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培训讲义_第1页
职业健康培训讲义_第2页
职业健康培训讲义_第3页
职业健康培训讲义_第4页
职业健康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健康培训讲义思考?如果你开着一辆仅有两人空间的车在荒郊野外,遇到三个人,分别是1、你喜欢的人2、对你有恩的医生3、一个将要死去的老人,你会怎么做?最佳答案: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开车载着老人去医院。你留下来陪着心仪的人。思考:我们其实总是放不下,不想把手中的钥匙交出来。现在,让我们忘记自己的身份,共同来关注职业健康全国职业病现状不容乐观截止2012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807269例,其中尘肺病病例达727148例,死亡149110例。先从“开胸验肺”事件说起开胸验肺事件解释:并列成语,原意指将通过人工手术方式把胸腔打开查验肺器官,后特指因为阶层关系无法保全自己受损利益而无奈作出的自我牺牲行为。泛指当事人或物被毁灭对自身有利证据或拒不屡行相关责任的相关企事业单位或者法人、行为人为之采取的一种下下策,也可说是一最直接验证某些事物状态的方法,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极无奈的抗议与呻吟方式。开胸验肺事件典故来源:①《雪山飞狐》中有个恶霸叫凤南天,有一次,他冤枉一个穷苦的百姓说他们家的小孩偷了凤家的鸡,那个穷苦人家是在是没办法,当娘的只好把自己的小孩破开肚子证明没有偷鸡。②河南新密市人张海超被多家医院诊断出患有“尘肺”,但由于这些医院不是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所以诊断“无用”。而由于原单位拒开证明,他无法拿到法定诊断机构的诊断结果,最终只能以“开胸验肺”的方式进行验肺,为自己证明。开胸验肺事件始末2007年10月份,X胸片显示张海超双肺有阴影;此后经多家医院检查,诊断其患有尘肺病。2009年1月,北京多家医院确诊其为尘肺病。2009年5月25日,郑州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结果为“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2009年6月,张海超主动爬上手术台“开胸验肺”。2009年7月15日,媒体介入报道。2009年7月23日,郑州市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否认公司有责任。开胸验肺事件始末2009年7月24日,卫生部督导组介入。2009年7月27日,确诊张海超为三期尘肺病。河南省新密市劳动局认定为工伤,张海超已开始申请伤残鉴定。2009年7月28日,河南省卫生厅追究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新密市卫生防疫站等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郑州市委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决定。开胸验肺事件始末2009年8月,河南省卫生厅通报批评诊断出张海超“尘肺合并感染”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对其立案调查。通报称,郑大一附院在不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情况下,进行职业病诊断,违反了《职业病防治法》。此举迅即引起网络舆论热潮。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发表文章,称问责“开胸验肺”无助“制度尊严”,惩罚开胸验肺的医院是自取其辱。开胸验肺事件影响(一)“张海超事件”之后,郑州市即组织开展职业卫生专项监督检查。组织人员对张海超及其工友以及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并进行健康体检,建立诊疗救治绿色通道。郑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职业卫生专项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职业卫生监督专项检查。在8月底前,完成对粉尘、有毒化学品等行业职工的健康检查。开胸验肺事件影响(二)建立职业病防治的长效机制。加强卫生、安监、劳动保障、工会、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密切联系、互通信息、协调配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预防性卫生审查、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危害申报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行为,及时互相进行通报。开胸验肺事件影响(三)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把加强辖区内职业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申请职业病诊断资质、健康检查资质,加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为劳动者、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开胸验肺事件影响(四)注重宣传培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意识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让社会和群众关心、支持和监督职业病防治工作。被改编成小说“开胸验肺”这一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被作家潦寒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创作成了长篇小说《歇斯底里》。小说中张海超被塑造成一个民间诗人的形象,呤唱着“《肺呼吸》百花盛开的春天,人人都有的权利,呼吸,我却一天天的逝去。奔向未来的幻想中,别人数着钞票与艳遇,我却无奈地,数着仅余的日子”四处维权。集中反映了底层社会的人面对庞大的不合理的制度机器时绝望的抗争与悲壮的牺牲精神。被改编成小说极端事件与巨大悲剧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权威体察到人的尊严的存在。作家潦寒以写实的笔法勾勒了这一事件的荒诞性,社会性与文化性,再现了当下体制下普通民众的艰难的生存状态与既得利益集团的丑恶嘴脸。《歇斯底里》在凤凰网连载后引起较大的反响,作家潦寒被誉为最具良心的作家。2012年,《歇斯底里》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推进法制建设进程张海超,新密市刘寨镇老寨村村民。曾在当地振东耐磨材料公司上班3年,染上尘肺,但由于原《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工企业“自证其罪”的规定,和职业病鉴定机构的瓶颈限制等问题,张海超在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且郑州职业病防治所也为其作出了“合并肺结核”诊断的情况下。无奈跑到郑大一附院,“开胸验肺”以求真相。2009年7月10日,《东方今报》独家刊发了记者申子仲采写的新闻《工人为证明患职业病坚持开胸验肺》。随后,“开胸验肺”被网络疯传。在全国媒体的集中关注下,张海超被认定为“尘肺三期”,获赔61.5万元,张家的低保问题也于当时解决。张海超事件也引起了郑州市、河南省乃至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劳动者求诊无门而被迫“开胸验肺”等情况,新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诊断的要求”。什么是尘肺病?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哪些行业的人容易患尘肺?1.矿山开采:各种金属矿山的开采,煤矿的掘进和采煤以及其他金属矿山的开采,是产生尘肺的主要作业环境,主要作业工种是凿岩、爆破、支柱、运输;2.金属冶炼中矿石的粉碎、筛分和运输;3.机构制造业中铸造的配砂、造型,铸件的清砂、喷砂以及电焊作业;4.建筑材料行业,如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石料生产中的开采、破碎、碾磨、筛选、拌料等;石棉的开采、运输和纺织;5.公路、铁路、水利建设中的开凿隧道、爆破等。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一、职业病防治现状与问题二、基本原则三、规划目标职业病防治现状与问题(一)突出问题是:一是职业病病人数量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50多万例,近年新发病例数仍呈上升趋势。由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专家估计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职业病要大于报告数量。职业病防治现状与问题(一)二是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约占职业病病人总数的80%,近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病例1万多例。职业病防治现状与问题(一)三是职业病危害范围广。煤炭、冶金、化工、建材、汽车制造、医药等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病危害。许多中小企业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恶劣,劳动者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职业病防治现状与问题(一)四是对劳动者健康损害严重。尘肺病等慢性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伤残率高,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职业病防治现状与问题(一)五是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近几年发生的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福建省仙游县和安徽省凤阳县农民工矽肺病等事件,一次性造成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患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二)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采取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健康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既着眼长远,不断完善制度和监管体系,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目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3.宣传动员,社会参与。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三)规划目标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负责、行业规范管理、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显著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防治意识,改善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基本遏制职业病高发势头,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规划目标

