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_第1页
促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_第2页
促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_第3页
促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_第4页
促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6-促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乐昌市申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自评报告乐昌市人民政府2015年5月促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乐昌市申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自评报告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统筹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强基础、谋发展、提质量、创特色的总体工作思路下,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的全面发展。现将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自评情况报告如下:一、乐昌市经济社会和义务教育发展现状乐昌古称赵佗城,位于广东北部,毗邻湖南,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是广东省2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公元508年建县,因县内有乐石、昌山而得名乐昌,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全市面积24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68万,其中农业人口29.03万;辖17个镇(街),195个行政村。境内有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乐广高速公路、省道248线等交通大动脉,武江河纵贯南北。201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479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486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4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8元。乐昌人杰地灵,底蕴深厚。近代以来孕育了中共一大代表陈公博,长沙会战“三战三捷”的抗日名将薛岳。乐昌花鼓戏、九峰山歌、三溪青蛙狮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乐昌环境优越,气候独特,资源丰饶,是“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市)”、“广东省旅游强县(市)”,有“中国观赏石之乡”、“马蹄之乡”的称号。境内有乐昌峡水利枢纽;沿溪山白毛尖茶、北乡马蹄、张溪香芋获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锑、钨、铅、锌等矿种储量为全省前列;AAAA级旅游胜地金鸡岭、古佛岩。乐昌文化源远流长,崇文重教蔚然成风。廊田镇有隋朝建的“积厚流芳”门楼和始建于明代的“科第名家”门楼、“奕世簪缨”门楼、“文魁阁”。宋朝兴建的文峰塔见证了乐昌开科举之盛世,仅宋代科举中进士就有20多人、举人近百人。闻名遐迩的庆云户昌山村,明清时期建有观音阁书院、云峰书院、龙门第私塾、华峰书室。清末民初,乐昌教育盛事不胜枚举,秀水镇建有紫阳书院和紫气书院,梅花镇建有西山桥私塾。民国17年(1928年)创办了乐昌县立中学。1941年,因战乱,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农学院、省立仲凯农业职业学校等一大批省内名校纷纷迁至乐昌。从此,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风气吹遍乐昌大地。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全面发展,我市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坚持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为载体,以均衡发展为主题,加大教育投入,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扶持农村教育发展,创建标准化学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提升全市教育科学发展水平,于2013年12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县”、“广东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验收。全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98所,其中完全小学3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初级中学12所(含1所民办学校),完全中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教学点42个。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都已创建成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小学生32689人,793个教学班;初中生15028人,335个教学班。全市义务教育在职教职工3470人,其中:小学教职工1995人,专任教师1904人,初中教职工1475人,专任教师1343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二、市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情况近年来,我市按照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广东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体系》和《广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要求,切实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督导检查。2015年初,通过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基本标准情况进行逐校逐项自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42所,综合自评达标42所,达标率100%;初中23所,综合自评达标23所,达标率100%,均达到省定办学基本标准。(二)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异情况根据教育部《办法》和粤府教督〔2015〕3号文,我市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综合差异系数为:小学0.36240、初中0.35009,符合规定要求。(三)市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1.切实保障入学机会公正平等一是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体系。我市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将其纳入到《乐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乐府〔2011〕58号)、《乐昌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乐教字〔2011〕117号)和财政保障体系。市教育局每年印发《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乐昌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户籍考生同等待遇。市财政局严格按照《转发广东省物价局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有关工作部署的通知》(乐价字〔2012〕5号)精神,落实随迁子女教育经费,按户籍地义务教育学生同等待遇予以保障。2012-2014年,全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分别有1936人、2403人、2588人,已入学1936人、2403人、2588人,入学率均达到100%。二是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我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意见》(乐府办[2013]103号)、《乐昌市中小学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乐教字[2013]126号)等文件,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共青团、市总工会、市关工委、各镇人民政府、中小学校等部门多方联动,共同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全市建立了留守儿童名册,切实加强跟踪教育和管理;中小学积极开设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创新教育方式,梅花中学、乐昌五中等学校的课题研究成果丰硕。