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F第一章
引
论
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答: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答:指逻辑学。
3.答:“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答: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答:“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楚,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答: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答:“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显然是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答:指逻辑学。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达之。
答:①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达为“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②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达为:“假如p,那么q。”
③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达为:“只有p,才q。”
④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达为:“p,并且q,并且r。”
⑤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达为:“或者p,或者q。”
⑥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达为:“假如p,那么q;p;所以,q。”F第二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答:不表达命题,由于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答:表达命题,由于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
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答: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答: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答: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6.答:表达命题。虽然它使用的是感慨句,但反映还是十分明确的。
7.答:不表达命题。
8.答:不表达命题。
9.答:不表达命题。
10.答:表达命题。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
1.答: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在自然语言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个逻辑联结词是有歧义的。在某种语境中,它可以用来作为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另一种语境中,它也也许用来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这个命题中,根据它的语境,它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由于这个命题的三个选言肢实际反映了三种也许:第一种也许是这些作品政治上有错误但艺术上没有缺陷;第二种也许是这些作品艺术上有缺陷但政治上没有错误;第三种也许是这些作品政治上有错误并且艺术上有缺陷。在这三种情况中,有并且只有一种情况是真的,所以,它是不相容选言命题。
2.答:相容的选言命题。
3.答:不相容的选言命题。4.答: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5.答:相容的选言命题。
6.答:不相容选言命题。
三、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的什么条件(充足条件、必要条件、充足必要条件)?
1.答:充足条件。
2.答:充足必要条件。
3.答:充足必要条件。
4.答:必要条件。
5.答:必要条件。
6.答:必要条件。
7.答:必要条件。8.答:充足条件。
9.答:充足必要条件。
10.答:充足必要条件。
四、用p、q、r……等分别表达不同内容的简朴命题,并用符号表达其逻辑联结词,写出下列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
1.答:用p表达“曹丕是文学家”,用q表达“曹植是文学家”,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达为“pÙq”。
2.答:用p表达“Q上场”,用q表达“T上场”,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达为“pÚq”(注:Ú上有一·)。
3.答:用p表达“大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用q表达“小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达为“pÙq”。
4.答:用p表达“甲看过《牛虻》”,用q表达“乙看过《牛虻》”,用r表达“丙看过《牛虻》”,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达为“pÚqÚr”。
5.答:用p表达“甲看过《苔丝》”,用q表达“乙看过《苔丝》”,用r表达“丙看过《苔丝》”。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达为:“Ø(pÙqÙr)”。
6.答:这个语句事实上表达的是“假如皮不存在了,那么,毛将无处依附”这样一个充足条件假言命题。用p表达“皮不存在了”,用q表达“毛将无处依附”,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达为“p→q”。
7.答:用p表达“小明去”,用q表达“小红去”,用r表达“小芸去”。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达为“(pÙq)←r”。
8.答:用p表达“方老师有病”,用q表达“方老师有急事”,用r表达“方老师不来上课”。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达为“(pÚq)←r”。
9.答:用p表达“马克思主义胆怯批评”,用q表达“马克思主义会被批评倒”,用r表达“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用了”。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达为“(pÙq)→r”。
10.答:用p表达“A得一等奖”,用q表达“B得一等奖”,用r表达“C得一等奖”,用s表达“D得一等奖”,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以表达为“pÙqÙrÙs”。
五、下列联言推理是什么式?
1.答:这是联言推理的组合式。
2.答:这是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3.答:这是联言推理的组合式。
4.答:这是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5.答:这是联言推理的组合式。
六、请运用选言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答:在选言肢不相容的情况下,这个推理是有效的。例如,“这件出土文物或者是唐代的,或者是宋代的,或者是元代的。或者是明代的;这件出土文物是唐代的;所以,这件出土文物不是宋代的,不是元代的,不是明代的”。而在选言肢相容的情况下,这个推理是无效的。例如,“某人或者是京剧演员,或者是昆剧演员,或者是汉剧演员,或者是豫剧演员;某人是京剧演员;所以,他不是昆剧演员,不是汉剧演员,不是豫剧演员”。
2.答:这个命题是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假如以此为大前提,加上“这份记录材料计算有错误”的小前提,可以得出“不是原始材料有错误,也不是两者兼而有之”的结论。由于肯定否认式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
3.答:加上前提(A)不能得结论,由于相容选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认式。加上前提(B)可得出“艺术上有缺陷”的结论,由于否认肯定式是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
4.答:《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姓白,《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姓黄,《白娘子》的导演姓孙。这个结论是通过选言推理得出的。由于《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或姓孙、或姓白;而姓孙的导演曾同他对过话,可见他不姓孙。根据选言推理的否认肯定式,可得结论:《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姓。《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或姓黄、或姓白,既然《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姓白,他只能姓黄了。这样,《白娘子》的导演只能姓孙了。
5.答:这里包具有两个选言推理。
第一个选言推理是:墓主人或是自然老死,或是暴力致死,或是病死(此前提省略);经检查确认墓主人不是自然老死,也不是暴力致死;所以得出结论:墓主人是病死的。第二个选言推理是:墓主人或因慢性病而死,或因急性病(涉及慢性病急性发作)而死;经检查,未见慢性病致死的证据;所以得出结论:墓主人是因急性病(涉及慢性病急性发作)而死亡的。七、请运用假言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答:这个推理是错误的。由于这是个充足条件假言推理,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指出:“否认前件不能否认后件”,而这个推理却是从否认前件到否认后件。2.答:这个推理是错误的。由于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的前提否认了后件,从而结论否认了前件,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3.答:这个推理是对的的。我们以p表达“甲队体力强”,以q表达“甲队技术高”,以r表达“甲队配合好”,以s表达“甲队战胜乙队”。这样,这个推理的形式可表达为:((pÙqÙr)←s)Ù(ØpÚØqÚØr)→Øs。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认前件式,它是个有效式。
