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主讲:黄长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一、21世纪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二、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努力和困境三、中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四、中国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方略一、21世纪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2、人类面临的“十大”生态环境问题3、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特征1、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何为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是什么?人类生态环境问题是如何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由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而引发的、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何为生态环境问题?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一定的生态环境。因此,说到底,人类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史。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统一生态约束生态支撑生态环境的三大特征稀缺性Scarcity、公共性Public、外部性Externality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人类是依靠破坏其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环境而生活的惟一有机体。寄生虫也有同一趋向,但是它们的破坏由于缺乏智力而受限制。人类用其智力来存在环境。从地理学或历史学来看,人类学会稳定或恢复环境的时候绝少,人类越进步,其对环境的破坏性可能越大。——[美]福格特《生存之路》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印度]甘地生态环境问题的发展采集—狩猎是人类初期的生存方式以直接利用自然物为特征的采集和渔猎活动,是人们的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主要靠自然的“恩赐”对自然的态度主要是敬畏人对自然依赖文明的产生——人类对生态环境约束的突破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距今大约1万年前,人类跨入农业文明以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为特征的农耕与畜牧活动是农业文明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人类文明的第一次大转折定居与人口增长是农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两个最重大的变化大面积的砍伐森林,减少了生物多样性,改变了许多物种在地球上的分布过度耕种和过度放牧,破坏了地表植被,改变了生物圈的面貌,导致草场和耕地退化,沙漠化和盐碱化接踵而至——黄色文明但人类的生存并没有受到全局性的影响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使人类文明不能永恒发展,而是在孕育这些文明的故乡走向衰落和覆灭。其平均生存周期为1000-1500年(40-60代人),例如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玛雅文明等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大约在18世纪,人类文明首先在西欧步入了工业文明工业生产(包括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是工业文明的主要生产方式,其特征是通过科技技术来改造和驾驭自然过程制造出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的产品。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二次转折。征服和统治自然,是工业文明对待自然的态度。工业文明的特征:大城市的崛起、城市化浪潮、人口暴增、快捷的交通、消费社会、依赖于以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体系等。——黑色文明20世纪5、60年代,环境污染开始成为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第一,5、60年代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污染故事,开始在发展中国家普遍上演,环境危机开始向全球蔓延。第二,全球性资源短缺(如水资源短缺、耕地短缺、能源短缺等)问题开始凸显。第三,人口暴增。1850年,全球人口只有10亿;1960年,30亿;1980年,40亿;1987年,50亿;1999年,60亿;2011年,70亿。第四,全球生态系统遭到全面破坏。全球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加剧,对作为人类文明生存的母体地球本身构成了威胁。第五,生态殖民主义加剧。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和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继《世界是平的》一书之后又一引起世界轰动效应的新著——《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在新著中,弗里德曼提出当今世界发展的五大趋势:(1)能源与资源的供需失衡;(2)石油生产国的垄断性经营;(3)地球气候变暖;(4)能源日益匮乏;(5)生物多样性消失。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早期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比较

早期生态环境问题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影响范围主要出现在工业发达国家,重点是局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在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重点关注大范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生态破坏危害后果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仅明显危害人体健康,还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阻碍经济发展污染类型及解决方法污染源相对简单,污染物较单一,可通过地区自身力量予以控制和解决污染源和破坏源众多,分布广,来源杂。需通过众多国家乃至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予以解决污染(公害)事件以长期积累性污染事件为主以突发性污染事件为主,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均高于早期环境问题中的同类情况2/5/202317

2、人类面临的十大生态环境问题

⑴人口膨胀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世界:60亿(1999.10.12)→90亿(2050);每年净增人口6000万。中国:12.95亿(2000.11.1);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

2/5/202318

⑵能源危机

世界:三大化石能源目前占全球使用能源总量的90%;发达国家消耗量每5-10年翻一翻,2050年基本耗竭。中国:总储量在世界距第三位;人均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煤炭只能开采80年,石油只能开采20年,天然气只能开采30年。

2/5/202319

⑶森林面积锐减

世界: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10左右。中国:“九五”期末森林覆盖率16.55%,世界平均水平为25%;人均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危害: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增加,气候异常,物种消失,温室效应加剧。

2/5/202320

⑷土地严重荒漠化

世界:荒漠化面积达3500万km2;现在每分钟就有1公顷土地荒漠化。中国:目前荒漠化面积达2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危害:破坏土地资源,气候异常(沙尘暴),物种消失,使人类、动植物失去生存的家园。2/5/202321

⑸自然灾害频发

类型:旱涝、海啸、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下沉等。危害:1995年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800亿美元,导致50多万人死亡。地面沉降情况:上海目前的地面沉降速度是1cm/a;西安20年来地面沉降了1-2m;2/5/202322

⑹淡水资源日益枯竭

世界:淡水量占2.5%,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约占其11%;20亿人口淡水资源不足,10亿人饮用水不合卫生要求,每年有1200多万人因水污染致病而死亡。(水—20亿生命之所系)中国:全国668个城市(1998年底)中缺水城市达400多个;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1/4的。2/5/202323

