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区域治理粤东西北振兴战略主要内容一、问题的提出二、既有的思路三、对最新战略的解读四、面向未来的思考一、问题的提出
1.广东的特殊省情2013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163.97亿元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0%,粤东、粤西、粤北分别占6.9%、7.8%、6.2%。粤东西北地区的52个县,人均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财政收入占比更低,只占全省的4.64%。东西北县级基本财力之薄弱,数据令人震惊。因此,可以说,东西北县域经济是广东区域发展中最短的一块短板。
一、问题的提出翻开广东版图,粤东西北12个地市,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七成,人口4900多万,接近全省五成,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省份规模。然而,这些地域辽阔、人口密集的地区,却总体上处于欠发达状况:各市人均生产总值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低的只相当于全国的50%。如果把粤东西北作为一个整体看来,人均生产总值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在全国各省中,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江苏)是最低的(贵州)3.5倍,而在广东省各市中,深圳与梅州差距达到7倍多!区域差异明显东西北交通条件与珠三角相比简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占全省面积七成的东西北,高速路通车里程只占全省的四成,密度还不到珠三角的三分之一。目前,全省11个未通高速的县都在东西北。各区域、各地市、各县(市、区)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差异明显,珠三角地区满意度水平高于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任重道远,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省内发展不平衡省内区域不平衡从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来看,2012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粤东最低的汕尾只有87%,粤西最低的茂名是87.46%,粤北最低的云浮是90.25%;从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来看,2012年全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60.9%,粤东最低的汕尾是17.36%,粤西最低的茂名是53.2%,粤北最低的河源是16.08%;省内区域不平衡从每千人口医生数来看,2012年全省每千人口医生数达到1.88人,而同期粤东地区最低的汕尾市为1.57人,粤西地区最低的湛江市为1.42人,粤北地区最低的云浮1.57人,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每千人口病床数来看,2012年全省每千人口病床数达到3.35张,而同期粤东地区最低的揭阳市为1.82张,粤西地区最低的茂名市为3.31张,粤北地区最低的云浮2.66张,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速放缓2013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区域GDP(亿元)GDP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珠三角53060.489.411.552.74666.8213.0东翼4623.3510.57.732.4263.9216.7西翼5260.012.013.039.0249.9617.2山区4185.768.49.342.0328.3117.7分区域居民收入比较经济区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平均比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人均生产总值(元)可支配收入占生产总值比例(%)珠三角29570.76202.7932919.1613211.102.497763738.09东翼12837.1688.0416712.307439.412.252185058.75西翼11521.6379.0116919.218172.532.072748541.92山区11858.6881.3217308.857490.502.312220553.41一、问题的提出2.一轮驱动战略的不足1994年以来,广东省确立了梯度发展战略,希望能通过珠三角的率先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广东全省的发展.至今为止,珠三角的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东西北的差距继续扩大;集聚发展效应呈现,但扩散效应没有发展,极化问题更加严重.一、问题的提出虽然从2005年开始,广东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趋于缩小,但是从2001年到2010年其绝对差异持续扩大,扩大幅度约为2.91倍。从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大区域来看,珠三角与其他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自2005年趋于缩小,但2010年珠三角的人均GDP仍分别是粤东的3.54倍,粤西的2.94倍,粤北的3.37倍。由此可见,广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粤东西北地区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可以说,前三十多年的发展,广东是仅靠一个姿势,仅用一条腿走路。与江苏的比较江苏能够超越山东,最终与广东争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苏北崛起。而广东是珠三角一枝独秀,粤东、粤西与粤北塌陷。苏北GDP占江苏全省的40%以上,日益接近苏南。而广东的粤东西北地区,GDP占广东全省的20%多,仅为珠三角的三分之一。一、问题的提出珠三角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集聚了巨大的经济能量,广州、深圳均已是“万亿级”俱乐部的元老,佛山、东莞两市经济总量相加也达到了1.2万亿元。珠三角的开发确实已接近了极限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脆弱性——订单经济一、问题的提出珠三角面临的发展困境:土地资源短缺按照现在的用地速度,深圳、东莞10年以后将无地可用,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进程遇到的环境问题在珠三角发展的几十年时间集中出现。人力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劳动力短缺产业升级缓慢跨越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茫茫,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上下,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飚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在做操。一、问题的提出广州的缺陷(1)高新技术产业落后广州2010年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尚未达到深圳2006年的水平,两市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绝对数差距还在扩大。(2)科研落后2010年,广州设有科研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比例仅为2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7.6%。全市开展研发活动的工业企业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7%,而北京的同一指标高达16.2%。2010年,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只有0.87%,不仅低于京沪深等一线城市,也少于杭州、南京等省会城市。一、问题的提出(3)产业质量不高广州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行业百强企业数量都处于明显劣势,尤其缺少类似深圳华为、上海振华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旗舰型”高新技术龙头产业。