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_第1页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_第2页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_第3页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_第4页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教研室高凤妮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懂得只有首先争取民族独立,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创造前提。2、了解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斗争的历史,认识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继承、发扬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了解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认识社会制度腐败必然导致失败的深刻教训,认识正是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去努力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战争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法国作家雨果斥责英法联军暴行

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走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张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赃款的条件下,圆明园就大规模地遭到了蹂躏……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子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那两个强盗的历史。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雨果致友人的心,转引自丁名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P158,人民出版社,1973年(一)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起点(二)甲午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剧(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形成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战争根本原因:必要性英国: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中国:地大物博,能为其丰富的原料人口众多,是一个广阔的潜在销售市场必然是是英国发动必然是一场侵略战争根本原因:可能性英国:中国:政治:国力衰微,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经济:贫困落后,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土地高度集中,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军事:装备陈旧,纪律败坏外交:闭关锁国,封闭保守,统治者狂妄自大愚昧无知政治: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军事:掌握了全球“海上霸权”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海军和陆军外交:在全球疯狂扩张,在东方建立的殖民体系已成为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危机四伏实力雄厚准备充分中国败局已定

(1)世界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向海外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把罪恶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作为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

(3)为摆脱经济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视线,蓄谋发动侵略战争,武力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鸦片战争的背景美丽的罂粟花,其果实是制做鸦片的原料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鸦片俗名大烟,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有特殊气味,药用鸦片为粉末状。鸦片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后传到印度、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地。箱1820182418291830183518384000多788912576203313544540200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激增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40年,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有40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两白银,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吸食鸦片图2.鸦片战争及其结果(1)虎门销烟林则徐以民族利益为重,进行了震撼世界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英国以此为由发动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图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清朝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体中国人的敬仰,曾多次粉碎英国人到中国海域进行武装挑衅,其“虎门销烟”之壮举被载入中国史册。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6月28日,林则徐被贬新疆伊犁2.鸦片战争的结果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结束

1842年8月29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又签订中英《虎门条约》.美国和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

A割让香港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

B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财政负担)

C取消“公行”制度,实行自由贸易。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

D海关关税必须与英国商定规定了“值百抽五”,即规定绝大部分主要货物的税率为5%左右(丧失了关税自主权)通过《虎门条约》英国又取得了一些重要特权第一,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第二,片面最惠国待遇第三,居住及租地权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

A允许美国兵船在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中国的领海权遭到破坏)

B

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在通商的五口建造教堂和坟地(便于文化侵略),1846年,法国迫使清政府下令取消一百多年来对天主教的禁令其他欧美国家也正在进行19世纪50年代工业革命英国已完成需要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社会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的地位。西方列强却认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他们享受的权益太少”。提出“修约”要求英法发动侵略战争谋求扩大侵华权益的“修约”活动广州

澳门(萄占)九龙司

香港(英占)琼州淡水台湾厦门福州定海上海镇江南京九江汉口烟台北京营口黄海东海黄河运河长江汕头天津宁波1858-1860年英法侵略者进攻路线1859年英法侵略者进攻路线群众抗击英法联军的主要地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1856年10月23日英国侵略者借口“亚罗号”事件进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成立了联军委员会,柏贵任原职。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和俄、美、英、法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10月、11月清政府被迫和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侵犯北京1858年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和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B开辟更多的商埠,并且外国军舰可以驶入长江和各通商口岸(外国势力深入到中国沿海和内地)C改订税则和外国人“帮办税务”,抽取2.5%的子口税,免征内地税(海关管理权和关税、内地税自主权全面丧失)D内地传教

