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1.2.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4.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唯物辩证法7.8.9.10.
社会历史观11.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第二、三单元)(第四单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如何认识世界—世界存在的状态(怎么样?)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人生价值观12—人的存在及价值第一单元哲学概况1.产生P4
2.本义P6
3.对个人作用、任务P64.功能P25二、三对关系:三、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含义②内容③原因四、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个对子:五、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基本特征,中国化成果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3、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一、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1)从哲学的起源看: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从哲学的本义看: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3)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考点一哲学的内涵: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提示】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4)从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6)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看: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比喻表述:马克思说过,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考点二: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1.哲学与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①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提醒:(1)哲学不等于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主要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2.世界观与方法论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两者统一于哲学。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易错提示误区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误区二:任何哲学都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误区三:对世界某一部分(方面)的看法及观点就是世界观。误区四:世界观就是哲学。误区五: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江苏高考】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A3.哲学与具体科学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个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易错提示误区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误区二: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提示】哲学与具体科学有本质的区别,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企图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哲学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例题1】: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这句话表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C.哲学和具体科学讲的都是一般的方法论D.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例题2】:“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尤为科学家所需要。”对这一表述理解正确的是()A.自然科学是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B.哲学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C.自然科学依赖于哲学并随之而发展D.形成哲学思想是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B【例题3】“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考点三: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为本源存在决定思维有无同一性思维决定存在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提示】
(1)注意搭配,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而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4)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回答。1、是什么?【例题】:2013年10月8日,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预言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提出的理论解释了粒子如何获得质量,有助于人类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这一发现再次证明()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存在就是被感知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
依据
(1)从社会实践来看: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从哲学自身来看: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2.为什么?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基本观点三种基本形态——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源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进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①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②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①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②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是唯物辩证的①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②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③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④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⑤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例题1】一次,范缜与和尚辩论,和尚们认为,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来世还可以再投胎做人;范缜则认为,人有了身体才能够有精神,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什么来生。他们的辩论体现了()A.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D【例题2】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C【例题3】“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A.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解析凡是可以描述出来的东西都是所谓存在的,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是有形态的,凡是有形态的东西都是由气构成的。
“凡象皆气也”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气”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但这一观点并未涉及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因此,可以判定这一观点为唯物主义观点,但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选C。CC(例题4)“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形态的理解和掌握。题中观点是清代儒学大师戴震的观点,他认为,物质世界的气化流行,生生不息,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其规律性的。这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A项否认了质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D项体现了辩证法观点,但没有体现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的主观把某种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把人的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共同点: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区分: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客观精神——人之外的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若是唯心主义的请指明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1、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2、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4、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5、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6、物是观念的集合。7、绝对观念是宇宙万物共同的本质。8、气者,理之依也。9、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有人认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2、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无论唯心主义还是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有其错误的一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因此,不能绝对的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3、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有其借鉴意义,不能绝对说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易错提示误区一:追求物质满足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误区二:哲学基本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派别。误区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问题。【提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广东卷】“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解析:“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的观点类似于“存在就是被感知”,该观点把人的主观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所以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C、D项与题干材料不符。
B例题连接哲学中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其一其二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分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世界的状态如何全面、联系、发展片面、孤立、静止哲学的两大阵营:哲学的基本派别(从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什么为什么(依据)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为本原: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正确性: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正确性: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知识结构考点四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与社会的关系)
1.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因为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特别提示:真正哲学不一定是完全科学的、正确的。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批判作用:
哲学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预见作用:
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3)激励作用:
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特别提示】并非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华,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并非任何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知识归纳】哲学的作用:(1)对人: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2)对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3)对社会: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4)哲学的三大功能:P25①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②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③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5)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P25综合探究)(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误区警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提示】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在后人看来都有其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为真正的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时代的先进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哲学现在看来都有其局限性,但它们都是自己时代的真正的哲学。考点五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
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以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_____
的辩证法思想和
的唯物主义。(批判继承和发展)无产阶级生物进化论黑格尔费尔巴哈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三个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
实践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海南卷)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山鸟语说课课件
- 二零二五版非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项目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进出口合同履行中的市场调研与操作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害虫防治技术专利授权与实施合同
- 2025版城市绿化项目管桩供应与安装合同规范
- 2025版煤矸石环保工程承包购销合同在线版阅读
- 二零二五年度模特经纪公司兼职模特签约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LED广告屏安装与广告内容更新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保修管理合同
- 2025年度面包砖工程合同标准及服务承诺
- 介绍正畸课件教学课件
- 新修订反洗钱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 译林版(2024新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s 1~2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注意事项课件
- 2024-2030年陕西省天然气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DL∕T 1881-2018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 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 【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探究进展文献综述5000字】
- 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的个案护理(精制手工图文)
- (高清版)JTGT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