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
追求发展
-1914-2013年的世界
第六章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运动工人阶级的处境阶级意识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诞生的历史条件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诞生的历史条件3、《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2、诞生的过程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1、第一国际2、巴黎公社四、第二国际1、第二国际的成立2、第二国际的主要活动第二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第六章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一、十月革命的胜利
战争可能导致统治危机,危机可能引发革命,但革命未必能存活。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地区普遍爆发争取独立的民族革命被凡尔赛体系认可了。而俄国、德国、芬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则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有些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迅速被镇压和瓦解了。
只有在一个危机更深重、社会更动荡、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落后,而且拥有一个更强有力的发动和领导革命的政党和一个更善于利用时势和创造时势的革命天才的国家,革命的政权成功地存活下来。这就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和列宁。19世纪晚期以来俄国就处于工业化突进、社会动荡加剧和罗曼诺夫王朝专制统治衰败的局面下。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代表专制主义道路以外的出路的许多政党和运动。而这些政党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类。前者包括保守的十月党和更自由主义的立宪民主党,自1906年以来在杜马中占据优势;社会主义政党有两个:社会革命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后者又分两派:温和的孟什维克和激进的布尔什维克。
政党和政治运动1、1905年革命1905年1月22日,彼德格勒14万人向沙皇请援,遭到镇压,1000多人死亡,激起全国范围内的罢工风潮,还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的组织形式,此后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发生总罢工和武装斗争。2、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战争的失利、饥荒、投机倒把和无休止的战争动员加剧了俄国的社会动荡。
1917年初,俄国大城市开始爆发一浪接一浪的罢工,沙皇的镇压激起了更大的愤怒。3月12日成立了“苏维埃”——工人代表委员会,由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控制。次日彼德格勒卫戍区的6万士兵倒向革命,并派代表参加了苏维埃。罢工变为起义,苏维埃成为向士兵和工人发号施令的政权,革命成为事实,沙皇政权崩溃了,是为“二月革命”。二月革命2、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面对革命的既成事实和苏维埃的优势地位,杜马与沙皇磋商,3月15日成立了以李沃夫亲王为首,主要由十月党人和立宪民主党人参加的临时政府,社会主义者中只有劳动团的克伦斯基一人。这样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革命的中心始终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业城市也有所波及。苏维埃中的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一样没有清晰的战略和有力的行动,而且它们之间的分歧也不大。当时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西欧式民主制度。两个政权并存3、十月革命
临时政府与苏维埃之间的决战是在大骚动和大混乱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两个集团都是由一些松散的、在很多方面不和谐的政治联盟组成。双方都面临着经济和军事形势迅速恶化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谁能迅速地使自己适应变化着的形势,能选择当时最有可能获得人民赞同的问题,以及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可以得到的军队,谁就能占优势。就训练和素质两方面而言,社会主义者比那些参加临时政府的政党更适合开展这一类的政治斗争。——《二十世纪欧洲史》3、十月革命
革命的转折点是列宁回国。本来列宁和其他布尔什维克一样没有想到社会主义革命能这么快地到来,但是只有他在二月革命中看到时机的来临。4月16日列宁从瑞士回到俄国,在根本上扭转了布尔什维克不敢和不愿领导一场无产阶级革命的局面。4月20日,《真理报》发表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四月提纲》),提出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实现革命由革命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实现苏维埃的单一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此后几个月里,列宁发挥了他卓越的雄辩才能和个人影响力,很快使大多数布尔什维克党员都信服了他的观点,并迅速掌握了苏维埃。《四月提纲》3、十月革命
列宁本来准备用和平手段把临时政府赶下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口号,临时政府则要把战争进行到底,而6月军事行动的失败进一步把人民推到列宁的旗帜下。布尔什维克发动的群众运动使临时政府陷入三次政府危机。7月,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试图对布尔什维克进行镇压,解除工人武装。列宁前往芬兰,写作《国家与革命》。而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大会则制订了武装起义的方针。武装起义方针的确立3、十月革命1917年9月,粉碎了克尔尼洛夫的军事政变。10月,列宁回到彼德格勒直接组织和领导武装起义。11月6、7日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获得成功,使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二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十月革命的胜利二、巩固政权的措施第二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十月革命的胜利革命后的局面和措施
推翻临时政府的革命是轻松的,但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却是极其艰难危险的。布尔什维克本来设想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民主、和谐的苏维埃制度,这种理想在内战和严酷的斗争中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到1917年,列宁仍然把苏维埃制度看成是一种高级的民主制度,是没有“警察、官吏和常备军”的新型国家(“半国家”),剥夺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不过是最初的临时性措施,而工人和农民将获得高度的民主和自由。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中央委员会和立宪会议(1918/1)都是多党参加的,而且组成第一届苏维埃政府时列宁曾邀请社会革命党左派参加。然而,内战和纷繁复杂的国内矛盾使新政权的生存和扩展受到严酷的挑战,在民主的制度下有太多的议而不决,使它无法贯彻自己的纲领和政策。世界革命的观念
列宁一向都是从世界的观点出发看问题,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本质上是世界革命。1917年列宁和托洛茨基用以说服其同志们搞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理由是,虽然“落后的、亚细亚的”俄国很难单独建成社会主义,但俄国革命是即将到来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曲,革命后的西方将保障俄国革命成果的生存,包括对俄国进行援助。
世界革命的观念
为了保护世界革命的火种,列宁冒着强大的反对与德国签定了不列斯特和约(1918/3/3);为了加速世界革命,布尔什维克在1919年建立了共产国际。但是,革命后的俄国从西方得到的不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友情和无私援助,而是协约国的武装干涉,是敌对势力的汪洋大海。德国和东欧倒是发生了革命,但都迅速烟消云散。列宁至死都没有放弃对欧洲的世界革命的期待,但是最晚到1921年他已经认识到西欧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已经至少暂时地成功地经受住共产主义的冲击。革命后的局面和措施
