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第四版)期末复习_第1页
法理学(第四版)期末复习_第2页
法理学(第四版)期末复习_第3页
法理学(第四版)期末复习_第4页
法理学(第四版)期末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主讲教师:陈建智TELQ:1136337113第一编

法学导论教学重点、难点1、法学的性质与特征2、法学的研究方法3、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发展4、法理学研究的对象与意义5、法理学在法学中的地位第一章

法学的研究对象与法学教育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一、法学的词源、定义

法学是以一切涉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一般认为,现代“法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他的原意是“法律的知识”或“法律的技术”。古罗马法学家乌儿比安对这个词下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物的概念,是正义和非正义之学。”

中国先秦时期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刑名之学”。

现代意义上的汉语“法学”一词,最早由日本输入。日本法学家津田真道于1868年首次用来对应翻译英文Jurisprudence,ScienceofLaw以及德文Rechtswissenschaft等词汇并对之作了详细说明,该词于“戊戌变法”运动前后传入我国。

法律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包括法律规范、法律条文、法律意识、法律职业、法律行为、法律关系等等受法律调整的各种社会现象的总和。(一)法律制度问题。离开了法律制度这个研究对象,法学将无以存在。(二)社会现实或社会生活关系问题。社会现实或社会生活关系本身也是复杂多样的,并非所有的社会现实或社会生活关系都具有法律意义或“法律制度的关联性”。(三)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相互如何对应问题。三、法学的性质首先,法学的研究总是指向法律现象或法律问题的。故此,法学的兴衰注定是与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发展相关联:法制兴则法学繁荣;法制衰则法学不振。其次,法学具有务实性。法学必须关注和面向社会的世俗生活,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困惑、矛盾和冲突(例如人们之间的经济纠纷,人们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之承担)寻找到切实的法律解决方案,确立基本的原则,或为法律的决定做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论证。再次,法学是反映人的经验理性的学问,是人的法律经验、知识、智慧和理性的综合体现。又次,法学是职业性知识体系。它所使用的语言是冷静的、刚硬的、简洁的、合逻辑的的,是经过法学家们提炼、加工和创造出来的行业语言,与人们“日常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许多场合,法学的语言对外行人来讲是非常陌生的,如“无因管理”、“不可抗力”等等。最后,法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在于它研究的是一种“价值性事实”,即反映人类的价值观、价值倾向和价值意义的社会事实。(一)法学的人文性

。法学具有人文科学的某些特征。

(二)法学的意识形态性

。任何法学总体现社会存在的价值观和要求。

(三)法学的实用性和理论性

综上所述,法学从总体上应该属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不少自然科学的某些研究方法也大量被法学利用。随着社会发展,准确地说,法学是一门既主要体现社会科学属性,也同时体现某些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属性的综合学科。

(三)我国目前的分类:1、从法律部门划分的角度:不同的部门法。2、从认识论的角度:

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法理学

法理学

法哲学

法社会学

理论法学

中外法律思想史

法律史学

中外法律制度史

比较法学、国外法学法学

国际公法学

国际法学

国际私法学

国际经济法学

应用法学

宪法学、行政法学、

国内法学

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法学、军事法学等五、法学体系与法律体系

法学体系包括古今中外一切与法律有关的知识体系。

法律体系又名部门法体系,仅指一个国家现行的部门法。第四章

法理学概述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法理学涵义、中国法理学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法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重难点]法理学涵义、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

法理学释义一、法理学的定义: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一)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法理学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法律现象。法理学思考和研究法律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所谓一般性问题,就是整个法律体系、法律运行、法律制度及其各个发展阶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譬如,什么是法,法有什么作用,法的价值有哪些,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如何。正是由于法理学研究法的一般性问题,很多法学家直接称法理学为法的一般理论。(二)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法理学提供的法的抽象的、基础的理论。它使人们知道如何正确地思考权利问题。英国法学家哈特认为,法理学所关心的不是法律的知识(knowledge),而是法律的思考或思想(thought)。在所有的法学学科中,法理学是一门理论性、思想性最为突出的学科,因而也是一门相当抽象、难懂的学科。(三)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法理学是法律世界观和法学方法论的统一。它既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和基础理论,提供一系列关于法的基本思想、理论,又是法学的方法论,提供一系列研究法律现象的基本方法。法理学之所以是法学的方法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法理学的理论对法学研究具有方法论价值。第二,法学方法论是法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二、法理学的范围(宏观)它是指法理学所要研究的内容的有机整体,也称为法理学体系。(一)法的一般理论。涉及法的本体论、法的认识论、法的历史论。(二)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涉及法的外部关系论-(政治,道德,经济等)(三)法的制定和实施。(四)法的价值论。它涉及人对法的需要和对法的判断标准问题。(秩序,公平,自由,正义,生存,发展,人权)

