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课方案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水平测试要求:1、认识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2、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见解3、认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4、认识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5、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考点1、课标指引: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花绽放场面形成的重要意义;认识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花绽放”场面的形成见解:“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花绽放”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相同学派的涌现及各门派争芳斗艳的场面。社会背景(原因):社会大改革是根根源因1、经济根源:铁犁牛耕的推行,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基础并存的场面;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供应了物质条件。2、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士医生盛行;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化;各种力量争论较量,对社会改革的现实公布不相同的见解,提出改革弊端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见解各异的现象;新的统治阶级还未形成绝对声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规则限制,尽能够畅所欲言。3、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相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士)层见迭出,对当时社会改革,公布不相同见解,并形成来不相同门派,出现了“诸子百家”。4、社会环境:在诸侯盘据称雄的时期,统治阶级不能能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相反,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俗,使各学派都有了发展机遇。5、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流行,造成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经历丰富知识分子,同时也为学术繁荣供应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流传文化,发展学术为要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6、不相同派其余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责怪别人,形成了“百花绽放”的场面。总之,百花绽放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激烈变化,奴隶制度崩溃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的互有关系。考点2、认识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主要思想墨家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约道家老子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庄子
继承老子的学说,法家韩非子
历史向前发展、政治改革、主张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考点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见解: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花绽放”的场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取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主要见解:孔子——仁与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德政、“民贵君轻”、性本善荀子——仁义、以德服人、性恶论、天行有常。研究学习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门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顾问企业”、“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量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序次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门派(D)A.道、儒、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2、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人,是我国出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办了一套较为完满的思想系统。孔子思想系统的核心是(C)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见解,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若是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获取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由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以下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保护周礼,贵贱有序D.有教无类4、“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段对话表示孔子在政治上主张(B)A.“有教无类”B.贵贱有“序”C.“仁者,爱人”D.“克已复礼”考点3、认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保护国家的一致的现实需要2、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2)“大一统”“君权神授”(3)“天人合一”“天人感觉”3、太学:①创办:⑴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⑵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②影响:⑴对教育:太学的成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⑵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流传⑶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敬爱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研究练习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拥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系统。请回答: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了理论基础。其主若是由于董仲舒提出了(A)A、“春秋大一统”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觉”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关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C)①举贤良对策②重用文学儒者③举办太学,解说儒家经典④成立地方郡国学校,宽泛流传儒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若是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定去哪里?(A)A.长安、太学B.洛阳、书院C.南京、国子监D.曲阜、孔庙4、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C)A.《诗经》B.《春秋》C.《韩非子》D.《礼记》5、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觉”的内容,后辈皇帝的以下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B)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考点4、认识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1.北宋:(1)代表——程颢、程颐(2)思想——万物皆可是一个公义,公义是万物的根源2.南宋:(1)代表——朱熹(宋代理学集大成者)(2)著作——《四书章句集注》(3)思想——理之源在于公义,而公义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最高境地;“存公义,灭人欲”。(4)影响——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对保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3、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思想: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根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②“致良知”“知行合一”。课堂练习1、朱熹提出“存公义,灭人欲”,其中“公义”主若是指(C)A、天体运行法规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序次D、“天人感觉”理论考点5、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1、社会背景: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封建制度趋于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源)2、基本主张:(明末)(1)李贽:①认为“理”存在百姓的平常生活中。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责怪道学家的虚伪:儒家经典不是万世至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依照。(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2)黄宗羲——责怪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号召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天下为主,君为客”(3)顾炎武——经世致用主张经世致用,侧重实学(三人中最侧重实学):如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合用学问。(4)王夫之——唯物思想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敬爱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课堂练习1、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多数。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A.民贵君轻说B.人性本善说C.先义后利说D.浩然之气说2、南宋末年坚持抗元斗争的文天祥在被俘后坚毅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现了崇高的民族季节。这实际上是当时那一社会主流思想熏陶的结果(B)A.