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七章 婚姻制度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七章 婚姻制度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七章 婚姻制度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七章 婚姻制度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七章 婚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婚姻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第七章婚姻制度传统婚姻第一节婚姻的概念及意义1、什么是“婚姻”?《礼记·经解》“婿曰婚,妻曰姻。”《说文解字》:“婚,妇家也”、“姻,婿家也”。《尔雅·释亲》:“婿之父母为姻,妇之父母为婚。《白虎通·嫁娶》:“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婚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男女双方结为姻亲关系的标志;婚姻依礼而行,其仪节约定俗成。2、婚姻的意义传宗接代;祭祀祖先;增加劳力;防男女淫乱。第二节古代婚姻的变迁一、原始群婚(乱婚):两性关系完全是出于生理的要求,不受任何束缚。“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列子·汤问》)“男女群居杂处无二别。”(《淮南子·本经训》)

二、血缘婚血缘氏族不同班辈之间的通婚被禁止,只允许同辈男女之间的通婚。因为一个血缘氏族,既是一个生产单位,又是一个通婚集团,所以这又可叫做“族内群婚”。伏羲、女娲的兄妹婚三、伙婚(亚血缘婚、族外群婚、普那路亚婚)本氏族的兄弟姊妹已不能通婚。本氏族的兄弟或姊妹必须在互相通婚的对方氏族的女子或男子中寻找配偶。对方氏族中的兄弟或姊妹则在本氏族的女子或男子中寻找配偶。排斥、限制了同一血缘群体内部成员的婚姻关系,使人类在体质进化,在人口再生产质量方面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四、对偶婚对偶婚是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不牢固的夫妻关系。是由群婚到专偶婚的过渡,所生子女仍然归属母系。对偶婚缩小或限制了人类两性关系的对象范围,不仅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而且为新生人口确认亲生父亲提供了可能性。五、专偶婚(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婚姻确立了父系血统的传承关系,由此导致父系社会及父权观念的形成。

妇女社会地位下降表现为:A.血缘世系的转换B.婚居方式的变革C.财产支配权的丧失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一、聘娶婚聘娶婚,是指男子以财物作聘礼而娶妻,女子因聘礼而出嫁。它是中国婚姻形式中最广泛、最持久、最正宗的婚配。

“非受币,不交不亲。”——《礼记.曲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二、政治联婚政治联姻,即统治阶层利用婚姻血缘关系来调节政治关系,扩大政治势力。(1)有为政治上的结盟而联姻的。(2)有施美人计,以图报仇雪耻而联姻的。(3)也有为民族关系而嫁女和亲的联姻。

昭君出塞

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三、抢婚

“妻”字溯源

古文字的“妻”字像一个人用手(又)抓住女人的头发。这实际上就是古代抢婚习俗的形象描绘。抢婚习俗曾经在原始社会风行,即某一部落的男子可以到另一部落中间去抢掠女子为妻。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三、抢婚“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经》爻辞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四、选婚所谓的选婚,是古代帝王的婚配形式。为皇上选女人,是谓选婚,始于西汉,东汉时作为制度被确立下来。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五、指腹婚又称“胎婚”,一般是两家夫人同时怀孕,又是至交,便指腹相约,如生一男一女则结为夫妻。六、转房婚又称收继婚、升房婚、转亲婚、叔嫂婚。一般而言,转房婚是指父亲死后某一特定的儿子收娶其后母,或者兄长死后弟弟收娶其嫂,或者弟弟死后兄长收娶其弟媳。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七、交换婚是指两个不同姓的家族通过协议,互换异性子女为配偶的婚姻方法。一家男子娶另一家女子,必须以一女嫁到对方家作为交换条件。八、入赘婚男方到女方家入户,俗称倒插门。儿女生下来,还要姓女方家的姓。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九、童养婚童养婚是中国颇有特色的一种传统婚俗。它是指有儿子的家庭,抱养人家的童女为养女,等到儿子与养女达到结婚年龄,使他们完婚成亲,俗称圆房。典妻婚、冥婚第三节古代婚姻政策一、导民婚配古代统治者为减少怨女旷夫,以保持社会安定;繁育人口,以保证征人役夫的来源和增加赋税。多奉行鼓励婚配和生育的国策。

二、嫁娶有媒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聘娶婚姻的必备条件,禁绝“自媒”。民歌中对媒婆有尖刻的讽刺:

一条帕子两边花,背时媒人两面夸:一说婆家有田地,二说娘家是大家;又说男子多聪明,又说女子貌如花。一张嘴巴叽哩咕,好象田牛青蛤蟆。无事就在讲空话,叫儿叫女烂牙巴。日后死在阴司地,鬼卒拿他去捱叉。

二、嫁娶有媒

孟子:“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而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三、同姓不婚

西周即推行同姓不婚政策,唐代所谓的“同姓”指同一高祖的后代,即同姓共宗;明、清法律也严禁同宗婚配,对同姓不同宗者则予允许。

四、可纳媵妾

允许“一夫多妻”:对少数男子而言,实行的是以一夫一妻为名义、以纳妾为表现的多偶制。一夫多妻写照第四节古代婚礼程序与离婚制度一、婚姻六礼六礼创始于周而完善于汉,据《仪礼·士昏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仪节。

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1、纳采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再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2、问名求婚后托请媒人问女方姓名、八字,准备合婚的仪式。3、纳吉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结果通知女方的仪式,后世也叫“订盟”,现称“订婚”。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4、纳征又称“纳币”,是订盟之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仪礼。5、请期是婚前去女家商定结婚日期时举行的仪式。6、亲迎结婚的当天,男方得亲自迎娶媳妇儿,不能找人代劳的

。二、“七出”与“三不去”古代离婚称为“出妻”或“休妻”,被弃之妻称为“弃妇”。1.丈夫弃妻的七条理由叫“七出”(“七去”、“七弃”):不顺父母、无子、淫僻,嫉妒、恶疾、多口舌、窃盗。

二、“七出”与“三不去”

《孔子家语·本命》:“七出者,不顺父母,出;无子,出;淫僻,出;嫉妒,出;恶疾,出;多口舌,出;窃盗,出。不顺父母者,谓其逆德也;无子者,谓其绝世也;淫僻者,谓其乱族也;嫉妒者,谓其乱家也;恶疾者,谓其不可供粢盛(即操办祭品)也;多口舌者,谓其离亲也;窃盗者,谓其反义也。”二、“七出”与“三不去”

2.“三不去”意谓妻子因娘家无人,没有归处不能去;和丈夫共同守过公婆丧事的妻子不能去;娶时男方贫贱,后来富贵,不能去。《孔子家语·本命》:“三不去者:谓有所取无所归,与共更三年之丧,先贫贱后富贵。凡此,圣人所以顺男女之际,重婚姻之始也。”

三、贞节和改嫁贞节观要求女性保持“童贞”、“妇贞”、“从一之贞”。历史上对妇女改嫁经历了从宽到严的过程。传统婚姻传统婚姻禁忌一、同姓不婚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