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本
章
着
重
要
解
决
的
问
题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特点和重要意义深化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认识思考并回答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为什么20年后邓小平会重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由
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一)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只是文学描述(二)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具有了初步的阶级的观点;绝对的平均主义,禁欲主义。在设计未来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厂为原型《乌托邦》全名叫做《关于最美丽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乌托邦(Utopia)是一个来自于希腊语的生造词,意思是“乌有之乡”。在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托马斯莫尔想象中的乌托邦也是借一个航海家的口描述出来的。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托马斯莫尔辛辣地讽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状,特别是圈地运动,他将这种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方式形象地称呼为“羊吃人”。而第二部分,托马斯莫尔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乌托邦岛。这是一个中间宽、两头尖的新月形小岛,中部宽200英里(1英里=1.609344千米),长500英里。新月的两个尖端之间有一个长11英里的海峡,围着一片风平浪静的海湾作为港口。岛上有54座城市,彼此相距都不到一天的路程。在乌托邦的城市中,街道宽敞,规划统一。所有住房都是三层楼房,既防火又抗风暴。住房每十年抽签轮流居住,居民在公共食堂中用餐,所有住房自由出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乌托邦的政治制度是每30户人家选出官员一人,叫做摄护格朗特(Syphogrant)。每10个摄护格朗特隶属于一名更高级官员——特朗尼普尔(Tranibor)。一个城的200个摄护格朗特用秘密投票的方式选举一个总督,总督除非渎职,否则终身任职。特朗尼普尔一年一选,但无必要亦不做更换,其他官员一年一换。乌托邦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以务农为职业,同时学习一门技艺,如毛织、麻纺等。他们轮流从城市到农村去参加农业劳动,产生的物质财富平均分配,运送到城市中的指定市场,所有居民则免费从市场中领取生活必需品,任何人都不需要囤积私人财产,这是一个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每天只有六小时工作,其他时间都在休息、参加文体活动。进行专门学术研究的人可以豁免体力劳动,但如不能胜任,仍然会退下来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所有居民既不懒散,也不会从事无益的工作,使得工作效率很高,物质极大丰富。乌托邦人有完善的医疗健康体系,注重居民的生活质量,注重环境卫生。乌托邦就好像《圣经》里描述的伊甸园,是一个天堂一样的国度。更难得可贵的是,托马斯莫尔作为一个天主教徒,表现出了宗教宽容的态度。他笔下的乌托邦秉持着“任何人不能由于自己的信仰而受到责罚”这一信念,这和当时欧洲宗教裁判所林立,罗马教廷四处迫害“异端”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托马斯莫尔最后评价说,乌托邦人“享有我巴不得所有人都能享有的那种形式的国家”,“在本国铲除了野心、派系和一切罪恶的根源”。这样一个国家的人是幸福的,而且团结一致,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能够使他们动摇。乌托邦从此成为人类想象中的最美好社会的代名词。托马斯莫尔后来因为反对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而被处死,但他的精神却流传下来。他在西方第一次描绘了一个完美社会的完整蓝图,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滥觞。托马斯莫尔生活在英国都铎王朝的后期,他出身于一个法律世家,毕业于著名的牛津大学,后来就以律师的身份进入宫廷服务皇室,深得国王亨利八世的信任,后被选中担任副财政大臣,又被推荐担任下议院议长,最终出任大法官,成为英国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继托马斯莫尔之后接过空想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作家康帕内拉(TommasoCampanella,1568—1639)。康帕内拉生活在西班牙帝国统治下的南意大利。他在15岁时就进入了修道院,开始研究经院哲学。但随着他视野的逐渐开阔,封闭的修道院已经不能束缚住他的心灵。在一次偶然的辩论中,年轻的康帕内拉引经据典,成功驳倒了对手,他因此对修道院所推崇的亚里士多德学术体系产生了更多的怀疑,成为意大利哲学家特列佐的推崇者。1589年,康帕内拉用了短短七个月时间写就了一本《感官哲学》,以此来驳斥意大利哲学家雅各安东尼马太用整整十年时间写就的对特列佐的批判著作。正是这本书使他进了宗教裁判所,幸好这次他获得了宽大处理。此后,康帕内拉仍然没有放弃他对真理的追求,他因此再度被宗教裁判所迫害,甚至遭遇开除教籍的处分。对意大利有着深厚感情的康帕内拉加入到反抗西班牙帝国统治的宣传鼓动斗争中去了。1599年,康帕内拉因叛徒出卖而被逮捕,被指控传播异端邪说和试图推翻西班牙统治当局。他坐了25年的牢,期间辗转50处监狱,受过七次残酷的刑讯,最后一次甚至长达40小时,在血肉模糊和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被扔进坑里。在监狱中,他一边抗争,一边总结自己的思想,著名的《太阳城》就是在这期间写就的。《太阳城》篇幅不长,康帕内拉与托马斯莫尔一样,无法“免俗”,也借用了航海家之口来描述太阳城。太阳城建设在一个大平原的小山上,小山直径两英里,整个太阳城就以山顶为圆心,一圈一圈向山脚延伸,一共七圈,山顶上是一座神殿。太阳城的最高统治者是一位司祭,称“太阳”,掌管世俗和宗教一切权力,在他下面有三位领导人:威力、智慧和爱。“威力”掌握和平与战争事务,负责领导军队,抵抗外敌入侵;“智慧”负责管理艺术家、手工业者和科学家,根据“智慧”的命令,所有的城墙上绘满了美丽的图画,帮助居民了解知识;“爱”掌管生育事务,监督两性结合,确保后代成为最优秀的人物。太阳城的孩子们两到三岁就在城墙和房屋边玩耍,认读字母,稍大一点就会进行体育锻炼,然后送到作坊去见习。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接着就会被传授各种劳动技能,让他们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太阳城里,人人劳动,一起创造社会财富,所有财产公有。要成为太阳城的最高领袖,首先就必须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充满智慧的哲人。太阳城每个月举行一次“大会议”,所有20岁以上的公民一律参加,人人有权对政府的施政和政府官员的好坏提出意见。而以“太阳”为首的政府负责人也每八天举行一次会议。“太阳”和其他三位领导人则每天举行会议讨论日常事务。(三)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矛头直接对准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圣西门承认,资本主义社会相比以前的社会是一种进步,他把资本主义看做是向理想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那么,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理想的呢?圣西门构思了一个“人人都要劳动”的理想社会,他主张建立起一个人人幸福的“实业制度”。在那里,生产不再是无政府状态,而是在政府的统一计划下进行。在政府的组织下,人人都用劳动来创造社会财富,没有任何人有特权,也没有专横霸道,而是人人平等。怎样去实现这样的社会呢?圣西门把希望寄托在国王和当权者身上,希望他们能领导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来改变现状。在他的《论实业制度》中就有一封致国王的书信,希望国王能够主持进行社会变革,同时提出“博爱者应利用王权来改造社会”。他相信“道德感的力量会促成这种变革”,所以谆谆告诫“要向各国国王进谏”,“要向国王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傅立叶构思了一个名叫“法郎吉”(phalange)的合作公社。在这个合作公社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自己每天的工作,劳动创造的财富由大家所有。在“法郎吉”的核心地带是一个名为“法伦斯泰”(Phalanstères)的巨大建筑。这个建筑囊括了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也是所有“法郎吉”成员的住所。大家一起在里面过着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实现理想。傅立叶构想的“法伦斯泰”傅立叶把“法郎吉”的实现寄托在有良心的富翁身上。他的晚年在巴黎度过,每天的生活极其有规律。他一直期望能有一位大发善心的富翁慷慨解囊帮他创造一个“法郎吉”。一直到1837年他在孤独中死去,仍然无人问津。英国思想家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1—1858)是少有的能将自己的理想社会构想付诸实践的人。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在十岁时就到店里见习,不久前往伦敦。1799年9月,他与新拉纳克(New