道学B.理学C.心学D.仁学考点6、考点7、收集一些现实生活的实例和接触过的儒家思想学说,从正反两个方面说说应该怎样辨证地对待传统思想文化。儒家思想在现实中有哪些积极作用同时存在哪些消极作用,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①科学或可取的一面:A、传统文化拥有友好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友好,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友好的意识。B、传统文化拥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斗进步,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旧能从中获取启示。C、传统文化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关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能够促使文明的进步。D、传统文化重申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表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进和促使作用。②不科学或不能取的一面:A、尊卑等级见解;B、重男轻女的见解;C、因循守旧的见解;D、重礼轻法的见解③对传统文化应采用的态度: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责怪、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专题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认识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2、认识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3、理解文艺中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4、理解宗教改革的重要影响5、认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见解及其代表作6、商议启示运动的重要影响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文艺中兴(公元14—17世纪)——启示运动(公元17、18世纪)起源中兴成熟考点1、认识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1、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A、背景:希腊工商业发展——物质基础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进老百姓地位提高解决实责问题的需要B、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是谁?有何主张?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学家的研究对照,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⒈)人才是衡量事物的标准。(⒉)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最先表现。2、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A、“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格言。所谓“认识你自己”就是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自己的心灵。人之为人,在于灵魂的求善,在于智慧和理性的高扬。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骄傲,认为人人都应该认同自己无知,并努力追求知识,改进自己的灵魂。B、“美德即知识”涵义:所有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所有美德之中;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切有美德。它揭穿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平和性。美德平和可经过教育、经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取。观谈论析:知识与美德的关系美德与教育的关系结合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主要的哲学见解归纳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重申人的价值敬爱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课堂练习1、表示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己所属社会的审问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益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见解应是(C)A.人是万物的根源B.感觉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考点2、认识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时间:公元14——17世纪地点:意大利——欧洲性质:是一场财富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国家代表人代表作(地位)意大利
但丁
《神曲》彼特拉克薄伽丘《歌集》《十天谈》“人文主义之父”意义:促使了财富阶级思想文化的发展,,和流传,促使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考点3、理解文艺中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责怪神权统治、煽动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中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西欧宗教改革家们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天主教神权统治,人文精神在西方获取了中兴。考点4、理解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和宗教改革的重要影响马丁路德的思想:1、只要有忠诚的信奉,灵魂即可获取拯救(信奉获救)2、第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说《圣经》的权益(《圣经》是信奉独一的声威)3、简化宗教仪式4、国家权益高于教会意义:(1)从更宽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流传和发展了文艺中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文艺中兴的连续,人文主义运动在教会内部的表现。)(2)它使西欧人从长远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示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实质:用财富阶级神学取代封建神学(天主教神学),是新兴财富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课堂练习1.文艺中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为非作歹地改造自己的”。这反响了(B)A、必然人的价值及其创办性的思想B、财富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色C、谋事在人的唯物主义思想D、提议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考点5、认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见解及其代表作启示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财富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时期国家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代表著作相同点
高潮时期法国伏尔泰
抨击反对提议提议在法律眼先人人相同<哲学通讯><路易十四时代>都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议民主政治、自由相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提议君主立宪制;法律是理性的表现<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卢梭“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天赋人权”财富私有是不相同样根源<社会契约论>
德国康德
人非工具人要自由也要自律《纯粹理性责怪》课堂练习1.“我不相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益”,这句话说明作者(C)A.提议君主立宪制B.保护君主专制C.崇尚人的自由相同D.抨击教皇骗子式的说教2、启示运动流行的根根源因是(B)A.资本主义的发展B.自然科学的发展C.文艺中兴运动的影响D.英国财富阶级革命的影响考点6、商议启示运动的重要影响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2.影响了法国大革命;3.激励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4.启示思想成为人类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度。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认识中国古代不相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重点:1、掌握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发明和发现2、文学特色:先秦-《诗经》和楚辞,两汉-赋,唐代-诗歌,宋元-词曲,明清-小说。3、掌握唐代诗歌繁荣、两宋词旺盛、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原因。4、认识文学是必然社会经济、政治的反响,其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知识结构:一科技发明和发现1、特色:数量多、领域广、水平高(多项世界当先)、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2、表现: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医学等3、发展阶段:先秦---元代:成就大、世界当先、新发明新发现多自明清今后:主若是总结先人成就,发展相对缓慢4、自明清今后科技相对缓慢的原因:①中国:a封建社会步入后期,矛盾尖锐;b资本主义虽有萌芽,但封建经济和封建专制主义严重阻拦其发展;c为加强统治,统治者纷纷采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d思想上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监管人们思想,经常采用闭关锁国政策②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后,迅速发展,积极对外扩大,财富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此起彼伏,反封建斗争频频睁开,科学领域掀起重视实践,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思潮,促使自然科学的发展5、中国古代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简单比较:①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合用,重视经验的总结,典型的如四大发明②近代西方科技:重视理论创新,重视规律研究,如万有引力定律等。6、影响科技发明的因素:社会牢固与否、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民族交融与对外交流等第9课灿烂灿烂的文学二、文学1、《诗经》和楚辞:(1)《诗经》:(主要为我国古代北方民歌)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确立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内容:收录西周-春秋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特色: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古朴,现实感强。