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
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2节品种区域试验技术第3节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5节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其防止第6节种子生产1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一、田间试验设计技术主要作用: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确度,使育种材料在选择和鉴定中表现出真实准确的基因型差异。试验误差主要来源:土壤差异。设计原则:设置重复、随机排列小区和局部控制。二、试验小区设计技术
依据育种程序的要求,将育种试验田划分为若干个地段,每地段种植一个育种阶段的育种材料,这样的地段通常称为试验圃。2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小区(plot):在试验圃内种植同一试验阶段的不同试材的小块地段。1.小区面积大小视土壤肥力差异、作物种类和育种的不同阶段而定。土壤差异大,小区面积相应大,反之可适当小;育种早期阶段的小区面积小,后期阶段适当大;种植密度较大的小株作物(麦、稻),试验小区而积小些(5~15m2);种植密度较小的大株作物(棉花、玉米),试验小区面积应大些(15~25m2)。2.小区的形状是指小区的长宽之比。3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长方形(狭长形)小区,比方形小区试验误差小。3.边际效应和生长竞争
边际效应(bordereffect)指小区两边和两端的植株,由于占有较大的空间而表现出的差异。生长竞争
相邻小区之间,由于株高和株型等差异,使其各自的性状表现互相受到影响。处理办法
在小区面积上,除去受影响的边行和两端,以减少试验误差。三、不同育种阶段的试验技术
(一)选种圃
4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选种圃(selectionnursery)种植当选的单株后代,杂交育种中的F1、F2、以及F2以后的分离世代。不设重复,小区行长和行距视作物而定。隔9行种1行对照。作物生育期间目测鉴定主要性状(生育期,株高,病虫害抗性,抗倒性,对不良环境条件的反应),不计产量。依据目测结果,从优株系中选优株进行株行试验,性状相对稳定一致的优良株系,翌年升入鉴定试验。(二)鉴定圃(evaluationnursery)
种植由选种圃中入选的株系。1.初级鉴定试验
不设重复,采用间比法,即每隔几个小区设一对照小区。5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2.鉴定试验
是对初级鉴定试验或选种圃中入选的稳定株系作进一步田间鉴定。设置重复,采用顺序排列的间比法试验设计,每一重复中仍设置对照小区。排列方法:在一排地段上,排列的第一个和末尾小区是对照(CK),每两个CK小区间排列相同数目的处理,一般4或9个,重复2~3次。各重复可排成一排或多排。在一排地段上不能安排一个完整重复的所有小区,可延续在下一排地段排,在开始时仍种一对照,称为额外对照(ExCK)
。每一试材在每一重复中排列的顺序相同,便于观察、记载和产量测定。
6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CK1234CK5678CK9101112CK13141516CK1234CK5678CK
Ⅰ
→Ⅱ→←ⅢCK16151413CK1211109CK8765CK4321CK16151413CK1211109ExCK图12-116个品系3次重复的间比排列示意图
2排3次重复及Ex的设置,Ⅰ、Ⅱ、Ⅲ代表重复,1、2∙∙∙∙∙∙16株系
CK为对照,ExCK为额外对照7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表12-1顺序排列记载示意表小区号试验材料性状及重复出苗拔节∙∙∙∙ⅠⅡⅢⅠⅡⅢ1234........................8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优点:设计简单,便于操作,不易发生差错;缺点:相邻小区在各重复间不能改变,试验误差有偏性,不能用统计分析显著性测验。鉴定圃中入选的优良株系称为品系(strain),然后升入品系比较试验。(三)品系比较试验(strainperformancetest)
育种程序中的最后一项田间试验,为品种比较试验。l.品比试验的田间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4次。
9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参试品系数目,10个±为宜,不超20个;试验地规模,667㎡±。方法:将品比试验地分成肥力相对均匀一致的地段,每一地段安排一套参试品系,为一个重复(完全区组),每个参试品系在区组中的小区位置随机决定。安排随机区组设计的区组和小区时,小区的长边应与土壤肥力方向平行,区组与土壤肥力方向垂直。区组内小区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10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ⅠⅡⅢⅠⅡⅢ图12-2田间小区的形状(Ⅰ、Ⅱ、Ⅲ表示区组或重复)肥力梯度11第1节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2.品比试验结果分析
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分析,应用两向分组单个观察值资料的方差分析法。(四)生产试验、多点试验与品系繁殖品比试验对所有参试品系,按照小区试验的设计在一个地点的同一条件下进行的综合性状测试。多点试验选择若干地点,按小区试验设计进行。生产试验选择少数优良品系,按大田生产条件、种植密度和技术措施在较大面积(300~600㎡)上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一步验证,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供品种推广应用时参考。12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设立优良品系种子繁殖区;注意防杂保纯。区域试验主要内容将各育种单位育成的新品种,用统一的对照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的种植试验,对新品种的产量性能、生育特性、抗性表现等进行评价,确定新品种的使用价值和适宜地区。1.组织管理
区域试验由国家和省品种审定机构制定,由每一种作物的区域试验协作组织具体实施。2.设立试点
根据作物分布的种植区划和生态区划以及作物的种植面积,选择有代表性的科研单位或良种场为试验点,最好建专门试验站。第2节品种区域试验技术13第2节品种区域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同一生态类型区不少于5个试验点,一个点试验种植面积不少于300㎡,不大于3000㎡。
3.试验设计
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4次,参试品种10~15个,不超过20个。设一个统一对照,也可增设一个当地主栽品种为第二对照。调查记载项目均有统一规定和标准。4.试验年限