到2015年,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由现在的8.5%下降到5%以内,基本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较2008年下降20%,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到2015年,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0%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粉尘、毒物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60%以上建设项目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65%以上接害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60%以上放射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85%以上职业病监督覆盖率比2008年提高20%以上严重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达到100%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15年,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比2008年提高20%以上,严重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达到100%。监管网络不断健全,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得到加强——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完善与职责任务相适应、规模适度的职业病防治网络,基本职业卫生服务逐步覆盖到社区、乡镇。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的能力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职业病防治、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到2015年,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职业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山西省总体目标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负责、行业规范管理、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显著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防治意识,改善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基本遏制职业病高发势头,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到2015年,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基本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较2008年下降20%,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

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分为三类:职业病危害一般职业病危害较重职业病危害严重根据分类不同,审查程序及管理要求不同。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一采矿业

(一)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

2褐煤开采洗选√

3其他煤采选√

(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石油开采√

2高含硫化氢气田开采√

3其他天然气开采

(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铁矿采选√

2锰矿、铬矿采选√

3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

序号

类别名称

严重

较重

一般

(四)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2贵金属矿采选√

3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

(五)非金属矿采选业

1土砂石开采√

2化学矿开采√

3采盐(井工开采)√

4采盐(其他方式)

5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

6石英砂开采及加工√

(六)其他采矿业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二制造业

(一)农副食品加工业

1谷物磨制

2饲料加工

3植物油加工

√4制糖业

√5屠宰及肉类加工

(二)食品制造业

√(三)酒制造业

(四)烟草制品业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五)纺织业

1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

2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

3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

4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

5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

7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

√(六)纺织服装、服饰业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七)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皮革鞣制加工√

2皮革制品制造√

3毛皮鞣制及制品加工√

4羽毛(绒)加工及制品制造

5制鞋业√

(八)木材加工和木制品业

1木材加工

2人造板制造√

3木制品制造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九)家具制造业

1木质家具制造√

2竹、藤家具制造

3金属家具制造

(十)造纸和纸制品业

1纸浆制造√

2造纸

3纸制品制造

√(十一)印刷业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十二)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1精炼石油产品制造√

2炼焦√

3核燃料加工√

(十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2肥料制造√

3农药制造√

4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5合成材料制造√

6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7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

8日用化学产品制造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十四)医药制造业

1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2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3中药饮片加工

4中成药生产

5兽用药品制造

6生物药品制造

7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十五)化学纤维制造业

1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2合成纤维制造√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十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橡胶制品业√

2塑料制品业

√(十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

2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

3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4玻璃制造√

5玻璃制品制造√

6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

7陶瓷制品制造√

8耐火材料制品制造√

9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十八)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炼铁√

2炼钢√

3黑色金属铸造√

4钢压延加工

5铁合金冶炼√

(十九)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常用有色金属冶炼√

2贵金属冶炼√

3稀有稀土金属冶炼√

4有色金属合金制造√

5有色金属铸造√

6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二十)金属制品业

(二十一)通用设备制造业

(二十二)专用设备制造业

(二十三)汽车制造业

(二十四)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二十五)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二十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二十七)仪器仪表制造业

√(二十八)其他制造业

1日用杂品制造

√2煤制品制造

3核辐射加工√

4其他未列明制造业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二十九)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1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

2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

(三十)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火力发电(燃煤发电)√

2核力发电√

3其他电力生产

4电力供应

√5热力生产和供应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燃气生产√

2燃气供应

√(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自来水生产和供应

√2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

3其他水的处理、利用和分配

四交通运输、仓储业

(一)铁路、水上、航空运输业

1货运火车站

2货运港口

3机场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二)管道运输业

√(三)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

1装卸搬运

(四)仓储业

1谷物、棉花等农产品仓储

2其他仓储业

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研究和试验发展

√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1固体废物治理

2危险废物治理√

3放射性废物治理√

4环境卫生管理(生活垃圾处理)