(2)楚辞: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诗歌体裁,亦称“骚体”。特色: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便,易于表达感情。《离骚》:屈原的长诗,楚辞的代表作,拥有浪漫主义风格。(我国古代文学“风”、“骚”并举,“风”指国风,即指《诗经》,“骚”指《离骚》,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相同风格。)2、汉赋:两汉流行,以楚辞为基础创办出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特色:辞藻华美,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3、唐诗:(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1)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从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等方面考虑)①国家一致、国力兴盛;②国内外文化交流频频;③开通兼容的文化政策;④科举以诗赋为主。(2)唐诗成就:(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各自的代表人物等)4、宋词:(词,又称长短句,唐代出现,两宋繁荣)(1)宋代词旺盛的原因:(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考虑)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增加;②适应市民生活需要;③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2)宋词代表人物(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5、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宋代流行)(旺盛、衰落原因、认识)特色: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比词更为生动爽朗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散曲:《秋思》)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元杂剧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6、明清小说:(练习册第29页)(1)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魏晋南北朝——流行(志怪小说)唐代——(传奇,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适合市民欣赏)宋代——(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到一个新阶段,为今后小说的繁荣确立基础)明清——空前繁荣(2)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原因:(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考虑)①封建专制越来越加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③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3)明清小说成就:(四大长篇古典名著、文言短篇小说集和讽刺小说)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标要求:1、归纳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认识中国书画的基本特色和发展脉络。2、认识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重点:掌握汉字的演变,书法、绘画成就,京剧形成发展的过程。知识结构:一、汉字和书法艺术(汉朝)(秦朝)(商朝)1、汉字的发展演变:(汉朝)(秦朝)(商朝)(1)起源:图画(2)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商朝时甲骨文的出现,标志住中国文字走向成熟)(3)演变趋势:由繁到简魏晋时期2、书法:魏晋时期(1)发展阶段:自觉阶段——————自觉阶段(2)功能:合用功能、审美功能(3)三种书体的特色、成就:(教材P46-47页)书体特色功能书法家及其代表作楷书笔画详细、结构严整合用功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草书笔画简短、勾联不断,流畅、尽兴审美功能[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张旭、怀素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审美合用[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北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二、绘画艺术时期特色代表人物及作品先秦时期由萌芽走向成熟,人物画为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秦汉时期门类丰富壁画《夫妇饮宴图》、马王堆汉墓帛画魏晋南北朝士医生活跃于画坛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时期中国绘画的顶峰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两宋时期全面发展,宫廷画活跃,风俗画出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突出(文人画特色)王冕《墨梅图》、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兰图》1、两宋风俗画出现的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适应市民生活需要(艺术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响了社会生活)2、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戏剧、小说成就突出的原因:封建专制走向顶峰,思想文化专制越来越加强,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元、清为少许民族成立的政权,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比较尖锐;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的文人借助戏剧、小说、书画等文学、艺术形式来表现个性,抒发感情)三、戏曲艺术1、中国戏曲的发展:由原始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出现优伶元代:元杂剧把中国吸取艺术推向成熟明朝:昆曲流传甚广清朝:京剧形成、发展
2、京剧的形成、发展过程:①乾隆末年——徽班进京;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③同、光年间——京剧成熟;④民国以来——走向世界。(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梅兰芳等)单元小结:一条线索:古代中国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演变三个重点: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五个领域;两点认识;三个原因——见第8课纲领)②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③书画和戏曲艺术成就(汉字的演变,书法、绘画和戏曲艺术的成就)几个认识:①古代中国科技以前长远当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反响,而文学、艺术反响的是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民族和外交关系等)③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是以经济、政治等为基础的。④对待我国古代传统(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的态度:责怪继承,不断创新,使之与时俱进、走向世界。(科技、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及其成立的意义2、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内容及其意义3、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见解及其影响4、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社会进步,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一、物理学1、近代物理学——经典理学的成立(认识伽利略、牛顿对成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伽利略(17世纪,意)——经典力学的确立人⑴认为物体若是不受阻力,它将速度保持不变地连续运动下去⑵突出成就是创办自由落体定律⑶最先提议实践、实验加数学的物理研究方法⑷他的发现和科学研究方法为经典理学的创办确立基础,标志住物理学真切的初步牛顿(17世纪,英):经典力学的成立者⑴经典力学成立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⑵牛顿的贡献:提出牛顿运动三定律(惯性、加速度、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方法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系统⑶确立的意义: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牛顿力学系统的确立,标志住近代科学的形成。促使了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促使了资本主义两次科技革命的到来2、现代物理学(认识爱因斯坦创办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理解它们提出的意义)相对论和量子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量子论:(微观世界)⑴出生标志:1900年,德国,普朗克公布《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⑵内容:普朗克提出量子的见解和能量也是由一份份的“能量原子”构成的假说⑶意义:量子力学标志住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爱因斯坦相对论:(物体高速运动)⑴狭义相对论:①提出:1905年,德国,爱因斯坦在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狭义相对论②内容: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⑵广义相对论①提出:1916年②内容: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和分布⑶相对论出生的意义: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要革命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是空论,并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归纳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进物理学发展到新的高度。二、生物学——进化论3、认识《物种起源》:1859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公布,标志住生物进化论的创办。4、认识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见解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计。(自然选择);人类起源于古猿。