⑺温室效应加剧

温室效应的概念:温室气体产生的保温作用。现状及趋势: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地球温度不断升高;20世纪气温上升了0.3-0.6℃;30年后还要上升1.5-4.5℃。原因:CO2浓度平衡失调。主要危害:气候异常、物种灭绝(200种/天)、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情况:在未来的1000-2000年内,海平面将升高7-8米。2/5/202324

⑻臭氧层破坏

臭氧(O3)层概念:地球的保护层。破坏原因:人类广泛使用和释放氟氯烃CFCs类物质。现状及趋势:1985年,人类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2400万平方公里),随后在北极上空也观察到“臭氧空洞”。主要危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破坏地球生态系统。控制情况:国际,中国。

2/5/202325

⑼酸雨出现频繁

概念及形成原因:

pH<5.6,SO2和NOx排放引起。现状及趋势:北欧、北美、我国西南地区;贵阳降雨pH值曾低到3.1。主要危害:水体和土壤酸化,动植物死亡,腐蚀建筑物、铁路和桥梁等设施;2/5/202326

⑽污染物排放量剧增

工业生产:排放各种化学废物,包括有毒、有害和危险废物。农业生产:化肥,农药。生活污染: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白色污染。直接经济损失:我国的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

空前的生态灾难和生态危机使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果任由危机蔓延和加剧,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也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成为地球上灭绝物种中的一员。当今世界,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争取可持续发展,是最具全球性的问题。3、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特征3.1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表现第一类是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资源过度开发,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能源紧张、淡水短缺、野生动植物灭绝等等现象;第二类是由于人类活动将污染物向环境过度排放,造成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还有化学污染、物理污染,乃至气候变化等等;第三类是技术失控或滥用引起的负效应,典型的如核技术污染,包括现在尚未获得准确评估的转基因技术、电子技术、空间技术都可能带来始料未及的环境后果。3.2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新特点一是从局部性、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扩展到包括气候异常变化、水资源匮乏和水体污染、能源紧缺、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大气污染、有毒废物越境转移等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二是从“第一代环境问题”,即明显的表观环境破坏发展到“第二代环境问题”,它们是长期积累的生化污染,如生物多样性丧失、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等,危及全人类的生存状况;三是越来越快地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这里既有发达国家转移污染产业的因素,还有发展中国家开发过度与环境退化的双重困境,中国等规模较大速度较快的国家,集聚了前工业时代、工业化时代,甚至后工业时代各种环境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叠加效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我们消费资源(地球自然系统所提供服务的基础)的速度太快,以至于超出了资源更新的速度。仅在过去的35年里,人类就丧失了近1/3的地球生态资源。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个人消费的不断增加,我们的需求持续扩大。我们的全球生态足迹已经超出地球承载力的30%。如果我们的需求以同样的速度增加,那么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我们将需要两个地球来维持现有的生活方式。生态信贷短缺是全球性的挑战。全球3/4的人生活在生态负债国(国家的消费超出了本国的生物承载力)。因此,大多数人都是在通过利用或者日益透支异地的生态资本,来维持现有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增长。图1:生命地球指数。全球生命地球指数表明,从1970年到2005年,脊椎动物物种种群下降了近30%。图2:人类的生态足迹。1961年到2005年,人类对地球生物圈的需求翻了一番还多。二、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努力和困境1、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2、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努力3、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障碍与困境

1、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经历了由蒙昧到觉醒、由忽视到重视、由单纯注重环境问题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艰难转变。

1.1现代环境意识的觉醒1.2悲观论与乐观论的争论1.3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1现代环境意识的觉醒“过去,人类由于无法抗拒的自然力量,曾几次濒临灭绝的威胁,但是人类还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行为或错误将会直接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英]汤因比1962-1972年,10年之内,两位女性写的两本书使人类在沉睡中惊醒。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部科普图书,名叫《寂静的春天》。她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蕾切尔·卡逊被称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之母”。美国著名刊物《时代》在2000年12期,即20世纪最后一期上将蕾切尔·卡逊评选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100个人物之一。

十年后的1972年,另一位女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D.梅多斯(Dennis.L.Meadows)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带领一个研究小组,针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提交了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文化的反思——生态文明1967年,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LynnWhite)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很有影响的论文《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林恩·怀特认为,我们的生态危机,根源于西方人犹太教——基督教的观念,即认为人类应该“统治”自然。由于我们把自然视为异己,仅把它看作是供人类开发的资源,我们已经使地球遭受了大浩劫,并正在带来严重的恶果。他指出,“我们对生态环境的所作取决于我们对‘人--自然’关系的认识。更多的科学和更多的技术将无法使我们摆脱现在所面临的环境危机,除非我们能找到一种新的信仰。”

在当代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生态”(eco-,ecological)冠名的学科、学说或主义数不胜数,如生态哲学(ecophilosophy)、生态神学(eco-theology)、生态政治学(ecologicalpolitics)、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economics)、生态文学(EcologicalLiterature)生态人文主义(ecologicalhumanism)、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等等。生态学时代一个关于环境的国际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于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来自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讨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

这次会议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宣布了3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

