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 2_第1页
氮及其化合物 2_第2页
氮及其化合物 2_第3页
氮及其化合物 2_第4页
氮及其化合物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氮及其化合物1、氮元素的存在与固定氮气3、氮气的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②与氢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合成氨反应原理)。2、氮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例题:N2不活泼,化学性质稳定,下列事实不能支持这种说法的是A.N2可填充入灯泡中作保护气B.液态氮用作冷冻剂C.放电条件下N2与O2化合生成NOD.工业合成氨需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解析]BN2作保护气,N2与H2、O2的反应条件下均很高,表明N2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液态氮用作冷冻剂,是利用液态氮汽化时吸热,与化学性质无关。BNONO2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_______毒性有毒有毒溶解性难溶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化学性质与O2反应________________与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色红棕色2NO+O2===2NO23NO2+H2O===2HNO3+NO氮的氧化物NONO2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人体、环境的关系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②转化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规律(1)无论是单一气体(NO2),还是NO、NO2、O2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3NO2+H2O===2HNO3+NO,2NO+O2===2NO2,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NO或O2,不可能是NO2。(2)若NO和O2通入水中,发生的反应为4NO+3O2+2H2O===4HNO3。(3)若NO2和O2通入水中,发生的反应为4NO2+O2+2H2O===4HNO3。(4)若是NO、NO2、O2

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具体的反应情况可看做NO2先跟水反应,生成的NO加上原先的NO,再发生(2)反应。3、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1)碱液吸收法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x的处理。(2)催化转化: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4NH3+6NO5N2+6H2O,8NH3+6NO27N2+12H2O2NO(g)+2CO(g)

N2(g)+2CO2(g)

递进题例题: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A.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质量相等D.NO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答案

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

D室温时,在容积为amL的试管中充满NO2气体,然后倒置在水中到管内水面不再上升时为止;再通入bmLO2,则管内液面又继续上升,测得试管内最后剩余气体为cmL,且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则a、b、c的关系是A.a=4b+3c

B.a=4b+c

C.a:b=4:1

D.a:b=4:3

A1.氨的物理性质____色有_______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易液化(液氨,可做制冷剂),________溶于水。无刺激性小极易氨、铵盐(喷泉实验)喷泉实验探究:(1)形成喷泉的原理形成喷泉最根本的原因是瓶内外存在压强差。当烧瓶内气体溶于液体或与之反应时,瓶内气体大量减少,压强降低,外界的大气压将液体压入烧瓶内,如此持续,最后液体将充满烧瓶。(2)常见喷泉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类①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SO2等)与水可形成喷泉;②酸性气体(HCl、SO2、NO2、CO2、H2S等)与NaOH(aq)也能形成喷泉。2.氨的化学性质(电子式、空间结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水合氨的电离:(3)氨水的成分: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NH4+和OH-、极少量的H+;即:“三分子三离子”(4)氨水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区分“氨水”和“液氨”NH3

+H2ONH3·H2O

NH3、NH3·H2O、H2O

化学性质与酸反应与挥发性的酸(1)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白烟现象(检验)与难挥发的酸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HCl===NH4ClNH3+HNO3===NH4NO32NH3+H2SO4(浓)===(NH4)2SO4

与氯气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铵盐及NH4+的检验:(1)物理性质:铵盐都是____色固体,均易溶于水。(吸热)(2)化学性质白红蓝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少量NH3的两种简易方法1.加热浓氨水(1)反应原理:NH3·H2ONH3↑+H2O。(2)装置:见图甲。(2)装置:见图乙。2.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1.物理性质硝酸是____色易挥发的液体,有__________气味。98%的浓硝酸在空气中挥发,产生“发烟”现象,称为“发烟硝酸”。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4HNO3===2H2O+4NO2↑+O2↑

强氧化性常温下,浓硝酸与Al、Fe发生______现象,体现浓硝酸的________性无刺激性钝化强氧化硝酸酸的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4HNO3===2H2O+4NO2↑+O2↑

化学性质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稀HNO3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HNO3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两个反应体现了稀、浓硝酸的____性、__________性)强氧化性:与非金属反应浓HNO3与C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浓硝酸_________性)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酸强氧化强氧化化学性质强氧化性:与低价化合物、还原性物质反应稀硝酸与Fe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硝酸存放在带_______塞的______色______口试剂瓶中,置于黑暗且温度较低的地方玻璃棕细硝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的规律:(1)HNO3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H2。与铜反应时要注意浓硝酸随反应进行浓度减小,变成稀硝酸。(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3、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和相关计算计算中的守恒思想的应用:(1)原子守恒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NO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n(总的HNO3)=n(与金属离子结合的NO离子)+n(还原产物中的N)+n(剩余硝酸)(2)得失电子守恒HNO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硝酸所得电子的物质的量。(若还原产物为NOX,与氧气一起通入水中完全生成硝酸,则氧气所得电子物质的量为金属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3)假如是稀硫酸、铜、硝酸的混合溶液,则用离子方程式来进行相关计算。例题: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1和2mol·L-1,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A.0.448L B.0.672L C.0.896L D.0.224L解析

金属和混酸反应通过离子方程式计算比较简便,3Fe+8H++2NO===3Fe2++2NO↑+4H2O(铁过量,产物为Fe2+),反应中Fe和H+过量,生成的NO的量以NO为准来计算,共得NO0.448L,若只考虑到这一步反应,得答案A是错误的,因为过量的铁还可以和溶液中过量的H+反应产生H2,即有Fe+2H+===Fe2++H2↑,生成的H2为0.224L,所以气体体积共计0.672L,应选B。答案

B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体积相同且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

)①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②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③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④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均被氧化为Cu2+,铜片质量相同时转移电子数相同,①正确;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与铜反应时反应速率快,②错误;浓、稀硝酸足量,铜片全部反应,因此反应后溶液中Cu2+浓度相同,③正确;根据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同温同压时体积也不同,④错误。答案

A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 B.45mLC.30mL D.15mLA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而含有NO的酸性溶液不能与铁反应产生H2,A项错;硝酸可溶解银,B项正确;Fe2+在稀HNO3中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硝酸与CuS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答案

B向27.2g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铜,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与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一氧化氮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D、铜、氧化亚铜与硝酸反应后剩余硝酸为0.2mol

B(2)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稀HNO3中,溶液变蓝,则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2014·广东理综,22C)。(1)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而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2014·广东理综,9C)链接高考:(4)由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而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2014·安徽理综,12B)。(5)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2014·天津理综,2D)(3)实验室用锌粒、稀HNO3以及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可制取H2(

)(2014·安徽理综,9C)(6)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2014·重庆理综,2B)(7)Cu溶于稀HNO3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NO===Cu2++NO2↑+H2O(

)(2014·江苏,7A)(8)NH3、O2和HNO3三种物质中,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

)(2014·江苏,8B)2.往年高考选项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检验NH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2013·福建理综,10D)(2)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2013·江苏,4A)(3)可用浓盐酸检验氨气,反应为NH3+HCl===NH4Cl(

)(2013·北京理综,8A改编)(4)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012·广东理综,10D)(5)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2012·重庆理综,7C)(6)将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2012·山东理综,12D)(7)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是因为HNO3分解生成了NO2(

)(2011·四川理综,11A)(8)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

)(2012·广东理综,9C)3.(2012·上海,16)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