在石化、环保、生物、新能源和电子五大战略企业上市公司的数量上,广州也大大少于京沪深。一、问题的提出广州集聚了21家中央研究院所、73家省属研究院所,分别占全省的77.8%、93.6%;两院院士36名,占全省的71.4%;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6万人,占全省90%。但由于广州企业创新活力不强,导致广州“科技金矿”资源不能发挥,创新产出指数不高,仅为42.09%,远低于北京(83.34%)、上海(73.89%)、深圳(70.38%)。一、问题的提出(4)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低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广州也较为弱势。2011年末,广州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数为45人,而武汉、苏州、上海分别为77人、81人和178人,都远高于广州。广州海外留学回国人员的总数也比较少,2010年底,广州的“海归”仅有3.5万人,而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有10万、9万和4万。二、既有的思路1.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历届广东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山区和东西两翼的经济发展,不断制定并实施相关公共政策来促进省内区域协调发展。二、既有的思路1993年,广东省第七次党代会即提出了“中部地区领先,东西两翼齐飞,广大山区崛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998年,省第八次党代会进一步具体化,将三大层次细分为五个区域层次,提出要发挥好广州中心城市和深圳经济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把广州、深圳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层次来考虑;随后召开的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开放工作座谈会,作出了特区和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部署;同时,把16个贫困县从广大山区分开出来加大扶持力度。二、既有的思路广东省“十五”计划则明确提出目标,到2005年,广州、深圳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迈出更大步伐,东西两翼地区达到宽裕小康水平,山区全面实现小康。广东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思路是:提升珠三角发展水平,加快两翼和山区发展,提高粤港澳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和合作发展。二、既有的思路2004年11月,省委、省政府根据十六大的精神,发出《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的通知》。总体构想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全省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全省进入宽裕型小康社会。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东西两翼进入经济发展增长期,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第二步,到2020年,全省人均GDP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珠江三角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地区水平,东西两翼和山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既有的思路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决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纲要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沿海经济和山区经济两个板块,努力构建中心城市、珠三角城市群、东西两翼和山区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第十次党代会的思路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思路。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思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广东实现科学发展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未来五年,我们要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取得重大突破。既要逐步缩小区域间人均发展水平的差距,更要努力实现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把新型城市化作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抓手,继续强化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升“双转移”和“腾笼换鸟”水平,促进珠三角优化发展、东西两翼振兴发展、山区生态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海陆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二、既有的思路广东省政府2012年2月7日正式公布了粤东西北三个区域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即《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合称粤东西北规划)。这是继珠三角《规划纲要》之后,区域规划领域从珠三角拓展到粤东、粤西、粤北三大区域,实现广东区域发展规划的全覆盖。二、既有的思路二、既有的思路在三个规划中,粤东地区将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特色城市群”;粤西地区将建设成为“全国重化工业基地、全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经济新增长极和我省参与东盟等区域合作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粤北地区将建设成为“山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新兴生态型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的重点践行区和区域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二、既有的思路2.具体措施(1)重大项目倾斜2003年至2007年,全省共安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省重点项目132项,占项目总数40.2%。2002年至2007年,广东省共争取国债及中央预算内投资78.09亿元,主要用于东西两翼和山区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向农村电网、农村公路、高速公路、水利、环保、公检法司、城镇和农村供水、饮水等方面。“十一五”期间规划东西两翼和山区建设重点项目约175个(部分项目跨区),超过全部重点项目总数的50%,比“十五”期间提高6个百分点;总投资约占全部重大项目投资的41%,提高12个百分点。通过重大项目建设,激活了东西两翼和山区的投资,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二、既有的思路(2)产业转移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相继推出《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以及《东西两翼经济发展专项规划》,鼓励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和东西两翼转移,加快山区与东西两翼的工业化发展,推动山区和东西两翼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6年,广东省又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8个配套文件,以全力加快产业与劳动力的双转移。