4.答:学生甲、乙两人的回答都不合逻辑。甲运用的是充足条件假言推理,他违反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乙运用的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他违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5.答:A、B、C、D四个学生关于裹尸布真伪的言论,都运用了假言推理。因此,他们的言论是否对的,我们只要借助假言推理的规则逐个加以检查就清楚了。①A的言论事实上包含一个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否认后件式。这个推理就其形式结构来说是对的的(符合“否认后件就要否认前件”的规则)。但是它的大前提是错误的。即“假如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不也许在六百数年时间里一直被我们的教友所敬奉”,这一充足条件假言命题在事实也是不成立的。由于,由于宗教迷信的影响和欺骗,即使它是假的,也也许为宗教徒所祟拜。②B的见解也包含一个充足条件假言推理。这个推理在形式上是错误的,由于它是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违反了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③C的见解包含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从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这是违反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的。④D的见解运用了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否认后件式,即从否认后件到否认前件,这是符合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的,因而他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6.答:警方的三个推理都是错误的。警方的第一个推理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从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警方的第二个推理,是一个充足条件假言推理,它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违反了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警方的第三个推理,是一个充足条件假言推理,它从否认前件到否认后件,违反了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7.答:可以认为包含着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只有念书念得好,才干住这样美丽的高楼;爷爷未能住这样美丽的高楼,所以,爷爷一定是没有好好学习。”这个推理是不对的的,它违反了“否认后件不能否认前件”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当然,爷爷的话也未必对的。
8.答:①假如甲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分别为B、O、AB、A型;。由于假如甲是错误的,那么,乙、丙、丁的自述就对的了。这样,乙为O型,丙为AB型,丁或者是A,或者是B。既然甲不是A型,那么,丁是A型,而甲就是B型了。②假如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同理,甲、乙、丙、丁分别为A、B、AB、O型。③假如丙的自述是错误的,不能得出结论。由于假如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丁的自述就对的了。这样,甲、乙、丁应分别为A、O、B型。结果,丙应为AB型。但丙自述为AB型是错误的,这就说明上述的前提是不能得出结论的。④假如丁的自述是错误的,同理,也不能得出结论。9.答:上场的是G、A、B、C、E、R六名队员。整个推理分九个环节:(1)根据前提②和“G一定要上场”的题设,可以推出D不上场。其推理公式为:只有D不上场,G才上场;现已知G上场,所以,D不上场。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2)根据前提④,可以推知R上场。其推理式为:当且仅当D上场,R才不上场;现已知D不上场;所以,R上场。这是充足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认前件式。(3)根据前提⑤,可推知C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只有R不上场,C才不上场;现已知R上场,所以,C也要上场。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认前件式。
(4)根据前提③,可推A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当且仅当A上场,C才上场;现已知C上场,所以,A也上场。这是充足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5)根据前提⑥,可推知P不上场。其推理形式为:要么P上场,要么A上场;已知A上场,所以,P不上场。这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认式。
(6)根据前提①可推知S不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假如P不上场,那么,S就不上场;现已知P不上场,所以,S不上场。这是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7)根据前提⑦,可推知T和Q不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假如S不上场,那么T和Q不上场;已知S不上场,所以,T和Q不上场。这是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8)根据前提⑧,可推知F不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假如R上场,那么F不上场;已知R上场;所以,F不上场。这是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通过以上几个环节推知不上场的队员是D、P、S、T、F、Q。(9)最后通过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认肯定式,可推知B和E上场。其推理形式为:B和E要么上场,要么不上场;已知,B和E不上场是不也许的(已有D、P、S、T、F、Q六人不上场;所以,B和E要上场10.答:9号不该上场。推理过程如下:根据前提②,可推出3号上场(必要条件假台推理的否认前件式);根据前提③,可推出6号不上场(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认式);根据前提①,可推知4号不上场(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否认后件式);
根据前提④,可推出9号不上场(先运用充足条件假言推理否认后件式推出“并非9号和12号同时上场”,然后通过相容选言推理的否认肯定式推出9号不上场)。
八、以下列命题为前提进行推理,能否得出结论?假如能,结论是什么?并把推理形式写出来。
1.答:不能得结论。
以p表达“这份登记表材料失实”,用q表达“这份登记表誊录有误”,用r表达“这份登记表计算有误”,这样,这个推理形式可表达为:(pÚqÚr)Ùq→?这是个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式,而肯定式是个错误式。
2.答:能。结论是“这个人的业余生活肯定是比较单调的”。
以p表达“某人爱好文学艺术”,以q表达“某人爱好体育活动”,以r表达“某人的业余生活肯定是比较单调的。”这样,这个推理形式可表达为:((ØpÙØq→r)ÙØ(pÚq)→r)。这是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是个对的式。
3.答:能。结论是:“或者他头脑不清楚;或者他态度不诚恳”。
以p表达“他头脑清楚”,以q表达“他态度诚恳”,以r表达“他就会结识自己的错误”,以s表达“他就会认可自己的错误”。这样,这个推理的形式可表达为:((p→r)Ù(q→s))Ù(ØrÚØs)→(ØpÚØq)。这是复杂破坏式二难推理,其推理形式是对的的的。
4.答:能。结论是:“老赵临时有急事”。
以p表达“老赵有病”,以q表达“老赵临时有急事”,以r表达“老赵会打电话来”。这里包含着两个推理,它们的推理形式可表达为:
(p→r)ÙØr→Øp
①
(pÚq)ÙØp→q
②①充足条件假言推理的否认后件式,②为相容选言推理的否认肯定式,这两个都是对的的推理式。
5.答:结论是:唐颖和祝芳去苏州旅游。
用p表达“王璐去苏州旅游”,用q表达“唐颖去苏州旅游”,用r表达“祝芳去苏州旅游”,用s表达“陈蓉必然知道”,推理过程可表达为:(p→s)ÙØs→Øp;(pÚq)ÙØp→q;
(q→r)Ùq→r。
九、给出下列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推理。
1.答:这个命题的负命题是:“并非某人只有贪污,他才算是犯罪”。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推出“某人并没有贪污,他却犯了罪”。
2.答:这个命题的负命题是:“并非假如某人发高烧,那么他就一定是患了肺炎”。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某人发高烧,但是他没有患肺炎”。
3.答:这个命题的负命题是:“并非当且仅当某年风调雨顺,这一年才干获得丰收”。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某年风调雨顺,但是没有获得丰收,或者,某年不风调雨顺,但是却获得了丰收”。
4.答:这个命题的负命题是:“并非丽莎爱好唱歌,并且爱好跳舞”。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指出结论:“丽莎或者不爱好唱歌,或者不爱好跳舞”。
5.答:这个命题的负命题是:“并非张小燕或者是女飞行员,或者是女宇航员”。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张小燕既不是女飞行员,也不是女宇航员”。
6.答:这个命题的负命题是:“并非那封信要么寄往北京,要么寄往上海”。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那封信寄往北京,又寄往上海,或者,那封信不寄往北京,又不寄往上海”。
7.答:这个命题的负命题是:“并非或者A和B去看电影,或者C和D去看电影”。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A和B不去看电影,C和D也不去看电影”。
8.答:这个命题的负命题是:“并非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或者缺少文字表达能力,他要写出好小说也是也许的”。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或者缺少文字表达能力,他要写出好小说是不也许的”。
十、下列推理各属何种形式的二难推理呢?