2~3年,至少连续进行2年。表现突出的品种在参加第2年区试的同时参加生产试验。对参加第一年区试表现差的品种,可提前停止试验。
14第2节品种区域试验技术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5.参试品种条件
参试品种有两年以上的品比、自已设置的多点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10%以上,或产量不低于对照,具有其他突出优良性状。6.总结评定
试验结束,承试各点按规定及时将试验资科上报主持单位;主持单位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性状做出分析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报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作为品种审定的依据。
15第3节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品种的适应性(adaptability)是指作物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范围和在一定范围内的适应程度。用一定数值表示某一品种对环境的适应程度,称为适应性参数。稳定性(stability)是指作物品种基因型能自行调节其表现型的状态以适应变动的环境,使其生长发育和主要性状表现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用一定数值表示稳定的程度。称为稳定性参数。一、品种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是指各品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产量高低的顺序发生变化,亦即不同品种对不同环境有不同的反应。16第3节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甲乙12环境产量甲品种和乙品种的产量差距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图12-3品种和环境不存在互作甲乙12环境产量图12-4品种和环境存在互作甲品种和乙品种间的产量差异在环境1和2之下不同,存在较大的交互作用。17第3节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按照比较变异程度的参照数不同分为两大类:(一)以品种平均数为参照数的稳定性参数估计法
以每个品种在各环境的平均数为参照数的方法,先求出各品种的标准差,以变异系数为稳定性参数。凡变异系数小的品种是稳定的品种,如果兼具较高的平均产量,则为理想的稳定品种。
优点:计算简便,比较直观,容易理解。
缺点:在区域范围较广与生态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很少能统计出平均产量较高而变异程度较小的品种。
18第3节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二)以环境指数为参照数的适应性参数估计法
以每一个试点一年中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为反映环境因素的综合指标,以此称为环境指数(environmentindex)。计算每一品种的平均数相对于相应的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以这一回归系数度量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或稳定性。
存在问题;
首先,品种稳定性的概念还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其次,品种稳定性参数的种类和标准不一;第三,应用不同的环境指数问题。19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品种审定(cultivarregistration)新品系或引进品种在完成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程序后,省级或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试验结果,审定其能否推广,能推广的审定其推广范围,这一程序称为品种审定。品种推广(cultivarpopularization)是指在品种试验和品种审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为生产提供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的过程。20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一、我国现行的品种审定组织体制和程序
品种审定的组织体制
农业部设立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品种审定的程序(一)申请
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等7种。21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审定品种条件:①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②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③遗传性状相对稳定;④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⑤具有适当的名称。申请书内容:①申请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国籍;②品种选育单位或个人;③作物种类和品种暂定名称;④建议的试验区域和栽培要点;⑤品种选育报告,包括亲本组合以及杂交种的亲本血缘、选育方法、世代和特性描述;⑥品种(含杂交种亲本)特征描述以及标准图片,转基因品种还应提供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2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二)受理
品审会收到申请书2个月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者。(三)品种试验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转基因品种的试验应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确定的安全种植区域内安排。区域试验:在同一生态区不少于5个试验点,重复不少于3次,时间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应对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农艺性状进行鉴定。23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生产试验:在同一生态区不少于5个试验点,1个点的种植面积不少于300m2,不大于3000m2,时间为1个生产周期。在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