序号类别名称严重较重一般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居民服务业

1洗染服务

(二)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1汽车、摩托车修理与维护

八农、林、牧、渔业

(一)畜牧业

√工业结构特点:临猗县原来是一个农业大县,但近年来工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工业企业,比如:1、机械加工;2、冶金、铸造;3、化工企业(甲醛加工、防老剂加工等)、农药制造、化肥制造、制药业;4、纸箱加工、木器加工;5、纺织业、印染业、制衣业等;6、造纸行业;7、加油站;8、制砖业;特别是耐火材料的制造。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达23.27﹪。是发生矽肺的最大安全隐患。企业普遍存在的职业危害问题:1、粉尘危害问题:特别是在机械加工、铸造等行业,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发生尘肺病(法定职业病);2、毒物危害问题:特别是化工企业、甲醛加工业等,存在急性职业中毒发生的安全隐患;(115种职业病中56种急性职业中毒职业病)3、企业普遍存在的物理因素职业危害问题:噪声、高温、振动等职业危害问题;4、在企业中,往往是多种职业危害并存,共同作用于职业人群。导致的后果1、尘肺病(主要是冶金、铸造、焦化等);2、各种职业中毒的发生(包括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慢性职业中毒的发生);3、各种物理因素职业病的发生;职业卫生知识名词解释1、职业健康:是研究并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2、职业卫生:是对公众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坏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名词解释3、劳动卫生:与劳动和劳动条件有关的卫生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其目的是创造适合人体生理要求的劳动条件,研究如何使工作适合于人,又使每个人适合于自己的工作,使劳动者在身体、精神、心理和社会福利诸方面处于最佳状态。4、工业卫生:是分析工业环境对工作人员健康影响的一切因素,进而利用科学方法去预防和减少工作者产生疾病和伤害。名词解释5、职业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名词解释7、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8、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名词解释9、职业禁忌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名词解释10、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名词解释11、应急救援设施:指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12、警示标识:通过采纳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或组合使用,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进行标识,以提醒劳动者或行人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危险发生。名词解释13、个人防护用品:又称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指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而穿戴、配备以及涂抹、使用的各种物品的总称。名词解释14、职业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限值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分为三种: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分为三种: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2、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职业病的分类新《职业病目录》分为10大类132种,(115种),包括: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13)二、职业性皮肤病9种;(8)三、职业性眼病3种;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4种;(3)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56)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5)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八、职业性传染病5种;(3)九、职业性肿瘤11种;(8)十、其他职业病3种

(5)(一)、职业性尘肺病13种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1.过敏性肺炎;2.棉尘病;3.哮喘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硬金属肺病二、职业性皮肤病(9)1.接触性皮炎;2.光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白斑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3)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4.爆震聋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中毒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51.氨基甲酸酯类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中毒55.铟及其化合物中毒;56.溴丙烷中毒57.碘甲烷中毒;58.氯乙酸中毒59.环氧乙烷中毒60.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冻伤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八、职业性传染病(5)1.炭疽2.森林脑炎3.布鲁氏菌病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5.莱姆病九、职业性肿瘤(11)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十、其他职业病(3)1.金属烟热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每人1份。从业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档案;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向劳动者提供本人的健康档案,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预防尘毒危害技术措施的基本原则(1)减少有毒含量或含毒物料的使用数量。(2)减少尘毒散发面积。(3)减少尘毒物质的扩散动力。(4)通风除尘,空气净化以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5)减少操作人员在有尘毒环境中的暴露次数和时间。(6)加强个人防护。急性中毒抢救的原则(1)首先做好个人防护;(2)切断毒来源;(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A、迅速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B、清除毒物防止沾染皮肤和粘膜。1、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2、清洗皮肤15-30分钟。3、如毒物系水溶性,一般采用中和法。4、对粘稠毒物用肥皂水洗,特别是指甲等部位。5、大面积冲洗,防止着凉、感冒。C、口中有毒,采用洗胃、催吐。D、促进生命器官功能恢复(人工呼吸:压背、振臂式、口对口)。E、及时解毒和促进毒物排出。工业毒物的分类:1、金属和类金属(铅、汞、锰、镍)2.刺激性气体(氯、氨、氮氧化物)3.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乙烷、乙烯)4.农药(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5.有机化合物(二甲苯、二硫化碳)6.高分子化合物(聚四氟乙烯塑料)有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消化道口腔皮肤呼吸道眼睛职业中毒的防护:组织管理措施消除毒物降低毒物的浓度个人防护增强体质粉尘危害与控制一、名词粉尘:能够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包括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型粉尘呼吸性粉尘:可达到肺泡区(无纤毛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的粉尘。亦即用呼吸性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测定方法,从空气中采集的粉尘。粉尘危害与控制二、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金属的打磨、切削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岩石钻探、爆破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的原料加工皮毛、纺织物等原料的处理固体原料加工处理、化工原料加热时产生的蒸汽、有机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粉状物料混合、筛分、运输和包装积尘产生的二次扬尘等粉尘危害与控制三、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按粉尘的性质)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砂、硅石、石棉、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铝、铅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等有机性粉尘植物粉尘如棉、麻、面粉、木粉尘等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粉尘等人工合成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炸药和人造纤维等混合性粉尘一般包括两种以上粉尘,生产中较多见。粉尘危害与控制四、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粉尘的理化性质与危害程度和防尘措施密切相关粉尘的化学成分