政府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金,优先考虑资助留守儿童;市关工委,优先帮助生活困难留守儿童;社会各界及热心人士上门服务,优先帮助和关心留守儿童。2012-2014年,乐昌市小学留守儿童分别有977人、8170人、9481人,初中留守少年分别有254人、4118人、2780人,100%得到关爱。三是“三残”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基本达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我市非常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把残疾儿童教育纳入我市教育体系中,作为义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乐昌市“三残”儿童少年教育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乐教字〔2012〕137号),制定了《乐昌市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实施意见》(乐教字〔2012〕138号),切实落实了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在义务教育中小学校随班就读的措施和管理。2013年,我市新建了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乐昌市启智学校,并安排专项指标招聘了特教教师、校医和生活指导教师,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情况有了较大改善。市教育局在招生工作中,做到适龄“三残”儿童少年的招生与普通中小学同时进行,适合随班就读的安排就近中小学校入学,不适合随班就读的安排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2012-2014年,我市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分别有112人、101人、109人,已入学96人、92人、99人,入学率85.7%、91.1%、90.8%。四是公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初中学校的比例逐年提高。我市已于2008年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每年出台《关于做好乐昌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坚持落实“指标到校”要求。乐昌一中是一所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每年招生名额918人,市教育局每年将不低于30%(省规定)的招生指标,按县域内初中在校生数和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直接分配到初中(含民办)学校,由学校推荐毕业生直接入读乐昌一中。2012-2014年,市教育局分配入读乐昌一中的学生名额分别为275人、275人、275人,实际推荐录取人数为275人、275人、280人,录取人数占招生名额分别达30%、30%、31%。五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没有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没有将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学校招生录取相挂钩现象。我市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印发了《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乐教字〔2014〕33号),绘制了《乐昌市乐城城区初中招生地域划分平面图》,明确规定镇户籍学生就近入读镇公办中小学,县城户籍学生实行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市教育局调剂就近安排,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得到保障。2.建立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一是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充分认识到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坚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工作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乐昌市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乐昌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乐府办〔2011〕25号)、《乐昌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乐府办〔2011〕27号)、《乐昌市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实施方案》(乐府办〔2014〕65号),建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明确了市直相关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和中小学校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职责任务和具体做法,并纳入各镇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7月,市教育局发出了《关于做好乐昌市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乐教字〔2014〕74号),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置,规范办学行为,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创设良好的均衡教育环境,为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进一步夯实基础。为实现对义务教育的常态化督导,2013年9月,印发了《关于成立乐昌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的通知》(乐府办〔2013〕113号)、《关于聘任首届乐昌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及特约教育督导员的通知》(乐府教督委〔2013〕1号)、《关于印发我市督学责任区划分及督学(特约教育督导员)分组的通知》(乐府教督〔2013〕6号)等文件,通过选拔,聘任了兼职督学及特约教育督导员38人,并遵照分片管理、督导的原则,将全市中小学校划分为6个督学责任区,兼职督学及特约督导员定期到责任区,开展以规范办学行为、教师纪律、教育管理、教育质量、教育经费、义务教育发展的监督、问责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督导和专项督导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中小学校的办学水平。二是实行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制度。我市认真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严格执行《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和《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粤财教〔2014〕83号)的规定,义务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单列,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依时足额发放。三是义务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2012-2014年,我市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508870千元、579990千元、683870千元,增长率分别为:20.42%、13.98%、17.91%。同期,义务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分别为:272368千元、310495千元、390290千元,增长率分别为:30.40%、14.00%、27.17%。三年来,义务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增长比例分别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9.98%、0.02%、9.26%。四是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增长率达标。