以上四个方面总括起来,也就是法的本体论,法的认识论,法的历史论,法的过程论,法的关系论和法的价值论等六论。

三、法理学的性质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是一门具有双重性质的法学课程:一方面,作为法学的基础理论与一般方法论,它在常识意义上是法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生得以对法学进行一般了解的开端;另一方面,作为法学自身理论反思的最高思想成就,它在哲学意义上是法学专业的尖端课程,是学生欲登法学之堂奥的恒久阶梯。通过法理学课程的学习,既有助于法科学生树立科学的法律观,形成法律人的独特思维方式,也有助于他们培养对各部门法学进行理论反思的基本能力。

四、法理学致力于研究的问题:(一)最为基本的问题:法律是什么;法律应当是什么;法律是什么与法律应当是什么的关系是什么;法律致力于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法律该如何实施;法律与正义、公平、秩序、自由的关系;法律与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的关系;(二)相对具体的问题:例如:法律是否客观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是客观的(即法律是确定的、非个人化的和自给自足的,而不是政治性的和个人化的);法律(司法)正义的内涵是什么;法官的应然角色以及他的实际角色如何;自由裁量在司法中有什么作用;法律是如何起源的、法律是否会进步;社会科学和道德哲学在法律中有什么样的位置;传统在法律中的作用;法律能否成为一门科学;法律文本解释和司法推理上的诸多麻烦等(三)更为具体的问题:例如:死刑应否废除;安乐死应否准许;见死不救是否违法;“婚内强奸”是否犯罪;自杀是否是个人权利;言论自由的界限等。第二节

中国法理学一、中国法理学的历史

中国出现法理学这门学科,是清末以来西方法理学传播到中国的结果。

据考证,汉语中的“法理学”一词来自于日语。1881年,日本法学家惠积陈重提出了“法理学”这个译名。

在中国,最早使用“法理学”一词大概要算梁启超的《法理学发达史论》。但是,近百年来,中国法理学这门学科的名称几经变化,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普遍使用“法理学”这一名称。二、中国法理学的体系第一类基本理论问题是:法是什么?

第二类基本理论问题是:法应当是什么?

第三类基本理论问题是:法在人类历史上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第四类基本理论问题是: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运行的?

第五类基本理论问题是:法与社会其他方面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回顾我自己在法学院的岁月,从准备参加政治生活的观点来看,我选修的最有价值的一门课就是朗·富勒博士讲授的法理学即法律哲学。”

台湾法学家扬日然:能学通法理学,那将对所有的人际法律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第二编

法的本体

第五章

法的概念

第一节

法、法律的语义分析

一、法的起源

法形成的一般过程是:法一般是从对具体人具体事的个别调整发展为自觉的调整,从一般规范性调整发展为法律调整,并从习惯法调整发展为成文法调整。其产生经历了一个由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又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法律的产生还受到了宗教、道德的极大影响。

二、法的概念(一)法的词源和词义1.法的词源。古体字法为:“灋”,《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①在中国古代法与刑相通;②含有公平的象征意义;③神明裁判。廌:传说中的神兽,“性知有罪,有罪触,无罪则不触。”律:《说文解字》:“律,均布也。”意思是古代调音律的工具,有规范人行为的作用,具有普遍性;秦汉后法与律同义.《唐律疏议》:“法亦律也,故谓之为律。”2.法的词义。广义的法律泛指法律的整体。狭义的法律在我国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我国法的定义:

法是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着被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工人阶级为首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体系。它通过确认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着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三、法的特征

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属性。法的特征是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一)法是调整人们关系行为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概括性。1、法首先是一种规范。2、法是一种社会规范。3、法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调整的社会规范。4、法只调整人的关系行为。5、法针对一般的人和事而制定。(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或解释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的特点。这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制定、认可、解释是法律创制的三种主要方式。

制定,即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创制出新的规范。国家制定的法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表述出来,所以被称为“成文法”。认可,即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的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决所确认的规范以法律效力。解释,是指拥有法定权限的国家机关对现存的法律规范、规则的说明。法律解释,特别是法定解释,如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本身就是法律,具有法律效力。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权利:人们可以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义务:人们必须作或不作一定行为。

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四)法具有普遍性1、法的效力对象的广泛性。任何人不得超越法律之上;2、法的效力适用的重复性。