1.答:简朴的破坏式。
2.答:复杂的构成式。
3.答:复杂的构成式。
4.答:简朴的构成式。
5.答:复杂的构成式。
十一、请运用二难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答:山姆有罪。
假如汤姆不是罪犯,那么,山姆或吉宁土是罪犯;又因吉宁士只有伙同山姆才干作案。这样,山姆必然有罪。
假如汤姆是罪犯,那么,他也要伙同山姆或吉宁士才干作案(由于汤姆不会开汽车);又因吉宁士只有伙同山姆才干作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山姆也有罪。
或者汤姆是罪犯,或者汤姆不是罪犯,总之,山姆是有罪的。
2.答:不管A是盗窃犯,或者不是盗窃犯,他都会说“自己不是盗窃犯”。
假如A是盗窃犯,那么,A是说假话。这样,他必然说“自己不是盗窃犯”;假如A不是盗窃犯,那么,他是说真话的,这样,他也必然说“自己不是盗窃犯”;所以,不管什么情况,A都说“自己不是盗窃犯”。
在这种情况下,B如实地转述了A的话,所以,B是说真话的,因而不是盗窃犯。C故意地错述了A的话,所以,C是说假话的,因而C是盗窃犯。
十二、下列推理属何种推理?请列出它们的推理形式,说明是否有效?为什么?
1.答:这是个充足条件假言易位推理,其推理形式为:(p→q)→(Øq→Øp)。这是个有效式。
2.答: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易位推理,其推理形式为:(p←q)→(Øq→Øp)。这是个非有效式。
3.答: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肯定式,其推理形式为:((p←q)Ù(q←r))→(r→p)。这是个有效的推理形式。
4.答:这是个充足条件假言联锁推理,其推理形式为:((p→q)Ù(q→r))→(r→p)。这是个错误的推理,由于充足条件假言联锁推理不能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
5.答:这是个假言联言推理,其推理形式为:(p→q)Ù(r→s)Ù(pÙr)→(qÙs)。这是个有效的推理形式。
6.答:这是一个假言联锁推理,其推理形式为:((Øp→Øq)Ù(Øq→r))→(p→r)。这个推理形式是非有效的。因充足条件假言推理不能由否认前件得出否认后件的结论。
F第四章
简朴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
一、下列各段文字中括号内的语词或语句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
1.答:前一个括号是从内涵方面说明“基础科学”这个概念;后一个括号是从外延方面说明“基础科学”这个概念。
2.答:第一个括号是从内涵方面说明“纺织品”这个概念;后面七个括号都是从外延方面说明“纺织品”这个概念。
3.答:第一个括号是从内涵方面说明“领导”这个概念;第二个括号是从外延方面说明“领导”这个概念。
4.答:前一个括号是从内涵方面说明“经”这个概念;后一个括号是从外延方面说明“经”这个概念。
5.答:第一、二个括号是从内涵方面说明“宪法”这个概念;第三、四个括号是从外延方面说明“宪法”这个概念。
6.答:第一、二个括号是从内涵方面说明“数理逻辑”这个概念,第三个括号是从外延方面说明“数理逻辑”这个概念。
二、在下列各段文字中,哪些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
1.答:“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艺术”的内涵;“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语言艺术(如文学)和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是“艺术”的外延。
2.答:“现实世界在人们主观意识里的一种反映,但是它是虚妄的、颠倒的反映”,“对神灵、魔鬼、偶像等‘超人间力量’的崇敬”、“统治人民和维护剥削制度的精神力量”等是“宗教”的内涵;“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及“道教”、“神道教”、“印度教”、“犹太教”等是“宗教”的外延。
3.答:“用实物来塑造形象,在三度空间中再现的艺术形式”,“重要是塑造人物的形象;着力于人物自身的刻画,表现人物的形貌特性和思想性格”,“能表现人物、事物的一个瞬间”等都是“雕塑”这个概念的内涵,“雕”、“塑”以及“石雕”、“木雕”、“泥雕”、“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园林雕塑”、“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等都是“雕塑”的外延。
4.答:“重要研究防止、医疗、科研、管理等医疗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是“医学伦理学”的内涵。
5.答:“有节奏的声音,并借以抒发激情”,“富有音乐性,语言凝炼、含蓄,讲究节奏、音韵,它专长于抒情言志”是“诗歌”的内涵,“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是“诗歌”的外延。
三、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通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答:单独概念,正概念。
2.答:单独概念,正概念。
3.答:单独概念,正概念。
4.答:普遍概念,正概念。
5.答:单独概念,正概念。
6.答:普遍概念,负概念。
7.答:普遍概念,正概念。
8.答:单独概念,正概念。
9.答:普遍概念,负概念。10.答:普遍概念,负概念。四、指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集合概念,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非集合概念?
1.答: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
2.答:两个“人民”都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都是集合概念。
3.答: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4.答: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
5.答: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6.答: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7.答:“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第三世界”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集合概念。
8.答: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集合概念。
9.答:易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
10.答: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
11.答: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
12.答: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集合概念。
五、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
1.答:“文学作品”对“抒情诗”是真包含关系。
2.答:矛盾关系。
3.答:反对关系。
4.答:“工业”对“重工业”是真包含关系。
5.答:“平行四边形”对“菱形”是真包含关系。
6.答:反对关系。
7.答:全同关系。
8.答:交叉关系。
9.答:交叉关系。
10.答:全同关系。
六、指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1.答:“共产党人”对“党的高级干部”是真包含关系。
2.答:这三个概念之间都是全同关系。
3.答:“英国”、“法国”、“日本”、“沙皇俄国”、“德国”、“美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两两之间都是反对关系;“帝国主义国家”与“英国”等八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帝国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4.答:矛盾关系。
5.答:“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是矛盾关系;“宏观”和“微观”之间是反对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是反对关系。
6.答:“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发明家”等概念两两之间都是交叉关系。
7.答:“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间是矛盾关系;“观测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概念两两之间都是反对关系;这四个概念对“一般能力”分别都是真包含于关系;“计算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绘图能力”这三个概念两两之间都是反对关系,它们对“特殊能力”是真包含于关系。
七、下面是八种表达概念间关系的图形,又有八组概念,请在每组概念后面的括号内填上相应的图形编号。
1.答:(D)。
2.答:(A)。
3.答:(H)。
4.答:(B)。
5.答:(F)。
6.答:(C)。
7.答:(G)。
8.答:(E)。
八、请选出符合下列各图所示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入图中:1.