尽管大会对整个环境问题的认识比较粗浅,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尚未确定,尤其是未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责任,但是它正式吹响了人类共同向环境问题挑战的进军号。

《人类环境宣言》——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前提之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予以界定,经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一系列对话和辩论,于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表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满足需要”,同时又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留下了阐释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原则(Fairness):国家范围内同代人的公平(满足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其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代际公平、国际间公平利用有限资源。人均石油消费中国2桶,美国25桶,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耗用了占全球80%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

可持续原则(Sustainability):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人类需要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生活方式、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而不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

共同性原则(Common):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其公平和可持续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二十一世纪议程》——关于21世纪环境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经过共同努力,大会通过了新的行动计划——《二十一世纪议程》。这是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旨在建立21世纪世界各国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行动规则,为保障人类共同的未来提供一个全球性措施的战略框架。

“里约+20”峰会:我们期望的未来2012年6月20日至22日,来自约100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以及至少5万名各领域代表参与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里约+20峰会。此次会议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正好时隔20

年,为纪念1992年通过的《21世纪议程》这一历史性事件。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为减少贫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问题。1.2悲观派与乐观派的争论悲观派的观点:《增长的极限》

乐观派的观点: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

关于《增长的极限》

《增长的极限》是以都斯为首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研究小组为罗马俱乐部“人类困境”研究提交的第一个报告。报告认为,对人类命运有决定意义的五个参数都按一定指数增长。这五个参数是:世界人口、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粮食)、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报告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增长的极限》主要观点阐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产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各种数据证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人类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中,并将会继续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世界模型”:提出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因素组成的“世界模型”,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认为现在的世界体系在2100年以前必然崩溃。要避免崩溃,应实现人口和经济的零增长。《增长的极限》主要影响尽管《增长的极限》遭到了大量的批评,但是它首次提出了关于外在极限的概念,即发展受地球资源有限性制约的思想,并阐述了“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观点。它一经发表,即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旷日持久的学术之争。然而,报告所表现出的对人类前途的深刻忧虑以及对唤起人类自身的觉醒,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成为当时环境运动的理论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环境运动的开展。

乐观派的主要观点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朱利安·西蒙(JULIANL.SIMON)美国遗产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并在马里兰大学任教。近著有《最终的资源》及《人口增长经济学》,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西蒙的主要结论