(教会势力深入内地,文化侵略)E鸦片贸易合法化(鸦片泛滥)F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例: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英法联军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对圆明园这一世界艺术瑰宝进行了强盗式的野蛮洗劫。最早闯进圆明园的是法国步兵,他们一进入园中就表现出了贪婪的丑态:“有的报着皇后的红漆箱”;“有的半身都缠着织锦、丝绸”;“有的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时钟、挂钟,匆匆忙忙地走开”。英国骑兵比法国人迟到片刻,但是他的野蛮掠夺却一点也不比法国人差。英国《太晤士报》的随军记者记录下当时英军抢劫的场面:“进入皇帝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劫掠整整持续了3天。10月18日,英法联军为了销毁劫掠罪证,在圆明园内清帝临朝的地方正大光明殿部署焚烧圆明园的行动。3500名英军和数百名法军分别从南北两面焚烧,圆明园很快成为汪洋火海。香河军粮城北京八里桥张家河杨村天津大沽武清河西务新河北仓通州圆明园北塘永定河南运河北运河白河(海河)蓟运河渤海京津形势图1860年8月1860年9月9月21日10月6日10月13日1858年中俄《瑗晖条约》、《天津条约》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A、1858年中俄《瑗晖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归俄国B、1858年《天津条约》乌苏里江以东近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C、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给俄国●通过这些条约,俄国共侵占中国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中国领土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的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公里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国共侵吞了我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四、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边界政治上:清朝的政权开始买办化●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掌权,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镇压本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清朝政权开始半殖民地化的严重步骤;总理衙门: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作为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其主持人由王公大臣和军机大臣兼任,成为六部之上的最高行政机构);加上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立,中国的海关管理权被外国控制,外国公使进入北京都标志着中国的政权机构的半殖民地化。经济上:中国进一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新开辟的通商口岸,从沿海扩张到长江流域,从华南扩张到东北,子口半税,中国成为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国家,加上海关大权完全交给外国侵略者,外国人可以自由进入内地通商,方便了外国商品深入中国内地倾销和掠夺廉价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更大范围内瓦解。朝鲜中国(东学党起义)支援求助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增兵针对中日战争爆发(1894年7月)列强的默许或纵容甲午中日战争的战争经过清政府仓促应战1丰岛海战2平壤战役3黄海海战4辽东战役5威海战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本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进攻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A中国承认朝鲜“独立”

(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结束,朝鲜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桥梁)B割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C赔款2亿两

(清政府举借洋债,政治和经济上更依附帝国主义)D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增辟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方便日本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倾销商品)政治上,条约规定割地,使中国失去了大片的战略要地,是沙俄吞并中国领土后的又一次大掠夺,主张了列强分割中国的野心,正是在甲午战争后,列强开始竟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开始瓜分中国。经济上,为了赔偿巨额的战争赔款,清政府开始向外国举借附有政治条件的赔款,便于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为列强在中国资本输出提供了条约依据,便于列强在中国直接掠夺劳动力和原料,攫取巨额利润,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另外,中国在战争中败给“蕞尔小国”日本,给中国的民族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可以说,甲午战争极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1901年9月7日,中国同英、德、俄、法、美、意、奥、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共11个国家签订的《辛丑条约》A赔款98200万两(和前几个条约赔款数比较,可见侵略程度的加深)B清政府有镇压人民反帝的义务(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C北京的使馆区可驻军队,大沽到北京的防御措施全部摧毁(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D把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于六部之首,指定皇族担任外务大臣(中国政府内部机构设置的半殖民地化)资本主义的英国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封建主义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英正常贸易(逆差)禁烟运动

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中英)中国政府拒绝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天津条约》第二批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