(五)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没有强制力的法是不燃烧的火,不发光的光。”(鲁道夫·冯·耶林

“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娄上》)(六)法有严格程序规定,具有程序性。“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一个没有程序或不严格遵守和服从程序的国家,就不会是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

西方国家的“毒树之果”理论,也称为米兰达规则

:程序的错误就象一株有毒的树,那么它结出的果实也就是程序的结果就是一个有毒的果实,是不能用的。第四节

法的作用一、法的作用的概念法的作用泛指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对人们的行为以及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1)法首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法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人的行为进行调控,使人的行为尽量符合法律的要求;(2)法对社会关系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二、法的作用的类型(P48)(一)一般作用与具体作用(二)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三)预期作用和实际作用(四)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五)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六)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三、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告示作用:全社会指引作用:自己的行为评价作用:他人的行为预测作用:相互间的行为教育作用:相互间的行为强制作用:违法犯罪行为※法的社会作用维护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维护阶级统治:1.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2.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3.调整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之间的关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指法在维护人类基本生活条件、确认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服务的作用。1.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2.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3.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以及有关产品、劳务、质量要求的标准,以保障生产安全,防止事故,保护消费者的利益。4.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5.预防社会冲突、解决社会问题。

法的统治作用与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随着时代、情势、国情的不同会发生变化。四、法的作用的局限性(一)法的作用的范围不是无限的(二)法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方法(三)法的实施还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四)僵化、保守、存在漏洞性、限制性(五)成本大、效率较低(六)法的稳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难题第六章

法的渊源、形式、分类和效力[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法的渊源、法的形式、法的分类和法的效力,从而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教学重难点]法的渊源、法的效力第一节

法的渊源一、法的渊源释义(一)法的渊源基本涵义:主要是指法的来源或法之栖身之所,也有著述称法的渊源主要指法之产生的原因或途径,故法的渊源亦可简称法源。(二)传统理论观点(P52):1、实质渊源:2、效力渊源:又称法的形式渊源或直接渊源。3、材料渊源:4、形式渊源:5、历史渊源:6、理论渊源:7、文献渊源:8、文化渊源:四、法的渊源的类别(书本第54页)(一)成文法(制定法)1、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法的形式的总称。针对一般的人、事,可反复适用。2、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不能反复适用的法律文件。

针对特定的人、事,不可反复适用。3、国际法(二)不成文法(非制定法)1、习惯法2、判例法3、惯例五、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书本55页)(一)当代中国正式法的渊源

正式法的渊源主要指权威国家机关经常据以作为法的来源或据以作为处理法律问题根据的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法规6、经济特区的经济法规7、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8、国际条约与协定9、行政规章(二)当代中国非正式法的渊源

非正式法的渊源主要指具有法律意义的材料、观念和有关准则,如正义和公平之类的观念,道德规范和宗教规范,习惯,乡规民约和社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等。1、习惯2、政策3、判例4、学说、论著等第二节

法的分类一、法的分类界说法的分类,就是以一定的标准,将法与法之间的界限廓清。如果说法的要素问题所针对的是法的内部结构或逻辑关系问题,那么法的分类问题所指的则是法与法之间的一种界限或逻辑结构问题。二、法的一般分类(一)国内法与国际法。这主要是以法的创制和适用范围为标准对法所作的分类。如担保法是国内法,国际贸易法是国际法(二)成文法与不成文法。这主要是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对法所作的分类。(三)根本法与普通法。这是以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为标准对法所作的分类。这种分类主要适用于成文宪法制国家。如宪法是根本法,刑法是普通法。(四)一般法与特别法。这是以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对法所作的分类。如合同法是一般法,铁路法是特别法。(五)实体法与程序法。这是以法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为标准对法所作的分类。实体法一般指以规定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或职权、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程序法通常指以保证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保证主体的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所需程序或手续为主要内容的法。如婚姻法是实体法,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三、法的特殊分类法的特殊分类是相对于法的一般分类而言的、仅适用于部分国家和地区而不适合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分类。(一)公法与私法。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存在于民法法系国家,是民法法系划分部门法的基础。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源自古罗马。划分的标准按率先提出公法与私法划分学说的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观点,在于法所保护的利益是国家公益还是私人利益。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公法如宪法、刑法、行政法等,私法如民法、婚姻家庭继承法等。(二)普通法与衡平法。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划分存在于普通法法系国家。这里所说的普通法不是法的一般分类中与根本法相对应的普通法,而是指11世纪诺曼底人入侵英国后所逐步形成的普遍适用于英格兰的一种判例法。衡平法是英国法传统中与普通法相对称的一种法。它是14世纪后在英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对普通法的修正和补充形式而存在并与普通法平行发展的一种判例法。第节

