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教案3-岳麓版1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教案3-岳麓版1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教案3-岳麓版1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教案3-岳麓版1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教案3-岳麓版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PAGE5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新课讲授:请同学们先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中国政府为实现祖国统一采取了什么政策?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提出的。提问:那么,什么是“一国两制”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其内涵如何?有什么意义?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第一子目。(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问并引导认识)1、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提问:到底什么是“一国两制”呢?“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包括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构想,它有无法律效力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一国两制”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方针,并已载入宪法。提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该构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这一伟大构想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它将有利于团结台湾、港澳资产阶级在内的港澳台同胞,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有利于港澳台的稳定与繁荣。“一国两制”构想是没有历史借鉴的,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从中国历史、现实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从上可知“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那么在实际运用中到底如何呢?“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先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但首先得到成功运用却是在解决香港问题上,以后又以此解决了澳门问题。二、香港、澳门的回归教师在屏幕上打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图示,让学生认知,从而引出香港问题。1、香港的胜利回归注意教材上使用的是“香港回归”一词,为什么要用“回归”字样,而不是用“收复”字样呢?(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强调:这与香港问题的历史有关。(1)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鸦片战争后一直被英国占领。(引导学生回忆香港问题形成的历史经过,并在屏幕上显示出三个条约内容)时间 条约 被割或租借领土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 香港岛 1860年 《中英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新界 对于被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方式占领的香港,如果你作为领导人,将采取什么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对于领土问题,一般可以采取武力收回与和平谈判方式收回两种方式,但对香港问题而言,最佳的方式是采取和平谈判方式。中国共产党正是采取了和平谈判方式。(2)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签订提问:为什么说,对香港问题而言,最佳的方式是采取和平谈判方式?(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致力于香港主权的收回,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未能如愿。因为,要解决香港主权问题,必须有一个中、英、港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即既要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又要照顾到香港居民的利益,还要让英方能够接受。可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双方的差距太大了。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专门就香港问题与邓小平进行了磋商。英方首先提出“三个条约继续有效”的谬论,遭到中国政府的严词拒绝;接着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伎俩(有人比喻为"中国当董事长,英国当总经理"),其实质还是保持殖民统治,同样也遭中国政府拒绝;最后提出英国要对香港实行某种程度的"参与",这实际上还是要分享香港的主权,当然还是遭到拒绝。针对英方的言论,邓小平说:“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将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此后中英双方又进行了多次谈判,逐渐缩小了双方的分歧,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12月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提问:英国政府为什么最终同意接受中方的方案,香港问题能够和平解决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补充内容,对比旧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政策)教师归纳:中英就香港问题能够达成协议,其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结果;也是“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具有可行性的结果;同时还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互谅互让的结果。(3)香港的胜利回归按照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签订,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正式收回香港,(投影播放视频资料“香港回归”)提问:1997年7(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总结: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香港的回归为澳门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很快澳门也走上了回归的旅程;香港的回归,为世界其他国家实现国家统一或解决领土争端,提供了和平的范例,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事业的又一重大贡献。香港问题的解决对于澳门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下面我们来看澳门的胜利回归。2、澳门的胜利回归澳门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但与香港问题的由来有所不同。提问:澳门问题是怎样形成的?(1)澳门问题的由来(学生回答)老师总结: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船遇风暴,需要到岸上晾晒货物,贿赂当地官吏,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后,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吏,开始了长期占据。可见,澳门问题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长期占据的结果。(2)中葡联合声名的签订及其澳门的回归澳门问题由来已久,中国政府一直想收回澳门,但未能实现。香港问题和平谈判成功,为同样久而未决的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1987年,中葡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宣布1999年12月20日,中国将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提问:中国政府之所以能够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主要原因何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新旧中国情况分析)教师总结强调: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符合实际;港澳同胞渴望回归祖国;《联合声明》及《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已为许多国家所默认。其中,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中国政府能够收回香港、澳门的根本原因。港澳已经胜利回归,但“一国两制”的最初统一台湾的目的却还未实现。台湾问题到底怎样解决,现在台湾问题有何进展?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提问:有人认为台湾将永远分裂下去,有人认为台湾很快就可以统一,你对此有何看法?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表看法)教师归纳:两种观点都不对。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开始割断了两岸之间的正常联系。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两岸关系缓解,交流逐渐频繁。展望未来,尽管有国际上反华势力和台独势力的阻碍,但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我们坚信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情况。(1)70和80是年代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在70、80年代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学生阅读教材,由一学生导读,其他同学思考。(屏幕上显示出几点措施)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随后,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的”三通"政策。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90年代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气象和困境中国共产党一直希望以“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和平统一,但台湾当局对“一国两制”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不过,民间交流取得很大进展。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著名的“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随后,两岸民间交流不断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两岸直接实现"三通"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台湾当局却逆历史潮流而行,积极推行“台独”,使两岸直接“三通”不能实现。(引导学生思考台独的危害和结果。)(3)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谋统一大计台湾地区台独势力使目前两岸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但台独无法阻止两岸的交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谋统一大计。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得到中国共产党的热烈欢迎。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了连战一行。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共产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尽早解决台湾问题,提问:海峡两岸由隔绝到交流日益频繁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发言)老师简单总结: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党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在祖国的统一大业虽然成绩斐然,但不和谐的“分裂”声音时时响起,其主要来自台湾岛内和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的干涉。但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一国两制”英明政策的指导和港、澳地区的顺利实践下,在祖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在全国人民的迫切支持期待和全世界所有华人、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推动下,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已经为期不远了。(投影屏幕上显示并播放余光中的《乡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枚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