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和政体试验_第1页
中国共和政体试验_第2页
中国共和政体试验_第3页
中国共和政体试验_第4页
中国共和政体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初年共和政体试验过程与原因的探讨制作人:李关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以失败告终。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便夭折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派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便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中国的共和之路该何去何从??

共和政治面面观一、《临时约法》的颁布(1)肯定了“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2)对人民的民主权利做了详细规定。(3)确立了新的国家体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确立了法国式的内阁制度。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临时约法》二、民初政党的勃兴据张玉法先生统计,民国初年的政治性团体共有312个,它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上海最多,共有132个,北京其次78个,广州25个,苏州12个,就连比较闭塞的河南、吉林、奉天、贵州、云南、广西等内陆边远地区也出现多个政党。它的出现反映了国民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参政意识的迅速觉醒,是民国初年我国政治革新的一个缩影。民国初年政党存在着种种缺憾,这些缺憾折射出国民对民主、自由、平等等新型政治理念的种种误解以及政党知识的肤浅,这也是我国民众刚刚脱离封建专制的压制所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三、国会政治和国会基础国会是共和国政体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部分组成,但在1913年4月之前,我国的国会只有参议院而没有众议院,这不是临时政府有意为之,而是当时的形势还不稳定,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完整的国会组织。当形势逐渐稳定下来以后,中华民国的第一届国会选举就开始了。按照《临时约法》的规定,临时大总统应在《临时约法》实施后的十个月内,举行国会议员选举,成立正式国会,而这一系列工作的相关法律制定,也由参议院在此期间议定。所以,北京临时参议院开院不久,就开始按照《临时约法》的这些规定,着手制定相关法规。8月13日,临时参议院又公布了《众议院议员各省复选区表》,9月4日公布了《省议会议员选举法》。9月20日公布了《众议院议员选举实施细则》,9月25日,公布了《各省第一届省议员名额表》。10月2日公布了《省议会议员各省复选区表》和《省议会议员各省复选区表实施法》。12月8日公布了《参议院议员选举实施细则》。这些法规对参众两院议员选举做了法律准备的前提。史海拾贝共和名存实亡民国初年,从形式上看,有了约法,有了国会,有了众多的公开活动的政党,当时的中国似乎有点像民主共和国的样子了。实际上,全部的政权都操纵在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手里,他们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不能容忍的。宋教仁改组国民党1912年8月,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它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席位。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希望由此组织以他为首的责任制内阁,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袁世凯露出“反共和,行专制”的真实面目1913年3月,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7~9月,以武力镇压了南方七省的“二次革命”。10月,在总统选举中,指使军警、流氓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接着,又攻击国会是“暴民专制”,妨碍国家统一。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1月,停止参议院、众议院两院议员的职务,遣散议会。5月,公然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了一个《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不久,通过修改《总统选举法》,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了!!!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军阀们公然进行抵制复辟活动。1916年元旦,袁世凯不顾举国反对,登基称帝。3月,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他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郁而死。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率“辫子军”北上,拥废帝溥仪复辟。这次复辟仅12天就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破产了。共和道路遭遇重大挫折,但复古逆潮也是难成气候的!护法运动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在这种局面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但是“护法”的口号在群众中缺少号召力,加上孙中山没有足够的实力,也不掌握军队,最终护法运动以失败告终。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领导人民推翻帝制,一直在为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为战斗着。但是他并没有找到中国真正的出路。应当说,护法运动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民国共和政体的实践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下,资本主建国方案行不通。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一起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主观原因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孙中山在回顾辛亥革命的历程并总结有关教训时说过:“曾几何时,以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失败之根源。”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清政府被推翻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但不去领导农民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并派兵镇压。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