二、既有的思路(3)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2003~2007年,广东省财政对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和调资转移支付达482亿元;省财政投入“三农”达680亿元;仅省级财政投入“十项民心工程”共计641亿元,投入220亿元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二、既有的思路除了一般性转移支付之外,广东省还设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2003年设立民营科技园发展专项资金,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14市每市安排3000万元共4.2亿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2005年设立促进产业转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14市每市安排4000万元共5.6亿元,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目前准备将每市补助标准提高2000万元;(3)促进粤东地区4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省财政安排资金15亿元,用于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4)2007年~2008年,广东省财政安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14个市及江门市每市2亿元共30亿元,帮助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二、既有的思路3.取得的成效一是有利于山区及东西两翼将优势资源变为现实优势,提升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历届“山洽会”对山区的经济拉动作用不可忽视。例如,第一、二届“山洽会”的东道主清远、河源的飞速发展就是明证。2005年清远经济全面提速,GDP增长2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5.5%,同时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在全省公布的八大主要经济指标中,包括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在内的七个指标增长排在全省第一位;2007年,其增长速度更是暴发性地达到了32.3%。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清远、河源以及鄂尔多斯并列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第一位。昔日的寒极地带开始变成投资和发展的热土,“清远模式”开始享誉全国。
二、既有的思路二是加快了珠三角企业到山区及东西两翼投资的步伐,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第四届“山洽会”后,省委、省政府决定,珠三角和山区、东西两翼联手布局产业转移园的建设,至2009年底,全省经省政府批准认定的省级产业转移园有29个,每个欠发达地市至少一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每届“山洽会”,除两天的会期外,按照“两年办一届,一届办两年”的思路,省经贸委还在会外组团到不同地方进行项目对接和投资推介,并跟踪落实项目的履行情况,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
二、既有的思路在“双转移”政策和资金的集中支持下,粤东西北地区“产业转移基地”的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11年9月底,广东省3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吸引各类项目3099个、总投资7314.1亿元;2011年前9个月实现产值2355.3亿元、税收96.4亿元,共吸纳就业人数57.1万人。二、既有的思路三、促进了粤东西北的经济增长2013年,广东经济在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发展的同时,区域协调发展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在珠三角继续担当全省经济“主力军”的同时,粤东西北地区发展表现可圈可点,GDP增速比全省平均增速约高2个百分点。区域发展渐趋协调化,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发展呈现并驾齐驱的喜人局面。二、既有的思路2014年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粤东西北地区延续上年快速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高于珠三角以及全省平均水平。
三、新的发展战略2013年7月25日,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
三、新的发展战略1.主要内容:一个目标:粤东西北地区各市人均生产总值在2020年前都要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底线:必须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确保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不能乱,环境不能坏,走出一条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三个抓手: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交通运输体系,显著改善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二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节约集约发展,以园区为载体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三是做大做强地级市中心城区,加快城镇化进程,打造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经济增长目标之一经济增长指标之二三、新的发展战略2020年,各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年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其中阳江市2014年达到,茂名市2015年达到,韶关、湛江市2017年达到,清远、潮州、汕头市2018年达到,揭阳、云浮市2019年达到,河源、梅州、汕尾市2020年达到。三、新的发展战略两个底线是指维护社会稳定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东西两翼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北部山区又是我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新的发展战略粤东西北区域安全生态体系对保障全省环境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江、西江、北江等大江大河省内流域的上游部分全部在粤东西北,沿海重要绿化带、海岸线主要分布在粤东粤西,森林资源和饮用水源地主要集中在粤北。所以说,粤东西北是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省生态保护的屏障,粤东西北地区生态破坏了,将来造成的损失一定不止是本区域的损失,而是全省范围的损失。三、新的发展战略2.指导思想: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三、新的发展战略粤东粤西是沿海地区,条件比较好,不太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不然未来可能会遭遇到民工荒。粤北是珠三角的生态屏障,应该以保护生态资源为主三、新的发展战略3.差异化发展粤东:加快建设汕潮揭城市群
汕头:创新性经济特区、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城市、粤东地区中心城市;
潮州:广东特色经济示范区、重要临港产业基地、粤东特色旅游目的地、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揭阳:广东新兴工业化城市、重要石化能源基地、粤东经济强市;
汕尾:全面融入珠三角,建设成为全省滨海旅游集聚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珠三角产业拓展集聚地。三、新的发展战略粤西:加快建设湛茂阳临港经济带
湛江: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广东对接东盟的先行区、粤西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强的现代港口城市;
茂名:世界级石化基地、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特色现代农业基地、粤西组团式海滨城市;
