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_第1页
为了忘却的纪念_第2页
为了忘却的纪念_第3页
为了忘却的纪念_第4页
为了忘却的纪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惶。思考下面这首挽联写的是哪一位作家鲁迅其人★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与民间文化的熏陶。18岁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1902年(22岁)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1912年),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鲁迅1932年写的《七律》(亦称《自嘲》)七律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许多革命者默默地为新中国的成立,在同反动政府的斗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斗争结果只是一小块煤,却在最黑暗的天空中划出了一道亮光。——鲁迅先生该文的手稿为了忘却的记念

《为了忘却的记念》选自《南腔北调集》,作者1934年2月编写,收入了1932年至1933年间创作的杂文。当时上海有一署名“美子”的文人在《作家素描》一文中攻击鲁迅:“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而且是‘南腔北调’。”对此,鲁迅迎头反击道:“我不会说绵软的京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调,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并索性将编于此年的杂文集命名为《南腔北调集》,以作为对那些无聊文人攻击的回答。所谓“忘却”实际是将由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比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而对于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作者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为了忘却”实际是为了战斗,而惟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题目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忘却

原因内容目的手段字文点一写哀悲

下一松轻己自给心的我击袭总愤悲

背景介绍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进行军事和文化围剿,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们利用特务捣毁进步文艺社团和书店,查禁进步文艺书刊,通缉、逮捕、甚至秘密屠杀进步作家。1931年1月17日“左联”五位作家:柔石、李伟森、胡也频、冯铿、殷夫也被秘密逮捕,并于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五烈士遇难两周年之际,鲁迅为揭露国民党的黑暗写下此文。后收在《南腔北调集》里。关于左联“左联”:全称“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旧势力的斗争必需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也参加了这一组织。竦sǒng身明珠投暗情随事迁惴惴zhuì

郑重其事人心惟危台tāi州戳chuō穿隔膜mó

急于事功斩钉截铁偈jì子涅槃nièpán

信札zhá

客栈zhàn

挈qiè妇将雏chú

缁zī衣眷眷拳拳延口残喘情随事迁: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迁,改变。成语出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心惟危:指人心险恶难测。成语出处是《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语助词。延口残喘

: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掌握词语①形容说话含含糊糊,躲躲闪闪。

隐约其辞

②形容因匆忙、紧张、害怕而不知所措。

仓皇失措

③好东西落到了坏人的手里。比喻怀才不遇。

明珠暗投

根据解释填写成语④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情随事迁⑤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延口残喘白莽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左联”五烈士纯朴、率真硬气”“迂”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左联”五烈士简介

柔石(1901——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作品有诗剧《人间的喜剧》,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旧时代之死》、《三姊妹》等。白莽(1909——1931),原名徐白,又名殷夫,浙江象山人。曾担任共青团中央地下刊物《列宁青年》的编者。他的哥哥徐培根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航空署长,白莽曾写有《别了,哥哥》一诗,表示同他决绝、并与他哥哥所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奋战到底的决心。诗歌作品有《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等。冯铿(1907——1931),又名岭梅,广东潮州人。作品有《重新起来》、《红的日记》等。李伟森(1903——1931),又名求实,湖北金口人。作品有《小品文杂感集》、《杜思退也夫斯基评传》等。胡也频(1903——1931),福建福州人。作品有《也频诗选》和小说《往何处去》、《到莫斯科去》等。

第一部分:重在记叙,写作者与白莽的交往。▲第二部分:重在记叙柔石,略写对冯铿的印象。▲第三部分:简叙白莽和柔石“左联”身份。结构上承上启下,承前两部分是回忆烈士被捕前的情况,启后写烈士被捕后的情况。第四部分:记叙烈士被捕后的情况,其中抒情和记叙并重。第五部分:议论抒情,呼应开头,侧重抒发作者的悲愤之情。文章五部分大意:⑴鲁迅先生要记念哪几个青年作家?▲⑵明确“两年以来”的具体时间概念。▲⑶“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中“悲愤”能改为“悲哀”吗?为什么?[三1▲⑷“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中“此”指代什么?▲⑸“将悲哀摆脱”中“悲哀”能否改成“悲愤”吗?为什么?[三1]▲⑹作者真的要忘却这些烈士吗?这里应如何理解?结合课文标题中“忘却”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将“忘却”和“记念”联结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⑴鲁迅先生记念的五个青年作家是: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和胡也频。⑵“两年以来”的具体指1931年2月7—8日到1933年2月7—8日。⑶不行。“悲愤”在这里表达了两方面的内容:为烈士被敌人残暴地杀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地杀害烈士而愤怒。改为“悲哀”,则少了“愤怒”的含义,表达不确切。⑷指写这篇文章。⑸不行。因为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如果改为“悲愤”,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