法的效力(一)法的效力的概念

广义的法的效力泛指法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既包括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又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狭义的法的效力仅指法的生效范围,也称法的效力范围,即法律何时、何地、对何人发生效力。(二)法的效力范围1.法的对象效力。指法对何人产生效力。(1)属人主义原则。以国籍为标准,对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和在本国等级注册的法人适用,不论人在本国领域内或领域外。外国人即使在本国境内犯罪,也不适用本国法律。(2)属地主义原则。凡在本国领域内所有人都适用本国法律,不论国籍。本国公民不在本国领域内就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3)保护主义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基础,任何人只要损害了本国利益和本国公民,不论损害者的国籍和所在地域在哪里,均受到该国法律的追究。(4)折衷主义原则。以属地原则为基础,以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为补充。这是现在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原则。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的规定包括两个方面:(1)对中国公民的效力。(2)对外国人的效力。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的规定包括两个方面:2.法的空间效力。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适用于哪些地区。一般来说,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以及作为领土延伸的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我国:(1)在全国范围内生效(域内效力)。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内有效;(2)在局部地区生效。一般来说,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等就是在局部地域有效;(3)在域外生效。为了维护主权和利益,大多规定某些国内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领域外生效。如涉外民事、贸易和婚姻家庭的法律。一国法的域外效力范围,由国家之间的条约加以确定,或由法本身明文规定。(4)国际法一般适用于缔结国和参加国,但缔结国和参加国声明持有保留态度的除外。

3.法的时间效力。

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或失效)以及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法律的生效时间主要有:(1)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2)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3)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4)以到达期限为生效时间。法律终止效力的时间主要有:(1)新法颁布,原来的法律自动失去效力;(2)新法取代旧法,同时宣布旧法废止;(3)法律本身公布的有效期届满;(4)法律已经完成其历史任务;(5)由有关机关发布专门文件废止。法的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法律可否适用于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问题。法律溯及力的原则(1)从新原则:新法颁布后,对以前的事件和行为一律适用,一律具有溯及力;(2)从旧原则:一律不适用,所有的都不具有溯及力。(3)从新兼从轻原则:原则上承认法的溯及力,即新法对其生效以前的案件有约束力,但是,在旧法处罚较轻时,用旧法。(4)从旧兼从轻原则:原则上法律没有溯及力,但是,在新法处罚较轻时,肯定法的溯及力。现代各国一般通行的标准是“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例外——“从旧兼从轻原则”。即国家不能用现在制定的法律指导人们过去的行为,更不能由于人们过去从事了某种当时是合法而现在看来是违法的行为而依照现在的法律处罚他们。对新法生效前发生的,在新法生效后尚未处理的行为和事项,才有法律是否溯及既往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新法生效时已经处理(审判并且判决已经确定)的行为,新法不存在溯及既往的问题。(三)法的效力层次基本规则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2、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的效力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4、新法优于旧法第七章

法的要素

第一节

法的要素释义(略)一、法的要素的定义(一)法的要素的含义

法的要素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二)法的要素的特征1、个别性和局部性。2、多样性和差别性。3、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三)法律要素质量的优劣通常是衡量法律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判断一个社会的法律要素质量高低的标准通常有:1、法律要素含义的明确性与确定性程度。2、法律要素间联系的紧密性及协调性程度。3、法律要素的专门化、技术化程度。第三节

法律规则一、法律规则释义(一)法律规则的定义

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

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最主要成份。(三)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三要素)1.假定条件。《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2.行为模式。(1)可为模式。《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应为模式。《民法通则》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八十八条: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

(3)勿为模式。《民法通则》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3.法律后果。(1)合法后果。刑法第二十一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2)违法后果。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三、法律规则的类型(P70)(一)从法律规则的内容划分: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示人们可以作为、不作为或要求别人作为、不作为的规则。《民法通则》第九十四条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义务性规则是直接要求人们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民法通则》第一百条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权义复合规则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权义复合规则大多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则。(二)从法律规则形式特征划分: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规范性规则指规则的内容明确、肯定和具体,且可直接适用的规则。《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标准性规则指法律规则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事实状态、权利、义务、后果等)具有一定伸缩性,须经解释方可适用且可适当裁量的法律规则。《民法通则》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三)从法律规则的功能划分: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调整性规则是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它的功能在于控制行为。构成性规则是组织人们按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四)从法律规则的强制性程度划分:强行性规则和指导性规则强行性规则指行为主体必须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指导性规则指行为人可自己决定是否按规则指定的行为行事。(多为授权性规则)《民法通则》第四条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第五条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第七条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公序良俗原则)第四节