分散度溶解度密度形状与硬度荷电性爆炸性粉尘危害与控制五、粉尘的危害罹患尘肺病中毒作用(铅、砷、锰粉尘)导致过敏(木粉尘、洗涤剂酶引起过敏性肺炎或职业性哮喘)致癌(石棉、游离二氧化硅、砷等)皮肤、粘膜、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木粉尘、石英砂等)导致肺部炎症粉尘沉着症(铁、锡等金属粉尘)粉尘危害与控制六、生产性粉尘的控制工程技术

粉尘防护基本原则对产生粉尘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当尽可能设计和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采取密闭、隔离和负压操作措施,结合生产工艺和粉尘特性采取通风措施,并和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逸和扩散;对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当首选湿式作业;输送产生粉尘的物料时应当采用避免产生扬尘的设备;产生粉尘的建筑物内应当设计湿式冲洗设施或配备真空吸尘装置。粉尘危害与控制六、生产性粉尘的控制工程技术1.工艺和物料的选择改革工艺流程,生产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生产工艺,采用无危害或危害性较小的原辅材料,消除和减弱粉尘危害。2.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的扩散①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自动称量、密闭设备加工,达到防止粉尘外逸;不能全密闭的尘源,尽可能采用半密闭罩、尘源隔离室等措施限制粉尘在局部范围。②降低物料落差、合理降低溜槽倾角、隔绝气流、减少诱导空气量和设置缓冲空间,达到抑制正压产生的扬尘。

粉尘危害与控制六、生产性粉尘的控制工程技术

湿式作业对亲水性、弱黏性的物料和粉尘采用增湿、喷雾、喷蒸气等措施,减小物料装卸转运、破碎、筛分、混合和清扫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粉尘作业厂房要求避免二次扬尘,减少积尘平面,地面、墙壁平滑,墙角呈圆角便于清扫;使用负压清扫装置来清除逸散、沉积在作业场所的粉尘;采用水力清扫方式清理积尘。严禁采用吹扫。粉尘危害与控制六、生产性粉尘的控制工程技术

3.采用通风除尘设施利用风压、热压差、进风口和排气口合理组织车间内气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排除尘毒,改善作业环境。全面机械通风(送风和排风)局部机械通风(送风和排风)粉尘危害与控制六、生产性粉尘的控制工程技术

自然通风是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及进风口、排气口高差造成的热压使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特点:自然通风不需要动力,可获得较大的通风换气量;自然通风换气量的大小与室外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风压自然通风难以人为地进行控制;热压形成的自然通风与车间内外温差大小相关,与车间下部进气口和上部排气口高差有关,温差越大、高差越高,热压就越大,通风效果就越好。粉尘危害与控制粉尘危害与控制六、生产性粉尘的控制工程技术机械通风是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使外部新鲜空气进入车间,污浊风流沿着通风道向外流动,经过相应的净化设备处理,达到对车间空气净化处理的通风方式。机械通风分类:全面机械通风局部机械通风粉尘危害与控制全面机械通风全面机械通风是对车间内全面地进行通风换气,利用引入的新鲜空气稀释车间内的污浊空气,达到车间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特点①适用于车间有害物质不能限制在一定范围或者有害物质发生源不固定较分散的作业场所。②要求全面机械通风依据有害物质发生源位置及特点、人员操作岗位和生产工艺布置合理地组织气流。③进风口设在有害物质浓度小的区域,排风口设在尘毒发生源附近,并应减少空气滞留区域;④通风换气量要求达到按有害物质分别稀释至限值浓度时的计算空气量。⑤事故通风换气次数应达到12次/小时。粉尘危害与控制

局部机械通风局部的机械通风:主要由吸气罩、风道、除尘或净化设备和风机组成。特点:①适用于车间有害物质发生源较固定的作业场所。②局部机械通风比全面通风投资小。③粉尘防护效果比全面通风好。粉尘危害与控制

局部机械通风设施集气吸尘罩一般采用

①伞型集气吸尘罩

②旁侧吸尘罩

③条缝吸尘罩

④吹吸式吸尘罩⑤密闭吸尘罩⑥局部密闭罩⑦整体密闭罩⑧大容积密闭罩粉尘危害与控制

局部机械通风设施除尘或净化设施一般采用

①重力沉降室

②惯性除尘器

③旋风除尘器

④湿式捕集技术⑤袋式除尘器⑥电除尘器⑦湿式除尘器粉尘危害与控制4、个体防护

防尘口罩、送风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安全帽、防尘服等5、接尘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内容:呼吸、心血管系统症状询问,内科常规检查,实验室化验血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肺功能

职业健康检查周期粉尘种类粉尘浓度达标粉尘浓度超标观察对象尘肺患者矽尘1次/2年1次/1年1次/1年连续5年1次/年煤尘1次/3年1次/2年1次/1年连续5年1次/1~2年石棉尘1次/2年1次/1年1次/1年连续5年1次/年其他尘1次/4年1次/2~3年1次/1年连续5年1次/1~2年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一、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半成品、成品中有害组分。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液和废渣释放的有毒有害组分。

