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一字[2023]014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廖云儿,祝宝满 成果介绍:本课题属综合性改革课题,前后历经六年,经课题组成员和相关教师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毕了课题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案例教学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希望的新途径”,它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方式。但是,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特别是在教师教育中起步较晚。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直到1998年才确立教育教学案例研究项目。因此,探索如何把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我国的教师教育(涉及职前的师范教育和职后的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件非常故意义的事情。本课题的研究旨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案例教学法如何运用于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提高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效果,培养师范生扎实的教师基本功是其研究目的。通过近5年的研究和实践,本课题达成了预期的目的。已在《天津教育》2023年第8期发表的“动态案例与教师教育”,在2023年第1期“数学教育学报”发表的“培养数学师范生的数学评价能力与案例的作用”,是本课题理论研究上的重要成果。“教师教育案例集”(涉及静态案例和动态案例),是实践中使用的教学案例。“动态案例与教师教育”一文重要界定了教师教育案例的含义,初次论证了课堂教学录像可以成为教师教育案例源,提出了教师教育案例的分类:可分为动态案例与静态案例,动态案例又可分为课堂教学录像案例和现场案例,现场案例又可分为中教法教师现场案例和师范生试教案例。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拓宽了教师教育案例源,有助于案例教学法在教师教育中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化,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培养数学师范生的教学评价能力与案例的作用”一文阐述了教学评价能力是师范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介绍了如何运用范式案例(我们称为静态案例)、课堂教学录像案例和现场案例(我们称为动态案例),培养、训练、提高师范生教学评价能力及其其它课堂教学能力的方式与方法。应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师范生的教师基本功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本课题编著的《数学教师教育案例》共包含14个静态案例和10个动态案例,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一本可操作的案例集,这在国内是首创。本研究课题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奉献,具有在同类院校中推广的价值。高师英语专业教学与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相适应研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100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付仙梅,朱小平、刘晓雪、罗姣、刘菊花成果介绍:2023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又于2023年3月颁发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近几年在试行。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但是,目前高师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与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规定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重要表现在:培养目的不明确,重学术性,轻师范性;课程设立、教学内容不合理,脱离中学课程改革的实际;教学方法重单项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训练,忽视综合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充足发挥;高师英语教师的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高师英语专业肩负着为中学输送合格英语师资的重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课题组成员从立项起,就认真学习钻研了二个英语新课程标准,进一步中学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中学英语教改现状和英语教师的素质,又反思高师的英语教学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自身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针对高师英语专业教学与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种种情况提出了提出以下几点改革的意见:1、培养目的的适应从英语专业的角度看,培养目的的具体项目应拟定为:1)要有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语法,语言功能,话语方面的知识。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但也不必过度追求系统、完美。2)要有纯熟的英语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技能。这里特别要强调发音准确,由于学生受母语发音的影响,并且操不同的方言,发音准确的差异较大,入学时口语的基本功就不牢固。发音不准,误人子弟。3)要有较好的英语交际语言能力即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反映灵活,语言流畅、得体,有一定的发明性。4)要有中学英语教学的职业技能。这里特别强调要能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新评价观念和方式。教师职业技能集中体现师范性的特点,需要大力加强。5)要有一定的有关英语的社会背景知识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2、课程设立、教学内容的适应课程教学内容是培养目的的具体化。它涉及学科课程的排列形式,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科课程修习形式,如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教学的具体目的,如记忆、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评价等。高师英语专业应针对中学英语的选修课开设限选课和任意课,以适应中学英语课程结构的需要。提出了调整和修订了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立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充足体现了它的师范性特点和新课程理念,对原有的课程进行了增添补换,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规定。3、教学方法的适应1)实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原则。2)实行师生互动的原则。3)实行多渠道开发、运用课程资源的原则。4)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5)构建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该课题对高师英语专业教学与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可以推动高师英语专业有关课程设立,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课题研究成果论文:适应中学课改规定,改革高师英语专业教学,发表于《江西教育科研》2023年11月期。实践教学基地的形式及建设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95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樊明亚,程有保、胡水华、叶阳成果介绍:当前,我国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归结起来重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行政命令模式,另一种是补偿模式。行政命令式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质是高校追求“免费式”使用社会资源办学,补偿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在一定限度上填补了行政命令模式实践教学基地的缺陷,由于高校和合作单位都无法对实践教学给高校带来的利益以及合作单位损失的利益进行量化,必然引发双方矛盾重重,导致实践教学基地不断变更,无法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开发实践教学自身价值成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新模式的思维取向。探索实践教学基地的新模式主线点是克服实践教学价值的一维性,追求实践教学价值的多维性,以实践教学为立足点,以共享实践教学资源为原则,使高校运用社会力量办学培养人才和社会运用高校人力资源发明价值互存,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所有参与主体需求,达成多维有效地开发实践教学资源,使所有参与主体在实践教学中实现自身利益,大大提高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建设一流实践教学基地,保证实践教学目的的实现。成长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价值如下:学校成长的重要支点;政府发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合作组织的竞争力提高重要手段;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指导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转换与融合重要媒介。构建成长式的实践教学基地重要措施:1、设立实践教学委员会。由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等组成实践教学委员会。该委员会直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教科文委,并有相关的法规规定该委员会组织结构及其运营机制,保证该组织的合法性和稳定性。2、科学规划根据服务社会和培养人才的宗旨做好规划是实践教学委员会的首要任务。一是做好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内容重要涉及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大纲教材、实践教学人才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考核评估体系。二是做好实践教学的多个主体成长路线的规划。把实践教学的多个主体成长目的融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才干从主线上保证多个主体的成长目的实现。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规划。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依托,直接制约实践教学效果,决定了各个主体利益的目的实现限度。3、实行绩效管理。对实践教学基地实行绩效管理:(1)制定实践教学目的。把实践教学的总目的分解成校企领导、指导教师、学生的目的,并制定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制定绩效考核标准表。(2)绩效实行与管理在每个实践教学期间,领导、教师、学生如实记录在实践教学过程的平常工作情况,并对照各个阶段应实现的绩效目的。每一周对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领导、教师、学生要进行探讨,积极寻求对策,制定具体的方案。