(增补)进化论的影响⑴对欧洲思想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否定了神创说,促使了人类认识的飞驰⑵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⑶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的思想界也产生巨大的震动,推进了中国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的蓬勃流行(严复是把进化论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增补认识)15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科学技术获取灿烂成就的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进政治上:财富阶级革命的推进思想上:文艺中兴、宗教改革、启示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科学家勇于研究的精神三、近代以来科技的进步5、认识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进蒸汽机背景: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的普及迫切需要解决动力问题改进过程:18世纪60至80年代,英国瓦特完成蒸汽机的改进,1785年投入使用意义:蒸汽机成为“全能的原动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进了交通工具的改革,蒸汽轮船(1803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和蒸汽机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出现6、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宽泛应用⑴理论基础:1831年法拉第(英)发现电磁感觉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确立理论基础;⑵发明:1866年,西门子(德)研制成发电机;1873年,格拉姆(比利时)发明合用电动机(直流电动机);⑶应用: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等,各种电气产品不断涌现;电灯:美国爱迪生电话: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报:有线电报: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无线电之父:意大利人马可尼1882年,爱迪生(美)创办第一个发电站。电力的宽泛应用的意义⑴推进工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⑵推进了城市化的进度,使城市容颜和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⑶促使了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改革,进一步亲近了世界各地的联系7、认识二战后计算机的出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计算机的出生: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生:1969年美国(服务于美苏冷战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发展成全球信息网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人类进入“信息时代”⑴缩短了全球的“距离”,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使世界连成密不能分的整体⑵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度,令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⑶互联网应用于各个领域,令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社交方式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并为教育供应了新的发展空间,引起一场学习的革命,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认识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追求改革的思想2、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度中所起的作用3、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4、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5、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6、认识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7、认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流传近现代中国志士仁人向西方学习线索:抵抗派(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器物(技术)1840年(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中体西用)维新派(君主立宪)制度财富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激进派(民主与科学)思想文化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近现代中国志士仁人向西方学习过程:所属阶级主张实践活动学习层面特色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无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洋务运动技术渐进的过程财富阶级改进派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维新变法制度财富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制度财富阶级激进派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思想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成立中共结合国情,指导革命考点1、认识魏源、林则徐学习西方、追求改革的思想1、睁眼看世界的背景⑴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⑵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2、主要代表:林则徐、魏源⑴、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定《四洲志》。(《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⑵、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批资料,编成了《海国图志》。《海国图志》系统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细的世界史地著作。3、林、魏的思想影响:①“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②林、魏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并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考点2、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追求改革的思想,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度中所起的作用⑴背景: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掀起切割中国高潮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确立基础(3)严复:翻译初版《天演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主张国家属于人民。(4)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旌旗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见解,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吻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思想特色:把西方财富阶级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5)梁启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适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出路。思虑: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1.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研究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2.戊戌维新是一场财富阶级启示运动,广阔了知识分子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加政治的热情;3.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责怪,客观上有利于财富阶级革命思想的流传。牢固练习1、谜语:身体好才能工作好。谜底是中国近代出名历史人物,它是以下哪件事的领导人?(C)A.太平天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考点3、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一、背景政治;政局黑暗国势日下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根源因)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众望所归,尊孔复古的逆流二、新文化运动的流行:标志:1915,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口号:民主、科学主要阵地:《新青年》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先期内容:①思想革命:提议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笨拙;提议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②文学革命:提议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新发展: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宣传…社会主义,五四后,马克思主义的流传成为主流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新文化运动激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令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获取空前的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碰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浸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流传创办了有利条件限制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必然或绝对否定的倾向。牢固练习1、先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财富阶级维新派对照,主要“新”在(B)A、绝对必然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完整地责怪了封建正统思想
C、流传了财富阶级民权相同思想