物料加热过程中分解产生的有毒有害产物。如聚氯乙稀塑料加热到160~170℃时,可分解出氯化氢气体。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二、生产性毒物空气中存在的形态生产性毒物以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气体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气体。如氨气、氯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蒸汽液态物质气化或固态物质升华而形成的气态物质。如汞蒸汽和苯蒸汽等。

雾分散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由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形成。如喷漆作业时产生的雾滴、镀铬和蓄电池充电产生的铬酸雾和硫酸雾。

烟分散在空气中的直径小于0.1微米的固体微粒。如铅烟、电焊烟尘、氧化镉烟。

粉尘直径0.1~10微米的固体微粒悬浮于空气形成。

气溶胶以液体或固体形态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物质。如粉尘、烟和雾等微粒。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三、生产性毒物的危害生产性毒物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主要是职业中毒,可分为3种。急性中毒: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导致。如吸入一氧化碳、硫化氢立即引起昏迷;吸入光气、氮氧化物几小时后出现肺水肿。慢性中毒:由长期小量毒物进入人体导致蓄积后中毒。如长期吸入超标的苯蒸汽,导致白细胞减少或造血功能抑制。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由在短时间内较大量进入人体产生的中毒现象,一般在接触一个月内发病。如亚急性铅中毒。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四、生产性毒物的控制工程技术

生产性毒物防护基本原则加强设备密闭性,避免设备、管道、阀门和接口处有毒物质的跑、冒、滴、漏;生产工艺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以减少劳动者直接接触毒物的操作;产生有毒气体的生产设备应当布置在厂房或车间自然通风的天窗下部或者穿堂风的下风侧;应当根据毒物特性设置通风排毒设施,全密闭通风措施;操作上不便于密闭的毒物发生源,设置局部机械通风及净化设施;多发生源采取全面通风及净化措施。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四、生产性毒物的控制工程技术

一般控制技术措施1.工艺和物料的选择尽可能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工艺和原辅材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原辅材料。如使用水溶性涂料的电泳漆工艺、无氰电镀和无苯涂装工艺。2.生产设备的选择和控制生产设备采用密闭化、管道化、自动化和负压生产,减少逸散和人员接触。

3.通风换气排毒措施采用自然通风、全面通风换气、局部排风和局部送风方式控制作业场所有毒物质浓度。采用局部排风时整个系统必须注意安全、防火、防爆,并采取正确的气体净化和回收方法,避免二次污染。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四、生产性毒物的控制工程技术

毒物源控制要求

1.密闭毒物发生源,在密闭不严或不能密闭之处合理采用局部排风设施就地排出毒物,防止毒物的逸出和扩散。2.在生产规模较大或有剧毒化学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供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的排气系统。3.有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散发,且散发点较分散情况下,宜采用全面通风换气使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气达到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四、生产性毒物的控制工程技术

毒物源控制要求

4.排毒罩口与有毒有害物质的发生源之间的距离应尽量靠近并加设围挡;排毒罩口的形状和大小应与发生源的逸散区域和范围相适应;罩口应迎着有毒有害物质气流的方向,进风口与排风口位置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排出的污染物又被吸入室内。5.有毒有害物质被吸入排毒罩口的过程,不应通过操作者的呼吸带,排毒要求的控制风速在0.25-3m/s之间,常用风速0.5-1.5m/s,管道风速采用8-12m/s。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四、生产性毒物的控制工程技术毒物源控制要求6.应尽量采用仅一面可开启的密闭排毒柜,对于有热压的有毒有害气体可以采取局部自然排风设施,排出浓度应符合排放标准。7.柜形排风罩内有热源存在时,应在排风罩上部排风。8.产生剧毒物质车间的排风系统和一般车间的排风系统应分开。9.挥发性有毒溶剂应使用管道输送;输送含有剧毒物质的正压风管,不得通过其他房间。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四、生产性毒物的控制工程技术毒物源控制要求10.密闭设备宜尽量减少漏风的缝隙和孔洞,仅设置必要的观察窗、操作口及检修口。11.密闭设备内应有一定的排风量,保持处于负压状态;排风量一般要求能在操作口和检修门开启时,达到要求的控制风速。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四、生产性毒物的控制工程技术

毒物排放控制要求1.当车间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天窗排出时,在该车间屋顶应避免设置机械通风进风口。

2.事故排风的吸风口,应设在有毒有害物质散发量可能最大的地点。当事故发生向室内放散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气时,吸风口应设在地面以上0.3-1.0m处;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和蒸气时,吸风口应设在上部地带,且对于可燃气体和蒸气,吸风口应尽量紧贴顶棚的位置,其上缘距顶棚不得大于0.4m。

常用的集气罩有屋顶集气吸尘罩、顶部集气罩、屋顶密闭、天窗开闭型屋顶密闭。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四、生产性毒物的控制工程技术

毒物排放控制要求3.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排风口应高于2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屋顶3m以上,当其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小于20m时,尚应高于进风口6m以上。

4.散发有毒有害物质设备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大气。若直接排入大气时,应引至屋顶以上3m高处放空,若邻近建筑物高于本车间时,应加高排放口高度。

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四、生产性毒物的控制工程技术

毒物排放控制要求

常用的有害气体净化处理方法: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高空排放法

净化方案确定原则①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标;②确定有害物质的净化目标,应符合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③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物质的特性安全生产技术相一致。④满足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