(3)绩效评估在每个实践教学周期结束时,实践教学委员会对整体实践教学目的实现进行评估,对存在问题进行沟通,并制定出修正对策,对实践教学绩效考核良好单位进行相应的奖励。以构建成长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为目的,政法系以法学、公共事业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为试点,与信州区法院、检察院、文化局、街道等单位建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从实践效果来看,合作单位、学生、教师感受到实践教学极大助推了自身成长,更自觉积极投入实践教学,初步显示出成长式的实践教学基地生命力。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100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张香凤,周鹏成果介绍: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竞争更加剧烈。为应对挑战,培养国际竞争型人才,高校正推行双语教学,以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战略思维及世界眼光的人才。笔者在理论分析、亲身实践和问卷调查基础上,把教学中互相独立而又互相作用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发现高校多层次双语教学管理模式能帮助双语专家及教学管理人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上强化双语教学管理,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一、高校构建多层次双语教学管理模式的必要(一)教育部对高校双语教学实行宏观管理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校内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特别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协同合作。我国高校自实行双语教学以来,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二)建立教学机制,加强双语教学中观管理1、关注人才,建立双语教学人才库一方面,双语教学离不开双语教师的参与。另一方面,双语教学离不开双语专家的指导。双语教学只有在专家的指导下才干实现教学目的。最后,双语教学离不开教学管理人员的参与。2、注重环节,加强过程管理高校双语教学管理涉及环节众多,教学管理人员须制定本院双语教学实行方案,指导教学实践,有效提高全院双语教学质量。3、讲求实效,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客观评估双语教学质量,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或提高外语应用能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三)注重指导,加强双语教学的微观管理教师是双语教学成功实行的关键。双语专家对双语教学进行微观管理,提高教师的外语应用能力或授课技巧,迅速高效地完毕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品德的形成等教学任务。二、我院双语教学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一)我院双语教学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1、组建教学管理机构,洞察双语教学实行状况我院双语教学管理机构成员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科成员和外语系资深专家组成,双语专家检查并督导全院双语教师提高教学质量。2、形成双语教学管理体系,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建立高校双语教学管理体系,是实行教学质量全程监控的前提。双语教学实行前,我院明确双语教学的三种授课模式,并实行严格的程序管理。一方面,严把前期准备关;另一方面,严把中期检查关;最后,再把终期评估激励关。(二)我院双语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局限性1、双语专家对双语教学工作指导力度不强双语专家在发现课堂教学问题后,专家没有对教师作专业性或技术性的指导,只是责成他们限期整改,因而教师难以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2、双语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我院双语教学管理人未能帮助教师订购外文原版教材,也未能给双语教师提供培训或外出学习的机会。3、双语教学的评价与激励不到位我院在对双语课程进行评价时只作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估,没能与教学质量和知识共享相联系,致使部分教师片面追求津贴高的教学模式,从而影响全院双语教学质量。三、完善我院多层次双语教学管理模式(一)加强全院双语教学的宏观管理加强学习,提高我院双语专家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外语应用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督促双语专家和教学管理人员拟出适合本校情况的双语教学实行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全院双语教学的宏观管理。(二)完善全院双语教学的中观管理完善双语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发挥教学评估和教学激励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应注重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应建立薪酬和知识共享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三)加强全院双语教学的微观管理从三方面加强全院双语教学的微观管理。一方面,应重视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应为教师订购外文原版教材。最后,应强化双语教学的过程管理,督促教师分析学生学习动机和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全院双语教学质量。总之,多层次双语教学管理模式能使高校在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协调各种因素,提高双语教学质量,达成培养国际竞争型人才的目的。信息技术与大学物理探究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95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桑志文,吴波、李伟均、柳仕飞、熊志华成果介绍:《大学物理》不仅是物理系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也是数学系、化学系和生命科学系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由于扩大招生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而教学课时数相对减少,这与当代知识信息量迅速增长,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化拓展和更新,教材知识量显著增长,形成了明显的矛盾。对此,一方面对教师少而精地讲好每一节课提出了更高的规定,另一方面,迫使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但是,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中的“大学物理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课本、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尽管最近几年部分高校的部分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事实上其覆盖面也很窄,并且老师与学生只能在教室里,以面对面的形式接触,这样必将出现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少,每次师生在一起沟通的时间也很短暂,其结果是老师只能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本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且没有办法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的辅导;特别是现在各高校普遍实行流动教室上课,这在事实上导致了课后学生找不到老师,同时老师找不到学生这样一种短暂的接触、长期分离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正好填补了现实教学中的局限性,在教学中通过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和补充,并运用网络开展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讨论,学生通过互联望查找或下载与自己学习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会受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我们将《力学》及其相关的“演示实验”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同时将有关的习题解答和思考题的参考答案一起挂到网上,学生可以运用课余时间自己查找所需的信息,通过实行学生普遍反映这种做法很好。这种做法不仅拓展了教学空间、延长了教学时间,并且达成了处处是课堂,时时可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本课题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实践,达成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一定的成果。制作了《力学》教学课件及相关“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同时将《力学》的习题和思考题的参考答案一起挂到网上,并在物理与电子信息系2023级、2023级和2023级物理教育专业本、专科学生中使用,学生反映良好。在物理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引导部分学生运用MATLAB软件模拟物理实验,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养,另一方面为物理演示实验开辟了新的途径。论文《浅谈信息技术支持大学物理探究式学习的原则和策略》2023年6月在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论文《五阶非线性对光纤中高斯型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2023年3月在量子电子学报发表;《力学》教学课件及其“演示实验”见http/jwc.sru.jx.cn。《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教材建设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95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王仁炎,王霞、吕岿、胡清华成果介绍:长期以来,我系的“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程”没有合适的教材,甚至被错误地认为该课程不需要规范的教材。眼下正进行面向新世纪的师范物理教学内容的改革及与之相配套的新教材的编写。本课题在总结以往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数年的教学实践中日益丰富、成熟的教学经验,根据本系具体实验设施和教学特点,编制了一套有特色的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教材及制作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1、成果形式本课题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实践,达成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一定的成果。编写、制作了“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程教材及其多媒体课件,并在我系教育专业本、专科学生中使用。