D、深入研究和流传了马克思主义考点4、认识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最早在中国流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前驱☆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撰写文章:①1918年公布《庶民的成功》、《布尔什维主义的成功》等文章,号召学习十月革命,成立劳工社会奋斗。②1919年5月,《新青年》初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公布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考点5、认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流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取宽泛流传,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牢固练习1、是他公布文章,指出了十月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新曙光;又是他公布文章,提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也是劳工的成功;还是他信心实足地预知:“试看将来的全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是(C)A、毛泽东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2、(2005上海)陈独秀因有人斥责《新青年》而公布了《本志罪案之争论书》,为“DemocracyandScience”辩解。这里的“DemocracyandScience指(D)A.科学与技术B.民主与共和C.自由与相同D.民主与科学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要思想理论成就课标要求:1、认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进中国财富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归纳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3、归纳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4、归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满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20世纪以来中国重要思想理论成就: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一、孙中山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三民主义的?三民主义的内容有哪些?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带给中国革命怎样的影响?1、背景:(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不相同救国主张接踵失败。(3)以孙中山为首的财富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并成立了中国结盟会。(结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纲领分别是什么?)2、三民主义——比较完满的财富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十六字纲领含义限制性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前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政府民族独立没有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核心)创办民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成立财富阶级共和国没有将整个封建地主作为斗争对象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发展增补)平均地权鉴定地价土地国有不取销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公众基础.3、孙中山是怎样发展三民主义的?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统治中公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新”在反帝境内各民族一律相同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成立公民的政府民权为一般老百姓所共有“新”在重申宽泛平,凡真切反对帝国主义等的民权;反帝反封之个人及集体,均得享相结合有所有自由及权益。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今后提出耕“新”在更关注农者有其田)控制资本民和工人(控制个人资本)4、怎样谈论新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的谈论:积极性:①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满的财富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三民主义代表财富阶级利益,反响人民要求、梦想,推进了财富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成立第一个财富阶级共和国政府。限制性:①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②没有完整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新三民主义的谈论:新三民主义依旧属于财富阶级民主主义范围,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真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公民革命时期的旌旗。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成立了新中国。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2、解决主要问题: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3、精华:脚扎实地、公众路线、独立自主4、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第一次飞驰阶段主要著作主要内容形成阶段中共创办-大革命1921-1927《中国社会状况解析》《湖南农民运动察看报告》解析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领导者、结盟军开始形成土地革命1927-1937《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中国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盘据理论等初步形成抗日战争1937-1945《论长远战》《论结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革命分为两步走,明确阐述新民主主义的见解成熟、并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解放战争1945-1949《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问题,人民民主专政—丰富马克思的国家学说丰富和发展过渡时期1949-1956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问题建设时期1956-1966《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办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邓小平理论1、解决的主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精华:解放思想、脚扎实地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开始形成: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谈论:打破了个人敬重和教条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脚扎实地的思想路线。(2).初步形成: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其中心两个基本点、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见解并第一次对其做出系统的阐述。(3).成熟:南方讲话:理论系统成熟并形成。十四大:做出了新的归纳,成为比较完满的科学系统。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四、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1、解决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2、精华:坚持解放思想、脚扎实地、与时俱进牢固练习1、完成以下表格
解决的问题精华作用
毛泽东思想
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脚扎实地公众路线独立自主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脚扎实地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旌旗、支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一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坚持解放思想、脚扎实地、与时俱进
向小康社会迈进(指导思想、旌旗)2、完成以下表格
形成背景成熟阶段确立为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中公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
抗日战争
七大
邓小平理论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南方讲话
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
十六大
十六大3、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度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回答:(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答:第1次是辛亥革命;第2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立;第3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色,试解析举例说明。答: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1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详细实质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抢夺政权,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答: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中兴中华、中兴国家的道路。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质特色是(C)A.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A.20世纪90年代末B.20世纪70年代末C.20世纪80年代末D.21世纪初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认识新中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领域获取的成就“百花齐放、百花绽放”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花绽放”的目标认识贯彻“双百”目标今后的优秀文艺作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认识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宣告《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研究一:列举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建国以来,我国获取了哪些重要科技成就?)