2012-2014年,我市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4940.79元、5476.30元、6804.37元,增长率分别为:43.16%、10.84%、24.25%。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1246.16元、1302.02元、1517.68元,增长率分别为:45.83%、4.48%、16.56%。三年来,均达到每年正增长的规定标准。五是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增长率达标。2012-2014年,我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6285.56元、7448.42元、8125.30元,增长率分别为:46.62%、18.50%、9.09%。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1673.27元、1810.23元、2159.19元,增长率分别为:42.28%、8.19%、19.28%。三年来,均达到每年正增长的规定标准。六是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定并有效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规划,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我市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全覆盖的要求,先后制定了《乐昌市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乐府办〔2011〕131号)及《乐昌市2013-2015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快完善校园校舍、功能场室、设施设备、运动场地等硬件建设。三年来,全市完成新建、改建、维修校舍项目350个,投入资金共2.5亿元。至2014年,全市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总面积达386297平方米,生均达8平方米;田径运动场54个,其中塑胶运动场30个,篮球场114个;实验室86间,其中小学科学教室42间;计算机室63间,计算机6412台;音乐教室54间,美术教室54间;有教学仪器设备4404万元,生均923元;图书1364967册,生均29册。依据《关于认定南雄市全安中学等306所学校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通知》(韶市教〔2014〕89号)和《关于认定广东韶关实验中学(初中部)等25所学校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通知》(韶市教〔2014〕158号)精神,我市县域内54所完全小学、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经韶关市教育局认定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化学校,达标率为100%。我市严格执行中央、省的规定,按标准核拨中小学公用经费,并坚持向薄弱学校倾斜,切实保障农村地区的学校经费。近三年,市财政落实省和国家关于100人以下小学公用经费按照100人标准拨付的规定,给大源镇桥头小学,按照100人标准,分别拨付了57540元、80500元、95084元。七是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达到省级规定。2012-2014年,我市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均为1914万元,2012-2014年市财政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796万元、796万元、800万元,分别占41.59%、41.59%、41.80%,均高于省37.83%的规定。八是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班)生均公用经费得到保障。2012年,我市财政拨付义务教育随班就读三残类学生7人公用经费38500元,课本费1050元;2013年,拨付特殊教育学校学生43人公用经费319500元,课本费6450元;2014年,拨付特殊教育学校学生57人公用经费及课本费569500元。2012-2014年,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为5650元、7580元、9991元,均达到省的标准要求。3.打造配置合理、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一是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实行“两相当”,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我市严格执行《广东省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工作方案》(粤府办〔2008〕58号)规定,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增长机制,确保与公务员同步增长,并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市财政局设立了“教师工资资金专户”,委托银行每月统发,未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2012-2014年,教师月平均工资分别为:3147元、3569元、4337元,同期公务员月平均工资分别为:2994元、3439元、4289元,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平均水平分别高于公务员平均水平153元、130元、48元。三年来,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平均水平均略高于同期公务员工资水平。2013年,我市全面落实了省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政策,2014年人均每月为700元,有2500多名农村学校教师享受这一政策,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安教乐教,稳定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2010年,我市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先后印发了《乐昌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乐人发〔2010〕12号)、《关于贯彻<乐昌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指导性意见(试行)》(乐教联〔2010〕4号)、《乐昌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绩效考核办法(试行)》(乐教联〔2010〕5号)、《关于做好2011年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的通知》(乐教字〔2011〕65号)、《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发放的通知》(乐教字〔2012〕49号)、《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发放的通知》(乐教字〔2013〕4号)等文件,各中小学按照文件规定,周密制定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自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来,每年都做到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学科教师配备合理,专任教师任教专业对口比例高。我市高度重视缺编专任教师的招聘、培养和调配工作,制定印发了《乐昌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意见》(乐办发〔2014〕16号)、《乐昌市教育局中小学校机构编制管理和教师工作调动实施办法》(乐教字〔2012〕19号),坚持依照学校办学规模、教师自然减员以及专业教师配备的实际,每年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2012—2014年,全市共公告招聘中小学教师322名,中小学专任教师得到有效补充。同时,市教育局加强对较为紧缺的信息技术、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科学等专业教师实行转岗培训,基本保障学科教师专业化。2014年,全市小学按师生比应配备专任教师1403人,实际配备1904名,其中:品德与生活教师71人、语文教师699人、数学教师552人、英语教师172人、体育教师116人、科学教师62人、音乐教师78人、美术教师76人、艺术教师7人、信息技术教师46人、劳动实践教师12人,其他教师13人;初中应配备专任教师830人,实际配备1343名,其中:政治教师100人、语文教师217人、数学教师214人、英语教师200人、物理教师95人、化学教师66人、生物教师61人、地理教师64人、历史教师80人、体育教师92人、音乐教师32人、美术教师39人、信息技术教师11人、劳动技术教师6人,其他教师66人。中小学专任教师配备数量均超过按师生比标准的配备数量,基本满足学科教学需要。目前,我市专任教师专业与任教学科对口比小学达97%,对口比例较高;初中为92%,还有待提高。