相应论文“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程教材建设探讨”在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发表,“物理教学中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发表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架设了“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教材建设网,网址:2、成果的重要观点与内容(1)论文《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程教材建设探讨》:提出了加强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程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和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阐述教材相应的体系及其特点。即在当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基于一般院校的教学条件、特点,建立合用的主教材,并补充选编的实验多媒体课件,以开放实验室和自制教具为拓展,实现与自编主教材的密切配合,加上实验研究考核体系,构建师范院校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程立体化教材体系。(2)论文《物理教学中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提出了物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应当注意的三个方面,即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实验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物理与其他学科整合创新能力培养。把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做法符合教学规律,便于实行,可有效地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3)教材《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及多媒体课件:根据论文所阐述的思想体系,完毕了教材的编写和相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讲述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实验的误差理论和近似数的计算、常用教学仪器的性能和使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技术和自制教具等内容;下编为中学物理实验精选,从当代教育理论出发,介绍了初中、高中的一些实验,说明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制作的课件有助于增强学生直观结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爱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4)“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教材建设网:介绍了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提供了一些课件和视频资料供学生学习、下载,便于资源共享;设立了意见、建议栏,听取学生反馈信息,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该课题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在三届四个班学生教育实习期间和结束后作了广泛的调查,从反馈的信息中可以看出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材是好的,与中学物理教材结合较紧密,符合教学实际,肯定了教材对实习期间的物理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教学成效比较明显。同时促进了本系物理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取得了一定成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饶师院教[2023]17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杨咏,陈柳、周虹、方良、姚素蓉成果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指导下,根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的,通过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针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行方案,分别从教学方式、课程设立、教学内容、评价机制方面作了较具体的阐述。自2023年以来,经课题组成员和相关教师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毕了课题研究和实践工作,现将重要工作总结如下。1、高师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面对新世纪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高师音乐教育势在必行,高师声乐人才的培养,应当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紧跟时代脚步。一方面要提高演唱水平及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关于声乐教学能力的培养尚需加强。为了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高师声乐人才培养还应当注重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2、声乐课程设立的综合性构建高师声乐人才的培养应当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德艺双馨,应当具有唱、讲、教、导等综合声乐能力,因此,声乐课程的综合性构建大体分:声乐理论、声乐技能、声乐实践三门声乐必修课,此外可以考虑开设声乐与文学、声乐与舞蹈、声乐与伴奏、声乐表演、歌唱心理、传统民歌等选修课。3、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的设想高师声乐课的规定各有所不同,教学内容各有侧重,课程设立呈多样性,因此,高师声乐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必须作相应的调整,以配合课程设立的多样化规定,推动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师声乐课的教学方式式可以分为:声乐集体课、声乐小组课、声乐个别课三种方式。通过声乐课程的三种不同教学形式,实现高师声乐学生综合型全面发展的培养目的。4、开设声乐表演课的必要性音乐教学领域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使学生在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之余,提高歌唱的表演能力,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应当通过各种音乐表演实践活动,通过设立情景及生动的表演形式,通过对歌唱表演的探讨和评价,通过大量现代化教学手段观摩学习各类声乐表演艺术家的经典演唱,从中掌握扎实的声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提高学生丰富的声乐表演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本课题成果分别在《中国音乐》2023年第1期和《心声歌刊》2023年第2期发表。强化实践教学与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95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邹毅,周鹏成果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与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是2023年省教育厅立项资助的教改研究课题。本课题重要研究如何通过强化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对的结识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不能认为加强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就等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发明欲即灵感与想象力。在课题组成员的通力协作与辛勤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基本达成课题研究目的:即形成了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思考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课题自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就积极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之中。2023年11月,我们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题为“大学生学习现状、方式及思维能力”的问卷调查活动,通过积极思考和科学分析,我们形成了关于强化实践教学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思考,在进行理论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在实践过程中将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创新进行实验和总结。我们从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入手,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在学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如总结和研究学校在全院学生中开展的“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和研究在各系学生中开展的各种教学模式,如政法系的“模拟法庭”、数学与计算机系的数学建模竞赛、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学生参与全省及全国电子电脑竞赛以及各种第二课堂、各类社团活动和学生常规的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但我们研究发现总结的结果是:单一的实践教学过程更多的是训练技能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善于引导激发培养学生的发明欲和想象力。为此,继续进一步地研究探索更加丰富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对的地结识实践教学形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并从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体系,对大学教育进行系统改革,才干从主线上培养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信息技术在生物学课程整合中的应用与研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95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王艾平,徐卫红、林弘、黄炳华、罗朝晖成果介绍:《动物学》和《植物学》是高校生物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任务是给学生提供现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知识,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目的的实现。本课题研究重要目的是把信息技术重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生物学教学的各个层面中,涉及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即运用信息技术(重要采用网络信息技术)来系统地解决课程的各个方面,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共同完毕课程教学任务,创建一个广泛分布的,具有开放的、交互的、动态的、可在交叉平台上运营等特性的多媒体信息教学系统。这是一种新型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与探索。本课题重要完毕了如下研究内容:(1)使用动态服务页ASP(ActiveServerPages)和动态数据库对象ADO(ActiveDataObject)等先进技术,建立相应的《动物学》和《植物学》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全方位的教学服务;(2)完毕《动物学》和《植物学》网络版课件的开发制作;(3)完毕《动物学》和《植物学》习题数据库的开发;(4)网络教学平台中多种功能模块系统的设计开发(如在线练习、在线测试、在线评课、网络教室、教学留言本等模块)。