抗逆性鉴定、品质检测结果以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测试机构的结果为准。(四)审定
完成试验程序的品种,汇总结果,提交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初审,后将初审意见及推荐种植区域意见提交主任委员会审核,同意的通过审定。24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五)公告
审定通过的品种,由品种审定委员会编号、颁发证书,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告。二、转基因品种的安全管理
国务院于2001年5月23日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并从颁布之日起施行。农业部于2002年1月5日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三个配套规章,自2002年3月20日起施行。25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农业转基因生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安全评价按植物、动物、微生物三个类别,以科学检测为依据,以个案审查为原则,实行分级分阶段管理。分级是指按照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分为四个等级。Ⅰ:尚不存在危险;Ⅱ:具有低度危险;Ⅲ:具有中度危险;Ⅳ:具有高度危险。分阶段是指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要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三个阶段。26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申请时提供的材料:①安全评价申报书;②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和确定安全等级依据;③农业部委托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④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阶段的试验总结报告;⑤其他有关材料。27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安全评价和安全等级的确定步骤:①确定受体生物的安全等级;②确定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安全等级影响的类型;③确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④确定生产、加工活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影响;⑤确定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等级。28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受体生物分为四个安全等级:(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受体生物应当确定为安全等级Ⅰ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未曾发生过不利影响;②演化成有害生物的可能性极小;③用于特殊研究的短存活期受体生物,实验结束后在自然环境中存活的可能性极小。(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低度危险,但是通过采取安全控制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其危险的受体生物,为安全等级Ⅱ29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三)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中度危险,但是通过采取安全控制措施,基本上可以避免其危险的受体生物,应当确定为安全等级Ⅲ(四)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高度危险,而且在封闭设施之外尚无适当的安全控制措施避免其发生危险的受体生物,应当确定为安全等级Ⅳ①可能与其他生物发生高频率遗传物质交换的有害生物;②尚无有效技术防止其本身或其产物逃逸、扩散的有害生物;③尚无有效技术保证其逃逸后,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前,将其捕获或消灭的有害生物。30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安全等级影响的三种类型1.增加受体生物安全性的基因操作包括:去除某个(些)已知具有危险的基因或抑制某个(些)已知具有危险的基因表达的基因操作。2.不影响受体生物安全性的基因操作改变受体生物的表型或基因型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没有影响的基因操作;改变受体生物的表型或基因型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没有不利影响的基因操作。31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3.降低受体生物安全性的基因操作改变受体生物的表型或基因型,并可能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基因操作;改变受体生物的表型或基因型,但不能确定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影响的基因操作。确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表12-2)。三、品种推广
1.推广方式
(1)分片式;(2)波浪式;(3)多点式。2.品种区域化和良种的合理布局
32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表12-2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的确定受体生物安全等级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安全等级的影响类型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ⅠⅠⅠⅠ或Ⅱ或ⅢⅡⅠ或ⅡⅡⅡ或Ⅲ或ⅣⅢⅠ或Ⅱ或ⅢⅢⅢ或ⅣⅣⅠ或Ⅱ或Ⅲ或ⅣⅣⅣ注:表中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Ⅰ、Ⅱ、Ⅲ和Ⅳ,分级标准与受体生物的分级标准相同。33第4节品种审定与推广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按照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适用范围,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地区,以充分发挥良种本身的增产潜力;根据本地自然栽培条件的特点,选用最适合的良种,以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3.良种必须合理搭配