阳江:国家新能源基地、中国五金刀剪基地、沿海临港工业城市、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三、新的发展战略
粤北: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型新经济区
韶关: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区、粤湘赣省际开放先行区、粤北地区中心城市、老工业基地振兴示范市;
河源:全国低碳示范城市、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现代生态园林城市;
梅州: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客都;
清远: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环珠三角高新产业成长新区、生态宜居名城和珠三角北缘的门户城市;
云浮: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省循环经济和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三、新的发展战略4.珠三角要转变帮扶思维《决定》除了明确粤东西北的主体责任,还对珠三角的帮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珠三角从优化自身发展的角度来推进粤东西北发展.粤东西北加快发展,关键还是靠自己。《决定》要求粤东西北地区要树立奋发图强和自力更生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各市要制定各阶段发展目标,具体推进落实。当然,后进还需要先进带动。对此,《决定》明确要求珠三角的帮扶思维要转变过来:要变“被动帮扶”为“主动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实行珠三角地区6市与粤东西北地区11市新一轮结对帮扶。三、新的发展战略其中,广州市对口帮扶梅州市、湛江市、清远市,深圳市对口帮扶汕尾市、潮州市(主要开展产业转移帮扶工作)、河源市(主要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帮扶工作),珠海市对口帮扶阳江市、茂名市,佛山市对口帮扶清远市、云浮市,东莞市对口帮扶韶关市、揭阳市,中山市对口帮扶河源市,汕头市自行组织帮扶。三、新的发展战略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现行资金分配体系下,粤东西北普通公路每公里的平均养护资金不到珠三角地区的1/3,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最大差距竟然高达十二倍。养路工人待遇偏低、国省道年久失修,在粤东西北早已不是个别现象,并有蔓延之势。三、新的发展战略《决定》中提出,要重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县县通高速工程,推动我省与周边省份及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对接,2017年前基本建成规划的跨省界高速公路,实现公路网络外通内连。提高公路等级,实现各市中心城区30分钟内连通高速公路。推进铁路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珠三角连接粤东西北的轨道交通网。三、新的发展战略《决定》提出,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采取以省级投入为主、省市合建模式。对省政府确定2013-2017年计划建设的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和铁路干线项目,资本金原则按省(部)、市7︰3的比例出资;工程任务完成过半且各市资本金出资确有困难的,可由省出面协调金融部门融资解决市级资本金总额的50%。三、新的发展战略6.新型城镇化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间城镇化水平的显著差距,是广东省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主要体现。根据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的比例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省城镇化率为66.2%,珠三角城镇化率达82.72%,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城镇化率仅分别为57.71%、37.67%、44.29%。三、新的发展战略从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实际出发,通过迅速改善主城区周边的交通条件,构筑涵盖周边镇、村的半小时/1小时生活圈,在不改变农村社区布局和城镇形态的前提下,让周边城镇和农村居民不离开镇、村,不改变身份,不重新就业,也能共享主城区的各项公共服务。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而言,此种“内含式”的扩容提质可能成本更低,更受农民欢迎,也更易于推进。三、新的发展战略7.新型园区经济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广东经济发展,园区经济一直是推动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个过程中先后形成了改革开放之初以镇村工业园为主体形态的第一代园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散点式的专业镇形态的第一代经济空间体系;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形态的第二代园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中心—边缘”型第二代经济空间体系。总体上看,第一代园区主要以生产功能为主,是工业生产的集中场所,其特征是土地开发简单粗放,产业以加工业为主,园区管理和服务意识淡薄,空间开发模式粗放。第二代园区主要以“生产+生活”功能为主,开始注重园区规划和产业的主体选择,以各种优惠条件和服务主动进行招商引资,在空间上融入了部分社会管理功能。三、新的发展战略目前,粤东西北地区的园区建设普遍存在着产业层次低、与城市建设分割、园区生态隐患严重等问题。三、新的发展战略第三代园区建设是粤东西北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全新探索首先,第三代园区中的产业链式组团集聚要求更加注重产业的选择和营商环境的优化。其次,第三代园区中的产城融合要求更加注重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对接。再者,第三代园区中的“三生合一”要求更加注重生态功能建设。四、面向未来的思考1.对既有政府政策的重新评估(1)一方面,以产业转移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政策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尽管2005年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强势推动下,产业转移政策正在稳步推进,但是在操作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强调产业转移的思路和做法,越来越受到国家新出台政策的限制。二是这种产业转移遇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四、面向未来的思考主要有:(1)企业地区转移方向分散,没能与原有行业集群、产品配套以及产业链条相衔接,搬迁后反而弱化了行业竞争优势;(2)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资金缺口较大;(3)劳动力资源不足。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本来是劳动力资源充裕的地方,但由于经济不发达,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等到园区全部建成时,很有可能招不到足够的、合适的产业工人。(4)欠发达地区的魅力指数有所下降。虽然其具有地价、水价和劳动力价格低等所谓的“后发优势”,但因为欠发达地区产业不配套,企业所需要的相关配件需要到外地采购,其形成的新的运输与时间成本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弱化了原有的“后发优势”。四、面向未来的思考三是由于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对园区利益诉求的差异而产生利益博弈。一般来说,由于对产业经济利益的要求不同,珠三角的地方政府与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的地方政府对园区建设重视程度、园区功能定位和园区规划取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双方会产生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声誉政绩博弈,这样势必会影响到产业转移政策实施的实践绩效。