答:A:教师;B:语文教师;C:优秀教师。2.
答:A:工人;B:女工;C:党员。3.
答:A:工人;B:运动员;C:铁路工人运动员。4.
答:A:中国;B:社会主义国家;C:美国。5.
答:A:产品;B:商品;C:电器;D:国货。九、下列语句作为定义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它们各违反了下定义的哪条规则?请略加分析。
1.答: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由于定义概念的外延小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若这个定义能成立,显然就把“半月刊”、“季刊”等排斥在期刊之外了。
2.答:“塑造出来的模式化”含混不清,令人费解,因而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清楚确切”的规则。
3.答: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一定都是生产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外延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外延要小。
4.答: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5.答: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6.答: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7.答: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这里下定义者先用“小国”来定义什么叫“大国”,然后又用“大国”来定义什么叫“小国”,这样一来,“大国”与“小国”就互相定义了。
8.答: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9.答: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10.答:“人们从生活矿藏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纯金,是人的闪光思想、豪迈情怀的结晶”是比方之词,这些语句并没有揭示“警句”的内涵,因而,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清楚确切”的规则。
十、定义分析。
1.答:
(A)这里的错误有两个:一是在下定义时未使用科学术语而使用了含混的语言,由于“东南西北”是口头俚语,用它来指称“各地”,并非是科学术语;二是“定义过宽”,由于各地所发生的事并非都是新闻。
(B)这里的错误也有两个:一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由于新闻不一定都是报道离奇事情的;二是这里所使用的“非同一般”、“出乎意料”很难有个明确的衡量标准,显然不是科学的术语。
(C)这里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由于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并非都有“刺激性”。
(D)这里的错误是把“新闻”定义为“新事的记录”,这是“同语反复”。把“新闻”定义为“不是过去发生事情的报道”违反了“定义一般必须用肯定形式”这条规则。
2.答;第一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第二个定义违反了“定义一般必须用肯定的语句形式和正概念”的规则;第三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清楚确切”的规则。
十一、下列各题,哪些属于划分?哪些不属于划分?试作简要分析。
1.答:不属于划分。由于划分是把外延较大的概念提成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即把大类提成若干个小类,这样,被划分的概念同划分以后得到的概念之间,一定是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事实上是把整体提成若干个部分,这是分解,而不是逻辑划分。
2.答:不属于划分。“主语”、“谓语”、“补语”、“定语”、“状语”等同“句子”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答:属于逻辑划分。
4.答:属于逻辑划分。
5.答:不属于划分。由于“树”和“树根”、“树干”、“树枝”、“树叶”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答:不属于逻辑划分。由于上海市的各个“区”与“上海市”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不是种概念与属概念之间的关系。
十二、下列划分各违反了哪条规则?
1.答:这个划分违反了“划分必须是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由于这里缺少子项“微生物”。2.答:这个划分违反了“每次划分根据必须同一”和“划分的子项应互相排斥”的规则,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3.答:这个划分违反了“划分必须相称”的规则,犯了“多余子项”的错误。由于太阳能运用工业、原子能工业不是“燃料工业”的子项。
4.答:对“文学体裁”的划分不完全,漏掉了子项“散文”;对“小说”的划分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同时,划分也不完全,缺少子项“中篇小说”;对“诗歌”的划分也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5.答:这个划分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6.答:这个划分违反了“划分必须是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7.答:从逻辑上分析这个划分犯了“子项相容”的错误。8.答:这个划分犯了“根据混淆”和“子项相容”的错误。9.答:这个划分犯了“多余子项”的逻辑错误,由于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和孙辈都不属于“直系亲属”。10.答:这个划分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十三、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概括和限制:1.答:散文→文学作品(概括)
散文→古代散文(限制)
2.答:鲸鱼→哺乳动物(概括)
鲸鱼→虎鲸(限制)3.答: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概括)
历史科学→中国历史科学(限制)4.答: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概括)
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限制)5.答:初等数学→数学(概括)
初等效学→算术(限制)6.答:经典著作→著作(概括)
经典著作→《反杜林论》(限制)7.答:悲剧→戏剧(概括)
悲剧→古典悲剧(限制)8.答:坦克车→武器(概括)
坦克车→新式坦克车(限制)
9.答:外交部→政府机关(概括)
外交部→中国外交部(限制)10.答:机电产品→产品(概括)
机电产品→发电机(限制)十四、下列概念的概括和限制是否对的?为什么?1.答:“学生”限制到“中学生”是对的的;但概括为“知识分子”是不对的的,由于“知识分子”不是“学生”的属概念。2.答:“北京大学”概括为“高等院校”是对的的;但限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是不对的的,由于这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3.答:“唯心主义”概括为“哲学”是对的的,由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种概念;但把“唯心主义”限制为“黑格尔”是不对的的,由于“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黑格尔”是一个人,两者不是属种关系。4.答:把“非金属元素”概括为“元素”是对的的,但限制为“塑料”是不对的的。由于“非金属元素”指金属以外的元素,而塑料是化合物,它同“非金属元素”之间不是属种关系。
5.答:把“舟山群岛”概括为“岛”,限制为“蚂蚁岛”都是不对的的。由于“舟山群岛”是集合概念,而“岛”是非集合概念;“蚂蚁岛”与“舟山群岛”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不是种属关系。6.答:把“勇敢”概括为“品德”是对的的;但限制为“勇敢的战士”是不对的的,由于“勇敢”与“勇敢的战士”不是属种关系。7.答:这里的概括是不对的的。由于“六连战士”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是种属关系;这里的限制是对的的,由于“六连战士”与“六连一排战士”是属种关系。8.答:把“喜马拉雅山脉”概括为“山”是错误的,由于这里的“喜马拉雅山脉”是集合概念,而“山”是非集合概念,它们之间并不是属种关系;“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珠穆朗玛峰”也是错误的,它们之间也不是属种关系。
F第五章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命题各属何种性质命题?其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如何?1.答:全称否认命题。其主、谓项都周延。2.答:全称肯定命题。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3.答:特称肯定命题。其主、谓项都不周延。4.答:单称肯定命题。主项“人民群众”周延,谓项“历史的发明者”不周延。
5.答:全称否认命题。其主、谓项都周延。6.答:特称否认命题。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7.答:这个命题可以理解为特称肯定命题,也可以理解为特
称否认命题。由于这里的联项“是”被省略了。假如“是”放在“不”字前面,可以构成一个特称肯定命题,即“我班有些同学数学考试成绩是不抱负”。这时,主项“我班同学(的)数学考试成绩”不周延,谓项“不抱负”也不周延;假如“是”摆在“不”字后面,可以构成一个特称否认命题,即“我班有些同学数学考试成绩不是抱负(的)”。这时,主项(“我班同学数学考试成绩”)不周延,谓项“抱负(的)”周延。8.答:特称否认命题。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二、用欧拉图表达性质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的关系。1.答:“所有S都是P”为假,S和P的关系有三种也许,用欧拉图表达如下:SP
S
PS
P
(1)
(2)
(3)(1)表达事实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人是欧洲人”。
(2)表达S和P事实上是交叉关系。例如,“有些水是酸的”。
(3)表达S和P事实上是全异关系。例如,“所有的大学生都不是文盲”。
假如在事实上S和P是处在上述三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所有S都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1.