我们把课题研究与生物学实际教学相结合,经两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网络课程学生问卷调查中,《动物学》网络课程的学生评课得分为89.7,《植物学》网络课程的学生评课得分为85.8,结果表白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1、在教学内容上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2、通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和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3、从人机交互的环境中学生得到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视听效果,从丰富多彩的信息中得到了新型的教育模式;4、既明显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本课题研究既形成了应用性成果,如教学软件和网络课件光盘,同时也有理论性成果,如研究论文“生物学网络教学平台中在线测试系统的设计”发表在《生物学教学》2023年第5期;“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及其评价”发表在《上饶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高等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实践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95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黎爱平,马达才成果介绍:本课题属基础课程现代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前后历经二年,经课题组成员和相关教师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毕了课题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课题于2023年9月申报,2023年12月30日获省教委批准立项,自2023年9月起,课题组成员开始着手准备,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高等代数》,《高等代数选讲》等课程教学相关资料,记录和分析有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研究《高等代数》,《高等代数选讲》课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并从2023年12月至2023年2月开始设计相关教改方案,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对《高等代数》,《高等代数选讲》课分别进行了现代化教改实验。改革传统的“四个一”(即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高等代数教学模式,以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为教学平台,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实行《高等代数》,《高等代数选讲》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探讨了新型的高等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通过两年多的教改实验,本课题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了一定的收获,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数学基础课程(特别是全国硕研入学考试的课程)中应用现代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时运用率,比传统讲授节省时间,并且可以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速度优势,大大增长单位时间内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信息量,使传统讲授中的精华更充足的展现,在有限的学时内高质量地完毕高等代数的教学。不仅如此,它改善了教师的工作环境,是过去那种完全依赖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的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是一种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方式。通过高等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实践,课题组初步建立了我院《高等代数》,《高等代数选讲》等课程的现代化教学素材,为此后建立和完善新型的高等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题研究成果“高等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实践”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该成果论述了在高等代数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必要性,阐述了高等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种新型方式,如,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构建整体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读书,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的教学方式;编制思维方式流程图,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高师院校面向非环境专业公共选修课《环境与可连续发展》课程建设研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95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刘睦清,游汉兴成果介绍:一、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课题组调查了近200名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环境与可连续发展》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了课程教学讲义,形成了本课程的授课计划和相应的教学与考核方法。课题研究成果重要有:1、形成了一套《环境与可连续发展》课程教学文献(1)编制的《环境与可连续发展》课程教学大纲,从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教学内容与规定、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各个方面体现了本课程关于“环境与环境保护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开展环境教育能力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定位。(2)课题组关于课程实践教学的三个方面(“一堂环境保护课”、“网络学习”“环境考察活动”)的设计,是在环境教育中把环境科学和教育学结合的一种新的尝试。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有积极意义的。(3)提出了新的考核方法-实践活动考核。新的考核方法体现了环境教育重在参与的教学理念,比较符合公共选修课的性质。2、编写了一本《环境与可连续发展》课程讲义、一本《中小学环境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课程讲义《环境与可连续发展》的编写内容上充足考虑了修学本课程的学生具有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和不同的环境基础知识水平的特点,提出的“新而不深、宽而不泛、系统而不冗杂”的原则,比较符合“公共选修”的教学规定。3、本课程第一个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大环境意识”,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行为”规定为教学目的,针对性强,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升华环境保护的角色意识。提高了课程的社会效果。4、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开课前和课程结束时,分别对选修本课程的175名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记录结果如下:开课前调查,认为“开设本课程有必要和很有必要”的占81%,课程结束时调查为95%,提高了14个百分点;开课前调查,由于“喜欢本课程而选修”的学生占57%,课程结束时调查,认为自己和班级同学对环境课的“学习态度认真和比较认真”的分别为占93%和83%,“对课程内容感爱好”的占82%,对课程“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95%。认为在环保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方面有收获或很有收获占89%。二、成果去向成果面向学校,制订的《环境与可连续发展》教学大纲和《环境与可连续发展》讲义已经在学校公共选修课中使用。三、课题研究的结果评价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具有不单独设课和广泛性、跨学科性三个突出的特点。课题组提出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讲义等教学文献可以紧扣这三个特点,针对性、应用性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开展环境教育教学的能力。高师院校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教学改革正在探索的一个问题,本课题组在公共选修课程的目的定位、课程大纲制定、课程内容选编上所做的工作对于其它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有借鉴价值。高校教改立项课题成果推广及应用的管理机制研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95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周鹏,郑大贵、徐健、张文伟成果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解决如何从管理层面对高校教改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进行有效的推动与促进。在课题组所有成员的通力协作与辛勤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践,现已基本达成课题研究目的:即形成了教改成果推广应用的基本管理思绪、制定了相关的课题管理制度、采用了相关的推广应用措施、形成了相关的课题研究调研报告,为学院的教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营造了良好的教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氛围,使学院广大教师形成了教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的意识,使教改研究成果能真正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奉献,并保持了不断创新研究的动力。一、研究过程及重要成果1、本课题自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就积极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之中。从2023年12月~2023年12月,我们就针对以往在课题立项和结题过程中不太重视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的情况,重点对课题立项和结题的评审方式及标准进行了改革,在突出课题推广应用可行性及实践操作性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评审标准,为课题的立项和结题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同时,为了推动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我们还规定所有已结题的省院级课题必须撰写课题成果介绍,否则取消此后申报新的课题的资格;在此基础上,我们印制了2023年以来的教改课题成果介绍专辑,并在教务处网站上专门设立了一项“教学研究——省院级教改课题结题成果介绍”专栏,初步实现了教改课题成果的资源共享,扩大了教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的影响面和宣传辐射面。