三是加强教师培训,财政预算教师年培训经费占教师年度工资总额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我市制定印发了《乐昌市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乐府〔2012〕30号)、《乐昌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乐办发〔2012〕58号)、《乐昌市教育局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乐教字〔2013〕16号)、《乐昌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考核实施办法》(乐教字〔2013〕32号)、《关于开展2014年乐昌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的通知》(乐教字〔2014〕65号),根据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培训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保证了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需要。2012-2014年,我市组织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分别达14250人次、27276人次、25733人次,有效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素质,着力强化均衡发展人才保障。

2012-2014年,全市教师年度工资总额分别为:18932万元、21612万元、26297万元,财政预算教师年培训经费分别为:300万元、350万元、400万元,占教师年度工资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58%、1.62%、1.52%,均达到1.5%以上的标准。四是建立并有效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我市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先后制定印发了《乐昌市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乐教字〔2012〕121号)、《乐昌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实施办法》(乐教字〔2014〕189号)、《乐昌市教育局开展学校结对帮扶支教工作实施办法》(乐教字〔2012〕44号)、《乐昌市首批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实施方案》(乐教字〔2014〕28号)等文件,通过采取教育局指导交流、学校推荐交流、个人申请交流、换岗轮岗、支教送教、竞争上岗、跟岗培训学习等方式,以及组织开展“千校扶千校”、“城乡中小学校互助共同体”、“学校结对帮扶支教”、“名校长名教师送教下乡开展教学教研”等活动,开展义务教育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交流,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力提升了农村或薄弱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12-2014年,全市中小学校长分别为117人、120人、132人,交流了14人、8人、9人,交流比例分别占12.0%、6.7%,6.8%;中小学专任教师分别为3217人、3313人、3247人,交流了138人、240人、285人,交流比例分别占4.3%、7.2%、8.8%。五是师生比高于省定标准。我市坚持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编制管理与基础教育发展相适应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严格按照省定标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编制。2012--2014年,我市小学生分别为32879人、33086人、32698人,配备专任教师分别为1815名、1924名、1904名,师生比为1:18.1、1:17.2、1:17.2;初中学生分别为17005人、15928人、15028人,配备专任教师分别为1402名、1371名、1343名,师生比为1:12.1、1:11.6、1:12.1。三年来,我市中小学专任教师配备人数均高于省标准。六是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校际间均衡配置。我市非常重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从2005年起,我市共选拔培养了四批学科带头人,镇中心完全小学现有学科带头人125人,占专任教师1717人的7.28%;初中现有学科带头人145人,占专任教师1343人的10.80%。2012年评选了乐昌市首批基础教育名校长7名、名教师23名。同时,市教育局逐年选拔和培养了小学骨干教师20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11.71%;初中骨干教师17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13.18%。目前,镇中心完全小学28所,21所配置了学科带头人占75%,19所配置了较多的骨干教师占68%;初级中学23所,18所配置了学科带头人占78%,20所配置较多的骨干教师占87%。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市教育局制定了《乐昌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实施方案》(乐教字〔2012〕93号)、《乐昌市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乐教字〔2012〕131号),进一步强化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义务教育学校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均衡配置,有效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4.切实推动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是严格执行省、市教育部门规定的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全市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和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教体艺〔2011〕2号)精神,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二是不存在重点学校、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我市严格执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六项规定》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印发了《乐昌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均实行相对就近入学和常态编班,区域范围内没有以任何名义和形式举办重点学校、重点班,学校均衡发展程度逐年提高,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没有择校现象。三是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学生课业负担有效减轻。我市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3〕13号)文件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制定了《乐昌市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乐教字〔2013〕33号),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明确要求教师做到作业设计精心,作业布置适中,作业难易适度,作业批改讲评及时,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禁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集体补课,严禁向学生推销任何商品或强迫学生购买未经批准的学习资料。多年来,全市中小学校没有出现利用节假日集体补课或变相补课的情况,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政策成效明显。四是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标。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实行教育局干部挂点联系学校、镇村干部挂校挂村包干动员入学制度;各中小学采取领导包片、年级组长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的“四包”责任制,抓实“防流控辍”工作,依法确保县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2012-2014年,我市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分别是:106.4%、106.0%、103.7%;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分别是:138.5%、126.0%、127.9%。