Lanark)纱厂厂主的女儿结婚,从而成为这个纱厂的经理和股东。他首先就在这个纱厂推行自己的理念。他停止了工厂里的童工劳动,并为童工开设幼儿园进行教育;同时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提高工人工资水平,缩短工时。在欧文的努力下,工厂利润年年翻倍,他一夜成名,成为一个有名的慈善家。当然,欧文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能进一步实践他的社会主义理想。他在1825年前往美国,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的新哈莫尼(New
Harmony)买下了一块地皮,在这里建设了一个劳动公社,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理想打拼。不过,现实总是和理想有差距。几年以后,这个劳动公社就宣告破产,无法维持。欧文的满腔壮志成了“浮云”,一贫如洗地回到英国。回到英国的欧文继续投身工会运动,希望能通过和平手段,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改造社会的呼吁却不断遭受挫折。空想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阶段诞生的。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还是欧文,他们的思想中不免有一些空想的、不成熟的成分,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构思无疑给了后人很大的启示,他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站在他们这些“巨人”肩上,才看得更远社会主义
由
空想到科学(四)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未来共产主义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按需分配实行计划经济,废除商品和货币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国家将逐步自然消亡并提出了共产主义划分为“第一阶段”即: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集体”的合作社;消费品分配原则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列宁的论述和探索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表述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列宁晚年也曾经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基本改变了”“要论述一下社会主义,我们还办不到;达到完备形态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这我们还不知道,也无法说”。列宁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在农村实行余量收集制所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大部分小企业收归国有禁止自由贸易,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凭证供应坚持不劳动者不得食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为前提保障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全盘国有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按重、轻、农次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等毛泽东初步探索邓小平确立江泽民、胡锦涛进一步开拓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我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脉络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㈠
初
步
探
索
的
理
论
成
果在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理论成果有:1、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走俄国人的路”到探索走自己的路)2、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4、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5、鉴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转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6、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并提出改造和建设相结合的过渡时期总路线。7、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处理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关系;“以工业为先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总方针。譬如①: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提出工作重心转移的思想,指出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我国的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应转移到大力发展生产力上来,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四个现代化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宣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㈠
初
步
探
索
的
理
论
成
果譬如②:
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
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苏联模式片面强调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严重滞后
“大跃进”钢铁元帅一马当先,挤了农业和轻工业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㈠
初
步
探
索
的
理
论
成
果譬如③: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不依靠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独立自主不排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外开放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独立,保障政治独立。㈠
初
步
探
索
的
理
论
成
果评价: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方面提出了符合落后国家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建设与改造并举,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生产力。㈠
初
步
探
索
的
理
论
成
果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以后邓小平提出“搞清什么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㈡
党
对
认
识
的
曲
折
发
展
1.忽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成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落后的现实。1956年起人民公社、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为拔高生产关系。