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四、生产性毒物的控制工程技术

加强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1.用人单位应按照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委托取得资质认证并按规定备案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进行检测评价。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物质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用人单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定规划,限期达到。3.卫生工程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时和在设备大修后,应进行效果的鉴定。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技术密闭空间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罐、管道、沟、井、池、地窖等。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引起死亡、失去知觉、丧失逃生及自救能力、伤害或引起急性中毒的环境,包括:可燃性气体、蒸汽和气溶胶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或超过22%;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他任何有害物浓度超过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浓度的环境条件。化学毒物的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被批准进入作业的劳动者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及其职责。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当实施密闭空间作业前,须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准入作业。采取水蒸气清洁、惰性气体清洗、强制通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容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提供应急救援保障。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噪声振动(手传振动、全身振动)辐射(射频辐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等

)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流、气压)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防护基本原则噪声应当从声源上进行控制,采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要求的低噪声设备。对于声源上无法控制的生产性噪声,要采取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设置隔声操作室的措施。对噪声与振动强度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并设计减振基础。对产生噪声设备或噪声作业环境采取吸声、消声和隔声措施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一、生产性噪声的来源、种类及危害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生产性噪声可归纳为以下3类:①空气动力噪声,是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所致。例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汽轮机等由于压力脉冲和气体排放发出的噪声。②机械性噪声,是由于机械撞击、摩擦或质量不平衡旋转等机械力作用下引起固体部件振动所产生的噪声。例如,各种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和织布机等发出的噪声。③电磁性噪声,由电磁场交替变化而引起某些机械部件或空间容积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如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

由于长时间接触噪声导致的听阈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的称为永久性听力阈移,临床上称噪声聋。噪声不仅对听觉系统有影响,对非听觉系统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等都有影响。噪声危害控制技术--吸声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吸声减噪措施吸声减噪吸声就是利用具有一定吸收声音性能的材料或结构减少反射声的量,降低车间噪声的措施。声源发出的声波遇到墙面、顶棚、地面以及其他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的现象,声波在物体表面多次反射的结果,就会使工作场所声波叠加提高。如果在墙面和顶棚上安装吸声材料,或者悬挂适当的空间吸声体,工作场所反射波就会被吸收掉,工作场所噪声就相应降低了。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属吸声减噪措施。噪声危害控制技术--吸声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吸声材料无机纤维材料这种吸声材料主要有玻璃棉、玻璃丝、岩棉、矿渣棉。泡沫塑料主要有脲醛泡沫塑料、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等。有机纤维材料棉絮、稻草、海草、柳衣、棕丝、飞棉花、棉麻下脚料、甘蔗渣、麻丝、纸浆、木丝、水玻璃制成木丝板及各种软质纤维板等。吸声建筑材料各种泡沫微孔的吸声砖,泡沫混凝土材料等。噪声危害控制技术--吸声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吸声措施薄板吸声措施采用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膏板、石棉水泥板、金属板等周边固定,背面留一定厚度的空气层,可以在低频域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穿孔吸声措施在金属板、薄木板上穿一定孔,板的后面留一定厚度的空气层,就可对入射的声波产生共振吸收。微穿孔板吸声措施微穿孔板吸声措施。微穿孔板是采用板厚小于1mm的薄金属板上钻孔径小于1mm的微孔,穿孔率在1-5%之间,后部留有一定的空气层。由于微孔中空气的黏滞阻力可以耗散入射的声能。噪声危害控制技术--吸声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吸声措施空间吸声体措施为了能够吸收不同频率的声音,可以将吸声材料做成各种形状的空间吸声体,如制成长方形、圆柱形、方块形、瓦状形、六角形的各种形状,悬挂在车间顶部不同的位置,以达到吸声的目的;空间吸声体所用材料有超细玻璃棉、泡沫塑料、矿棉纤维、地毯毛等。先用木材或钢板制成框架,再用这些材料作网罩面,具有一定的吸声能力。噪声危害控制技术--吸声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吸声措施吸声屏在生产车间内表面、屋架之间的空间、噪声源设备旁设置吸声屏状物,以降低车间内的反射声作用。薄膜吸声薄膜吸声是利用皮革、聚乙烯薄膜等不透气材料与背后的空气层形成共振系统来实现吸声。帘幕吸声帘幕吸声是利用通气材料制作的,由于帘幕离开墙面和窗洞有一定的距离,相当于多孔材料背后设置空气层,因而具有一定吸声能力。噪声危害控制技术--消声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消声措施消声器消声器是一种能允许气流通过而同时使噪声减弱的装置,用以装设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控制和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适用于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的进排气管上;高压锅炉和各种高压容器排放管道上应用。合理选用消声器,对于风机类噪声可采用阻性或以阻性为主的复合式消声器;对于空压机可采用抗性或者以抗性为主的消声器;高温、高速气流条件下产生的噪声可用微穿孔板、小孔消声、多级扩容减压等消声器。噪声危害控制技术--消声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消声措施阻性消声器阻性消声器是利用材料消声的,把吸声材料固定在气流管内壁或一定方式在管道中排列起来,就构成了阻性消声器。