四、面向未来的思考四是环境和生态资源的限制。这些地区的发展受生态环境的制约特别明显,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区域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承受能力非常有限。同时这些地区又是广东省的河流上游和绿色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广东全省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意见,但上上下下对这些以加工贸易业为主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在江河上游和绿色生态屏障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旦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借产业转移进入粤北山区和各大河流上游等生态脆弱与敏感地带,那势必会给广东全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灭顶之灾。四、面向未来的思考2013年的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显示,从四大水系来看,粤东诸河水质最差。其中练江和小东江湛江段水质属最差的劣Ⅴ类,属重度污染。在粤西,茂名小东江2012年水质达标率较上年下降33.3个百分点,一年1/3的降幅也成为广东水质下降最严重的河段。在粤东,去年全省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上,揭阳市成为全省唯一零达标的城市,并且已经持续了三年。在降雨方面,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及顺德区49个测点降水pH均值为5.20,pH均值范围在4.7(韶关)至6.75(汕尾)之间;酸雨频率为35%。除茂名、梅州、河源、阳江4市外,其余17个地市与顺德区属于酸雨控制区。2013年酸雨区18个城市除汕尾、云浮和揭阳等3个城市外其他城市均出现过酸雨(pH最小值<5.6),其余韶关、珠海等11个城市均受酸雨污染(pH均值<5.6)。2013年不在酸雨区域的城市除河源外其他3个城市均出现酸雨。四、面向未来的思考空气方面,由于陶瓷等产业转移、地形气流等因素,在广东的重酸雨城市中,韶关连续三年“上榜”,清远近两年也未旁落。粤东西北相对于珠三角来说,环境监测与治污能力却相对滞后。在贺江污染发生前,对于铊等重金属特征污染物,只有广州能够监测。而2013年5月,揭阳市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未能完成目标,在2012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中被环保部点名。2014年第一季度广东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河源位列第十书记衣服被扒四、面向未来的思考另一方面,现行区域发展政策的目标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第一,从现行的区域发展政策来看,主要是依靠自上而下的重大项目布点、省财政转移支付和产业转移等具体措施,其目标指向则是要促进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经济发展以缩小与珠三角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但是,由于珠三角主要经济指标基数较大,虽然近年来增长率有所放缓,其增长的绝对数额仍然远大于省内其他区域。由于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经济基础与发展条件等的巨大差异,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与珠三角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四、面向未来的思考第二,通过对广东省21个经济落后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发展受生态环境因素的制约非常明显,这几年以政府资源为引导的各项资源在这些地区的投入不可谓不大,但效果却乏善可陈。这一方面意味着这些地区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与省内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在扩大,另一方面则表明造成这些地区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受生态环境因素制约明显,这些自然因素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占到了重要的甚至是主导的地位。而生态环境因素更多地属于不可抗逆因素,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成本等,因此不可能简单地复制珠三角相对成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四、面向未来的思考第三,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新型区域发展战略。基于这一新的发展战略,即将出笼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将北江上游片区12个县、东江上游片区6个县、韩江上游片区7个县、鉴江上游片区的信宜市、西江流域片区的封开和郁南2个县、海岛型片区的南澳县定位为生态发展区域,将183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世界级和国家级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定位为禁止开发区域。因此,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珠三角之间的差距只能会进一步拉大。四、面向未来的思考2.突出强调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使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致相当,其特点是基本权益性、公共负担性、政府负责性、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逐步使民众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利得到基本实现和维护,特别是使困难群众和困难地区尽快享受到社会平均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又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将广大民众要求最迫切、与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最密切的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均等配置,把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四、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以爱心和信任为基石家庭中自信的培养
- 分布式变电站的环保设计与绿色建设
- 企业内部家政服务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 中国媒体融合的现阶段与未来走向
- 2024年电商交易安全保障合同
- 医疗设施的防震设计与减灾策略
- 2025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西宁邮区中心局定向委培学员招聘1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联通黑龙江省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移动黑龙江公司社会招聘3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社会科学日本研究所取消第一批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某物业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 江苏省地图矢量PPT模板(可编辑)
- 体育课---排球课件
- 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心电图判断
- 现代通信网(郭娟)习题答案
- EICC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共15页)
- 开展静脉输液申报表【模板】
- 保加利亚自由加工区
- 最新毕业设计加油站的安全现状评价研究
- 100000以内的质数表
-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