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20159_第1页
人文地理学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20159_第2页
人文地理学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20159_第3页
人文地理学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20159_第4页
人文地理学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2015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1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第3节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行为主义地理学一、内涵广义的行为地理学包括感应(知觉)地理学和狭义的行为地理学。

感应地理学是研究人们对不同地理环境反应的特性、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

知觉地理学只研究人的环境知觉。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地理环境发生知觉后作出判断、评价、然后决定自己行为的科学。行为主义地理学二、渊源1.产生背景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

利用社会学、心理学来研究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二战后地理学家开始对地理现象进行人类行为的研究,使地理学研究的人地关系进入到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行为主义地理学二、渊源2.理论渊源行为地理学是在避免空间分析学派的机械性和将人地关系物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引入环境心理学、人类学和组织行为理论来构建空间模式,其研究重点放在达到的目标过程上,转向对个人和社团行为的微观研究。其产生对实证主义的空间分析学派的批判和继承,在方法论上没有根本性的变革。新的人地关系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行为主义地理学三、发展阶段1.萌芽时期(20世纪20-60年代)2.第一发展期(20世纪60-80年代)3.第二发展期(20世纪80-90年代)行为主义地理学四、主要研究内容1.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

行为空间就是人类活动的地区界限,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也包括交流认识活动的间接空间。通常包括三个方面:(1)在居住小区或附近的移动;(2)活动地点的规则的往返移动(通学、通勤、交际、购物等);(3)向这些活动地点的周边移动。行为主义地理学四、主要研究内容1.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

人文地理学家研究人类行为旨在探讨人类的空间行为规律,研究人们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行为而不采用那样的行为,也研究人类对环境作用的行为,以及社会、文化、政治等行为的空间问题,为政策制定和各行业的决策提供依据。行为主义地理学四、主要研究内容2.空间分析与决策

借助于空间科学和区位理论的指导,获得较大的发展。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注重行为空间研究和空间中个人的行为研究,更注重逻辑推理和实践运用,近年来在规划实践、企业经理区位选择、消费者行为研究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实践意义。行为主义地理学四、主要研究内容3.心智图和认知地图

地理物象的心智图是人类日常活动和人类移动地理选择的依据。不同等级的空间位置和距离影响行为活动的选择,心智图的形成来源于人们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各种信息,能够反映和决定人的空间行为,对指导和研究人的空间行为选择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行为主义地理学五、方法论及其批判1.研究方法(1)归纳-推理-规划法(2)行为矩阵(3)锚点理论(4)数学模拟和统计分析(5)人工智能行为主义地理学五、方法论及其批判2.方法批判(1)强调个体,忽视了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重要性(2)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不够,反成了附庸(3)过分重视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团体的行为

place(地方;场所):

由人或物占据的部分地理空间。阿格纽(Agnew,1987)区分了场所的三个主要要素:“场所,社会关系构成的环境(可以使非正式的抑或组织化的),区位,包含社会相互作用环境的地理区域,这种相互作用有更大尺度下运行的社会和经济进程确定;以及地方感,即地方的‘感觉结构’”。

地方,特别是地方感,是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地理学区别于实证主义地理学家的主要概念之一。特别是他与雷尔夫(Relph,1976)和段义孚(Tuan,1977)的想象学方法相关。80年代西蒙(SeamonandMugerauer,1985)以及布莱克(Blacketal.,1989)的著作中,对于地方的这种哲学探讨还在继续。

20世纪80年代对地方概念的兴趣扩展到了人本主义地理学之外。经济地理学家如马西(见:MasseyandAllen,1984)试图将地方理论化,规定为在一般过程的背景中表现特性。历史地理学者如普雷德(Pred,1984)则引用吉登斯的观点,把地方看作结构化过程的组成部分,既由社会实践所构成、又反过来构成这些实践活动。阿格纽和约翰斯顿(Johnston,1991)认为地方是政治地理学的基石之一。恩格里金(Entrikin,1991)认为“用寻求地方的整体性和背景性的方式来理解地方,就是要在科学理论化的客观一级和感性理解的主观一级之间占有一定位置”。地方效用(placeutility)

衡量个人对地方满意程度的标准。该词出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效用”一词,用于有关于人们评价可供选择地点(包括他们的现住处)的迁移研究(Wolpert,1965)。一个家庭决定考察迁移的可能性后,竟会在其活动空间范围内寻找可得的居住地(参见:搜索行为),并根据他们对期望值(或效用)的评估标准来评价每个地方。这种评价提供了地方效用的衡量标准,而地方效用决定着是否迁移(现住处的地方效用可能比索考虑的其他任何地方都高),以及如果前已将选择哪个最佳。无地方性(placelessness)