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资本输出中日甲午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维护其侵略权益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签定了《南京条约》标志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定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加速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的进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签定了《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的进程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定了《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性质已完全形成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近来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2、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日益贫困,广大农民处于破产边缘,激化了社会矛盾1、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角度2、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3、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马克思说:“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近代中国是大大小小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近代中国的历史,是遭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掠夺、剥削的历史。大量历史事实表明,帝国主义的入侵既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又没有使中国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毛泽东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这个论断,是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一)、政治控制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第一,《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第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第三,控制中国海关,赫德与《局外旁观论》(一)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奕訢主持总理衙门。他为了讨好列强,任命英国的李泰国为海关总税务司,1863年李泰国卸任后由赫德接任。赫德任职48年,确立了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的制度。各个港口实行殖民地的海关管理办法,大量安插洋员。1895年各海关洋员有435人,其中半数是英国人。从此,中国海关管理权完全丧失,被英国人操纵了半个世纪。赫德赫德又是列强与清政府间的媒介。赫德于1876年提出《局外旁观论》要求清政府遵守不平等条约,举办效法西方的新式事业赫德最为得意的业余外交。1876年推荐已卸任的美国公使蒲安臣以中国使臣的名义出访欧美各国,让外国人代表中国去办理外交。1900年义和团被镇压后,赫德提出“以华制华”的政策总理衙门设立任命赫德为总税务司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加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沦为外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0年代70年代90年代损害领土主权

A割让领土

B租界C租借地D划分势力范围

损害行政主权(1)驻兵权

(2)控制海关行政权(3)影响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损害司法主权

A领事裁判权B租界

【租界、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租界是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对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管理的地区,各国在租借地不仅具有行使行政、立法、司法等诸方面管理权,并且还建立了正式的殖民机构和军事基地,成为对该国进一步扩大侵略的军事据点。租借期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其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作为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损害领土主权

A割让领土

B租界C租借地D划分势力范围

损害行政主权(1)驻兵权

(2)控制海关行政权(3)影响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损害司法主权

A领事裁判权B租界

《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沙俄得知后,立即联合德、法两国对日本施加压力。1895年4月23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九日),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分别向日本政府递交了内容相同的声明,“劝告”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领。在三国的联合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同意“放弃对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条件是向中国增索赔款3000万两。11月8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在北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规定:1895年11月16日中国将库平银3000万两交与日本后,日军即于3个月内从辽东半岛撤走。日本还辽后三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向中国索取种种权益。沙俄诱逼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逐步使中国东北地区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三国干涉还辽(一)、政治控制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第一,“洋枪队”——华尔第二,天津教案与普遍主义的挑战第三,镇压义和团运动第四,强迫清政府承诺禁止中国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天津教案

同治八年(1869),天津法国传教士在繁华的三岔河口地区建造教堂,拆除了有名的宗教活动场所崇禧观和望海楼及附近一带的民房店铺,使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70年6月,法国天主教仁慈堂收容的中国儿童,因发生瘟疫大批死亡,引起群众愤恨。6月21日天津知县刘杰同拐犯到望海楼教堂对质,教堂门前聚集的民众与教徒发生冲突,(一)、政治控制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注意扶植收买代理人。赫德等人提出“以华治华”的政策,主张利用清政府统治中国,为各帝国主义国家所采用。《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表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说明,帝国主义已经把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3、扶植、收买代理人

(二)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A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勒索赔款和“恤金”1500万两

C甲午战争赔给日本白银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年收入的4倍多。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赔款4.5亿两,分39年偿清,本息合计达9.82亿两(等于中国无论男女老少,人均均摊2两多)据统计,清政府跨台前,对外赔款达13亿两

首先,战争赔款中国被抢去的金银财宝、珍贵文物2009年11月5日,乾隆玉玺“八征耄念之宝”被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拍出,而此次乾隆玉玺拍卖的底价仅在600万元左右,数倍于底价成交,在国际艺术品业界还处于低迷期的今日,显得很是抢眼。其实早在拍卖预展期间,就有许多国内学者呼吁大家关注“到底还有多少国宝在流浪?”其次,抢劫2008年10月,法国佳士得公司宣布将拍卖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遭到中国政府及民众的强烈抗议。2009年2月,法国法院批准拍卖。中国商人蔡铭超以2800万欧元拍得铜像,...