自然资源的供应在任何一种经济意义上说都是无限的。虽然每个时代都曾担心能源会枯竭;但能源却一直在逐步增长而不是短缺。人口的增长代表了经济的成功和人类的成就,而不是社会的失败。无论人口增长对能源局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需求增加带来消极影响,还是促进新发现带来积极影响,人口对能源成本和由此涉及生活水平的长期影响都是无关重要的。”实际上,技术不断地创造新资源。人类将以适当的价格享受无限的矿产。关于环境;公众的印象是它们在不断恶化,而事实是环境质量在改善。他说:“解决污染不存在着不可克服的技术问题。因而在经济学家看来,实质上是把一些价值用于消费,还是用于清除污染的选择问题,或者说是选择了可容忍的适度污染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曲线是上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等人,通过对42个国家横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部分环境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也呈现倒U形曲线,就像反映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那样。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于环境问题两种观点的分析世界未来学会主席EdwardCollins则认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都以不同形式暗示我们放弃努力,我们不能上当。世界的好坏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由于《增长的极限》一书用词激烈,过分夸大了人口爆炸、粮食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性,它提出的解决问题的“零增长”方案在现实世界中也难以推行,所以反对和批评的意见很多。但是该报告指出的地球潜伏着危机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的警告,无疑给人类开出了一副清醒剂。1.3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经典马克思主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论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及实现形式和途径,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对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及实践显示了普遍和深远的意义。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观(一)马克思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确立“现代的人类中心观”,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的有机体。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如果没有人,没有人类,自然界也会按照自己的因果必然性向前发展;而人的出现,则把目的性因素把人的要求注入到了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之中,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演进。发展与环境的协调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人类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二)马克思的生态理论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形式。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人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来使对象无条件地服从,而是根据人和自然都必须遵循的规律来“中介、调整和控制”这个物质变换过程。“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资本论》这样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才能遏制资本主义追求超额利润所必然导致的“过渡生产”和“过渡消费”,从而展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的前景。(三)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社会历史形式,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内在统一、和解的内在途径。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逻辑”是造成人、自然与社会相互关系对立的制度原因。只有改变人和人之间的不合理的关系,才能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为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问题,指明了方向。基本认识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生态观点,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生态思想、生态观点超越时代局限,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于当代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有重要指导意义。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弗罗洛夫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生态危机、探讨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并用生态学观点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重建、超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詹姆斯·奥康纳,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教授。代表作《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美国著名的左翼学者,俄勒冈大学社会学教授,当代最杰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代表作:《马克思的生态学》、《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生态革命》。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这两大问题,不仅加剧了人的异化,而且造成了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延缓并取代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异化消费推动了异化生产,不消灭异化消费就不能消灭异化生产和异化劳动,也就不能消灭生态危机必须用“小规模技术”取代高度集中的大规模的技术,使生产过程分散化、民主化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模式。“生态学社会主义是一种生态合理而敏感的社会,这种社会以对生产手段和对象、信息等的民主控制为基础,并以高度的社会经济平等、和睦以及社会公正为特征,在这个社会中,土地和劳动力被非商品化了,而且交换价值是从属于使用价值的。”——奥康纳总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企图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寻找一条既能消灭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生态马克思主义主要特征注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质的揭示和批判,是把生态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其他绿色思潮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志。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非正义,以及由此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和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存方式是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在于通过激进的生态政治变革,实现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2.1政府干预2.2非政府组织的努力2.3国际环境公约2、人类社会应对生态危机的努力2.1政府干预环境管制*——“看得见的手”市场经济手段*——“看不见的手”什么是环境管制政府通过设立环境质量指标、立法执法等非市场途径对环境资源利用的直接干预形式多种多样:如对数量的规定(猎杀量、捕捞量、砍伐量、排放量等)、制定环境污染的标准、对生产过程进行环境监管(如安装废气、废水的处理设备)等优点和缺点优点:简单易行、成效迅速缺点:第一,由政府确定的环境水平往往不是经济最优的环境水平。环保措施的收益是自然资本的增加,成本是由此导致的个人收益的减少。第二,政府制定的环境标准往往是“一刀切”。不同技术水平的企业排放量可以变化MCsMREII1I2成本/收益环保投资0环保标准的缺陷市场经济手段从影响成本-收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选择,把外部效应内部化,促使市场机制在环保领域发挥作用,以达到最终有利于环境的结果科斯定律:交易成本、产权、产权交易包括:界定自然资源的产权*征收环境税*发放可交易的许可证*经济手段的优化组合*界定自然资源的产权产权界定清楚,外部成本就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内部化”而达成均衡私有化可交易的自然资源(森林、牧场、渔场和矿藏)以界定产权对于水、空气等无法确定产权的,政府可以通过授权、配额、利用许可、开业许可等建立对公共资源的有限私人使用权对产权必须立法加以长期保护(关心长期利益),并允许转让(实现经济价值)难度在于界定难、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等征收环境税污染厂商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因此在市场自发状态下,环境污染肯定会超过社会最优污染程度。征收环境税可以提高私人成本,使其与社会成本相吻合,即外部成本内部化对负外部性征税,提高污染的私人成本,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对正外部性(如植树造林)进行补贴,以激励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缺点:政府难以设定适当的税率发放可交易的许可证从理论到运用*主要步骤*优点*从理论到运用1960s,戴尔斯(J.H.Dales)首先提出了可以设定排污许可量,并准许排污者之间就排污许可证进行交易*1986年,美国环境保护署颁布了排污许可贸易制度,随后在有些地区,污水和废气的排放也实施了许可贸易中国环境保护局1988年制定了排污许可登记制度,但尚未涉及许可贸易问题主要步骤政府设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政府制定排放许可份额,制定许可证,并向排污企业分配这些份额政府允许排污企业进行许可证的贸易优点避免了统一的环境标准造成的效率损失,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污染控制的最优水平(MC=MR)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发放或购回排污许可证,节约了管理成本经济手段的优化组合实际上,市场经济手段单独运用的例子很少,在多数情况下,具体的市场经济手段总是与其他手段组合使用的,见下表国家排污费使用者收费产品收费行政收费(执照等)税收区别补贴预付金返还排污证交易市场干预美国*****英国****瑞典******日本**德国******芬兰******荷兰*******意大利****法国*****瑞士***2.2非政府组织的努力什么是NGO:NGO(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是指以某种社会福利目标为宗旨,从事非赢利性活动的社会团体特征*优点*关于环保非政府组织*特征有组织性民间性非利润分配性:可以赢利,但必须用于组织的使命自治性:能控制自己的活动,不受外部控制志愿性优点工作人员通常是志愿者,团结,成员具有奉献精神,官僚习气较少收放自如:采用非等级的网络式组织体制,有利于交流信息、收集、加工和分配资料,有利于自主地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工作,并在必要时候汇合起整个组织网络的力量有外在的压力,透明有效(资金来源)跨国界优势(许多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关于环保非政府组织实施机制:在发达国家,环保行动是自上而下开展的,出现问题→NGO向法院起诉,向议会呼吁、游说→立法→实现对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补偿、监督和控制。如世界自然基金会,有会员约500万人,覆盖100多个国家,每年约完成700个国际环保项目和数千个地方性环保项目发展中国家的NGO1980年以来增长很快,经费大部分来自于国际机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出现了“自然之友”“地球村”等民间环保组织,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2.3国际环境公约目前缔约国在3个或以上的多边国际环境公约有200多个国际公约的运作框架*主要的多边国际环境公约*国际公约的运作框架运作框架由缔约国大会、秘书处和科研机构构成缔约国大会的功能是讨论、修改条约,促进条约的执行和根据各国政府提交的报告审议执行情况秘书处用以协助缔约国大会科研机构独立于各国政府,向缔约国大会提案、建议和提供咨询主要的多边国际环境公约(1)《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73年签署,75年生效。控制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的贸易,方式包括完全禁止和许可证制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维也纳公约》及《蒙特利尔议定书》:前者85年签署,88年生效,后者87年签署。旨在建立一个控制排放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机制,禁止生产和使用某几种化学物质,并对其它种类作出限制《关于有害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92年生效。目的是控制并把废弃物越境减少到最小程度,把产生有害废弃物减少到最低程度《生物多样性公约》:92年生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可持续利用;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共享遗传资源的商业利益和其他形式的利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前者94年生效。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便应对全球变暖对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后者97年签署,要求发达国家在2010年前后的第一承诺期内,将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比90年减少5%,同时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问题《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98年签署,03年生效。目的是为了确保全世界监测和控制极其危险物质的贸易。包括一个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事先知情同意的程序主要的多边国际环境公约(2)京都议定书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说来,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90年,占36.1%。04年11月,俄罗斯批准,其实际的排放量大大低于1990年,广袤的森林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主张为一般估算数值的两倍,即3300万碳素吨,可通过排放贸易大赚外汇。3、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障碍与困境观念障碍制度障碍技术障碍合作障碍1.观念障碍解决环境问题,政府和公众都必须确立这样的观念,即环境权益既是个体权益,又是集体权益;既是代内权益,又是代际权益。公众要求政府提供的,不是良好的环境本身,而是维护环境权益的措施、政策和制度,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环境秩序。但是,政府往往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遏制不住粗放式的投资冲动,更倾向于靠较低的环境门槛来吸引资本,而这些行为通常又是以“效率优先”或“先发展、后治理”名义进行的,这就出现了边治理边破坏,治理速度跟不上破坏速度的怪现象。2.制度障碍人们对环境的所作所为,如果没有经过交易方式反映出来,就会表现为外在于市场的“外部效应”。许多环境问题,或因产权无法界定,或因价格不合理造成“市场失灵”,必须由政府行为进行干预,主要是提供激励性的制度安排,通过明晰产权以及价格、税收等手段使外部效应内部化,使环境成本比较准确地反映在产品价格中。但是,政府也会出现“失灵”情况,政府干预扭曲了正常的市场机制,或者某些方面的正向措施导致了另一些方面出现负面效果;政府还可能谋求“寻租”,制造新的环境障碍。