答:“有S不是P”为假,S和P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也许,用欧拉图表达如下:S
PSP
(1)
(2)(1)表达S和P事实上是全同关系。例如,“所有的圆都是由一定线段的一端动点在平面上绕另一端不动点运动而形成的封闭曲线”。
(2)表达事实上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
假如S和P在事实上是处在上述两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S不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2.
答:“有S是P”为真,S和P之间的关系有四种也许,用欧拉图可表达如下:
S
P
SPS
PPS
(1)
(2)
(3)
(4)
(1)表达事实上S和P是全同关系。例如,“所有的花都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
(2)表达事实上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欧洲人都是人”。
(3)表达事实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人是懂西班牙语的。”
(4)表达S和P事实上是交叉关系。例如,“有些学生是非洲人”。
假如事实上S和P是处在上述四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S是P”这个命题,就是真命题。3.
答:“有些S不是P”为真,S和P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也许,用欧拉图可表达如下:
SP
P
SS
P
(1)
(2)
(3)
(1)表达事实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工人不是铁路工人”。
(2)表达S和P事实上是交叉关系。例如,“有些大学生不是足球运动员”。
(3)表达S和P事实上是全异关系。例如,“所有的牛都不是植物”。
假如S和P在事实上处在上述三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些S不是P”的命题,就是真命题。
5.答:“所有S都不是P”为假,S与P之间的关系有四种也许,用欧拉图表达如下:
S
PSPS
PPS
(1)
(2)
(3)
(4)(1)表达S和P是全同关系,例如,“所有的花都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
(2)表达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花都是植物的器官”。
(3)表达S真包含P,例如“有些花是玫瑰花”。
(4)表达S和P是交叉关系,例如,“有些花是红的”。
假如在事实上S和P是处在上述四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所有S都不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
三、已知下列命题为真,请根据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指出与其素材相同的其它三个命题的真假。
1.答:该命题为E判断。当E命题为真时,同素材的A命题“W学院所有的学生都是印第安人”是假的;同素材的I命题“W学院有些学生是印第安人”也是假的;同素材的O命题“W学院有些学生不是印第安人”是真的。
2.答:该命题为A命题。当A命题真时,同素材的E命题为假,同素材的I命题为真,同素材的O命题为假。
3.答:该命题为O命题。在O命题为真的情况下,同素材的A命题为假,同素材的E、I命题均真假不定。
4.答:该命题为I命题。在I命题为真的情况下,同素材的E命题为假,同素材的A、O命题均真假不定。
5.答:该命题是A命题,当A命题为真时,同素材的E命题“S村所有的人家都没有电视机”是假的;同素材的I命题“S村有的人家有电视机”是真的;同素材的O命题“S村有的人家没有电视机”是假的。
四、已知下列命题为假,请根据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指出与其素材相同的其它三个命题的真假。
1.答:该命题为A命题。当A命题为假时,同素材的E命题、I命题均真假不定,而同素材的O命题肯定是真的。
2.答:该命题为I命题。在I命题为假的情况下,同素材的A命题为假,同素材的E、O命题均为真。
3.答:该命题为E命题。在E命题为假的情况下,同素材的A、O命题均真假不定,而同素材的I命题肯定是真的。
4.答:该命题为O命题。在O命题为假的情况下,同素材的E命题肯定是假的,而同素材的A、I命题肯定是真的。
5.答:该命题为E命题。当E命题假时,同素材的A命题真假不定,同素材的I命题真,同素材的O命题真假不定。
五、按命题间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真命题来驳斥下列假命题。
1.答:被驳斥的命题为A命题。驳斥A命题可以运用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假如能拟定同素材的O命题“某国国会有些议员不是工人出身的”为真,运用矛盾关系,即可拟定A命题为假(即被驳倒);同样,假如能拟定同素材的E命题为真,根据反对关系,也可以拟定被辩驳的A命题为假。2.答:被驳斥的命题为E命题。驳斥E命题也可以运用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假如能拟定同素材的I命题“β星系中有些星是双子星”为真,根据矛盾关系,可以拟定被驳斥的E命题为假;同样,假如能拟定同素材的A命题“β星系中所有的星都是双子星”为真,也可以拟定被驳斥的E命题为假。
3.答:被驳斥的命题是O命题。驳斥O命题,只能运用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即只有拟定同素材的A命题“所有的昆虫都是六只脚的”为真,才可以拟定被驳斥的O命题为假。
4.答:被驳斥的命题是I命题。驳斥I命题,不能用A命题,也不能用O命题,而只能运用E命题。根据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拟定同素材的E命题“所有的人都不是长生不老的”为真,可以拟定被辩驳的I命题为假。
5.答:被辩驳的命题是E命题。驳斥E命题,可以运用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假如能拟定同素材的I命题真,就可以拟定E命题假,假如能拟定A命题真,也可以拟定E命题假。
六、下列根据对当关系所进行的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答:非有效。由于从SIP真不能推出SOP真,SIP和SOP之间是下反对关系,当SIP真时,SOP是真假不定的。
2.答:有效。由于从SAP,可以推出。
3.答:非有效。由于根据对当关系,从,只能推出SOP,而不能推出SIP。
4.答:有效,由于从SOP,可以推出。
5.答:有效,由于从,可以推出SOP。
6.答:非有效。由于SOP与SIP是下反对关系,当SOP真,SIP真假不定。
7.答:非有效。由于根据下反对关系,当SOP真时,SIP真假不定。
七、对下列命题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达之。
1.答:“有些花不是红的”换质为“有些花是非红的”。其公式为:SOP→SI。
2.答:“逻辑学不是不能学好的”换质为“逻辑学是能学好的”。其公式为:SE→SAP。
3.答:“有些战争是非正义战争”换质为“有些战争不是正义战争”。其公式为:SI→SOP。
4.答:“所有的事物都是运动着的”换质为“所有事物都不是不运动着的”。其公式为:SAP→SE。
5.答:“甲厂所有的产品都是优质产品”换质为“甲厂所有的产品都不是非优质产品”。其公式为:SAP→SE。
八、下列命题能否换位?如能,请进行换位,并用公式表达之。