贩卖鸦片、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

疯狂掠夺中国农副产品和矿产,把中国变成他们倾销产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1883年,鸦片占进口货物的首位90年代倾销到中国的洋货比70年代增加了100%红侩木是台湾阿里山盛产的一种名贵木材,质地坚硬,价格昂贵。日本占领台湾前有几万棵千年树龄的“红侩木”,现在只有五十六棵千年树木。“红侩木”不仅树龄很长而且树干也很高、很粗。日本人占领台湾时,大量砍伐“红侩木”,其中有一棵三千年的“红侩木”也被日本人砍伐了,日本人怕遭报应,在阿里山修建了“树灵塔”,也就是树的坟墓,想减轻罪责。现在山上留下了不少树头,基本上都枯萎了,只有少数又重新长了起来,还有些漏网的已长成参天大树,最大的一棵约两千三百年,树高47米,树干直径25米,就算是十个人伸开手也不能合围起来这棵大树。“红侩木”已成了阿里山的一大景观。贩卖鸦片、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

如1845年英国在中国的第一家银行是丽如银行,后来的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等。他们控制着中国的海关行政,还发行纸币、经营外汇、发放短期高利贷,同时还进行大量的投资1894年以后,帝国主义取得了修筑铁路、开矿设厂等特权,加紧经济上的掠夺。到1911年外国资本占煤矿投资总额的79.6%,控制了41.2%的纱锭和496%的布机帝国主义控制着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中国经济地位的半殖民地化加深,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控制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

铁路大部分由外国资本经营。1911年全国9618.1公里铁路中有境外控制的达8952.5公里,占93.1%。而中国自主修筑的铁路只有665.6公里,仅占6.9%。帝国主义入侵破坏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基础,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束缚,发展艰难、缓慢,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据统计,外国在华资本总额的比重:1894年为60.7%,1913年为80.3%,1920年为70.4%,1936年为78.4%官僚资本压倒民族资本,中国民族资本无力与外国资本相抗衡帝国主义入侵破坏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基础,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束缚,发展艰难、缓慢,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据统计,外国在华资本总额的比重:1894年为60.7%,1913年为80.3%,1920年为70.4%,1936年为78.4%官僚资本压倒民族资本,中国民族资本无力与外国资本相抗衡帝国主义入侵破坏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基础,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束缚,发展艰难、缓慢,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据统计,外国在华资本总额的比重:1894年为60.7%,1913年为80.3%,1920年为70.4%,1936年为78.4%官僚资本压倒民族资本,中国民族资本无力与外国资本相抗衡例如,被认为中国自己经营最成功的开平煤矿,1900年被英国资本吞并。此后又兼并了滦州煤矿中国近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20年为4.9%,1936年为10.8%,1949年为17%再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中和国成立前的109年里,我国才积累了17%的近代工业经济,而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占了83%(三)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①干涉司法诉讼

深入中国的城乡各处,干涉中国的司法诉讼,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独立②收集情报●在各地收集军事和政治情报,递交给公使馆和领事馆③创办报刊、学校等

教会在中国境内出版的最早的外文期刊是《中国丛报》(1832-1851)和《华北捷报》(1950-1964)这些报刊反映了当时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态度和要求。帝国主义为了制造侵略有力的舆论,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和“黄祸论”。他们攻击诬蔑中国人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宣扬中国人等黄种人种对西方白色人种的威胁美国财长保尔森称中国高储蓄率导致金融危机

2009年01月06日

23:00

新华网

受华尔街金融风暴拖累,全球经济陷入泥淖,至今不能自拔。此时,即将卸任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却放出惊人之语,说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则干脆把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咎于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的高额储蓄。这种“高论”一时使全世界错愕,众多媒体也对此品评不已。然而,谬论是改变不了事实的。众所周知,这次危机的导火线是美国的次级房贷,而导致美国信贷消费过度扩张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国内长期的低利率政策。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近来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2、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日益贫困,广大农民处于破产边缘,激化了社会矛盾1、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角度2、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3、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马克思说:“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近代中国是大大小小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近代中国的历史,是遭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掠夺、剥削的历史。大量历史事实表明,帝国主义的入侵既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又没有使中国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毛泽东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这个论断,是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虎门销烟