每个作物应有主次地搭配种植各具一定特点的几个良种,使之地尽其力,种尽其能.一个生产单位,同一作物一般搭配种植2-3个品种。34第5节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其防止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涵义和实质
品种退化(cultivardegeneration)是指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方面生产力降低或丧失的一种现象。例如:岱字棉15号的衣分与绒长从1950年开始推广到1965年淘汰,这两个性状在整个品种内变劣。品种混杂(cultivarcomplexity)是指品种里混有非本品种的个体。品种纯度(cultivarpurity)
根据田间杂株率计算的。一个新育成的品种,其群体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达到相对稳定,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35第5节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其防止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品种混杂退化的实质就是某些因素打破了群体的遗传平衡,导致品种纯度下降、性状变劣。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1.机械混杂(mechanicalmixing)另一群体的基因“迁入”到了本品种群体,导致本品种群体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防止的办法防杂保纯。2.自然杂交在种子生产田中某些植株与机械混杂进入的异品种株、本品种退化株或邻近种植的其他品种发生自然杂交后,“迁入”了新的基因,而产生了新的基因型。36第5节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其防止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防止办法,隔离。3.自然变异以单基因计算,一个世代的自然突变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一(10-6),因基因总数很多,整体看有相当的频率。特别是频发突变(以特有频率频频发生),又有选择上的优势,在大群体中不因抽样误差而消失,会对群体基因型频率改变有效应。
4.微效基因分离重组新育成品种在推广之初,本身在微效多基因上还存在着杂合性(剩余变异),由于它们的分离重组而引起品种混杂退化。37第5节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其防止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体中个体间异质性和个体内杂合性,分离重组导致品种混杂退化速度更快。防止措施未稳定群体中选株自交纯合,增加个体的遗传稳定性;从自交株系中选株混合,建立优良整齐的基础群体,从中选择多个自交株系,混合繁殖。5.自然选择相对一致的品种群体中普遍含有不同的生物型(biotype),种子繁殖所在地的环境条件会对群体的自然选择,选留了人们所不希望有的类型在群体中扩大,使品种原有特性丧失。例如,棉花高衣分的个体,子指小,出苗受阻,自然选择就淘汰它。38第5节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其防止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防止措施
减少自然选择,保持品种的遗传平衡状态,加强人工选择,保留利于人类的经济性状。6.不正确的人工选择
如玉米杂交种制种,应用纯合的亲本自交系;间苗定苗时,往往留大除小,留强去弱,拔除了基因型纯合的幼苗,留下杂苗,使自交系混杂退化。防止办法
按原品种的典型性选择,不要单一性状选择;选留较多的个体,以免发生随机漂移;选择产量性状应兼顾几个有关的产量因素,标准应接近群体的平均值,或按众数选择。39第5节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其防止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7.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表型变化混杂退化是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例如,病毒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而病毒的发生又与媒介昆虫的传播和块茎形成时的温度有关。温度高时植株体内的病毒增殖快,植株的代谢活动也强,随着植株代谢活动的加快,病毒的扩散速度也快,在块茎中的积累也多,因而,马铃薯的退化加快。40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种子的分类级别:育种家种子、原种和良种。育种家种子(Breederseed)
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种子,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种子。原种(Basicseed)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良种(Certifiedseed)用常规种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以及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一代杂种种子。种子生产(seedproduction)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原种和良种种子的过程。41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一、原种生产国际作物改良协会把纯系种子分为4级:育种家种子、基础种子、登记种子、检验种子。我国对作物原种的质量标准:主要是根据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4个指标来确定。(一)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原种生产1.保纯繁殖法
从育种家种子开始,繁殖1代得原原种,繁殖2代得原种,繁殖3代得生产用种(日本国称呼),下一轮重复相同繁殖过程的方法。42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育种家种子(冷藏)育种家种子(冷藏)育种家种子(冷藏)育种家种子(冷藏)第1年原原种第2年原种原原种第3年生产用种原种原原种第4年生产用种原种原原种第5年生产用种原种第6年生产用种……图12-5保纯繁殖程序43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2.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种群体中或其他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三年三圃制的原种生产流程(图12-6)。指导思想:遗传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3.株系循环繁殖法