2、2023年4月,我们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题为“上饶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成果推广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活动,随后又参与了由省教育厅举办的“省级课题管理干部培训班”,通过这些活动,同时在教育厅相关主管领导的科学指导与大力帮助下,通过积极思考和认真研究分析,我们形成了关于教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管理模式的理论思考,并写出《高校教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现状的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以上饶师范学院为例》。3、2023年5月,我们对学院2023年颁布的《上饶师范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管理暂行办法》(饶师院办发[2023]5号)进行了修订完善,在广泛征求全院教师员工意见的基础上,于2023年10月提交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审定通过,并于2023年11月起正式颁布实行。新修订的课题管理办法在原有办法的基础上,重点从课题研究过程的监控、课题结题后成果的推广应用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而可行的规定,与此相相应,我们还对原有的教改课题申报结题表格进行了更新完善,并新设计了《上饶师范学院教学研究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申请表》及《上饶师范学院教学研究课题成果推广应用鉴定表》等,这些措施为学院此后教改课题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构建了教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二、有待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及此后的建议与展望此后我们将继续研究探索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的有效激励机制,通过传播指导成果的操作方法与要领、组织成果应用方法的培训、引导参与推广的教师对教改成果进行后续研究等方式,以在教研室学习或课堂教学中推广为主,由单一专业向多个专业推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分阶段、有环节地推动教改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形成良好的成果推广氛围。文艺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114号、饶师院教字[2023]11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余和生,应子康成果介绍:一、课题的缘起本课题所指的“文艺学”课程,涉及中文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文学概论》、必选课《中国文学批评史》、任选课《美学》和《马列文论》。都是一些纯文本形式、概念抽象、学理深奥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题围绕《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和《马列文论》等系列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不断的教学理论建构和教学改革的实践,初步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新模式。我个人认为,文艺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重要从文艺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入手,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打破陈规,充足考虑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存在的思维惰性因素,主张文艺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元交流、平等对话的方式组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基于以上结识,我申报了此项课题。二、课题的重要内容1、教学模式的构建实行“431本科创新教学模式”。“431”是一个时间概念,即:大学4年,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大学三年级开始通过1年的“考研训练”为内容的研讨活动,融知识、能力、个性、素质一体的四年制本科创新教育模式,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2、教学内容的整合课程整合不是教学内容的简朴加减,而是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的重新调整与组合。本项目把文艺学数年一贯、多校一面的一级传统课程——文学概论进行必要的整合,以教材〈文学理论教程〉为基础,第二、第三、第十六章重点讲授马列文论;第四、第十章结合美学的相关内容;第十三、十六章结合中国文学批评史。3、教学理念的创新树立和坚持“开阔视野,启发思绪,引导读书,激活创意”的教学新理念,通过不断的教学理论建构和教学改革的实践,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考研升学需要为目的的文艺学课程创新教学的理念。我们立足于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多维的文艺学知识视野。从长远来看,一方面,它对教师在丰富的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具有更高的临场策动能力提出了规定;另一方面,适应了社会对灵活、发明性人才的需要,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能更从容的应对社会的选择和挑战。三、课题的成果该课题以论文形式获准立项,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因是教改课题,除了论文以外,还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份课堂教学讲义。因此,该课题有多项成果:(一)论文:1、整合教学资源,优化素质创新.考试周刊文教论坛.2023、92、文艺学课程多元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3、11(二)教学课件:《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课件(光盘1张)(三)教学参考资料:《<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以童庆炳专家主编的“面向21世纪”教材《文学理论教程》为纲,将《教程》中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等融会成册,以5万字的篇幅总领了《教程》35万字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维的文艺学知识视野,具有手册性的作用。(四)考研:我们从2023级学生开始,开设了“考研试题”为内容的研讨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活跃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记录情况看,近3年来,中文系共考上近20名研究生,有四分之一是文艺学专业。其中,2023级(4)班侯春姿同学专科毕业两年后考上了江西师范大学的文艺学研究生;2023级(1)班的黄先贵同学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的文艺学研究生;2023级(1)班的徐文同学考上了安徽大学的美学研究生。似可间接说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现。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及实践探讨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114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余秀华,姬虹、周荣华、揭新华成果介绍:本课题属经济类专业课程改革课题,它于2023年12月获准立项,计划2023年12月结题。经课题组成员和相关教师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毕了课题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实际,努力探索适应新时期经济实践的经济学职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路子。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本课题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为:论文七篇(其中一篇公开发表)、八万余字:1、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及实践探讨(发表于《教育探索》2023年第12期)。2、强化本国理论完善经济学课程体系。3、高校经贸专业课程讲授中的“放”与“收”4、多元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5、高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三化”6、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7、普通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最终成果的重要观点是:高校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应当改革,要将本国经济理论的最新成果应用到教材体系中来;教师讲课要做到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和学生思想实践,把握好“放”与“收”的关系和度量;要努力研究各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具体方法,做到一课一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讲课中要善于做到“抽象概念实证化、具体问题互动化、难点疑点通俗化”,将每一堂课都出水平,讲出效果;要全面和及时调查和了解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经济思维和经济行为,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引导大学生的准确经济观点;要积极带领学生走上社会,参与必要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事物和解决难题的能力。新世纪高校经济类专业转变人才培养目的、培养模式、培养方式方法和改革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即从传统培养“专才”转为培养发展型且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通才”,加强经济理论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从传统的重专业知识转变为拓宽知识面、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育思想、增强能力培养,从传统的教师为主体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同时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研究成果来自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2023.8.~2023.12.我们开始了调查研究工作。我们从本校学生开始,采用座谈、问卷、个别了解等方法,掌握本校学生的具体规定,然后,我们运用出差学习等多种途径,了解外校经济类课程的分布和开设情况;同时,我们还通过网络,了解全国高校乃至国外高校的具体情况。2023.1.~2023.12.进行了理论写作。在写作中力争做到观点共同讨论、理论反复推敲、论证坚实有力、方法经受实践。在课题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按期完毕研究任务。本课题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是:地方性高校的实践性课程应当如何加强管理,使之产生更大效益。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及应用研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114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揭新华,甘群、夏茵、揭晓海成果介绍:本课题将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摆在同一个层面进行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属于综合型研究。