2.忽视在未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否定商品生产的存在和价值规律的作用。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后,仍错误地认为阶级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偏离发展生产力的中心。4.把计划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等未来社会特征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照搬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大张旗鼓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全国各地大放”高产卫星”在1959年9月25日出版的《知识就是力量》第8-9期合刊上,钱学森又发表了《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一文。那是钱学森应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0周年国庆而写的。钱学森详细地论述了“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得先计算一下在我国平均纬度的地方,一年之中在每一亩地上到底有多少太阳光落在上面。这个能量可以用各种单位来表现。我们这里选用从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的斤数来计算,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正是利用水和二氧化碳来制造淀粉和纤维这样碳水化合物的。我们算了一下,一年中落在一亩地上的阳光,一共折合约94万斤碳水化合物。如果植物利用太阳光的效率真的是百分之百,那么单位面积干物质年产量就应该是这个数字,94万斤!自然,高等植物叶子利用太阳光的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估计最高也不过是1/6,这就是说,单位面积干物质的年产量大约是15.6万斤。但是植物生长中所积累的物质,只有一部分粮食,像稻、麦这一类作物的谷粒重量,约占重量的一半,所以照这样算来,单位面积的粮食的年产量应该是7.8万斤。这是说全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晴天。如果因为阴天而损失25%,那么粮食的亩产量应该是5.85万斤。这是说,作物要在全年都生长,如果仅在暖季才长,也许要再打一个2/3的折扣,那么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了。1.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本质?——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多年来,在我们的观念中严重存在着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而“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我们曾经把苏联模式神圣化,照抄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的看法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未来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人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但仅限于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弊端的认识而对未来社会做出有待实践检验的预测:生产力高度发达、计划经济、商品货币不存在、阶级消灭、国家消亡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二节列宁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提出社会主义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要高的生产率。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斯大林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把苏联模式的特征看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高度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大一统的计划经济+单纯的公有制+单纯的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二节毛泽东早年:发展生产力,人民共同富裕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最初探索,最早提出“共同富裕”目标晚年:以阶级斗争为纲1956年搞人民公社、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脱离生产力实际拔高生产关系1966-1976年错误地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发动“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偏离了发展生产力的中心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二节
“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改革开放之始就受到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1980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讲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1984年出现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会不会放弃社会主义的议论,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时姓资姓社问题再次升温,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驳斥了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谬论,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二节
对
社
会
主
义
认
识
的
曲
折
发
展在探索中,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从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是迂回曲折的,往往是清醒与迷惘、正确与错误、成功与挫折相互渗透和交织在一起。如: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阶级斗争化;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偏差,直至发展成“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列宁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贡献毛泽东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阐述我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发展脉络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的继续发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二节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要性1.这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化中的根本理论问题2.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3.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的首要问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二节为什么说是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贯穿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始终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命运是世界,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具有普遍性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二节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理论的提出第一阶段:改革的起步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萌芽(20C70N末~80N中)“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13页改革之初,选择农村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对此,人们不理解,困惑过,担心“辛辛苦苦三十年,一步退到解放前”;实行对外开放,试办经济特区,人们茫然过,怀疑经济特区到底姓“社”还是姓“资……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二节第二阶段:改革的展开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20C80N中后期)“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72页“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64页