3.技术障碍技术研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社会的需求,却没有考虑对环境的可能破坏,而且大多数技术不是为了满足处于发展低端的群体需要的,结果研发就很容易忽视他们的技术机会。穷人(国)买不起合适的技术,他们在摆脱贫困的同时保护环境的能力就必然受到限制。结果是,一方面是某些技术的过度开发,引发了一些未可预料的、可能对环境不友好的后果;另一方面,对环境友好的技术往往因为眼下无利可图,而得不到开发应用。

4.合作障碍环境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分散的,但造成的危害却是广泛、积累和持久的,因此必须通过合作来解决。但是由于相关各方的立场、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是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诚意,往往难以达成协议,或者即使有协议也在执行中走样,出现“搭便车”问题。这种情况实际上反映了环境公共品的无奈,因此必须设计一个能够预防“搭便车”行为产生的机制,促使各方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

美国著名社会生态学家、社会生态学研究所创始人默里·布克钦指出:“社会生态学之所以被称之为‘社会的’,是它因为认识到一个经常被忽视的事实,即目前几乎我们所有的生态问题都是由于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事实上,如果不彻底地处理社会内部的问题,我们就不可能清楚地理解目前的生态问题,更不可能解决生态问题”。

人类的困境贫困与环境退化*外部性与环境*公共财产与环境*国际市场一体化与环境*工业化与环境*制度安排不足与环境*“囚徒困境”与国际合作贫困与环境退化环境退化(DegenerationofEnvironment),是对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风沙、及干旱加重、生态环境结构损坏、各种生物物种迁移、消失、生态平衡难以维持、生态环境功能下降等环境问题的总的称呼。巴德汉的观点(1)巴德汉认为,贫困与环境退化之间存在双向联系,二者之间呈现恶性循环非洲和南亚的穷人尤其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穷人日常生活依赖于本地的环境资源,包括森林、渔业、牧场和灌溉水域等。随着当地公共环境财产的退化,穷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贫困。贫困又驱使人们更大量使用环境资源,进一步恶化了环境。尽管收入与环境质量的“倒U”关系展示了一些打破贫困——环境退化恶性循环的成功案例,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减轻人们对贫困国家环境问题的担忧。首先,这种“倒U”关系仅仅表明的是一些气体排放和水污染(并不包括长期的污染如二氧化硫)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一般并不包括资源存量,也不包括垃圾存量巴德汉的观点(2)其次,从跨国家数据中观察到的一种关系并不意味着某一个国家随着收入的提高,环境将自动得到改善第三,有些环境退化是不可逆转的;如果中国或印度以与美国早期工业化阶段的相同的速度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地球资源基础将有可能无法恢复积极的方面:已经出现了降低污染的技术,贫困国家在国际社会帮助下获得这些技术是可能的,可以缩短一个贫困国家到达“倒U”关系转折点的时间中国西北地区的环境恶化与贫困(1)中国西北的广大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已陷入环境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西北地区贫困人口9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原、山区、沙漠等地带,贫困程度很深。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青海和新疆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到仅剩2.59%和1.68%。草原退化速度加快,草原退化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比重,青海为20%,新疆为44%,宁夏高达97%。水土流失加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青海为46%,宁夏为71%,陕北地区为75%,陕北地区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占黄河三门峡以上河段泥沙总量的50%。中国西北地区的环境恶化与贫困(2)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沙漠由西向东扩延,青海省沙化面积从建国初期的5.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4.47万平方公里,新疆沙漠面积平均每年增加84.2平方公里,建国以来沙漠面积扩大了3789平方公里,原先只发生在西北腹地的沙尘暴漫卷到东部地区。江河源头冰川后退,水量减少,近二十年来,流出青海境内的黄河水量减少了23.2%。如果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到改善,继续恶化下去,将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不断增大的不利影响,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重大威胁。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困境什么是外部性:经济学家把外部性定义为“一个人(企业)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曼昆:《经济学原理》),或者说,“是指在两个当事人缺乏任何相关的经济交易的情况下,由一个当事人向另一当事人所提供的物品”(余晖,2001)。外部性有正负两种:对旁观者福利产生正面影响的称为正的外部性,对旁观者福利产生不良影响的称为负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经济学家们常常举的负的外部性的例子,如吉林石化爆炸造成松花江污染*吉林石化爆炸造成松花江污染2010年11月13日,位于松花江上游的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100吨苯及其衍生物流入松花江。当时的报道告诉读者,“爆炸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绝对不会污染到水源”。14日,吉林段苯超标曾达108倍,11月20日16时,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肇源段,硝基苯开始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29.1倍,污染带长约80公里,持续时间约40小时22日,哈市政府再次发布,决定自11月22日20时起停止供水,时间约为4天。