相对同质和标准化的景观形态,其中代表前工业化社会特征的地方的特征和变化受到减弱。这个术语与人本主义地理学联系紧密,特别是雷尔夫的工作,他承袭海德格(Heidegger,1962)的观点,认为当今世界地方多样化的丧失预示着意义的重大丧失。代表了前工业化和手工文化并创造地方感的“真实姿态”以大量丧失并代之以一种“非真实”姿态。雷尔夫举出旅游景观、商业带、新城和郊区以及建筑中的国际式风格作为无地方性和“非真实”姿态的实例。恩特里金之处地方愈发同质化时一些意义确实消失了,但同时却因而获得了另外一些意义。因此,单单谈丧失等于接受维护主义者和保护主义者的价值观,他们正是作者保全文化艺术品和地方的努力。社会空间(socialspace)

社会群体感知和利用的空间(由个体感知和利用的空间常被称为个人空间)。布蒂默(Buttimer,1969)介绍的,这个术语与社区和自然区的定义非常接近:通过他们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统计学的特征,他们的共同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同的行为方式,可以确认城市居住区内马赛克图中被同质群体所占据的部分。这种空间有群体定义和赋予其含义,然而,仅仅通过定量指标是无法轻易确定的,例如还有那些在社会区分析中使用的指标。

第1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1.环境知觉

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2.环境认知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一.环境知觉与认知第1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地理物象也有动态性特征。

影响地理物象的距离主要有三种:物理距离、时间距离、价格距离。二.地理物象对地理物象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从心理图谱的分析入手。心理图谱(mentalmap,亦称意境地图),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像。人们也可以把大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地描绘出来,形成地理物象简图(或称空间图式),这种简图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三.物象评价与行为第1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行为产生的过程:知觉(感觉)—认识—物象—动机—决策—行为;知觉:人类在客观事物的感觉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总体属性的综合反映;认知:经过感觉和知觉进行分析思考后对客观事物本质性的认识;物象:客观事物通过知觉,认识过程反映在人头脑中的形象,它是一种稳定的思维的结果,是对周围环境具体的行为表现;四.人的行为机制第1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激励:推动个人去从事某项活动,促使人的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信念等,产生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决策:是人们经过知觉、判断、分析后产生的导致行为的决定;行为:以外界的刺激经过思维、判断、决策后采取的行动,行为实施后还可以经过反馈进行修正,往返交替,使行为成为信息处理的体系;四.人的行为机制第1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1.概念

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2.类型直接活动空间:

A.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直接经验所了解的空间。

B.居住区内或附近的移动、活动地点间的规则的往复移动、向周围地点的移动间接活动空间:

A.人们通过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

B.个人联系、宣传媒介、权威限制因素一.行为空间第二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日常行为空间的决定因素:居住地、交通手段、活动时间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的决定因素:居住地点和行程速度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时空棱柱体规模的大小也反映个人工作、生活环境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多样的限制因素,分为三类:能力限制因素、共轭限制因素、权威限制因素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影响因素: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购物行为空间

A.消费需求——购物动机——消费行为——购物行为空间——购物活动——满足需求(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购物行为空间

B.购物行为类型马歇尔消费型:理智状态,大众化消费,施工薪阶层巴甫洛夫消费型:对外在刺激反应敏感,注重商场布局、装潢、商品包装、广告等(高级商场)弗洛伊德消费型:情绪型,随机性和盲目性维布雷宁消费型:消费行为受团体影响大,追求名望、好胜的心理严重,时髦商品商店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购物行为空间

B.消费者的年龄和性别对消费方式的影响年龄性别性格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商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消费者购物需求——商业空间知觉——确定购物行为空间——购物行为空间实践(购物活动)-形成固定的购物行为空间新的商业空间知觉——选择其他购物行为空间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商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A.高档耐用消费品——高级商业中心

B.日常消费品——距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居住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A.居住地环境中心市区或主要街区——无意识行为一般街区——仔细分析、选择居住地与工作地不一致——在通勤地和沿交通线购物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居住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B.交通条件优越的交通条件——消费行为空间扩大空间尺度不同——所利用的交通工具也有差异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居住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C.自然条件多方面影响,尤以气候条件最大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社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A.家庭的阶段性初婚期——一级商业中心生育期——儿童用品或副食品商店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社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B.社会的阶层上上等级——名贵珠宝、古董商店中下等级——高级、一级商店下下等级——折扣商店、普通日用品商店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社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C.职业

D.社会群体——维布雷宁型

E.社会文化背景二.人类日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