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台湾人民的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4、反教会的斗争和义和团运动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在广州北郊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迫使侵略军撤出广州。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侵略的第一面光辉旗帜。(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虎门销烟

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台湾人民的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4、反教会的斗争和义和团运动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895年6月到10月,台湾军民配合驻守台湾的刘永福部,在清政府拒绝给台湾任何援助和支持,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浴血奋战,打死打伤日军三万三千多人,占全部日本军队的一半。11月下旬,日本正式宣布“全台平定”,山东地区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日本的侵略,战后被德国强占为势力范围,民族矛盾尖锐。但是台湾人民并没有屈服,台湾人民一直斗争了半个世纪。

1.台湾与祖国的第一次分离和回归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西南安平湾,修筑赤嵌楼(今台湾台南)。后来霸占整个台湾。

1661年-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众驱逐荷兰侵略者,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第二年,清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85年,清设台湾省,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真正割让就只有一次(即下面的第二次)但历史上有三次分离

2.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与回归

1895年,甲午战败,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真正割让就只有一次(即下面的第二次)但历史上有三次分离

3.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在美国支持下,继续维持着—个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架构。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真正割让就只有一次(即下面的第二次)但历史上有三次分离(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虎门销烟

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台湾人民的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4、反教会的斗争和义和团运动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助清灭洋”

1898年10月下旬,义和拳在●山东冠县起义,竖起“助清灭洋”的口号,1899年冬,改名为义和团。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保卫战,廊坊阻击战等战争,并对侵略军在北京的两个主要地点,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发动了进攻(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虎门销烟

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台湾人民的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4、反教会的斗争和义和团运动(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鸦片战争爆发后,反对钦差大臣琦善对英妥协。1840年12月,英舰开始进犯虎门,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841年2月初六,英出动舰船18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武山、上横档的诸炮台,关天培督靖远炮台守军顽强抗击,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身受重伤,琦善拒发援兵。后来弹尽粮绝,英军攻上虎门,关天培拔出腰刀猛砍敌人,负伤数十处,终因寡不敌众,中炮牺牲。

关天培血染炮台冯子材1883中法战争

战争首先是法国侵略越南,越南请求清政府援助,于是清政府派刘永福将军“援越抗法”。

战场最后发展到向中越边境靠近。中国为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正义战争。战争中,中方虽有失利,但总体上取得了胜利,迫使法国内阁倒台。然而,清政府执行的是一条妥协卖国路线,使法国打开了中国的西南大门,法国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仍然达到了侵略目的。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一)边疆危机与瓜分危机(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以“三国干涉还辽”和《中俄密约》的签订为开端,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争夺,纷纷在中国强占港湾、掠夺铁路修主权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边疆危机与瓜分危机从19世纪70到八十年代,英国从印度入侵西藏,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进犯广西,俄国入侵新疆,日本吞并台湾,造成中国的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出现了危机,被称为“新危机”。除此之外还纷纷在内地划分势力范围,后来陈天华在《猛回头》一书中生动地描绘了外国列强想要瓜分中国的严峻形式,他说:“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岛,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

【门户开放政策】

1898年,美国正在进行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对中国海湾港口和“势力范围”的争夺。1899年9月和11月,美国政府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得到的路矿等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对任何通商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对各国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在征收港口税、铁路运费方面,对别国船只、货物不实行差别待遇。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经过几年空前尖锐复杂的大争夺之后,终于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侵华的联合阵线。

补充资料: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近代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那些不畏强暴、赴汤蹈火、血战疆场、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一、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二、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一、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一)社会制度腐败(二)经济技术落后(一)社会制度腐败吏治的腐败和军队的腐败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害怕列强战争指挥者不了解世界大势吏治的腐败和军队的腐败