苯及其衍生物是生命的杀手——致癌、致畸形、致基因突变,并会伤及人的中枢神经、组织器官及造血系统。此次受污染的松花江水流过的江面总长度超过了1000公里。反思:从吉林到哈尔滨这一段靠松花江做饮用水的人民呢?哈尔滨郊区农民以及哈尔滨下游的人民呢?外部性的解决办法价格工具:在外部性存在的条件下,市场价格并不能反映社会需要和成本,应该通过税收和补贴,形成环境资源的影子价格。缺点:仅仅反映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没有包括一种资源存量保护需要的额外价值,如某些资源耗费过程存在不可逆性(热带雨林中的基因库)数量限制:如捕鱼数额、废气排放,数量限制对于那些接近环境水平最低门槛、超过这个门槛环境资源的自我再生能力将受到极大的破环的经济尤为重要“公地”的悲剧“公地”(commons)制度是英国当时的一种土地制度———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无偿提供给当地的牧民(土地像空气取之不尽)。然而,由于是无偿放牧,每一个牧民都想尽可能增加自己的牛羊数量,随着牛羊数量无节制地增加,牧场最终因过度超载而成了不毛之地。1968年,美国学者哈丁发表《公地的悲剧》。他指出,人类过度使用空气、水、海洋水产等看似免费的资源,必将付出无形而巨大的代价。自此,“公地的悲剧”已成为在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广泛谈论的话题。如何解决“公共财产的悲剧”?建立界定明确的私人财产所有权。认为私人财产所有权能够产生将外部性转变为内部性的激励,鼓励私人所有者更小心地使用资源,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历史学家怒称这一事件为“羊吃人”,但草场变好了,英国人作为整体的收益提高了。成功的根源就是土地产权的建立。缺点是经常带来严重的分配后果,往往剥夺穷人的权利;而且对海洋捕杀、大气污染、臭氧层变薄无效公共财产国有化。政府拥有生态管理专家,有更好的协调和监管能力,但可能被各种利益集团过度使用,出现政府失效。如康熙年间,河北的木兰围场是原始森林,后来国库空虚,开垦、拍卖地方社会组织所有形式。把决策权交给那些拥有信息和动机的民众首领,既可以避免私有化所带来的痛苦,又可以避免国有化官僚管理和低效率。政府环保、社会环保与市场环保的制度框架我们可以把现代环境保护事业当成一个社会行动系统进行分析,把其中区分为政府环保、社会环保和市场环保三个子系统,让它们分别履行各种环境保护的相互区别又相互配合的功能,促进环境保护社会行动系统的稳定和效率。其中,政府环保系统输出权力,它指导、规划和保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是环境保护的监督者,市场环保系统输出环境保护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其他物质财富,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社会环保系统输出环境保护的价值观、环境质量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行动等,它是环境保护的行动主体。通过产权赋予,我们能激活这个由政府、社会和市场三方面相互制约平衡的环保制度框架。国际市场一体化与环境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者和国际贸易经济学家常常站在相反的立场上。污染避难所假说*国际贸易经济学家的观点*污染避难所假说环境保护者认为,国际市场一体化将会加速贫困国家自然环境的退化,把这些国家变成国际“污染避难所”(PollutionHavens)。两个假设:发达国家严格环境控制和限制政策引起国内生产污染密度高的产品成本上升,因此向环境控制比较宽松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摆脱贫困的迫切需要,采取各种政策吸引外国资本,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根本不提出或仅仅提出很低的环境保护标准因此,环境保护者强烈反对国际市场一体化。国际贸易经济学家的观点解决环境退化的方法:国际贸易经济学家认为,贸易保护并不是解决环境退化的最佳方法。这些退化可以通过国内的经济法规、价格和税收政策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得到更好的解决。发展中国家环境退化的真正原因:自然资源使用价格过低,以及明晰和强制执行的财产所有权的缺位是导致资源开发过度使用贸易对环境的有利影响:环境保护者经常忽略了市场扩张和经济增长可以增加降低污染水平的资金、技术和组织能力,以及提高公众降低环境污染的意识和要求工业化与环境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虽然一方面提高了人均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改善生活条件;但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降低了环境质量。如制造业、采矿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会使空气和水污染,排放大量固体垃圾发达国家的情况: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倒U型曲线的拐点出现在工业化以后,即产业结构优化以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高,有足够的剩余用于提高环境质量。如限制排放废气、废水工业化进程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仍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工业扩张、农业和采矿业大量使用化学物品,河流和湖泊成为处理有害废品和材料的最终手段。工业化可能并没有带来生活质量的改善。制度安排的不足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常常是不完整或落后的,寻租行为盛行麦克赛尔(R.F.Mikesell)提出在非洲许多国家,如加纳,完全没有与环境有关的法律、监管机构和机制;在土耳其等国家,虽然有“谁污染,谁治理”的法律,但无人执行和管理;在巴基斯坦等国家,有法律也有执行机构,但无法有效执法环境保护的“囚徒困境”“囚徒困境”零和、正和、负和全球环境间题的成因具有分散性、相关性的特点,但其所产生的危害影响是广泛、积累和持久的。解决国际环境间题的主要困难是,第一,没有一个制定并实施适当政策的权威机构;第二,解决方法必须顾及不同国家得失方面的巨大差异并予以平衡。。““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两种模式的冲突20世纪初,美国环境保护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平肖(GiffordPinchot)和缪尔(JohnMuir)就为何保护自然环境发生过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究竟是为了人类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自然界本身的价值去对待和保护环境?环境主义——改良环境主义(reformistenvironmentalism)