⑹“忘却”,实际上就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是“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为了忘却”,一是正说明了难以忘却,烈士的往事历历在目,烈士的鲜血如在眼前,所以“两年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二对烈士最好的纪念,就是化悲痛为力量,前仆后继,奋然前行;三写些烈士和生平事迹,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永不忘却,永远纪念。因此,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⑴第2段中“不敢、不愿、不屑”表明了他们各自怎样的政治态度?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局面?[三2]⑵文中是如何引出白莽这一人物的?⑶文中写了白莽与鲁迅的几次交往?主要写了哪些事?鲁迅先生对白莽印象如何?⑷白莽刚被释放就跑到鲁迅家里,并且告诉鲁迅他是一个革命者,这说明了什么?⑸白莽为什么要将“国民诗人”曲译成“民众诗人”?“民众”和“国民”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白莽什么样的爱憎感情?[三3]⑹鲁迅先生为什么要交待送给白莽两本书的来历,又对两本书落在巡捕房而反复感到痛惜呢?⑴三者政治态度不同。“不敢”并非“不愿”,只是慑于国民党政府的严酷统治。“不愿”者是“事不关己,高高在上”的态度,在国共两党斗争中取超然态度,不介入政治斗争。“不屑”者把五个青年作家的遇害看成是小事一桩,认为不值得见诸报端。这三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所有报纸在白色恐怖下的不同态度,又总的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专制统治,没有新闻自由,禁锢得像罐头一样,暗无天日。

⑵因林莽写《白莽印象记》有白莽与鲁迅的故事,“这里所说的我们的事情其实是不确的”,自然引出对白莽的回忆。

⑶因送书而初见;因送稿而再见,其中还写了他俩的书信来往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两人从相互陌生到建立起完全的信赖关系;第三次相见,白莽告诉鲁迅他是一个革命者。在鲁迅先生的眼里,白莽是一个纯朴、率真、爱憎分明的人,是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作家,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革命者。(突出外貌描写)⑷说明白莽通过与鲁迅先生两次接触和书信来往后,就已经对鲁迅先生完全信任,深信他是革命者最可信任的同志,相信自己能够从先生那里得到帮助。⑸国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的人,它包括民众和统治阶级。白莽是热爱民众,憎恨统治阶级的。我个人认为白莽这一故意曲译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是一个革命者,共产党员,他憎恨国民党,因此他厌恶“国民”两字。

⑹叙述两本书的来之不易,通过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

⑴作者是怎样引出对柔石的记叙的?

⑵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起什么作用?

⑶柔石是怎样的一个人?文中哪些文字对他的品质作了高度概括?⑷为什么要将柔石比附为方孝儒?⑸我们应如何来理解柔石的“迂”?

▲柔石像⑴第一部分中谈到送给白莽落在巡捕房手里的两本书时,提及这两本书是通过柔石之手送给白莽的,从而自然引出下文对柔石的记叙。

⑵这一段文字主要概括写了当时许多文学青年身上存在着自高自大,易误解攻击别人的缺点,目的是为了反衬柔石的人品难得。⑶文中用一个“硬气”,一个“迂”,写出了柔石耿直忠诚的性格,又用“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一简短的议论,对他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

⑷作者用这一典故,主要是为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硬气”和“迂”的特征,赞扬柔石刚烈执着的性格。方孝儒那种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敬仰和称颂,正是在这一点上,作者用来与柔石的精神作比。另一方面就是用明成祖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故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

第三部分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前两部分分别记述了作者与白莽、作者与柔石的交往,这一部分交代了白莽、柔石的同时被捕,由此过渡过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①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什么用意?这个典故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也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捉拿道悦,与国民党反动派要抓鲁迅又非常相似,暗示了这个社会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当然,鲁迅先生对道悦自行涅槃的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像道悦和尚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阅读第四部分思考一下问题:秦桧道悦坐以待毙国民党鲁迅引用道悦和尚的故事影射对比韧的战斗1、第五部分和前四部分大的不同是什么??2、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什么??3、揣磨语句含义:“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1、抒情色彩更重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2、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什么??国民党鲁迅《为了……》纪念烈士无写处引用向子期与《思旧赋》司马氏向子期《思旧赋》以悼念亡友寥寥几行以古喻今映衬类比揭露黑暗不谋而合作者意识到革命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必须摆脱悲哀以进行更有效的战斗,坚信反动派必然灭亡,正义事业一定胜利。3、揣磨语句含义:“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五个部分说明写作目的———————揭示文章主旨1.和白莽会见2.与柔石相处3.合写柔石、白莽

(过渡)4.五作家遇害经过,作者处境和心情5.对烈士的怀念与敬,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控诉,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引用方孝儒的故事惨无人道“愚忠”连累他人威武不屈舍生取义影射朱棣滥杀无辜方孝孺国民党柔石“迂”“硬气”映衬

个典故秦桧道悦坐以待毙国民党鲁迅引用道悦和尚的故事影射对比韧的战斗国民党鲁迅《为了……》纪念烈士无写处引用向子期与《思旧赋》司马氏向子期《思旧赋》以悼念亡友寥寥几行以古喻今映衬类比揭露黑暗不谋而合《惯于长夜过春时》我已经习惯在漫漫长夜中度过春天的时光,当我带着妻儿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