一、课题成果的重要内容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两大教育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教育思想的共同点是:以搞好德育为本;以抓好智育为基础;以强化体育为保证。两者的区别表现为:普通高等教育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侧重实学实用;普通高等教育强调普遍性和专业性,高等职业教育突出行业性和适应性;普通高校课程改革注重职业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强调项目化。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模式之间的共性:一方面,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模式的组成要素是基本一致的。第二,都具有专业性。所有教学活动,涉及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组织形式、方法与手段的采用等,都围绕着专业规定进行。第三,都具有阶段性。教学内容需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第四,都具有开放性。教学面向经济建设,面向社会实际,实行产、学、研三结合培养人才。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模式的差异性:1、普通高校教学具有研究性的特点,而高等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2、在课程体系方面,职业技术院校通常立足实际,突出实用的特点;而普通院校在课程体系方面,通常是考试课、考察课、主干课、非主干课的体系存在,课程的门类较多。3、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职业技术院校培养企事业单位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抓好职业能力考核,;普通高校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虽然也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但是由于受学校教学传统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于理论体系的学习与构建。普通高校积累了长期的教学工作经验,教学方法比较完善,可供职业院校借鉴的东西较多。高职院校应当在借鉴中创新,建立行为导向型教学方法采用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具体做法,体现出职业院校教学方法的特色:师生互动性、向实践教学的倾向性、教学的开放性等等。比较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在职业院校使用行为导向法,有助于学生发明能力的形成、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协调能力的形成、应变能力的形成。地方性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都要迎合世界潮流,重视“产学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这方面,要更新观念,确立“能力本位”、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等观念;要改革体制,在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进行改革,推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完善机制,把动力机制、保障机制、调控机制、激励机制搞好;要创新模式,遵循多样性、全面性、区域性、国际性、发展性原则;要加强“三个工程”建设:“双师性”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师队伍科研能力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地方性高校不应当成为研究型大学,它与高职院校在产学合作教育的规定是趋于一致的。只有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性大学,才有条件实现产学研三结合。二、课题成果的先进性具有前沿性。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提倡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和提高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将两类高校进行综合性优势互补分析研究,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具有现实性。普通高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均汇集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他们的才智完全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为完善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体系奉献才华。具有理论性。本研究借鉴了国外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联系本国本地区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理论研究。三、课题成果的表现形式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重要表现为论文和研究报告。1、揭新华、揭晓海:《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同异比较》,发表于《上饶师院学报》2023年第4期,文章分析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强调两者都要以搞好德育为本、以抓好智育为基础、以强化体育为保证。2、甘群、揭新华:《市场经济下普通高校与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发表于《现代公司教育》2023年第22期。文章从普通高校与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模式的特性出发,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了普通高校与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模式的大体发展方向。3、揭晓海:吸取普通高校优点、改革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文章在分析普通高校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提出了改革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思绪。4、夏茵、揭晓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地方性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两类高校实行产学合作的建议和思考。汇编语言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114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黄剑玲,谭国律、徐晓晖、周玉林成果介绍:本课题组成员根据汇编语言的特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现行传统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尝试,摸索出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新模式,目的在于充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最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硬件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课题的宗旨1、积极探索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对其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爱好,克服对汇编语言程序学习的畏难情绪。2、使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二、课题的目的1、让学生了解汇编语言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硬件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从事工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促进我院汇编语言的教学模式改良和完善,建立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新模式,并加以完善和推广。三、课题的研究过程该课题于2023年7月开始实行,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23年7月——2023年8月,收集材料、进行第一次抽样问卷调查,对本院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了学习汇编语言课程方面的心理、动机及学习中存在困难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分析和理论论证。针对调查情况,结合学科教师的自身经验及外校的一些成功做法和本院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教学对策,制定出适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及改革措施。第二阶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分析、思辨、研究,将新的教学方法及改革措施应用于汇编语言教学实践中。第三阶段:2023年1月---2023年2月,进行第二次抽样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对我院汇编语言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改良和完善,探索出适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汇编语言教学新模式。第四阶段:2023年3月——2023年12月,总结汇编语言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的经验,对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提高,上升至理论,撰写教研论文。继续将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新模式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不断加以改善,以期在相关学科得到推广和完善。四、课题的理论成果1、论文《Turbo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和实现》发表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本文讨论了两种方法实现TurboC语言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具体分析了混合编程时应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并给出了应用程序实例。2、论文《基于Win32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发表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该文分析了汇编语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通过一实例阐述了Win32汇编语言与DOS汇编语言的不同点,研究了Win32汇编语言的特点,探索了Win32汇编语言的教学规律。五、课题实践成果在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新模式实践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软硬件开发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比研究,重新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有87%的学生对汇编语言课程感爱好,比本来增长了60%;有91%的学生结识到汇编语言的实用性,比本来增长了73%;32%的学生对汇编语言程序的学习具有畏难情绪,比本来减少了47%;89%的学生能用汇编语言编制实用性程序,比本来增长了51%;73%的学生能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混合编程开发程序,比本来增长了67%;56%的学生在课后有过自己运用汇编语言开发实用性程序的经历,比本来增长了52%。