改革初期,要发展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和拍卖,鼓励多种经济共同发展,人们更是困惑不解,怀疑中国是不是真的要丢掉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1.理论的提出1.理论的提出第三阶段: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概括(20C90N初期)邓小平从实际出发,通过否定(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达到肯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维方法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行共同富裕;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基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过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目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⒉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如何理解(内在关系):如何理解邓小平的本质论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是从生产力的历史发展规律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又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如何理解邓小平的本质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从生产关系的层面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如何理解邓小平的本质论邓小平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时用了五个动词 “解放” “发展” “消灭” “消除” “达到”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如何理解邓小平的本质论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提出“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再一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发展a.多年来对什么是”剥削“没有真正搞清;b.未能超出经济领域,未能概括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c.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更长的时间。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如何看待邓小平的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价值及意义a.理论上,大大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b.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c.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具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开辟了道路。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消灭剥削制度;最终达到全民共同富裕。这既包括了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地整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集中体现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上。它统一于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本节小结(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决定了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各种问题的根本手段。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和根本目的。——邓小平
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结合现阶段社会的基本状况,你是如何认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的?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中国社科院发表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18倍,而基尼系数也达到了0.4的国际警戒线之上。应该说,贫富差距问题,已经和就业、教育问题一起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三大问题之一。
☆结合当前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你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国际的原因,近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造成了全球性的贫富差距在扩大。譬如说:有一种方式来衡量社会的收入差异状况,即一般用收入最高的(20%)的那些人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的人的平均收入,它们两个的倍数来衡量收入差距。这个倍数在在日本,只有3.3倍;现在中国已经超过10倍了,但是各国普遍都在扩大。造成的主要原因有市场的扩大、竞争的加剧以及依托因特网下的金融体系的快速成长等。对于中国来讲,这三个原因作用更强烈比其他一些国家,因为我们对外贸易,内外的投资这方面的规模比别的国家要大得多,比美国都大。
国内原因,收入差距主要来源是城乡收入差距很大。这是所有的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农业国——工业化:工人的收入比农民的收入高,于是农民就进了城了。那么发达国家经过二百年,他们的农业人口降到了5%以下。而我们,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人口从改革开始时候的80%,现在降到了不到60%;但我们的农村规模太大,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靠土地为生,但土地产出很有限,你种粮食,种什么经济作物产出很有限,只有进城务工,做服务业,加工业,收入才能提高。9亿(农民)——2亿多(农民工),2008年末统计——“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四、发展才是硬道理,实施科学发展观㈠发展才是硬道理
“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四、发展才是硬道理,实施科学发展观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时代性命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政治性命题: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战略性命题:中国解决所有问题关键要靠自己发展四、发展才是硬道理,实施科学发展观单位200120022003200420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860770384729422104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36624762622293632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8.237.737.137.7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7.746.245.647.245.5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铜版纸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路由器市场十三五规划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药用碘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背投式投影电视机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翻译行业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缆索起重机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硫铁矿烧渣行业运行动态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盐酸美金刚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白纸板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安徽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小学组)全国版图知识竞赛考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
- 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诊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4-2030年中国化妆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Project项目管理(从菜鸟到实战高手)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操作技能测试考核试卷
- SNT 1961.11-2013 出口食品过敏原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麸质成分
- 排洪渠施工施工方法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总结
- 第六章 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 2024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初三二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