其中有多通道的阻性消声器、片式消声器、直管式消声器、弯头消声器、小室式消声器、折板式消声器、声流式消声器、蜂窝式消声器、迷宫式消声器等。抗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是根据滤波器的原理进行工作,抗性消声器并不是直接吸收声能,而是利用管道内声特性突变的界面,把部分声波向声源反射回去。采用这种消声器,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它有扩张室消声器、共振腔消声器和干涉消声器。噪声危害控制技术--消声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消声措施阻抗性复合式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是阻性和抗两种消声器的结合,它的消声频带宽,对高中低频噪声均有消声作用。阻抗复合消声设计中,一般把抗性部分放在前面,阻性部分放在后面。阻抗复合消声器广泛用在高压风机、罗茨风机及工厂排气等进出口管道上,其消声效果很好。微穿孔板消声器它是衬装微穿孔板结构的消声器。能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消除气流噪声,而且具耐高温、耐油污、耐腐蚀、不怕水和油雾的性能声。微孔板消声器常用于鼓风机排气、空调系统、燃气轮机排气、飞机发动机试车室排气、喷气发动机的进气道、内燃机进排气等消声。噪声危害控制技术--消声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消声措施排气喷流消声器这种消声器适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排气、钢铁企业的高炉放风、化工厂各种气体放散、机械企业的各种空气动力设备的排气。这种噪声的特点是声级高、频带宽、传播远。节流降压型消声器是利用节流降压的原理,把一个总的大压降。分散到若干个局部结构承担,变成许多小的压降。小孔喷注型消声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它是利用小孔变频扩散达到消声的目的多孔材料扩散型消声器,它是使用烧结金属、烧结塑料、多孔陶瓷、多层金属丝网的材料,来控制排气喷流噪声。电子消声器电子消声器是通过电子线路发出的一种与噪声源辐射的声波相位相反的声波,利用干涉原理达到消声的目的。噪声危害控制技术--隔声形式原理及用途隔声措施声源发出的声波把各种噪声源与接受者分隔开,使接受者一边的噪声能降低,这种噪声在传播到接受者的途径中,受到隔声设施的阻碍,起到降低噪声作用。隔声措施常采用隔声室、隔声窗、隔声门、隔声罩、隔声屏、管道噪声隔绝等。常用的隔声材料有钢、铜、铝、铅、铁薄板、玻璃、杉木、玻璃纤维板、多层木夹板、胶合板、硬质板、软木、玻璃棉、氯乙烯板、苯乙烯泡沫、尿素泡沫、弹性橡胶,普通钢筋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隔声罩和隔声间应按照《声学隔声罩和隔声间控制指导》(GB/T19886-2005)以及隔声门按照(GB7649)进行设计。噪声危害控制技术--隔声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隔声措施隔声间隔声间是防止外界噪声侵入,使间内噪声不超过卫生标准,保持安静程度的空间。隔声间的实际隔声量不仅与组成结构有关,还与隔声间内表面积有关。在内燃机、电机、空压机、风机、各种液压泵房等噪声强烈的车间,设计隔声室,防止噪声危害。隔声罩隔声罩是控制机械噪声较好的方法,它是将发生噪声的整个机器或机组的某一部分予以封闭,以便使车间噪声下降。对空压机、电动机、发电机、燃气轮机、球磨机、风机均可设置隔声罩,以降低设备噪声。隔声屏隔声屏是利用障板等构件放在声源与操作者之间阻挡声音传播到劳动者操作处。应用在直流电动机、电锯、锻材铁板等处设置隔声屏。管道噪声的隔绝常采用管道包扎的方法,即在管道外包以阻尼材料、多孔吸声材料、矿棉材料,外面再包不透声的钢套隔声材料组成隔声结构,以降低管道噪声的辐射。振动危害控制技术控制振动又叫有害振动的抑制,它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受控对象的振动水平满足人们的预定要求。抑制振动手段

控制共振:改变振动机械扰动激励力的振动频率与设备的频率一致性。隔振:消除或减弱振动传输。在振源与受控对象之间串加一个子系统(隔振器),以减小受控对象对振源激励的影响。

阻振:

(阻尼减振):在受控对象上附加阻尼器或阻尼元件,通过消耗能量使响应减小。振动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控制共振控制共振