把引进或最初选择的符合品种典型性状的单株或株行种子分系种于株系循环圃。收获时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先分系收获若干单株,系内单株混合留种,称为株系种。另一部分是将各系剩余单株去杂后全部混收留种,称为核心种。44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原种圃株行圃株系圃繁殖田种子田大田选优系淘汰劣系优系中选优株选择优株第1年第2年第3年图12-6循环选择繁殖三年三圃制的原种生产流程示意图株系种次季仍分系种于株系循环圃。收获方法同上一季,以后照此循环。45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核心种次季种基础种子田,从基础种子田混收的种子称为基础种子。基础种子次季种于原种田,收获的种子为原种。指导思想:自花授粉作物群体中,个体基因型是纯合的,群体内个体间基因型是同质的。(二)CMS三系亲本的原种生产1.成对回交测交
(1)不育系和保持系成对授粉原种生产程序:单株选择,成对授粉;株行鉴定,测交制种;株系比较,杂种鉴定,优系繁殖生产原种。46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原种圃A×B优系混合第4年选择圃A×B第1年单株选择成对授粉测交制种圃A×R株行鉴定圃A×BA的一半A的一半第2年株行鉴定测交制种杂种鉴定圃(A×R)F1株系鉴定圃A×B优良株行优良株行第3年株系比较杂种鉴定图12-7不育系和保持系成对授粉原种生产法A为不育系,B为保持系,R为恢复系47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2)恢复系一选二圃制原种生产方法程序:单株选择,测交制种;株行鉴定,杂种鉴定;混合繁殖(图12-8)。2.三系七圃法
三系各成体系分别建株行圃和株系圃,共6个圃,不育系增设原种圃合成七圃(图12-9)。理论依据:经严格的育种程序育成并通过品种审定投放于生产的杂种水稻,其三系各自的株间配合力无差异。不育系与恢复系或与杂交种生育期差异小的组合,不育系群体中可能形成同质恢。同质恢一旦出现,可采用“控制授粉株系循环”法生产三系原种。48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R选择圃入选R测交制种A×R第一年单株选择测交制种株行鉴定圃R株行鉴定圃(A×R)F1入选单株杂交种第二年株行鉴定杂种鉴定原种圃R第三年优良株行混合繁殖图12-8恢复系一选二圃制原种生产法A为不育系,R为恢复系
49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选保持系单株选不育系单株*选恢复系单株第1年保持系株行圃(选优良株行)不育系株行圃*(回交父本用保持系优良株行)恢复系株行圃(选优良株行)第2年保持系株系圃(种植优系或混系,混收的种子就是保持系原种)不育系株行圃*(回交父本用保持系优良株系或混系)恢复系株系圃(种植优系或混系,混收的种子就是恢复系原种)第3年不育系原种圃(回交父本用保持系原种)第4年图12-9三系七圃法生产三系原种的程序(*表示要进行育性检验)50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三)玉米自交系的原种生产
1.穗行半分法
第一年种植选择圃选株自交。每个系自交100~1000穗,视选择圃自交系纯度和所需原种数量而定。第二年半分穗行比较,即每个自交穗的种子均分为2份,1份保存,另1份种成穗行。在苗期、拔节期、抽雄开花期根据自交系的典型性、一致性和丰产性进行穗行间的鉴定比较。本年比较只提供穗行优劣的资料,并不留种。第三年混合繁殖。取出与当选株行相对应的第一年自交果穗预留种子混合隔离繁殖,生产原种。51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2.测交法第一年种植选择圃选株自交并测交。测验种用该自交系在某一特定杂交组合中的另一亲本自交系。测交种子要够下年产量比较,一般要测交3穗以上。自交果穗单穗脱粒保存;第二年种测交种鉴定,比较产量,鉴定单株配合力;第三年混合繁殖。根据配合力鉴定结果,把测交中表现优良的相应各自交果穗的种子混合,隔离繁殖,生产原种。52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二、良种生产(一)常规种的良种生产
常规种获得原种后,繁殖1-3代即为良种。各级原、良种场县种子公司种子田原种第1年县种子公司种子田生产田原种一代第2年原种一代生产田县种子公司种子田原种二代第3年原种二代生产田第4年原种三代图12-10国标原种三代更新的良种生产程序53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二)一代杂种种子生产
杂种种子生产技术有2部分:①常规技术,播前精细整地,保证墒情,一播全苗,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②特殊技术,隔离区设置,父母本间种行比,调节播期,田间去杂,母本去雄,辅助授粉等。1.确定制种田和亲本繁殖田面积比例
确定比例:依据是当地生产上该作物的种植面积、单位面积的用种量、单位面积的制种产量和亲本繁殖产量。54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以杂种籼稻为例,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制种田面积(hm2)=(生产田计划播种面积×每公顷生产田用种量)/(每公顷制种田杂种种子预期产量)不育系繁殖田面积(hm2)=(制种面积×每公顷制种不育系用种量)/(每公顷繁殖不育系种子预期产量)2.隔离区的设置隔离方法空间隔离种子田周围有足够空间不种植同一作物。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隔离距离要大(玉米、高粱繁殖制种田的隔离距离400m以上)。55第6节种子生产第12章品种审定和良种繁育自花授粉作物的隔离距离较小(水稻200m以上)。屏障隔离山岗、树林、村庄和高秆作物等隔离。开花期隔离隔离距离以内的本作物及其他品种的花期,在繁殖制种田母本开花前结束,或母本终花后开。3.父母本行比繁殖制种田父母本相间种植行数比例。确定行比原则:
确保母本开花时有足够父本花粉供应,尽可能增加母本行数。一般在父本植株高,花粉量大,传播距离较远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母本行数。4.调节播期,确保花期相遇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书模板-《衣帽回收委托协议书》
- 2024年土地征用委托代理协议范例
- 2024年高效清洗设备销售协议
- 2024工程协议管理实务精要
- 北京2024二手轿车买卖正式协议
- 2024年三方租赁场地协议范例
- DB11∕T 1655-2019 危险化学品企业装置设施拆除安全管理规范
- 2024年BF场地出租协议模板
- 2024年跨国贸易代表协议基本格式
- 2024年分公司加盟协议模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研究与解读
- 食品加工与检验实训室建设方案
- 《心导管检查术》课件
- 《基因表达调控》课件
- 常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
- 厨房安全协议书
- TikTok全球化运营策略解析
- 《蓝色国土》课件
- 消化系统护理中的专业发展规划
- 动画分镜头脚本设计课件
- 社保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