生态主义——激进环境主义(radicalenvironmentalism)

浅层生态学运动和深层生态学运动1973年,奈斯(ArneNaess)在国际哲学杂志《探索》上发表《浅层的与深层的、长远的生态学运动:一个概要》,首次把环境主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浅层生态学运动和深层生态学运动。奈斯认为,浅层生态学运动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只关心人类的利益;深层生态学运动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浅层生态学专注于环境退化的症候,如污染、资源耗竭等等;深层生态学要追问环境危机的根源,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和人性的。在实践上,浅层生态学运动主张改良现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深层生态学运动则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生态政治的困境环境公正运动——左派救生艇伦理——右派三、中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国内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国际生态环境压力剧增不可承受之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粮食安全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我国生态环境现存问题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1、国内生态环境形势严峻(1)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居世界第四河川径流27000亿m3

居世界第六人均2600m3

为世界1/4居88位570座城市364座缺水50座严重缺水7000万人,5500万牲畜饮水问题水源涵养功能退化黄河上游90年代水量比30年前减少23%我国总用水量:过去5000亿m3到8000亿m3

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8%以上

(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20%,就会发生水危机到21世纪中期水污染问题严重七大水系,一半以上污染严重86%城市河段水质超标近2800km河段鱼类灭绝淮河水系,80%水呈黑绿色,过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2)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表明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

水蚀165万km2

风蚀191万km2

近50年,每年水土流失丧失的土壤肥力相当于4000~5000万吨化肥(相当于我国1996年化肥总产量的2倍)河床抬高、湖泊淤积洪涝灾害频繁黄河流域输入黄河泥沙14.7亿吨黄土高原地区占1/2全国200个贫困县87%分布在水土流失地区(3)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森林、草场资源稀少近年来森林草场遭到破坏退化严重我国森林草原资源现状林业用地2.6亿公顷森林总面积1.5亿公顷人均0.12公顷森林覆盖率16.55%(全球平均水平31.4%)人均森林蓄积9m3

(世界人均72m3)

可用草场面积34万公顷占世界总量7.1%

人均只是世界的1/650%~60%天然草场退化,西北最严重

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三江源地区的草场退化(4)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影响粮食安全农药毒效大、残留高化肥污染污水灌溉2001

年发生农业污染事故1998起,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

(5)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爆炸式增长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其他19521970198019871993城市人口(亿)0.390.931.342.613.21占总人口(%)8.3011.213.624.328.6表1我国城市人口增长状况垃圾围城中国环境问题的四大特征