五是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以上。我市高度重视“防流控辍”工作,以“一个也不能少”为工作目标,切实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市政府及时发出《关于做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防流控辍工作的紧急通知》,并把“防流控辍”工作作为镇(街)绩效考核内容之一。政府各职能部门、各镇人民政府认真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积极保障义务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教育局坚持和完善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2012-2014年,我市小学教育巩固率分别是:99.80%、99.85%、100%;初中教育巩固率分别是:95.50%、97.00%、98.90%,均达到省的标准。六是小学、初中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5%。我市十分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通知》(乐教字〔2011〕96号)、《关于开展乐昌市阳光体育长跑活动的通知》(乐教字〔2014〕17号)、《乐昌市中小学校学生发展均衡指导意见》(乐教字〔2014〕22号)、《关于举办乐昌市第十九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的通知》(乐教字〔2014〕23号)、《关于开展2013学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乐教字〔2014〕26号)、《关于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乐教字〔2014〕123号)等文件,扎实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组织开展冬季中长跑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健康体魄。2012-2014年,全市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分别为:95%、95%、95%;初中生合格率分别为:95.1%、96%、96%。三年来,均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三、工作特色与亮点(一)领导重视,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有力。一是深入调研,专题研究。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工作纳入工作议事日程,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市主要领导经常深入教育局机关和基层学校进行调研,现场办公,听取汇报。市四套班子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发展专题调研。2013年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基础教育发展专题调研;2014年市人大又组织开展了学前教育发展工作调研,为推动我市教育发展出谋划策。市纪委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在推进教育创强工作中,经常深入创强镇检查指导,主动履行监督责任。二是出台政策。近年来,制定印发了《乐昌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乐发〔2012〕8号)、《乐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实施意见》(乐府〔2012〕30号)、《乐昌市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评选管理办法》(乐府办〔2012〕83号)、《乐昌市教育人才专项资金奖励办法》(乐府办〔2005〕138号)等文件,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二)倾力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4月,我市被省重新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县。在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市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倾力投入,全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自2009年起,我市累计投入教育创强建设资金3.5亿元,2015年,又规划投入2亿元,全面完成省教育强镇建设。同时,为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6963万元,添置教学平台626个,电脑4623台,电脑室51间、录播(直播)互动课室7间,全面升级校园内网,到2015年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将全面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办学条件将进一步优化,更加均衡。(三)注重激励,激发工作热情。我市建立和完善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设立表彰基金。自2005年起,市财政每年拨出100万元,用于奖励具有特殊贡献的中小学教师;二是设立教科研专项奖励金。自2013年起,每年拨出中小学教科研奖励金50万元;三是出台高考、中考奖励方案,对每年高考、中考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奖励;四是设立学历提高奖励金。对提高学历层次的教师凭毕业证书一次性奖励500元;五是全面解决中小学教师聘任难题。市政府决定从2015年4月起,市财政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对全市取得各级各类职称的教师实行全员聘用,并兑现相应职级的工资待遇,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六是实行教学质量与镇(街)绩效考核挂钩。我市落实属地管理机制,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镇(街)绩效考核挂钩,充分调动当地镇(街)参与和加强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四)齐抓共管,为教育均衡发展保驾护航。我市把校园安全纳入平安乐昌建设总体规划,严格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学生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作为学校安全的重点,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坚持以市政府牵头,组织公安、教育、交通、安监、消防、公路、食药监等部门,开展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全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确保校园平安。目前,全市配备校园安保人员202名、视频监控摄像头669个,配备防护器械150套,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三防”覆盖率达到100%。市教育局在全市学校实行“五个一”的安全管理措施,即:每天向学生家长发出一条安全知识短信;每天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教师进行一分钟安全提醒;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及疏散演练;每季度印发一份安全专刊;每校一本安全工作台账,定期召开安全工作研究会。“五个一”措施的实行,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逐年减少。(五)创新机制,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打破人才选拔常规,选好带头人。2013年4月,我市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采取公开遴选竞争性选拔方式,选拔了新一任教育局局长。10月,市教育局又以公开选拔方式,选拔了农村中小学副校长6人,充实到学校管理岗位;二是打破校长评价常规,提升教师参与度。中小学校长年终考核评价采用全校教师评分量化考核的方式,让教师对学校管理者作出公平、客观的评价,推动学校管理上水平。(六)创新模式,切实解决农村学生上学放学难。针对农村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困难的问题,我市采取由市政府补贴、市公交公司延长公交线路的方式,切实解决学生上学难问题,开创了农村中小学生上下学公交化运行和管理的模式。目前,长来镇、廊田镇分别新设5条、3条公交线路,乐城街道调整1条线路,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部分学生“上学难、交通难”的问题。(七)打造特色,推动德育创新。一是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