一、表现:时间成就地位、意义核能技术1964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打破了美国、苏联等国的核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力保护了世界的和平。1964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84——1994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标志住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获取了优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节约不能再生资源,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航天技术1970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节气代,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99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翱翔成功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翱翔(杨立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杨利伟也成为中国航天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不但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也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要贡献,被认为有助于解决为俩世界性饥饿问题。20世纪末接踵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计划中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进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要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计算机技术1983年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1993年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号”研究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共同原因国内:1.政治上:国家的独立(前提)党和政府的重视(最主要原因)2.经济上:实力的加强(保障)3.文化教育:教育不断完满(基础)科学家的努力国际: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研究三、“双百”目标1、“双百”目标的提出和内涵提出: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花绽放”;内涵:(1)、前提和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2)、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上的不相同形式细风格,能够自由发展学术问题上:百花绽放科学上的不相同学派,能够自由争论(3)、目标:是在提议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虑和争论自由,有创作和责怪的自由,有公布建讲和保留建议的自由2、“双百”目标的成就科学领域: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文学艺术领域:老舍——《茶社》郭沫若——《蔡文姬》杨沫——《青春之歌》赵树理——《三里湾》《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3、“双百”目标的经验教训(1)要办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2)要办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最基本的)(3)要办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改革的关系三、现代中国教育1、新中国教育的教育目标、措施(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教育发展的措施(p86):A、“接收”、”改革”、”回收”B、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C、确立新中国的教育思想(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教育成就(p86)A、教育目标的拟定;B、从中国实质出发,创办“两种教育制度”C、重视少许民族地区的教育(3)60年代至“文革”时期教育(p87)“左”的指导思想影响(4)“文革”结束后“必然”、“领导”、“整顿”、“恢复”、“编写”、“提议”(5)新时期“三个面向”牢固练习1、新中国成立后,以下哪些高科技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重点项目(B)①原子能②电子计算机③火箭④航天工程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两弹一星”是指(A)A.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C.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D.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3、标志住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C)A.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推行“星火计划”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秦山核电站成立4、标志住中国进入航节气代的事件是(B)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C.“神舟”号飞船进太空D.“瞭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认识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获取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2、认识20世纪的西方文学、苏联文学以及亚洲和拉美文学获取的主要成就3、认识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派其余代表性美术作品4、认识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导言:必然的文化(文学艺术)是必然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响,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条件存在着亲近的联系。文学艺术反响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考点1、认识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获取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一)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⑴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⑵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⑶思想:启示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实现的可能2、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②英国:拜伦雪莱③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二)现实主义(责怪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后期)1、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牢固(2)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3)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见解发生变化——拜金主义(4)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2、代表人物及有关著作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美国:马克.吐温等考点2、认识20世纪的西方文学、苏联文学以及亚洲和拉美文学获取的主要成就(一)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1)经济上: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2)政治上: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的影响。2、代表人物及有关著作欧美文学:(1)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美国:马克·吐温海明威:《老人与海》3、亚非拉美文学(1)印度:泰戈尔《古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2)日本:川端康成《雪国》《千纸鹤》《伊豆的舞女》(3)中国: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考点3、认识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派其余代表性美术作品(二)现实主义绘画1、代表人物及作品:米勒(法国)《拾穗者》列宾(俄国)《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三)印象主义绘画1)时间:2)研究中心:3)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国:莫奈《日出.印象》塞尚(现代绘画之父)荷兰:凡高《向日葵》(四)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与立体派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今后在法国流行的一个现代艺术门派立体派画家一反传统绘画的特色,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尔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考点4、认识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一)浪漫主义的音乐1、浪漫主义音乐的中心:德国和奥地利2、代表人物及作品①德国:贝多芬早期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艺术特色: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后期作品:《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艺术特色:拥有浪漫主义色彩②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之王)(二)民族乐派音乐1、背景: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扩大……2)东欧和北欧的民主运动……2、代表人物及作品:柴可夫斯基(俄国)“旋律大师”:《天鹅湖》牢固练习1、以部下于法国画家的有(B)①德拉克洛瓦②列宾③塞尚④马奈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2、恩格斯说:“和启示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成功’成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幅令人极度无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揭穿了以下哪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C)A.古典主义文学B启示运动文学C.浪漫主义文D责怪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3、浪漫主义和责怪现实主义文学流行的主要原因是(C)A.