1.答:能;换位后的结论是:“任何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有神论者”。其公式为:SEP→PES。
2.答:不能。
3.答:能。换位后的结论是:“有些卵生动物是鱼类”。其公式为:SIP→PIS。
4.答:不能。
5.答:能。换位后的结论是:“有些周延的(项)是否认命题的谓项”。其公式为:SAP→PIS。
6.答:不能。
7.答:能。换位后的结论是:“科学的世界观不是唯心主义”。其公式为:SEP→PES。
8.答:不能。
9.答:能。换位后的结论是:“有些中国制造的产品是电子产品”。其公式为:SIP→PIS。
九、对下列判断进行换质位,并用公式表达之。
l.答:“A厂所有的技术员都是勤奋学习的”,先换质为:“A厂所有的技术员都不是不勤奋学习的”;然后,换位为:“不勤奋学习的不是A厂的技术员”。其公式为SAP→SE→ES。
2.答:“有些大学生不是南方人”,先换质为“有些大学生是非南方人”,然后,换位为:“有些非南方人是大学生”。其公式为SOP→SI→IS。
3.答:“丙厂所有的产品都不是出口商品”,先换质为:“丙厂所有的产品都是非出口产品”,然后,换位为:“有些非出口商品是丙厂的产品”。其公式为:SEP→SA→IS。
4.答:“没有事物不是运动的”,意即“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先换质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不运动的”,然后,换位为:“不运动的不是事物”。其公式为:SAP→SE→ES。
5.答:“A歌舞团所有的演员都不是大学毕业的”,先换质为“A歌舞团所有的演员都是非大学毕业的”,然后,换位为“有些非大学毕业的人是A歌舞团的演员”。其公式为:SEP→SA→IS。
十、下列直接推理能否成立?如能成立,请用公式写出它的推理过程:
1.答:“SOP真,推出O真”,能成立。其推理过程为:SOP→SI→IS→O。
2.答:“从SEP真,推出O真”,能成立。其推理过程为:SEP→SA→IS→O。
3.答:“从SAP真,推出O真”,不能成立。由于从SAP真出发,可推出PIS;再推,只能推出PO,而推不出O。
4.答:“从SIP真,推出O真”,不能成立。由于从SIP真,只能推出SO真,而不也许推出O真。
5.答:“从SEP真,推出AS真”不能成立。由于从SEP真,通过换质位,只能推出IS真,而不能推出AS真。
6.答:“从SEP真,推IS真”,能成立。其推理过程为:SEP→SA→IS。
7.答:“从SAP真,推出A真”,不能成立。由于从SAP真,通过换质、换位,能推出I,不能推出A。
十一、请根据换质法和换位法的规则,回答下列问题。
1.答:从“一切真正革命者都是光明磊落的”能推出“不光明磊落的人不是真正革命者”。这个推理过程的公式是:SAP→SE→ES。
2.答:从“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是不学日语的”能推出“学日语的都不是我们班上的同学”。这个推理过程的公式是:SA→SEP→PES。但不能推出:“不学日语的都是我们班同学”的结论,由于这违反了推理的规则。(“不学日语的”本来不周延,在结论中变为周延了)。
3.答:从“不劳动者不得食”能推出“得食者是劳动者”。由于根据直接推理的规则,以下推出过程可以成立:A→EP→PE→PAS。
4.答:从“凡是对的的推理都是形式对的的推理”,能推出“有些形式对的的推理是对的的推理”(由于根据换位规则,SAP能换位为PIS),又能推出“有些不对的的推理是形式不对的的推理”(由于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从SAP能得I的结论)。推理过程如下:SAP→SE→ES→A→I。
5.答:不能推出“有些好干部不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即由SAP推不出SOP。
能推出“不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是不好的干部”。推理过程为:SAP→SE→ES→A。
不能推出“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是好干部”。由于SAP换位后,只能得出PIS,得不出PAS。
十二、指出下列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以及大项、中项、小项。
1.答:大前提是“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小前提是“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结论是“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规律”分别为大项、中项、小项。
2.答:“有些文科学生必修逻辑课”是结论,“所有哲学系学生必修逻辑课”是大前提,“哲学系学生是文科学生”是小前提;“文科学生”、“必修逻辑课”、“哲学系学生”分别为小项、大项、中项。
3.答:“凡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是认可物质第一性的”是大前提,“有些哲学家不认可物质第一性”是小前提,“有些哲学家不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是结论。大项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中项是“认可物质第一性”,小项是“哲学家”。
4.答:“瓦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是大前提,“瓦特是大发明家”是小前提,“有些大发明家并未受过高等教育”是结论。大项是“受过高等教育”,小项是“大发明家”,中项是“瓦特”。
5.答:“鱼是用鳃呼吸的”是大前提,“鲸不是用鳃呼吸的”是小前提,“鲸不是鱼”是结论;“鱼”是大项,“用鳃呼吸的”是中项,“鲸”是小项。
十三、下列各段文章中,是否包具有三段论?如有,请指出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1.答:包具有两个三段论:
①“凡是超过群众觉悟限度企图‘拔苗助长’的总是错误的”是大前提,“命令主义超过了群众的觉悟限度,害了急性病”是小前提,“命令主义是错误的”是结论。
②“凡是落后于群众的觉悟限度又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的,总是错误的”是大前提,“尾巴主义落后于群众的觉悟限度,害了慢性病”是小前提,“尾巴主义是错误的”是结论。
2.答:包具有一个三段论。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石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古海洋地区”,小前提是“喜马拉雅山系的地层遍布丁珊瑚、苔藓、海藻、鱼龙、海百合等化石”,结论是“喜马拉雅山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被海洋淹没过”。
3.答:包具有一个三段论。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凡是陨石坠地引起的灾变总有陨石残迹”,小前提是“这里的灾变找不到陨石残迹”,结论是“这里的灾变不是陨石坠地引起的”。
4.答:包具有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是:“所有在前沿科学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都是懂得数学语言的”,小前提是:有些年老的科学家不懂得数学语言”,结论是:“有些年老的科学家不能成为在前沿科学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
十四、下列三段论是否对的?如不对的,它违反了哪条规则?