布尔什维克终于采取严酷的斗争手段和严密的政治控制,建立隶属于中央的“契卡”(Cheka),在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对农民实行余粮征集制,贸易垄断,对工业的总管理局制度,对小企业的强制国有化),终于建立了布尔什维克的政治统治,苏维埃国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政权经受了考验,到1921它打退了协约国的干涉和国内的武装叛乱,消灭了反对党,镇压了柯郎施塔德水兵的起义,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政权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巩固政权的措施第二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十月革命的胜利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1、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成立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1)经济萧条和新经济政策
高度集中控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制止而是加剧了经济的困难。1921年3月,俄共(布)举行十大,列宁意识到,“资本主义的包围下的苏维埃共和国”(这是大会决议的题目)必须从共产主义原则和理想向资本主义的市场法则进行暂时的退却。
大会上制订了新时期的经济纲领,形成一揽子的“新经济政策”,包括以实物税取代余粮征集制、恢复商品流通和交换,并肯定此前发布的吸引外资的《租让法令》(1920年11月),后来又颁布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和出租土地的法令,实现对国有企业的分级管理体制。新经济政策的成效很大,但到1925年苏联经济各项指标仍然未能达到1913年的水平,工业化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新经济政策1、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成立(1)经济萧条和新经济政策(2)苏联的成立两种方案1922年12月30日苏联成立1、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成立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2、工业化列宁遗嘱
我想,……稳定性的基本问题在于象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这样的中央委员。依我看,分裂的危险,一大半是由他们的关系构成的。……
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托洛茨基同志……不仅具有杰出的才能……大概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但是他过分自信,过分热衷于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
……布哈林不仅是党的最可贵和最大的理论家,他也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全党喜欢的人物,但是他的理论观点不能说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他从来没有完全了解辩证法。列宁,1922年12月25日
工业化1924年1月24日列宁去世,这是苏联历史的又一个转折点。斯大林逐渐取得了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的优势。这种权力斗争和关于苏联工业化的前途的争论交织在一起,到20年代中期,在政策方面的突出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恢复生产,而是确定应当遵循什么方针来促进投资和发展。工业化1、沙皇俄国时期的工业化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1924年底到1925年初,斯大林联合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击败了托洛茨基,宣布了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1925年12月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苏联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斯大林阐述工业化的具体纲领:
经济建设的目标和高速度
统一计划、重工业优先
以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纲领1927年12月开始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当年,斯大林击败了主张世界革命和更激进的工业化战略、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季托—联盟”(左翼“联合反对派”)。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明确宣布结束,但实际上已经开始消亡。第二个五年计划从1933年开始,1937年完成。
1938年开始实施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德国入侵被迫中断。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1、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成立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2、工业化3、农业全盘集体化1929年,斯大林又批判和开除了主张均衡发展、渐进的农业合作化方针的布哈林和李可夫,对小农占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实行全盘的集体化。强迫性集体化是在“消灭富农”的口号下进行的。农业集体化终结了新经济政策。
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农村问题
农业集体化进程高速工业化的成就和问题
斯大林模式下的工业化取得了令资本主义世界为之惊恐的数量增长,1927年后的工业年均增长约12-15%。到30年代末,苏联的工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了6倍,现代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体系被建立起来,工业产量超过英、法、德,居世界第二,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和军事上的自给自足。但是,数量的成就是以结构和质量为代价的,农业刚刚达到1913年的水平,而人口增加了28%。消费品工业和基础设施的落后使苏联人不能充分享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设成就
如此权力集中、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手段,即使在发展资本主义世界里,也颇有几分吸引力。……苏联对于西欧北美以外地区的问题而言,更有直接意义;因为苏联落后的农业社会,正是这些国家影子。苏联提出的经济发展方案——国家统筹、中央计划之下,超高速发展现代工业社会不可或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同轴继电器市场洞察报告
- 冰川眼镜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步行鞋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景泰蓝饰针市场洞察报告
- 排笔文具市场洞察报告
- 中药袋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气体发生用吸附装置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浅口高脚杯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射箭用器具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2022年大二学年总结自我鉴定5篇
- 维修电工题库(300道)
- 期中考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题库试题7
- 粤教板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全册练习附答案
- 研究生学术表达能力培养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环境工程》英文版和《环境工程》编辑部
-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植物病虫害防治》赛项赛题及答案
- 第六单元测试卷(单元卷)-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 2024 中国主要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
- 人教版(2024)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质量评价(含答案)
-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4.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