法律原则一、法律原则释义(一)法律原则的定义

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原理或出发点。(二)法律原则的功能(1)法律原则维护着法律体系内部的协调统一。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基础或出发点,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法律规则也有指导意义。(2)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3)法律原则是补充法律漏洞的依据。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以纠正严格执行实在法可能带来的不公。(三)法律原则的特征:1.概括性。《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罪行法定原则)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民法通则》第三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则)第四条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第七条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公序良俗原则)2.稳定性程度比较高。3.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一)在对事及对人的覆盖面上,法律原则较宽,法律规则较窄,即法律原则有更大的宏观指导性,某一法律原则常常成为一群规则的基础。(二)在变化的速率方面,法律原则有较强的稳定性。法律原则通常是社会重大价值的积淀,不会轻易改变,相比之下,法律规则的改变要容易得多。(三)在是否适用的确定性方面,原则较为模糊,而规则较为明确;当原则与原则、规则与规则相互冲突时,选择的方法也不同。

冲突的规则的适用常常是要么无效,要么有效,确定相互冲突的原则的适用时,常常要对冲突的原则所代表的利益作出权衡。三、法律原则的分类(P75)(一)按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二)按原则的覆盖面不同,可将原则分为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原则(三)按法律原则的内容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四、法律原则的适用(一)只能适用法律原则,禁止适用道德、政治等非法律原则;(二)优先适用法律规则。(三)适用法律原则时应充分说明理由。第八章

法律体系[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律体系释义,掌握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和原则以及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教学重难点]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教学第一节

法律体系释义一、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点(一)法律体系的概念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或简称为“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之异同(P79)(一)法律体系与法制体系。法律体系着重说明的是呈静态状的法律本身的体系构成,而法制体系则既包括静态的法律规范,更着重说明的是呈动态状的法制运转机制系统。从相互关系来讲,法制体系包容着法律体系,而法律体系则组合在法制体系之中。(二)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二者的区别:首先,法学体系属思想范畴,法律体系属规范体系,这是两者的外在的本质区别。其次,法学体系的内容和范围比法律体系大得多。第三,法律体系具有属国性,法学体系具有跨国性。二者之间的联系:第一,法律体系是法学体系形成、建立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法律体系也是法学体系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三,法学体系反过来也会成为法律体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根据,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法学的研究结果,会促成新的法律的产生,补充和调整原有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其二,法学关于“法律体系”的学术研究,也会改变原有的法律体系布局和结构,使法律体系重新布局,以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势和认识发展的要求(三)法律体系与法系。法系是指由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相同法的结构和渊源的一种法的类型,法系的概念更多地表达的是一种法律传统,它是跨越历史和国度的;而法律体系只能是现实法,而且主要在一主权国家范围内构成。(四)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P80)略第二节

法律部门及其划分标准一、法律部门释义:“法律部门”这一概念,在有的法学著作和教材中被称为“部门法”。它是指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各个不同的法律部门的有机组合,便成为一国的法律体系

。法律部门的特点(P81)二、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P82)(一)

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二)

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含义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的,由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的全部法律、法规所构成的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全面规范和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全面规范和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全面规范和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进程相协调。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必须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部门划分(P84)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一)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我国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现行的主要法律规范就是1982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四次修宪通过的修正案。除此而外,宪法相关法还包括一些种类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和规范。(二)

民法商法法律部门民法商法是规范社会民事和商事活动的基础性法律。(三)

行政法法律部门行政法是调整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四)

经济法法律部门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五)

社会法法律部门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六)

刑法法律部门刑法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事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七)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第九章

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释义、法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分类、权利界限与权利滥用等问题,树立认真对待权利的观念。[教学重难点]法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和权利界限与权利滥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教学第二节权利和义务概念一、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核心范畴

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

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律现象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法的一切部门和法律运行的全部过程。

首先,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

其次,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的一切部门。

再次,权利和义务通贯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包括以立法为起点,以执法、守法、司法、法律监督为主要环节的全过程。

最后,权利和义务全面地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

(二)着重从内部和外部关系、权利的法律功能和社会价值的角度权利: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作为”又称积极行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主动作用于客体的形式进行的活动,表现为作出一定动作或动作系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不作为”又称消极行为,