实践表白:通过汇编语言教学改革的实行,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在课后可以自主地运用汇编语言开发实用性程序。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新模式是一套具有特色、适合我院学生学习汇编语言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新模式的探索方向对的,效果显著,达成了预期目的,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114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苏丽琴,李琴,施枚峰、刘华东成果介绍:近年来随着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的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上来。中心聚焦在如何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因此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训练成为自主学习者。束定芳(2023)提出,自主学习在外语学习上的重要成分涉及:(1)态度,学习者自愿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2)能力,学习者应当培养这种能力和学习策略,以便独立完毕自己的学习任务;(3)环境,学习者应当被给予大量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能力。听力教学是在多媒体语音室进行的。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学习资料,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外部环境。但是,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态度和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却是使自主学习得以推行的关键所在。因此并不是有了网络多媒体的介入学生就一定会比在传统课堂中学得好。反之,假如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部分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而言,其效果就会比在传统课堂中更差。在听力教学中,教师会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转入网络语音室系统的自主学习模式,进行自主听力训练。然而,在实践中,教师观测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缺少积极性,独立性和自觉性,学生不能有效地运用时间对自己的听力能力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自主学习的效率不高。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找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便改善教学内容,提高听力教学效果。本课题于2023年立项,2023年4月,课题组成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制订了“听力自主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和“听力学习调查问卷”,于2023年9月在上饶师范学院外语系本科二年级两个班共72人中实行了问卷调查。之后,课题组成员对结果进行了记录和分析,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设计相关的教改方案。从2023年9月起,选定外语系2023级(1)、(2)两个本科班分别为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一学期的教改实验,实行相应的教改方案,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研究成果“高师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和思考”发表在《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听力日记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性研究”发表在《教育探索》。研究成果已在部分年级或班级得以推广应用,并尝试在外校推广应用。通过一年多的教改实验,本课题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了一定的收获,但在实践过程中仍有一些还待解决的问题,如听力日记中规定学生记录所用的学习策略,因此需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但是目前一些教师自身对学习策略不了解,无法承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策略的培训任务;同时,介绍学习策略占据了一部分课堂教学课时,这使得课堂教学时间显得较为紧张,不能准时完毕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听力学习上的失误和困难,并从心理、知识和方法上加以引导,导致少数学生面对困难不知所措,学习懈怠的情况等。这些问题有待于此后继续研究加以解决。信息技术在化工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114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彭小平,谢建鹰、王学军成果介绍:本课题的宗旨与意义:化工实验属于工程实验的范畴,对理科化学专业学生来说,通过化工实验可以学到工程实验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在化工实验中建立起工程概念。化工实验的每个实验项目都相称于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单元操作,随着着大量的工程实际问题,具有明显的工程特点。我校化工实验室成套教学设备少,实验条件与工科院校化工实验室尚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化工实验教学规定。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课题重要结合我校化工实验的教学实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化工实验的多媒体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扩展,同时对化工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探索化工实验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化工实验是我校化学专业本、专科学生学习化工理论技术的重要实践环节,化学专业学生在化工实验过程中得到有别于化学实验的工程实验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在解决化学工程问题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培养,为此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在化工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就是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就必须改变现行的化工实验教学现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使学生充足运用信息技术,在平常的化工实验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多、更广、更新的知识,已经成为化工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方向。化工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切入点,就是要在化工实验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挖掘各类化工实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充实化工实验教学的教学计划,获得在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下难以达成的教学效果,同时解决化工实验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实验数据分析解决困难等问题。化工实验的教改就必须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打破陈旧的演示型、验证型教学模式,贯彻以“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为主导的教学、教育思想,实现对化工实验教学目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探索。本课题的重要工作:1、化工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资料的收集;2、化工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3、化工演示实验模拟、仿真课件的制作与应用;4、各类实验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技术;5、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验数据解决。本课题的重要成果:1、发表论文:一篇数据解决方面的论文《Excel中基于VBA的嵌入式“化工实验数据解决”应用程序》在《计算机与应用化学》上发表;2、课件及软件的应用:《化工实验知识准备课件》、《化工实验预习课件》、《化工实验数据解决知识课件》、《化工实验数据解决软件》等课件及软件(光盘)已经在2023级化学专业本、专科学生中应用;3、研究报告:根据教学研究中的经验总结,写出了题为《信息技术在化工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总结报告》。本课题的实践效果与影响:本课题属实验教学改革课题,在课题组成员和相关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较为顺利地完毕了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成效良好。课题研究者运用信息技术,挖掘和整合各类化工实验的各类教学资源,探索出一条化工实验教学与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化工实验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实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化工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有关的课件及软件在2023级化学专业本、专科学生中应用,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化学专业学生来说,化工实验属于工程实验的范畴所涉及到的变量多,物料多,设备大小悬殊,工作量大,采用的又多是工程方法,《化工实验知识准备课件》介绍了因次分析法和数学模型方法,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组织实验、从中获得可靠的结论,提供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对《化工实验知识准备课件》的学习感到化工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一般的基础课程实验不同,操作及规定也不同,加深了对化工实验的结识。《化工实验预习课件》对开出的化工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都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化工实验预习课件》的学习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学生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具体实验中也许出现的问题有初步结识,为下一步在实验室正常操作打下了基础。《化工实验数据解决知识课件》重要介绍化工实验数据解决的方法,数据解决的方法有三种:列表法、图示法和回归分析法,课件对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学生通过对《化工实验数据解决知识课件》的学习,了解到化工实验数据解决很多是以经验公式或准数关系数中的常数和系数的求法,要掌握最常用的数据解决方法图解法和最小二乘法,以便进一步分析实验现象,得出规律,获得结果。