(1)环境问题的类型和恶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2)压缩型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复合型环境问题(3)快速扩张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污染排放总量(4)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造成了环境问题的“二元化”趋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中国的环境和发展问题,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全球环境的重大贡献。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中国加入了世界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列。环境污染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代价。如果中国空气污染的程度下降到政府规定的标准,则每年可以减少28.9万人的死亡。从总体上看,中国每年污染的经济损失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将来,如果不改善人们生存的物质环境,实现中国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也只是空洞的胜利。”——《2020的中国》(世界银行,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中国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或二氧化硫含量属全世界最高之列,上海某些区有半数儿童血液中的含铅量高出正常的安全水平。中国每年约有20万人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死亡,10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死亡,大约1100万次急诊是由空气污染引起的。酸雨问题:最近几年的研究,我国酸雨区对农业、林业和建筑材料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可达二百多亿元,对人体健康也造成严重危害。如酸雨可使儿童免疫能力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能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成为更加严重的问题。中国北方很大一部分水资源被污染(海河、淮河等)。这个问题不仅影响到城市,大约10%的农业用水污染严重,无法用于农田灌溉,其结果是,严重的水污染造成的粮食损失达100万吨。环境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形成严重的制约:中国的自然发展会对大气和水污染产生更大的压力。如果这些问题现在不解决,20年后就会发现,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没有技术手段,就是成本太高,社会不能承受,高增长率也就无法实现传统的环境与经济关系走到了尽头中国的经济仍然是粗放式增长方式,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表现出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和低效率产出四大特征。如果继续以这样的方式发展,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将难以维系。中国科学院对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了三种情景分析:以2000年的情况为基点,即假定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为1。情景一,按现有资源、能源效率和污染排放水平,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将是2000年的4-5倍;情景二,保持2000年的环境质量,那么2020年资源生产率(单位资源消耗的GDP产出)或生态效率(单位污染排放或生态消耗的GDP产出)就必须提高4-5倍;情景三,如果使2020年的环境质量有很大改善(资源环境影响比2000年减少一半),则资源效率或生态效率必须提高8-10倍。

2008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呈上升趋势,环保部直接调度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135起,比2007年增长22.7%。2009年,环保部共接报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71起,比2008年增加26.7%。2010年也不平静,从大连湾石油泄漏污染、紫金矿业水污染到吉林化工原料桶冲入松花江、多地血铅超标等,无一不在撼动着公众。从近4年来的媒体声音、国家公报及公众反馈来看,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是常见的环境危机,垃圾围城、固废不当处置、噪声扰民、眩光污染、电磁辐射、泥石流灾害等环境问题产生的公众事件也在增加。环境公共危机频发2、中国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对全球环境与发展的压力中国经济发展在对全球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以及巨大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对全球资源和环境形成较大的压力。据2011年7月6日英国石油集团BP公布的能源消耗报告显示,中国以20.3%的能源需求高于美国的19%成为能源消耗第一大国,较2009年相比上升11.2%。与此同时,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其次,中国在获取外部资源、开拓国外市场的过程中,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技术因素的制约和经验不足,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状况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关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发展空间。由于基本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中国碳排放还将继续增加。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考虑到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所带来的发展需求,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给全球其他国家带来的经济利益,如何公平地分享全球气候资源,又不威胁到全球环境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共同课题。四、中国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方略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不能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作必然规律简单套用2、正视我国环境问题的特殊性与紧迫性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实证检验*发展中国家必须吸取教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通过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有些学者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即环境破坏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倒U型”关系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经济规模扩大,废弃物排放增加,对资源利用过度,导致环境恶化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人均4000~5000美元),环境质量将改善。影响因素:富裕了的消费者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进步使企业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政府实施严格的环境标准经济增长环境破坏实证检验世界银行(1992)年研究发现环境的三个方面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的关系饮用水清洁程度、卫生设施的改善等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城市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硫浓度等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由于城市人均废弃物、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随经济增长而增加,温室效应则在恶化结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是一条简单的倒U曲线所能概括理论缺陷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生态阈值”(生态环境承载力)足够大。它假设无论污染多严重,生态环境都是可逆的、可恢复的,因而拐点总是存在的、可实现的。2、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3、只适用于区域性(发达国家)、短时间的环境问题,并不适用全球性、长期性的环境问题。4、呈现出来的是传统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发展中国家必须吸取教训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的教训“先污染,后治理”成本巨大发达国家环境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发展中国家则无法转嫁,如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木材,出口电子垃圾有些环境指标一旦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是无法再逆转的,如沙漠化、水土流失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电子垃圾入侵中国:广东贵屿(1)垃圾上的未来:该照片摄于贵屿,在那里有数不清的类似垃圾堆。照片上的儿童来自湖南,他和镇上的人并不知道已经暴露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之中。电子垃圾入侵中国:广东贵屿(2)手工作坊::这样的景象在贵屿随处可见。电子垃圾入侵中国:广东贵屿(3)每天贵屿的人需要去30公里之外运回饮用水

资料来源:《三思科学》电子杂志,2002年第3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2012)20年来,中国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国情出发,不断丰富可持续发展内涵,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一系列重大挑战,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在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2012)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众多、生态脆弱、人均资源占有不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尚排在全球百位左右,仍有1.22亿贫困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增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