指以消极的、间接对客体发生作用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往往表现为不作出一定的动作或动作系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当为而不为)如某处着火了,有人报警119告知,要求出警救火。119通知最近的消防部队,但是该消防部队以各种理由不出警,那么就是不作为。(三)权利义务的本质(P94)第三节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P95)一、从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形态可划分为应有权利和义务、习惯权利和义务、法定权利和义务、现实权利和义务。二、根据权利和义务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社会关系)的重要程度、亦即它们在权利义务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及社会价值,可划分为基本权利和义务与普通权利和义务三、根据权利和义务对人们的效力范围,可划分为一般权利和义务与特殊权利和义务。(绝对权利义务与相对权利义务)四、根据权利之间、义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可划分为第一性权利和义务与第二性权利和义务。五、根据权利主体依法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方式,可划分为行动权利和消极义务与接受权利和积极义务。六、根据权利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个体权利和义务、集体权利和义务、国家权利和义务、人类权利和义务。第四节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P98)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二)数量上的等值关系。(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四)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民主制的法必定是权利本位的法。

权利本位的特征:P99二、权利的界限与权利滥用(一)权利的界限首先,权利具有时间性。

有的权利是永久的,有的权利是暂时的。一时权与永久权其次,权利具有空间性。

最后,权利具有对人性。

绝对权与相对权、对世权与对人权。二、权利的滥用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权利滥用的概念应当明确为:权利人在权利行使过程中故意超越权利界限损害他人的行为。

这个定义说明权利滥用的构成有四方面要素。

第一,权利滥用的主体是正在行使权利的权利人。第二,权利滥用的客体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与权利。

第三,权利滥用的主观方面是权利人损人利己的故意。第四,权利滥用的客观方面是有危害他人权利和利益后果发生的行为。常见的滥用行为以权利人故意的不同可分为四类,一类是追求权利超过法定量的行为,一类是以不正当方式维护自己利益的行为,一类是行使权利时牺牲他人权利的行为,一类是把行使权利作为损害他人手段的行为。两点启示:一,不受限制的权利是不存在的。二,权利在行使之前必须设想三方面利益:自己的利益,与自己对应的义务人的利益,权利人义务人之外第三者的、即社会的利益。只有这三种利益互不冲突、和谐一致,权利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第十章

法律行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法律行为释义、法律行为的结构和基本分类,认识法律行为理论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重难点]法律行为的结构和基本分类。[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教学第一节

法律行为的概念一、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般认为,法律行为是指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二、法律行为的特征1.社会性。

所谓社会意义,是指法律行为能够产生社会效果,造成社会影响,具有交互性。

纯粹自我指向的行为,一般是不具有法律意义的。

2.法律性。

所谓法律性,是指法律行为由法律规定、受法律调整、能够发生法律效力或产生法律效果。

3.意志性。法律行为是能够为法律和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意志即目的、动机、意图(1)法律行为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2)人的意志是构成法律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法律上,纯粹无意识(无意志)的行为(如完全的精神病人所实施的行为),不能看作是法律行为。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结构

“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即法律规定的或通过法律解释确定的构成法律行为的要素。

现在通过考察法律行为的结构,具体分析其构成要件和这些要件之间的联结方式。一、法律行为的主观要素(内在方面)所谓主观要素,是法律行为内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它们是行为主体在实施行为时的一切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及认知能为的总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意思。指人们基于需要,受动机支配,为达到目的而实施行为的心理状态。包括三个层次,即需要、动机、目的。(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需要是主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条件的依赖、指向和需求。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人的各种活动或行为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

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趋向目的,目的实现满足,满足导致新的需要。

(2)动机。动机是指直接推动行为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或动因。

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

(3)目的。指行为人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达到或力求实现某种目标和结果的主观意图。它是行为的本质要素。

张三想要一台IPAD,但无钱购买,便将同宿舍李四的IPAD偷走。2.行为认知。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的认识。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客观要素)指法律行为外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它包括外在的行动、行为方式和结果等要素。1.外在的行动。(1)身体行为;(2)语言行为。①书面语言行为,诸如书面声明、书面通知、书面要约和承诺、签署文件等;②言语行为,即通过口语表达而在说者—语义—听者之语言交际中完成的言语过程。2.行为方式(手段)。指行为人为达到预设的目的而在实施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方法。

其中包括:行动的计划、方案和措施;行动的程式、步骤和阶段;行动的技术和技巧;行动所借助的工具和器械等等。3.具有法律意义的结果。判断法律行为结果,主要有两个标准:(1)行为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2)该结果应当从法律角度进行评价。行为是合法还是非法,是民事行为还是行政行为。行为的结果并不等于法律后果。三、法律行为的确认