法国大革命的流行B.启示思想的推进C.人们对财富阶级统治的无望D.工业革命的发展1、中日关系问题(1)古代唐代与日本的友好来往。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唐代: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2)明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寇(日本侵略者)。戚继光:“封侯非我意,希望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光”。(3)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攻击上海);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B、公民党:台儿庄战斗(李宗仁);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斗)。(4)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A、1894—194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诚,军纪败坏(主观)。B、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中国获取抗日战争的成功。原因:抗日民族一致战线的成立,国共合作(主要);特别是敌后战场,抗日依照地军民的英勇作战;国际进步人士和爱国华侨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各个战场的相互当合。(5)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怎样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日本可否定可侵华罪行)。(6)怎样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思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将来。(7)参拜靖国神社,更正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日本不能够正视历史,军国主义权益有复生、仰头的危险。(8)你认为近来几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促使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经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或:日本政要不能够正视侵华历史。)日本政府应教育公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成立互信体系,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9)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和参加的侵华战争发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10)日本古代学习中国进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取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11)青少年应怎么做?A、牢记历史,珍爱和平。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耸立于世界强国之林。C、号召日本右翼权益,面对历史,深刻反思,不能够再把日自己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2、关于西藏问题(1)唐代与西藏(吐蕃)的友好来往: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领袖松赞干布,亲近了唐、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今后唐代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领袖尺带珠丹,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代:课本七下清朝:课本七下(3)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完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取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取了一致,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4)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课本八下)。(5)民族地区自治的政策:西藏自治区(课本八下)。(6)1959年,西藏地区成功完成民主改革,取销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今天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7)山东援藏干部孔繁森,被藏族公众称为“活菩萨”。(8)我国对少许民族实现的两项基本政策:民族地区自治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9)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度中,获取哪些启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能切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一致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一致才能促使共同发展、繁荣。藏族:《弦子舞曲》;现宗教领袖:十一世班禅(经中央政府赞成)。3、关于台湾问题(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①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②元代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③1661—1662年,郑成功战胜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④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合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成功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2)祖国一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解放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②实现祖国一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齐梦想。③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④有“一国两制”等正确的目标、政策。⑤中国综合国力加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国一致。(3)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战胜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合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成功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4)今天台湾与祖国不一致问题的由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公民党节余权益退到台湾,今后,与祖国大陆分别。(5)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目标:“和平一致,一国两制”;坚持一其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一致的基础前提;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使和平一致进度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一致进度的指导思想。(6)今天祖国一致的阻拦因素:“台独”分裂权益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外国反华权益的干涉。(7)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式:用“和平一致,一国两制”的目标解决;必要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8)在祖国一致(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①履行保护祖国一致的义务;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一致,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富强。(9)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其中国”原则(1992年)。4、中美关系(1)两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第一次略);第二次: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1922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合约》→门户开放,机遇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大供应方便。(3)二战中结合打击法西斯;二战结束后的扶蒋反共政策。(4)新中国成立后截止中国的冷战政策。(5)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成立外交关系。(6)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现阶段美国对台军售、保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实质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全球战略。5、改革问题(1)奴隶制改革:伯利克里改革。(2)封建制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西欧查理?马特改革。(3)财富阶级改革:戊戌变法;1861年俄国取销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4)社会主义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6、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态更新税务师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液压工具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泥磷酸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感染科三基试题及答案
- 理解公共营养师角色试题及答案
- 深化理念传播的健康管理师试题及答案
- 母猪健康影响因素综合问答试题及答案
- 放射性肺炎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师考试专题研究
- 新手育婴师考前复习指南试题及答案
- 社会认知力测试题及答案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住院患者探视登记表
-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 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制度
- 张矿集团人才发展规划
- 华上集团基本法讲述
- (新版)眼镜定配工初级资格考试题库(完整版)
- s参数定义、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知识和s参数测量义讲
- 重症培训重症监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19年版) 育婴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