清政府官僚机构膨胀,吏治黑暗,大小管理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腐败的政权必然有一支腐败的军队。清王朝的军队极度腐化,营务废弛,军纪荡然。军官冒领军饷,敲诈勒索;士兵不勤操练,整天“三五成群,手提鸟笼雀架,四处闲游”,许多人吸鸦片,开赌场,国防力量非常虚弱。

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害怕列强

这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而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又与他们的政治立场有关,他们没有抵抗到底的决心尤其是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会危机他们自身的统治。甚至污蔑人民群众,比如奕山就污蔑广东人民:“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战争指挥者不了解世界大势

我们知道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虽然如此,在鸦片战争中他对英国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感性的阶段。而其他统治阶级人物,他们对资本主义的了解则是更少了北洋海军与日本海军的差距主要战舰的平均功率少1885匹马力;平均舰龄大2倍;平均时速慢1海里,特别是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的4艘快速巡洋舰,北洋海军诸舰望尘莫及;总吨位相当,重炮多9门(北洋海军26门,日本海军17门);日本海军主要使用的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北洋海军使用的旧式后膛炮的4-6倍(二)经济技术落后小结:1、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而正是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所以,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是最根本的原因2、落后是要挨打的。但落后不一定失败。中国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以弱胜强的好例子。但是落后加腐败则不仅要挨打,而且必然失败,近代清政府领导的几次反侵略战争就是明证。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到了警醒的作用。”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造成,和中国的落后是分不开的,不但大刀长矛抵挡不住外国舰船利炮的轰击,古老的思想文化也抵挡不住西学的传入,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物质层面政治制度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逐步演进和深化的过程

1、“开眼看世界”龚自珍、林则徐、魏源

2、物质层面的学习中体西用

3、制度层面的学习

《资政新篇》、严复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4、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地主阶级人物主张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立译馆,翻译西书;《海国图志》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前提:悉夷(如何“悉夷情”?)手段:师夷(学什么?)目的:制夷(强国御侮,维护巩固封建统治)姚莹:《康輶纪行》

徐继畲:《瀛环志略》

魏源(1794.4.23-1857.3.26)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金潭人。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革新图强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反对侵华

魏源坚决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华活动,提出了反侵略的主张与办法。他对人民群众的力量有一定的认识,同林则徐“民心可用”的观点相一致,提出“义民可用”的主张。他从三元里和台湾等地人民抗英斗争中得到鼓舞。在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之后,他满怀激情地以“同仇敌忾士心齐,呼市俄闻十万师”,“前时但说民通寇,此日翻看吏纵夷”的诗句,热情讴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愤怒声讨投降派为侵略军解围的可耻行经,并在《海国图志》中写道:“三元里之战,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斩夷师,歼夷兵,以欵开网之而逸,孰谓我兵陆战之不如夷者?”又说“广东之斩夷首,捐舰者皆义民”,“两禽夷舶于台湾,火攻夷船于南澳者亦义民”。他主张利用和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抵抗外来侵略的主要力量,与投降派“防民甚于防寇”的反动政策形成鲜明的对照。魏源同林则徐一样,是鸦片战争时期“睁眼看世界”,最有眼光的人物。他既坚决反抗侵略,又重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作为对付侵略的重要方法。他在《海国图志》中很好贯彻并发挥了林则徐了解和学习西方的思想和做法,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正确口号,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安危的大事来认识,使之在当时社会上发生了振聋发聩的重大影响,针对当时封建顽固派把西方先进的工艺技术一概目之为“奇技淫巧”的无知,他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必须认真加以学习,而不能盲目自大,自甘落后,为此,他提出一套具体方案,不但包括了官办军事工业,改进军队武器装备的内容,而且提出了兴办民用工业,允许商民自由兴办工业的主张。兴办实业

1、“开眼看世界”

龚自珍、林则徐、魏源

2、物质层面的学习

中体西用

3、制度层面的学习

《资政新篇》、严复宣传资产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