控制共振改变机械结构的固有频率,从改变物体、设备、建筑物等结构和总的尺寸或采取加筋,多加支撑点的局部加强法来改变其固有频率;控制共振改变各种动力机械振源的扰动频率,改变机器的转速或更换机型;控制共振使振动源安装在非刚性基础上,管道及传动轴等必须正确安装,可采用隔离固定,这对减小墙、板的共振影响十分有效;控制共振对于一些薄壳体、仪表柜或隔声罩等宜采用黏弹性高阻尼材料,增加其阻尼,以增加振动的逸散,降低其振幅。振动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隔振措施采用大型基础振动危害主要是通过振动传递来达到的,减少或隔离振动就可使振动得到控制。采用合理地设计机器的基础,可以尽量减少基础的振动和振动向周围传递。在带有冲击作用时,可增设保护基座和减少振动冲击的传递。适用于机械锤、蒸汽锤、空气锤、冲床、振动筛、球磨机、落砂机、各种泵等。开防振沟开防振沟是在机械振动源四周设一定宽度的的沟槽,里面充填以松软物质(如木屑等,亦可不填),用来隔离振动的传导,对高频隔振效果最好。适用于各种高频振动的设备。采用隔振元件它是在振动设备下方安装隔振器,是广泛控制振动的有效措施。它能起到减少力的传递作用,是有良好的隔振效果。适用于摆动大的振动设备。如振动筛、振捣台等。振动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隔振器和隔振垫层钢弹簧在隔振元件中钢弹簧应用最广泛,它固有频率低,承受载荷力强,尺寸小,耐高温,坚固耐用。它适用于较大静态工作量,可以调整到很低的固有频率。钢弹簧可以做成螺旋式、板式、卷带式。钢弹簧的工作方式可以是缩式或拉伸式,使用灵活。橡胶制品它是另一种较多应用的隔振材料,阻尼相对较大,承载能力适中,刚度能在大范围内调整。适用于通风机、电动机、发动机和离心机等。薄板隔振器这种隔振器是双金属薄板中间夹有硫化橡胶等填充材料,适用于固定在机器和基础上。软木隔振器利用软木板的固有频率,决定于它的密度和载荷。其他隔振材料常用毛毡、玻璃纤维、矿棉、微孔泡沫塑料铁回丝等。适用不同场合、不同机器及不同要求,择优选用。振动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阻尼减振与阻尼材料减振合金材料阻尼是指阻碍物质的相对运动,并能把运动能量转变为热能的一种作用。减振合金材料有锰铜锌、铁铬铝、铁铬钼等材料。适用于纺织机、冲床、电刨机、水压机等依靠撞击和冲击力的机械设备噪声。减振阻尼材料用于阻尼材料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为合成树酯、合成橡胶,还有氯乙烯、聚乙烯、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等材料。高温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防暑降温措施防暑降温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有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流动和热辐射四个因素。这些因素受到气侯的影响以及生产情况、热源、通风设备和建筑条件的影响而变化。根据热源的性质和热源车间的生产工艺布局应采取自然通风、局部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送风等通风降温措施,采取设备隔热、热绝缘、热屏蔽措施,使车间气象条件达到卫生标准。高温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通风降温措施自然通风普通天窗利用普通天窗进行自然通风时,以侧窗为进风口,天窗为排风口。需要调节天窗,才能发挥作用,如有风时应关闭迎风天窗,只开背风面的天窗,防止造成穿堂风。自然通风矩型天窗矩型天窗,在天窗外侧应设挡风板,安装挡风板,挡风板上沿与屋檐高度相同。挡风板与天窗口之间距离一般为天窗高度的1.2-1.5倍。挡风板下沿与屋顶之间应留5-10cm的空隙。挡风板长度应与天窗口的长度相同,两端应封闭。自然通风下沉式天窗下沉式天窗。这种天窗有两条通长的排气口,布置在屋顶两侧。下沉式天窗的喉口宽度较短型天窗大,屋架下涡流区范围缩小,因此局部阻力系数较小。这种天窗适用于热源集中的高温车间。高温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局部机械通风局部机械通风高温车间的自然通风虽然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全面通风的降温措施,但是它在车间内所造成的风速一般很小,气流方向也较难控制,往往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因此,在热辐射较强和温度较高的工作地点,还必须采取局部机械通风措施,以改善工作地点的气象条件。常用的局部送风降温设备有送风风扇、喷雾风扇、空气淋浴、冷风机岗位送风及空调装置等措施。送风风扇运用送风风扇在工作地点造成较大的气流流动速度以促进劳动者的汗液蒸发;使劳动者感到凉快。通常应将送风风扇的风速控制在4~6米/秒。高温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局部机械通风喷雾风扇喷雾风扇是在风扇上安装喷雾器的一种局部通风设备,送出的气流中混有雾状小水滴,它能起到蒸发降温的作用。因为雾滴蒸发吸热能使气流温度有所降低,同时雾滴落在劳动者体表面上后,逐渐蒸发,吸收劳动者一部分热量。还能使地面和机器设备表面温度降低,可减少二次辐射热的辐射作用。一般要求喷雾送风时的雾滴直径不大于100微米。高温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局部机械通风空气淋浴空气淋浴有离心式风面,过滤冷却设备,通风管道和送风口一整套装置。由通风机将室外空气通过风道送到过滤冷却设备中,将空气净化、加湿、冷却后,通过风道经送风口、送到工作地点,直接吹向劳动者。空气淋浴工作地点的气流速度要求为2米/秒,气流应吹到劳动者全身。冷风机冷风机是局部空调机组的一种,是较先进的通风降温设备。它适用于密闭操作室的降温。冷风机的型号很多,可根据其制冷量和工作地点的温度,湿度要求选用。高温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隔热措施隔热措施隔热措施是防暑降温的一种重要措施。隔热的作用在于隔断热源的辐射作用,以减少对流散热,将热源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设备隔热:高温车间对热设备采取隔热措施,可以减少散入车间工作地点的热量,防止热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隔热后热设备外表面温度一般不应超过50℃。高温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隔热措施热绝缘热绝缘是在发热体外直接包覆一层导热性差的材料后,由于热阻的增加,发热体向外散发的热量就会减少。材料的导热性越差,厚度越大,则发热体向外散热量的减少越多。热绝缘一般分为包裹、涂抹、砌筑和填充等方法。包裹是用板状或纤维状的绝热材料直接将发热体包裹起来;涂抹是将能溶于水的粉块状绝缘材加水成糊状,直接涂在发热体上;砌筑是采用砖坯在发热体处砌筑隔热墙;填充是将绝热材料填入发热体附加的外壳中。常用的绝热材料有草灰、泥土、土坯、青砖、石棉、矿渣棉等。热绝缘大部用在热管上和热工设备上。高温危害控制技术形式类型原理及用途隔热措施热屏蔽热屏蔽在高温作业环境中,应用得十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