法律行为的确认,就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机关或个人审查在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和效力,并给予法律上的认定。

法律行为的认定主体主要是司法机关(法院等)和某些行政机关(如公证机关、结婚登记机关),经当事人同意的某些组织和个人(如仲裁委员会)也有一定的确认权限。法律行为确认的内容主要有: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是否具备?这些要件之间是否具有必然的关系?行为的成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或有效要件)?违法行为是否经过追诉?如此等等。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一、根据行为主体性质和特点所作的分类(一)根据行为主体的特性不同,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个人行为、集体行为和国家行为。(二)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三)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二、根据行为的法律性质所作的分类(一)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内容要求,可以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二)根据行为的公法性质或私法性质,可以分为公法行为和私法行为。

所谓公法行为,是指具有公法效力、能够产生公法效果的行为,如立法行为、司法行为等。

所谓私法行为,是指具有私法性质和效力、产生私法效果的行为,如民事法律行为、商法行为等。三、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相互关系所作的分类(一)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积极行为,又称“作为”,指以积极、主动作用于客体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指以消极的、抑制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在法律上,这两种行为不能反向选择。(二)根据行为之主从关系,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主行为和从行为。

主行为,是指无需以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为前提而具有独立存在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从行为,是指其成立以另一种行为的存在作为存在前提的法律行为。四、根据行为构成要件所作的分类(一)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表示行为和非表示行为。

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基于意思表示而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非表示行为,指非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民法上的先占、遗失物的拾得等等。这种基于事实而生效力的行为,在法学上又被称为事实行为。(二)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要式行为,是指必需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非要式行为,是指无需特定形式或程序即能成立的法律行为。(三)根据行为之有效程度,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完全行为和不完全行为。

完全行为,是指发生完全的法律效力的行为。

不完全行为,是指不发生法律效力或仅有部分效力的法律行为,这其中包括无效的法律行为、效力未定的行为和失效的法律行为等等。第十一章

法律关系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法律关系释义、法律关系的分类、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以及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等内容。[教学重难点]法律关系的分类、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一、法律关系释义(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所谓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具有如下特征: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2、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二、法律关系的分类(一)纵向法律关系与横向法律关系(按参加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是否平等)纵向法律关系又称为隶属型法律关系,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不对等,一方对另一方存在服从和隶属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则属于典型的隶属型法律关系(如交通警察对酒驾的处罚行为)。横向法律关系又称为平权型法律关系或对等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相互平等,相互间没有权力方面的服从和隶属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横向法律关系(如买卖法律关系)。(二)双边法律关系与多边法律关系(按参加法律关系主体多少及权利义务是否一致)双边法律关系是指在特定的双方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着两个密不可分的单向权利义务关系。多边法律关系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相关法律关系的复合体。其中既包括单向法律关系,也包括双向法律关系。(三)第一性法律关系与第二性法律关系(按相关法律关系性质和地位不同)第一性法律关系是人们之间依法建立的不依赖其它法律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法律关系或在多向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法律关系。由此而产生的、居于从属地位的法律关系,就是第二性法律关系。如在借款担保合同中,借贷合同关系属第一性法律关系,担保合同关系则属第二性法律关系。(四)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按照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发挥法的调整作用的法律关系。它在法律规范调整之前就已存在。创设性法律关系是由于法律规范的产生而产生的。(五)宪法法律关系与其他部门法法律关系(按法律关系所依据的法律部门不同)宪法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商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社会法律关系、诉讼与非诉讼法律关系、国际法律关系等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一、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概念

法律关系主体又称为权利义务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实际参加者。指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个人或组织。(二)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1、自然人。自然人是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这里的自然人既指中国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在我国,还有一类由自然人集合的特定主体(如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等)可以参与一定范围的法律关系。2、组织(法人)。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各种国家机关(机关法人);二是各种企、事业组织(企事业法人);三是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社团法人)。3、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国家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国内的法律关系(如发行国库券),但在多数情况下则由国家机关或授权的组织作为代表参加法律关系。(三)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自然人和法人要能够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就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权利能力。权利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一般由法律规定。①根据主体享有权利是否要满足一定条件为标准.一般权利能力:又称基本的权利能力,是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均享有的权利能力,是从事一般法律活动的资格,是一国所有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不能被任意剥夺或解除。(如公民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生命、健康等)特殊权利能力:是公民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的法律资格。

