《八月之夜》和《十月之夜》。《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缪塞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而又无意反对、面对黑暗现实存几分嘲讽又带几分厌弃、半是自由追求半是沮丧颓唐的世纪病患者沃达夫的形象。“世纪病”一词即由此小说而得名。
世纪病
世纪病,用缪塞的话说,是一种“无以名状的苦闷感觉”。它是19世纪初叶特有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其直接原因是虚假的爱情与友谊,是19世纪20、30年代青年中的一种流行病,具有普遍意义,究其产生原因,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和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幻灭,便是这种忧郁、怅惘、苦恼病症的根源。作者在概括这一代人面临的形势时说:他们身后是已被永远摧毁的过去,他们的前方是尚未注入血液和生命的未来,他们的现在苍白而平庸。于是他们迷茫,绝望,他们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嘲笑一切,包括自己,从此便不顾一切地投入到纵情声色的荒唐生活之中。这就是缪塞对“世纪儿”的精神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广场建筑工程协议
- 高速公路挡土墙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北京市简易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美容院合作共赢合同
- 医院病房楼彩钢瓦施工协议
- 皮革制品配送司机招聘协议书
- 钢铁冶金起重机租赁合同范本
- 医院天然气管道安装合同
- 校家社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家庭教育改革策略与实施路径
- 产学研协同办学:实践路径与实施方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上半年厦门市外事翻译护照签证中心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方案
- 2025年营销部全年工作计划
- 新《安全生产法》安全培训
- 2024年度技术服务合同:人工智能系统的定制与技术支持3篇
- 2024年(家政服务员、母婴护理员)职业技能资格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中国音乐史(近代)(聊城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附考核表
- 动物生物化学(华南农业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