1.答:不对的。它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2.答:对的。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3.答:不对的。它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4.答:不对的。它违反了“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规则。
5.答:不对的。以两个否认判断为前提,是不能得出必然结论的。
6.答:不对的。以两个特称判断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
7.答:不对的。“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值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一个共产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值于“所有的共产主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违反了“中项在前提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8.答:不对的。“某电大班没有一个学员不是北京人”,等值于“某电大班所有的学员都是北京人”;“某电大班没有一个学员不是学经济的”,等值于“某电大班所有的学员都是学经济的”。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只能得出“有些学经济的是北京人”,而不能得出“所有学经济的都是北京人”的结论。这个三段论推理,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同周延的项,在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
9.答:不对的。以两个特称判断作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10.答:对的。它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11.答:对的。“没有优秀的文艺作品不受群众欢迎的”,等值于“所有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受群众欢迎的”;“长篇小说并不都是受群众欢迎的”等值于“有些长篇小说不是受群众欢迎的”。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能推出“有些长篇小说不是优秀的文艺作品”的结论。推理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十五、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构成一个对的的三段论,并写出推导过程。
1.答:这个对的的三段论是:
(P)
(A)
(M)
S
O
M
∴S
(O)
P
推导过程为:①先拟定结论一定是O判断,这是由于前提中有一个是否认,结论一定是否认;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结论一定是特称。②再拟定大前提一定是A命题。这是由于,假如大前提是E或O命题,则会由于两个都是否认前提而得不出必然的结论;假如大前提是I命题,则会由于两个前提都是特称而得不出必然的结论。③最后拟定大前提的主项一定是大项,这是由于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因此,它在前提中必须周延,否则就会违反“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2.答:这个对的的三段论是:
M
O
P
(M)
(A)
(S)
∴S
(O)
P
推导过程为:①先拟定结论一定是O命题,理由同上。②再拟定小前提一定是A命题,理由同上。③最后拟定小前提的主项一定是中项M,由于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假如它在小前提中也不周延(A判断的谓项),这样就会违反: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三段论规则。
3.答:这个对的的三段论式可以是:
(P)
E
(M)
M
I
S
∴S
O
P
也可以是:
(M)
E
(P)
M
I
S
∴S
O
P
推导过程为:①由于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命题,所以结论只能是特称的;②由于前提中有一个是否认命题,所以结论只能是否认的;③这样,结论只能是O命题;④结论是O命题,大项P周延,这就规定P在大前提中用延。由于大前提是E命题,所以P在大前提中既可以作主项,也可以作谓项;⑤中项M在小前提中不周延,这就规定它在大前提中周延。由于大前提是E命题,所以M既可以作谓项,也可以作主项。
十六、试分析下列省略三段论,规定:(A)指出它省略了哪一部分;(B)把它恢复成完整的三段论;(C)分析它是否对的。
1.答: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前进中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所碰到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因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所碰到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对的的。
2.答: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马克思主义者都不应当割断历史,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对的的。3.答:省略了结论。其完整的三段论是:“坚持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必须坚持真理,所以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对的的。4.答:省略了结论。其完整的三段论是:“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所以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对的的。
5.答:省略了小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一切革命者都应当学习毛泽东思想,文艺工作者是革命者,所以文艺工作者也不例外(即应当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对的的。
6.答: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一切得奖的影片都是优秀影片,《大决战》是得奖影片,所以它是优秀影片。”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对的的。
十七、请运用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答:假如以“有些A是B”为大前提,以“所有的B是C”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推出“有些C是A”的结论。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的第四格,IAI式是第四格的对的式。假如以“所有B是C”为大前提,以“有些A是B”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推出“有些A是C”的结论。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的第一格。AII式是其对的式。
2.答:以A为大前提,以E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只有当属于第二格或第四格的情况下,才干必然推出结论。由于第一格和第三格都规定小前提肯定,假如构成第二格或第四格,可以得E(或O)的结论。
3.答:假如以“所有的A都不是B”为大前提,以“所有的C都是B”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推出“所有的C不是A”(或“有些C不是”A”)的结论。这个推理属于第二格。EAE式(或EAO式)是第二格的对的式。假如以“所有的C都是B”为大前提,以“所
有的A都不是B”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则能推出“所有A都不是C”(或“有些A不是C”)的结论。这个推理是第二格的AEE式(或AEO式)。
4.答:不能必然得出结论。由于这个推理属于第二格,根据第二格的规则,“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认的”,而这里两个前提都是肯定的。
5.答:结论应当是O判断。由于前提中有一个是否认的,结论一定是否认的;又由于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结论应当是特称的。所以,结论是O判断。
6.答:这个三段论式应为“所有P都是M,有些S不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7.答:假如结论是否认的,那么大项一定是周延的;假如大项在结论中周延,那么就规定大项在前提中也是周延的,而I命题的主谓项都不周延,因此大前提不能是I命题。
8.答:从三段论的角度来分析,本题中的三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不少的。它违反三段论中关于项(中项、大项和小项)的各条规则。现择要分析如下:
“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么?为什么不到外国去?”这几句话也包含着一个错误的三段论:
外国人是说中国不好的(被省略的大前提),
你说中国不好,所以,你是外国人。
这个推理的中项一次也不周延,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所以是错误的。“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这里包含着这样的一个错误的三段论:
甲生疮,甲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生疮。这个推理显然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由于“中国人”在前提中是小前提的谓项,它是不周延的,而在结论中作为主项就成为周延的了,因此是错误的。“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这里也包具有一个错误的三段论:
卖国贼是说诳的,
你是说诳的,
所以,你是卖国贼。
这个三段论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因而是错误的。F第六章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一、从对称性的角度分析下列命题中划有横线的关系各属何种关系?1.答:反对称性关系。2.答:对称性关系。
3.答:反对称性关系。4.答:非对称性关系。5.答:对称性关系。
6.答:对称性关系。7.答:非对称性关系。
8.答:非对称性关系。二、从传递性角度,分析下列命题中标有横线的关系各属何种关系?1.答:非传递性关系。2.答:传递性关系。3.答:非传递性关系。4.答:非传递性关系。5.答:非传递性关系。
三、下列关系推理是否对的?为什么?