《化工实验数据解决软件》用学生十分熟悉的常用软件Excel编制,对学生很有吸引力。软件运用Excel超强的计算功能、表格功能、绘图功能、函数功能以及Excel提供的宏语言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简称VBA),实现了化工实验教学中自动查找实验物性数据、自动转换实验原始数据、实验数据解决的自动化操作等任务,方便快捷、实用性强。学生通过《化工实验数据解决软件》的应用,学习到化工实验的常用解决方法和环节,解决了学生解决实验数据中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同时对常用软件Excel有进一步的结识,许多同学跃跃欲试,尝试运用Excel解决类似的问题。课题研究者对收集的许多化工实验教学的模拟仿真软件等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丰富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工实验教学的内容,对不能开出的化工实验是一个补充。学生通过化工实验模拟软件学习到其他实验教学内容,加深了对理论知识及实验原理的理解。化工实验内容很多,我校化工实验条件与工科院校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仪器设备紧缺、化工实验课时安排较少,实验教学效果不够抱负。研究与探索化工实验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尝试对化工实验教学进行新的教学改革,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综合设计性近代物理实验开发与教学的探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23]114号、饶师院教字(2023)11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杨建荣,毛杰健、叶冬连、吴波、吕岿成果介绍:本课题研究了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了实验教学方法;在学校现有设备条件下,开发了新的近代物理实验内容;提供了为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服务的部分实验报告、研究报告、多媒体实验课件等;构建了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信息平台。具体做了如下几点工作:1、完毕研究报告10篇对新开的近代物理实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报告:提出了“椭圆偏振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的实验教学方案和总结了实验结果;提出了“夫兰克—赫兹实验”教学方案及总结了炉温和灯丝电压对激发电位的影响;总结了“电子衍射和银的晶体结构实验结果”和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教学方案;总结了“光拍法测光速实验中外光路调节的实验技巧”;总结了“纳米铜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其物理性能分析”;研究了“影响光栅光谱仪工作效率的因素”;分析了“信号特性对晶体电光调制的影响”;探讨了“光电倍增管响应度”;对“微波等离子真空刻蚀实验”进行了开发与探究;研究了“激光双光栅法测量微小位移”。这些综合设计性近代物理实验的分析研究实验报告,对提高相应的实验教学效果,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已被上饶师范学院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物理系实验教学采用,发表在“HYPERLINK""近代物理实验”网站上。2、编写了7个新实验的讲义它们分别是:NaI(T1)单晶能谱测量实验;单光子计数实验;晶体电光调制实验;光栅光谱仪实验;激光拉曼光谱实验讲义;椭圆偏振测厚度实验;电子衍射实验等。制定了新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已被上饶师范学院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物理系实验教学采用,发表在“HYPERLINK""近代物理实验”网站上。3、设计和制作了7个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课件它们是:NaI(T1)单晶能谱测量实验课件;单光子计数实验课件;光栅衍射实验仿真课件;拉曼光谱测量实验课件;纳米微粒制备实验课件;光电效应与普朗克常数测定实验课件;声光效应实验课件等。这些课件对学生进实验前预习,实验后总结,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已被上饶师范学院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物理系实验教学采用,发表在“HYPERLINK""近代物理实验”网站上。4、发表学术论文8篇在已发表的8篇文章中,提出了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开发的思绪和方法,研制了综合设计性实验仪器,得到了生产厂家的资助(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开发的思考,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具体研究了综合设计性声光偏转实验方案及教学,为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教学范例(综合设计性声光偏转实验方案的研究,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做法(校园科技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上饶师范学院学报);作为开源软件Moodel构建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应用,构建了近代物理实验网络信息平台(基于开源软件Moodel构建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此外,课题组成员,在物理学的其它领域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1)杨建荣,毛杰健,SolitonsolutionsofthecoupledKdVsystemfromHirota’sbilineardirectmethod,Commun.Theor.Phys,2023,12(SCI收录);(2)毛杰健,杨建荣,广义变系数KdV方程新的类孤波解和精确解,物理学报,2023,9:5049;(SCI收录);通过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受到同行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对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然,由于时间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实验课件的质量不高,有的达不到仿真实验现象的水平等,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饶师院教字[2023]17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陈晓芳,汪晓万、袁平、姚素蓉、方良成果介绍:高师音乐专业是为中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是即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并且具有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较强实践能力的教育人才。而目前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却往往忽视了这种能力培养,导致了我们毕业的学生有相称一部分不能适应中学音乐教学的工作需要。本课题研究的展开基于对高师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这一倾向,并结合我系近几年学生教育实习实践反馈的情况,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了尝试与探索。(一)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应从课堂教学实践抓起,课堂不能只限于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把理论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我们对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形式、课时比例等方面,结合中学音乐教育的实践需要进行改善和调整,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中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二)要充足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第二课堂是学生参与实践的最佳途径,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它既是课堂教学实践的扩展和升华,也是检查课堂教学实践的手段。应积极鼓励和发明条件让学生参与校内与校外的各类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充足发挥自己的发明能力和艺术价值,同时也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三)应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高师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技巧和音乐教育教学理论,并且要能综合运用,教育实习是获取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但目前的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建议能进行预实习,使教育实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题研究成果:1、《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54页刊出;2、为音乐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与修订提供依据。普通动物学实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立项时间:2023年批准文号:饶师院教字[2023]17号结题时间:2023年课题组成员:罗朝晖,王艾平、林弘、林国卫成果介绍: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涉及动物形态解剖、分类、生理和进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2024年版:高端装备制造生产线融资租赁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双槽式清洗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全新年度企业师徒传承与品牌价值提升合同3篇
- 2024年特许经营合同的特许经营范围及权利义务
- 2024年玻璃幕墙制作安装合同
- 2024年标准化系统安装服务协议范本版B版
- 吕梁学院《会计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事业单位与境外专家劳动合同规范9篇
- 2024年桃树果苗采购合同样本3篇
-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件
- 在线教育平台行业五年发展洞察及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 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
- 2024年江苏苏州市事业单位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444人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学校食堂舆情处置预案
- 2024年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省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应用语言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杭州师范大学
- Chinese Festival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乙方和甲方对赌协议书范本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 安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7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