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法人成立时产生,至法人解体时消灭。其范围是由法人成立时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决定的。②根据法律部门的不同,可以分为民事权利能力、政治权利能力、行政权力能力、劳动权利能力、诉讼权利能力等.2、行为能力。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其标准有二:一是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二是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然人的行为能力问题,是由法律予以规定的。世界各国的法律,一般都按年龄标准和智力标准,把本国公民划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三类。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类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受到限制的一定范围内的民事行为能力。

一般来说,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第三类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不具有以自己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从事民事活动。我国公民的刑事责任能力:第一类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指年满16周岁,精神智力正常的人;第二类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指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只有触犯特定的8种罪才负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第三类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指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他们是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的。(如十岁孩子把东西扔下楼重伤路人,不负刑事责任)注意:公民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就有行为能力。在民事上区分是否具有行为能力是判断行为是否有效的依据,公民只能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活动,其他活动要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在刑事上区分有无责任能力是判断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法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是同时产生和同时消灭的。法人一经依法成立,就同时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人一经依法撤销,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就同时消灭。二、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权利: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法律义务: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的、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有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三、法律关系客体:(一)概念及特征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1、客观性2、有用性3、可控性4、法律性(二)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1)物。指能够满足法律关系主体需要并能够被主体控制、支配的各种物质资料。应当具有法律属性:①应得到法律的认可;②必须能够为人所支配和控制,达到利用的目的;③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体现一定的物质利益;④具有独立性,不可分离之物一般不能单独作为客体。(2)人身、人格。人身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如有偿输血、器官移植等。但要注意,活的整个身体,不得作为法律上交易的对象。(劳动关系)(3)智力成果(精神产品)。如著作、专利和商标等。(4)行为。特指法律关系主体的作为和不作为,也称为积极的行为和消极的行为。(5)信息。有价值的情报或资讯。总结:司法实践中处理案件纠纷,一般就是通过对主体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的种类、性质等的判断分析,确认特定主体在该特定法律关系中应当承担的义务是否完全正当履行,是否保证其他主体的正当权利得以实现,从而判断特定主体应否承担责任及承担多少责任,由此最终解决法律纠纷。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一、法律关系形成

、变更与消灭的条件(一)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八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二)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直接的前提条件,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之间的中介。

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1、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2、由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二、法律事实的种类(一)依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法律事实可划分为:1、法律事件。指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1)社会事件。如社会革命、战争等。(2)自然事件。如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2、法律行为。依法登记结婚行为、犯罪行为、借款行为、买卖行为等(二)依法律事实的存在形式(P119)1、肯定式法律事实:指只有当这种事实存在时,才能引起法律后果的事实。2、否定式法律事实:指只有当这种事实不存在时,才能引起法律后果的事实。三、应注意的问题1、同一法律事实可以引起多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如交通事故死亡,会导致婚姻关系、抚养关系等的消灭,同时也会导致损害赔偿关系、保险理赔关系、继承关系等的产生。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实引起同一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如房屋买卖,除了双方签订买卖协议的行为,还有房管部门办理过户登记的行为。

在法学上,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称为“事实构成”。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法律责任释义、法律责任的构成、法律责任的类型与实现方式以及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等内容。[教学重难点]法律责任的构成、法律责任的类型与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教学第一节

法律责任释义一、法律责任语义(二)法律责任的定义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在法律责任系统中,由违反义务(法定和约定义务)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占居主导地位,而不以违法或违约为前提的其他法律责任则居于从属地位。特征。法律责任具有以下特征:(1)法律责任的大小、范围、期限、性质、内容等均由法律明确规定。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法律责任的认定由国家专门机关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其他任何组织及个人均无此权力。(3)法律责任一经确定,即具有法律效力,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二、法律责任的构成1.刑事法律责任构成。刑事法律责任构成要素一般指的是犯罪构成要件。(1)犯罪主体,即具体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法人;应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犯罪的客体,指刑法所保护的,被犯罪行为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如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如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3)犯罪的主观要件,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状态,具体来说就是犯罪时犯罪行为人的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故意可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过失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如盗窃罪的主观要件是行为人有非法获取他人财产的故意。(直接故意)如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是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的故意。

行为造成了损害结果,但行为人无主观过错的情形: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4)犯罪的客观要件,即以刑法确定为危害社会的行为、后果及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如盗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如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2.民事法律责任。(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民事法律责任构成要素一般指的是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责任主体,即行为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通则》第九条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三十六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2)是否有损害行为,即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违法或违约。(3)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即行为人在实施损害行为时的主观状态是故意或过失;(4)是否有损害结果产生,即行为是否造成了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结果。(5)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民事责任有三种形式: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过错责任)

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责任)第一百三十二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