1.答:这个关系推理是不对的的。由于关系“离……很近”是非传递性的。
2.答:这个关系推理是不对的的。由于关系“败给了”是非传递性的。3.答:这个关系推理是对的的。由于关系“晚于”是传递性的。
4.答:这个关系推理是不对的的。由于“佩服”是非对称性关系。
5.答:这个关系推理是不对的的。由于关系“支援”是非对称性的。6.答:对的。由于“在……以南”是传递性关系。7.答:这是个混合关系推理。同三段论同样,混合关系推理也有这样一条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而在这个推理中,“拥护王厂长”在前提中是不周延,可是它在结论中却周延了。因此,这个关系推理是错误的。8.答:在这个推理中,媒概念“甲组同学”两次都不周延,从而违反了混合关系推理的规则,因此,这是个不对的的关系推理。9.答:这个关系推理是不对的的。由于“结识”这种关系是非传递性关系。
F第九章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一、请简略分析下列议论是否违反逻辑规律的规定?如有,它违反了哪条逻辑规律的规定?1.答:这段话同时肯定“没有人上去过”和“有人上去过”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违反了矛盾律的规定,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2.答:“经验主义”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思想和作风,它把狭隘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轻视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意义。这段议论以不应当反对“工作经验”、“生产经验”为例,证明不能一概反对“经验主义”。在这里,显然把“经验”、“经验主义”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了,这是二种违反同一律规定的逻辑错误。3.答:这个团支部书记说的“下棋么,我们既不严禁,也不提倡”。从表面上看,似乎违反了排中律的规定,其实并非如此。由于在“严禁”与“提倡”之间可以有第三种情况(例如“允许”)。4.答:一场棋的结局,有三种也许:赢、输、和。小李先回答说“没有赢”,后文回答说“也没有输”,这就意味着“和”。小李的回答没有逻辑错误。5.答:这段议论违反矛盾律的规定,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由于它一方面断定“南山路下水道的淤塞现象终于彻底解决了”,另一方面又断定南山路尚有“一小段还在加紧施工”。6.答:这段话中重要的错误是混淆了“电影界的老前辈”和“从事戏剧、电影创作都有十几年、几十年的经验(的人)”这两个概念,因而违反了同一律的规定。7.答:甲、乙两人的说法构成两个互相反对的思想,否认两个互相反对的思想是不违反排中律的规定的。这段话不存在逻辑错误。
8.答:“这类事情的真实性”指的是生活的真实性,“生活的真实性”同“艺术的真实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这里却加以混淆了,违反了同一律的规定。二、请从同一律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答:金副厂长的回答是违反同一律的规定的。在动员职工实行计划生育大会上,金副厂长说:“在分房时,对有一个小孩和有两个小孩的家庭同样分派”,这里的“同样分派”这个概念,显然是指不管有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家庭居住面积同样;而后来在贯彻新房分派时所说的“同样分派”,显然是指按家庭人口平均面积。不能不说,金副厂长故意地混淆概念。2.答:这个学生的说法混淆了概念,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规定。数学老师只是根据婴儿出生率的材料说明:男婴比女婴稍多,而并没有从社会的人口构成来说男人比女人多。也就是“男婴”同“男人”,“女婴”同“女人”分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这个学生却把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了。3.答:鲁苏的信的确存在着“混淆概念”与“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一方面,鲁苏在这封信的第二段,用“作品都是有思想性的”来代替他最初提出的“文艺是有阶级性的”这一论题。
另一方面,鲁苏在具体论证“作品是有思想性的”这一论题时,又用“美术作品表现思想感情都是隐晦曲折的”的论题,来代替“美术作品也是有思想性的”论题;用“同一种艺术形式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来代替了“作品都是有思想性的”论题。
4.答:智者欧底姆斯使用偷换概念的方法,把这个青年弄得昏头昏脑。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语词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概念。“教师教你的时候”这个复合词所表达的时间概念,既可以是指谈话时的“过去”,也可以是指谈话时的“现在”或“未来”。而欧底姆斯向这位青年提问:“教师教你的时候,不正是教你结识字母吗?”这其中“教你的时候”指的是“过去”,即表达“过去”这一时间概念。而当他后来向青年提问说:“假如你结识字母,那末教师教你的不就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了吗?”这时,其中“教你的时候”(在文中省略了)指的是“现在”(或“未来”),即表达的是“现在”(或“未来”)的时间概念。很显然,智者欧底姆斯在这里使用了“偷换概念”的手法。但是,这位青年没有觉察到这一点,结果被弄得昏头昏脑了。
5.答:“讲究语言形式”和“形式主义”不是同一个概念。这段话把两者混为一谈,违反了同一律的规定,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三、请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是互相矛盾的命题?
答:①“假如李明评上先进工作者,那么姚平也会评上先进工作者”同“李明评上先进工作者,而姚平没有评上先进工作者”,这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
②“或者李明评上先进工作者,或者姚平评上先进工作者”同“李明没有评上先进工作者,并且姚平也没有评上先进工作者”,这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
③“或者李明没有评上先进工作者,或者姚平没有评上先进工作者”同“李明评上先进工作者,并且姚平也评上先进工作者”,这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
④“只有李明评上先进工作者,姚平才会评上先进工作者”同“李明没有评上先进工作者,而姚平评上先进工作者”,这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
⑤“当且仅当李明评上先进工作者,姚平才评上先进工作者”同“或者李明评上先进工作者,而姚平没有评上先进工作者;或者李明没有评上先进工作者,姚平却评上先进工作者”这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
四、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是互相反对的命题?
答:①“这个车厢里的汤姆是英国人”同“这个车厢里的汤姆是美国人”这两个命题是互相反对的。
②“这个车厢里有一个旅客不是英国人”同“这个车厢里的所有旅客都是英国人”,这两个命题是互相反对的。
③“这个车厢的汤姆不是英国人”同“这个车厢里的所有旅客都是英国人”,这两个命题是互相反对的。
④“这个车厢里的所有旅客都是英国人”和“这个车厢里的所有旅客都不是英国人”,这两个命题是互相反对的。
五、请运用矛盾律或排中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答:甲的说法违反了矛盾律的规定,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由于他同时断定了这块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虚拟现实教育培训服务合同
- 物流管理软件开发外包合同
- 2024年度城市公共安全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电影拍摄与后期制作协议
- 2024年度版权租赁合同租赁期限及费用
- 2024版产业园区智能物流系统建设合同
- 2024版设备租赁与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甲乙双方厂房租赁合同
- 2024年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合同
- 2024年度物流服务合同:某制造企业与某物流企业签订物流服务合同
- 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课件
- 物业合同到期通知函两篇
- 层流洁净手术室机组日常维护与管理记录
- 以“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6篇
- 鸟的天堂 全省一等奖 完整版课件
- 中国生猪养殖屠宰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 七版教材中药学教学内容
- 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第七课 游子吟 湘艺版 19张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一》
- 劳动第二单元《带着家人去秋游》教学设计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